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教学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 讲解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展示不同生物分子的实验鉴别方法2. 酶的特性与酶促反应- 探讨酶的特性和功能- 进行酶活性实验,观察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3. 光合作用与呼吸过程- 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 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相关实验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提出问题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2. 知识讲解- 分步骤讲解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酶的特性与酶促反应、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3. 实验操作演示- 对每个实验进行操作演示,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4. 学生实验- 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解答他们的问题5. 结果分析与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加深对生物化学实验的理解6. 总结- 对本次实验的要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掌握实验技巧和实验原理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2. 实验操作技能评价-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步骤的规范操作等3. 科学思维评价- 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资源- 生物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范例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课内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前言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其调控规律的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我们开展了生物化学课内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对本次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内容1. 蛋白质鉴定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蛋白质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鉴定。
(3)实验步骤:①制备蛋白质样品;②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③加入Folin-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④计算蛋白质含量。
2. 酶活性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酶活性测定的方法,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通过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以评估酶的活性。
(3)实验步骤:①制备酶反应体系;②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③计算酶活性。
3. 核酸提取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核酸提取的方法,了解核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物质,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将核酸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3)实验步骤:①破碎细胞;②提取核酸;③检测核酸。
4. 脂质分离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脂质分离的方法,了解脂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脂质具有不同的极性,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其分离。
(3)实验步骤:①制备脂质样品;②加入氯仿,观察分层现象;③分离脂质。
三、实践总结1.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掌握了蛋白质、酶、核酸和脂质的鉴定、提取和分离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和记录实验数据,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3.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其调控规律,增强了我们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实践反思1.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实验原理掌握不牢固,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中文):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Biochemical experiment课程代码:学分:0。
5总学时:24理论学时:实验学时;24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园艺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生物化学考核方式:实际操作占20%、实验报告占50%、技能考核占30%教学环境:实验室开课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主要围绕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如: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层析、比色、电泳、生化物质的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及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和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对本课程的需求,了解生物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包括生物物质的性质鉴定、含量测定、生化分离技术的分离原理(包括盐析、等电点分离技术、电泳技术、色谱技术等)。
通过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对生命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做实验报告。
(三)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学时:3(一)实验类型:综合性(二)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室规则和常用生化仪器名称,掌握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的写法以及实验室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掌握一些仪器的正确操作。
2 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三)实验内容:蛋白质和氨基酸与一些显色剂反应呈现一定的颜色反应。
