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胞质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乳糖
OH
第一节 质膜的分子结构
红细胞质膜上的糖鞘脂是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原,血 型免疫活性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糖链的糖基组成。
细胞表 面抗原 A B
血型 A B
血浆抗体 抗B 抗A 无 抗A和抗B
可受血型 A和O B和O 所有 O




R-Glu-Gal-GlcNAc-Gal-GalNAc Fuc R-Glu-Gal-GlcNAc-Gal-Gal Fuc R-A型和B型抗原序列 R-Glu-Gal-GlcNAc-Gal Fuc

糖脂:一个或多个单糖残基与脂类部分、单脂酰 或二脂酰甘油以糖苷键相连所形成的化合物,也 是构成双层脂膜的结构物质。糖脂主要分布在细 胞膜外侧的单分子层中。动物细胞膜所含的糖脂 主要是脑苷脂。 结构为:
O
CH2OH OH OH O O
NH
C
R
R:脂肪酸
(CH2)12 CH3
CH2 CH CH CH=CH OH 神经鞘氨醇
③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同,包括膜蛋白和膜 ③ 不对称性:
脂在脂双层中的不对称分布。
④蛋白质极性: ④蛋白质极性: 膜整合蛋白多肽链的极性区露出膜表面,而非
极性区则埋在脂双层的内部,故蛋白质分子既与水溶性分子
结合,也可与脂溶性分子亲和。
3.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
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 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疏水 的非极性头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这种 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磷脂双分子层的基本结构。 2、蛋白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膜质双分子层 中或其表面,蛋白分子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 称性及其与磷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各 自不同的特性与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中的 二维溶液。

(1)受体蛋白 (2)载体蛋白 (3)酶蛋白 (4)链接蛋白
质膜的标志酶:Na-K-Mg ATPase next
膜蛋白的存在形式
整合膜蛋白
脂锚定膜蛋白
膜蛋白的两种存在形式:整合膜蛋白和脂锚定膜蛋白
周边蛋白 胞外面
胞质面
Biblioteka Baiduup
(二)膜内在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
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
(三)去垢剂
1. 离子型(SDS)

去垢剂 2.非离子型(Triton X-100)
用途:分离纯化膜蛋白;去除生物膜
去垢剂是一端亲水、另一端疏水的两性
小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离子型去垢剂 (SDS)和非离子型去垢剂
(Triton X-100) SDS:
CH3
CH3
CH3-(CH2)11-OSO3-Na+

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结构 模型
2. 影响膜脂分子流动性的因素
①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 (不饱和脂肪酸越多, 流动性越大) ②脂肪酸链的长度 (脂肪酸链短,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磷脂的比值 (胆固醇含量增加,膜脂流动性降低) ④卵磷脂/鞘磷脂比值 (鞘磷脂含量高,流动性低) ⑤膜蛋白的影响 (结合蛋白质,影响其流动性) 此外,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离子强度、金属 离子等均可对膜脂的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 生物膜基本特征与功能

一、膜的流动性
二、膜的不对称性
三、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一、膜的流动性

(一)膜脂的流动性 (二)膜蛋白的流动性 (三)光脱色恢复技术
(一)膜脂的流动
1.运动方式(见前文说明) 主要是侧向 运动。 2.影响流动的因素(见下一页) 3.膜脂流动的意义 保障细胞生理功能的完成。
下一页
例题

1.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同细胞膜的关系。 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与其细胞质膜中卵磷脂/ 鞘磷脂比值过低,限制了膜流动性,影响 02/co2的交换。 2.动脉硬化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膜脂组成成分发生改变,使得膜的流动性 降低。如胆固醇比值升高、卵磷脂/鞘磷脂 比值过低等。
上一页
(三)脂质体(liposome p88)
脂质体的概念: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
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脂质体的类型。
脂质体的应用
脂质体的类型
(a)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团; (b)球形脂质体; (c)平面脂质体膜; (d)用于疾病治疗的脂质体的示意图
脂质体的应用
研究膜脂与膜蛋白及其生物学性质;生物膜研究
①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脂双分子层镶嵌以蛋白质构成。 ① 镶嵌性:
双层脂分子以疏水尾相对,极性头朝向膜外水相;蛋白质则 以不同程度镶嵌在脂双层中。
②流动性: ② 流动性:构成膜的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在膜中的位置不断
发生变化,脂类分子可发生侧向流动和倒翻等变化,蛋白质 分子在膜中的位置亦可发生变动。
(二)膜蛋白的流动

