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识有什么注意事项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小儿发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小儿由于身体的体质原因常常会有发烧的情况出现,很多小儿发烧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那么大家知道小儿发烧的原因是什么吗,小儿发烧推拿是怎么做的呢,小儿发烧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儿发烧的原因小儿发烧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小儿发烧的原因分为下面的三大种类。
要想杜绝小儿发烧就要注意这些情况。
一、外在因素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小儿注射预防针的话也是会导致发烧的情况出现的,这些预防针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
小儿科主任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
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
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发烧不会“烧坏脑子——退热是否必要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
小儿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
她进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父母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
高烧不退怎么办的护理小知识 成人儿童都适用

高烧不退怎么办的护理小知识成人儿童都适用首先,我们来学习小孩高烧不退的处理方法:小孩发烧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视小孩的身体状况而定。
身体素质好的3天左右就会好转,身体素质不太好的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
这期间会反复发烧,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着急,要保持镇定。
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还能蹦蹦跳跳的玩耍),且温度没超过39℃,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
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
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
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6℃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
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
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
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
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如何使用退热药物1、如果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2、如果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3、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高烧不退怎么办的方法4、服用退热药,可以选用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岁宝宝发烧的注意事项 - 宝宝发烧

1岁宝宝发烧的注意事项 - 宝宝发烧1岁宝宝发烧1、多数宝宝发烧是因为受凉感冒引起,如果宝宝发烧时手脚冷,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父母可用生姜红糖水为之祛寒,在水里再加两三段一寸长的葱白,更有利宝宝发汗。
2、如果宝宝发烧咽喉肿痛,舌苔黄,小便黄而气味重,说明孩子内热较重,这时不能喝姜糖水,而应喝大量温开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
宝宝发热大人不要过于紧张,这也是宝宝身体自我调节的途径之一。
发热也不要急于用退烧药降温,很容易遮掩宝宝的一些症状。
宝宝热躁,可能会没有精神,会闹,多陪宝宝玩,更加耐心照顾一些,千万不要慌张。
3、如果发热没有超过38.5度,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用一条温毛巾擦拭全身,或者给宝洗澡,水温37度以下,注意出水时不要让宝宝着凉,及时裹上浴巾,还有用酒精擦手心脚心。
超过38.5度要及时就医,以免有其他连锁反应,通过化验和检查,也便于查找到真正的原因(比如感冒有细菌性的和病毒性的,用药截然不同,发烧是由什么引起来的,诊疗方法应该也不同。
不要因为惧怕抗生素而讳疾忌医,以免耽误宝宝)。
1岁宝宝发烧吃什么好宝宝发烧期间,适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营养辅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应该补充怎样的营养辅食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宝宝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
同时,在发热的时候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使消化功能明显减弱。
因此,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饮食的形式要以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为主,这样才便于消化。
下面就详细地介绍几款易做的营养辅食。
第一,米汤。
做法是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
米汤的水分充足,易于消化吸收。
第二,鸡蛋羹。
做法是将~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后食用。
鸡蛋羹可以补充蛋白质,并且较容易消化吸收,但是不能多吃,特别是伴随咳嗽的宝宝更不能吃鸡蛋。
第三,西瓜汁。
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