(四)要求: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颜色反应,掌握鉴定蛋白质的方法.(五)每组人数:1人(六)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常规仪器25套(七)所属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二蛋白质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学时:3(一)实验类型:设计性(二)实验目的:1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编号:437007总学时:82 总学分: 4.5开设时间:第三学期适用专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主撰人:审核人:一、实验性质、目的与任务1、生物化学实验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机制,揭示生命现象和本质,并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实验科学,是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及与中学生物学教师及科技人员重要的专业基础技术。
2、本课程是在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普通生物学实验有比较全面了解及一定基础训练基础上而开设的实验技术实验,是生物技术、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学习上述三个专业专业知识的必备课程。
3、掌握层析技术、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酶的特性、透析技术、等电点分离蛋白质等生物化学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鉴别方法;2、掌握测定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等的方法;3、掌握蛋白质与糖的透析技术;4、掌握层析原理、蛋白质层析方法;5、掌握等电点纯化蛋白质的方法;6、掌握核酸组分鉴定的方法;7、掌握滴定法测定Vit C的方法(还原型Vit C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4学时1、实验目的了解糖类颜色反应的原理;学习应用糖类颜色反应鉴别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方法。
2、方法原理(1)Molish(莫氏)反应糖与强酸的作用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
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原理是羰基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作用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可鉴别糖(多羟、醛基)。
Molish反应非常灵敏,0.001%葡萄糖和0.0001%蔗糖即能呈现阳性反应。
因此,不可使碎纸屑或滤纸毛混入样品中。
过浓的糖溶液,由于硫酸对它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紫色。
需稀释糖溶液后重做。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编码:0830531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Biochemistry学时:64 其中必做:64 学分: 2开课学期: 3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化学实验教材:生物工程与技术专业基础实验教程一、课程性质及任务《生物化学实验》是和《生物化学》课程同时开设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生命学院的学生应该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包括生物化学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技术(如滴定、比色、层析、电泳技术),同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
随着生物化学的飞速发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
还要掌握一些较新的和实用的技术技能,如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实验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生物化学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生物化学乃至分子生物学实验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实验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基础实验是一些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传统实验。
综合设计实验包括一些新近发展起来的生化实验技术。
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拟题目,自选仪器,独立设计实验。
并对一些实验内容进行系统的优化组合。
经过多层次的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如生物化学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技术。
2.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具有初步解决生物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仪器操作原理。
4.能独立设计实验,利用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教学设计一、前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专业重要的实验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档旨在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师提供一份教学设计,以便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二、实验设计思路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反应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及科学文献阅读等能力。
实验首先介绍PCR、蛋白质电泳、Western Blotting等基本技术原理,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文献阅读分析等操作,以便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实质理解。
三、实验流程1.实验一:DNA提取 * 软件操作:GeneTools软件操作,学生处理自己的数据,可自由选择实验材料; * 实验目的:了解DNA提取技术原理,学习基本的PCR技术,实践DNA扩增操作; * 实验操作:基于DNA提取,利用PCR扩增目标序列,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或元素分析进行确认。
2.实验二:蛋白质分析 * 软件操作:根据实验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如酵母细胞、细胞生物学等; * 实验目的:了解蛋白质分析技术原理,学习基本的电泳方案的设计、样品处理、文献阅读等技能; * 实验操作:离心样品,利用SDS-PAGE技术进行分离,然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进行成像,获得目标蛋白质信息。
3.实验三:酶动力学实验 * 软件操作:根据实验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 * 实验目的:学习常用酶中的蛋白质特性,了解酶的基本性质; * 实验操作:利用比色法测定酶的活性、酶的浓度、反应温度及pH等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常规实验室设备及仪器:pH计、分光光度计、电泳仪、洗净浓液泵、高速离心计;•主要实验材料:酵母cell、酵母基因、细胞总RNA、大肠杆菌总蛋白、SDS-PAGE gel、antibody、DNA纯化试剂盒等。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生物化学实验教案实验一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蛋白质含量教学目的:学习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法,包括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未知样品浓度,正确使用测定仪器等。
教学重点: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样品浓度。
教学难点: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正确利用标准曲线求得样品浓度。
教学安排:时间分配:预习效果检查15分钟;实验讲解15分钟;教师演示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120分钟;实验讨论20分钟。
