“鼓励农民进城”是一个大骗局
试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与弊
![试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e2b17ec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3.png)
试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与弊试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与弊一、引言农民工进城务工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现象。
本文将分析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与弊,并探讨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利1.提供就业机会:农民工进城务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另一种发展途径。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可以通过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农民工的到来也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
三、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弊1.家庭分离:农民工进城务工意味着与家人长期分离,给他们的家庭关系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2.劳动权益受限:农民工进城务工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包括低工资、长工时、劳动条件差等问题。
3.农村资源流失: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资源的流失,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4.城市社会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对城市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挑战。
四、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的办法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他们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
2.加强职业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需求。
4.建设农民工城市社区:建立农民工城市社区,为他们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便利和支持。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相关数据和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1.劳动权益: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和劳动法律法规所享有的权益,包括工资、工时、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权益。
2.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发展的过程。
义乌“伪农民”事件调查
![义乌“伪农民”事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79d457e55ef7ba0d4a733b54.png)
却是 农民的利益 。“ 以土地征 用补偿费 为例 , 集体土地被征 后全村拿到的 补偿
总额 是固 定的 , 村 里 多一 户 , 家均 可 大
缴 f税与统筹提留款义务, 匕 与城里人相
比同命不同价 ;现在推进城乡—体化 , 农
摊时就会少 分一部分钱 。” 义乌市委常 委、 组织部长缪永法说。
的背后 , 巨大 的利 益驱动 , 是 但损 害的
官清畈村党 支部书记何国峰 认为 , 农民收 入低 , 务员有 固定收 入 , 公 他们
既拿纳 税人的钱 又来挤 占农民的 资源 , 侵害 了百姓利益 。稠江街道 的一位村民
还要到村里来分钱?” 童 日晖说 :过去农民曾长期承担上 “
平方米的宅基地 , 可以盖起 4 层半 的房
子 , 中 间有 巨大 收 益 : 方 面 , 这 一 宅基 地
晖介绍 , 全省已推 行了农村社区股份合
作制改革 , 对村集体所有的 资产清产核 资, 量化为股权 , 均摊到村 民身上 。 目 前,已有千余个农村完成了这项改革 , 20 0 9年人均分红 5 0多元 , 0 有的经济发
说 :公务 员每 月有工资 ,生活有保障 , “ 有 的享 受了集资建房 , 凭什么逢 年过 节
民到了该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的时候了 , 绝
不能允许 ‘ 伪农民 ’ 侵蚀百姓利益。”
更 多真 相
二些公务 塑 在: 麴 : ’
在 发 出户 口调查清 理工 作通 知的 同一 天 , 出台 《 就 义乌市 公 务 员户 口迁移 暂 说。据他介绍 , 家里在 义乌 国际商贸城 附近 有一套旧房子 , 今年下半年可能 要 参与旧村改造 。他算过 , 自己妻子也 是 农村 户 口, 按政 策可以分到 16平方米 2 的宅基地 盖新 房 , 而且最高可以盖 4 层
让农民工进城消化房地产库存是一个坏主意
![让农民工进城消化房地产库存是一个坏主意](https://img.taocdn.com/s3/m/bfad1b87daef5ef7ba0d3c77.png)
让农民工进城消化房地产库存是一个坏主意中国的农民贡献巨大,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贡献,现在又要为中国的房地产去库存做出贡献了。
也就是农民要进城买房。
这是中央会议决定的。
相信别的事情地方政府不积极,这件事情一定非常积极,因为这是赚钱的买卖,也可能是地方政府榨取的人民的最后一笔钱。
实际上,农民的血汗已经没有多少。
进城打工和生活的农民大多已经在城市周边买了房。
一些混得好的农民,已经买了县城乡镇的楼房,混得不好的,也买了县城周边农民搬走后留下的旧房子。
中国的城市化早已经席卷农村的各个角落,甚至卷进了偏远的山区。
一些人与乡镇、县政府配合,以土地流转为名,逼迫农民卖掉老宅,卖掉宅基地,逼农民进城买他们盖的楼房。
这就是县乡政府正在干的坏事。
卖地的钱根本不够买新楼的钱,他们就要掏出所有的积蓄或者去贷款。
不愿搬的农民,开发商或者城管就来了,人被烧死,房子被扒的事情已经发生多起。
城市化不是要农民住到城里去,而是要把农村城市化,让农村农民的生活像城里那么现代先进。
眼下最主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的房子建得都可以了。
只是要建好厕所,让农民能洗热水澡,提供一些现代化的服务。
没必要运动式的逼农民进城买房。
农民进城买房的结局可能是失了地还失了家失了业,要城里根本就无法维持生活。
而有能力的,早都已经进城买房了。
现在有了农民工进城买房消化房地产库存的文件和号召,地方官员就有了尚方宝剑,农民兄弟就要受苦了,父老乡亲就要受苦了。
你们不要说这是对农民好。
