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奋斗故事1
80后草根创业成功励志案例
80后草根创业成功励志案例创业的过程是无比艰难的过程,只有不断为自己树立信心,并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成功机会。
那么,你知道哪些80后草根创业的成功励志案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80后草根创业的成功励志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80后草根创业的成功励志案例(一)200多次求职失败后创业年收入超10万27岁的何志雄是武汉市第四届自强模范、2008年武昌区创业明星,2008年曾代表中国残疾人创业者出国参加《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高峰论坛。
何志雄出生时患上小脑偏瘫。
别人1岁能走,他3岁仍在学爬;别人走10分钟的路,他要走1个小时;他说话口齿不清,握物松软无力,穿衣服要花10多分钟,连写字也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
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读完小学、中学,考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并通过专升本考试,就读武汉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何志雄从大学即将毕业就奔走于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找工作,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7月,他投出200多份简历却一无所获。
求职屡次受挫之后,何志雄决定“当不了员工我就当老板”,凭借自己的特长创业。
2006年8月,何志雄用母亲给的1000元钱在小区内开办了电脑维修店,凭着头脑灵活和讲求诚信,他的生意越来越好。
几个月后,他又在广埠屯电脑城和青山开出了两家分店。
在开办了7家连锁维修店后,2008年何志雄又办起了电脑维修培训班。
学员两个月学技,一个月店内实习,成绩优秀者由何志雄协助开办加盟店或者留店工作。
两年多来他的电脑维修培训班共培训300多人。
2007年,国际慈善组织隆纳济世负责人坦妮娅·拜伦到何志雄公司考察,称他为“中国残疾人创业的典型”,并为他提供1万元无息贷款。
2008年5月,何志雄应邀参加了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高峰论坛,并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
今年1月29日,在团省委、湖北卫视等单位主办的《创业最光荣》电视大赛上,何志雄以“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训超市”项目夺冠。
草根英雄的事迹材料
草根英雄的事迹材料草根英雄是指那些来自普通人家庭,没有特殊背景和资源,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
他们的事迹鼓舞着无数人,成为了社会的榜样。
下面是一些草根英雄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的故事。
1. 张小平:中国农民工中的创业典范张小平,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农民工,他的创业故事令人感动。
年轻时,他辍学外出打工,历经艰辛,却始终怀揣着创业的梦想。
他利用工地上的废弃材料,自学修建房屋的技巧,并在闲暇时间经营小生意。
凭借勤奋和聪明才智,他逐渐积攒了一笔资金,成功创办了一家建筑公司。
如今,他的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知名的建筑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2. 玛拉拉·优素福扎伊:女权教育斗士玛拉拉·优素福扎伊是巴基斯坦的一位女孩,她为女性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她的家乡,女性受到严重的歧视和限制,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玛拉拉不甘心接受这样的命运,她勇敢地站出来,公开发表演讲,呼吁社会关注女性教育问题。
然而,她的勇气也引来了恐怖分子的威胁,最终导致她被极端分子开枪击中。
幸运的是,她经过手术获救,并继续坚持她的事业。
她的事迹激励了全球范围内的人们,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马克·扎克伯格:社交网络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是著名的社交网络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
他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没有特殊的背景,但他天赋异禀,对计算机和编程有着深厚的兴趣。
在大学期间,他与几位同学共同创办了Facebook,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思维,将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他的成功故事鼓舞了无数年轻人,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努力,任何人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4. 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是星巴克咖啡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事迹被誉为现代商业的奇迹。
年轻时,舒尔茨来自一个贫困家庭,曾经靠打工支付自己的大学学费。
他在一家咖啡公司工作期间,看到了咖啡文化的巨大潜力,并决心创办自己的咖啡店。
草根励志创业故事(5篇)
草根励志创业故事(5篇)开店容易守店难,终有回报篇一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不到一年的时间,方正的网店收益在逐渐增加,最高记录是时候他是月赚近2万元,而且收入还在持续增长中。
童年:永远是班里最后一个交学费的孩子篇二在进入大学前,禹化普还从没有出过自己家的小乡村。
在禹化普的记忆里,小时候除了学习,就是和哥哥光着膀子在地里干活的情景。
那时的家里到底有多贫困呢?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每次禹化普的学费都是班里最后一个交的,而且全是几块、几毛的零钱拼拼凑凑。
