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边伟)lbz071128章 (2)

合集下载

汽车使用和技术管理2-PPT精品文档

汽车使用和技术管理2-PPT精品文档

2、加速能力: 汽车的加速能力用加速时间来衡量。 加速时间有两项: 汽车原地起步加速时间; 汽车超车加速时间。 汽车发动机的扭矩越大,加速能力越好。
五款2.0升排量的中高级车对比
索纳塔 2.0GLS
发动机
直列四缸 /16气门
君威 G2.0
TWIN-TEC
雅阁 2.0
VTEC 直列四缸
马自达6 2.0
2、汽车寿命周期的定义:


是指汽车从构思、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直 到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 汽车寿命周期费用是指在汽车寿命周期的各个 阶段的费用总和。
包括: 汽车的购置费用 汽车的使用费用
3、汽车价值的表达式:
V = F/C
式中:V——汽车的价值; F——车辆的功能; C——寿命周期费用。 提高汽车价值的途径分析: 较低寿命周期费用; 提高汽车的功能。
直列四缸 /16气门
蒙迪欧 2.0
直列四缸/ 16气门
直列四缸
最大扭矩 180/4500 (Nm/rpm) 最大功率 101/6000 (kw/rpm)
180/4000 91/5400
186/4500 110/6000
177/4500 99/6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5/4500 105/6000
加速性能s
(0~100km/ h)
二、合理配置车辆
1、合理配置车辆
是指运输单位根据其所承担运输任务的性质、 运量、运距和道路、气候以及油料供应情况等条 件,合理配置车辆的结构。通过合理规划,优化 车辆构成,充分发挥车辆的利用率,满足运输市 场的需要。
2、合理配置车辆的标志 车型先进、安全可靠、货物装卸(或旅客上下) 方便。 车辆规格齐全,能与当地货(客)源相适应,且 配比合理,吨位利用率和客量利用率高。 产量的油耗、维修费用、运输成本低而利润高。 应变能力强,即能完成正常的生产任务,又能突 出重点,完成特殊任务。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人交版)》教案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7[1].3-7.4)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人交版)》教案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7[1].3-7.4)

江苏省技工学校教案首页课题: 第七章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7.3-7.4)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高原山区、无路坏路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掌握汽车在高原山区、无路坏路条件下行驶时的使用技术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高原山区、无路坏路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难点:汽车在高原山区、无路坏路条件下行驶时的使用技术措施。

授课方法:问答法、引入法、讲授法、举例法、归纳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网络资料参考书:《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网络资料教具:教鞭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3'问答法1'讲授法1'引入法20'讲授法举例法讲授法分析法复习提问1、低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低温条件下,汽车在使用时,可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3、高温条件下,汽车在使用时,可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作业讲评新课引入上次课我们和大家一起学期了低温、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我们在这两种气候条件下,可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来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

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在高原山区、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提高使用性能的具体方法,希望能给大家今后在驾驭汽车时,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更好地在不同的环境下驾驭汽车。

新课内容第七章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7. 3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一、高原山区对汽车使用的影响1、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高原地区:海拔↑――气压↓――空气密度↓――充气量↓――发动机动力性↓。

2、对发动机燃料消耗的影响高原山区:空气密度↓――充气量↓;1)山区行驶的汽车:海拔高度与行驶油耗增加率的关系个别提问并补充集体讲评与个别点评结合直接引入课题开始板书知识点重点个别举例讲解板图结合图形讲授、分析。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

1,汽车综合性能有哪些内容?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使用方便性、机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及其他性能。

1、什么是车辆的后悬?车辆后悬的大小对其使用有何影响?后悬:后轴中心线与车辆后端的水平距离。

车辆后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厢的长度、轴距,同时要保证车辆具有适当的离去角。

后悬不宜过长,否则上坡时容易刮地;当车辆转弯时,车辆的通道宽度过大,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2、什么是载货汽车的整备质量利用系数?汽车最大装载质量与汽车整备质量(汽车装备齐全时的总质量)之比。

