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浅析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O .07SC I ENCE &TECH NO LOG Y I NFOR M A TI O N 科教平台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新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任务。
顺利完成这些任务,对人才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同时,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高职的现状及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城市首创“短期职业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历了20余个年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有了较快发展,现在的高职教育(含专科在内)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当年招生数,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的发展实际上是官方热,民间冷。
高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仍然是一个十分脆弱的部分,而且这种发展也主要体现在“量”上,“质”的问题则大不尽如人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却招生不足。
这不仅冲击了高等教育职能系统,使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而且还会使我国的大众高等教育陷入“扩张传统精英大学”的发展道路,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教学质量问题也是高职在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不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评价以老师讲课质量和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2高职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首先要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
以信息工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内涵。
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信息技术、培育和壮大信息产业这个关键环节。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大量的人才。
构建教育信息化课程平台 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 教 育信 息化 ; 教 师专 业发展 ; 信 息化 课 程平 台
中 图分 类 号 : G4 3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0 0 ( 2 0 1 4 ) 0 1 — 0 0 3 3 — 0 2
以教育 信息 化带 动教 育 现代 化 , 是新 时期 我 国教 育 改革 与
育 信息 化建 设 , 支撑 高素 质技 能型 人才 培养” 的战略 目标 。其 中 把“ 职 业教 育数 字资 源数 量与 质量 、 满 意度及 网络 教学 平 台覆盖
面 ”作 为 “ 全 面提 升 职 业 院 校信 息 化 水 平 ” 的 主要 维 度 之 一 。 _ 1 因此 , 根据 职业 院校 的特 征 , 构 建 适 合 职 业 院 校 教 育 信 息 化 课 程 平台, 对 于 推 进 职 业 教 育 信 息 化 发 展 和 促 进 职 业 院 校 教 师 专 业 化 发展 具有 重要 意义 。
高校 必须 为 教 师提 供相 应 的专 业 发展 条 件 , 让 教师 学会 使 用新
技术 服务 于教学 。
教师 专业发 展是 一项 长期 发展 的过程 , 时代在 进步 , 知 识 在 更新 , 高 职教 师需要 不 断学 习 , 包 括 专 业 知 识 和 实 践 技 能 。 在 高 职 院校 双师 型 教师 的定 位 中, 实 践 技 能 即 技 术 的 运 用 在 教 师 的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教 师 需 要 不 断 的 学 习 和 实 践 , 提 高 自 身 的 专 业 素养 , 以适应 新 的教育 环境 。近年 来 , 政 府 对 各 高 校 的 信 息 化 建设 的投入 很大 , 各 高校 纷纷 推行 数字化 校 园建设 、 学 校 资 源 库 建设 、 重 点数字 化实 验室 建设 等 , 众 多 高 职 院 校 在 学 生 的 技 能 培 养方 面耗 资 不菲 , 然 而 投 入 和 产 出 的 不 平 衡 在 大 部 分 高 校 中 还 是存 在的 , 这其 中的因 素有很 多种 , 最 主 要 的 发 展 瓶 颈 还 是 教 师
浅析信息化时代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和教育管理措施
浅析信息化时代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和教育管理措施1. 引言1.1 信息化时代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在信息化时代,高职学生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他们通常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具有与数字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
他们生活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对数字设备和网络工具有着很高的熟练度和依赖性。
高职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保持专注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习惯于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高职学生的网络依赖性较高,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和学习,对网络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有着强烈的认知和需求。
信息化时代高职学生具有数字原住民特征、抗干扰能力较强和网络依赖性较高这三大特点。
这些特点既是高职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成长的产物,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了解和分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教育管理措施,提高高职学生成长效能,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人才。
1.2 教育管理措施教育管理措施在信息化时代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信息化时代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和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信息化工具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信息化时代的高职学生,往往会面临各种信息的爆炸和碎片化,因此教育管理者需要帮助他们学会筛选和分辨有效信息,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课程体系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职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和知识。
教育管理者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信息化课程,以满足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