“每学期开学之前,我都会跟母亲哭上好几回,希望可以早一点拿到学费。
但是真的没办法,每回等到母亲凑够了,已经又是班里最后一个。
”禹化普回忆道。
但贫穷也给了禹化普成长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那时母亲总是想尽办法供我们兄弟俩上学,她看到别人做什么能赚钱就也跟着去学,卖过豆腐,也做过很多其他小生意。
”母亲的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给了禹化普最深的童年记忆,带着这份耳濡目染下的执着,禹化普走进了他渴望已久的大学校园。
大学: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文具批发开始创业路创业,对于禹化普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生活所迫。
交完第一学期的学费,禹化普全身上下就只剩下了几百元钱了。
而除了要利用这几百元在接下来的四五个月生存下去,积攒下下学期的学费也迫在眉睫。
那时,刚入学的他听哥哥说新生刚入学时会购买很多生活用品,灵机一动,向哥哥借了500元做起了文具批发生意。
“我因为刚到城市里,性格也比较内向,所以有很强的自卑感。
”每次上门推销,禹化普都会先在别人宿舍门口徘徊很久,把接下来要说的话在脑里过上好几遍,但是推开门,他便又会紧张得脸红。
每天早上5点,禹化普便已经起来进货,忙到晚上10点多才关门回家,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一学期下来,禹化普瘦了10多斤。
不过,伴随创业的辛苦而来的是,禹化普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以及迈出第一步后越来越自信的自己。
不久后,他又在学校租下了一个铺面,销售鼠标、散热器等电脑配件,同时还出租游戏碟,由于是独家生意,每个月都能收入一万多。
草根励志成功真实案例奋斗正能量故事
草根励志成功真实案例奋斗正能量故事我们看过很多草根的逆袭故事,有很多人白手起家,从零到百万富翁的事迹,时刻激励着我们。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草根的励志成功案例呢?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草根励志成功真实案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草根励志成功真实案例一把小菜当大事业来做,两次创业做到第一今年45岁的赵继英来自丽水农村。
木匠出身的他,为了创业,只身到扬州闯荡。
搞过玻璃家具加工,办过影视厅,在当地都做到了行业第一。
然而,这两个行业兴起得快,衰落得也快。
“下次创业,一定要找一个不会走下坡路的行业,给自己找一份永不落的事业。
”于是,他寻寻觅觅,最终选择了最不起眼的酱菜。
从2001年南京“小菜一碟”的浙江经销商做起。
10年的时间,赵继英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酱菜王国”,并慢慢扩张,培育了“菜博士”高档山茶油品牌;从委托加工、品牌管理开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全程监控。
两次“行业第一”最终选择放弃1991年,24岁的赵继英只身来到江苏扬州,利用自己的特长搞起了玻璃家具加工。
经过4年时间的打拼,赵继英的玻璃家具生意在扬州当地做到了第一,掘到了第一桶金7万元。
这在当时已是一笔巨款。
从1994年开始,玻璃家具行业开始走下坡路。
有天晚上,赵继英到老乡承包的影视厅去坐坐,发现这个400多座的影视厅,4元一张的票子,几乎每天晚上满座。
赵继英算了一下,每天可以赚1000多,比玻璃家具赚钱容易多了。
于是赵继英一头扎进了录像业。
1995年元旦,赵继英的影视厅正式营业。
然而不到10个月,影视厅就亏了2万元。
他发现,附近生意好的电影公司影视厅有空调,座位是高靠背软座;而自己的影视厅没空调,座位又是简易的翻座硬木椅。
找到症结后,当年10月份,赵继英又借了2万元,换上了软绵舒适的沙发,生意马上火了起来。
第二年夏天,他又用赚来的钱买了空调。
1996年下半年,趁热打铁的赵继英又开办了第二家影视厅。
从1995年到2000年,赵继英的影视厅连锁经营搞得红红火火,最多的时候数量达到5家,成为扬州当地录像业的“老大”。
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没有 “拼爹” 的资本, 就拼自己
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没有“拼爹” 的资本,就拼自己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没有“拼爹” 的资本, 就拼自己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 不再低头看白水, 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 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 打上深深的脚印! ——朱自清“所有的成功都取决于自己” 是北大人的理念。
在这个流行“拼爹” 的年代, 我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还是不具有“拼爹” 的资本的,因此, 对我们来说, “拼自己” 才是最积极、最现实、最有前途的选择。
《站着上北大》的作者甘相伟是80后, 他出生于农民家庭。
2007年来到敬慕的未名湖畔, 开始在北京大学从事保安工作。
通过自己的努力, 甘相伟在2008年参加成人高考, 成功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自此成为梦寐已久的北大人。
有记者问他: “有人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曾经有人统计并发现中国的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机会正在减少,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你的经历有没有给你答案呢?”甘相伟回答: “首先我想说显赫的家世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它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 但这不是成功的保证,能否成才关键是看你自己。
所以当你像我一样出生在贫穷的农村, 也不要怨天尤人, 那无济于事, 相反你更应该挑战自己, 这样奋斗出来的人生意义更大。
我今天所走的这条路只是说明我取得了一点成绩,一直在努力。
我一直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我二十多年的人力资本投资证明了这一点。
”甘相伟认为今天的社会更加包容, 成功的方式趋向多元化, 起点低不代表终点低。
