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题—8.2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有答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题8.2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10分度的游标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可知摆球的直径为_____cm .他测量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90.6s ,测得的摆线长078.98cm l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2m/s .(2)他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 .摆线上端末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_______作为摆球与摆线,组成单摆。
A .木球B .铁球C .柔软不易伸长的丝线D .粗棉线(2)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的各项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 .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距离B .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上摆球直径C .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D .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的半径 (3)实验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 .摆球的质量偏大B .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C .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D .将实际振动次数n 次误记成(n +1)次(4)用摆长L 和周期T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_______。
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米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为d。
则单摆摆长为____________(用字母l、d表示)。
再用秒表记录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
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60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测)(含解析)
专题60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实验题(共10题,每题11分,共110分)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以下关于本实验的措施中正确的是(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A.摆角应尽量大些B.摆线应适当长些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取摆球摆至最高点时开始计时(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该同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通过多次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
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用k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
【答案】(1)BC;(2) 24kπ【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2lTg=,会通过图象法求解重力加速度;解题时要搞清实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尤其是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等;此题是基础题目。
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1)发现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这可能是由于( )A.测量周期T时,把N次全振动的次数误数为N-l次B.错把摆线长当了摆长C.把摆球直径当作了半径D.测量过程悬点松动导致摆线长度变化(2)测出摆线长L和周期T的几组数据,作出T2-L图像如图所示.则小球的直径是 cm,所测的重力加速度是m/s2(该空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ABD (2)1.0cm; 9.86(9。
87)【名师点睛】此题是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关键是根据实验注意事项与实验原理分析实验误差.由单摆周期公式变形,得到T 2与L 的关系式,分析图象斜率的意义,求解重力加速度和小球的直径. 3.根据单摆周期公式2lT gπ=,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1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mm . (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d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t 即为单摆周期Te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则单摆周期T =△t /50. 【答案】(1)18。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含解析
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越大越好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解析:当适当加长摆线时,单摆的周期将增大,故可以减小周期测量的相对误差,A正确;质量相同,体积越大的摆球,所受的阻力会影响其做单摆运动,B错;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超过10°,C 错;在D中,会增大周期测量的误差,D错.答案:A2.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明显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A.测量摆长时,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摆长B.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此后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t,并由计算式T=t30求得周期C.开始摆动时振幅过小D.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解析:由T=2πlg得g=4π2T2l,g值偏大说明l偏大或T偏小.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摆长,会使l偏小,g值偏小,A错;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实际上共完成15次全振动,周期T=t15,误认为30次全振动,T变小引起g值明显偏大,B对;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C、D错误.答案:B3.(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2)单摆细绳的悬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单摆做简谐运动后,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拉力传感器记录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s. 解析:(1)球的直径为14 mm +0.05 mm×7=14.35 mm.(2)由单摆的周期性结合F -t 图象可以得出,该单摆的周期为2.0 s. 答案:(1)14.35 (2)2.04.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 .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 ,则单摆周期为t 100C .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 .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解析:(1)游标卡尺读数为0.9 cm +7×0.1 mm =0.97 cm(2)单摆符合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偏角不超过10°,并从平衡位置计时,故A 错误;若第一次过平衡位置计为“0”则周期T =t 50,若第一次过平衡位置计为“1”则周期T =t 49.5,B 错误;由T =2πL /g 得g =4π2LT 2,其中L 为摆长,即悬线长加摆球半径,若为悬线长加摆球直径,由公式知g 偏大,故C 正确;为了能将摆球视为质点和减少空气阻力引起的相对误差,应选密度较大体积较小的摆球,故D 错误. 答案:(1)0.97(0.96、0.98均可) (2)C5.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 ,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 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________.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解析:设A、B点摆线长为l A和l B,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为l′,所以A、B两处的摆长分别为l A+l′和l B+l′.根据周期公式T=2πlg得l=gT24π2则l A+l′=gT2A 4π2①l B+l′=gT2B 4π2②②-①得l B-l A=gT2B4π2-gT2A4π2=g T2B-T2A4π2所以g=.从上式可以看出,最终的结果与重心的位置无关,所以不影响g值的测量.答案:相同6.(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________;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_;③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_.(2)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下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如图所示.该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解析:(1)①单摆在最大摆角不超过10°时可看做是简谐运动.②摆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滞留的时间最短,计时误差最小.③为减小测量周期时的误差,应测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来求出周期.螺旋测微器上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0.5 mm,可动部分的读数约为18.5,则测量结果为20.5 mm+18.5×0.01 mm=20.685 mm.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摆长不变时周期不变,摆长变化时周期才发生变化.答案:(1)①是②是③否(2)20.685(20.683~20.687) 摆长。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试题: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
