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疫情应急预案
水痘应急预案(通用4篇)
![水痘应急预案(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a69ff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1.png)
水痘应急预案(通用4篇)水痘应急预案一:学校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标:保障学校师生健康,迅速控制水痘疫情,减少传播范围。
二、应急响应流程:1. 预防宣传:学校定期开展水痘预防宣传工作,教育师生增加防护意识。
2. 监测疫情:学校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情况,如发现水痘病例,应立即通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3. 隔离控制:对病例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及时带回家治疗,以避免传播。
4. 整理数据:对病例进行统计,包括患病人数、年级、班级等,以便后续控制措施的制定。
5. 清洁消毒:对病例密切接触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包括教室、宿舍、卫生间等。
6. 通知家长: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向家长发出通知,告知疫情情况和预防措施,同时要求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
7. 请假管理:对病例密切接触者,可以主动请假,并就医确认是否患病,确保学校环境清洁。
8. 校园封控:如疫情蔓延,学校可以暂停课程,封控校园,进行全面消毒和清洁。
9. 配合疫情调查:学校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和协助。
10. 恢复课程:当水痘疫情得到控制后,学校要及时安排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安全后恢复正常教学。
三、应急预案宣传:学校要向全体师生发布应急预案,加强师生的应急意识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师生了解应对流程和操作要点。
四、应急预案监督:学校应建立应急预案监督机制,定期检查预案是否完善有效,对预案操作流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及时改进。
水痘应急预案二:家庭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标:保护患有水痘的成员的健康,减少疾病传播给其他家庭成员。
二、应急响应流程:1. 隔离患者:对患有水痘的成员进行隔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其安排在单独的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接触。
2. 加强卫生措施:提醒患者及其他家庭成员勤洗手、勤通风,保持卫生环境清洁。
患者应使用独立的毛巾和洗漱用具。
3. 个人防护措施:其他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并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措施。
疾控中心水痘应急处置预案
![疾控中心水痘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f528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0.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该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容易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水痘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2. 减少水痘对个人和集体的危害,降低疫情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提高疾控中心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疫情应对水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疾控中心及其派出机构在水痘疫情发生、发展、处理和结束全过程中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 组长:疾控中心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疾控中心分管领导-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责:负责制定、调整和实施水痘应急处置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 成员:流行病学调查员、消毒防疫员、医疗救治人员、信息员等职责:负责疫情调查、病例报告、隔离治疗、消毒防疫、健康教育等工作。
3. 专家咨询组- 成员: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领域的专家职责: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报告- 当发现水痘疑似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上级疾控中心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 报告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等。
2. 病例调查- 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症状、接触史等。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病例确诊-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水痘病例。
4. 隔离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传播。
- 患者应住院治疗,直至症状消失、皮疹结痂。
5. 消毒防疫- 对病例居住、工作和学习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教室、宿舍、食堂等。
-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
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
![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b87363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5.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
为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水痘疫情,迅速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等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 提高师生对水痘的认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 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水痘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学校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卫生副校长组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保卫科、后勤部门负责人2. 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水痘疫情防控各项工作;(2)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制定应对措施;(3)组织培训、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4)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及处置情况。
3. 各部门职责(1)教务部门:负责组织停课、补课等相关工作;(2)保卫科:负责校园巡逻、消毒隔离区警戒;(3)后勤部门:负责提供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等物资保障;(4)校医:负责疫情监测、病例诊断、隔离治疗等工作;(5)班主任:负责班级疫情报告、隔离观察、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1. 疫情发现(1)师生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班主任;(2)班主任报告校医,同时通知家长;(3)校医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如有必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2. 疫情报告(1)校医将疑似病例信息报告给疫情防控领导小组;(2)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疫情。
3. 隔离治疗(1)确诊病例需立即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为水痘疱疹结痂后不少于14天;(2)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4. 消毒工作(1)对病例所在班级、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2)加强对校园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
5. 信息发布(1)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疫情信息;(2)及时回应家长和社会关切。
五、应急演练1. 演练目的(1)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2)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3)熟悉应急处置流程。
2. 演练内容(1)疫情发现与报告;(2)病例隔离与治疗;(3)消毒工作;(4)信息发布。
医院水痘应急预案
![医院水痘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3c3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a.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该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在医院等公共场所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水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水痘防控机制,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和报告。
3. 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痘在医院内的传播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预案组织1. 成立医院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水痘防控工作。