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感冒发烧小儿感冒发烧是指儿童因感冒而引起的发热症状,中医认为感冒的出现,主要原因为体虚,由于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从而引起一系列发热症状。
而西医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后,机体被细菌或病毒侵袭后出现的一系列发热症状。
其中发热的定义为致热原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后,导致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最后出现人体的体温异常升高的情况。
目前认为感冒发烧对人体有利也有弊,发热的益处是发热的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升,十分有助于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因此,当前研究人员,低烧时无需使用退热药,但需要严密检测体温,当温高于38.5度时,应及时使用退烧药。
1 儿童发热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儿童发烧的原因是由于儿童免疫能力差,但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发热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受到病毒的侵袭。
病毒侵袭到人体内后,身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会产生白细胞及相对性的抗体,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体温调定点,帮助机体消灭入侵的病毒,故儿童体温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上升。
成人免疫防御系统较为完善,体内存在多种病毒针对性的抗体,能够较为容易的清除入侵机体的病毒,而儿童体内缺乏相应的抗体,故在病毒感染后十分容易受到感染而发烧。
2 小儿发热处理的原则小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后,作为家长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宝宝们的发热,避免过度紧张,也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小儿发热提示宝宝的机体内存在一定的问题。
针对发热的处理原则,医生给予家长们以下的建议:2.1 观察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发现宝宝的体温在38度左右,同时精神状况还是很好,无需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可以在家进行观察,观察中应该注意不需要给予宝宝退烧药,应给予宝宝充分的流质食物与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发热原因,若无法探究清楚时,可以咨询医生。
当儿童告知家长们身体不舒服,或体温高于39度时,可以给予宝宝退烧药,完事后因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医。
研究人员发现,儿童发热的温度在38度左右是,不使用退烧药物,让宝宝自然痊愈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宝宝的机体免疫力。
儿童感冒发烧需要注意什么

儿童感冒用药建议:孩子发烧90%是由感冒引起的,而孩子感冒初期一般是着凉引起的,家长可以先检查一下孩子的舌胎,是不是成白色(风寒症状),发现情况立即使用一些感冒药,也可以喝姜汤。
同时可以配浦地蓝口服液或消炎片。
如果孩子咳嗽,感冒药里就含咳嗽药了。
如果孩子咳嗽加重并有痰,再使用专门的咳嗽药。
孩子感冒最好能使用一种药,可以治疗退烧+感冒的。
这样孩子也不用第二次吃药。
注意:中成药治疗感冒一定要用药及时,发现不适马上用药。
疗程长,一般得半个月见效。
有些感冒的孩子服药前没有鼻涕,服药后鼻涕出来了,是好事,当然,前提是孩子没有再着凉的情况下。
孩子感冒应该多补充点什么:孩子感冒一定要注意饮食。
药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可以给孩子吃来自橙子,杏和胡萝卜等的维生素A;有来自草莓、柑橘等的维生素C;也有来自鳄梨、蔬菜油等的维生素E;来自谷物的锌和硒等;这些食物都可以适量给小孩多补充一点。
每天晚上睡觉前最好用热水多泡泡脚。
另外,平时不要吃寒性的食物。
如水果。
因为多次生病后孩子的脾胃很虚弱,是需要慢慢来调理的。
可以多吃一些红枣,山药键脾胃的食物,消化功能好了,就会抵抗力强。
还要领孩子多运动,多晒太阳。
最好不要多吃药,每种药都有副作用,不如食补。
宝宝感冒用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打针好: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吃感冒药没什么效果,所以在孩子感冒后就去医院给孩子打针。
认为这样做能尽快治好病。
其实打针或静脉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口服药相比无显著差异。
所以本着安全用药的原则,只要给孩子选用安全的小儿感冒药产品即可。
主要是看孩子的感冒症状是什么?没有必要打针就尽量的避免。
初春季节儿童感冒用药的禁忌:初春季节,早晚温度相差较大。
这个时期儿童很容易感染流感,如何选择小儿感冒药,是患儿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病毒感染后可以继发细菌感染,孩子感冒,家长都十分着急,常会出现一些滥用药的现象,应加以注意。
在这个季节给宝宝用药需注意,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降低宝宝的抵抗力。
正确认识宝宝的发烧

正确认识宝宝的发烧育儿过程中,问及家长最最头痛的是什么,答曰“孩子感冒发烧、头疼脑热”。
是呀,孩子一生病,家长会又慌又急,乱了手脚。
尤其是孩子发烧时,看到小脸红彤彤的,怕烧出什么病来,于是就给孩子吃药或物理降温。
一阵折腾下来,孩子的烧是退了,可是这究竟是好是坏呢,家长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发烧对健康有着另一面价值。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幼儿经过一场发烧后,好像长大了,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均明显提高了。
这是因为发烧加快了脑细胞的代谢和新生。
由此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发烧,不要因为孩子发烧也“烧着”了自己。
正确对待孩子发烧要纠正几种错误认识。
