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设备管理汇总
设备管理制度汇总
设备管理制度汇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管理是本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各类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台账、设备保养、设备维修、设备清点等各个方面。
第四条设备管理工作应坚持全员参与、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领导汇报设备管理情况,并接受领导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并由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第二章设备采购第七条设备采购应根据实际需求,做好需求调研和采购计划,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购。
第八条设备采购应提供完整的采购文件,并根据采购文件的规定进行采购活动。
第九条设备采购应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第十条设备采购完成后,应及时入账,建立设备台账,做好设备信息的登记和归档。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点和盘点,确保设备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第三章设备保养第十二条设备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措施,应认真落实设备保养计划。
第十三条设备保养分为定期保养和日常保养,定期保养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日常保养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
第十四条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保养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擅自更改保养内容和周期。
第十五条设备保养过程中,应注意保养人员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保养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第十六条设备保养完成后,应填写保养记录,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设备的保养档案。
第四章设备维修第十七条设备维修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快速响应,及时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设备维修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维修资质和经验。
第十九条设备维修过程中,应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维修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操作系统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
第6章设备管理习题与解答6.1 例题解析例6.2.1 何谓虚拟设备?请说明SPOOLing系统是如何实现虚拟设备的。
解本题的考核要点是虚拟设备的实现方法。
虚拟设备是指利用软件方法,比如SPOOLing系统,把独享设备分割为若干台逻辑上的独占的设备,使用户感受到系统有出若干独占设备在运行。
当然,系统中至少一台拥有物理设备,这是虚拟设备技术的基础。
SPOOLing系统又称“假脱机I/O系统”,其中心思想是,让共享的、高速的、大容量外存储器(比如,磁盘)来模拟若干台独占设备,使系统中的一台或少数几台独占设备变成多台可并行使用的虚拟设备。
SPOOLing系统主要管理外存上的输入井和输出井,以及内存中的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其管理进程主要有输入和输出进程,负责将输入数据装入到输入井,或者将输出井的数据送出。
它的特点是:提高了 I/O操作的速度;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例 6.2.2 有关设备管理要领的下列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A.通道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软件B.所有外围设备都由系统统一来管理C.来自通道的I/O中断事件由设备管理负责处理D.编制好的通道程序是存放在主存贮器中的E.由用户给出的设备编号是设备的绝对号解本题的考核要点是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
(1) 通道是计算机上配置的一种专门用于输入输出的设备,是硬件的组成部分。
因此A是错误的。
(2) 目前常见I/O系统其外部设备的驱动和输入输出都由系统统一管理。
因此B是对的。
(3) 设备管理模块中的底层软件中配有专门处理设备中断的处理程序。
通道中断属于设备中断的一种。
因此C是对的。
(4) 通道设备自身只配有一个简单的处理装置(CPU),并不配有存储器,它所运行的通道程序全部来自内存。
因此D是对的。
(5) 系统在初启时为每台物理设备赋予一个绝对号,设备绝对号是相互独立的。
由用户给出的设备号只能是逻辑编号,由系统将逻辑号映射为绝对号。
因此E是错误的。
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证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各类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预防设备事故发生,降低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促进设备的安全生产。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修理、更新更换、报废处理、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设备使用管理第五条设备使用要遵守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进行违章操作。
第七条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先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进行试运行,确认设备运行正常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第八条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应按照要求定期巡检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九条设备使用中发生故障或者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处理,操作人员不得随便拆卸设备、自行修理,要及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维修。
第十条使用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第三章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第十一条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由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季节性保养等,具体维护保养内容和周期由设备维修部门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保养时,必须切断电源,确保安全,维修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四条设备维修部门应建立健全维护保养的文件记录,并及时对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
第四章设备检修修理管理第十五条设备检修修理工作由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修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设备检修修理工作要制定详细的检修修理方案,包括检修的项目、工艺流程、检修人员的要求等,并按照执行。
设备管理常用知识
设备管理常用知识1. 介绍设备管理是组织机构和企业中一个重要的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所有设备的生命周期。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采购、部署、维修、更新和退役等过程。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常用知识,包括设备管理的定义、目标、步骤和最佳实践。