2. 设立水痘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3.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医院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向全体医务人员和患者宣传水痘的防治知识。
(2)定期举办水痘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水痘防治能力。
2. 严格病例监测(1)设立水痘病例监测点,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水痘病例信息。
(2)加强病房、门诊等部门的病例报告,确保病例信息的及时、准确。
3. 及时隔离(1)对疑似水痘患者,应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相关部门。
(2)对确诊水痘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 加强消毒工作(1)对疑似或确诊水痘患者的病室、病房、卫生间等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2)加强医院公共区域的消毒,如电梯、走廊、卫生间等。
5. 严格出入管理(1)对疑似或确诊水痘患者,限制其出入医院,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观察。
五、应急预案1. 病例突发(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2)对疑似或确诊水痘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3)加强消毒工作,确保医院环境安全。
2. 病例增多(1)启动应急响应,加大防控力度。
(2)加强病例监测,提高报告速度。
(3)根据病情发展,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六、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院水痘防控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确保水痘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水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水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46d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一、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水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发生的水痘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水痘疫情监测系统,对校内师生员工进行日常健康监测。
2. 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学校卫生室和上级卫生部门。
3. 学校卫生室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初步诊断,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发现(1)学校卫生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病例进行初步诊断。
(2)对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2. 疫情报告(1)学校卫生室在2小时内将疫情报告给学校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
(2)上级卫生部门接到报告后,指导学校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疫情调查(1)学校卫生室对疫情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病例的分布、传播途径、接触史等。
(2)调查结果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
4. 隔离与治疗(1)对确诊病例,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
5. 环境消毒与防护(1)对病例所在班级和宿舍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
(2)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和防护知识宣传。
(3)加强学校卫生设施的维护,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6. 信息发布与沟通(1)及时向师生员工发布疫情信息,消除恐慌情绪。
(2)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家长、媒体的沟通,共同应对疫情。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学校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处置工作。
(2)启动应急预案,立即进入紧急响应状态。
2. 长期响应(1)根据疫情发展,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2)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六、总结与评估1. 疫情结束后,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2. 分析疫情原因,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水痘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水痘卫生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11d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c.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水痘传染性强,易于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控制水痘疫情的蔓延。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做好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4. 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 组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校医- 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卫生室工作人员、食堂管理员等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水痘防控策略,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2. 防控工作小组- 组长:校医- 副组长:班主任- 成员:卫生室工作人员、食堂管理员等防控工作小组负责水痘疫情监测、病例报告、隔离治疗、消毒防疫、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日常监测- 各班级每日进行晨检、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 校医定期对全校师生进行健康检查,掌握水痘疫情动态。
2. 病例报告- 确诊病例:班主任、校医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报告,并按照要求填写病例报告表。
- 疑似病例:班主任、校医进行初步诊断,并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3. 信息报告- 学校领导小组接到病例报告后,及时向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报告。
- 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病例隔离与治疗1. 隔离- 确诊病例隔离治疗:确诊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为发病后21天。
- 疑似病例隔离观察:疑似病例应在留观室隔离观察,隔离期限为发病后21天。
2. 治疗- 确诊病例: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等。
- 疑似病例:进行观察和必要的治疗。
六、消毒防疫1. 环境消毒- 病房、隔离室、教室、宿舍等场所,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
医院发现水痘应急预案
![医院发现水痘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7bfc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4.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确保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发现水痘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水痘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预防保健科、后勤保障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2. 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长:感染科主任副组长:预防保健科主任成员: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消毒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报告(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如发现疑似水痘病例,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30分钟内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2. 早期隔离(1)疑似病例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出现症状,立即隔离治疗。
3. 疫情调查(1)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的接触史、发病时间、症状等。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健康状况。
4. 消毒与防护(1)对疑似病例所在科室进行彻底消毒,包括病室、卫生间、走廊等。
(2)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5. 信息发布(1)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应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2)通过医院公告、社交媒体等渠道,向患者及家属发布疫情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6. 疫情监测与评估(1)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每日监测,了解病情变化。
(2)根据疫情发展,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五、应急响应等级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1. 一般级: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无扩散趋势。