发烧有时是好事发烧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人体可以通过发烧促进新陈代谢;发烧时,如果体温不是太高,体内的白血球和抗体会增多,吞噬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也大大提高,升高的体温对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也不利;发烧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控制感染、促进病体恢复的作用;发烧时,肿瘤体内温度高出正常组织的5-10摄氏度,这足以置肿瘤细胞于死地;许多重要疾病引起的发烧还有自己的特殊“热型”,通过对“热型”的识别,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但是,如果体温过高或发烧时间较长,体内能量就会消耗过多,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改变,这对人体就非常不利了。
高烧、低烧≠病重、病轻好多人都以为发烧的温度越高,病情越严重。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由于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很小的刺激都会引起发烧。
引起发烧的另一个原因是细菌、病毒。
细菌、病毒中有一种制热源,到了机体里就变成一种抗原,机体因此产生抗体来抵抗这种外来物,抗体、抗原产生相互反应,就会引起发烧。
发烧的高低不能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
如果机体进入严重衰竭状态,反应能力低下,常是应该发烧却并不发烧,应该高烧而呈现低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有的孩子机体反应比较激烈,发烧也比较厉害,有的孩子机体反应不激烈,发烧的温度就不高。
小孩发烧的原因、后果以及处理方法

如何判断小孩是否发烧?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
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
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
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或其他原因引起。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正确应对发热患儿,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发热患儿的健康教育进行详细介绍。
二、发热患儿的护理原则1. 注意观察: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症状和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保持室温适宜,通风良好,避免过度穿戴或过度覆盖。
3. 饮食调理: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适量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适当休息: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5. 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热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三、发热患儿的健康教育内容1. 发热的定义和常见原因:向家长介绍发热的定义、常见原因,如感染、免疫反应、药物反应等,让家长了解发热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病因。
2. 体温测量方法和频率: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体温测量方法,如腋下测温、耳温计、额温计等,并告知测量频率,如每4小时测量一次。
3. 退热药物的正确使用:向家长介绍常用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并告知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提醒家长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4. 饮食调理:详细介绍发热期间的饮食调理,如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5. 适当休息和活动:告知家长在发热期间合理安排患儿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但也要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促进康复。
6. 病情观察和处理: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皮疹、持续高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
7. 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强调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提醒家长和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8. 预防措施:介绍一些预防发热的常见措施,如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四、发热患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通过发热患儿健康教育,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对患儿健康的关注和护理能力。
小儿发烧是怎么回事,爸爸妈妈必看知识

小儿发烧是怎么回事爸爸妈妈必看知识——迪尔诺退烧科普系列[摘要]俗语有云:“宝宝十病九烧”。
临床资料显示,儿科门诊中,发烧比例达80%以上。
由此可见,为呵护小孩成长,家长们必须了解孩子发烧究竟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护理。
当然,儿科医师建议,家长在学习退烧知识的同时,应当在家中常备一些小儿退烧药,如迪尔诺布洛芬混悬液,以备不时之需。
一、小儿发烧症状有这些一般而言,人的正常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腋窝温度为36—36.5℃,口温36.5—37℃,肛温37—37.5℃。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出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肛门测温≥38℃。
小儿发烧常伴有小脸潮红,额头发烫,嘴唇干热,手心发热,四肢酸痛,头痛,烦躁,食欲不振,重者可致惊厥、昏迷而危及生命。
二、发烧机制较为复杂从机理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体温调节平衡中枢,在下丘脑位置。