第38讲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一段1 m 左右的细线,一端穿过小钢球上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另一端绕在铁架台上固定的横铁杆上,让摆球自由下垂于桌边之外B.用刻度尺测量悬点到小球顶点间细线的长度LC.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不超10°),释放后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出全振动50次的时间t ,求出T =t50,反复测三次,求出周期的平均值D.用公式g =4π2LT2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上述几个步骤中,有错误..的地方是: . 解析:步骤A 中,“另一端绕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应固定. 步骤B 中,还应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步骤C 中,应算出三次重力加速度g 的值,再求g 的平均值.步骤D 中,公式应为g =4π2(L +d2)T2. 答案:略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测得的数值大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引起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A.摆线上端未系牢,摆动中松驰了B.把摆线长当成摆长C.把摆线长加摆球直径当成摆长D.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并数下“1”,直到第30次同向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得经历时间t ,用周期T =t30来进行计算解析:由T =2πL g 知g =4π2LT2,若测得的g 偏大,即L 偏大或T 偏小,故答案选C 、D.答案:CD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 ,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 ,测出相应的周期T ,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 与T 的数值,再以l 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 .解析:(1)摆长l =l 0+d 2=89.2 cm +12×2.050 cm =90.225 cm.(2)因为g 测=4π2n 2(l 0+d2)t 2,若把(l 0+d )当作摆长,则g 测偏大;若按表过迟,则t 偏小,使得g 测偏大;若摆长变长了,则l 偏小,使得g 测偏小;若将n =29记成30,则由公式可知g 测偏小.故选ABD.(3)g =4π2k=9.86 m/s 2.答案:(1)90.225 (2)ABD (3)9.86 m/s 2金典练习二十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A.由g =4π2LT 2可知,T 一定时,g 与L 成正比B.由g =4π2LT2可知,L 一定时,g 与T 2成反比C.由于单摆的振动周期T 和摆长L 可用实验测定,利用关系式g =4π2LT2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同一地区单摆的周期不变,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 答案:C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摆长应为摆线长与小球半径之和B.测出的g 值偏小,可能是全振动次数n 误记为n +1C.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D.振动中摆角的最大值不应超过10° 答案:B3.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06年高考·天津理综卷]( )A.t 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B.t 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C.t 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D.t 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解析:在t 1、t 3时刻摆球在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悬绳对它的拉力最小,F min =mg cosθ;在t 2、t 4时刻,摆球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悬绳对它的拉力最大,F max =mg +m v 2R.答案:D4.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 1(不计半径),测得周期为T 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 2,测得周期为T 2.根据上述数据,g 值为( )A.4π2(l 1+l 2)T 21+T 22B.4π2(l 1-l 2)T 21-T 22C.4π2l 1l 2T 1·T 2D.无法判断 解析:可假设摆球重心距摆球上端为Δl ,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g =4π2(l 1+Δl )T 21=4π2(l 2+Δl )T 22可推得:g =4π2(l 1-l 2)T 21-T 22.答案:B5.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7,0),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 =0.7 s 时,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 )A.t =0.9 s 时,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B.t =1.2 s 时,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C.振源的起振方向一定向上D.当质点Q 位于波峰时,质点P 位于波谷解析:由图象可知t =74T 时,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可得:T =0.4 s ,v =λT=10 m/s ,故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t =2-(-7)10s =0.9 s ,A 正确、B 错误.由图象可知波前点的起振方向为y 轴正方向,故振源的起振方向也为y 轴正方向,C 正确.PQ =6 m =32λ,故Q 位于波峰时P 位于波谷,D 正确.答案:ACD6.位于坐标原点O 的波源开始向上振动,形成的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 m/s ,周期为0.4 s ,波源振动 0.3 s 后立即停止振动.波源停止振动后经过0.2 s 的波形是( )解析:由题意知波前点向上振动,0~2 m 之间的质点已停止振动,D 正确. 答案:D7.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 表示声源的速度,v 表示声波的速度(u <v ),f 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 增大,则[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 )A.f 增大,v 增大B.f 增大,v 不变C.f 不变,v 增大D.f 减少,v 不变解析:波源向接收器运动的速度增大,则接收频率变大.而声波的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源相对介质的速度无关.B 正确.答案:B非选择题部分6小题,共58分.8.(6分)某同学用游标为10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于前半部分被遮挡,只能看到游标的后半部分,图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cm.解析:由题图可知,整个游标尺上各刻度与主尺上刻度的对应关系如下:可知测量值x =3.4 cm +5格×0.1 cm10格=3.45 cm答案:3.459.(8分)将图甲中的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的沙摆实验稍作变更:使木板沿直线OO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木板上显示出图乙所示曲线.A 、B 、C 、D 、E 均为OO ′轴上的点,测出AB =s 1,BC =s 2,摆长为L (可视为不变),摆角小于10°,则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解析:t AB =t BC =t =πLg由匀加速运动的规律可得: s 2-s 1=at 2解得:a =g (s 2-s 1)π2L .答案:g (s 2-s 1)π2L10.(10分)用如图所示的自由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每次从同一点A 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依次经过两个光电门B 、C ,从而触发与之相连接的光电毫秒计时器.每次下落,小铁球经过B 处时开始计时,经过C 处时停止计时,并可读出相应的B 、C 两处位置坐标.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小球从B 至C 的下落时间为t 1,B 、C 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 1.现保持光电门B 的位置不动,改变光电门C 的位置,再做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小球从B 至C 的下落时间为t 2,B 、C 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2.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g 的计算公式为:g = .解析:由h 1=12g (t 0+t 1)2-12gt 20,h 2=12g (t 0+t 2)2-12gt 20,可得g =2(h 1t 2-h 2t 1)t 1t 2(t 1-t 2). 答案:2(h 1t 2-h 2t 1)t 1t 2(t 1-t 2)11.(10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摆角小于5°时,完成n 次全振动时间为t ,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直径为d .(1)测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所示,摆球直径d = .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B.摆球太重C.测出n 次全振动时间为t ,误作为(n +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D.用摆线长与摆球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答案:(1)4π2n 2(l +d2)t2(2)7.323 mm(7.321 mm ~7.324 mm 都正确) (3)CD12.(12分)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 (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的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 ,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 ,再以T 2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 2-L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 、b 、c 中的 .(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 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 2. 解析:(1)测量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 ,用到毫米刻度尺,测单摆的周期用秒表,所以测量工具选B 、D.(2)设摆线在筒内部分的长度为h ,由T =2πL +h g 得:T 2=4π2g L +4π2gh ,可知T 2-L 关系图线为a .(3)将T 2=0,L =-30 cm 代入上式可得:h =30 cm =0.3 m将T 2=1.20,L =0代入上式可得:g =π2=9.86 m/s 2. 答案:(1)BD (2)a (3)0.3 9.8613.(1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采用双线摆和光电计数器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每根悬线长为d ,两悬点间相距s ,金属小球半径为r ,AB 为光电计数器.现将小球垂直于纸面向外拉动,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较小的角度并由静止释放,同时启动光电计数器,当小球第一次经过图中虚线(光束)位置O时,由A 射向B 的光束被挡住,计数器计数一次,显示为“1”,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每当小球经过O 点时,计数器都计数一次,当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次数刚好为n 时,所用的时间为t ,由此可知:(1)双线摆的振动周期T = ,双线摆的摆长L = . (2)计算重力加速度g 时,依据公式g = 代入周期T 和等效摆长L 的值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3)以L 度g =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乙答案:(1)2t n -1d 2-(s2)2+r(2)4π2L T2(3)如图乙所示 9.86。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之用单摆测定重力和加速度Word版含答案
用单摆测定重力和加速度1.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试验.他将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步骤: A .测摆长l :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B .测周期T :将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头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始终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 ,算出单摆的周期T =t60.C .将所测得的l 和T 代入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g ,算出g ,将它作为试验的最终结果写入报告中去.指出上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不要求进行误差计算) 解析 A :用米尺量摆长时,摆长的下端从球心算起; B :T =t29.5;C :g 应测量多次,然后取平均值做试验结果. 答案 见解析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时,用摆长l 和周期T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4π2lT2.(1)假如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 ,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①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m ,假如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②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_s .单摆的摇摆周期是________s.(2)假如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缘由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 .