4、什么是载货汽车的容载质量利用率和单位容积装载质量?指汽车可能装载质量与最大设计装载质量(容载质量)之比。

是评价容载量利用程度的指标。

载货汽车的容载质量的利用率=可能装载质量/最大设计装载质量。

单位容积装载质量是指汽车的最大设计装备质量与车厢的有效容积之比。

单位顿每立方米。

5、评定汽车机动性的指标有哪些?其定义如何?车辆的机动性是指车辆在最小面积内活动的能力。

评定车辆机动性的指标有最小转弯直径、通道宽度、内轮差。

1最小转弯直径。

车辆转向时,从瞬时转向中心到前轮轨迹中心线的距离为车轮的转弯半径,两倍的转弯半径即为转弯直径。

在外轮摆角达到最大值时的转弯半径的二倍,称为最小转弯直径,也就是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外侧转向轮中心平面运动轨迹圆直径。

2通道宽度。

指车辆外廓最外点的转弯半径与外廓最内点的转弯半径间的差值。

3内轮差:车辆转弯时的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若是拖带挂车则为牵引车的内轮后轮转弯半径之差。

6、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有哪些?直接评价指标:发动机在额定扭矩(最大扭矩)和额定功率(最大功率)时,驱动轮的输出功率间接评价指标:比功率、汽车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汽车最大爬坡能力。

7、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如何进行燃油经济性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保证动力性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汽车燃油经济性,通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油耗量或单位运输工作量所消耗的燃油量。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

2、对车身的要求:

车身应给驾驶员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舒适的乘 坐条件。 保证完好无损地运载货物且便于装卸。





车身应能保护乘员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 废气的侵袭以及外部恶劣气候的影响。 车身应保证汽车具有合理的外部形状,减少阻力 和燃料的消耗。 车身还应有助于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改善发 动机的冷却条件。 车身还应保证车内通风。 汽车车身上的一些结构措施和装备还应有助于安 全行车和减轻车祸等严重事故的后果。
三、汽车合适的视野
1、汽车前下方视区的合适值:
日本三菱公司曾经做了人-车-环境系统的研究, 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在高速公路上
如把视野范围扩大,会使人产生路面急速流动的 感觉,造成恐怖感。相反,若汽车前下方视野不 良时,路面缺乏移动感,驾驶员对车速的感觉变 差,易造成车速增加的趋势。

在市区行驶
如汽车的视野范围增大后,前车的移动会给后车 的驾驶员造成过大的敏感反应,路感刺激增大, 容易引起驾驶员疲劳。但汽车以最小视野在市区 行驶,无法获得必要的车外信息,特别是不易看 到行人和小型车,使行车间距增大。
汽车车身仅承受自身的重力所载人和货物的重典型的承载式轿车的车身壳体全承载式车身是汽车没有车架车身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础载荷全部由汽车车身承受
汽车技术管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张弦
第四讲 汽车安全结构
第一节 车身结构与安全
一、车身结构概述 1、车身的功用:
汽车的车身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容纳乘员 和货物的场所。

④机动车驾驶室必须保证驾驶员的前方和侧方视野。 驾驶员两侧的窗玻璃不允许张贴太阳膜,其它车 窗不允许张贴妨碍驾驶员视野的附加物及镜面反 光遮阳膜。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

目录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1)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 (9)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技术与检修课程标准 (27)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56)汽车传动系统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 (63)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 (79)汽车网络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89)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 (102)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113)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 (128)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 (141)汽车构造认知实训课程标准 (152)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实训课程标准 (160)汽车电控实训课程标准 (168)汽车底盘拆装与检修实训课程标准 (175)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实训课程标准 (185)汽车保养与维护实训课程标准 (196)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课程标准 (201)岗前综合技能实训与考证课程标准 (212)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汽车机械基础 0712001总学时数:60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程。

(二)课程定位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汽车中各种典型机构、传动装置及通用零部件进行结构、工作原理分析,并具备基本的设计计算与分析、国家标准的使用与执行等工作能力。

培养工程意识和职业素养,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设计思路在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结合汽车制造与装配、维修与技术服务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与企业合作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

按毕业生需要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所需的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进行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及重构,以此进行本课程的设计。

突出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服务后续课程为原则,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汽车发动机技术检修》等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