2. 设备管理的定义设备管理指的是在组织机构和企业中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这些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等。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维修和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3. 设备管理的目标设备管理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设备可用性设备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设备的可用性。
通过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业务连续性和用户满意度。
3.2 资源优化设备管理还旨在优化设备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合理规划设备配置和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节约成本和能源消耗。
3.3 安全性设备管理需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这包括采取措施保护设备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操作,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设备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设备采购设备管理的第一步是设备采购。
在采购设备之前,需要确定设备的需求和预算,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比较,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
4.2 设备部署设备采购完成后,接下来是设备的部署。
这包括设备的物理安装、软件配置和网络连接等工作。
在部署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兼容性。
4.3 设备维护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设备的维护。
这包括定期巡检、系统更新、故障排除和备份等工作。
维护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4.4 设备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更新也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
定期评估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根据需要进行设备的升级或替换,以保持设备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4.5 设备退役当设备的寿命结束或功能被替代时,设备管理还需要负责设备的退役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数据清除、安全回收和环境友好的处理。
矿山设备管理制度(4篇)
矿山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山设备的管理,提高矿山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证矿山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二条矿山设备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我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加强技术管理,建立稳定的技术团队,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条优化设备配置,合理安排设备使用计划,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第五条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加强设备保养和保养记录,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三章设备的选购和验收第六条设备选购前,应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比较,选择适合矿山生产需要的设备。
第七条设备的选购应按照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必须与实际工况相适应。
第八条设备验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验收内容包括完整性、准确性和合格性。
第九条设备验收合格后,需进行台帐登记,并颁发设备使用证明,方可投入生产。
第四章设备的使用和调配第十条设备使用前,应进行设备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一条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时,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第十三条设备调配应根据生产计划进行,保证设备的合理利用,避免产能闲置或过载现象。
第十四条设备调配时,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设备的准时调配,避免影响生产的发展。
第五章设备检修和维护第十五条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
第十七条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第十八条设备检修时,必须按照设备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确保检修质量和安全。
第六章设备的报废和更新第十九条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出现不能修复的故障时,应及时报废,并进行档案归档。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例(六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生产、运输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可用来指导生产部、技术部、财务部以及设备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开展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修、保养、转让、报废等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规定第三条设备使用前,其操作人员应在人力资源部的安排下接受培训,培训由设备部门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场操作讲解。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设备,清楚设备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设备部签发设备操作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第五条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报告班组长及有关负责人员解决处理。
第六条所有动力设备,未经车间、设备部、电工或机修工人允许,不准乱修、乱拆,不得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类、棉纱类物品。
第七条设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第八条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员的机器零件和工具。
第九条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第十条设备管理科要指派人员与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地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工作考核内容。
第三章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第十一条设备管理科每年____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设备检修计划》,在使用部门的协助下按计划进行检修。
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部门无法排除的故障,可以填写《设备检修单》申请设备管理科检修。
第十二条检修后的设备使用前,需要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认可,由设备管理科将设备检修的情况,记录于《设备检修单》及相应的《设备管理卡》上。
第十三条设备的技术改造可纳入检修计划一并执行。