通俗来说就是一个温度的控制点,我们叫体温调定点,它跟冰箱的温控器一样,比如定到4度,如果超过4度就增加制冷让温度下来,如果太低了就停止制冷。
实际上身体也是这样,下丘脑体温控制中枢根据设定温度,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由于感染以后,这些病毒、细菌等外来的微生物引起了体温中枢变化,让它设定点上调了,比如我们原来36.8℃,现在要上调1度身体会随之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这样体温就会上升。
三、小儿发烧原因较多宝宝发烧原因可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
大多数的发烧都是由感染引起的,并且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占90%以上),所以感冒、流行性感冒是发烧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是细菌感染,如扁桃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等。
由于小孩年龄偏小,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全,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热,体温的调节能力不健全,很多敏感因素都会影响体温中枢的调节功能,如气温过高、穿衣过多等非疾病因素也可能导致小儿发烧,非专业人士难以准确找出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小孩突然发烧或体温较高,家长应及时送医,请专业医师诊治。
小儿发烧不能吃什么,小儿发烧的注意事项

小儿发烧不能吃什么,小儿发烧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小儿发烧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小儿发烧的饮食注意事项2. 小儿发烧的其他注意事项*二、小儿发烧的简介*三、小儿发烧的高发人群和危害小儿发烧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小儿发烧的饮食注意事项进食鸡蛋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进而加剧宝宝身体发热。
所以不建议宝宝食用鸡蛋。
鉴于这一点,其他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等,也会额外增加身体的热量,应尽量少吃。
感冒伴随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
而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宝宝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和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宝宝感冒发烧后,由于体温升高,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这时如果饮食上过于辛辣,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如果是因为肠道感染引发的发烧,那么冷饮会使胃肠道功能下降,加重肠道疾病。
2、小儿发烧的其他注意事项首先,温度在38.5-39.5之间,按说明书吃退烧药。
药吃一下10分钟后,给孩子加衣服。
半个小时之后,脱掉多穿的这些衣物,用温水给孩子擦身子,会看到汗马上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孩子的体温就会慢慢的降。
其次,发烧本身就是孩子体内有病毒,孩子自身也在抵抗病毒,一次是不会解决问题的。
4-6个小时之内温度还是会再上去的,可以继续前面的第二步。
基本4-6次之后,孩子的温度就被控制住了。
发烧39.5℃以上,一定要去医院,4-8小时之内不会对大脑有损伤,但时间越长对孩子越不好。
这个时候可以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和脚心,但不能多擦,这个办法可以快速降温。
没有酒精,可以直接用自来水擦一下孩子的身子,然后立即上医院。
小儿发烧的简介发热(fever)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
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
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
宝宝发烧后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后注意事项宝宝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当宝宝发烧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常常会感到担忧和无助。
发烧是宝宝抵抗病菌和病毒的一种正常反应,但是正确的处理和注意事项对于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宝宝发烧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
1. 观察宝宝的症状当宝宝发烧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
除了体温升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
观察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判断宝宝的病情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发烧会导致宝宝的体温升高,身体会出现脱水的症状。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避免宝宝脱水。
可以给宝宝多喝水或者适量的果汁,但是要避免给宝宝喝太多含咖啡因的饮料。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出现不适,容易感到闷热。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或者使用空调。
同时,要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到冷风,以免加重病情。
4. 适当调节室温发烧时,宝宝的体温已经升高,我们应该适当调节室温,保持宝宝的舒适度。
可以给宝宝盖薄被,避免过度包裹。
如果宝宝出汗较多,可以及时为宝宝更换干爽的衣物,避免宝宝感到不适。
5. 注意宝宝的饮食发烧时,宝宝的食欲可能会下降。
我们应该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调整饮食。
可以给宝宝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同时,要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宝宝的胃口。