共4学时。
课堂安排:第一部分预习效果检查一、检查预习报告。
二、提问三、讨论预习思考题第二部分实验讲解一、目的要求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材料四、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五、布置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样品的蛋白质浓度应该在什么范围才能使用本法第三部分实验演示介绍722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注意事项,演示其操作方法。
邀请一个同学操作,教师对其操作作出点评。
第四部分实验指导实验过程教师在实验室巡视,学生可随时提问,教师予以解答,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第五部分实验讨论一、实验总结1、学生总结2、教师总结二、讨论实验操作之前布置的问题教学参考文献:1、2、《生物化学实验》,李玉兰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xx年出版。
授课教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实验二SephadexG-50分离核黄素和丙种球蛋白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分子筛凝胶层析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SephadexG-50分离核黄素和丙球蛋白。
教学重点:分子筛凝胶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洗脱曲线的绘制。
教学难点:分子筛凝胶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洗脱曲线的绘制。
教学安排:时间分配:预习效果检查15分钟;实验讲解25分钟;教师演示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200分钟;实验讨论20分钟。
共6学时。
课堂安排:第一部分预习效果检查一、检查预习报告。
二、提问三、讨论预习思考题第二部分实验讲解一、目的要求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材料四、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五、带着问题做实验①蓝色葡聚糖除了可以测外水体积,在本实验中还有什么作用?②可以用哪些方法测定洗脱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以绘制洗脱曲线?本实验选用的方法有何优缺点?如果不想造成样品的损耗,则应选用哪种方法?第三部分实验演示演示装柱、上样、洗脱、卸柱以及分部收集器的使用。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学时安排四.考试方法五.参考教材一.实验目的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所有知识均来自于实验。
本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实验课通过学习滴定、比色、纸层析、电泳、生化制备等基本实验技术,分析研究糖、脂、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生化物质及某些代谢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及严格的科学作风,同时验证生物化学的某些基本理论知识,加深感性认识,并锻炼初步的综合实验能力。
返回顶部二.实验内容•实验一糖的呈色反应及还原糖的检验一.实验目的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内容Molish反应、蒽酮反应、Seliwanoff反应、Bial反应、Fehling 反应。
三.实验过程1.呈色反应(1) Molish 反应(2)蒽酮反应(3) Seliwanoff反应(4) Bial反应2.还原糖的检验(1) Fehling反应(2) Benedict反应(3) Barfoed反应四.作业与思考1.列表总结和比较本实验7种颜色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2.应用Molish反应和Seliwanoff反应分析未知样品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3.举例说明那些糖属于还原糖.•实验二脂类组成对脂类单分子层通透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学习制作脂类单分子层和鉴定它的原理及方法,比较不同脂类所形成的脂类单分子层通透性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以脂类单分子层作为模式膜,用甲烯蓝为指示剂,观察不同脂类单分子层通透性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1.溶液准备2.分光光度计测样四.作业与思考1.试述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解释下列名词:双亲媒性分子、脂类单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内在蛋白质和外在蛋白质.•实验三蛋白质浓度的测定(1)——Folin-酚法一、实验目的学习Folin-酚法的原理及方法,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ZHTCM
❖ 纸层析是以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 析,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因此 以滤纸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 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有机溶剂沿着滤 纸自下而上流动的,称为“上行法”; 自上而下流动的,称为“下行法”。
9/80
纸层析
GZHTCM
❖ 将样品点在滤纸上(此点称为原点),进行
展开,样品中的种种溶质(如各种氨基酸)
3/80
实验室规章制度
GZHTCM
❖预习实验内容,明确目的,弄清操作步骤
❖未经许可,不准操作仪器 (移液器)
❖要特别注意安全、认真仔细操作
❖保持实验室清洁,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
❖实验完毕及时洗刷器皿,整理试剂、仪器、 擦净实验桌
❖轮流做值日
4/80
离心机
❖原理:
GZHTCM
5/80
离心机
GZHTCM
广州中医药大学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课程
厚德 博学 精诚 济世
主要内容
实验室规章制度
安全、卫生
仪器使用
原理、操作、维护
实验报告
书写格式、注意事项
GZHTCM
2/80
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内容格式
题目 原理 操作 结果
讨论
LGZHTCM
❖操作:参考操作说明书(相应型号)
❖注意事项:
平衡!!
▪ 离心管和套管/吊篮一起用天平平衡
▪ 空的套管/吊篮也要放回转子中
▪ 离心管相对轴对称放置
6/80
分配层析
GZHTCM
❖原理:分配层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同溶
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到分离的。
❖ 分配系数:是指一种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
达到平衡时,该溶质在两种溶剂中
即在两相溶剂中不断进行分配。由于它们的
分配系数不同,不同的溶质随流动相移动的
速率不等,于是就将这些溶质分离出来,形
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
10/80
纸层析
GZHTCM
❖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值表示;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Rf
=
—————————————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 只要条件(如温度、展开溶剂的组成、 滤纸的质量等)不变,Rf值是常数。
所具有的浓度之比。通常用a表示。
α=Cs/Cm (Cs: 固定相浓度,Cm: 流动相浓度)
7/80
分配层析
GZHTCM
❖ 一种物质在某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在一
定的温度下是一个常数。
分配系数是层析中分离纯化物质的主要依据。
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也
就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8/80
纸层析
11/80
+ 茚三酮
GZHTCM
蓝紫色络合物
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