第四章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第十四条设备的维护保养由设备管理科在《设备维护保养项目表》中规定保养项目、内容及频率,并发放至设备使用部门执行,设备管理科负责配合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第十五条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例文(4篇)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例文【标题】: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生产设备使用和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生产设备的管理职责第二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并确保各部门正确使用设备,按照制度进行设备管理。
第三章设备购置和验收第三条设备购置应按照公司采购制度进行,申请购置设备需填写设备购置申请表,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四条设备验收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验收内容包括设备是否按照合同要求交付,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验收合格后,将设备交付使用部门。
第四章设备领用和归还第五条设备领用需填写设备领用申请表,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领取设备。
设备领用人应承诺正确使用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条设备归还需填写设备归还申请表,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归还。
设备归还应保持设备的完好性,如有损坏或遗失,需按照相应程序进行报修或赔偿。
第五章设备使用和保养第七条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并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
设备使用人员不得私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修理。
第八条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
设备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季度保养等。
第六章设备维修和更新第九条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修。
设备维修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并协调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第十条设备使用寿命达到规定年限或发生重大故障无法修复时,应及时进行设备更新申请。
设备更新由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批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设备更新。
第七章设备安全和防护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安全巡检,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第八章设备报废和清理第十三条设备报废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设备报废申请需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公司领导批准。
设备管理常用知识总结
一、关于设备故障知识1、故障的含义故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的类型故障可以不同角度分:1)临时性故障2)永久性故障按故障发生的时间分有以下几种:1)早发性故障2)突发性故障3)渐进性故障4)复合型故障按故障表现形式分有:1)功能故障2)潜在故障按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有:1)人为故障2)自然故障按故障造成的后果分有:1)致命故障2)严重故障3)一般故障4)轻度故障故障通常采取几种分类法复合并用,如突发性的局部故障;磨损性的危险故障等,由此看出故障的复杂性、严重性和起因等情况。
3、故障的特点1)多样性2)层次性3)多因素和相关性4)延时性5)不确定性6)修复性4、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
故障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包括:1)设备加工工艺和技术培训相结合。
2)制定严禁的设备管理制度和预防性维护制度。
3)熟悉机械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工作性能。
4)配置先进的检查、检测和监测设备,对重要设备和零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分析,准确掌握设备故障的信息和征兆。
5)根据故障现象和信息及征兆,进行认真科学地分析,确定故障原因、类型、采取最佳的维修策略和维修方案,及时维修过程进行记录。
提供后期统计和借鉴。
6)对常发生或多次重复出现的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要重点监测,必要时对其进行系统技术改造。
影响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1)制造和修理因素对故障的影响a 零件材料的选择b 零件加工质量c 装配质量2)使用因素对故障的影响a 工作负荷b 工作环境c 设备保养和操作技术二、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一、设备管理的目的为了保障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设备管理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设备管理的责任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购置、报废、维修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保证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转。
3.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定期维护和修理工作。
四、设备的购置和报废1. 设备管理员根据公司生产需求和预算计划,制定设备购置计划,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2. 设备购置应按照公司设备管理标准进行,选择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设备。
3. 设备管理员应及时更新设备清单,报废老化的设备,并填写相关报废手续。
五、设备的保养和维修1.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制定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使用部门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并停止使用。
3.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设备管理员应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人员,以备查阅。
六、设备管理的考核1.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
2. 使用部门应配合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管理工作,如能正常使用设备、遵守管理制度等方面表现良好的,应得到表扬和奖励。
七、设备管理的改进1. 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管理情况和工作经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2. 公司领导应定期听取设备管理员的工作汇报,并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八、其他事项1. 本制度由设备管理员负责解释,并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
2. 如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以上是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各部门认真执行,共同维护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管理秩序。
设备管理知识汇总(VIP)