2. 较重级:疫情在一定范围内扩散,但未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3. 严重级:疫情在较大范围内扩散,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4. 特别严重级:疫情迅速扩散,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造成极大影响。
六、总结与评估1. 疫情结束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效果。
水痘应急处置预案
![水痘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d014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7.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易于暴发等特点。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水痘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
2. 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痘疫情对师生健康和校园秩序的影响。
3. 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3.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现疑似病例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立即向校医报告。
(2)校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3)学校应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2. 隔离观察(1)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观察,并告知家长配合治疗。
(2)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并加强健康教育。
3. 疫情调查(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疫情调查,了解疫情发生原因、传播途径等。
(2)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排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 疫情处理(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痊愈。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3)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5. 信息发布(1)学校应及时向师生、家长发布水痘疫情信息,加强健康教育。
(2)做好疫情信息的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五、后期处理1. 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无病毒残留。
2.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3. 对疫情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本预案旨在提高学校对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
![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df784a7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1.png)
一、引言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水痘传染性强,易于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生活环境中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
二、应急预案1. 组织领导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水痘疫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师生对水痘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2)落实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3)加强消毒工作: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开展疫苗接种:鼓励师生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免疫力。
3. 疫情处置(1)发现疑似病例:发现疑似水痘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
(2)确诊病例:确诊为水痘病例后,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以下措施:a.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直至水痘结痂为止。
b. 对患者所在班级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c.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出现症状,立即隔离治疗。
4. 信息报告(1)校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2)校外报告:确诊为水痘病例,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三、演练方案1. 演练目的通过演练,检验水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师生应对水痘疫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1)发现疑似病例:模拟教师在教室发现一名疑似水痘病例,立即向保健医报告。
(2)隔离观察:保健医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判断为疑似病例,将其带至隔离室观察。
(3)通知家长:保健医通知家长,告知患者病情及隔离情况。
(4)消毒处理: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信息报告:学校领导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3. 演练步骤(1)准备阶段:制定演练方案,召开演练动员大会,明确演练流程。
(2)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模拟演练,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
(3)总结阶段: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发现水痘应急预案
![发现水痘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2410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7.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水痘疫情,降低传播风险。
2. 保障师生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3. 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发现水痘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发现(1)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报告学校校医。
(2)校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2. 疫情确认(1)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
(2)确诊为水痘后,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疫情处置(1)隔离治疗:确诊为水痘的学生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
(3)消毒工作:对学校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4)宣传教育:通过学校广播、公告栏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水痘防控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4. 疫情报告(1)领导小组应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疾控部门报告疫情。
(2)对疫情信息进行保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对外发布。
5. 疫情总结(1)疫情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专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2)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六、预案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处置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资金保障: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
3. 设备保障: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防护用品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医院水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水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f59c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e.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水痘病情轻微,但婴幼儿、孕妇、免疫力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医院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水痘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水痘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水痘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水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协调和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3. 设置应急工作组,包括疫情监测组、隔离治疗组、宣传教育组、物资保障组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水痘的识别能力。
(2)每日对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水痘筛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
(3)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疫情。