提倡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也是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网络是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教育管理者需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在学习和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个性化教学也是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策略。
信息化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化分析研究论文
信息化技术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化的分析研究摘要: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的必然措施,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了推动素质教育,实现人才的创新化培养模式。
文章认为通过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能够改革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促进和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化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合理化、信息化、现代化和创新化。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模式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42-001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已有的教学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分析了职业教育中教学创新的途径。
它既有来自教学系统外部的创新途径,又有教学系统内部的创新途径。
一、构建信息化的教学创新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
信息化仿真教学环境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能够推动和促进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
转变高职教育教学观念,大力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与研究,推进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体系的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仿真实训室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学生通过模拟练习可以获得在现实中不便或不能获得的真实体验。
多媒体技术能够抓住瞬间发生的现象,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增强对事物和工作的感性认识,有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网络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通信资源,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参与的多方互动教学模式。
总之,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基于网络通信的互动交流模式形式将突破原来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和补充,实现教学空间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32.180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①谢铮1 孟巍2(1.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长春 130024)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运用以往的培训方式并不能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
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会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主要是源于互联网中蕴含丰富信息资源,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提供了指引。
高职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更新教学手段,并成为高素质教育工作人员。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希望为高职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教师 专业发展 策略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180-02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教师专业发展也拥有了一个新的生命。
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让教师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教师的教育变革方向也得到了明确。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强化了对专业的认知。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建设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力求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发展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1 互联网+时代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1.1 教师专业素质展现出信息化特征通常情况下,教师专业化素养主要涉及了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教育形式,形成了完善的服务模式。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会运用便捷的网络设备。
在实际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会对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整合,让教师的专业素养朝着多样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所以,在此发展境遇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展现出了信息化的优势。
1.2 教师的角色展现出多元化特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在教学中展现出主导地位。
计算机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当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当中的应用1. 引言1.1 数字化教学的定义数字化教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通过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传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数字化教学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设备和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数字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数字化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着师生互动不活跃、学习氛围不浓厚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资源不均衡,部分学校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由于传统教学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受到制约。
