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古诗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游园不值古诗相关内容,仅供浏览。
游园不值古诗1《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游园不值》诗意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赏析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陆游《马上作》云:“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
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
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
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作者简介]南宋大诗人叶绍翁(1200 年前后在世),南宋著名诗人,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氏。
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 )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建炎三年(1129 ),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龙泉同乡进士、当朝参知政事(副相)真德秀过从甚密。
攻诗,尤擅七言绝句,属江湖派,然意境高远,用语新警,非一般江湖派诗人之作。
有《鄂王墓》诗:“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疑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表现了南渡文士对国事的感慨,爱憎分明。
其《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脍灸人口,成千古绝唱。
其《西湖晚秋》诗:“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层后船。
荷花无多秋事晚,又随鸥鹭过残年。
”在历代歌咏西湖诗中,可谓上乘,颇得野趣。
著有《靖逸小集》和《四朝闻见录》。
后者记述南渡以后朝野事,可补史传之不足,收入《四库全书》。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没有遇见。
指没有见到园子的主人,没能进入园中。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爱惜。
屐齿印苍苔: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印苍苔(TI):在苍苔上印下屐齿印。
苍苔,青苔。
小叩:轻轻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 译诗、诗意]应当爱惜青苔不让屐齿把它踩坏,我轻轻地敲着那扇柴门可是许久也不开。
然而满园的春色柴门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从墙头探伸出来。
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
也许是园主人爱惜苍台怕我们踏上鞋印吧,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游园不值的诗意解释

游园不值的诗意解释作者:叶绍翁【宋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斑斑,一枝红杏出墙去。
《游园不值》的注释:① 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碰到主人。
古时游园,就是游等私园,和后世的公园相同.这里就是说道没进园赏花。
② 应:可能,大概。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③屐齿:木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存有横木齿。
)底的锯齿,可以防水。
④ 苍苔:青苔。
⑤ 小扣:轻轻地敲打。
⑥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游园不值》的意思: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
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爱惜青苔,担心被游人踩坏,从而不开门。
但是一扇柴门,虽然敲破了游人,却斑斑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钻进墙去。
《游园不值》写作背景: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就是说道自己游园的目的没达至。
可是诗人却由此依泉观后感。
他想要,这可能将是因为主人害怕踩死园中的青苔,害怕毁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想自己进去的缘故吧。
短短两句,写下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下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
柴门虽然不上开,满园春色却难以敲破,你看看一枝红杏钻进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斑斑”、“出来墙去”,直观的几个字,写下的并不仅仅就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下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下了一片春意盎然。
尽管主人没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全然填满了!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古诗《游园不值》原文及译文

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 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 “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 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 展。
的《马上作》一诗:“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 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陆游此作未免平展,有点马上观花,不及叶绍翁之作那 么精神专注,在深挚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波折中,迸发出春光难锁、喜从天降的生 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学的启悟了。可见名家之诗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 为名作,非名家一旦对生命与诗进行精诚开发,也可能出现奇迹。
古诗
古诗《游园不值》原文及译文
《游园不值》原文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的诗意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 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 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古诗《游园不值》译文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 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 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 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
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 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
古诗《游园不值》作者简介
《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