他说: “最终是你的梦想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
”和甘相伟有相似经历的人其实还有很多, 据报道, 仅北京大学保安大队18年来就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
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曾说过: “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权贵富贾出身的人, 他们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
我的同学有部长的儿子、有大学教授的女儿, 而我却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草根的成功故事_励志故事
草根的成功故事看你有没有信心去做好每件了,即使是草根屌丝它也会会有的一天。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草根的成功故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草根的成功故事篇(一)永远失去父亲的那一年,哈伦德还不足5岁,连自己的名字尚拼写不完整,当家里的人哭作一团时,他觉得很好玩,因为一没有人能顾及他,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满镇子去疯。
14岁辍学后回到了印第安那州的农场,上学时他不开心,干农活仍让他不开心,在电车上售票还是让他不开心,瘦削的小脸上罩满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重与愁苦。
一个史诗般的成功故事17岁,他开了一个铁艺铺,生意还未完全做开就不得不宣告倒闭。
18岁,他找到生命中第一个爱的码头,并栖身在此。
但不久后的一天,他再回家时,发现房子里的东西已被搬迁一空,人也不见了踪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流失,码头从此成荒。
他尝试过卖保险,失败了。
他力争到一份轮胎推销业务,也失败了。
他学着经营一条渡船,失败了。
他试着开一家汽车加油站,也失败了。
他几乎在清一色的尝试与失败中晃到了人生的中年,这个中年的生命苍白无力到甚至无法从前妻那儿见自己的女儿一面。
为了这日思夜想的一面相见,这个落寞的中年男人想到了绑架,绑架自己的女儿,然而,就连这荒唐之举,在他不惜弯下男儿之驱在路边草丛中潜伏守候了十多个小时之后也宣告失败了。
这个几乎被失败判了死刑的人,又晃过了几十年无人知也无人欲知的岁月之后,退休之年,一天,他收到了105美元的社会福利金,他用这点福利金最后开了一家想以此维生的快餐店——肯德基家乡鸡。
随后的快餐史便是一部肯德基史。
草根的成功故事篇(二)草根小伙成功创业故事,成功创业故事主人公,精干、不善言谈、低调、勤奋……虽然是1970年代的创业者人,但刘玉栋身上充满了1960年代人的气质和精神。
初中毕业的他,当年闯济南时身上只有2块钱,但今天他旗下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2个亿。
成功创业者刘玉栋的家,和其它农村家庭一样:贫穷、兄弟姐妹多。
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独立性强。
草根创业励志故事
草根创业励志故事草根创业励志故事篇1有好多人认为成功的人都是碰上了对的机遇,而苦恼自己没有成功的机会,实际上成功的机会总是在我们的身边游走,只是你还没有发现,细心的观察,总能发现适合自己的成功。
上世纪30年代初,他是一个无业游民,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每天到处游荡,每天为生计劳碌奔波,他为此懊丧过、苦恼过,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由于没有固定的住房,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得搬一次家。
一天,他再次搬家,不小心得一只祖传的古懂瓷器碰到地上,摔成若干块碎片。
这是最值钱的家当,已经传了五代,全家人视如珍宝。
他看着被摔碎的瓷器,想到因为自己的不慎,将古懂毁于一旦,感到特别心疼和懊悔,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好在他心灵手巧,他细心地将全部碎片拣起来,一片一片地进行拼凑、粘合,发现瓷器还能恢复原样,只是粘得不够牢固结实,用肉眼就很容易看出裂缝。
不长时间,就因粘性太差,瓷瓶再次开裂,他往返多次,跑遍了全城的各个角落,买来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各种粘合剂。
但这些粘合剂不是难耐高温,就是容易受潮,而且胶液的颜色与瓷瓶不搬配,根本无法找到一种令他满意的粘合剂。
他决定自己动手,试制一种能抗压抗拉、耐热耐潮的新型粘合剂。
为此,他从传统的树胶、角胶入手,先后试用了近百种胶液,不停地实验,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粘合力很强的粘合剂。
他试着用自己研制的胶液把瓷瓶碎片粘合起来,不仅用肉眼无法分辨,跟刚烧出来的瓷器不相上下,而且粘合得相当牢固,无论泼水、晒太阳仍然坚实如故。
同时,还意外地发现这种新型粘合剂不仅可粘陶瓷,还可粘玻璃,甚至是钢铁制品,只需在粘合前将油污和其它脏物清洗干净就行。
于是,他主动帮邻居和朋友们粘合各种打破了物品,名声越传越远,从他所住的城市到很远的地方,不少人慕名上门,要求购买他试制的粘合剂。
他越来越发现这种产品用途十分广泛,不仅日常生活中必备,不少企业需要数量亦十分惊人,市场前景广阔,为此,他申请了专利,并筹措资金,联系了一家专门生产粘合剂的厂家,生产了第一批粘合剂。
有关草根创业成功的事例
有关草根创业成功的事例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看看那些草根创业的事例,感受他们的精神,坚定自己的创业决心。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有关草根创业成功的事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草根创业成功的事例一3000万到身家910亿,27岁创业,他是全球第一狂人他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财富黑马”、“中国厚待员工第一人”之称。
在国内他首创了BT模式,被誉为“中国BT模式鼻祖”。
从他3000万创建太平洋公司,到他如今身家高达910亿,在这财富爆炸式裂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80年代,在江苏淮安,还是高中语文老师的严介和,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不安分守己”。
1986年,26岁的严介和离开中学教师的岗位,去当地国有企业当临时工。