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高专教育需要借助数字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改革和创新。
数字化教学将传统教学内容数字化、在线化,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学习和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教学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3 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要性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数字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设计和布置课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改革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改革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摘要:信息改变世界。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信息,进一步改革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助力高职院校的发展已成为今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简要论述了信息化在改革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应用信息提出重要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改革;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51-11 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领域1.1 管理方面的应用1.1.1 公文流转在公文流转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传送,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能节省办公费用。
1.1.2 档案管理包括:教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学籍管理、学生成长记录袋等。
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具有方便、明了、快捷等优点,无论管理还是查询都非常方便,并且不易出错。
1.1.3 数据传输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数据统计、报表的填制等。
1.1.4 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成绩管理、总结、教职工的考核等。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务管理,既方便快捷又准确无误。
1.1.5 即时通讯利用信息技术,在局域网内可以即时联系,能够互相交流,传输文件,交流视频、音频信息等。
1.2 教学方面的应用1.2.1 网上教学网上教学,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可以重复学习,以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1.2.2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已经应用于很多高职院校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非常形象的为学生展示所学内容,同时课堂互动性会更强,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信息化在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改革中的重要性学校管理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因此,加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
另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方面顺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依托信息化技术 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8 07 ) ( 7
8 O8 ( .O)
印 度 巴西 中国
5 40 ) ( .6 4 38 ) ( 7 4 39 ) ( .0
4 49 ) ( .6 5 56 ) ( .5 4 48 ) ( 5
2 10 ) ( 18 2 / () 2 19 ) (18
I d xRe otdb B OL . 2 0 一 1 o 1 ht : w n e p r yI e DC I / 】 [ 9 O ~ 6. t / ww. E 0 p /
【 4 】W i r e h .T eIfr t n S c t Idx ( I l dW l o f c h noma o oiy n e I ) i e S
2 0 【 B/ 】 2 0 一( — 6 . t :/ ww1 r b n .r / 0 0 E OL .【0 9 ) 0 】 h t / w 1 p . l a k og wo d
应用能力 (I 01 I , 0) S2 655 ) (8 0
6( 6 2) 56
( TAI . 20 ) 0 1
发 展 前 景6 ) ( .9
The 20 e e di s a ki s 05 -r a nes rn ng ,The 20 e e dnes rn ng , 06 -r a i s a ki s The 00 e-r a nes rnk n s 2 7 e di s a i g ,Th 08 - ra i e sr n i g e 20 e e d n s a k n s
州市政府管理后 , 以信 息 化 教 学 为 突 破 口 , 企 合 作 , 校 努 力 贯彻 落 实 《 国务 院 关 于 大力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的 决定 》 国 (
关于促进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 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的应 用者 身上 则表现 为 , 则 广 大教 师对 信 息化 与 教 一 的过程 。 学 的关 系认 识 不足 , 则部 分教 师 习惯 传 统 教学 模 式 二
纪末才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 中, 进入 2 世纪 , 1 我国信 针 对 陛的查 漏补缺 , 助于 高职 院校 的科学管 理 。 有
息化 进程 迈上 了一 个新 的 台阶 , 呈现 出广 泛应 用 现代 信息 技术 、 利用 信息 资 源推动 社会快 速发 展 的趋势 。
( ) 一 思想认 识 落后 , 乏组 织规 划建设 缺
家“ 二五发 展规 划 纲要 ” 出大 力发 展职 业 教育 ; 十 提 国 设 的进程 。
务 院、 教育 部历 年发 布文件 强 调加 强 职业 教 育 信息 化 ( ) 二 经费投入 不足 、 设备 利 用率 不高
建 设 , 进 现 代 信 息技 术 在 教 育 教学 中 的应 用 ; 育 推 教
教 育信 息化 是时 代和教 育 自身发 展 的需 要 , 国 而不 愿使 用信 息技术 , 我 三则 很 多 院校 缺乏 针 对 教师 信
的教育信息化经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和政策推动 息技术能力的专项培训 , 如此便导致教师教学信息技 取得了显著进 展。职业 教育作 为教育行业 的组成部 术化水平停留在初级 阶段或教学 中根本不使用信息 分, 既要 符 合教 育发 展 的一 般 规 律又 有其 特殊 性 。 国 技术 手段 , 在一定 程度 上制 约 了高 职教 育 信 息化 建 这