《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全诗内容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应怜屐齿印苍苔”,这句诗一开始就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
“应怜”意思是大概是怜惜,诗人推测园主人可能是怜惜园中的青苔,怕被自己的木屐踩坏。
这里透露出诗人小心翼翼的心态,也显示出园子的宁静和少有人至。
“屐齿”就是木屐底部的突出部分,古人常常穿着木屐在外面行走。
“苍苔”则是指青色的苔藓,它们生长在潮湿的地方,通常是在幽静的角落。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让我们仿佛能看到那布满青苔的小径,感受到园子的清幽和寂静。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打着柴门,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敲门时的轻柔动作,表现出他的礼貌和期待。
而“久不开”则让诗人的期待落了空,也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园主人究竟去了哪里?这一句与前一句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园子的幽静和神秘。
诗人满心期待能进入园子欣赏美景,却被这紧闭的柴扉挡在了门外,心中或许会有一丝失落。
“春色满园关不住”,虽然诗人没能进入园子,但他却看到了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这一句是整首诗的转折,从前面的失落转为惊喜和赞叹。
这里的“春色满园”让我们想象到园子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个“关不住”,更是充满了力量,仿佛那满园的春色有着无限的活力和生命力,一定要冲破束缚展现出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在这满园的春色中,有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
这一枝红杏成为了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或许园子里还有更多的美景,只是我们看不到。
但这一枝红杏就足以让诗人和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它是那么的鲜艳、那么的活泼,仿佛在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
这一句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阻碍和困难,但美好的事物总是会以某种方式展现出来,无法被完全阻挡。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注释与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注释与赏析《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解释与赏析叶绍翁·游园不值叶绍翁生卒年不详。
祖籍建安,长期隐居钱塘西湖。
其诗多写江湖田园风光,七言绝句尤其新颖、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tái),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释】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
值:遇到;不值,意思是没得到机会或没有遇到人。
2.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叩:轻轻敲门。
5.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6.红杏:早春开粉红色的花的果树。
【串译】可能是主人怕木屐齿踩坏了园中的青苔,轻轻敲打园门,很久也没有人开。
那满园春色哪里能关闭得住啊,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了。
【赏读提示】这首小诗写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访友不遇。
正是江南二月,乘兴来到一座小花园门前,想看看园里花木。
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应;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这样敲啊,敲啊,半天也不见有人开门迎客。
主人真的不在吗?大概是花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吧。
诗写得很幽默风趣,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
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就在他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的时候,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冲着人打招呼呢。
快意地想道:啊!满园的春色已经溢出墙外,任你主人把园门闭得再紧也关不住它!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小学古诗:《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

《游园不值》全文与注释《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全诗如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这句诗的意思是,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木屐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
“应怜”表达的是猜测,可能、大概的意思。
“屐齿”就是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苍苔”则是青色的苔藓。
诗人在这里推测园主人的心思,为下文柴扉久不开做了铺垫。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门。
“小扣”是轻轻地敲,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小心翼翼的动作,表现出他对这座园子的尊重和期待。
然而,长时间的等待却没有得到回应,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失落。
接下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尽管园门紧闭,但是满园的春色却是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探出了墙头。
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那伸出墙外的红杏,仿佛是春天迫不及待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关不住”三个字,强调了春天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它必然会冲破一切束缚,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而“一枝红杏”则以点带面,让人们可以想象到园内那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景象。
这首诗写得十分巧妙,从诗人想要游园却不得进入开始,让读者先感受到了一丝遗憾。
但紧接着,通过墙外的一枝红杏,又让人领略到了园内那蓬勃的春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希望。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前两句是铺垫和叙述,后两句则是转折和升华。
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将情感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诗人以小见大,用一枝红杏来暗示满园的春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意境上来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园子的宁静与墙外红杏的活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神秘和美好。
从主题上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色,更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尽管遇到了阻碍,但美好的东西总会以某种方式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游园不值》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游园不值全文注释赏析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赏析"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满园子的春色是柴门关不住的,一枝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
"“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
正是江南二月,云淡风轻,阳光明媚。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这样敲呀,敲呀,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迎客。
怎么回事儿?主人真的不在吗?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绿绿的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未免太小气了!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在他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的当儿,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美丽的红杏花探出头来冲着人打招呼呢。
诗人快意地想道:啊!满园的春色已经溢出墙外,任你主人把园门闭得再紧,也关它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但是,后来读者并不以这点儿为满足,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至于这种发挥是否符合诗人的愿意,那并不重要。
因为诗歌欣赏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读者不妨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趣味,扩展诗的意境,丰富诗的含意,或者给诗句涂上比喻象征的色彩。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的内容,具体内容:《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今天我为你精心整理了《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你喜欢。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宋/叶绍...《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今天我为你精心整理了《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你喜欢。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古诗注释①游园不值:想游园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②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爱惜。
③屐齿((jī chǐ):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④小扣:轻轻敲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⑥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游园不值》古诗翻译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jī)踩坏他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游园不值》分析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
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爱惜青苔,担心被游人踩坏,从而不开门。
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古诗赏析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游园不值翻译赏析

古诗游园不值翻译赏析《游园不值》作者是宋朝文学家叶绍翁。
其古诗全文如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言】《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
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注释】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翻译】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OrG/b/543htm,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游园不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游园不值体裁:诗题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名字:叶绍翁年代:宋代描述: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翻译: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
原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早已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创作动机也有很大争议。
刘永生《千古名诗千家诗》认为这就是纯粹的记游之作,蔡干军《诗艺引谈》则认为是为赞美高人隐士而作,而林方直、陈羽云《唐宋诗词浅释》则认为是反封建独裁、反压迫的政治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诗歌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云淡风轻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赏析三:艺术特色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
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翻译及作者简介