测摆长时,遗忘了摆球的半径B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毁灭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开头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D .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3)某同学在试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状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l/m 0.4 0.5 0.8 0.9 1.0 1.2 T/s 1.26 1.42 1.79 1.90 2.00 2.20 T2/s21.592.023.203.614.004.84以l 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 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g.解析 该题考查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原理、秒表的读数方法、误差分析和数据的图像处理法. (1)单摆摆长87.40cm ,秒表读数75.2s.单摆周期T =75.240s =1.88s.(2)由g =4π2lT2可知g 偏小的缘由可能是摆长的记录值偏小或周期T 的记录值偏大.故答案是A 、B 、C.(3)由T =2πl g 可得T2=4π2l g ,所以,T2-l 图线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斜率是k =4π2g ,g =4π2k .在图线上取较远的两点(l1,T21),(l2,T22),则k =T22-T21l2-l1,所以g =4π2l2-l1T22-T21.作出图像如上图所示,由直线上的点(0.4,1.59)和(1.0,4.00)可求出k =4.00-1.591.0-0.4=4,g =4π2k =4×3.1424m/s2=9.86m/s2.答案 (1)0.8740 75.2 1.88 (2)ABC(3)见解析图 9.86m/s2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觉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做摆长L ,通过转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 和对应的周期T ,画出L -T2图像,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 、B 两个点,坐标如下图所示.他接受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__________.请你推断该同学得到的试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状况相比,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解析 设A 、B 点摆线长为LA 和LB ,摆线到重心的距离为L′,所以A 、B 两处的摆长分别为LA +L′和LB +L′. 依据周期公式T =2πl g 得l =gT24π2,。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实验专题: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实验专题: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某小组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1)组装单摆时,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的上端,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甲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有________;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2)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用刻度尺测量摆线长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mm;(3)某次实验过程中,用秒表记录时间的起点应该是摆球运动过程中的________(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4)该组同学测出五组单摆振动周期T与摆长L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丙中作出T2-L关系图像_______。
根据图像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5)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比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个)。
2.(2022·北京八十中模拟预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最大偏角小于5︒。
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
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乙所示)。
①从图乙可知,摆球的直径为d=_________mm。
①小组某同学认为单摆周期为tTn=,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
(A.正确;B.不正确)①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_____。
①在测量时,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摆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而是在一个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这时如果测出摆球做这种运动的周期,仍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则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相比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说明理由___________。
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56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出的g值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际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A . 小球的质量偏大B . 单摆的振幅偏小C . 用摆线的长度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D . 将单摆实际振动次数误记为n+12. (2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若测得g值偏大,则可能是因为()A . 单摆的摆锤质量偏大B . 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悬线长,忽略了小球的半径C . 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D . 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3. (2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g值偏小,可能是由于()A . 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未加小球半径B . 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上小球直径C . 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n+1次全振动D . 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4. (2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行的是()A . 适当加长摆线B .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 .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要适当大一些D .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5. (2分)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示的痕迹.图(乙)是两个沙摆在各自板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1和板N2拉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的关系为2v2=v1 ,则板N1和板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周期T1和T2的关系为()A . T2=T1B . T2=2T1C . T2=4T1D . T2=6. (2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球应选用()A . 半径约1厘米的木球B . 半径约1厘米的铝球C . 半径约1厘米的空心钢球D . 半径约1厘米的实心钢球二、多选题 (共3题;共9分)7. (3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单摆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公式为g=B . 公式是在小偏角下对单摆模型总结出来的,实验中要注意这些条件C . 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测得的g值偏小D .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密度较小的8. (3分)某实验小组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小组在实验中如果测得g值偏大,原因可能是()A . 把摆线长与小球直径之和作为摆长B .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 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D .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9. (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C . 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一定处在波峰或波谷的叠加处D . 天边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三、实验探究题 (共7题;共37分)10. (4分) (2017高二上·闵行开学考)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e.用公式g=4π2L/T2计算重力加速度①如果上述方法中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时,秒表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周期为________s;②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2)两个同学分别在北大和南大探究了“单摆周期T与摆长L关系”的规律.多次改变摆长,记录多组摆长和周期数据,并绘制了T2﹣L图象,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判断,北大的实验结果对应图线是________(填“A”或“B”).北大的同学求出图线的斜率k,则用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11. (9分) (2019高二上·抚松期中)(1)当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物理量时,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所示.若此时选择开关对准×10Ω挡,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若用多用电表测量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应该换用倍率更________(填“高”或“低”)的挡位,换挡后还要________,用完电表后把选择开关拨到________.(2)为了测定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阻偏大),配备的器材有:A.电流表A(量程为0.6A)B.电压表V(量程为1V,内阻为1.2kΩ)C.滑动变阻器R1(0~10Ω,1A)D.电阻箱R2(0~9999.9Ω)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①实验中将量程为1V电压表量程扩大为2V,电阻箱R2的取值应为________kΩ.②利用上述实验电路进行实验,测出多组改装后的电压表读数UV与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A,利用UV–IA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12. (5分)①某同学用在实验室做“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实验,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实验精度的是________A.选轻质、无弹性的棉线做为摆线B.单摆摆动时保持摆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C.拴好摆球后,令其自然下垂时测量摆线长D.当小球摆到最高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E.应该将摆线拉开30°角再放手开始实验②若该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t.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D.