二、 高职 院校信 息化 建设 中存在 的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03.15•【字号】鲁教职字〔2018〕12号•【施行日期】2018.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院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号),加快构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体系,推动我省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正促使学校形态、学习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省职业教育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推动职业教育变革和创新,培养大批高素质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山东教育强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为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职业院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智能校园;推动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学校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推动职业教育教与学形态的变革创新,使其更加适合“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显著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和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管理、服务和决策信息化水平,职业教育信息化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教育变革策略
教 育 过程 、 育 环 境 信 息 化 的 目标 。信 息 化 带 来 了 我 国高 职 教 育 教 发 展 的 战略 机 遇 期 。 育 信 息化 对 高 职 教 育 的 思 想理 念 、 才 培 养 教 人
模式以及学校与社会的互 动关系产 生深刻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是
高职 教 育变 革 的 巨 大 推动 力 , 我 国成 为 职 教强 国 的 必然 选 择 。 是
的限 制 , 而 拓 展 学 习 的对 象 、 间 、 点 、 求 、 式 和 进 度 , 生 从 时 地 需 方 产
虚 拟 教 室 、 拟 实 验 室 、 拟 校 园 、 拟 学 社 、 拟 图 书 馆 等 , 来 虚 虚 虚 虚 带 虚拟教育。 远程 教 育使 传统 校 园变 得 没 有边 际 , 只要 有 网络 连 接 的
作 的高 职 实 训 和 实 习环 节 还 可 通过 网络 虚 拟 实验 和 实 习来 实现 。
境还可以为各类学 习群体提供平等 的学 习机会 , 促进大众化教 育、
终 身 教 育 和 社 会 型 教 育 。这 些纵 横 层 面 联 贯起 来 , 形 成 开 放 式 就 立 体 化 的 办 学 格局 。
关键 词 : 育信息化 高职 变革 教
中图分类号 : 7 92 G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70 (0 60 - 0 1 0 17 - 2 1 20 )8 0 2 - 2
一
三、 教育信息化对高职教育变革的作用
教 育信 息 化 引发 了 高职 教 育 变革 , 引发 了教 育 观念 、 育 组织 、 教 教 育 内容 、 育技 术 、 育 评价 、 育环 境等 一 系 列 的变 化和 改 革 。 教 教 教 日 1建 立新 时 空概 念 的 校 园 。教 育 信 息 化 将 淡 化 高 等 教 育 的 地 ,
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探讨
教育管理JI A O Y U G U A N L I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探讨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学院赵艳丽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变:人才培养观念、教学方式、实践活动、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变化。
信息技术必然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技术;信息素养;信息化融合随着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
作为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因此,需要加快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推进质量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的融合。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国外职业教育信息化状况美国的职业信息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其把发达的信息技术注入到职业教育中,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更是把网络信息化渗透到千家万户,建立远程网络社区,教师在网络社区里进行远程培训指导,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1];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备受关注,并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
其在2016年提出了“职业教育4.0”倡议,主要目的是推进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利用开放的教育资源、大数据,提出多种多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澳大利亚职业院校探索建立雇主数据库,给学生提供工作场所,提前体验企业的各种工作;瑞士引导师生群体熟练掌握信息化技能,建设了数字化实验室、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室,编著了信息化的立体式教材,采用了信息化学习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2]。
(二)国内职业教育信息化状况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通识课程、隐性课程、专题教育、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其不断研发大数据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整合融通。
信息化时代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时代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推动作用[摘要] 我国近年来对高职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职业教育的管理工作也愈发重要。