第二年,严通过公开竞争承包了一家当地的乡镇企业,开始创业。
1992年,严介和辞职注册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紧接着承接的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是严介和自己创造出的打开“省门”的机遇。
因为这个项目,他挖掘到他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800万元,由此开启了他的太平洋时代。
为了能够在政府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他甚至提出了“亏五万不如亏八万”的经营思想。
一百四十天完成的工程量,只用了七十二天就干完。
业主大吃一惊,检测结果质量全优!“吃亏”是富,第二年工程指挥部便放放心心地把1000万的工程交给了严介和。
2002年以前,严介和一直不声不响地在路桥建设业内“掘金”。
这以后,他开始与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打得火热,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达到115家,严介和因此获得了大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
严介和找到了一条发财捷径——通过收购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从而博得当地政府的好感,进而在当地的市政工程中分得一杯羹。
收编亏损国企,不仅验证了严介和“吃亏是富”的座右铭,更让严介和与政府走得更近。
“重组前的国企连一根火柴棒都不值,但我要将一个极端差的企业做成极端好。
”严介和称。
“草根”陶侃奋斗史
历史上有很多白手起家的人物,东晋的陶侃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陶侃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他的母亲。
陶母湛氏对儿子的教育煞费苦心。
有一次,同郡孝廉范逵逾大雪寄居陶家。
陶家贫穷无法招待贵客,陶侃一筹莫展。
陶母毅然剪掉头发换了钱,还揭开床铺,把御寒的稻草取出喂范逵的马。
要知道,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截发留宾是一种相当于毁身纾难的做法。
陶母因此与孟母、欧阳母、岳母一起被尊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范逵被陶家母子感动,向庐江太守张夔推荐了陶侃,这是陶侃走上仕途的开始。
可是,陶侃出身寒微,又是少数民族,在东晋这样一个讲究门阀出身的朝代里,很难有出头之日。
一直以来,陶侃都只能担任县令等闲职,年近半百的陶侃并不气馁。
为了避免意志消沉,陶侃的做法是,每天一早,他亲自将一百块运到室外,傍晚时分,又把砖头一块块的搬回室内,每天都坚持这样做。
这种举动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又荒唐可笑,陶侃却讲出了一番道理:“大伙都在准备恢复中原,可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安逸了,恐怕今后难以担当大事,所以不断提醒自己要上进!”陶侃这种“生于忧患”的精神,让大家深感佩服。
东晋名士好清谈,陶侃却是脚踏实地干事情的人。
东晋名士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夸富斗奢,追求生活享受,陶侃却大异常人,节俭吝啬之极。
有一次,工人制造战船,残留了许多木屑和竹头,通常都是扫掉了事,但陶侃下令造船工人把木屑和竹头全部扫起来收好,搞得大家抱怨连连,心里嘀咕。
次年春天,连日大雪,融雪的时候地面湿滑难走。
这时候,陶侃叫人把原先收藏的木屑拿出来铺在路面上,行人走起路来果然方便了许多。
几十年后,恒温为荆州刺史,伐木造船时,缺少钉子,陶侃储藏的竹头又发挥了作用。
战争中如果有所缴获,通常都是按照军衔分赏,军阶越高所得越多。
陶侃却与众不同,冲锋时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获胜后则分毫不取,把自己的奖赏发放给普通士卒。
所以他在军队中的威信很高。
武将大多粗豪有余谋略不足,但陶侃无论做什么事,都先做好详细长远的计划。
水浒传草根英雄的奋斗历程
水浒传草根英雄的奋斗历程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以草根英雄的奋斗历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
这些草根英雄来自于民间,他们背负着社会的不公与压迫,以正义之心投身江湖,顽强奋斗,最终引领了一个传世佳话的经典故事。
本文将以《水浒传》中几位草根英雄的奋斗历程为主线,探讨他们从平凡人到英雄的转变过程。
第一位草根英雄是宋江,他是《水浒传》的主角之一。
宋江原本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小地主,但却因为不堪忍受当地豪强的欺压,而率领一众草寇闯荡江湖。
他的力量并不出众,但凭借着善于团结人心和智勇双全的领导才能,他聚集了108位草莽英雄,建立了大宋江山。
宋江以身作则,敢于背负责任和义气,坚持以正义的方式对抗邪恶势力,最终成为一个被后人传颂的英雄。
他的奋斗历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身上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也呼唤着社会正义与公平的重要性。
第二位草根英雄是卢俊义,他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卢俊义是一个在地方上有一定威望的人,他坚决认为力量应该用来保护人民。
他在面对豪强欺压百姓的时候,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担负起保护弱者的责任。
卢俊义的奋斗历程中,他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成为了一个拯救苍生的草根英雄。
他的形象展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的品质:坚定、正直和无私。
第三位草根英雄是吴用,他是《水浒传》中的智囊谋士,英勇果敢。
吴用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村民,但他具备极高的智商和策略能力。
在面对诸多困境时,他总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吴用的奋斗历程中,他帮助宋江化险为夷,运筹帷幄,为脱离豪强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形象展现了一个草根英雄在江湖中发挥智慧的重要性,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平凡人如何通过努力和智慧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性。
