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语言综合运用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
![中考语文试卷语言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7d2a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a.png)
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 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学生因溺水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C.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D. 由于天气突变,火车晚点,导致他错过了这次重要的会议。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B. “你懂吗?”“懂。
”他点了点头。
C.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书,似乎很享受这样的时光。
D. “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他笑着说,“你知道谁最高兴?是牛。
”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B. 那里的风景如画,让人陶醉。
C. 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非常轻松。
D. 他的声音如同春风拂过湖面,让人心旷神怡。
二、简答题1.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主动句。
原句:我们的学校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图书馆。
改写后:2.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原句:大海翻起了汹涌的波浪。
改写后:3.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原句:他一定会成功。
改写后:三、综合运用题1. 请根据以下情景,写一段话,字数不少于100字。
情景:你是一位环保志愿者,参加了一次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请描述一下你参加活动的经过,以及你的感受。
2.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提示:你参加了一次关于科技创新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你深有感触。
请结合讲座内容,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看法。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D二、简答题1. 我们的学校建设了一个新的图书馆。
2. 大海翻起了汹涌的波浪,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3. 他难道会不成功吗?三、综合运用题1. (答案示例)今天,我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参加了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我们通过发放宣传册、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等方式,向居民们普及环保理念。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f9c2095acfa1c7ab00cc2b.png)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
”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5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汉江”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答案】(1)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2)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解析】【分析】(1)这道题分别抓住“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即可概括出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写作时,要紧扣材料中汉江与华夏子孙,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来写。
同时注意运用修辞。
如汉江如一条纽带,维系着华夏儿女,让炎黄子孙血脉相连。
故答案为:⑴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⑵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语句,抓中心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读懂要求,注意紧扣材料和修辞的运用。
2.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
”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的世界备增温暖。
2023湖南邵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湖南邵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111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3.png)
2023湖南邵阳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综合运用(共18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2小题。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
不应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liào望者的志趣。
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
”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
要在花繁柳茂中bō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的眼界,也需要“”的思考,唯如此,“”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萦绕yíng雨骤风狂zhòu瞭望拨开B.萦绕yín雨骤风狂zòu瞭望拔开C.萦绕yín雨骤风狂zhòu嘹望拔开D.萦绕yíng 雨骤风狂zòu嘹望拨开2、下列句子出自上文语段,将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B.展望未来,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时间的画布上描绘精彩人生。
C.我国5G用户的快速增长,5G网络的加速覆盖,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D.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决定了我们有没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端午节到了,人们通过插艾叶、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重温传统习俗。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寒舍”“惠存”都是谦辞,“赐教”“垂问”都是敬辞。
中考语文复习第06节语言运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复习第06节语言运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1ecc2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4.png)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补写。
补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上下文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同时注意15字以内的字数限制。上文主要内容是“知识能永驻”,下文阐述的是“读书的意义”,故补写内容应把“知识”与“读书”联系起来,据此补写即可。
示例:知识又源于读书(或:知识的源头活水是读书)
4.解答讨论题,先要弄清楚所要讨论的话题,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要鲜明,论说要有利。如果与别人辩论,应针对对方观点,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举例力充分论证,让人信服。
5.即兴发言是指在特定场合,由他人提议或自认为有必要而临时进行的发言。解答即兴发言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事例、具体任务,畅谈自己的看法、感想、建议等。即兴发言虽然可以自由发挥,但一定要紧扣主题,充满情感,简洁明了。
,更不等同于综合性学习。它是根据情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清楚明白,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解决人们在生活实际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这种题型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生活化运用问题,具有实用性、时效性,一般常见的题型有语文实践题(专题性的实践题)、说明性文章(一般是介绍事物、行为等说明性文章)、常见应用文(书信、通知、启事、申请书、新闻、广告、请假条、倡议书、表扬信、读后感、演讲稿)。近年来,语言运用一直是中考的常考考点。其考查内容包括:信息的概括与提炼(包括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及给名词下定义等),宣传标语的拟写,微信与网络跟帖的拟制,台词串词(包括颁奖词、开场白、串联词、结束语等)的设计,对联的拟写,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等。
6.解答应用文首先将常见的应用文进行分类,按类别记忆其具体的格式要求。文体特点,如信函类、条据类、广告标语类,每一种类型有大致相似的格式要求,可以进行归类,比较、再记忆。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https://img.taocdn.com/s3/m/3fc089975ef7ba0d4a733bce.png)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语言运用含答案解析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出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