6. 注意宝宝的休息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出现疲倦和不适。
我们应该给宝宝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帮助宝宝恢复体力。
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宝宝受到外界的干扰。
7. 避免使用退烧药物过量当宝宝发烧时,我们可以使用退烧药物来降低宝宝的体温。
然而,我们应该避免过量使用退烧药物,以免对宝宝的身体造成负担。
在使用退烧药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
8.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的发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宝宝的症状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安全教育】宝宝发烧时不能做的四件事

【安全教育】宝宝发烧时不能做的四件事[导读]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由于缺乏对发烧的正确认识,导致产生了许多误区,影响了孩子的康复,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误区一:洗澡会让孩子着凉男孩冬冬白天有点咳嗽,医生说道就是哮喘,上开了一些药。
服药后冬冬的烧基本脱了。
可是至了晚上,冬冬又咳嗽了,38.5℃,服药又不起效。
冬冬妈赶紧给医生打电话。
医生详尽查问了冬冬的情况,基本确认没其他疾病,建议冬冬妈给孩子用温水洗脸一次澡。
可以冬冬妈非要不干活,说道那样可以使孩子受凉,病上加病。
医生的话:给孩子用温水泡澡,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作物理降温。
相似的作法除了用湿毛巾敷头、枕冰袋、用酒精早起等,目的就是利用水的热传导促进作用,或冰熔化及酒精冷却时的放热促进作用去减少体温。
此外,泡澡还可以维持皮肤洁净,防止汗腺堵塞。
核心思想就是,用高于体温2℃的温水煮沸20分钟,每天2~3次。
只要不是在室温很低的房间内,泡澡后及时擦拭,防止吹,就是不能受凉的。
误区二:用肉汤补充营养豆豆哮喘、咳嗽不好几天了,一直在打点滴。
豆豆妈看著豆豆日渐发福的面庞,可怜极了,特地去菜场买了些新鲜的猪肉回去煮了汤。
豆豆尽管不愿喝,但还是在妈妈的软硬兼施下喝了一大碗。
夜里,豆豆又发动了发高烧,上恚刘全昆,抽搐恐惧。
医生的话:发高烧也可以并使各种营养素的新陈代谢减少,氧消耗量减少,因此特别注意给孩子补足营养就是对的。
但是通过给孩子喝肉汤的方法补足营养的作法却是错误的。
因为发高烧并使消化酶的活性减少,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时喝油腻的食物,不仅无法稀释,反而可以引发咳嗽或呕吐,减轻身体的缺水。
这时应当给孩子以温和、易消化的饮食,例如稀粥、菜汤、果汁、鸡蛋羹等。
另外,还要给孩子充裕的水喝,最出色就是盐水。
这样搞一方面可以补足遗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另一方面可以达至降温的目的。
误区三:烧退病愈涛涛因发高烧、呕吐而被医生确诊为支气管肺炎契瓦瓦州入院。
踢了3天点滴,涛涛没再咳嗽,呕吐显著减低,涛涛妈指出孩子已不咳嗽了,疾病必须基本复发,嚷着必须出院。
小儿发烧健康宣讲PPT课件

小儿发烧的预防措施
小儿发烧需要如何预防传染?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
与病人过于亲密接触等。
结语
结语
小儿发烧虽然常见,但是家长仍然需要 引起重视,遵守防病、防疫等措施,提 高孩子的免疫力,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 。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用肛温计。不建议使用口温计或腋窝温 度计。
应对小儿发烧的措施
小儿发烧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温适宜
、多喝水、休息、避免大运动量等。
应对小儿发烧的措施
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 - 高烧不退或退烧后又复发、呼
吸困难、失语、抽搐等。
小儿发烧的预防措施
小儿发烧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小儿发烧? - 注重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饮
小儿发烧健康宣讲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小儿发烧的症状 应对小儿发烧的措施 小儿发烧的预防措施 结语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发烧? - 发烧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
围。
引言
常见。
引言
小儿发烧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吗? - 需要,因为小儿的身体抵抗力
较差,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小儿的 发育成长。
小儿发烧的症状
小儿发烧的症状
什么是高烧/低烧? - 高烧:体温超过39度。 - 低烧:体温在37.5℃-38℃之间
。
小儿发烧的症状
小儿发烧时有哪些常见症状? - 发热、头疼、喉咙疼痛、咳嗽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应对小儿发烧的措施
应对小儿发烧的措施
如何给小儿量体温? - 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必要时
小儿发热常识 1

儿童发热常识一.带您认识发烧1:正常体温随着身体不同部位,外部变化而有所不同。
儿童发热是指直肠肛门温度≥38℃1。
口温肛温低热>37.5°C >38.0 °C中热38.0~39.0 °C 38.5~39.5 °C高热>39.0 °C >39.5 °C2:为什么婴幼儿容易发烧?大多数人都以为婴幼儿抵抗力弱容易发烧,实际上应该是说,婴幼儿容易感染病毒。
人体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身体会自动产生抗体与升高白细胞,提高体温调定点,以抵抗细菌病毒,因此体温会攀升。