你们不就是为了官员们的消费财政?真正为农民好,就让农民自己盖房建房,政府只要搞好设计就行,不要去赚钱。
你们敢这么做吗?你们愿意这么做吗?房地产最应该做的是征收房地产税和二套房交易所得税,限制炒房,节约土地资源,让农民自己决定买不买房和买什么样的房子。
让农民为开发商消化房地产库存,为政府财政买单,是一件坏事情。
能进城的可进城,愿下乡的可下乡
![能进城的可进城,愿下乡的可下乡](https://img.taocdn.com/s3/m/070d272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2.png)
能进城的可进城,愿下乡的可下乡【摘要】在当前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出台了的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人口流动控制,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村振兴计划的顺利实施。
政府政策的实施将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保障社会的稳定,推动经济的繁荣。
通过这一政策,城市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而农村可以得到更多政策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这样的政策不仅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还可以稳定社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策将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城乡发展差异,人口流动控制,政府政策,城市资源利用,农村振兴计划,平衡发展,社会稳定,经济繁荣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发展的差异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吸引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导致城市人口规模急剧增加,城市化率逐渐提升。
许多农村地区因为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服务水平不高,人口外流严重。
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给城乡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探索采取新的措施,以遏制城市人口过剩和促进农村地区的振兴。
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就是实行“能进城的可进城,愿下乡的可下乡”的人口流动控制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平衡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繁荣,保障社会稳定。
接下来将分析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并探讨其对中国城乡发展带来的影响。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的城乡发展及人口流动控制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如何实现人口的合理流动与资源的平衡利用?城市的发展需要人口的注入和资源的集中利用,而农村的振兴则需要有条件的人口回流和资源的再利用。
如何使得能进城的人能够进城,愿下乡的人能够下乡,这是当前城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试论农民工进城利与弊
![试论农民工进城利与弊](https://img.taocdn.com/s3/m/4fdebe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b.png)
试论农民工进城利与弊正文:一:引言农民工进城是指从农村地区到城市就业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了各个城市。
本文将试论这种现象带来的利与弊。
二:背景介绍1. 农民工数量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比例逐渐上升。
2. 城乡差距拉大: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原因导致了在收入水平、教育医疗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 劳动力供给充足:农民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廉价而又稳定可靠的劳动力来源。
2. 经济增长推动者:他们通过消费支出促进当地商贸流通,并且还可以刺激房地产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需求。
3. 降低生活成本压力: 冒险迁徙寻找更好机遇使得家庭收入增加,改善了农民工家庭的生活质量。
四:对于城市社会带来的挑战1. 社会保障问题: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和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工在享受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困难。
2. 城市管理压力:大规模涌入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3. 劳动权益维护不足: 农民工普遍面临着长时间劳动、低薪水甚至欠薪等诸多问题。
五:解决措施与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完善相应的就业保障机制,并强化执法力度确保其合理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 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 提供更多适用性较高并具有竞争优势的岗位培训项目,为他们提供更好发展空间和平台。
3.推进户籍改革:“放宽落地”政策使得他们可以在城镇中正常居留,并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
六:结论农民工进城既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也给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带来一定挑战。
然而,在部门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并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平衡,并为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1. 相关统计数据表格。
2.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规文件摘录。
注释:1. 城镇化: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新型居住区和生活方式。