在摆动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造成摆角逐渐变小③若实验中没有游标卡尺,无法测小球的直径d,该同学将悬点到小球最低点的距离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l‐T2图象.则:实验得到的l‐T2图象应是如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c);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cm;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取π2=9.86).13. (2分)(2017·运城模拟)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安装“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面上某处自由滚下与静止在支柱上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碰撞,则:(1)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B .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 . 入射球m1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滚下D . 应满足入射球m1质量小于被碰小球m2(2)在实验中,根据小球的落点情况,该同学测量出OP、OM、ON、O'P、O'M、O'N的长度,用以上数据合理地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为________.(3)在实验中,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两球的直径相等,读数部分如图2所示,则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14. (5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_________。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60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练)(含解析)-人教版
专题60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展了如下的操作;〔1〕某同学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下列图,如此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s 〔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2〕测量出多组周期T 、摆长L 数值后,画出T 2﹣L 图象,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 .g B .g 1C 、g24π D .24πg 〔3〕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 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L ,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 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_____【答案】〔1〕1、89 〔2〕C ;〔3〕222124T T L-∆⋅π其振动周期T 2,如此gL L T ∆-=π22 【名师点睛】常用仪器的读数要掌握,这是物理实验的根底、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从而求解加速度,摆长、周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A、摆球的质量较大B、测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C、摆线上端未结实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测摆长时,测量摆线长度并参加小球直径〔2〕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由于摆球质量分布不均匀,无法确定其重心位置,他第一次测得单摆振动周期为1T,然后将摆长缩短了L,第二次测得振动周期为2T〔两次实验操作规范〕,由此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答案】〔1〕BD〔2〕222124LgT Tπ=-【名师点睛】此题关键要掌握“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单摆的周期公式,明确有关注意两项和数据处理方法,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误差.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的读数如下列图,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此:①该摆摆长为________ cm.②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C.摆线上端悬点末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③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下列图,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如此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答案】①.9842cm②C ③2 4 k【名师点睛】游标卡尺的读数等于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与摆球的半径之和,结合全振动的次数和时间求出单摆的周期;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从而判断g值偏小的原因。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专项训练-普通用卷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专项训练副标题题号一总分得分一、实验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0分)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摆角很小时,完成n次全振动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直径为d.测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所示,摆球直径______.实验中某学生所测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A.实验室海拔太高B.摆球太重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D.以摆线长与摆球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C.直径为的塑料球D.直径为的铁球测出悬点O至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______用L、n、t表示.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图线的示意图如图2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D.图线a对应的g值大于图线b对应的g值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Y,作出图线,如图3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可求得______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伤处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______ 的选项“偏大”、“偏小”或“不变”.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________cm。
高三物理实验复习—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习题选编 含答案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习题选编1、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供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只填序号)A.20cm长的细线、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B.110cm长的细线、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C.110cm长的细线、木球、秒表、量程为50cm的刻度尺、铁架台D.10cm长的细线、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零,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0时,所用的时间为t,则单摆周期为______s。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摆球太重B.计算时误将小球的直径与摆线长相加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 +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答案】B;低;;BC2、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从下列器材中选用最合适的器材(填写器材代号)_ _。
A.小铁球B.小塑料球C.20cm长的细线D.100cm 长的细线 E.手表 F.时钟G.秒表(2) 有关“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 _。
A.为了方便测量摆长,可以将单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拉紧后再测量B.测量摆长时可以先测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摆球的半径C.偏角不要超过5°,将摆球拉到最大位移处释放同时快速按下秒表开始计时D.为了精确测量单摆的周期,起码要测量小球作10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3)某同学实验时改变摆长,测出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的数据,作出L—T2图线,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果直线的斜率为k,则求得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操作时,该同学漏加了小球半径,如果他仍作出L--T2图线,通过直线斜率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则测量结果将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ADG BD 24k 不变 3、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高考物理一轮计时双基练【42】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含答案)
计时双基练42 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A 级 双基达标1.(多选题)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A .适当加长摆线B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C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解析 根据单摆构成的条件,摆长要远大于摆球半径,摆线长些,测量误差小,故在本实验中应适当加长摆线,选项A 正确;摆球体积大,受空气阻力大,测量误差大,故选项B 错误;根据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要求,摆角α<10°,故选项C 正确;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测出单摆做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后取平均值计算周期,故选项D 错误.答案 AC2.(多选题)某同学利用单摆,根据公式g =4π2lT 2测得的g 值比当地标准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 .测量摆长时忘记加上小球半径B .振幅过小C .将摆长当成了摆线长和球直径之和D .摆动次数多记了一次E .小球不是在竖直平面内摆动F .摆球质量过大,空气阻力影响所致 解析 因为T =2πl g ,所以g =4π2lT2,由g 的表达式可知g 测偏大的原因可能是l 测偏大或T 测偏小,可知C 、D 项正确,A 项错;小球做圆锥摆的周期T =2π lcos θg<T 摆,故E 项正确;因为单摆周期和振幅与摆球质量无关,故B 、F 项错.答案 CDE3.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1)下面所给器材中,选用哪些器材较好,请把所选用器材前的字母依次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 .长1 m 左右的细线 B .长30 cm 左右的细线 C .直径2 cm 的铅球 D .直径2 cm 的铝球 E .秒表 F .时钟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所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2)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的偏角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实验中应选用较长的摆长l,这样既能减小摆长的测量误差,又易于保证偏角θ不大于10°,而且由于振动缓慢,方便计数和计时,故选A.本实验所用的实际摆要符合理论要求,摆长要有1 m左右,应选用不易伸长的细线,摆球直径要小于2 cm,应选用较重的小球,故选C.由于重力加速度g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周期T的测量误差对g的影响是较大的,所用计时工具应选精确度高一些的,故选E.