至于为什么成人较不容易发烧?原因就在于,许多病毒在小时候都感染过了,当碰到同样的病毒侵袭时,成人较不敏感,但婴幼儿多为第一次碰到病毒感染,所以容易因受到感染而发烧二.儿童发烧的原因及表现1:发热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感冒引起的,但也可能伴随一些其他的病幼儿急疹(高热,躯干红色斑丘疹)单纯疱疹性脑炎(伴惊厥,意识改变等)1肺炎(伴呼吸加快,嘴唇发紫)1手足口病:(口腔、手掌及脚掌起疱疹,常伴有低温发热)尿路感染(可伴有呕吐,腹痛,血尿,嗜睡等症状)1肠炎(伴有腹泻,腹痛等现象)1暑热症(于盛夏起病,发热多在39-40度之间,随气温变化而波动)空调病(空调使用不当,小儿受冷空气侵袭引起)由此可见,孩子发烧很多时候是一些严重疾病的一个讯号和表现,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上述各种症状切记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其它病程,危害孩子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2:透视发烧3阶段及表现一般婴幼儿发烧会有下述的顺序,但不一定每个状况都会发生,有时宝宝不会经过发冷阶段,会直接发热,但发烧时有发冷症状的宝宝,大多会烧到39度左右,也会比较难受,当然有时候发烧也会发生排不出汗的情况,因此三阶段的过程家长可作为参考,但不能概括每个宝宝的发烧过程喔!怕冷当宝宝受到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动调高,也就是说当体温还没上来前,身体会有产热机制,主动把热量带到身体中心部位,这时四肢循环会变差,产生手脚冰冷的状况。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标题:发热患儿健康教育
引言概述: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家长在面对发热患儿时,需要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来进行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从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复发预防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发热患儿。
一、预防发热
1.1 合理饮食: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1.2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
1.3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减少感染机会。
二、发热的诊断
2.1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患儿的体温,及时了解发热情况。
2.2 观察症状:注意患儿的其他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
2.3 寻求专业帮助:如体温持续高热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三、发热的治疗
3.1 适当降温:可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如擦浴或物理降温贴。
3.2 补充水分:发热时患儿容易出现脱水,及时补充水分。
3.3 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适量的退热药物。
四、发热患儿的护理
4.1 定期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及症状变化。
4.2 保持环境整洁:保持患儿周围环境整洁,减少细菌感染。
4.3 定时喂药:按医嘱定时给患儿喂药,确保治疗效果。
五、发热患儿的复发预防
5.1 加强锻炼:增强患儿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5.2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5.3 定期体检:定期带患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结语: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家长可以更好地应对发热患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患儿的健康。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对发热患儿的健康意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一、发烧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肛温:38℃口温:37.8℃腋温:37.5℃背温:37.5℃,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小儿患水痘期间,忌吃猪肉、羊肉、鸡肉、鸡蛋、肉桂、生姜、大葱、大蒜、洋葱、韭菜、辣椒、香菇、南瓜等。
育儿知识-宝宝人生中的第一次发烧,妈妈要淡定应对

宝宝人生中的第一次发烧,妈妈要淡定应对在民间人们经常说宝宝发烧一次就会长强重依次,但尽管如此,家长们最怕遇到的还是宝宝发烧。
大部分宝妈面对宝宝发烧时都会市场情绪焦灼,如果第一次遇到宝宝感冒发烧的情况,很多彭雪芬还会不知所措。
那么面对宝宝第八次发烧,谢金晶应该怎样护理呢?一、不推荐的推升方法1、温水擦浴极为温水擦浴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可以辅助宝宝降温的护理方法,只是洗脸擦浴持续打水的效果时间较短。
如果妈妈使用洗脸擦浴,给宝宝擦拭腋窝,大腿,额头等等部位受了宝宝的强烈反抗,这时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很容易惹起宝宝哭闹、寒战。
2、酒精擦浴使用酒精擦浴,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宝宝酒精中毒。
3、冰袋冰敷冰袋的温度过低,给宝宝冰敷时宝宝的不适感会陡然增强,而且冰袋冰敷的降温效果转暖并不明显,所以不推荐给宝宝使用。
二、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咳嗽是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出现发烧的症状,学生家长不应在家里家里给宝宝自行处理,而是应尽快赶往医院就医。
如果宝宝已经超过的棕斑已经超过三个月,家长可以帮宝宝脱一点衣服,散发热量;还可以打开饮水机将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只要宝宝感到舒适就好,但是岂能让风直吹宝宝;家中要东努米底亚退烧药,在必要性时要给宝宝及时全面性使用。
三、什么时候给幼儿用退烧药多数情况下,宝宝发烧在38.5倾斜角以上常会时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感,所以当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5度,精神状态偏差,有明显的疲惫感或者是疼痛感,这时候退烧药就可以给宝宝所用退烧药了,服药退烧药之后大约30分钟到一个小时,逐渐宝宝的免疫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要留意的是退烧药并不能帮助宝宝治疗疾病,只是帮助宝宝降低体温,让宝宝感到更加舒适。