在职业教育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还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关键词] 信息化;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在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好的管理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以及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成为了衡量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在高职教育管理中引入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教学资源成本,使管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用在教学实践中去,信息化时代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信息化管理,教师就可以将原本分散无序的教学资料和活动形成一个资源库,从而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例如对某一篇文章的讲述,学生通过信息化技术,就可以在声、色的情境中感受文章的意境,感受文章的主题,做到直观以及富有情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另外,网络资源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功能完善,学生可以自行浏览教学网站和电子图书,下载音像资料,品评名师空间,对于网上的优秀教案予以借鉴或者是大胆指出漏洞,突破了原有的教学限制,让学生自主地与名校教师对话。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评比教师的公开课并公开评比信息,让学生掌握教学动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信息化的运用,不仅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还为职业教育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提高工作效率以往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可谓是“纯手工”,很多信息在学生部门、教务部门以及师生之间不能够及时共享和沟通,导致了工作难以协调,更是难以控制进度。
实施信息化管理之后,只需要在计算机中存储教学数据,并将其设置为共享模式,就能够及时地对师生进行公开分享。
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校园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提高校园管理的效率,改善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提出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以促进高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2. 目标和意义2.1 目标高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打造智慧校园,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教育服务,满足教学管理的需求,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校园管理的效率。
2.2 意义•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管理效率:数字化校园可以优化校园管理流程,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提供便利服务:数字化校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如课程管理、选课系统、考试成绩查询等。
•加强学校形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形象,增强学校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师生加入。
3. 建设方案3.1 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设施: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覆盖校园各个角落,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电子设备:为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提供数字化教学环境。
•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和存储校园各项数据。
3.2 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包括以下功能:•学生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课程选报等。
•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程安排、评价管理等。
•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管理、课件制作、在线作业布置与批改等。
3.3 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移动学习平台,提供移动学习服务,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包括以下功能:•课程学习: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学习。
•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学习资料、课件等资源。
•作业提交: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交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批改作业。
3.4 校园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物联网技术,建设校园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各种设施和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包括以下功能:•宿舍管理:引入智能门锁、智能照明等设备,提高宿舍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高职信息化建设
高职信息化建设高职信息化建设是指在高职教育领域中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教学、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探讨高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实践。
一、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籍、在线视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学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实现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等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评估准确性。
二、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规范化管理、高效运营的基础。
通过建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籍信息、课程安排、成绩记录等,方便学生查询和管理。
教职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教师的教学经历、科研成果等,方便院校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和人事管理。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和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和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维护效率。
三、服务信息化建设服务信息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的关键。
通过建立学生服务平台、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和校园一卡通系统等,提供便捷的服务和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学生生活服务、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多种服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和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实现学生的一卡通功能,方便学生在校园内的消费和管理。