由于摆长l应是悬点到铅球的边缘的距离l加上铅球的半径r.铅球半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出(也可由教师测出后提供数据),因此l应读数准确到毫米位.实验中应用米尺或钢卷尺来测量,故选H.答案(1)A、C、E、H(2)小于10°4.(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________;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_______;练图12-3-1③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下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如练图12-3-1所示.该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解析最短,计时误差最小.③为减小测量周期时的误差,应测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来求出周期.(2)螺旋测微器上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0.5 mm,可动部分的读数约为18.3,则测量结果为20.5 mm+18.3×0.01 mm=20.683 mm.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摆长不变时周期不变,摆长变化时周期才发生变化.答案 (1)①是 ②是 ③否 (2)20.683(20.682~20.685) 摆长5.下面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1)练图12-3-2(2)利用图象,取T 2=0.1×4π2=3.95 s 2,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解析 (1)图象如练答图12-3-1所示.练答图12-3-1(2)由图象中读出:当T 2=3.95 s 2时,l =0.96 m , 则重力加速度g =4π2l T 2=4π2×0.960.1×4π2 m/s 2=9.6 m/s 2.答案 (1)图象见练答图12-3-1 (2)9.6 m/s 2B 级 能力提升1.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防止摆球在摆动过程中形成“圆锥摆”,实验中采用了如练图12-3-3①所示的双线摆.测出摆线长度为L ,线与水平横杆夹角为θ,摆球半径为r.若测出摆动的周期为T ,则此地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某同学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时,主尺和游标如练图12-3-3②所示,则摆球的半径r 为________mm.练图12-3-3解析 单摆的摆长为l =Lsin θ+r , 由周期公式T =2πl g, 此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4π2θ+T2.由图知摆球的半径 r =12×16.0 mm=8.0 mm.答案4π2θ+T28.02.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g =4π2l/T 2.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 和运动周期T ,作出T 2-l 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 2-l 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练图12-3-4所示.练图12-3-4(1)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m/s 2.(取π2=9.87) 解析 (1)由单摆周期公式T =2πl g 得T 2=4π2l g, 由图象知,当l =0时,T 2≠0,说明l 偏小,是由于漏测小球半径造成的. (2)由上式知k =4π2g ,g =4π2k =9.87 m/s 2.答案 (1)漏测小球半径 (2)9.873.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练图12-3-5①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 ,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 ,再以T 2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我们想要测量的物理量.练图12-3-5(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 2-l 关系图象如练图12-3-5②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 、b 、c 中的________.(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________cm ;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m/s 2. 解析 (2)由单摆周期公式得T =2π l +hg, 所以T 2=4π2l g +4π2hg,即T 2-l 是一次线性关系,其纵截距为4π2h g ,斜率为4π2g,所以T 2-l 中真正的图象应是a. (3)由(2)及题图②得4π2hg =1.20,①4π2g = 1.20-00--.②联立①②解得h =30 cm ,g =9.86 m/s. 答案 (1)BD (2)a (3)30 9.864.如练图12-3-6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其中P 是光滑水平面,N 是质量为M 的带夹子的金属盒,金属盒两端分别连接轻质弹簧;Q 是固定于盒子上的遮光片,利用它和光电计时器能测量金属盒振动时的频率.已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T =2πmk,其中m 是振子的质量,k 是常数.当空盒振动时,测得振动频率为f 1;把一物体夹在盒中,并使其振动时,测得频率为f 2.你认为这套装置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被测物体的质量.练图12-3-6解析 由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可知,其周期是振子质量与弹簧劲度系数k 的函数,只要知道周期和劲度系数,就可求出物体的质量.空盒时,1f 1=T 1=2πM k, 设物体质量为m ,装入物体后1f 2=T 2=2πM +mk, 联立可得m =f 21-f 22f 22M.答案 能 f 21-f 22f 22M。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第七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考点预测】1.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和实验原理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3.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方法技巧与总结】1.实验原理当摆角较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2πlg,由此得到g=4π2lT2,因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2.实验器材单摆,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3.实验过程(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做成单摆.(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如图所示.(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出金属小球的直径,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r,计算出摆长l=l′+r.(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5°),然后放开金属小球,让金属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后测出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计算出单摆的振动周期T.(5)根据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6)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4.数据处理(1)公式法:利用T=tN求出周期,算出三次测得的周期的平均值,然后利用公式g=4π2lT2求重力加速度.(2)图像法:根据测出的一系列摆长l对应的周期T,作l-T2的图像,由单摆周期公式得l=g4π2T2,图像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利用g=4π2k求重力加速度.5.注意事项(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5°.(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4)应在小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悬线长.(5)一般选用一米左右的细线.【题型归纳目录】题型一:教材原型实验题型二:实验误差分析题型三:探索创新实验【题型一】教材原型实验【典型例题】例1.在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专题4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解析版)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热点难点专题特训专题4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 经典实验方案(1T—6T)目标2 创新实验方案(7T—12T)一、经典实验方案1.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1m和30cm长度不同的同种细线,选用1m的细线做摆线B.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和铁球,选用铁球做摆球C.如图A、B、C,摆线上端的三种悬挂方式,选A方式悬挂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50次经过平衡位置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除以50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A.B.C.(2)利用图甲的方式测量摆长l,图中示数为______cm。
(3)若测出单摆的周期T、摆线长l、摆球直径d,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4)某同学用一个铁锁代替小球做实验。
只改变摆线的长度,测量了摆线长度分别为l1和l2时单摆的周期T1和T2,则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
(5)另一位同学在利用图甲获得摆长l时,每次都在小球最低点b取数,然后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做出了T2-l图像,那么他最有可能得到的图像是______。
A.B.C.D.(6)在一个实验小组中,得到的T2-l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小组成员小牛同学算出图像斜率k,利用24kgπ=,求出g;小爱同学量出直线与横轴l之间的夹角θ,然后利用24tangπθ=,求出g。
请问两位同学的处理方案,哪一位更合理______,并说明另一位同学方案的不合理原因。
______【答案】AB91.60(91.50-91.70)()2222l dTπ+()22122214l lT Tπ--C 小牛小爱同学用tan θk求斜率是错误的。
因为在T 2-l 图像中,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不一定相同,所以小爱同学方案不合理。
【详解】(1)[1] A .1m 和30cm 长度不同的同种细线,选用1m 的细线做摆线,A 正确; B .直径为1.8cm 的塑料球和铁球,选用铁球做摆球,B 正确;C .如图A 、B 、C ,摆线上端的三种悬挂方式,为了使摆长不变,选C 方式悬挂,C 错误;D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50次经过平衡位置后停止计时,相邻两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是半个周期,正确的方法是用此时间除以25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D 错误。
一轮复习:用单摆周期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原理
当偏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 T=2π
gl ,它与偏角的大小及摆球的质量无关,由此得到 g=4Tπ22l。
因此,只要测出摆长 l 和振动周期 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
力加速度 g 的值。
2.实验器材 带中心孔的小钢球、约1 m长的细线(不可伸 长)、带有铁夹的铁架台、游标卡尺、毫米 刻度尺、停表。 3.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1)做单摆 取约1 m长的细线穿过带中心孔的小钢球, 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 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 垂,在平衡位置做上标记,如图所示。
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了一些数
据,其中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卡尺游标位置如图甲所示,可知
摆球直径是________ cm。
(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乙
所示,则单摆的周期是________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由图乙写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并判断小球在什
么位置时切向加速度最大?最大切向加速度为多少?
