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灌区优点
灌区现代化管理主要内容及作用
灌区现代化管理主要内容及作用[摘要]灌区管理单位目前的尴尬局面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水利的要求,而国家也有能力采取经济、技术、文化等综合措施,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保障有力、良性运行的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灌区;现代化管理;内容;作用1.灌区现代化管理重要作用按照水利发展的新思路,灌区持续发展的目标应是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期内灌区发展趋势应是由单一的农业灌溉供水向综合型供水发展;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发展;逐步建立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灌区管理新体制。
随着灌区发展趋势的变化对管理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是研究、探讨灌区水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问题的前提。
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规划特别是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的规范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国土整治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发挥整体效益,全面推进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主的灌溉排水工程建设,坚持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同步推进,完善量水设施,为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创造条件。
灌区新的发展趋势和灌区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现代管理手段,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只有通过信息化系统设施的建设,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才能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手段,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依据,为灌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2.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需要信息化系统编制配水计划是灌区实行计划供水的重要环节。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内容是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的需水要求,并尽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在灌区灌溉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传统的是编制灌区静态配水计划。
实践证明,静态配水计划无法使灌区水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而动态用水计划是当今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动态用水计划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水资源在能够满足作物较高产量灌溉条件下,结合天气、工程、作物生长状况等变化因素制定出取水计划及配水计划;二是在水资源不能充分满足灌溉需要,即缺水的条件下,采用系统分析技术结合气象预报确定优化灌溉制度和取水配水方案;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及时掌握灌区工程运行状况、灌区内部水源条件、作物生长阶段对需水的要求、气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实现灌区管理的信息化。
多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及其优缺点
九、覆膜灌
覆膜沟灌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将地 膜平铺于沟中,沟全部被地膜覆盖,灌溉水从膜上(膜上沟灌)或膜下(膜下沟灌)输 送到田间的灌溉方法。
膜上沟灌技术适于在灌溉水下渗较快的偏沙质土壤上应用,可大幅度减少灌溉水在输送 过程中的下渗浪费。膜下沟灌适宜在水分下渗较慢的偏黏质土壤上应用,地膜可以减少 土壤水分蒸发。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
八、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 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
目前我国北方井灌区的管道输水推广应用也较快。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 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
优点: (1)输水迅速; (2)节水; (3)省地; (4)增产。 缺点: (1)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高效用水,还应配 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
四、漫灌
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 借重力作用浸润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 灌水的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优点: (1)省水; (2)可培育旱地作物。 缺点: (1)灌水的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2)漫灌会导致土地盐碱化。
五、调亏灌溉(RDI)
该技术是在作物的非临界期减少灌水亏缺,处于干旱胁迫 状态,减少蒸腾耗水和延缓营养生长,而把有限的水量集 中供给作物的水分临界期,满足生殖器官形成和将喷头改变成折射和旋转结合的方式,进而实现了点喷和各种样式 的喷灌,对水资源的利用进一步的提高了,但其工作压力需要维持在一定 的范围内。
该技术主要运用在大棚、低矮作物种植区内。 优点: (1)在单位时间里出水量小,射程近; (2)喷洒的均匀性较好,为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缺点: (1)因为出水的空隙需要控制,其较小的口径使得喷头的喷灌范围有限,而 输水压力也需要控制,在进行使用时,一次性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2)由于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灌溉的水量有限,因此灌溉所需要的时间也 比较长。
对现代化灌区的认识和思考
对现代化灌区的认识和思考【摘要】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陆续建成“设施完善、数字赋能、智慧精准、管理科学、节水高效”的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现代化灌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水利支撑。
【关键字】现代化罐区认识思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信息化是水利发展的新方向。
近年来,宁夏水利行业按照水利部提出的“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陆续建成“设施完善、数字赋能、智慧精准、管理科学、节水高效”的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现代化灌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概况宁夏以“一网一库一平台”为依托,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
利用水利云、水利公共应用平台等公共资源,合力推进“实时感知、水信互联、过程跟踪、智能处理”的现代化灌区建设。
灌区互联网通达率达到了95%。
灌区内干渠控制断面、灌区骨干工程和大中型泵站实现了在线监控。
灌区骨干渠道42%直开口安装测控闸门。
在干渠引水闸、节制闸等重要节点建设水位、视频、水量监控自动化,安装遥测水位计设备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对水位流量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二、现代化灌区建设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建设思路: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注重实效”四大原则;建立“水权管理、农业水价改革、多元化投融资、专业化运管”四大机制;建设“渠系测控一体化设施、田间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灌区管理信息化、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四大工程。
(二)建设原则: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二是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实用。