设备营运管理知识汇总一、填空题1、设备管理是以设备寿命的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综合效能最高为目标,动员全员参加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工作。
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
2、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凭证管理、数据管理、定额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
3、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凭证管理、数据管理、定额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
4、设备管理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事后维修阶段、预防性定期修理阶段、综合性管理阶段。
备件管理主要内容有备件经济管理、备件库存管理、备件定额管理、备件计划管理、备件技术管理,核心是完善《设备备品配件台账》。
(或者说核心是备件计划管理)5、我国设备管理制度的操作模式方法即“一二三四五”:一生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效率。
两个目标: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或系统效率、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
三条基本方针: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预防为主)。
四个主要任务:保持设备完好;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投资效益。
五个结合(基本原则):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6、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是贯彻(预防为主)、保持设备良好技术状态的主要手段。
7、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是提高企业(装备素质)的有效途径。
8、备全过程管理是指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引进阶段的前期管理,试生产阶段的初期管理,生产现场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包括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维修管理(包括备件管理)、资产管理(包括台帐、档案、资料等管理)、技术改造管理等内容。
9、设备分级管理:对不同级别设备的管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和(归口管理)。
10、设备管理的目的是要以经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投资效果)。
11、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汇总范文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汇总范文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化工企业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责任与职权2.1 设备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管理计划,制定设备维修保养的计划,监督设备的使用情况。
2.2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设备部门提供的计划执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发现设备故障及时上报设备部门。
2.3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设备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三章设备维修保养管理3.1 设备部门应按照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3.2 生产部门应配合设备部门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维修保养的质量,及时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
3.3 设备故障维修应按照“一次维修要彻底”的原则,避免设备反复维修。
3.4 设备部门应对维修保养的设备做好质量跟踪,并及时反馈维修保养的情况。
3.5 设备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备件管理制度,控制备件的使用和备件进货。
第四章设备操作与使用管理4.1 生产部门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2 生产部门应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设备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确保生产安全。
4.3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生产部门做出改正。
4.4 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进行维护,及时检查设备及设备周边环境情况,证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4.5 设备部门应对新设备进行系统培训,对操作者进行操作培训,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
第五章设备安全管理5.1 安全环保部门应制定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5.2 安全环保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测,并负责安全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做出处理。
5.3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平稳安全运行。
5.4 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岗位安全培训,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减少设备操作事故的发生。
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总结
一、设备管理目标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
二、设备管理责任1. 管理层责任:负责制定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其执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 设备管理员责任:做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操作人员责任:正确操作设备,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及时上报设备问题。
三、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内容1. 设备台账管理: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商、购置日期、保养记录等信息。
2. 设备购置管理:确定购置设备的需求,评估设备性能和质量,选定可靠的供应商。
3. 设备接收管理:对新购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4. 设备使用管理:规定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具备操作资格。
5. 设备维护管理: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6. 设备保养管理:建立设备保养的标准和周期,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7. 设备维修管理: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确保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转。
8. 设备报废管理:对于老化或无法维修的设备,应做好报废处理,确保设备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设备管理实施1. 设备管理培训:对设备管理员和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培训,使其了解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2. 设备管理监督:建立设备管理监督制度,定期对设备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设备管理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设备的使用寿命、维修成本、故障率等指标进行评估,来评价设备管理的效果。