(1)O
4π2n2L t2
(2)x = 5sinπt(cm)
小球在最大位移处
的切向加速度最大' 0.5 m/s2
①公式法:g=□044Tπ22l。其中 l 和 T 为多次测量的
平均值。
②图象法:画 l-T2 图象。
g=4π2k,k=Tl2=ΔΔTl2。
4.注意事项 (1)构成单摆的条件: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选用体积小、 密度大的小球,摆角不超过5°。 (2)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方法是将 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释放。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实验九: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解析—实验九: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1)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A.长约1 m的细线B.长约1 m的橡皮绳C.直径约2 cm的均匀铁球D.直径约5 cm的均匀木球E.秒表F.时钟G.10分度的游标卡尺H.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用了米尺后,还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择________(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2)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测量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小球直径的值为________ mm.(3)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其上端固定,下端自由下垂.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为L.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平稳摆动后,测得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_.(用L、d、n、t表示)(4)正确操作后,根据多次测量数据计算出实验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值,比较后发现:此值比北京的重力加速度值略小,则实验所在处的地理位置与北京的主要不同点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测量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d =________ cm,再测量摆线长为l,则单摆摆长L=________(用d、l表示);(2)摆球摆动稳定后,当它到达________(填“最低点”或“最高点”)时启动停表开始计时,并记录此后摆球再次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n=1、2、3、…),当n=60时刚好停止计时.此时的停表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_ s,该单摆的周期为T=________ s(周期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计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的表达式为g=__________(用T、L表示),如果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原因可能是________;A.将摆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记少了B.计时开始时,停表启动稍晚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D.将摆线长和球的直径之和当成了摆长(4)正确测量不同摆长L及相应的单摆周期T,并在坐标纸上画出T2与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__________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计算时π2取9.86).3.(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的操作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丙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摆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摆球直径2倍的另一摆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丁中的Δt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沙漏摆研究单摆的运动规律.实验中,木板沿图示O′O方向移动,根据漏在板上的沙描出了如图(b)所示的图形,然后分别沿中心线OO′和沙漏摆摆动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测得图(b)中Oa=ab=bc=cd=s,则:(1)该同学认为此图像经过适当处理可看成单摆的振动图像,则其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同学利用计时器测得沙漏摆的周期为T,则木板移动的速度表达式为v=________;(3)该同学利用该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认为只有少量沙子漏出时,沙漏重心的变化可忽略不计,但是重心位置不确定,于是测量了摆线的长度L,如果此时他直接利用单摆周期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则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若要避免由于摆长无法准确测量产生的误差,则可通过改变沙漏摆的摆线长L,测出对应的周期T,并绘制________图像,根据图像的斜率可求得重力加速度,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沙漏摆的重心到摆线下端的距离.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1)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2)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 图线.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_ s;(3)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像,并根据图像处理得到方程T2=4.00l+0.037 (s2).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及解析1.(1)ACEG (2)17.6(3)4π2n 2⎝⎛⎭⎫L +d 2t 2(4)实验所在处比北京纬度低或海拔高(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 (1)摆线的长度不能伸长,所以摆线选择长约1 m 的细线,摆球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球,所以选择直径约2 cm 的均匀铁球,实验中需要用秒表测量单摆摆动的时间,从而得出周期,实验中需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故选A 、C 、E 、G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7 mm ,游标尺读数为0.1×6 mm =0.6 mm ,则小球直径为17.6 mm.(3)单摆的摆长l =L +d 2,单摆的周期T =t n,根据T =2πl g 得g =4π2l T 2=4π2n 2⎝⎛⎭⎫L +d 2t 2. (4)多次测量数据计算出实验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北京的重力加速度值略小,可能实验所在处纬度低或海拔比较高.2.(1)1.84 d 2+l (2)最低点 67.5 2.25 (3)4π2L T2 AC (4)9.86 解析 (1)摆球直径d =1.8 cm +0.1 mm ×4=1.84 cm ;单摆摆长L =d 2+l ; (2)摆球摆动稳定后,当它到达最低点时启动停表开始计时,并记录此后摆球再次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 (n =1、2、3、…),当n =60时刚好停止计时.此时的停表读数为67.5 s ,该单摆的周期为T =t n 2=67.530s =2.25 s ; (3)根据T =2πL g 计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的表达式为g =4π2L T2,将摆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 记少了,则计算周期T 偏大,则g 测量值偏小,选项A 正确;计时开始时,停表启动稍晚,则周期测量值偏小,则g 测量值偏大,选项B 错误;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则L 偏小,则g 测量值偏小,选项C 正确;将摆线长和球的直径之和当成了摆长,则L 偏大,则g 测量值偏大,选项D 错误.(4)根据T =2πL g 可得T 2=4π2g L ,由图像可知k =4π2g =4.85-3.251.20-0.80s 2/m =4 s 2/m ,解得g =9.86 m/s 2. 3.(1)乙 (2)2t 0 变大 变大解析 (1)游标卡尺应该用两外测量爪对齐的地方测量,正确的是题图乙.(2)一个周期内小球应该两次经过最低点,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故周期为T =t 1+2t 0-t 1=2t 0;摆球的直径变大后,摆长变长,根据T =2πl g 可知,周期变大;每次经过最低点时小球的挡光的时间变长,即Δt 变大.4.(1)时间 (2)2s T(3)偏小 T 2-L 图像与横轴L 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解析 (1)该同学认为此图像经过适当处理可看成单摆的振动图像,则其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为时间;(2)若该同学利用计时器测得沙漏摆的周期为T ,则木板移动的速度表达式为v =2s T; (3)根据T =2πL g ,可得g =4π2L T2,则只用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则L 偏小,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若沙漏摆的重心到摆线下端的距离为h ,则摆长为L +h ,根据T =2πL +h g ,可得T 2=4π2g L +4π2h g,则可绘制T 2-L 图像,根据图像的斜率可求得重力加速度,当T =0时L =-h ,则图像与横轴L 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表示沙漏摆的重心到摆线下端的距离.5.(1)4π2n 2l t2 (2)2.0 (3)9.86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单摆的周期为T =t n,单摆周期计算公式为T =2πl g,联立可得g =4π2n 2l t2. (2)由题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为2.0 s.(3)由上述分析可知T =2πl g ,T 2=4π2g l ,结合题中T 2=4.00l +0.037 (s 2),可得4π2g =4 s 2/m ,g=π2 m/s2=9.86 m/s2.。
实验十一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