2. 隔离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待确诊后进行隔离治疗。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疫情传播。
(3)加强患者护理,确保患者舒适度。
3. 医护人员防护(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2)为医护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确保其健康。
4. 宣传教育(1)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水痘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控意识。
(2)开展医护人员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3)对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做好个人防护。
5. 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防护用品、消毒剂、隔离用品等。
(2)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发现:医护人员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疫情。
2. 疫情报告: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组。
3. 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待确诊后进行隔离治疗。
4. 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护人员防护。
5. 宣传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控意识。
水痘大爆发应急预案
![水痘大爆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8998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5.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发生水痘疫情时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水痘疫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应急处置小组由校医、卫生老师、班主任等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疫情监测、隔离治疗、消毒防疫等工作。
3. 消毒防疫组负责疫情发生区域的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4. 信息宣传组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疫情监测(1)加强晨检、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定期开展健康巡查,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
2. 隔离治疗(1)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为发病后至所有疱疹结痂为止。
(2)隔离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接触。
3. 消毒防疫(1)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
(2)对患者的衣物、用品等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4. 信息报告(1)及时向上级疾控部门报告疫情,确保信息畅通。
(2)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5. 教育宣传(1)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病意识。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水痘防治知识。
6. 防控措施(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
(2)鼓励师生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应急响应等级1. 一级响应:水痘疫情发生,已确诊患者数量较多,可能引发局部疫情。
2. 二级响应:水痘疫情发生,已确诊患者数量较少,但存在扩散风险。
3. 三级响应:水痘疫情发生,已确诊患者数量较少,无扩散风险。
六、终止应急响应1. 所有确诊患者已治愈,隔离观察期满。
2. 疫情发生区域已进行彻底消毒,无疫情传播风险。
医院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
![医院水痘应急预案及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3fcf8b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4.png)
一、背景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患者的水痘疱疹液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水痘患者以婴幼儿和青少年为主,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瘙痒等。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医院的传播,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公共卫生科负责人等2. 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水痘疫情的发现、报告、隔离、治疗、消毒等工作。
- 成员包括:感染科、儿科、护理部、公共卫生科、消毒供应中心等相关部门人员。
3. 宣传培训小组- 负责制定宣传方案,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培训。
- 成员包括:宣传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人员。
三、应急预案1. 疫情发现与报告- 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一旦发现疑似水痘病例,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
- 感染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初步判断,并在2小时内报告公共卫生科。
2. 隔离措施- 确诊为水痘患者后,应立即将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为出疹后7天或皮疹全部结痂。
- 隔离病房应配备充足的消毒设施,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感染。
3. 治疗措施- 患者治疗由感染科负责,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等。
- 加强患者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4. 消毒措施- 对患者所在病房、病床、卫生间等进行彻底消毒。
- 加强医院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如电梯、走廊、卫生间等。
5. 信息发布- 通过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水痘疫情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水痘。
- 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及隔离措施,争取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四、应急演练1. 演练目的- 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对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 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演练内容- 发现疑似水痘病例- 病例报告与隔离- 患者治疗与护理- 消毒措施- 信息发布3. 演练流程- 发现疑似病例: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发热、皮疹等症状,立即报告感染科。
水痘应急预案处置技术方案
![水痘应急预案处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52f8d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8.png)
一、方案背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水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处置技术方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决策指导。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3. 设立疫情监测组,负责水痘疫情的监测、报告和数据分析。
4. 设立防控措施组,负责制定和实施防控措施。
5. 设立疫苗接种组,负责水痘疫苗的采购、储存、分配和接种。
6. 设立宣传教育组,负责开展水痘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医疗机构和学校应加强水痘疫情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
2.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时限、报告内容和报告程序。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疫情不扩散。
4. 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传播途径和密切接触者。
5. 定期汇总和分析疫情数据,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水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对易感人群进行水痘疫苗接种,降低发病率。
3.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 加强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晨检、午检制度。
5.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6. 对病患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五、疫苗接种1. 购置合格的水痘疫苗,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2. 建立疫苗接种登记制度,确保接种信息准确无误。
3. 按照疫苗接种程序,为适龄儿童和易感人群提供免费接种。
4. 对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应急响应1.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
2. 确定应急响应范围,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4.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水痘爆发应急预案
![水痘爆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6b5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4.png)