只有合理的设备管理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第六章设备管理DevicesManagement
IEEE1394
IEEE1394,又称作“ Firewire ”即“火线”。早在1985年,苹果 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火线”技术,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 是这个标准正式确立,却是10年之后了。它是IEEE(电气与电子 工程师协会)于1995年正式制定的总线标准。
由于IEEE1394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当快,因此有时又叫它“高速串 行总线”。信息家电和高端服务器 等领域,IEEE1394就以其超快 的速度成为该领域的唯一选择。
数组多路通道
Block Multiplexor Channel
数组选择通道虽然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每 次只允许一个设备传输数据。数组多路通道是 将数组选择通道的传输速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 的分时并行操作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 新的通道。它含有多个非分配型子通道,可以 连接多台高、中速的外围设备,其数据传送却 是按数组方式进行。所以这种通道既具有很高 的数据传输速率,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通道利 用率。
I/O处理机(I/O通道)
I/O通道共分为4级:
设
控制器
备
I/O通道1 计
算
机 I/O通道2
控制器
设
备
控制器
控制器
具有通道的I/O系统结构
I/O通道程序
通道是通过执行通道程序,并与设备控制器 来共同实现对I/O设备的控制。通道程序是由一 系列的通道指令(或称为通道命令)所构成。 通道指令与一般的机器指令不同,在每条指令 中包含的信息较多,有操作码、内存地址、计 数(读或写数据的字节数)、通道程序结束位P 和记录结束标志R。
别分类排队工作;可按字符、字、块的传递产生中断;实时控 制常用实时时钟中断,起自动控制作用;中断工作主要由中断 请求、中断响应和中断服务处理组成。“中断”的产生使管理 工作更能“自动化”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4篇)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仪器设备资源,提高科研与实验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科研、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以及与仪器设备管理有关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仪器设备管理应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分类管理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根据功能、用途、价值和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具体分类标准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及时更新。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循健康、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原则,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禁违规操作和滥用仪器设备。
第六条仪器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第七条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应按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等内容,并及时归档保存。
第八条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仪器设备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并定期进行设备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和评估。
第九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暂停使用权限、处罚款等。
第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购置第十一条仪器设备的购置应根据科研和实验的具体需求进行规划,明确所需的设备种类、数量、性能要求等,编制采购计划并报批。
第十二条仪器设备的采购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用公开招标、比价、协议供货等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仪器设备的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功能性能、使用寿命等方面,确保设备达到要求的标准。
第十四条仪器设备采购完毕后应立即进行设备登记,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等信息,并贴上相应的标识。
第十五条购置的仪器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办理保险手续,确保设备在发生意外损坏或丢失时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使用第十六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科研和实验的需要,严禁将仪器设备用于其他非科研和实验的目的。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配置和维护的过程。
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用操作,帮助读者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 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配置管理、设备的状态管理、设备的性能管理和设备的故障管理等方面。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从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2. 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具有以下基本功能:2.1 设备配置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有效分配和配置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识别、设备的分配、设备的连接和设备的协调等方面。
在设备配置管理中,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标识和分类,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以确保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2.2 设备状态管理设备状态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状态更新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状态的采集、设备状态的更新和设备状态的存储等方面。
通过设备状态管理,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修复,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设备性能管理设备性能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性能进行监控和优化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性能的测量、设备性能的分析和设备性能的优化等方面。
通过设备性能管理,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状况,找出性能瓶颈和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2.4 设备故障管理设备故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设备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修复的过程。
它包括故障的检测、故障的诊断和故障的修复等方面。