三是突出重点,快速提升。
(三)建设主要内容1、硬件设施建设(1)重要断面自动量水改造。
干渠进水口测水断面、所与所交水断面关系着渠道管理单位取水计量、干渠运行安全和上下管理所均衡收益。
通过在重要测水、交水断面安装ADCP、雷达流量计等实时监测过水流量,便于利用控制性建筑物及时调控,维持渠道流量稳定,实现水量总量控制和精准管理。
建设现代化灌区初探
建设现代化灌区初探现代化灌区这一概念可视为宏观范畴,不能单纯看成是灌区现代化或是水利现代化,广义而言它是社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综合体现,用来表示的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地改造灌区人民的生存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由此,现代化灌区的概念可定义为: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管理灌区,从而不断增强对环境的控制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
一、现代化灌区指标在制定现代化灌区指标体系时,要注重科学性、真实性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1、灌区有健全而强有力的管理体系。
2、灌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全国中等以上水平,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超过12%~15%;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超过45%;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
3、灌区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80%,青年适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10%~15%,管理队伍人员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应占职工总数的90%以上,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占30%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在50%以上。
4、灌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60%以上。
5、灌区工程建设安全达标率达到98%,易涝农田治理率达到95%,田间防御能达20年一遇24小时雨量水平,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应用遥感、遥测、遥控装置,防御能力达100年一遇水平,三防指挥系统覆盖率达100%。
6、灌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供水保障,大中城市供水保证率要达到97%以上;一般城镇90%~95%以上;工业95%~97%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耕地面积的90%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Ⅱ~Ⅲ类;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包括地下水,并力争实现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
7、灌区要注重水环境保护,水库和渠道为全社会提供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灌区的建设要田园化,山、水、田、林、路、城镇综合治理。
传统灌区管理向现代灌区管理的转变及其特点
传统灌区管理向现代灌区管理的转变及其特点摘要:灌区是由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和自然构造的资源部分组成的水利工程设施,灌区管理工作是灌区的利用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是指发挥它的功能和效益,管理是为了确保灌区渠道的安全及延长其寿命。
笔者通过总结在淠史杭灌区从事管理工作方面多年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灌区的管理情况作一个探讨,我国的水利工作正处于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阶段,作为水利工作重要内容的灌区管理工作,必须跟上这个转变,逐步实现灌区管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灌区,管理,传统,现代前言淠史杭灌区是淠河、史河、杭埠河3个灌区的全称,它把淮河水系的淠河、史河和长江水系的杭埠河的水系,通过横排头、红石嘴、牛角冲和梅岭等枢纽工程,引上丘陵高岗,发展成为三大灌区,并通过渡槽沟通江淮水系,形成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养殖、城镇供水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
其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受益范围涉及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全国唯一跨省的特大型灌区,被评为全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之一。
灌区工程还是合肥、六安城市供水的主水源,被灌区人民誉为“生命之源”、“小康之源”、“发展之源”。
1、传统灌区管理现代水利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水利而言。
传统是对以往的总结和概括。
传统水利是以兴利除害、防洪渡汛、供水灌溉为主。
回顾过去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
面对现实也有严重的不足,那就是重建设轻管理,重工程轻资源。
传统水利工作下的灌区管理主要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
管理范围小,管理面窄。
这反映了重工程轻资源的实际。
传统灌区管理还存在着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
总之传统的规程规范由于经验不足,重建轻管等原因,理论内容多,实际内容少;定性内容多定量内容少,看起来很全面,不少内容脱离实际无法执行,流于形式,特别是工程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规程更是如此。
灌区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思考
灌区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思考摘要:灌区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水、输水、配水渠道系统以及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区域。
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有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是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以及保障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至关重要的节水措施。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重要意义,并就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灌区;现代化;节水灌溉;水资源引言: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灌区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灌区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与改造措施,推动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1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意义1.1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有助于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灌区农业灌溉现状,保障当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及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灌区的现代化改造,能够提升灌区的节水能力,缓解农业供水矛盾,降低灌溉用水量与灌溉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改善灌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2优化水资源配置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配置不合理,这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压力。