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B;A【解析】【分析】(1)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与自己相处的前提”,谓语动词是“是”,宾语应为“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这个句子一面对两面,应该删去“能否”。
(3)“充实”是“使内容丰富”的意思,应该是先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丰富自己。
故选BA。
故答案为:⑴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⑵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⑶ B;A【点评】⑴本题题考查的是语法知识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对结合题意,仔细辨析,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且要会运用。
⑵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词语意思的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2.拓展关联知文化。
(1)【任务一】辨识对联。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d5d6749e31433238689322.png)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任务一】下面是某班同学以“古典诗文的功用”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
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功用出处古诗文名句评点观察《论语·子罕》①________,不舍昼夜。
光阴似水啊!言志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②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
坚定守护理想。
李贺《雁门太守行》③________,________。
爱国至死方休。
抒情李白《送友人》④挥手自兹去,________。
“潇洒”走一回。
《诗经·关雎》⑤窈窕淑女,________。
一生挚爱啊!明理王安石《登飞来峰》⑥________,________。
认识高远,方能看透本质。
王湾《次北固山下》⑦________,________。
真个是乐观、积极、向上。
(2)【任务二】在“最美教室”评比中,学校要求班级布置一个“诗中有画”的墙面,宣传组同学设计出了三种版面,究竟哪一种更适合挂在教室里呢?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
【答案】(1)逝者如斯夫;寂寞沙洲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萧萧班马鸣;君子好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示例一:我选乙,理由:乙图中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传达出想登临高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
背景是群山,图文相符,适合挂在教室里。
示例二:我选丙,理由:丙图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背景是翠竹,翠竹代表着一种刚正不阿的气节,适合挂在教室里。
【解析】【分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67fb250b1c59eef8c7b495.png)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1)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解析】【分析】(1)认真读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在1600的调查对象中,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再20分钟以上的只有464人,有1008个人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这是一个劝说题,劝说的时候要有礼貌性的称呼,劝说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偏离话题,另外语言要得体。
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如: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故答案为: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⑵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567539c650e52ea551898af.png)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1)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某校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三则的材料,说说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材料二: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
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
“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诚自己,并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2010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3)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
准备以“只有自强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苏秦刺股【答案】(1)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3)①⑤【解析】【分析】(1)可分析材料一“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材料二“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都是写身残志坚的事例,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讲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语言综合运用练习题十六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语言综合运用练习题十六](https://img.taocdn.com/s3/m/b2298a2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4.png)
8.综合性学习。
(1)【认识鲁迅】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
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鲁迅形象。
现在,已有同学拟出了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宽对即可)材料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
倘使这样的也可以作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
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
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________________(2)【走进作品】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推荐语。
(30字左右)你推荐的作品:_______________你的推荐语:_______________(3)【汲取精华】要求同学们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答案:(1)(示例1)幽默谦逊贵在自省(示例2)慈祥冷峻源于爱憎(2)《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深刻细腻地反映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3)我感受最深的是第①句,这句话以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读书如同采蜜,要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
我以后不能只读文学类书籍,还要涉猎历史、艺术以及理论性很强的书,扩大知识面。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答案100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答案100](https://img.taocdn.com/s3/m/d12cb5e16bd97f192379e925.png)
语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经典著作是经光阴淘洗的精神粮食,阅读经典不行或缺。
请依据要求,达成有关题目。
(1)下边是一段对于“为何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归纳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出六个字)今日,我们为何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晚白,月是故土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信口开河“国内存知音,天涯若比邻”,传达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况且,作为一其中国人,假如你不想扔掉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模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只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许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相反的。
当好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民风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方框内“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好,注意语意连接。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需。