实验十一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7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②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图7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t 100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解析①游标卡尺读数为0.9 cm+7×0.1 mm=0.97 cm.②单摆符合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偏角不超过5°,并从平衡位置计时,故A错误;若第一次过平衡位置计为“0”则周期T=t50,若第一次过平衡位置计为“1”则周期T=t49.5,B错误;由T=2πLg得g=4π2LT2,其中L为摆长,即悬线长加摆球半径,若为悬线长加摆球直径,由公式知g偏大,故C正确;为了能将摆球视为质点和减少空气阻力引起的相对误差,应选密度较大体积较小的摆球,故D错误.答案①0.97(0.96、0.98均可)②C2.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________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________③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________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图8,该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图8数据组编号摆长/mm摆球质量/g周期/s1999.332.2 2.02999.316.5 2.03799.232.2 1.84799.216.5 1.85501.132.2 1.46501.116.5 1.4解析点时速度最大,滞留的时间最短,计时误差最小.③为减小测量周期时的误差,应测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来求出周期.螺旋测微器上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0.5 mm,可动部分的读数约为18.5,则测量结果为20.5 mm+18.5×0.01 mm=20.685 mm.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摆长不变时周期不变,摆长变化时周期才发生变化.答案①是②是③否20.685(20.683~20.687)摆长3.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则(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5次全振动数为50次解析(1)单摆的摆长为:L=l线+d2=1.02 m,单摆运动的周期为:T=tn=101.550s=2.03 s,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g,代入数据解得重力加速度为:g=9.76 m/s2.(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g,解得重力加速度为:g=4π2LT2=4π2n2Lt2,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n、L测量偏小,也可能是t测量偏大造成的,可能的原因是B.答案(1)9.76(2)B4.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9所示).图9(1)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________.(2)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____.(3)从上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解析(1)根据记数的方式可知全振动的次数N =n -12,所以周期T =t N =2t n -1(2)摆长l =L +d 2,将T 和l 代入g =4π2l T 2 得g =π2(n -1)2⎝ ⎛⎭⎪⎫L +d 2t 2(3)直径d =5.5 mm +0.01×48.0 mm =5.980 mm.(4)根据g =4π2l T 2知,当悬点松动后,摆线增长,则代入公式中的l 将偏小,故g 偏小,A 错误;对B 选项,T 变小,g 变大,B 正确;对C 选项,l 变小,g 应偏小,C 错误;对D 选项,l 变大,g 应偏大,D 正确.答案 (1)2t n -1 (2)π2(n -1)2⎝ ⎛⎭⎪⎫L +d 2t 2 (3)5.980 (4)BD。
【优化方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八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随堂自测(含解析)
【优化方案】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实验八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随堂自测(含解析)人教版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A .适当加长摆线B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解析:选AC.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线应适当长一些,以增大周期,便于测量;对质量相同的摆球,应选体积小的,以减小阻力的影响;单摆的摆角不可太大,以保证小球做简谐运动;应测量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去求周期,以减小测量误差.综上所述,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A 、C.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单摆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公式为g =4π2l T 2B .公式是在小偏角下对单摆模型总结出来的,实验中要注意这些条件C .设测量摆长时的绝对误差是Δl ,相对误差Δl l,由此可知应该选择摆长很长的单摆进行实验,越长越好D .设测n 次全振动时间的绝对误差为Δt ,周期的绝对误差ΔT =Δt n,由此可知应增大单摆的摆动次数,越多越好答案:AB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 ,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________ mm.(2)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多组摆长L 与周期T 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T 2-L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值为________ m/s 2(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2)由T =2πL g 所以g =4π2L T 2=4×3.142+-24.00 m/s 2=9.86 m/s 2.答案:(1)19.40 (2)9.864.石岩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 cm ,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则该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cm.如果测得的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A.计算摆长时用的是摆球的直径B.开始计时时,停表晚按下C.摆线上端末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解析:由图可知游标尺的读数为10×0.05 mm=0.5 mm=0.05 cm,所以实际读数为D=(2+0.05) cm=2.05 cm;摆长为L=l+D2=(89.40+1.025) cm=90.425 cm;因g=4π2l+DT2,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摆长偏长、T偏小,A、B、D正确.答案:2.05 cm 90.425 ABD5.(2012·高考天津卷)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mm,单摆摆长为______m.(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解析:(1)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的目的是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A、C正确.(2)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摆球直径为12.0 mm,单摆摆长为L-d/2=0.9990 m-0.0060 m=0.9930 m.(3)单摆测量周期,必须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且摆角小于10°,所以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A.答案:(1)AC (2)12.0 0.9930 (3)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讲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一段1 m 左右的细线,一端穿过小钢球上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另一端绕在铁架台上固定的横铁杆上,让摆球自由下垂于桌边之外B.用刻度尺测量悬点到小球顶点间细线的长度LC.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不超10°),释放后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测出全振动50次的时间t ,求出T =t50,反复测三次,求出周期的平均值D.用公式g =4π2LT2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上述几个步骤中,有错误..的地方是: . 解析:步骤A 中,“另一端绕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应固定. 步骤B 中,还应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步骤C 中,应算出三次重力加速度g 的值,再求g 的平均值.步骤D 中,公式应为g =4π2(L +d2)T2. 答案:略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测得的数值大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引起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A.摆线上端未系牢,摆动中松驰了B.把摆线长当成摆长C.把摆线长加摆球直径当成摆长D.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并数下“1”,直到第30次同向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得经历时间t ,用周期T =t30来进行计算解析:由T =2πL g 知g =4π2LT2,若测得的g 偏大,即L 偏大或T 偏小,故答案选C 、D.答案:CD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 ,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 ,测出相应的周期T ,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 与T 的数值,再以l 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 .