游园不值古诗原文翻译及作者简介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
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
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游园不值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翻译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游园不值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
其学出于叶适,与真德秀友善。
诗属江湖诗派。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游园不值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创作动机也有很大争议。
刘永生《千古名诗千家诗》认为这就是纯粹的记游之作,蔡干军《诗艺引谈》则认为是为赞美高人隐士而作,而林方直、陈羽云《唐宋诗词浅释》则认为是反封建独裁、反压迫的政治诗。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简介《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翻译/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1)游园:出外游玩。
(2)不值:没有遇到。
(3)应:应该。
(4)怜:爱惜。
(5)印:印上。
(6)小扣:轻轻地敲打。
(7)久:很长时间。
赏析/鉴赏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与此诗后半辞意颇同。
陆游在南宋诗名极大,江湖后辈叶绍翁多半读过《马上作》而有所沿袭。
在创作中,后人往往有类似和全同前人的语句。
这有两仲情况:一是无心偶合,一是有意借用。
前者如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
’因请易之。
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
’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卒不复易。
”后者如文天祥《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言之。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简介《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翻译/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1)游园:出外游玩。
(2)不值:没有遇到。
(3)应:应该。
(4)怜:爱惜。
(5)印:印上。
(6)小扣:轻轻地敲打。
(7)久:很长时间。
赏析/鉴赏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与此诗后半辞意颇同。
陆游在南宋诗名极大,江湖后辈叶绍翁多半读过《马上作》而有所沿袭。
在创作中,后人往往有类似和全同前人的语句。
这有两仲情况:一是无心偶合,一是有意借用。
前者如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
’因请易之。
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
’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卒不复易。
”后者如文天祥《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言之。
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及赏析

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及赏析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及赏析《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作。
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园不值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游园不值朝代:宋代作者:叶绍翁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扣了好久的门,也没有人来应门,大概是主人怕我的木屐踩坏他院子里的青苔吧。
一枝红杏从院墙上伸出来,想必是满园的春色管也关不住吧。
注释:游园不值――想观赏园内的风景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可惜。
屐齿――屐是木底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春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赏析:"大概是院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柴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满园子的'春色是柴门关不住的,一枝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到墙外来了。
"“满园”两句,或实写景致,或暗喻所访之人德行(满园春色)既为己所知见(一枝红杏),久之必为人所知。
正是江南二月,云淡风轻,阳光明媚。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这样敲呀,敲呀,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迎客。
怎么回事儿?主人真的不在吗?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绿绿的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未免太小气了!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在他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的当儿,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美丽的红杏花探出头来冲着人打招呼呢。
诗人快意地想道:啊!满园的春色已经溢出墙外,任你主人把园门闭得再紧,也关它不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游园不值》赏析

古诗《游园不值》赏析《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①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②应:可能,大概。
③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喜爱,怜悯。
④苍苔:青苔。
⑤小扣:轻轻地敲。
⑥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⑦屐齿: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译文】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
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
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园不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及注释】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怜惜。
3、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叩――轻轻敲门。
5、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赏析】
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
主人大概不在家。
也许是担心游人踏坏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开门。
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只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倒是“怜”字有情致,高齿的木板鞋(屐,音jī)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访春天消息,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怜惜、同情,尽管它吃了“闭门羹,轻拍木编门扇(柴扉,音fēi)而久久不见打开。
“嫌”是从推测园主人感情的角度落笔,“怜”则是从探访春色者的游兴的角度落笔,后者更贴合“游园不值”、无缘进门的诗题。
无缘进得园门,游赏的愿望
受阻,未免有点扫兴。
但扫兴之余惊喜地发现奇遇、奇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这就把“屐齿游园”转化为“精神游园”了。
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足珍贵。
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
到底自然界比园主人更能体贴游人的情趣,这就不仅是游人怜屐,而且春色派遣红杏使者也来怜屐了。
从某些语句上看,此诗点化了陆游的《马上作》一诗:“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不过陆游此作未免平展,有点马上观花,不及叶绍翁之作那么精神专注,在深挚的精神体验和心理波折中,迸发出春光难锁、喜从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学的启悟了。
可见名家之诗不一定都能省心地成为名作,非名家一旦对生命与诗进行精诚开发,也可能出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