以下方法供参照:一,不如先读序言、后记和目录。
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状况、写作目的和大概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如同①________ 。
二,略读与精读相联合。
略读全书,有益于整体掌握主要内容;②________ 。
两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③________ 。
能够抄名言、写纲要、作标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念书”的优秀习惯。
别的,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照资料,来④________ 。
( 3)“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有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纳对仗的方式,一方面归纳章节内容,另一方面示意构造主题。
下边是以“回目”的形式为两篇经典文章拟写的标题,请参照下边的示例,增补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解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________三顾茅,诸葛亮________。
【答案】( 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 继承传统文化;③ 经历文化濡染;④ 发生气质变化。
中考语文 语言运用简明专题练习(含解析)
![中考语文 语言运用简明专题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5a974be23482fb4da4c5e.png)
语言运用简明一、单选题1.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花,草地边的蒲公英,______________。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但是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 因为每位读者都有选择的权利,那么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2.将下面一句话放回原文段,语序衔接、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尤其在当下,人们面对的是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侵袭和功利心态的膨胀。
原文段:①相信生活,相信理想,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做一个真实而坦荡的人。
②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道出了人心深处的呼唤。
③当此之时,这些平凡的价值力量,难道不是极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④只要理想之火不灭、赤子之心不变、奋斗之志不移,人就可以超越平凡,走向不凡。
⑤就此而言,最好的世界,其实就是平凡的世界。
A. ①②句之间B. ②③句之间 C. ③④句之间 D. ④⑤句之间3.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顺序正确的一项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有多难,都要拾起并珍藏凋落的梦想,别让她零落成泥碾作尘。
梦想是隐形的翅膀,会把人带向高处和远处。
梦想如花,很容易凋落。
④有一首歌名字是“隐形的翅膀”,还有一首歌名字是“飞得更高”,找时间听一听这两首歌,在歌声里整理自己的梦想。
⑤即使成尘成泥,也不要忘了她曾经的芬芳。
A. ④⑤B. ⑤ ④C. ④ ⑤D. ⑤④4.下列情境中,巴特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情景)巴特尔和孟德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
巴特尔去孟德家找他,孟德的奶奶开了门。
A. 我要找一下孟德,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 您是谁啊?孟德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 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巴特尔,我和孟德约好去科技馆参观,他在家吗? D. 您好!我想找孟德去科技馆,他在家吗?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复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229e7783e0912a3162a2b.png)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复习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1)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解析】【分析】(1)认真读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在1600的调查对象中,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再20分钟以上的只有464人,有1008个人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这是一个劝说题,劝说的时候要有礼貌性的称呼,劝说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偏离话题,另外语言要得体。
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如: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故答案为: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⑵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5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原卷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5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e13e1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7.png)
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原卷版)【2022·河南商城·一模】1.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的历史性时刻: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
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材料二】【材料三】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时间和地点举办时间: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
举办地点:中国北京、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是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的图片,他们是冰墩墩和雪容融,是不是很漂亮?你知道为什么选他们作为吉祥物吗?你能说一说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含义或寓意吗?请你任选一个进行解说。
(3)2022年北京冬奥会马上到了,请你写一份邀请函,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的名义邀请中国的老朋友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冬季体育运动助力,为世界各国战胜新冠病毒提振信心。
【2022·广东·一模】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灰塑的题材广泛,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如民间故事、传统名人、风景名胜、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
灰塑有很强的教义性和寓意性。
因为灰塑大都装饰于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宣传人伦道德礼制的题材自然会成为灰塑艺人的选材,具有互助团结、孝道的教育意义的题材比比皆是,如“桃园三结义”“郭子仪贺寿”等。
吉祥物是民间作品表现的常用题材,用同音同意形象表现幸福平安福气等题材在灰塑中有很多,如蝙蝠寓意福气、独角狮寓意吉祥如意、花瓶寓意平安,葡萄、老鼠寓意吉祥如意、子孙满堂。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256d3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8.png)
语言运用专题复习【补写】一.方法指导横线前是逗号:一般需补写对前文做出解释的句子。
(1)看标点符号横线前是句号:考虑补写是承接上文or启示下文的总结句。
横线后是冒号:一般补写总起句,需抓住后文概括补写。
横线前后是分号并列式:内容、句式尽量一致。
对比式:内容、选词要相对。
(2)根据句间关系补写①分析横线前后句子的内容,找出与补写句子有关联的关键词。
②语段中关联词、中心词、标志性词语的提示作用。
③注意与上下句的句式保持一致或相照应。
④注意标点符号。
(3)检验检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二.针对训练1.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人在一天当中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是各有差异的。
就个人而言,在不同的年龄、境遇和心态的情况下,①对睡眠的需求量也不同。
人所共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睡眠的需要量逐渐减少;强烈的体力劳动、体育活动会使睡眠量增加。
②心态是改变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人在百事顺遂、心情舒坦时,睡眠量便会减少;反之,烦恼和精神紧张则会使人易于疲劳,睡眠量增加。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上午新体诗歌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它起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①盛行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
②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二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感情婉转。