农民市民化 政策要创新——对农民进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市民化 政策要创新——对农民进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688f7f4c8d376eeaeaa31c3.png)
速度递增,0 0年达到 6 . 但是 , 21 06 %。 随 不利于土地等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 , 不 落户的主要渠道 , 只是各地政府对这一
着 农 村 生产 生 活 条件 的 改 善 和 强 农 惠 利 于经 济 转型 发展 。 农 政 策 的影 响 , 民在 进 城还 是 留 乡的 农
从 在城镇有稳定 民“ 进城” 步伐加快。“ 十一五” 期间, 全 实 际还 有一 定 差距 。 推 进经 济转 型 发 投资兴业等准入条件外 , 成 省城市化率 以每年超过 2 百分点 的 个 展 的要 求来 看 ,较 多的 农 民选 择 留 乡 , 住 所 和 工作 的 准人 条 件 , 为农 民进城
产 生活 条件 的改 善 ,城 乡 差距 的缩 小 ; 2 0 0 3年前 ,农 民 进城 落 户 主 要 是 上 大
20 0 3年 ,江 苏 在全 国率 先推 进 户 反 映 了 当前 促 进 有 条 件 的农 民转 为 市 学 、 成为国家干部等渠道。现在户 口迁
除投亲靠友、 引进人才、 籍制度 改革 , 实行户 口准入 制 , 各地农 民的政策措施 , 与农民的愿望和农村的 移实行准入制 ,
民数 的 3 . 在进 城 还 是 留 乡的选 择 这 些农 民“ 01 %。 进城退 地 ”在 城镇 落下 户来 。 , 上 , 少 农 民 倾 向留 乡 , 映 了农 村 生 不 反
3 高房 价挡 住 了农 民进 城 的 脚 步 。 、
、
农 民 进 城 面 临 的 新 情 况
新 问 题
1 构 建城 镇 吸 纳 农 民 的长 效 机 制 。 机制 ,农民在享受城镇职工养老金 时, 、
资金 、 科技等 资源 主动退出承包地 , 财政支持村集体给予 科 技 文 化知 识 明显提 高 , 不 少 农 民在 城镇有集聚 劳动 力、 但
农民进城的海宁样本
![农民进城的海宁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ee7928cdaa00b52acfc7cac4.png)
此, 他在第一时『 递交了 申请 。 日 J 他算 了一 笔账 , 政策 的优惠令人吃惊 : 自己和老伴
搬到村尾 ” 的搬迁安置模式 , 对发达地区
农民的吸 引力越来越小。
对许多农民来 i 兑,借新农村 建没之 际, 洗脚上 岸 , 迁入城 , 等享受公共 搬 均 服务资源 , 才是最直接最现 实的需求 。 如
( 海宁市区房价在 6 0 0 0元左右 )二是 以 ;
人为单位 , 每人 4 0平方 米 , 独生子 女 多 加4 0平方米 。以一个 三口之 家为例 , 可 以换取 2 0平方米的市区公寓房 。政策 0 还规 定 ,每户标准 内总 面积不超过 2 0 6
21 0 0年 3月 ,浙江 海宁 市出 台新 政 ,鼓励农 民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市区公 寓房 ,以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 城市基本生活保障。
李 瑞 宁
前, 必须解决 农 民
就 业地 与居住地 、
城 市化 的必经之路
尽管在海宁市区做 了 1 5年的生意 ,
户 籍 所 在 地 相 互
病医疗统筹等 ,一户置换 的农户社保费
用达 1 1万元左右 。显而易见 , 海宁农民 进城 以后 , 享受 了市 民待遇 , 用基本生活 保障 、 城市社保等兜底 。 与此同时 ,宅基地 和承包地置换 以
今, 随着教育 、 医疗 、 交通 、 体育等优质公
共资源 向城 市聚集 , 城市 社保 、 医保 、 低 保等社会保障全覆盖 。 显然 , 农房搬迁 从
促进农民工举家进城是城镇化推进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促进农民工举家进城是城镇化推进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3717d0aa0029bd64783e2cc8.png)
促 进 农 民 工举 家 进 城 政 策 取 向需 立足 城 乡统 筹
促 进农 民工及 其 家 庭 进城 是 一 项 涉及 经济 社 会 各 方 面 政 策制 定 的系 统 工程 。 既要 在 提 高农 村 “ 力 ” 推 上做 文 章 ,使 其永 久 性脱 离 农村 ,还要 在 培育 城 镇 “ 力 ”上 下 工夫 ,更 要建 立 城 乡 资源 转 换平 台 ,使 其 拉
重 点 关
举 家进城有利 于扩大农 民工在城镇 的消费。有关数据显示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以及 国家在子女教
育 、社 会 保 障方 面 的惠及 农 民工 ,农 民工 已经逐 渐 成 为 电脑 、手 机 等现 代 消 费产 品 的新 生 力 量 。如 果 能够
促进 农 民工举 家 进城 ,家庭 的可 支 配收 入就 会 提高 ,可 以释放更 大 的消 费能 力 。
引导举 家进城的农 民工在城镇 “ 大杂居 ,小聚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速城镇化必然伴随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规模 日益庞
大 ,在 制定 针对 农 民工 家庭 保 障性 住房 的规 划 时 ,要 吸取 发达 国家 大城 市 发展 中 的教训 ,出现 城市 贫 困 圈 、
贫 困带 的现象 。我 们可 以从 2 0 0 5年 巴黎郊 区爆 发社 会 骚乱 事件 得 到应对 现 代社 会大 规模 动 乱公 共 安全 事 件 的有益 启 示 ,一 定要 改 善郊 区贫 困人 群集 中的住 房 条 件 ,城 市规 划 部 门要 加 强 廉 租住 宅 区项 目审批 ,避 免
修 建租 赁 房 ,租借 给外 来农 民工 ,在周 边建 设 相配 套 的幼 儿 园 、学 校等 ,这些 做法 可 以给予 鼓励 和规 范 。 盘 活城 市郊 区闲置公 共 服 务 资源 。在 北 京 、上 海 等发 达 地 区 .很 多远 郊 小城 镇 的 当地 居 民开 始 向条 件
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https://img.taocdn.com/s3/m/5888789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d.png)
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正文:---------------------------------------------------------------------------------------------------------------------------------------------------- 政务院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1953年4月17日)据最近各地报告,入春以来,有许多农民因想参加工业建设,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仅就东北渖阳、鞍山两市的统计,即有二万余人。
目前,由于城市建设尚在开始,劳动力需用有限,农民盲目入城的结果,在城市,使失业人口增加,造成处理上的困难;在农村,则又因劳动力的减少,使春耕播种大受影响,造成农业生产上的损失。