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借助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有助于改善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过程中借助相应的节水措施,能够显著提升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再加之对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灌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1.3改善生态环境在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需要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灌区农业的健康发展,灌区的生态系统也将实现良性循环,再加之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可以为灌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利保障。
现代化灌区内涵与核心理念
现代化灌区内涵与核心理念1. 引言1.1 现代化灌区的概念现代化灌区是指在灌溉农业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农田改良和农业生产自动化的现代化灌溉区域。
它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先进的设施建设,实现了灌溉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灌区不仅仅是单纯的灌溉区域,更是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现代化灌区建设中,注重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了灌溉水量的精准控制和土壤的保护改良。
现代化灌区也注重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现代化灌区是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导向的灌溉区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通过现代化灌区建设,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1.2 现代化灌区发展的背景现代化灌区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灌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生产需求。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效率低下、管理不便等问题,亟待进行改革和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化灌区应运而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灌区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现代化灌区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智能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灌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的效益和效率,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现代化灌区的发展背景是一个需求与技术的双重驱动,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只有不断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不断提升灌区的内涵与核心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传统灌区管理与现代灌区管理的对比
传统灌区管理与现代灌区管理的对比传统灌区管理与现代灌区管理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灌溉管理模式。
传统灌区管理主要依靠传统的经验和管理方式来进行,而现代灌区管理则借助科技和管理理念的进步来实现高效灌溉。
本文将从灌溉方式、管理模式和效益方面对传统灌区管理与现代灌区管理进行对比,以期探讨灌区管理的发展趋势。
传统灌区管理依靠传统的经验和规矩进行灌溉管理。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灌溉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由灌区管理者或农户根据经验来决定灌溉时间和量。
传统灌溉方式通常以洪水灌溉为主,缺乏有效的灌水计量和控制手段。
由于缺乏科学的灌溉技术支持,传统灌区管理容易出现过度灌溉、水资源浪费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此外,传统灌区管理通常以灌区为单位,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畅通和责任不明确等弊端。
相比之下,现代灌区管理在技术和管理理念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现代灌区管理引入了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有效降低灌水量和提高灌溉效率。
现代灌区管理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无人机和传感器等,实现了对灌溉系统的精确监测和控制。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灌溉信息管理系统,灌区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到每一片土地的湿度、水需求和灌溉量等信息,从而实现合理的灌溉决策。
现代灌区管理还将灌溉与农田管理相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节水节能,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灌区管理相较于传统灌区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现代灌区管理采用科技手段,提高了灌水的精确性和准确性,避免了传统灌区管理中过度灌溉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其次,现代灌区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降低了人工干预的程度。
再者,现代灌区管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节能技术和灌溉制度改革,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风险。
最后,现代灌区管理更加注重长远利益,通过多方合作和利益平衡,提高了灌区管理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然而,现代灌区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现代灌区管理需要充分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灌区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对现代化灌区建设的一些思考
促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现代化灌区建设需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支持,如节水灌溉技术、智能温室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现代化灌区可以实现高效灌溉和精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现代化灌区建设可以引入高品质、高附加 值的农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灌区 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灌区建设的 质量与效率。
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灌区管 理的效率和精度,实现精准灌溉和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现代化灌区建设的一些思 考
2023-10-28
目 录
• 灌区建设现状及问题 • 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必要性 • 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关键技术 • 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实践与效果 • 结论与展望
01
灌区建设现状及问题
灌区建设现状
灌区建设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灌区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
起的作物病害。
数据记录与分析
收集并分析灌溉用水数据,发 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同时 为优化灌溉计划提供数据支持
。
信息化与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采集与传输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 设备,实时采集灌溉系统 的数据信息,并实现远程 传输和监控。
数据存储与分析
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 统,存储并分析采集到的 数据信息,为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优化水资源分配
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优化水 资源在灌溉系统中的分配,确保作 物得到充足而不过量的水分供应。