3.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何为“中国式浪漫”?它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它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古韵与新声。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4场开闭幕式,②从浪漫开始,一浪漫结尾,用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底蕴深厚的中国。
4.“2023年足球世界杯”激动人心,球员们身上闪烁的体育精神让人振奋。
下面是有关“体育精神”的介绍。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5)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23d063806137ee06eef91820.png)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及答案)(5)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5)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解析】【分析】(1)“咏”,本义是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这个字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另外,“咏”和“永”谐音,永远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2)能从教材中推荐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推荐理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如: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故答案为:⑴“咏”字一语双关,既点明了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即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远流传的意思。
⑵推荐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推荐理由: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实际分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⑵本题既考查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及文化常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等。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ab2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f.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在成长的历程中,有的人需要战胜孤独和恐惧,有的人伤痕累累,有的人见证了世态的炎凉……学校举行主题为“话说成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这次活动由你主持,你的开场白会怎样说?(2)阅读下面几则关于成长的名言,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解读成长的。
①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一一屠格涅夫②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一一冰心③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一一沈从文【答案】(1)成长中的我们,感受了很多的爱,来自亲人、老师和朋友的;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这一份份爱,一次次痛,伴我们一步步长大,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说成长〃。
(2)①成长要有自信。
②成长要不懈奋斗。
③成长要有耐心。
【解析】【分析】(1)开场白答题格式:称呼问候+引出问题(主题目的、意义)+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主题为“话说成长〃,所以在解答过程中,可以通过诉说成长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感受到的关爱等引入主题。
注意所组织的语言内容要紧扣主题。
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
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
(2) “先相信你自己。
〃归纳为自信。
“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归纳为奋斗。
"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
〃归纳为有耐心。
故答案为:⑴成长中的我们,感受了很多的爱,来自亲人、老师和朋友的;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这一份份爱,一次次痛,伴我们一步步长大,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说成长〃;⑵①成长要有自信。
②成长要不懈奋斗。
③成长要有耐心。
【点评】⑴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
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
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⑵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与问题的解决。
中考专题复习语言综合运用题及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语言综合运用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5b35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7.png)
语言综合运用【学习提要】▲语言运用的总要求是简明、连接、得体。
1.简明,就是表达意思要简洁明白。
所谓简洁,就是语意不重复,没有冗余的信息,减少口头语和叹词;所谓明白,就是在文字简练的同时,意思一定要讲清楚,没有歧义。
要做到表达简明,必须删除多余信息,但必要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语意表达要明白,句子不能含有歧义。
2.连接,就是指上下文文意的衔接和语句的排列要有条理,思维严密、有逻辑性。
语言连接,首先要有统一的话题和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主次要清楚。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要保持合理的句序,句与句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络。
要恰当运用过渡性语言,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连接,可从表达形式或表达内容两大方面考虑。
就表达内容而言,要注意语句的先后组合应符合事理逻辑,还要注意文意的衔接和一致,话题的前后照应,以及总与分的照应。
3.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
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语言运用要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注意用语场合;②注意用语对象。
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
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
此外,还要注意得体包含礼貌的要求。
【典型题解】例一〔咸宁市2003年中考试题〕假如你住的宿舍楼门口总是被自行车堵塞,影响大家的通行,你打算写一条告示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简明得体的说法是:。
解析:能提醒别人注意这一现象,并做到礼貌即可。
〔答案:您愿意自己的家门口被自行车堵住吗?〕例二〔北京市2003年中考试题〕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①还有摇荡的水草②游人从桥上望去③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④可以明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A.②③④①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解析:句子的排列一般是看语段内部的联络,一般应先通读,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第一句,一般是总说性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练本 第一篇 积累与运用 专题训练七 语言综合运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练本 第一篇 积累与运用 专题训练七 语言综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e8f9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2.png)
5.(2022·贺州)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看国潮服饰文化”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 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近年来,伴随文化自信日益增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形 成广泛共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潮服饰应运而生。
国潮服饰成为时尚聚光灯的焦点。壬寅虎年央视春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 员身穿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服装在太空迎接农历新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 动健儿的国潮服饰成为亮点;网络平台上,传统服饰文化频道聚集的用户数以 千万计;时装周舞台上、商店橱窗里的国潮设计层出不穷……以醒目的汉字为 主要设计元素的运动服、以虎和鹤等图案为设计元素的服饰、印有民族特殊纹 样的外套,以及结合珐琅、绒花等传统工艺制成的首饰等,受到众多时尚爱好 者喜爱。
了让大家了解国潮服饰文化,班委组织开展“看国潮服饰文化”活动。欢迎大 家踊跃参与!