通过设备故障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以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设备管理常用操作设备管理常用的操作包括:3.1 设备识别和标识设备识别和标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识别和标记的过程。
设备管理知识要点汇总
设备管理知识要点汇总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备管理的知识要点,本文将对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一、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设备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设备从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和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设备管理的重要性1、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设备正常运行,企业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提高生产效率良好的设备管理可以使设备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设备配置、优化的设备操作流程和及时的设备维护保养,可以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和维修次数,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降低生产成本设备的购置、维护、修理和更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和能源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更新投资,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4、保障安全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可以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5、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科学的设备管理,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1、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设备管理制度汇总
一、总则1. 为确保公司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包括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办公设备等。
3. 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设备管理制度。
(2)负责组织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改造等工作。
(3)负责设备档案的管理,包括设备台账、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等。
(4)负责组织设备检查、检验和评定工作。
2. 设备操作人员(1)负责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3. 生产部门(1)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管理。
(2)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改造。
(3)确保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采购与验收(1)设备采购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符合公司要求的设备。
(2)设备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质量标准、交货期限等。
(3)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合同要求。
2. 设备安装与调试(1)设备安装前,需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2)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
(3)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 设备维护保养(1)设备操作人员需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2)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年度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设备改造与更新(1)根据生产需要,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2)设备更新时,应充分考虑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环保要求。
(3)设备改造与更新方案需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5. 设备档案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台账、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等。
(2)设备档案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各种设备管理制度汇总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设备在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纷纷建立了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各种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汇总,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二、设备管理制度概述设备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对设备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办法和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采购制度2. 设备验收制度3. 设备使用制度4.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5. 设备检修制度6. 设备报废制度7. 设备档案管理制度8.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各种设备管理制度汇总1. 设备采购制度(1)采购计划:根据设备需求,编制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规格、技术参数、价格等信息。
(2)供应商选择:对供应商进行筛选,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格、良好的信誉和较强的技术实力。
(3)采购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验收标准:制定设备验收标准,确保采购设备符合要求。
(5)付款方式:根据合同约定,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
2. 设备验收制度(1)验收流程:明确设备验收流程,包括到货验收、安装调试、性能测试、试运行等环节。
(2)验收人员:指定验收人员,确保验收过程公正、客观。
(3)验收标准:制定设备验收标准,对设备进行逐项检查。
(4)验收记录:对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验收结果等。
3. 设备使用制度(1)操作规程: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使用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使用记录: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设备状态等。
4.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2)保养内容:明确设备保养内容,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检查等。
设备管理相关知识