现代化灌区内涵与核心理念
现代化灌区内涵与核心理念现代化灌区的内涵是什么?现代化灌区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农田进行精确的灌溉和施肥,以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
现代化灌区不仅仅是单纯的灌溉工程,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水利工程系统。
它包括了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灌溉工程、土壤肥力改良工程等多种工程组成的综合体,它同时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代表了一个区域的现代化水利管理水平。
现代化灌区的内涵还包括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现代化灌区不仅仅是提供了灌溉水源,更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农田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和远程控制。
通过科学的制度约束和质量监管,现代化灌区实现了对农田生产的科学管理和精准施肥,保障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现代化灌区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现代化灌区的核心理念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灌区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利用是指充分发挥现代化灌区工程的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和农田的多产多收,最大化地提高灌区的综合效益和利用率。
现代化灌区的内涵和核心理念是现代农业水利工程实现农田精准灌溉和综合管理,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利用的重要表现。
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现代化灌区的内涵和核心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农田生产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讨论,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现代化灌区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共同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和农业生产的进步。
【这篇文章是根据人工智能的模型生成的文章,信息仅供参考】。
关于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思考灌区的生态现代化重点表现在现代化的全新理念下对灌区建设进行科学指导,使得灌区工程在技术、工艺、设施等先进性方面得到保障,实现生态灌区管理的现代化和先进性。
严格遵循“互联网+”和“智慧水利”的发展要求,发展现代化灌区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灌区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推崇现代化农业发展改革,作者从整体论述现代化灌溉对于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从而进行观点论述,并有着各自的观点。
标签: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思考1、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必要性为保障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就当前水源利用状况看,对水资源的开采已经接近最后底部,当前的重点是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是值得深挖的产业。
用现代化方式抓好灌区农业节约用水,是打破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瓶颈、缓解城市和农村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的根本出路。
灌区的管理必须从结构单一向多功能区域转变。
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依靠水源自滤从源头改善水环境,生产需求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能相互协调统一等,使得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成为未来开发水资源项目工程的基础性前提。
2、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的价值2.1缓解用水供需矛盾,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建设最直接目标,就是有效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和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结合,应用系统工程优化灌区水量调度方案,发挥引领作用、提升水源利用的作用,尽力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标准。
2.2增强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建设现代化水利灌区还要求实现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信息管理现代化要通过灌区工程的规划和改造,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完成电脑与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重新运用和精准计算水利资源信息,从而改善水资源调度。
现代化灌区信息化完成,以此为基础将极大提升现代农业的水利优化。
可以发展灌区广域网、水位遥测系统、水情水质监测系统、灌溉水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土壤墒情监测分析系统等,从而提升对生态灌区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度以及合理配置的能力,真正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管理。
现代化灌区数字孪生的重要意义
一、现代化灌区的建设意义1. 提高农田灌溉效率2. 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3. 保障农田灌溉水平4. 促进农田土地可持续利用5. 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二、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的应用1. 实时监测农田灌溉情况2. 分析土壤水分含量,精准灌溉3. 预测气象条件,合理安排灌溉计划4. 辅助农户科学决策5. 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三、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重要意义1. 促进灌区节水灌溉2. 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3. 减少灌区管理成本4. 降低因灌溉不当引发的土地退化现象5.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四、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发展现状1. 数字孪生技术在部分现代化灌区得到应用2. 不同地区和国家对数字孪生的应用程度不同3. 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系统不完善、设备投入不足等五、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发展前景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2. 可能会引入更多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3.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技术支持4.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六、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发展对策1. 加强数字孪生技术研发,提高其适用性和智能化水平2. 加大对现代化灌区数字化项目的资金投入3. 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数字孪生技术4. 积极培训农民和灌区管理人员,提高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水平七、结语现代化灌区的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问题。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八、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发展前景展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数字孪生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将不断提升,为数字孪生技术在现代化灌区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水利部提出的现代化灌区目标