6.(荆门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
万仞山……中字不倚偏,国字更庄严,人字互支撑,民字在心田。中国人爱中 国字,写成雄文千万篇。中国人如中国字,承载文明天地间,方方正正中国 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血脉紧相连……
示例:李晓同学,我觉得国学经典对我们有着重大意义。历经岁月沉淀下来 的国学经典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优秀文明,这比那些浮于表面的流行 作品更有价值。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多读国”是袁隆平毕生追求,而我们身边浪费粮食的 现象却比比皆是。为此学校要求班级组织开展以“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为主 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班委请你为这个主题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 法,不超过15个字。 示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各省中考语文真题专题练习汇编:语言综合运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各省中考语文真题专题练习汇编:语言综合运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d0b1af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6.png)
各省中考语文真题专题练习汇编:语言综合运用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专题八:仿写补写、语文知识类型1仿写补写1.(2020.浙江金华)阅读《海浪》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
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5分)海浪海浪是娃娃手牵手,笑着,一起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把沙上的字,都擦去了。
【答案】示例:海浪是糊涂虫,/把很美很美的贝壳,/忘在了沙滩上。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本诗以海浪为意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海浪的特点,表达对海浪的喜欢。
在理解诗所表达的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续写,要求续写一个诗节。
注意在文风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语言要富有和谐的音韵美。
2.(2020.重庆A)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
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4分)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答案】示例一:落叶——落叶在空中飞旋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舞出生命的极致。
示二:大海——海面翻腾奔涌,潮起潮落,而心之深处一片宁静。
示例三:夕阳——夕阳吻着山峦的额,迟迟不肯坠落。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示例运用了比喻的必修,通过月这一意象表达了乡愁。
仿写的时候,也要注意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作为意象,运用某一修辞,表达一种情感。
如景物落叶:我们要注意落叶是接近于生命的尾声,在飞落的时候仍展现自己的美,所以我们围绕这展开想象,表达情思即可;大海:我们知道大海是具有翻腾奔涌,潮起潮落的特点,但大海深处也是呈现平静的特点,可以根据这点来写;夕阳:即即将落山的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最后一刻仍要展示它的美,由此可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思。
3.(2020.山东青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不会引用诗句,不会使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只会用网络流行语……这是目前一些年轻人使用语言的现状。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7e1b5fad51f01dc281f19b.png)
专题训练六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1.综合性学习。
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此,某班决定开展“精彩成语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说我答】根据提示答出成语。
①你说:它的关键词是“赵括”“兵书”“生搬硬套”,后用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答: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说:它出自木兰诗,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我答: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试牛刀】成语大多来自传统经典著作,高度凝练,自成语境。
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不超过35个字),并写出其中一个成语的出处。
豁然开朗一鼓作气心旷神怡不求甚解计日而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3)【唇枪舌剑】同学们对当下生活中“成语套用”“成语换装”做法的利弊展开了辩论,请你任选一方参与辩论,说明理由。
A.不雾(鸣)则已,一雾(鸣)惊人!——网友评论雾霾现象B.祝你钱(前)途无量!——祝词C.我形(行)我塑(素)——美容院广告词D.芳草青青,请高抬贵脚(手)——文明劝导标语正方观点:“成语套用”“成语换装”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成语套用”“成语换装”弊大于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东营】综合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综合运用【学习提要】▲语言运用的总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就是表达意思要简洁明白。