高职信息化建设在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提供便捷的学生服务。
然而,高职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网络安全、师资力量和设备投入等方面的不足。
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包括:
1、促进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使高职教育的管理、教学和学习都有了革新。
可以从“灵活教育”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使教育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了高职教学交流与合作。
信息技术使高职教育受益,可以基于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并实现多地教育教育联合办学,推动了高职教学的发展。
3、改善了高职教育的现状。
通过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活动,更有效地更新教育内容,从而使高聾教育获得改善。
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新技术,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 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兼作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高职院长研修班
兼作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高职院长研修班学习体会
蒋锦标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营 口 150 ) 10 9
摘 要 :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与作用,在分析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整体态势和所在学院
信 息化建设现状 的基础上 ,认为推进所在学 院的信 息化建设必须借 鉴其他 院校 的信息化建设 的经验 和成果 ,积 极 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 积极做 好辽宁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 团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 积极发 挥
比 ,更感觉 到我们 的信 息化建设仅仅 还是开始 。
发颠覆性 的革命 ,推动学 习方式方法的革命 ,推 但是 ,培训 、学习和 交流既让我们看 到 了差距 , 动职业 院校 的教室革命 ,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更让 我们坚定 了学 院信息化建设 的决心和信 心 , 的根本性变革 ,推动学院管理全员 、全过程信息 对如何做好学院下一步信息建设工作形成了更加 清晰 的思路 。 化。
二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 息化建设现 状及
出更高 的要求 。如现代农业 中的生态农业 、有机 实训、顶 岗实训转变。 农业 、工厂化农业 、都市农业等新 的农业产业形 第 四 ,职业教育的学 习方式必将随着人们生 式 同样在颠覆着传统 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 ,同 活方式 的升级 而升级 ,即学 习者 的学习要求 随着
收稿 日 :2 l—1—2 期 01 0 0 作 者简介 :蒋锦标 ( 5 -) 1 6 。男 , 宁海城人 ,辽 宁农 9 辽
随产业 的要求提高而提高 。如随着产业 的发展与
变 。这的需求将从技能型 向高技能型 ,技 式提 出了新 的挑 战。首先 职业教育的实训条件必 术 向高级技术 的转变 。其次是产业 的发展对职业 须 升级 ;其 次实训途径必须 进一步 向校企结合 、 院校的办学规模 、办学层次 、专业结构和 内涵提 产学合作方面转变 ;第三实训方式必须 向生产性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22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带 动 新 型 的高 职 教 学 模 式 产 生 . 我 国传 统 的 高 职 教 学 模 式 是 典 型 的“ 以教 师 为 中心 ” 教 学模 式 , 的
这 种 教 学 模 式 忽 视 了学 生 的认 知 主 体 作 用 , 生 在 整个 教 学 过 程 中 始 学 终 处 于 被 动 接 受 知 识 的 地 位 , 生 的 学 习 主 动 性 被 忽 视 , 至 被压 抑 , 学 甚 1 国 外 高 等 教 育 与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 关 系 . 1 在 美 国从 上 世 纪 6 0年 代 开 始 讨 论 教 育 技 术 的定 义 .O年 代 意 见 相 按 这 种 模 式 培 养 出 的 人 才 是 知 识 型 人 才 而 非 创 造 型 人 才 。 网 络 与 多 7 信 为 对 集 中 。与此 同时 , 育 技 术 学 的理 论 体 系也 在 形 成 。以 1 8 教 9 7年 著 名 媒 体 教 学 中 , 息 技 术 为学 生 的 认 知 过 程 提 供 了有 利 的 条 件 , 学 生 生 为 探 心 理 学 家 罗 伯 特 ・ 加 涅 主 编 的 《 育 技 术 学 基 础 》 书 , 具 代 表 提 供 了丰 富 的 、 动 的 学 习 资 源 . 学 生 提 供 了许 多 发 现 知 识 、 究 知 M・ 教 一 最 识 和 表 达 观 点 的 有 力 工 具 。 多 数 情 况 下 , 师 是 一 个 组 织 者 , 生成 大 教 学 性 。 这 个 时 期 , 他 国 家 也都 开 展 了对 教育 技 术理 论 的研 究 。 其 通 答 批 嘉 格伦 ( en Jn s “ Gl R. e) 网络 教 育一 2 世 纪 的 教 育 革 命 ” 出 了 为 了 主 体 。 教 师 所 做 的 是 提 供 教 学 资 源 , 过 网 络 个 别 辅 导 、 疑 、 n o 在 1 提 组 讨 练 建 立 以 电 子平 台 为骨 骼 的 网 络大 学 . 详 尽 地 阐 述 了 网络 教 育 和 建 全 改 作 业 , 织 学 生 自主 地 探 究 、 论 、 习 。 网 络 这 个 巨 大 的信 息 资 源 并 是 计 不 网络 大 学 的 意 义 、 质 、 务 、 径 和趋 势等 。 性 任 途 约翰 ・ 恩 (o n .yl) 的 载 体 ,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源 泉 。 算 机 和 网 络 , 仅 是教 师 的教 伯 Jh AB ne 更 有 学 于 19 9 5提 出虚 拟 学 校 , 析 了信 息 技 术 对 大学 校 园 的 影 响 。 帕 克 ・ 分 罗 学 手 段 , 是 学 生 良好 的 学 习 工 具 , 了 它 们 , 生 才 真 正 成 为 了课 堂 高 斯 曼 ( akr omsa 在 《 起 的 世 界 电 子 大 学 ; 识 时 代 的全 球 高 等 的 主 人 。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在 高 职 教 育 中 体 现 出 独 特 的 优 势 。 职 教 育 适 P reR s n ) 崛 知 将传 统 的 以 学 校课 堂 讲授 为 主 的 教 学 模 式 逐 渐 发 展 教育 》 书 中 , 知 识 时代 的全 球 高 等 教 育 的模 式 进行 了 描 述 和 探 讨 。 应 这 种 发展 形 式 . 一 对 现 个 它们 的 主要 观 点 是 : 一 , 息 化 能 够 积 极 促 进 教 育 的 发 展 。 “ 息 学 成 为 媒 体 化 组 合 教 学模 式 、 代 化 远 程 教 学 模 式 、 别 化 自主 学 习模 第 信 信 将 显 示 出更 强 大 的活 力 , 以有 利 于 日益 多 样 化 的发 展 ”第 二 ,发 展 中 式 和 交 互式 网 络化 合作 学 习 模式 等 多种 模 式 。 ; “ 国家 可 以与 发 达 国家 站 在 同一 条 起 跑 线 上 ”第 三 ,在 信 息 化 背 景 下 , 23 现代 信 息技 术 有 助 于 高 职创 新 人 才 的培 养 ; “ . 创 新 人 才 的能 力 素质 首 先应 该 具备 信 息能 力 。 世 纪 的创 新 人 才 新 比较 优 势 日益 取 决 于 科 学 技 术 , 不 是 地 理 位 置 或 历 史 情 况 ” 而 。 