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范文1. 引言车辆技术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车辆的安全性、性能和环保性等方面。

为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保障乘客的安全,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辆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车辆检测与维护、驾驶员培训与考核、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2. 车辆检测与维护2.1. 定期检测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每辆车都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刹车系统、车轮与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等方面。

每次检测完成后,应填写检测记录,并及时修复发现的问题。

2.2. 日常维护除了定期检测外,车辆还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

每天起车前,驾驶员应检查刹车液位、轮胎胎压、车灯亮度等关键部件和设备。

同时,车辆维护人员也要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油、空调滤清器、清洁液等,并及时更换。

2.3. 维护记录为了及时了解车辆的维护情况,应建立详细的维护记录。

每次维护完成后,应填写车辆维护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跟踪和分析,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3. 驾驶员培训与考核3.1. 培训内容为了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应定期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交通法规、车辆技术知识、安全驾驶技巧等。

培训可以采用理论教育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驾驶员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2. 考核标准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应设立考核机制。

考核内容包括交通法规的掌握程度、驾驶技术的熟练程度、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考核标准应明确、公正,并及时向驾驶员反馈结果。

3.3. 考核周期为了确保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能够持续提高,应定期进行考核。

考核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未通过考核的驾驶员应接受再培训,并在合格后方可继续驾驶。

4. 应急救援措施4.1. 紧急情况的处理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保障乘客安全。

例如,遇到车辆故障或火灾时,驾驶员应立即通知乘客,指导乘客有序离开车辆,并采取灭火措施。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7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7

4、束角(Toe): 、束角 : 定义为由上方看左右两个轮胎所成的角度, 定义为由上方看左右两个轮胎所成的角度,向内 为Toe-in,向外为 Toe-out。 , 。 束角的功用在于补偿轮胎因外倾角及路面阻力所 导致向内或向外滚动的趋势,确保车子的直进性。 导致向内或向外滚动的趋势,确保车子的直进性。 Toe-in会造成转向不足 Toe-out则会增大转向 会造成转向不足, Toe-in会造成转向不足,Toe-out则会增大转向 过度的趋势。 过度的趋势。
2)路面噪音 路面噪音 特性 在路况不好的路面行驶时,发生震动噪音, 在路况不好的路面行驶时,发生震动噪音,属 于低驻波,虽然随着速度的变化, 于低驻波,虽然随着速度的变化,音压也相应 改变,但音质上的变化几乎没有。 改变,但音质上的变化几乎没有。 发生机理 由于路面小的凹凸,使得轮胎产生震动, 由于路面小的凹凸,使得轮胎产生震动,并传 递到悬挂系统以及车身, 空气的震动, 递到悬挂系统以及车身,造成内部 空气的震动, 产生噪音。 产生噪音。
5、转向时前展(Toe-out on Turn) 、转向时前展 定义为向时两前轮转向角度之差。 定义为转向时两前轮转向角度之差。 过弯时,弯内轮所转的角度通常大于弯外轮, 过弯时,弯内轮所转的角度通常大于弯外轮, 相差在2度左右, 相差在2度左右,其目的是在过弯时使车子能 以后轴延伸线的瞬时中心为圆心顺利过弯。 以后轴延伸线的瞬时中心为圆心顺利过弯。此 当弯内轮转角较大时,阻力也较大, 外,当弯内轮转角较大时,阻力也较大,阻力 的不同可使车子偏向阻力大的一方使转向容易。 的不同可使车子偏向阻力大的一方使转向容易。
3、后倾角(Caster) 、后倾角 定义为由车侧看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夹 向前为负,向后为正。 角,向前为负,向后为正。 后倾角的存在可使转向轴线与路面的交会点在轮 胎接地点的前方, 胎接地点的前方,可利用路面对轮胎的阻力让车 子保持直进。 子保持直进。 后倾角越大车子的直进性越好, 后倾角越大车子的直进性越好,转向后方向盘的 回复性也越好,但却会使转向变得沉重。 回复性也越好,但却会使转向变得沉重。一般车 子后倾角大约在1 度之间。 子后倾角大约在1~2度之间。