1.膜蛋白运动方式 2.影响膜蛋白流动的因素 3.膜蛋白流动的意义
有许多实验结果支持了膜具有流动性的观点。
1. 细胞融合实验 2. 淋巴细胞的成斑和成帽反应
膜的流动性不是质膜所独有的属性,细胞内的各种 膜,如内质网膜、线粒体膜等也都具有流动性。 下一页
鼠抗体
融合细胞
3.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 next
up
1.结构模型的研究简史

(1) Gorter & Grendel( 1925)发现质膜为双层脂分子构成;


(2) Danielli和 Davson(1935) 提出双分子片层结构质膜模型
(3) Robertson(1959)提出“单位膜结构模型”
(4) Singer和Nicolson(1972)提出流动镶嵌结构模型
(5) Wallach(1975)提出晶格镶嵌模型 荣获1972年诺贝尔奖! (6) Jain和White(1977)提出板块镶嵌结构模型 (7)近年来,脂筏(1988)模型
双分子片层结构模型
蛋白质
暗线
横 切 面
明线
暗线
脂类
2.模型的综述:各类生物膜的四大特征
CH3
(O-CH2-CH2)10- OH 返回 CH3
CH3 – C – CH2 – C –
膜蛋白功能如何测定?以钠/钾泵为例
利用脂质体法:用Triton X-100使膜脂溶解, 分离到有生物功能的膜蛋白。 制备人工脂质体时,加入纯化的膜蛋白,膜蛋 白就会插入到脂质体中,接着用透析法除掉去 垢剂,即可形成脂质体小泡。 如果分离的膜蛋白是钠/钾泵成分,这些重建的 小泡在镁离子和ATP的存在下,可进行钠/钾的 主动运输,通过对脂质体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 浓度的测定即可确定加入到人工脂质体上的蛋 白是否是钠/钾泵。

第四章 细胞质膜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
生物膜基本特征与功能
膜骨架
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

一、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二、膜脂 三、膜蛋白
next

next

next
第二节 生物膜基本特征与功能

一、膜的流动性
next
二、膜的不对称性
三、质膜的功能
next next
第三节 膜骨架

七、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1. 膜脂分子在膜内的运动方式
ⅰ侧向扩散或侧向转移(基本运动方式), 其扩散速率为10-8cm2/s; ⅱ自旋运动; ⅲ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ⅳ翻转运动:发生频率还不到脂分子侧向交 换频率的10-10。
膜的运动方式
第一节 质膜的分子结构
2.膜脂分子运动性的影响因素
①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 (不饱和脂肪酸越多, 流动性越大) ②脂肪酸链的长度 (脂肪酸链短,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磷脂的比值 (胆固醇含量增加,膜脂流动性降低) ④卵磷脂/鞘磷脂比值 (鞘磷脂含量高,流动性低) ⑤膜蛋白的影响 (结合蛋白质,影响其流动性) 此外,膜脂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离子强度、金属 离子等均可对膜脂的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极性头部; 非极性尾部
极性区;非极 膜脂构件; 性区 调节膜流动;
增加稳定性
总体功能:提供膜蛋白或酶的支架,为膜蛋白维持构 象、表现活性及酶存活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为细胞 提供进行生命活动的稳定环境。
磷脂酸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肌醇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甘油
结构特点:具有极性的头和非极性的尾 所含的两个长的烃链使整个分子的一部分带有非极性的 性质,称为非极性的尾。而甘油分子的第三个羟基与磷酸形 成酯键,因而具有极性,把这个极性部分称为极性头。
心的相互作用。 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 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 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2+ 、Mg2+ 等阳离子与带负 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 某些膜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 基上共价结合脂肪酸分子,插入脂双层之间,进 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还有少数 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
next
说明
细胞膜 生物膜 内膜系 统的膜
质膜和细胞内各种膜 在结构、化学组成和 活动属性等方面有一 定的共性,故总称为 生物膜(biomembrane)
新学科─膜生物学 (Membrane Biology)。
一、生物膜的结构模型(P83)
1.结构模型的研究简史 2.模型的综述
next next
二、膜脂
(一)膜脂成分 (二)膜脂运动方式 (三)脂质体