为了制止这种混乱现象的继续发展,特作如下的指示,望各省、市人民政府督促有关单位切实负责执行:一、各省、市人民政府应立即通知各县、区、乡政府、农会向准备或要求进城的农民耐心解释,勘正共进城,说明城市工业建设尚在开始,现有建筑工人已供过於求,自由进城,无法找到工作,不但;要遭受路费的损失,而且还要耽误农村的生产;将来城市建设需要增加工人时,将正式通知区、乡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招收。
二、今后县、区、乡政府对于要求进城找工作的农民,除有工矿企业或建筑公司正式文件证明共为预约工或合同工者外,均不得开给介绍证件。
三、现已进城的农民,除为施工单位所需要者外,应由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劳动部门及民政部门会同工会和其他有关机关动员还乡。
在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慎重态度,对还乡路费确有困难者,可由民政部门适当予以补助,劝其迅速还乡;对目前生活确有困难者,应适当予以救济。
四、凡系各建筑工程单位自由在农村招来的农民,或原来的预约工,其本单位认为目前不需要时,均一律由各该单位负责处理,动员其还乡,并发给路费。
五、凡乱写介绍信的县、区、乡人民政府,应负责将其介绍到城市求职而找不到职业的农民动员还乡。
工商资本下乡有说法
![工商资本下乡有说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34b8b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c.png)
工商资本下乡有说法随着中国的城乡经济不断发展和大规模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落后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
然而,在这个长期以来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一些企业开始采取“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种趋势的利弊。
一、工商资本下乡的背景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在农村地区实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计划。
这项政策目的是在农村地区激励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许多农民只能通过传统的农业经济活动维持生计。
这就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落后和贫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企业开始运用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这种方式在农村地区建立工厂、推广农产品加工、提供人民币货币来鼓励群众创业等方面给予支持,目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创造额外收入。
二、工商资本下乡的利(1)促进农业发展工商资本下乡的一项主要功能是促进农业发展。
这种方式鼓励企业支持并投入大量资金到农业生产方面,帮助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和产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此外,企业对产品进行加工和营销,增强了农村地区的竞争力和营销能力。
(2)推动产业升级工商资本下乡不仅能够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同时也能够推动产业升级。
企业借助这种方式,可以在农村地区开设更多的工厂和服务机构,为当地提供多种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工资。
这些机构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
(3)创造更多的税收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还能够创造更多的税收。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收入来配合企业促进农民的经济发展。
相应地,这些税收可以用于投入公共资源,例如医疗基础设施、教育和环境等,使农村经济更为健康和可持续。
三、工商资本下乡的弊(1)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工商资本下乡的一项主要弊端是其可能对传统文化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农民进城务工的一点思考
![关于农民进城务工的一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cae876e1711cc7931b716ca.png)
关于农民进城务工的一点思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先后经历了控制流动、允许流动、控制盲目流动、规范流动四个阶段。
目前,持续升温的“进城热”已汇成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每年的“春运”已成为我国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2亿农村人口离开土地进城谋生,这在给城市管理带来就业竞争加剧、社会治理复杂、城市负荷加大等影响的同时,也为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然而,农民进城务工始终面临着一些体制性、制度性问题的影响,直接制约了农民工迅速融入城市的进程,并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公平和进步。
一、农民进城务工所面临的几个问题第一,农民工收入较低且缺乏社会保障。
农民工多从事苦、脏、累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劳动条件差、收入待遇低。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使用农民工,压低农民工工资,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另外,由于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各地参保制度相对割裂,不方便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衔接,而农民工是流动性较强的群体,这直接导致他们宁愿将社会保险折算成工资发放也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障。
第二,农民工计生管理方式制约农民工流动。
现行的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过于严苛,已婚育龄妇女需每2个月到户籍所在地接受检查,因为农民工经常性流动,农民工输出地区的计生管理部门难以通过委托输入地进行管理,往往要求被管理对象定期返乡接受检查,这样极大地增加了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务工的成本。
第三,农业生产因素影响农民外出打工。