以上是《水浒传》中几位草根英雄的奋斗历程。
他们以平凡人的身份,面对社会的不公和压迫,通过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最终成为了令人敬佩的英雄。
他们的奋斗历程不仅展现了草根英雄的智勇和力量,也彰显了社会正义和平等的重要性。
草根奋斗故事3个
草根奋斗故事3个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草根奋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草根奋斗故事1:他的创业生涯始于2007年初。
张凯出身于山东德州农村,但他拥有烟台大学学历。
在济南市郊一较偏辟的地段,张凯开办了他的首家“草根”餐馆,餐馆布局平民化、大众化,餐饮服务也均是依照“农家饭”工艺调制,而餐馆的工作人员则全部是进城打工的“草根”.由于餐馆风格别具特色,餐馆经营完全依照“草根”的原汁原味模式,两年来,前来他小店就餐的顾客经常出现爆满和排队现象,他的生意也并没有因地段位置受到影响。
从事探索性“草根创业”的张凯初告成功,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经济新形势,如果说需要新的经济元素补给进来激活或振兴时。
与其寄望于大企业、大集团等产业规模庞大的经济实体来支撑,倒不如去依托正在试图进行“草根创业”的家庭作坊、村落经济、青年创业等群体来完成。
据了解,这不是在自吹,更不是在自讽,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通过亲历创业过程以及对经济发展浅层了解,深有感触的张凯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并且走的是“草根创业”之路,是因为作为新一代青年在发展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发展责任意识。
出身于农村的他,选择“草根创业”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地道的“草根”,而是为实现他在校十年载的一个梦。
这个梦就是小张想在毕业后通过试点“草根创业”推动“草根经济”发展壮大,让更多的“草根”实现创业和就业,让社会各界也越来越离不开并倚重“草根经济”.当然,“草根创业”并非简单地沿袭以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等空手起家的思想和精神,更主要的是要传承和保留“草根”原有的属性和特性,激发原始的活力和思维,并结合现代手法打造出顺应新形势下的绿色经济主导产业,满足并迎合广大消费者的绿色生态消费需求。
现在,张凯在济南实践的“草根创业”样板工程--农家炒鸡店获得了成功,由于该店保留了“草根”原有风格,店里全部用餐原料均采购于当地农村,使原材料保持住了纯天然、新鲜和绿色,做工则仍采用原始“农家饭”做工工艺进行调制,这样烹制出的食品深受当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
草根励志故事
草根励志故事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草根励志故事。
草根励志故事1:微博卖菜008年,李学友才刚刚学会用电脑玩“斗地主”,在他看来,“电脑很好耍”,仅此而已。
2009年,李学友学会了在网上看新闻、上“农民论坛”,他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认识了做环保农耕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志愿者,得到了学习种植生态蔬菜的机会。
种了很多年地的李学友,生平第一次知道了“不用化肥和农药的蔬菜可以更值钱儿”,也第一次见到了神奇的“太阳能捕虫器”。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2010年,李学友开通了自己的微博,他看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自己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年下来,自己的微博只有1名粉丝。
2011年的春天,李学友决定在微博上“说说自己种菜的事”。
他开始写下——“油菜长得好肥。
”“我的青笋冒薹了。
”“萝卜缨子好若人喜欢。
”……让李学友始料未及的是,这些看似粗糙的只言片语竟引来了无数粉丝的围观,很多粉丝要求,“拍个照片看看?”“菜卖不卖啊?能不能送到家里来尝尝?”“能微博订菜不?” 。
突如其来的关注让李学友异常兴奋,他学会了用手机拍照,并发到微博上。
他决定用微博打广告,把他所在的环保农耕小组的菜通过微博卖出去。
但是,怎么卖呢?李学友发了一张表格到微博上,将蔬菜图片、价格、派送范围明确出来,“求购!”但是,围观的多,询问的多,看热闹的多,就是掏钱买的没有。
直到2011年7月,一位粉丝成为了李学友的首位客户。
粉丝通过微博“订菜”:“油菜安逸哦,来个三斤。
韭菜嫩不嫩啊?先尝个两斤。
”从此,李学友的粉丝越来越多,直至今日,已经有4000人,更为难得的是,居然有30多位粉丝发展成为了他的顾客,其余的都是潜在客服。
李学友决定,从此每天都发三五条微博,讲述自己的种菜故事,发送最新鲜的蔬菜照片,吸引粉丝们的关注。
并且,李学友给自己加了“V”,将每周一和每周四定为“送菜日”,在微博上接受“订单”,亲自为成都市区和郫县的30多家客户“送菜到家”。
草根创业励志故事3篇
草根创业励志故事3篇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
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下面跟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励志创业故事吧!草根创业故事: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一口义乌普通话,举手投足有股豪侠之风,这就是俞巧仙给人的第一印象。
虽然已是浙江颇有名气的女企业家,她多次表示,不管企业多大,不管赚了多少钱,她都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卖过皮蛋的农家女。
她的第一桶金就是皮蛋。
在经历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商界风云后,她最终又回归农业,种起了一种传说中无法培植的铁绿色植物。
一垄垄田地上,整齐地生长着一种铁绿色的植物,5-8厘米长的茎,其上生长着像冬青树般的叶子。
这就是有“植物黄金”之称的铁皮石斛。
义乌佛堂镇剡溪江畔,到处是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田。