一、预案背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为有效控制水痘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水痘疫情,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有效控制水痘传播,降低疫情对师生健康的影响。
3. 确保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水痘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水痘疫情防控工作。
2. 设立疫情报告、监测、隔离、消毒、宣传教育等工作小组。
四、应急预案措施1. 疫情报告(1)师生及家长发现水痘疑似病例,应及时向学校、幼儿园报告。
(2)学校、幼儿园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2. 疫情监测(1)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报告。
(2)开展水痘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师生免疫力。
3. 疫情隔离(1)对确诊水痘病例,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病愈。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出现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4. 疫情消毒(1)对病例所在班级、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2)加强公共区域消毒,如教室、食堂、卫生间等。
5. 宣传教育(1)通过校园广播、班会、家长会等形式,普及水痘防治知识。
(2)加强对师生、家长的疫情防控意识教育。
6.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足够的消毒液、防护用品、口罩等防疫物资。
(2)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学校、幼儿园,并采取隔离措施。
2. 确诊病例: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3. 疫情控制:采取隔离、消毒、宣传教育等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4. 疫情解除: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确认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解除应急状态。
六、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由学校、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预防水痘传染病工作应急预案(5篇)
![预防水痘传染病工作应急预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a20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4.png)
预防水痘传染病工作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
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
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组织管理1、成立本园预防水痘传染病管理小组(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组长:崔红副组长:刁伟栾桂花李玉娇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2、职责分工。
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1、发生水痘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5、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6、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7、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8、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每天在儿童离开班级午睡期间,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环节操作方法责任人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保健教师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附件:水痘小知识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为水痘病人,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
隔离期为全部结痂无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
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胸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水痘的应急预案
![水痘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322f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5.png)
水痘的应急预案水痘的应急预案概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水痘最常见于儿童,但也可能影响儿童或成年人。
在水痘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发热、皮肤瘙痒和疹子等症状。
为了应对水痘的爆发,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保护儿童和成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应急预案1. 针对患者的隔离一旦发现有人患上水痘,必须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以下是一些建议:- 将患者隔离在单独的房间,确保房间有良好的通风。
- 若条件允许,可安排患者单独使用卫生间。
- 提供患者专用的餐具和洗漱用具,并定期清洗消毒。
- 确保患者佩戴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控制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数量,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防护眼镜。
2. 个人防护措施面对水痘的爆发,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对于减少传播风险至关重要:-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温水充分洗手,特别是接触患者或患者周围环境后。
- 避免接触患者的皮肤疹子: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的皮肤疹子直接接触,避免传播病毒。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每天洗澡并更换干净的衣物。
- 不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床上用品等个人物品,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支持性治疗水痘的疗法一般以支持性治疗为主,通过缓解症状和促进患者康复:- 控制痒症:使用刺激性少的抗痒药物、冷敷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瘙痒感。
- 控制发热:用药物或物理降温的方式降低患者的体温。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饮水,适当补充电解质,以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 病情观察和报告在水痘爆发期间,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报告尤为重要:- 监测患者的体温、症状和恢复情况。
- 定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报告给相关的卫生部门或医疗机构。
- 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提供必要的病情和流行病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5. 疫苗预防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之一。
可考虑以下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根据卫生部门的建议,定期接种水痘疫苗。
医院水痘爆发应急预案范文
![医院水痘爆发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a853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9.png)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医院内水痘疫情的爆发,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有效地控制水痘疫情的传播,降低疫情对医院及社会的影响。
2. 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3. 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水痘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全院水痘疫情应对工作。
- 指挥长:院长- 副指挥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控科、预防保健科等相关人员2. 各科室职责:- 临床科室: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及时上报疫情;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 感控科:负责监测疫情动态,指导各科室做好防控工作。
- 预防保健科:负责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工作。
- 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组织培训、检查、考核,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应急响应1. 疫情监测与报告:- 各科室每日对疑似水痘病例进行排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感控科。
- 感控科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规定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2. 隔离与治疗:-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诊后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进行隔离。
- 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防止疫情扩散。