农民进城务工并不代表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他们为了增加收入,同时也是防备失业后作为回家谋生的最后资源,农民工在农忙时必须回流从事季节性的农业生产,从而造成打工不稳定。
另外,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要求灌溉、治虫等工作必须基本同步才能取得较好的收益,而农民在外打工不可能按要求及时搞好农田治理,这样极易引发邻里矛盾,进而间接地挫伤农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
第四,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堪忧。
农民外出打工都要面临子女教育管理的难题,其子女留守的,往往因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易造成留守儿童堕落、意外伤害等事件。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d9174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4.png)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济驱动:农民工进城务工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在农村地区,由于农业收入有限,很多农民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
进城务工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和稳定的工作机会,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
2. 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
农民工进城务工可以通过外出打工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自身的就业状况。
3. 教育机会: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有限,农民工进城务工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他们可以将子女送到城市的优质学校就读,提高子女的教育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4. 生活条件改善:城市相对农村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例如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
农民工进城务工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便利,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质。
5. 农业收入下降:由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的收入来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农民工进城务工可以通过外出打工来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
6. 就业机会多样化: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农民工可以在城市从事不同的行业和职业,拓宽自己的就业领域。
反对积极城市化战略
![反对积极城市化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2b974ed65022aaea998f0f34.png)
反对积极城市化战略
口文 /贺雪峰 (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中心教授 )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热情 高
报 载 重 庆 市 鼓 励 农 民进 城 购买 商品 房 ,重 庆 一 些 县城 一半
就 不用 交 房 租 了。 当然 ,最 高 兴 的 还 是 房 地 产 商 ,因 为市 场 上 的 需 求 增 加 政 府 也 高 兴 ,不 仅 城 市化 率 上 去 了,而且 房 地 产 市
再来看收入 。进城 农民能 够买 得起的商品房,只可能 是内 糊 口,却很难有积攒下收入以改变命运的希望。他们进城 只是为 地小城市的房子,他们不 可能买得起沿海大中城市的商品房。这 了糊 口。 一一 其实 ,农民今 日 家务农也 是可以糊 口的,他们之 在 是为了有更多收入积攒下来,以为未来积攒希望。 些内地小城市的务工经商机会不多,且尤其是务工收 入较 少。相 所以外出务工, 对来讲,沿海大中城 市务工机会多,收入相对高。若进城家庭满
维普资讯
我反对 通过鼓励农民进城买 房或者 建贫民区来推进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而主张 一 种 农民可以进城 又可以返 乡.城 乡互动的稳健 的城市化战略 。稳健 的城市化 战略 的核 心不是人为地阻止农民进 城 ,而是认为切切 不要人为地制造农民进城的积极条件。
足于 在 小 城 市务 工 ,他们 的收 入 就 会 比之 前 在 沿 海 所 得 更 少 其
一
简言 之,进城 务工的农民,他们收入是 由两个部 分构成的 , 是农村小农经营的部分,一是进城务工的部分。离开其中任何 块 ,农民的 日 子都不好过。若大量农民进城买房或者搬到贫民
结果可能 是进城后务工收入更少了。收入少而支出多,他们 的生 活就会更加 困难 。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1a25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6.png)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住房和用地供应紧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旁边的农村地区却仍然存在大量的土地资源。
因此,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需要引进更多的居民,而农村地区也需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
进城落户成为了一种解决两个问题的方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了农民的土地退出问题。
本文将探讨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进城落户对土地退出的影响进城落户会影响到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因为土地是农民生计和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柱。
当农民进城落户之后,他们需要放弃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并将土地卖给农村集体或者政府。
尽管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补偿,但是这种补偿并不足以弥补土地的真实价值。
当土地被卖出之后,农民的生计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赚钱。