所谓简洁,就是语意不重复,没有冗余的信息,减少口头语和叹词;所谓明白,就是在文字简练的同时,意思一定要讲清楚,没有歧义。
要做到表达简明,必须删除多余信息,但必要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语意表达要明白,句子不能含有歧义。
2.连贯,就是指上下文文意的衔接和语句的排列要有条理,思维严密、有逻辑性。
语言连贯,首先要有统一的话题和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主次要分明。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要保持合理的句序,句与句之间要有适当的联系。
要恰当运用过渡性语言,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连贯,可从表达形式或表达内容两大方面考虑。
就表达内容而言,要注意语句的先后组合应合乎事理逻辑,还要注意文意的衔接和一致,话题的前后照应,以及总与分的照应。
3.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
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语言运用要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注意用语场合;②注意用语对象。
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
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
此外,还要注意得体包含礼貌的要求。
【典型题解】例一(咸宁市20XX年中考试题)如果你住的宿舍楼门口总是被自行车堵塞,影响大家的通行,你打算写一条告示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简明得体的说法是:。
解析:能提醒别人注意这一现象,并做到礼貌即可。
(答案:您愿意自己的家门口被自行车堵住吗?)例二(北京市20XX年中考试题)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①还有摇荡的水草②游人从桥上望去③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④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A.②③④①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解析:句子的排列一般是看语段内部的联系,一般应先通读,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第一句,一般是总说性质。
排列时还可根据句中提示性的关键词判断。
排完后还应通读,看是否连贯,本题应是②作总起,再引出④中看的内容,由①中“还有”作承接,最后说“水草”与“石头”间的“鱼”。
(答案:D)例三(广州市20XX年中考试题)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解析:本题考查说话应看对象。
A项“见教”表示“对我指教”,与语意相反;B项态度生硬,极不礼貌;C项句子过于随意,不适宜用于老师。
(答案:D)【考点训练】1.下列句子中,语言最简洁,表意最明确的一项是()。
A.王厂长是刚刚调来的,许多工人还不认识。
B.群众的眼睛是非常雪亮的,一切腐化堕落的行为都能看清。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D.凡前往香山的各种型号的大小汽车,其单位和个人均需办理通行证。
2、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适合广播的一段话,要求由4句组成,每句一个要点,分句间意思要连贯。
原句:一座缩短了从淮南市到淮北市几百公里路程的淮河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今天在省委领导同志参加下举行了通车典礼。
改写后:。
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大树下玩的时候,看到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便产生了上树摘月亮的幻想。
结果,不但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钩破了。
“如果有只大鸟,我们就能骑上它。
飞到天空中去摘月亮了。
”两个孩子想道。
从此,莱特兄弟俩废寝忘食,矢志以攻,终于在1903年根据鸟类和风筝的飞行原理,成功地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内燃机做动力的飞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4.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问题。
(1)广告中“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①②(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答:。
5.江平同学从商店里买了一支圆珠笔。
回家后,写了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
他立即去商店调换。
请你为江平同学设计一段话,提出调换的理由和要求。
(要求用语得体,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
答:。
6.调整语序,使文意连贯。
①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③黄金象征着财富④人一切都可以没有⑤人类最宝贵的是希望⑥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⑦惟独不能失去希望正确语序是:。
7.调整下面句子的顺序。
①美国人哈涅尔一生研究“猿类的语言”,并且撰写了《猴子的语言》这本书。
②哈涅尔不得不下这样的结论:同猿根本不能进行有联系的谈话,猿仅限于以同样方式重复某种叫声;③但是,在这唱和之间,交换了什么意见呢?没有。
④如果推想这种叫声就是语言,那就是轻率的武断。
⑤书中记载着猴子可能发出的各种声音,甚至记录了他同猴子的“谈话”。
⑥这就是:他模仿猴子发出几个声音,猴子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他。
正确顺序:。
8.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请说出这句名言蕴藏的深刻道理。
道理:。
9.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决赛小组赛上失利。
假如请你发一条手机信息鼓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15个字)信息:。