这里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名贵珍稀中药种植基地之一,在500多亩种植基地上,栽培着1500万株石斛苗,整个基地光是围墙就有3.8公里多。
这里的女当家就是俞巧仙。
十多年前,她在深不可测的义乌商界便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后历经千辛万苦,才闯出了一番局面。
比如楼忠福、徐文荣、李书福等人。
俞巧仙也不例外。
俞巧仙是义乌城西镇蒋母塘村人,父母均为农民。
1980年她15岁那年,俞巧仙初中毕业,迫于家境贫困,她不得不过早地步入社会。
打过短工,摘过茶叶,俞巧仙最终选择了卖蛋。
一开始,她挨家挨户收鸭蛋,加工成皮蛋后,挑到十几里路外的城里卖。
后来,她学会了到农村的代销店和城里的副食品商店推销,让店家代销自己的皮蛋。
生意慢慢做大,3年后,俞巧仙成了远近闻名的皮蛋大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问世,俞巧仙在其中的副食品市场摆起了摊位。
她对此记忆犹新,“刚进副食品市场时,摊位摆在水泥台上,每天不等天亮,就得拉着一车的皮蛋上路,晚上总是要最后一个收摊。
草根人物的成功故事3个
草根人物的成功故事3个草根人物也有逆袭的时候。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草根人物的成功故事,欢迎阅读!草根人物的成功故事1:电商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市场2011年,Michelle和团队第一次创业,成立了COESIUS健康管理公司,开发了一共十几款健康类App。
但因为没有商业模式,2013年底,Michelle和团队决定把公司出售,并开始第二次创业。
Michelle觉得,自己的初次创业太感性了,只想做一个“能火”的App,而没有深入思考商业模式。
再次创业时,Michelle更加理性,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引导了她——这次的目标是建立一家上市公司。
首先是天花板的问题想清楚了。
电商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所以不管已经有多少巨头在里面,还是不断地出现新的上市公司。
”Michelle说,“我曾经以为淘宝就是尽头,但是还有京东和当当;当我以为淘宝和京东就是尽头了,还有唯品会;当我以为唯品会就是尽头了,还有乐蜂和聚美优品。
”再加上细分市场如导购、代购、潮牌、奢侈品、宠物食品、家居等等,每个市场规模都不小,而且10年之内这些细分领域都可能出现上市公司。
电商和线下商业比起来,占比还是九牛一毛,所以潜在的市场规模非常巨大。
而选择做服装电商,则契合了Michelle一直希望把有设计感的品质服装卖给千家万户的想法。
最终,Michelle决定做一个移动上的服装闪购平台,但又不同于唯品会,而是主打中小服装品牌、新兴品牌、设计师品牌,目标人群是三、四、五、六、七线城市(即全国所有地级市+县级市)的妇女。
Michelle说:“把从来没有跟互联网深度合作过的中小品牌拉上来是苦活累活,但是不依赖于淘宝或任何现有生态体系,门槛高。
我们相当于自己建起一片地,别人封杀不了也围剿不了,因为用户是全新的,供应商也是如此。
”2013年11月上市的美国女装童装闪购网站Zulily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
Zulily成为“美国闪购第一股”,和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上市的服装电商,超过了Gilt及其收购的Rue La La。
砥砺奋斗不负芳华作文素材
砥砺奋斗不负芳华作文素材《砥砺奋斗不负芳华作文素材》素材一《草根逆袭的快递小哥》你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然出身平凡,但是通过自己的砥砺奋斗,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快递小哥,他老家在偏远的农村。
刚来到城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找了份快递员的工作。
每天早上,当大多数人还在被窝里的时候,他就得早早地赶到快递站点,在那一堆小山似的包裹中开始分拣。
那个场景啊,就像在乱糟糟的宝藏堆里找宝贝似的。
他得把每个包裹按照区域分好,然后装到自己的小三轮车上,满满当当的。
夏天的时候,那三轮车上简直像个蒸笼,热浪滚滚;冬天的时候,风就像刀一样割脸。
但是他可没有抱怨,他把这一切当成自己奋斗的征程。
他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学习物流管理知识,还跟着学学怎么操作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
后来,他凭借自己努力,慢慢升职成为了区域的小主管,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说他的梦想就是以后能开一家自己的快递公司。
这个快递小哥就是用自己的坚毅和奋斗,在平凡的日子里绽放不一样的光彩,不负自己的芳华。
素材二《夜市摆摊女孩的梦想之旅》在我们城市的夜市里,有个很特别的女孩。
她在夜市摆摊卖小饰品。
这个女孩看起来很柔弱,但做起事来特别有干劲。
她的摊位不大,就几平方米,但是布置得特别温馨。
各种亮晶晶的耳环、手链摆放得井井有条。
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就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能把每个饰品都摆放出最佳的展示效果,她会反复调整位置。
有时候遇到那种特别挑剔的顾客,她也绝没有不耐烦。
我就看到过一次,有个顾客试了十几副耳环,把她的小摊子翻得乱七八糟的,最后还不买。
要是我,我可能就生气了,但是这个女孩呢,还是笑眯眯地收拾好摊子,说欢迎下次再来。
她一边经营着这个小小的摊位,一边还在努力学习设计,她希望有一天能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饰品。
她晚上摆摊,白天就去参加各种手工制作课程和设计讲座。
她做这些可不容易,有时候为了攒钱参加一个讲座,她会在吃饭上省好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根奋斗故事1草根奋斗故事1:他的创业生涯始于2007年初。
张凯出身于山东德州农村,但他拥有烟台大学学历。
在济南市郊一较偏辟的地段,张凯开办了他的首家“草根”餐馆,餐馆布局平民化、大众化,餐饮服务也均是依照“农家饭”工艺调制,而餐馆的工作人员则全部是进城打工的“草根”.由于餐馆风格别具特色,餐馆经营完全依照“草根”的原汁原味模式,两年来,前来他小店就餐的顾客经常出现爆满和排队现象,他的生意也并没有因地段位置受到影响。
从事探索性“草根创业”的张凯初告成功,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经济新形势,如果说需要新的经济元素补给进来激活或振兴时。