此外,农民土地退出后,农村的耕地面积也会减少,进而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虽然政府也会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但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生计问题。
二、解决方案1.土地流转政策政府可以出台土地流转政策,将农民的土地和城市土地资源相结合,通过强制流转、自愿流转和公开招标等方式,将农村的土地流转出去,用于城市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对农民进行补偿,并且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遵守土地法规和管理流转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确保土地资源的安全性。
2.建设农村产业园政府可以在乡村地区建设农村产业园,引导和扶持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建设农村产业园可以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进而鼓励农民留守乡村。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可以通过参与农村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3.鼓励土地股份合作社政府可以鼓励农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政府和合作社负责土地的开发和运营。
同时,农民可以通过成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股东来分享土地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建设,进一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e00e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7.png)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退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了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及土地资源整合与再利用的重要性。
也审视了现行土地政策对农民利益的影响,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的途径、促进农民土地资源再利用的措施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通过研究,可以为解决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提供参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城市化、土地流转、土地资源整合、土地政策、农民利益、农业发展模式、土地资源再利用、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农业发展、农民土地资源、平衡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民进城落户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谋求更好的生活。
由于土地制度的限制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进城落户农民面临着土地退出的困境。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土地退出问题,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再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阶段,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城市的土地资源却并不足够支撑这一转移。
农民进城落户所持有的土地如何合理退出,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深入研究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探索解决之道,对实现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2 研究意义农民进城落户土地退出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议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落户,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被转为城市建设用地,进而引发土地流转、资源整合、政策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土地退出背后的原因与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再利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城市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41d3e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6.png)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研究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希望通过进城落户的方式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然而,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城市规划有严格的限制,农民进城落户也带来了土地退出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社会和经济等多个角度探讨进城落户农民土地退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政策角度1. 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着很多弊端,如农村土地占有分散、土地集约利用不足、土地承包期限短等问题。
为解决农民进城落户带来的土地退出问题,需要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应当进一步延长承包期限,并允许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更具经济实力的人,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土地利用。