解析:(1)摆长l =l 0+d 2=89.2 cm +12×2.050 cm =90.225 cm.(2)因为g 测=4π2n 2(l 0+d2)t 2,若把(l 0+d )当作摆长,则g 测偏大;若按表过迟,则t 偏小,使得g 测偏大;若摆长变长了,则l 偏小,使得g 测偏小;若将n =29记成30,则由公式可知g 测偏小.故选ABD.(3)g =4π2k=9.86 m/s 2.答案:(1)90.225 (2)ABD (3)9.86 m/s 2金典练习二十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A.由g =4π2LT 2可知,T 一定时,g 与L 成正比B.由g =4π2LT2可知,L 一定时,g 与T 2成反比C.由于单摆的振动周期T 和摆长L 可用实验测定,利用关系式g =4π2LT2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同一地区单摆的周期不变,不同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 答案:C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摆长应为摆线长与小球半径之和B.测出的g 值偏小,可能是全振动次数n 误记为n +1C.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D.振动中摆角的最大值不应超过10° 答案:B3.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06年高考·天津理综卷]( )A.t 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B.t 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C.t 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D.t 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解析:在t 1、t 3时刻摆球在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悬绳对它的拉力最小,F min =mg cosθ;在t 2、t 4时刻,摆球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悬绳对它的拉力最大,F max =mg +m v 2R.答案:D4.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 1(不计半径),测得周期为T 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 2,测得周期为T 2.根据上述数据,g 值为( )A.4π2(l 1+l 2)T 21+T 22B.4π2(l 1-l 2)T 21-T 22C.4π2l 1l 2T 1·T 2D.无法判断 解析:可假设摆球重心距摆球上端为Δl ,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g =4π2(l 1+Δl )T 21=4π2(l 2+Δl )T 22可推得:g =4π2(l 1-l 2)T 21-T 22.答案:B5.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7,0),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 =0.7 s 时,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 )A.t =0.9 s 时,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B.t =1.2 s 时,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C.振源的起振方向一定向上D.当质点Q 位于波峰时,质点P 位于波谷解析:由图象可知t =74T 时,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可得:T =0.4 s ,v =λT=10 m/s ,故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t =2-(-7)10s =0.9 s ,A 正确、B 错误.由图象可知波前点的起振方向为y 轴正方向,故振源的起振方向也为y 轴正方向,C 正确.PQ =6 m =32λ,故Q 位于波峰时P 位于波谷,D 正确.答案:ACD6.位于坐标原点O 的波源开始向上振动,形成的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传播速度为10 m/s ,周期为0.4 s ,波源振动 0.3 s 后立即停止振动.波源停止振动后经过0.2 s 的波形是( )解析:由题意知波前点向上振动,0~2 m 之间的质点已停止振动,D 正确. 答案:D7.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 表示声源的速度,v 表示声波的速度(u <v ),f 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 增大,则[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Ⅱ]( )A.f 增大,v 增大B.f 增大,v 不变C.f 不变,v 增大D.f 减少,v 不变解析:波源向接收器运动的速度增大,则接收频率变大.而声波的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源相对介质的速度无关.B 正确.答案:B非选择题部分6小题,共58分.8.(6分)某同学用游标为10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于前半部分被遮挡,只能看到游标的后半部分,图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cm.解析:由题图可知,整个游标尺上各刻度与主尺上刻度的对应关系如下:可知测量值x =3.4 cm +5格×0.1 cm10格=3.45 cm答案:3.459.(8分)将图甲中的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的沙摆实验稍作变更:使木板沿直线OO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木板上显示出图乙所示曲线.A 、B 、C 、D 、E 均为OO ′轴上的点,测出AB =s 1,BC =s 2,摆长为L (可视为不变),摆角小于10°,则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解析:t AB =t BC =t =πLg由匀加速运动的规律可得: s 2-s 1=at 2解得:a =g (s 2-s 1)π2L .答案:g (s 2-s 1)π2L10.(10分)用如图所示的自由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每次从同一点A 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依次经过两个光电门B 、C ,从而触发与之相连接的光电毫秒计时器.每次下落,小铁球经过B 处时开始计时,经过C 处时停止计时,并可读出相应的B 、C 两处位置坐标.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小球从B 至C 的下落时间为t 1,B 、C 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 1.现保持光电门B 的位置不动,改变光电门C 的位置,再做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过程中,计时器所记录的小球从B 至C 的下落时间为t 2,B 、C 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2.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g 的计算公式为:g = .解析:由h 1=12g (t 0+t 1)2-12gt 20,h 2=12g (t 0+t 2)2-12gt 20,可得g =2(h 1t 2-h 2t 1)t 1t 2(t 1-t 2). 答案:2(h 1t 2-h 2t 1)t 1t 2(t 1-t 2)11.(10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摆角小于5°时,完成n 次全振动时间为t ,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直径为d .(1)测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所示,摆球直径d = .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B.摆球太重C.测出n 次全振动时间为t ,误作为(n +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D.用摆线长与摆球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答案:(1)4π2n 2(l +d2)t2(2)7.323 mm(7.321 mm ~7.324 mm 都正确) (3)CD12.(12分)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 (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的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 ,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 ,再以T 2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 2-L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 、b 、c 中的 .(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 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m/s 2. 解析:(1)测量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 ,用到毫米刻度尺,测单摆的周期用秒表,所以测量工具选B 、D.(2)设摆线在筒内部分的长度为h ,由T =2πL +h g 得:T 2=4π2g L +4π2gh ,可知T 2-L 关系图线为a .(3)将T 2=0,L =-30 cm 代入上式可得:h =30 cm =0.3 m将T 2=1.20,L =0代入上式可得:g =π2=9.86 m/s 2. 答案:(1)BD (2)a (3)0.3 9.8613.(1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采用双线摆和光电计数器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每根悬线长为d ,两悬点间相距s ,金属小球半径为r ,AB 为光电计数器.现将小球垂直于纸面向外拉动,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较小的角度并由静止释放,同时启动光电计数器,当小球第一次经过图中虚线(光束)位置O时,由A 射向B 的光束被挡住,计数器计数一次,显示为“1”,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每当小球经过O 点时,计数器都计数一次,当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次数刚好为n 时,所用的时间为t ,由此可知:(1)双线摆的振动周期T = ,双线摆的摆长L = . (2)计算重力加速度g 时,依据公式g = 代入周期T 和等效摆长L 的值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3)以L 度g =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乙答案:(1)2t n -1d 2-(s2)2+r(2)4π2L T2(3)如图乙所示 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