学 信 能 概 括 说 , 代 信 息 技 术 下 的 大 学 教 育 创 新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 外 的 能力 素 质 包 括 : 习技 能 , 息 素 质 , 够 有 效 地 对 信 息 进 行 分 析 、 现 国 利 批 想 的研 究 情 况 , 宏 观 角 度 看 , 及 到 大 学 教 育 机 构 的 管 理 、 学 、 研 加 工 、 用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包 括 发 散 思 维 、 判 思 维 、 象 以 及 抽 象 概 从 涉 教 科 人 和 社 会 服 务 等 领 域 ; 微 观 来 说 , 包 括 高 等 院 校 的 信 息 基 础 设 施 建 括 与 逻 辑 推 理 等 方 面 的思 维 能力 , 际交 往 与 合 作 精 神 。 现 代 信 息 技 从 它 创 条 它 设 、 学 资 源 建 设 、 才 队 伍 建 设 、 理 制 度 建 设 等 方 面 。 近 些 年 这 方 术 为 素 质 教 育 、 新 教 育 提 供 了环 境 、 件 和 保 障 。 是 一 种 全 新 的 模 教 人 管 式 , 有 开 放 性 、 互 性 、 作 性 、 主性 等 特 点 , 以 突破 时 间 和 空 间 具 交 协 自 可 面 的 研 究 也 在 进 一 步 深 入 , 得 了相 当 的 进 展 。 取 的限 制 , 助 人 们 随 时 随 地 学 习 。 生 利 用 教 育 信 息 化 的 环 境 , 过 检 帮 学 通 1 国内 高 等 教 育 与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的 关 系 . 2
信息化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求 的人 才 为依据 。 现 代信 息化 正是 应教 育改革 的 呼唤而 来 。 它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6 - 2 8 作者简介 : 刘明 国( 1 9 7 8 一) , 男, 辽宁朝阳人 , 辽宁城 市建设职业技 术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现代教 育技术、 现代数 字媒体、 网络工程技术、 计算机应 用与科 学。
信 息化 在高职 院校教育改革 中的作 用
刘明 国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 学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1 2 2 )
摘
要: 信息化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 它将有效地促进教育改革在我 国全 面推行。论述 了传统教育的弊病, 分
析 了信 息化 在教 育改革 中的 重要作 用 , 针 对信 息 化教 育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有 效 的应对 措施 。 关键 词 : 教 育信 息 工程 ; 教 育信 息化 ; 信 息 素养 ; 素 质教 育 ; 教 育改革
广 大 高职 院校所 重视 , 为现 行 的教育 改革 拓宽 了新 的天地 。
实现传 统教 育 向素质 教育 的改革 提供 了强有 力 的物质基 础 , 是 实现 教育现 代化 的基本 要求 。
2 教 育信 息化在 教 育改革 中 的重要 作用
在现代 化教 育过 程 中 , 计算 机信息 处理 技术 和 网络 通讯 技
完备 。而要 实现 素质教 育必须 以现代 化教 学为基 础 , 脱 离 了应 有 的设 备支 持 , 现代 化教 育改革 无异 于 “ 纸上谈 兵” 。
为 主导 ; 以素 质教育 机制 监控 改革 为关 键 。它重 视学 生的全 体
发展 , 全面发 展和个 体发展 , 一切 以培养 出符 合时代 符合社会 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信息化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摘要]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
方面;通过“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
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以信息化手段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信息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
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根据《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
引力,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通过试行普通本科
院校与高职院校分类入学考试,建立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更好更快
地发展高职教育事业。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过程。
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
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 的有效结合,促进职业教
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首先,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自搜索引擎技术出现之后,人
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了解速度就大大加快了,书本化教材的知识由于所受
限制,更新速度远远比不上网络。
过去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获取知识所花费的大
量时间,现在已经被搜索引擎提供的服务而大大减少了,并且可以通过网络随时
获得更新。
其次,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利用网络和相关软件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射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如高仿真环境、虚拟实验
室等,让学生利用书本所学的知识,结合高度逼真的实验环境,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更好吸收和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
最后,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地域和时空限制。
随着进入WEB2.0
时代,网络带宽不断扩展,硬件成本不断降低,信息交流的方式不断丰富。
特别
是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相继出现,学习知识的环境和工具都有了日
新月异的变化。
远程网络课堂和网络公开课的推广,学习知识的地域和时空限制
逐渐取消,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成就。
1.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目前CERNET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网络,基本覆盖了高等教育院校,数字化
校园中的WIFI网络覆盖也在各地加紧建设中。
校园硬件装备条件良好。
各地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都已基本建成。
信息化标准规范。
从信息化
建设的设计到运行管理都有相应的标准。
2.职业教育软件资源建设实现大量应用。
围绕职业教育软件资源建设的中央—省—学校—企业四个层次已经取得了大
量成果,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例如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国家
职业教育资源库、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
(三)信息化发展的探索。
教育信息化初期以“建”为导向,由于可以量化,有操作的抓手,大大推动了
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较多的工作成果,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交钥匙的工程,不是公司或厂家搭好硬件、配好软件,交给学校和管理
人员就能够用得起来的。
信息化教学在现实中有很多困惑,比如资源结构性缺乏、实践效果不佳、考