2. 制定相关政策为解决农民进城落户带来的土地退出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和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等措施,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土地经营人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增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还可以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使其更加愿意留在农村。
同时,政府应该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使农民得以在城市里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社会角度1. 加强农民教育提高意识农民进城落户带来的土地退出问题,也与农民文化素质密切相关。
当前,大部分农民的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等知识,对于土地流转的法规和规定并不了解。
因此,需要加强农民教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通过宣传科技创新、创业创新等相关教育,鼓励农民自主创新,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提升农村经济收入,从而减轻进城落户的压力。
2.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进城落户带来的土地退出问题,与社会保障体系缺失也有关。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往往成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动力。
促进农民进城 鼓励市民下乡
![促进农民进城 鼓励市民下乡](https://img.taocdn.com/s3/m/46709b29482fb4daa58d4b31.png)
水平 明显提高 ,据统计 ,该部分人员月平均 收入 比未 足 、规 模偏 小 。因此 ,加快城镇化水平 的关键和前提 经 培训的平均 高 出3 4 。随着农 民素质 的提 高 、收 是让 已经在城 镇就业的农 民稳定下来 、定居下来 ,成 9元
二. “ 促进农民进城 ,鼓励市民下乡 ”是积极稳
然 和谐 发 展 、统 筹 国 内发 展 和x # 开 放 。 “ 个 统 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 由之路 l ,b 五
筹”将统筹城 乡发展放在首 要位置 ,说 明城 乡统筹 是 整个经济社会统筹发 展 的前 提 ,只有 实现了城 乡统 筹
要 。农 民进城务工 ,一方面为工业 、服务业 发展 和城 保障体 系。
市建设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一方面农 民通过进城务
5 促进农 民进城 ”是加快 城镇化 水平 的客观需 .“
工 ,接 触 、了解并 接受 现代 城市 生活 方式 ,拓 展 生 要。 目前 ,我 国的工 业化率 已经达N5 %以上 ,部分 o
2 0 年 ,全国进城务工 的农村 劳动力 达到1 59 06 5 2 万
过 合法途径 取得相对 规模 的土 地经 营权 ,完成 以家 庭 人 ,农 民人均年工 资性 收人为 17 元 ,占当年农 民人 35
承包经 营方式 为主的传统 农业模式 向以企 业组织经 营 均纯收入  ̄3 . 3 83 , %,对农民增 收的贡献率达  ̄6 %。农 J 10 方式为主的现代农业模式的转变 。
人 口达到 1, 顶 峰时 , 5L f 城镇化率达 ̄ 7 %;同时鼓励和 土地产 出率在保 障粮食 安全 的前 提下 已经逼 近极 限, J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励农民进城”是一个大骗局
“鼓励农民进城”是一个大骗局亲爱的农民朋友:当您听说“鼓励农民进城”的时候,您是“欣喜呢?”还是“欣喜呢?”就是“欣喜呢?”如果您真的是“欣喜呢”,我就不得不泼一泼凉水了。
一、为什么要农民进城?这一点要搞清楚。
在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是感受压力最大的,房地产的泡沫和危机是显而易见的,房子卖不出去,卖出的房子无人居住,“鬼城、空城”已经是城市挥之不去的恶魔。
为什么要农民进城?答案是最明白不过的:希望农民朋友为城市的房地产解困解围解套。
似乎,只要房子卖得出去,中国的经济就没有问题了。
一些“经济学家”一边说要“去库存”,一边推出“陈奂生进城”。
为什么就不直接说:请农民为中国的房地产过剩买单呢?中国历史上已经请农民朋友为中国长达100多年的乱世买过一次单了:农民革命。
中国历史上还请农民朋友为中国的工业化买过一次大单了:1949-1979的基础建设。
中国历史上又请农民朋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买过一次大单:1985-2015农民工。
这一次,中国经济必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大萧条,难道还要农民来买单么???二、进城以后干什么?这个必须想清楚!办工厂么?不大可能,一是资金项目都有问题,二是那么多的东南沿海的企业都在连续停业和倒闭,再办工厂还有前景么?开商店做买卖么?大家还
没有感觉到城市里卖东西的人比买东西人还多么?全民经
商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都是卖家谁是买家?三、进城以后就变成“市民”了么?市民是随户籍的,把你的农民户籍
变成城市户籍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必须得问问清楚。
如果不能获得城市户籍,你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民”。
四、城市
生活成本。
农民朋友们,您必须要算一算,一个人要在城市生活需要多大的成本。
水电煤气交通通讯,哎呀,一大堆,哪一样不花钱呢?您只要动一动,就得花钱。
问个路都得花钱。
您有这个本钱和能力在城市生活么?且不说您是不是城市户籍和市民。
您即使获得了真正的城市市民待遇,也不会有人给你发“市民补贴”。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城市污染。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垃圾场,你躲都没地方躲。
雾霾,没法躲。
五、农村生活成本。
农民朋友们,也请您算一算,在农村,您即便没有任何工作收入的前提下,只要您有几亩地,养活三四口人没有大问题。
一年的粮食吃两年是没有问题的。
房前屋后种点果蔬,青菜就不缺,而且是无污染的蔬果。
养点鸡鸭鹅狗,一年的肉食也不会有问题,也能保证是无污染的。
在搞点经济作物,穿衣用度也不成问题。
如果,再出去打打工,一年挣个三两万,也不难。
农村还有一大好处,污染少,空气新鲜。
现在的交通和通讯,城乡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
六、农民进城,农村空了,资本乘虚而入,占有土地,进而立法确定其所有权。
农民再想回来,就不可能了。
从“城
市化”“新农村”“城镇化”到这次的“请农民进城”,等等的提法合作法,目的就是两个,一个是瞄准农民的钱袋子,第二是要争取农民的土地。
七、农村是一个避风港,也是一个保险箱,一旦社会动荡,要为自己和子孙留下一条后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进不进城,请农民朋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