与其寄望于大企业、大集团等产业规模庞大的经济实体来支撑,倒不如去依托正在试图进行“草根创业”的家庭作坊、村落经济、青年创业等群体来完成。
据了解,这不是在自吹,更不是在自讽,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通过亲历创业过程以及对经济发展浅层了解,深有感触的张凯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自主创业,并且走的是“草根创业”之路,是因为作为新一代青年在发展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发展责任意识。
出身于农村的他,选择“草根创业”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地道的“草根”,而是为实现他在校十年载的一个梦。
这个梦就是小张想在毕业后通过试点“草根创业”推动“草根经济”发展壮大,让更多的“草根”实现创业和就业,让社会各界也越来越离不开并倚重“草根经济”.当然,“草根创业”并非简单地沿袭以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等空手起家的思想和精神,更主要的是要传承和保留“草根”原有的属性和特性,激发原始的活力和思维,并结合现代手法打造出顺应新形势下的绿色经济主导产业,满足并迎合广大消费者的绿色生态消费需求。
现在,张凯在济南实践的“草根创业”样板工程--农家炒鸡店获得了成功,由于该店保留了“草根”原有风格,店里全部用餐原料均采购于当地农村,使原材料保持住了纯天然、新鲜和绿色,做工则仍采用原始“农家饭”做工工艺进行调制,这样烹制出的食品深受当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
一些回头客普遍认为,由于该店从原材料到做工都保持着原有简单、朴素和生态风格,满足了消费者对纯绿色食品的需求。
另外,在用餐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一种重温儿时向往美餐愿景的微妙感觉,回首着过去,憧憬着美好未来,品味着佳肴,来这里已不是简单的用餐了,更主要的是来放松心情和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好地方。
对此,一些就餐顾客谈及此事是乐此不疲。
目前,张凯的“草根”餐馆历经两年打拼,已从当初不起眼的一家发展到了十余家加盟店,一些加盟店也从偏僻郊区移师至繁华的市区地段,每个店的日均营业额已达数千元,这些加盟店的“草根”员工总人数也已突破200人。
如今,张凯的“草根创业”规划预计今年内在当地再开办5家加盟店。
4月12日,“中国农村改革论坛”副秘书长张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张凯的“草根经济”虽已成熟,但是他的“草根”属性并没有变,他的餐馆始终承诺采用绿色健康的方式来进行餐饮服务,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一方面组织农民建立健全生产合作组织,生产健康农副产品;一方面把农村生产的健康食品送到市民的餐桌上来,形成一种良性的健康有机链,推动良性城乡互动。
这对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均起着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对此,发展“草根经济”,不是经济发展方向的倒退,而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本身,更是经济逐渐在平民化、大众化。
还原“草根经济”原始活力,满足“草根创业”需求,由此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繁荣昌盛的主流。
草根奋斗故事2:如果说《帝企鹅日记》是关于鸟的史诗,《迁徙的鸟》是关于飞翔的赞美诗,那么《天赐》就是鸟类世界中的小说《活着》。
在第四届德国科隆电影节上,中国第一部以鸟为“演员”的电影《天赐》,一举夺得“最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大奖,成为最耀眼的一匹黑马,其制作团队也成了颁奖典礼上最惹人注目的焦点。
然而却没有人相信这部参加国际电影节并最终赢得大奖的影片竟然出自三位非专业电影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之手。
《天赐》讲述了一只孤独的小黑尾鸥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
这部关于一只海鸥成长经历的故事片,画面唯美、情节曲折、震撼。
国际著名纪录片大师、科隆电影节评委沃尔克·诺瓦克先生对《天赐》给予极高的评价:“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完成了故事片的创作,这是对电影的贡献。
《天赐》是本届电影节最棒的电影!”对!这部最棒的电影正是由他们完成,他们被朋友们称为三脚架组合,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平均年龄只有36岁,却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影片的背后他们的付出又是巨大的,整整七年,三个人把生命中最年富力强的七年都给了故事中的主角“天赐”,熟悉他们的人说他们“疯了”。
可是在他们心中这不是疯,是执著、是坚持,因为他们都被“天赐”打动了,从破壳而出,到失去父亲、哥哥、母亲……一只孤鸟,在海驴岛滔天大浪和滚滚惊雷中颤巍巍地成长。
生存很残酷,生命很脆弱,生命很顽强,生命还很美好……这几乎就是一部生命勇气和力量的再现。
曾经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自幼喜欢鸟的导演孙宪,每当从电视里看完外国人拍摄的《动物世界》,他总有一点疑惑:中国的“动物世界”在哪里?终于他们发现了一个离威海市60多公里的海驴岛,小岛离陆地只有几海里,坐船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海岛周围食物充足,是海鸟很好的繁殖地。
每年春夏之际这里聚集着近万只海鸥和白鹭,这里可以说就是中国的动物世界的外景地。
也就是从那时起,孙宪有了拍摄一部纯野生鸟类纪录片的灵感。
2002年5月2日。
孙宪在这“无粮”“无水”“无电”的“三无”海岛上与志同道合的两位好友,开始了艰苦拍摄与创作,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拍的时间越来越长。
计划也从拍一部纪录片转变成一部鸟的电影:没想到拍摄的过程是如此的惊心动魄:更没想到影片是如此的成功……孙宪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两年后,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学了几年油画:王建涛当过农民、司机、修理工。
后来到济南广播电视学院学习两年摄影。
于辉高中毕业后直接跟着孙宪学徒当美工。