试成绩需要提高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它涉及硬件设施、资源、教师的理念、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评估奖励机制、管理制度等很多环节。
在单一的环节上做工作,往往受其他环节停滞不前的制约,而无法深层次推
动应用,无法取得好的应用效果,这反过来又打击了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信心,
给教育信息化应用带来更大的阻力。
单从技术上来看,信息化无疑能够提高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与效能,但事实
上大规模实施教育信息化几年以来,无论是从教育管理现代化还是从教学现代化
来看,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比较
复杂,同时受到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权力分配、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的
制约与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技术必然会对现有教育组织的业务模式产生意
义深远的反作用,必然要求现有教学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从而导致教育组织的优
化与变革。
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文化惯性,必
须突破原来的单一抓硬件平台、软件系统、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等单一线性思维
模式,而是要针对学校最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典型应用领域,整合教育信息化工作
的各个重点环节,从整体推进的角度考虑和规划,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力和
投资等制约条件下,组合硬件、软件、资源、培训、理论、教学方法、教师、专
家等关键要素,将众多环节有效打通,形成整体高效的学习解决方案,并在实践
中实施和推行。
教育信息化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尽快回
归到以“用”为本的原则上来,推行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要切
实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每一个课堂的质量,学校要像银行、电信等部门一样,将主
要业务即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架设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校教
学环境的生态系统中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包括效果和效率),促进教育
管理、教学的现代化。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进教育教
学活动方式,笔者认为,必须在如下几方面予以重视:
第一,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应用。
鼓励和支持高职学校运用
多媒体、计算机仿真、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推动职业
学校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专业课程和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广泛运用信息
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和网络设施做好招生、学籍、就业与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二,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大力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
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及和应用,在师生中大力推进网络技术的
普及和应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发网上课程、网上教材,建立网络公开课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运用信息
技术,可以有效地显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得容易感知和生动直观,从而提
高教学质量。
尤其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能把枯燥的
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能把难以讲述清楚的概念、理论和工艺流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多感官接受教学信息,将更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一些技
能、技术训练,以前只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受到场地、设备、人力等诸多因
素的制约。
而多媒体模拟教学能克服场地、设备、人力等硬件的制约,在注重技
能训练的高职教育领域大有用武之地。
第三,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着网络安全、系统维护、
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问题。
目前这些技术支持大多由学校的教师完成,但由
于各校信息技术设备激增,网管人员和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也比以前呈数倍的增长,他们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学校内部相关信息设备的维护,经常是支持不及时,网管人员疲于奔命,学科教师怨声载道。
为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将相关维护工作交给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或者外包给相关公司,这样责
任明确,学校的网管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在编制上可以适当限制,使其安心于教学,并主要负责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应用,而不是代价高昂的设备维修工;将教师
编制缩减下来的经费用于专门的技术服务支持小组,由其负责各校的网络安全、
系统维护等,提高问题的响应率。
第四,打破学校的地域和教育的时空局限,树立全球化和开放性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远距离教学,发挥各校联合的优势,形成合作办学的新形式。
提高整体
教学质量,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目的。
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率
先试行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制,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体系将带来巨大变动,高职院
校间的重组也将在未来出现突破,如何满足于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信息化工作的
重点。
第五,发挥高职院校的“双证”特色,在培养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的
过程中,联合社会、企业资源,开展职业认证培训服务,实现校园信息化资源与
社会共享。
拓展校企合作途径,探索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培
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同时适当运用租赁计算机设备等方式既能加快信息化项目
的建设速度,又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
中国教育报,20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