10.20XX年10月,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中国人上天揽月已经梦圆在望。
请你为这次飞行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标语:。
11.按要求准确转述下面说话的内容。
李杰对王青说:“我母亲病了,明天上午我得陪她去医院。
明天上午的球赛我不能参加了,请向班长说一声,让吴大伟替上我。
好不好?”第二天早晨,王青对班长说:。
12.有一家公司做的产品广告是:“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好,请告诉您的朋友;如果您觉得这个产品不好,请告诉我们。
”读了以后让人感到这家公司似乎自信心不足,请你稍作调整,解决这个问题,字数不变。
答:。
13.下列是几条粘贴于一些私家车后窗上的标语,你最喜欢哪条?说说理由。
①新车上路,内有杀手。
②您着急,您先走。
③人老车新,离我远点!④请别吻我!⑤当您看到这行字时,您的车离我太近了。
答:。
14.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句话,不同场合体现文明用语,使对方容易接受。
医生:“没什么,死不了!”改写为:医生:“请放心,您的病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①售货员:“卖出的商品我没法给你退现金!”改写为:。
②(办公室接听电话)工作人员:“他不在!”改写为:。
15.前不久,某同学活动课跳沙坑扭了脚,两天没能上课,昨天,又有一同学下楼梯时跌了一跤,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们正常学习生活,假如你是学校的安全检查员,请你写一条宣传安全重要性的标语。
标语:。
1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
①②17.“金子”,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含义。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守财奴说:金子是我的生命。
化学家说:金子是一种贵重金属。
创业者说:金子是我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
我说:18.有一则寓言说,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
有人提议:每个人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美世界。
请根据他们的各自不同的职业,进行合理想象,补写出他们要说的那一句话。
文学家说:_________ ___________科学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家说:__哲学家说:19.按要求答题。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初三(2)班晚10点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解:眼皮十分沉重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信息:①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议:____________。
20.依据下面的要求,运用数学证明的基本方式完成下面题目。
已知:《食物从何处来》中关于异养、光合作用等知识。
求证: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证明:因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又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所以,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2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乞丐说:“色味俱佳的美食。
”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
”病人说:“______________ ___。
”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
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22.你将踏入高中,到那时,学校里将贴满了标语。
满怀信心的你走进新的校园,希望看到怎样的标语?请你为学校拟一条迎新标语。
标语:。
2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
(不超过30字)②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
(不超过30字)24.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生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在网上常见的“美眉”(漂亮女孩)、“菜鸟”(新手);由外来语演变的“酷”(cool)、“秀”(show)等等,你怎么看?随便说说。
(30字左右)看法:25.公元975年北宋军围金陵,当时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诱降,自愿去国号帝位,改称藩王以自保,宋太宗赵远义拍案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宗的言外之意是:参考答案1.C(A项“许多工人还不认识”有歧义。
B项“雪亮”已有“非常亮”之意,D项“各种型号”与“大小”重复)2.①淮河大桥今天举行通车典礼。
②这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
③它的落成使淮南市到淮北市的路程缩短了几百公里。
④省委领导同志参加了这个典礼。
3.答案只要与“善于思考敢想敢做”相关即可。
如:科学发明源自大胆想像。
4、(1)①联想电脑②联想这种思维活动(2)该广告一语双关。
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
5、同志,您好,我刚刚在这儿买了一支圆珠笔,可才写了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能不能麻烦您给我换一支?谢谢您了。
6、(3)(6)(5)(l)(4)(7)(2)(此题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顺序。
)7、①⑤⑥③②④(①句是话题的开端。
⑤句由“书中记载”开头,应是紧随其后。
⑥句是解释“谈话”的内容,再由③句提出质疑,②句是此次实验的结论。
④句直接否定“语言”说。
)8、(意对即可)可说:“一个人要自强自立,须有丰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