三人都不是电影科班出身,但身为电影院里的工作人员,放电影多年的经历,,这些都是天赐的。
所以“天赐”这个名字最能传达出他所要表达的主题。
2008年1月24日。
这部电影获得了国家电影局的摄制许可证,有着影视圈才女美誉的徐静蕾友情为《天赐》配音,青年歌唱家谭晶为影片演唱了主题曲。
2009年10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给《天赐》颁发了公映许可证。
至此,被朋友认为是“疯了”的孙宪带着他的摄制组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7年艰苦的拍摄,并不都是困难和苦涩。
长期的拍摄,使他们渐渐走进了鸟的生活。
那些感人的画面,震撼着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快乐!被鸟儿的顽强生命鼓舞着,一下子所有的烦躁都不复存在了。
最后撤离海岛的时候于辉对孙宪说:“下辈子如果你还要拍鸟,那我就做只鸟,你想怎么拍我就怎么飞……”影片获奖的消息传到国内,让很多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人很吃惊,毕竟这是一个有些远离社会热点题材的故事。
而拍摄《天赐》的三个人,也绝非艺术家或科学家,他们仅仅是一群普通人,几个电影院的美工。
可是他们做到了。
可能越是从普通人身上,我们越能感觉到这股来自内心的力量,尤其是在它被海驴岛上的黑尾鸥唤醒后。
关于拍摄片子的初衷,孙宪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出自对鸟类单纯的喜爱。
七年零距离地融入黑尾鸥的世界,让我们找回了对生灵应有的尊重和对自然应有的敬畏。
生命是平等的,生命都有尊严,哪怕一草一木都应该尊重,我只是想讲述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把看到的鸟世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2011年1月21日,《天赐》在全国公映。
坚强的小天赐打动了太多人的心。
带着一个飞翔的梦想,顶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凭着超过常人的毅力。
七年磨一剑,一部温暖生命的电影最终诞生在了三个小人物的手中,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的故事如同《天赐》一般,同样让人感动、让人敬佩、让人羡慕、更让人尊重。
只要坚持,小人物同样也会成就人生大奇迹。
草根奋斗故事3:近年从农村走出来的草根明星频出。
男扮女装的李玉刚、唱响春天的旭日阳刚、西单女孩任月丽……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虽出生乡野、家境贫寒,但心中有梦,且身上有一股矢志不渝追求梦想的精神。
最近。
又一位喜欢写作的农村姑娘在网上迅速走红。
她叫杨阳。
2010年10月起开始在天涯论坛发表小说《漂泊的青春》。
仅6个月时间就写出近20万字。
并创下点击量超过百万的奇迹。
被很多人称为文坛上的草根明星。
喜欢文字的农家女杨阳是个“80后”女孩,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父母都是农民,她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个比她大4岁的姐姐,下有一个比她小4岁的弟弟。
杨阳自幼聪慧,特别是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很强,记事以后,凡感兴趣的人和事见过后就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深受父母的喜爱,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也都夸她:“这孩子真有灵气!”转眼杨阳到了上学的年龄,尽管家境不富裕,但父母很开明,他们深知学习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于是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又借了些钱,将杨阳送进了学校。
人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年龄不大的杨阳,看着很多比自己大的孩子因为生活困难上不起学,还呆在家中,非常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也知道父母送自己上学不易,因此一入学便发奋苦读,即便放学或周末也很少外出玩耍,除了力所能及帮父母干一些活外,精神头全用在学习上,成绩在班级里始终排在前几名。
上初中后,杨阳在文科方面逐渐展露出才华,语文学得特别好,作文更是经常获得老师称赞。
初二的一天,杨阳阅读一本文学杂志时,看着优美的文字突发奇想:“我也要投稿!”有了这个想法后,她开始仔细研究杂志风格,酝酿写作思路,很快,一首带着泥土芬芳和农家少女淳朴情感的诗歌跃然纸上,经过一番认真推敲和修改,杨阳怀着忐忑的心情将作品连同给编辑写的一封信寄了出去。
当时她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不论作品能不能发表,能得到编辑老师的指导就好!”等待是焦急的,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杨阳终于等来了杂志社寄来的一个大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志,立刻激动的心突突突直跳:“是不是我的诗歌发表了?”她赶紧翻到目录页查找,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杨阳”两个字映入眼帘时,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更让杨阳兴奋的是,编辑老师还给她写了一封信,对她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鼓励她继续努力。
一个偏远乡村学校的初中生,能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并不多见,杨阳一时间成了学校的新闻人物。
此后杨阳不时有作品见诸报端,渐渐地她萌生了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争取成为一名作家的想法。
矢志不渝的打工妹然而就在杨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迈着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时,老天爷无情地阻断了她前行的路。
1998年,杨阳的家乡遭遇自然灾害,地里的庄稼几乎绝收,这对于靠天吃饭的杨阳一家来说,是极为沉重的打击,而偏偏这时又雪上加霜,身体不好的奶奶突然病重,杨阳一家一下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