所以如果宝宝的体温达到了38.5度,但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精神状态都不错,这种情况可以给宝宝多喝水,让宝宝多排尿,暂时不必服用退烧药物。
如果小孩的精神状态极差,一定要及时的人带宝宝就医,请医生判别宝宝的病情,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妈咪多给宝宝补充水分。
小孩子发烧怎么办 宝宝退烧必备的常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小孩子发烧怎么办宝宝退烧必备的常识
导语: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夏季是宝宝发烧的高发季,小孩子发烧怎么办呢,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哪些小孩退烧的方法呢?小孩子反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夏季是宝宝发烧的高发季,小孩子发烧怎么办呢,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哪些小孩退烧的方法呢?小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呢,许多的宝宝出现发烧的情况就会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的情况,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小孩子发烧呕吐怎么办吧!
目录
1、宝宝发烧千万不能做的事
2、给宝宝退烧最易犯的错误
3、易发烧的几类宝宝
4、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5、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6、宝宝发烧用药的原则
7、婴幼儿发烧护理的误区 8、宝宝发烧应急的要素
9、宝宝发烧吃什么
宝宝发烧千万不能做的事
1.给孩子盖厚被子
孩子在发烧之后会非常怕冷,很是困倦,很多父母便觉得应该让孩子躺床上休息,然后给他们盖上厚被子,裹严实点,让他们流汗,这样一觉睡醒,大汗淋漓之后,烧也会退了。
其实这个做法是个错误的,这样做不但无法让孩子散热,而且反而会引起高热惊厥。
2.高浓度酒精擦拭
发烧时用酒精擦拭身体可以让孩子迅速散热,快速退烧。
有的家长便认为给孩子擦拭高浓度的酒精会让孩子散热更快些,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会使得孩子的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脱水,甚至是酒
生活常识分享。
宝宝感冒发烧家长需做好的七个警示

宝宝感冒发烧家长需做好的七个警示宝宝感冒发烧是常见的儿童疾病,对于家长来说,正确应对宝宝感冒发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七个家长在宝宝感冒发烧时需要注意的警示事项。
1. 及时观察宝宝的症状感冒发烧时,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
除了体温升高外,宝宝常伴有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等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腹泻、呕吐、皮肤疹等其他症状,说明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
2. 确保宝宝饮食和水分摄入宝宝感冒发烧时,往往食欲不振,但家长要确保宝宝饮食和水分的摄入。
可以给宝宝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软糕等。
此外,适量增加宝宝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排毒,也能防止脱水。
3. 给宝宝适当的休息宝宝感冒发烧时,身体需要休息来恢复。
家长要合理安排宝宝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让宝宝在温暖、安静的环境中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
4. 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在宝宝感冒发烧期间,家长需要不断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
可以使用体温计定期测量宝宝的体温,记录下来以便及时了解宝宝的病情。
如果宝宝的体温持续升高,超过了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就医。
5. 注意感染预防措施宝宝感冒发烧时,身体抵抗力会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
因此,家长需要注意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如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宝宝接触其他病患等。
6. 不随意使用药物家长在宝宝感冒发烧时,不要随意使用药物。
不适当使用抗生素、退烧药和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伤害。
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合理使用药物,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7. 密切关注宝宝的变化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宝宝感冒发烧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能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以保证宝宝能够尽快康复。
总结:对于宝宝感冒发烧这种常见的疾病,家长要及时观察宝宝的症状,确保宝宝饮食和水分摄入,给宝宝适当的休息,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加强感染预防措施,不随意使用药物,密切关注宝宝的变化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小儿发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
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你的xx37.4度若是从肛门量的,则完全正常,若是从颈部或腋下量的,则直肠温度约在38度~38.4度,属于低热。
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
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一般来说,如果体温在38C左右,可不必急于给予降温处理,这样既可以观察热型,又不妨碍身体逐渐产生抗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常识有什么注意事项小儿发烧的错