水利部提出的现代化灌区目标1. 引言说到现代化灌区,大家肯定会想到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农田和滴水不漏的灌溉系统。
嘿,这可不是简单的水管一拉就成的。
水利部可是动了真格的,给我们的农业灌溉制定了一系列目标,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水资源利用得更聪明、更高效。
谁不想把那点水用到刀刃上,真是想想都带劲!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现代化灌区的目标,保准你听得津津有味。
2. 现代化灌区的意义2.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首先,咱们得明白,水资源就像金子一样宝贵,谁都不想看着它白白流走。
现代化灌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智能灌溉系统、实时监测技术,能让咱们的农作物喝得水正好,既不浪费也不欠缺,真是“得水者得天下”啊!想象一下,农田里那一排排喷灌设备,喷出来的水像雨一样落下来,简直是美滋滋!2.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现代化灌区还致力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你看,地球都在变暖,气候变化搞得咱们的农作物受不了。
水利部这时候就来推波助澜了,倡导科学灌溉,减少水土流失,让我们的土地更肥沃,出产更丰盛。
正所谓“种一棵树,不如种一片林”,只要我们把水用得聪明,未来的农业一定能更加兴旺发达。
3. 现代化灌区的具体目标3.1 建设高效灌溉系统那么,具体的目标又是什么呢?首先就是建设高效的灌溉系统。
比如说,滴灌、喷灌,甚至是地表灌溉,咱们得根据作物的需求来量身定做。
这就像做衣服,不能随便裁剪,要合身才好!如果咱们能把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那就真的能大大提高产量,农民伯伯的笑容也会越来越灿烂。
3.2 加强水资源管理其次,加强水资源管理也是重中之重。
什么叫管理?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水利部提到的智能化管理,就是要用数据说话,实时监控水的使用情况,做到“水来则战,水去则退”,让水资源在科学的管理下,发挥最大的效用。
想想看,拿着手机就能知道农田里的水够不够,真是太方便了,简直是“高科技小能手”!4. 结尾总而言之,现代化灌区的目标就是为了让水资源利用得更聪明,让农业发展得更持久。
灌区工程施工特点
灌区工程施工是指对灌溉系统进行建设、改造和维护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灌区工程施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规模大、投资高灌区工程通常涉及面积较大,工程规模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由于灌区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大,因此,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和技术经济评价尤为重要。
二、技术性强灌区工程施工需要应用多种工程技术,如土建工程、水利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等。
同时,灌区工程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多种自然因素,以及农业生产的需要。
因此,灌区工程施工的技术性很强,对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三、施工环境复杂灌区工程施工通常位于农村地区,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施工条件艰苦。
同时,灌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周期长灌区工程的建设周期通常较长,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因此,灌区工程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五、施工质量要求高灌区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灌区工程施工对施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灌区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灌区工程施工具有规模大、投资高、技术性强、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关于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思考
农业与生态环境12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1.126关于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思考岳晓燕(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水务局 宁夏银川 750000)摘 要: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一定要遵循生态与文明、生态与经济多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建设生态灌区进行并实施规范管理。
所谓“现代化灌区”指的是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和经济上各自独立的一种良性循环体系。
关键词:现代化生态灌区 建设 问题 措施 价值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a)-0126-02灌区的生态现代化重点表现在现代化的全新理念下对灌区建设进行科学指导,使得灌区工程在技术、工艺、设施等先进性方面得到保障,实现生态灌区管理的现代化和先进性。
严格遵循“互联网+”和“智慧水利”的发展要求,发展现代化灌区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灌区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推崇现代化农业发展改革,作者从整体论述现代化灌溉对于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从而进行观点论述,并有着各自的观点。
1 关于现代化生态灌区目前,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备受国家关注,全国各个地区都开展了现代化灌溉技术的推新应用、灌溉管理的智能化探索,这都让农业的发展形势日趋更好,不过对于现在不断发展的形式而言,灌区的现代化建设还一直在摸索中寻找方向。
比如,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对于平原和山区来说模式差异很大,干旱和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区作业也差距很大。
所以,灌区的现代化建设要想绿色发展,就必须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从已经认识的几个问题中重新找寻答案。
2 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的必要性为保障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就当前水源利用状况看,对水资源的开采已经接近最后底部,当前的重点是确保绿色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对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对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灌区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现代化生态灌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探讨现代化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更新观念,强化对现代化生态灌区的认知,提出了现代生态灌区的建设举措。
关键词:生态灌区;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影响控制引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现代化生态灌区的综合建设成效,持续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1、现代化灌区必要性当今社会,农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对灌区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生态灌区建设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
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精准把握灌区建设对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影响,综合运用各类现代化与精细化手段,创新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建设。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态灌区建设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在灌区建设体系化、灌区建设组织标准化以及灌区效果评价规范化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开辟新时代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导向[1]。