汽车运用基础第十章 汽车技术管理

汽车运用基础第十章 汽车技术管理

10.1 概述 二、车辆技术管理的原则 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运输车辆实行 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与 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1. 择优选配;
2. 正确使用;
3. 定期检测; 4. 强制维护; 5. 视情修理;
6. 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
10.2 汽车的基础管理 3. 车辆技术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1) 车辆技术档案应逐车建立,做到有车即有档。新车未建档或档案不完
整,不允许运行。 (2) 车辆技术档案实行专人负责、分级管理。基层运输单位的车管技术员 是技术档案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档案的填写、保管和资料分析报告,各级技术 管理部门负责检查督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管理部门只建立反映车辆 基本情况和性能等情况的车辆台账。 (3) 车辆技术档案的记载应做到及时、完整和准确。及时是指档案中规定 的内容要按时记载,不得拖延;完整是要按规定内容和项目要求填写,一项不 漏,不留空白;所谓准确,就是真实可靠。 (4) 为了更好地发挥车辆技术档案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各级技术管理部门 应建立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10.2 汽车的基础管理 二、车辆的装备
(1) 车辆的经常性装备应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
2012)、《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4785—2007)、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2016)、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 13094—2007)、《货运全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75—1998)和《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23336—2009)、 《厢式挂车技术条件》(JT/T 389—2010 )等标准的有关规定,并保证齐全、 完好,不得任意增减。 (2) 车辆在特殊运行条件下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配备保温、预热、防滑、 牵引等临时性装备。 (3) 车辆运输超长、超宽、超高或保鲜等特殊物资时,应根据需要增加临 时性装备。 (4) 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装备,应符合交通运输部《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 则》(JT 617—2004)的有关规定。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29页PPT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29页PPT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17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17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721.8.1715:15:1815:15:18August 17, 2021
14、市场营销观念:目标市场,顾客需求,协调市场营销,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创造利润。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下午3时15分18秒15:15:1821.8.17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下午3时15分21.8.1715:15August 17, 2021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3时15分18秒15:15:1817 August 2021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下午3时15分18秒下午3时15分15:15:1821.8.17
1)碰撞判断准确:
对于同时使用安全带的气囊
一般规定:车速在20km/h以下正面撞墙时, 气囊不点爆;30km/h以上时,气囊一定点爆。
对于不使用安全带的气囊
一般规定:车速在12.8km/h以下正面撞墙时, 气囊不点爆;20.9km/h以上时,气囊一定点 爆。
最初的汽车安全带是瑞典人发明的。
自本世纪40年代别克轿车将安全带作为标准配 置后,美国将安装和使用安全带确定为强制性的 联邦法规,由此开始了安全带的大规模普及。
20世纪70年代起,美、日、英、法等国相继实 行对轿车强制使用汽车安全带的制度。
欧盟于2003年6月20日通过一个新决议:从 2004年7月开始所有市场销售的新型汽车都要 强制安装安全带。
3、安全带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最大轴载质量。最大轴载质量是指汽车车桥所允许 的最大载荷重量。对于常见的双桥结构的汽车,可分为前桥 最大轴载质量和后桥最大轴载质量。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2.几何参数
几何尺寸是表达车辆所占有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大 小的尺寸。几何尺寸一般包括车辆的长、宽和高各方向的 尺寸(见图2-1)。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4) 纵向通过半径:在汽车侧视图上做出的与前轮、后 轮轮胎及两轴间最低点相切圆的半径R1(m)。纵向通过半径表 示汽车能够无碰撞的越过小丘、拱桥等障碍物的轮廓尺寸, 纵向通过半径越小,通过性越好(见图2-2)。
(5) 横向通过半径:在汽车后视图上做出的与左、右两 车轮轮胎内侧及底盘最低处相切圆的半径R2(m)(见图2-2)。
参数
175 km/h ≤9.0 s ≤13.5 s 5.7 L/100 km 6.8 L/100 km 8.8 L/100 km 11.21 L/100 km ≤5.8 m ≤15 m ≤1.5% <0.06% ≤79 dB(A)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2.1.3 汽车的结构数据 汽车的结构数据是指组成汽车各个系统、总成以