误常识
宝宝发热并一定是发烧,正确认识发热可是父母们的必修课之一。
父母对宝宝发烧存在很多错误理解,一起来看宝宝发烧的10个错误认知。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供大家参考!
宝宝喊热,妈妈一摸确实体温很高。
但这就是发烧了吗?其实孩子感觉身体发热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所以发热的孩子不一定是发烧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觉发热不舒服,妈妈可以先通过孩子手心和颈后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
当然,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可以最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通常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尤其是对小婴儿会较为准确(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腋下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
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2:发烧对身体有害宝宝发烧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导致感冒了!这是很多父母第一时间的想法。
实际上发烧并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
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
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当然啦,宝宝发烧虽然并不是坏事,但父母还是不能
掉以轻心,要好好照顾好小宝哦。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3:发烧会烧坏大脑(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宝宝发高烧了,会不会烧坏脑子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所以当宝宝烧到39℃以上时,爸妈都用尽法宝想要把宝宝体温降下来。
事实上,发烧合并感染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担心宝宝会烧坏脑或者落下什么后遗症。
但是当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
当宝宝发高烧时相信大部分爸妈都已经坐不住要把宝宝往医院送去了,在医生的照料下,宝宝体温肯定不会高到那种程度,所以爸妈不必太过担心。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宝宝发烧引起惊厥,是3岁以下宝宝常见的急症,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还未发育熟。
如果宝宝在家中突然发生惊厥,妈咪一定不要惊慌,也不要拍打、摇晃或大声呼唤宝宝,更不要把宝宝紧紧搂抱。
事实上,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
专业儿科医生指出,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父母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同时将宝宝的衣领解开,以免过紧影响呼吸。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5:热性惊厥是有害的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
热性惊厥虽
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
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
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
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6:治疗发烧必须吃药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
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
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
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7: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宝宝发烧时爸妈们都会很紧张地给宝宝尝试各种退烧方法,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退烧,宝宝的体温会一直升高,继而容易“烧坏脑”。
其实,每个人的大脑内都有个“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
而且正如前文提及,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像后者这种程度。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8: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
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
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9: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
一些父母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
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况,即使体温不高也需及时就医。
小儿发烧的错误常识10: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
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
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
另外提醒父母的是,给宝宝测量体温有多种方法,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推荐父母使用耳朵测温计,测量体温既安全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