3. 消毒与防护:- 对疑似病例所在科室及相邻科室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 加强医护人员防护,提高防护意识,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 健康教育与宣传:- 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防护意识。
-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五、应急终止1.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14天内无新增病例。
2. 按照上级卫生部门要求,完成所有防控工作。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水痘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医院水痘爆发应急预案
![医院水痘爆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6c13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2.png)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医院水痘爆发,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生命安全,降低水痘传播风险,维护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水痘爆发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水痘爆发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疫情监测与报告组:负责监测水痘疫情,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防控与隔离组:负责患者隔离、消毒、防护等工作。
(3)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救治、医疗资源调配等工作。
(4)宣传与教育组:负责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5)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环境消毒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措施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各科室发现疑似水痘病例,应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程序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 防控与隔离(1)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3)对病房、病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4)限制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 医疗救治(1)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加强营养支持。
(2)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3)加强医护人员防护,防止院内感染。
4. 宣传与教育(1)开展水痘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水痘的认识。
(2)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水痘防治信息。
5. 后勤保障(1)储备足够的防护用品、消毒剂等物资。
(2)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满足救治需求。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疑似病例(1)各科室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核实病情,启动应急预案。
2. 隔离与治疗(1)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患者家属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3. 消毒与防护(1)对病房、病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2)加强医护人员防护,防止院内感染。
4. 通报与协调(1)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争取支持。
(2)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等保持沟通,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水痘应急预案
![水痘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7377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f.png)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痘在我校的传播,保障师生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水痘疫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水痘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2. 完善晨检制度:每天早晨,由校医负责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报告。
3. 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进行登记,并跟踪了解病情,做好隔离观察。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传播。
5. 接种水痘疫苗:鼓励师生积极参加水痘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四、疫情报告与处置1. 疫情报告:发现水痘疑似病例后,班主任或校医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通知家长。
2. 隔离观察: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为水痘患者后,按照疾控部门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3.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有症状,及时隔离治疗。
4. 消毒处理:对患病学生所在班级及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五、应急处置1. 疫情应急指挥部:成立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2. 应急响应: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措施:采取隔离、消毒、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等应急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4. 信息公开:及时向师生、家长、相关部门公开疫情信息,加强沟通协调。
六、后期处理1. 调查评估:对疫情进行总结评估,查找问题,完善防控措施。
2. 复课安排:根据疫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复课。
3. 病例随访:对治愈病例进行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4. 经费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经费充足,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痘疫情应急预案【篇一: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xxx疾控中心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中心各科室: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发病急、传染性很强,潜伏期10-21天,多见于儿童,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全年均可发生,尤其以冬春季为多。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臵水痘疫情,最大程度减少水痘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市水痘疫情的应急处臵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为做好我市水痘的防控工作,中心成立水痘疫情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成员由疾控科全体工作人员组成。
负责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突发疫情进行调查处臵和评估分析,向发生疫情的单位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检查;事件发生后负责启动本预案。
应急处臵队伍的组成和职责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疫情发生后要全面做好水痘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等现场处臵工作。
三、水痘的监测、预警㈠疫情的监测:疾控科要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水痘疫情的常规监测工作,督导检查全市学校、托幼机构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督促各网报单位,对确诊病例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消杀科对发生疫情的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技术指导。
㈡预警指标:一个学校、托幼机构报告一例临床诊断病例或水痘病例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发生1起及以上水痘暴发疫情或发生1例及以上病例死亡。
四、应急反应㈠核实疫情接到疫情报告,要根据水痘的诊断标准,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诊断,初步确定疫情的存在,同时报告中心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评估,确认必须启动应急程序的,应急处臵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
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臵队接到领导小组的指示后,应尽快赶赴现场,结合实际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按照计划和方案对水痘疫情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按有关技术规范采集足量、足够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查找致病原因。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传染病管理,需上级部门技术支持的,及时向中心领导小组汇报请上级有关单位指导。
㈢采取防控措施1、强化预检分诊,做好病人隔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督导检查各医疗机构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指导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避免医源性感染,做好每个住院病人的个案调查。