设备管理相关知识设备管理是指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设备管理对于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管理的定义、目标、原则以及常见的设备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定义设备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组织、计划、安装、配置、监控和维护等活动,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对计算机设备的维修、更换、优化、升级以及计算机资源的分配和监控等任务。
目标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有效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对工作造成的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1.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2.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率:通过认真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对工作的干扰。
3.高效利用设备资源:通过合理的设备配置和使用计划,充分利用设备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4.提升设备管理效能: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流程和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提高设备管理的效能。
原则设备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定期维护、检测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设备故障,减少设备故障对工作的影响。
2.系统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规范设备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资源优化利用:合理规划设备的配置和使用,充分利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设备管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计算机环境。
设备管理技术为了实现设备管理的目标,各种设备管理技术应运而生。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设备管理技术:1.设备清单管理:建立设备清单,记录和管理所有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序列号、购买日期、维修记录等,方便对设备进行跟踪和管理。
2.维修保养管理:建立维修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更新驱动程序、更换易损件等,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某台硬件设备的数据传输率为1000byte/s,即:传送一个 字节需要1ms,而通道从设备接收或发送一个字节只需要几 百纳秒。 ➢因此,通道在传输两个字节数据之间存在很多空闲,字 节多路通道正是利用这个空闲为其他设备服务。
b)数据选择通道
➢子通道每次只能控制一台设备 ➢直到该设备的数据传输工作全部结束 ➢主要用于连接高速外设,传送两个字节间的空闲 时间较少
使设备管理系统更简练,易于维护
6.1.3 设备管理的功能
第六章 设备管理
1.记录设备的管理信息
使用设备控制块DCB记载设备管理信息 以便于有效管理、调度和使用设备
2.实施设备分配
请求使用某种设备的进程数大于设备数
3.完成I/O操作
按照用户需求调用设备驱动程序,启动相应设备 进行I/O操作,并处理来自设备的中断
外设完成原I/来O的操程作序后,发出中中断断处请理时程,序CPU暂停 当前程序的执行,保护好被中断程序的现场信息; 响应中断请求,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处理完毕后,CPU返回断点,继续执行被 中断了的当前程序。书本P181图6.1
采用中断的方式,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步骤: P182
中断方式的缺点:
4.缓冲管理与地址转换
缓解CPU和外设的速度不匹配问题
6.2 I/O控制方式
第六章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控制设备和内存、 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本节介绍4中常用的传送控制方式。
6.2.1 查询等待方式(循环测试方式)
➢设备中设置一个状态触发器busy=1或0 busy=1:正进行数据处理,I/O尚未结束,设备忙 Busy=0:可进行数据传送 ➢当设备忙时,CPU需要不停地测试,直到其空闲,
6.1.2 设备管理的设计目标 第六章 设备管理
1.向用户提供方便的统一接口
使用户摆脱具体设备的物理特性,按照统一的规则使用 用户程序中使用虚拟设备,系统实现虚实对应 Linux系统中外设作为特别文件,与普通文件一起管理
2.提高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率
提高CPU与外设,以及外设之间的并行程度
3.各种外设尽可能采用统一的管理方法
如果多种外设都通过中断方式,进行并行操作, 那么中断次数将急剧增加,CPU无法响应而出现 数据丢失; 如果I/O控制器的缓冲区比较小,在缓冲区满后 将发生中断,那么,整个数据传送过程中,将发 生多次中断,耗去大量的CPU处理时间
6.2.3 DMA方式(Direct Memory Access)
中断过程需要保存、恢复断点和中断现场 还需要先将数据读进CPU,再转往内存 难以满足某些高速外设的速度要求
6.2.4 通道方式
DMA方式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第六章 设备管理
一旦开始传送数据,CPU要让出主存,进行不访问主存 的其它操作;
DMA方式只解决了高速外存与主存的数据传送,对外设 的管理和某些操作仍由CPU控制,并没有真正解决CPU与 I/O设备的并行操作
通道如技果术每真个正I/O实设现备了都C配P置UD与MIA/O,的硬件并成行本工将作大,幅在提需高 要 使用I/O设备交换数据时,CPU只干预通道两次: 启动通道、结束时的中断处理。
第六章 设备管理
通道是一个I/O处理器,与CPU类似,包括 运算、控制逻辑、累加器、寄存器;
通道有自己的指令系统;
设备管理负责对种类繁多的I/O设备进行管理和 控制,使得用户可以高效、统一、简单地使用各 种设备。
6.1 设备及设备管理的功能
6.1.1 设备分类
根据设备用途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存储设备
用于存储信息的设备 存取信息的基本单位为字符块,称为块设备。
2. 输入/输出设备
主机从外界接收信息与向外界发送信息的设备 存取信息的基本单位为字符,称为字符设备。
1. 通道的概念
通道相当于一台小型处理机,它接受主机的委托独 立地执行通道程序,对外部设备的I/O操作进行控制, 以实现内存和外设之间的成批数据传输。
书本P184,图6.2,6.3
2. 通道的类型
第六章 设备管理
a)字节多路通道
➢包括若干子通道,每个子通道至少连接一台低速设备 ➢字节:数据在通道中以字节为单位传输 ➢多路:可以分时执行多个通道程序 ➢主要用于连接低速设备
c)数组多路通道
➢当设备进行数据传送时,通道只为该设备服务, 且以数据块为传输单位; ➢当设备执行寻址等控制性操作时,通道暂时断开 与其连接,转去为其他设备服务; ➢因此,结合了字节多路通道分时并行、数据选择 通道传输速度高的特点,多用于高、中速设备
IBM-370的通道结构示意图 Nhomakorabea3. 通道程序
基本概念: ➢外设和内存直接交换数据,CPU不参与交换控制 ➢总线使用权由CPU转到DMA控制器 ➢内存和外设通过总线完成数据传送
DMA工作的主要步骤:
当中进断程和需D要M从A相外比设输入数据时:
➢制➢请向C器中求CPPU断,U把方D发接M 式送收:A中数方在断据式数请的则据求内在寄。存所存地有器址数写和据满字传之节送后数完就送成发入之出D后中M,断A控 ➢➢提中出断数方据式输的入数请据求传的送进是程通进过入中等断待由状C态PU控制完 ➢成C,PUD调M度A其方他式进在程DM运A行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而 ➢不设通备过数C据PU缓,冲因器此中,的不数会据因通为过并总行线设写备入过内多存,或 ➢者DCMPAU在与所外有设数速据度传不送匹完配毕而后丢,失向数C据P。U发出中断信 号
第6章 设备管理
6.1 设备与设备管理功能 6.2 I/O控制方式 6.3 缓冲技术 6.4 中断技术 6.5 设备分配 6.6 I/O软件的组成 6.7 设备驱动程序 6.8 磁盘存储管理 6.9 Linux设备管理
第六章 设备管理
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把处理机和主存储器之外 的部分称为外设(或I/O设备);
则启动它进行I/O操作,处理机利用率较低
6.2.2 中断方式
➢设➢备中的断机技械术动是作计速算度机很系慢统,结而构C的P一U个的重指要令突执破行,速 度特它别使快CP;U和外设可以并发工作。 ➢CPU启动设备进行I/O操作后,无需再检测设备 状态➢中,断CP改U变和了设处备理可器并执行行工指作令;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