2、现代化生态灌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现代化生态灌区的建设可在宏观层面统筹农业发展涉及到的各项基本要素,将农业发展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
一方面,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可缓解当前农业发展中灌溉用水供需矛盾问题,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用水的利用率,调节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分布方面的相对不均衡性,激发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现代化农业灌区还可显著增强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通过现代控制管理理念的支撑作用,对传统灌区进行重新规划或改造,完成高效稳定的水资源调度与布局。
同时,通过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还可为农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增添无限活力,成为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新推动力,在生态农业事业发展大局中扮演更加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在当前各项技术与管理条件下,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其在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与现代意义尚未得到全方位体现,在提高农业生态生产力方面的系统性协调作用有待强化。
现代化灌区内涵与核心理念
现代化灌区内涵与核心理念一、灌区规划新思路现代化灌区要求将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等多方面考虑在内,采用全过程的灌溉规划,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灌区设施创新现代化灌区设施的创新将提升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农业生产的质量。
包括智能化渠道控制系统、膜技术、微灌技术和干渠生态工程等,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灌溉模式升级翻新。
三、水利管理创新现代化灌区要求建立科学的水利管理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
实行水资源定量分配与交易、水量计量管理、灌区监测、水资源配置与权益管理等,全面提升水利管理水平。
四、绿色灌区建设现代化灌区要求绿色节能灌溉,采用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理念,使得节水、节能、节材和节工的技术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材料运用于绿色灌区建设中。
五、科学技术创新现代化灌区推行科学、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积极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助力灌区内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标准,同时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全面推动水资源保护现代化灌区要求全面推动水资源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质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强化水文监测、水资源调度和水资源监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人为浪费和损耗。
七、全面推广灌区现代化现代化灌区是全面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必须全面推广和普及现代化灌区建设和管理技术,不断提高质量,不断积极探索和尝试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材料。
总之,现代化灌区内涵和核心理念是建立灌区生产、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等多方面平衡的现代体系,推动良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效节能、环保节水、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发展。
现代灌区内涵及要求
现代灌区的内涵及要求
1、现代灌区的内涵
全面提升灌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创新灌区建设和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灌区投入多元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系统化、环境园林化、用水科学化、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现代灌区的要求
⑴灌区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用、农村水利及农业发
展规划的要求,与道路、林带、供电系统、居民点建设以及土地整理规划相结合,充分体现节水、高效的原则。
⑵灌区水资源实现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
水分生产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⑶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风、沙、碱综合
治理。
⑷建管并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长效机制和运行机
制。
⑸建立保障灌区健康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是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提高灌区为用水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用水户适时、适量、安全供水。
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行大量信息后处理,制定出科学的灌溉、排洪调度方案,从而提高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
现代化灌区它的优点在于能够科学合理地调度与管理灌区水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将信息化运用到到灌区管理中,对灌区进行信息化管理,编制灌区水资源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对缓解灌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强大的数据库支持系统由于灌区水资源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信息,运用数据库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管理,整个数据库具有灵活性、可修改性、实用性等特点.方便了数据信息的查询、修改等,为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农业水资源实时优化调度:有利于合理分配短缺的农业水资源,在不足水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效益。
目前灌区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在节水灌溉理论的基础上,对灌区进行典型年的水资源合理分配,然后结合预测技术和先进的实时控制理论,对灌区进行实时优化配置,以达到合理地控制灌水时间和灌溉水量的目的,对于指导灌区管理者改善灌溉方法、进行实时灌溉,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扩大灌溉面积,降低灌溉成本等均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化在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制作一种可视
化的地图、影像、多媒体等方式显示地物信息系统.能够清晰、准确地将地物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等以图像、图形的方式动态显示出来,以供管理者迅速、准确地了解灌区基本信息、用水及需水状况,帮助管理者及时准确地做出决定。
航征科技是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方案提供商,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航征面向水文、水利、环境保护、城市排水管网等行业用户,提供雷达流速流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航征分别在上海、无锡建立了运营和研发测试中心,拥有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和阵容强大的科研队伍,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有多位业内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后盾,立志成为全球优秀的智能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