2、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督导检查各医疗机构对水痘患者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医院门诊和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制度,重点检查儿科和感染科等科室门诊和病房的消毒,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对患者污物等进行消毒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要加强对门诊和病房的检查、指导,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及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切实落实各项控制措施,杜绝医院感染。
指导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落实隔离措施和疫点消毒处理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3、加强对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防控措施落实,保护易感人群检查指导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落实晨检制度,指导学校落实校舍等场所的通风、消毒制度,督促学校每日进行晨检,并对缺课学生进行记录,指导托幼机构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督导检查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对发现的患有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必要时可依法采取暂时停学、停课等措施,以保护易感儿童。
4、加强医疗机构完善诊疗纪录督导检查全市各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要有详细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索。
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病知识的宣传,告诫家长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患病儿童接触;纠正儿童不良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应急接种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的要求,必要时开展水痘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要规范水痘疫苗的管理,对群众进行合理的宣传,严禁强制性接种和未经审批的群体性接种。
五、消毒技术1、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30-60分钟;用2%过氧乙酸溶液(8 毫升/立方米)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2、物表及物品的消毒:台面、门把手、水龙头等手接触部位,以及常用物品可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浸泡、或喷洒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洗干净。
地面可用1000mg/l(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湿拖或喷洒消毒,自然干燥即可。
3、手部消毒:首选肥皂流动水,或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异丙醇类、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消毒剂)揉搓作用1~3分钟。
六、疫情控制效果评价应急响应的终止,应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确认,判定应以病例数恢复到当地发病基线水平为原则。
可经疫情应急处臵专家组核定,转入常规监测防治。
疫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调查和处臵结果。
七、本预案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二:水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水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0%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
临床以皮肤粘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但以后可发生带状疱疹。
为确保我市在水痘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中心成立水痘疫情处置领导小组,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
成员包括防疫科科长、消杀科科长、检验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健康教育科科长、应急办主任、药械科科长。
主要职责是:按照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要求,组织、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参加水痘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完善本中心水痘疫情处置技术方案;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开展水痘疫情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成立应急处置队,分管副主任任队长。
成员包括防疫科、消杀科、检验科、健康教育科、办公室、应急办、药械科工作人员。
主要负责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健康教育等现场处置工作。
各科室职责是:防疫科:负责水痘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处理方案;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撰写处置报告。
消杀科: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导开展消杀灭工作;指导应急处置队员的个人防护;对消杀灭效果进行评价。
检验科:负责采样检验。
健康教育科: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办公室:负责应急车辆安排、通信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
应急办:协助带队领导及有关科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药械科: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保证应急物资的采购和供应。
以上科室人员不足时,中心主任可从其它科室抽调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二、启动确认本方案在发现水痘暴发流行或市卫生局认为应启动时,经中心主任批准,应急队应尽快赶赴现场开展流调处置工作。
三、现场处置措施(一)根据疫情性质,开展如下调查工作:1.开展个案调查:逐个调查病史、症状、检查体症和检验结果,找出共同特征,依据诊断标准作出判断;2.采集标本,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以核实诊断,证实是否暴发;3.深入了解暴发情况,包括疫情始发时间、首发病例、续发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地点、职业等分布,排除误诊病例;4.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5.发现漏报病例:与学校、幼托机构、医疗机构等保持联系,必要时在疫区挨户调查;6.查找传播因素和传播途径,划定区域范围,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7.调查近年来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必要时对周围易感人群实施应急接种;8.对暴发区进行社会调查,查找疾病暴发的可能因素;9.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暴发疫情调查报告;10.处理暴发疫情时,应随时向中心主任、市卫生局报告发病及处置情况。
(二)疫情处理原则:1.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发现继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严密观察。
2.对原因比较明确的立即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进行空气和环境消毒,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3.对密切接触人群开展应急免疫接种,根据病例分析和接种率资料确定应急接种范围。
4.组织疫苗供应。
5.有针对性地普及宣传卫生防疫知识与措施,将疫情及防治措施及时报告市卫生局。
6.随访和监测:了解末例病人隔离后最长一个潜伏期内是否有新病例,控制疫情措施是否落实,评价行动方案是否正确。
四、处置情况总结评价暴发疫情处理结束后,防疫科要及时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详细的暴发调查报告,逐级上报。
五、奖惩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对于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不服从指挥者,以及处置工作被动应付、处置不力的,按照中心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触犯法律的,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表1 水痘流行病学调查表表1 水痘流行病学调查表患者姓名______ 性别男__女__ 年龄__ 托幼机构或学校___________ 户主姓名______ 详细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发病日期 _____ 年__月__日,初诊___月___日初诊医师:_________ 初诊单位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 ___月___日临床症状:发热 ___ ℃倦怠不安__食欲不振__ 结膜充血 __ 咳嗽__ 抽风__ 其他:出痘 __ 月__日在发热后第__ 持续 __天出痘顺序:头颈部__ 、胸部__ 、背部__ 、腹部__ 、上肢__ 、下肢__ 、其它:密度:多、少其它:抗体测定:第一次__月 ___日第二次 ___月____ 日并发症:肺炎__气管炎__ 脑炎__ 化脓性皮炎____;既往发病史:麻疹___年__月风疹___ 年__ 月猩红热___ 年__月幼儿急疹 ___ 年 __ 月流行病学情况:病前___天曾接触过水痘病人或疑似病人,触地点:同屋__ 同班__ 同楼__邻居 __医院、外出走亲地点:详细地址水痘疫苗接种情况:次数接种日期年注射剂量反应情况接种单位未种原因一二月日年月日被动免疫情况:年月日,接种丙种球单白毫升治疗经过:经治单位门诊、住院计天用药:最终诊断:预后:治愈月日,死亡月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年月日日时调查人:【篇三:学校预防水痘应急预案】苇河中心校预防水痘应急预案为了有效控制水痘在校园内的传播,在区教育局、区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