亲水头端 亲水头端 疏水尾端 疏水尾端 亲水头端
(一)膜脂成分
成分 1.磷脂 2.糖脂 3.胆固醇 含量 特性 功能
膜脂主要 构件
膜脂构件; 识别;调节 膜蛋白
甘油磷脂, 50%以上 极性头部; 非极性尾部 鞘磷脂 甘油糖脂; 5%以下 鞘糖脂 30%以下
仙台病毒
人抗体
细胞融合实验
返回
成斑 反应
成帽 反应
成斑
成帽
1.膜蛋白运动方式

侧向扩散:膜蛋白沿膜的二维表面运动; 旋转:绕与膜平面相垂直的轴线旋转。
第一节 细胞质膜的 结构模型
2、膜蛋白的运动性的制约因素:
①周围膜脂的性质和相态:处于晶态脂质之滞流区中的膜蛋白 不易运动;处于液态脂质区的膜蛋白则易于发生运动。 ②质膜相关结构的作用:膜蛋白在膜中的运动并不是随脂质随机 漂流,它还要受膜相关结构的影响。 ③细胞骨架的作用: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对膜蛋白的运动性具有 动态控制作用(微管可固定膜蛋白的位置;而微丝可引起膜 蛋白的运动)。
三、膜蛋白
膜脂构成了膜的基本框架,但膜的许多功能是由
膜蛋白来执行的——蛋白质是构成膜的另一种主
要成分。


(一)膜蛋白类型
(二)膜内在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

(三)去垢剂
(一)膜蛋白类型
1.根据与磷脂互作方式和在磷脂中的位置,分为 (1)膜周边蛋白(外在膜蛋白) (2)膜整合蛋白(内在膜蛋白) (3)脂锚定蛋白 2.根据功能分为
鞘脂类
动物和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的组分。也具有极性的头和非极 性的尾。包括鞘磷脂、脑苷脂、神经节苷脂类。 例 鞘磷脂类 是由鞘氨醇(2-氨基-4-十八碳-1,3-二醇)的 氨基与一脂肪酸以酰胺键相联,它的羟基与磷酸胆碱以酯键相 连构成。其结构如下:具有极性的头和非极性的尾
鞘氨醇磷脂的结构
返回
糖脂(Glycosphingolipids)
第四章 细胞质膜
要点综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特征 及其与其生理功能的联系、膜的化学组 成和分子结构模型、特点及功能。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细胞膜的分 子结构模型、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
考点分析
细胞膜、生物膜、单位膜、脂质体等基 本概念常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考查. 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膜脂的类型及运 动方式、膜蛋白的类型及与膜脂的结合 方式常以简答或填空的方式. 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细胞膜的功能等内容多以论述题的形式 进行考查.
AB O
A和B 无
注:Fuc,岩藻糖;Gal,半乳糖;GalNAc,乙酰半乳糖
返回
胆固醇 Sterols

胆固醇是一种 类脂化合物, 在生物膜中含 量较多。
胆固醇以中性脂的形式分布在双层脂 膜内,对生物膜中脂类的物理状态有 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保持膜的流 动性和降低相变温度。
(二)膜脂运动方式
脂质体中裹入DNA可用于基因转移;转基因
在临床治疗中,脂质体作为药物或酶等载体. 医学
小知识:脂质体的药用

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属于靶向给药系 统的一种新剂型。它可以将药物粉末或溶液包 埋在直径为纳米级的微粒中,这种微粒具有类 细胞结构,进入人体内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 噬而激活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并改变被包封 药物的体内分布,使药物主要在肝、脾、肺和 骨髓等组织器官中积蓄,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 指数,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