型号 排量 气缸直径×活塞行程 压缩比 气缸压缩压力 最大功率 /(转速) 最大转矩 /(转速) 怠速转速 最低燃油消耗率 润滑油消耗率 供油方式 点火次序
及关键部件的类型、形式、结构特点的技术参数,体 现汽车整体性能、档次、配置和特色的基础数据。现 以桑塔纳2000GSi汽车为例,列举常见的汽车结构数据 (见表2-2)。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发动机
表2-2 桑塔纳200水冷、电控燃油喷射式发 动机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 和识别代码
2.1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 2.2 汽车识别代码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2.1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
2.1.1 汽车的基本数据
1.质量
汽车质量是汽车自身重量和承载能力的度量。它是设计车 辆结构、车速和稳定性,安装各种附件和装置,计算运输工作 量以及设计道路等级施工标准的依据之一。汽车质量还是我国 汽车车型产品分类中载重车辆的重要分类参数。在汽车产品说 明书中所标明的汽车质量主要包括:
(6) 最小转向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外侧车轮 轨迹上的切点到转向中心的距离。最小转向半径是汽车机动 性的重要指标,表明汽车在最小面积内的回转能力和通过狭 窄地带或绕过障碍物的能力。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图2-2 汽车通过性参数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5.风阻系数 风阻系数是指空气与汽车以一定的相对速度流过 车身表面轮廓时所受到的阻力大小的度量。风阻系数 越小,汽车行驶中的空气阻力就越小。风阻系数是设 计汽车,特别是轿车外形轮廓及其他相关结构的重要 依据。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图2-1 汽车的几何参数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3.轮距与轴距 (1) 轮距:同一车轴的两端为单车轮时,车轮在车辆支 撑平面上留下的轨迹中心线之间的距离A1(mm)。轴的两端为 双车轮时,轮距为车轮两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A2(mm)。 (2) 轴距:汽车同侧车轮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如为三轴汽车,则轴距为同侧车轮前轴中心至后两轴中点间 的距离L1(mm)。
(1) 车辆长: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 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直面之间的距离L(mm)。
(2) 车辆宽: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 在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除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宽 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及轮 胎与地面接触变形增大的部位)的两垂直平面间的距离 B(mm)。
表2-1 桑塔纳2000GSi汽车使用数据
动力性方面 经济性方面 制动性方面 污染排放方面
项目 最高车速 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时间(0~80 km/h,半载) 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时间(0~100 km/h,半载) 60 km/h 等速油耗 90 km/h 等速油耗 120 km/h 等速油耗 15 工况城市循环油耗 初速度为 30 km/h 时的制动距离 初速度为 50 km/h 时的制动距离 CO(体积分数) HC(体积分数) 车外加速噪声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2.1.2 汽车的使用数据 汽车的使用数据是指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应达到的技术 要求或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方面、经济性方面、制动性方 面和污染排放方面的使用数据。现以桑塔纳2000GSi汽车为 例,列举常见的汽车使用数据(见表2-1)。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1) 整车整备质量。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身、全车电气 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加足冷却液、燃料、 润滑材料,带齐备用车轮及随车工具、标准备件及灭火器等 完整车辆的质量。
(2) 最大装载质量。最大装载质量是指额定装载的最大 限制重量。
(3) 最大总质量。最大总质量是指整车整备质量与最大 装载质量的总和。它是限制装载重量和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 依据。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3) 车辆高:车辆在额定载荷及标定轮胎气压的条件下, 车辆的支撑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 距离H(mm)。
(4) 前悬:通过两前轮中心的垂面与抵靠在车辆最前端 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垂面之间的距离K1(mm)。
(5) 后悬:通过车辆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与分别抵靠在 车辆最后端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垂面之间的距离 K2(mm)。
第2章 汽车主要技术数据和识别代码
4.车辆通过性参数 (1) 接近角:汽车前端下部最低点向前轮外缘引的切 线与地面的夹角α(°)。 (2) 离去角:汽车后端下部最低点向后轮外缘引的切 线与地面的夹角β(°)。 (3) 最小离地间隙:在额定载荷和标定轮胎气压下, 车辆支撑平面与车辆底盘突出部分最低点的距离c(mm)(见 图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