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汇编(答案)

合集下载

(word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文档

(word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文档

成都市2021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A卷〔共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24 分〕一、根底知识〔每题 3 分,共12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收敛〔liǎn〕B..C.琐屑〔xuè〕D..E.簇新〔cù〕F..G.绮丽〔qǐ〕.重荷〔hè〕.媲美〔pì〕.倔强〔jiàng〕.卓越〔zhuó〕.豁然贯穿〔huò〕.锲而不舍〔qiè〕.长吁短叹〔xū〕.心会神凝〔níng〕.2.以下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3.以下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屡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4.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那么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筹划与制作。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 3 分,共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 题。

2015-2019成都中考真题之语言运用

2015-2019成都中考真题之语言运用

2015-2019成都中考真题语言运用专题2015年语言运用(共12分)12.成都美食,名扬四海。

成都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

其中“成都美食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2分)(1)下图是一位设计师以红辣椒为元素设计的成都美食节标识,请分条说明其含义。

(4分)答:(2)请为“成都美食节”活动写一则宣传语,要求突出成都美食的特点,体现蓉城人民的热情,有一定文采,不超过20字(含标点)。

(4分)答:(3)在成都美食节上,《今日成都》记者正在采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请你根据采访情景和回答的内容,补出所提的问题。

(4分)问:2015年答案12、答: ①美食节的图案标志是由两根辣椒构成的嘴唇形状,而美食美味则是主要通过味觉表现。

所以这个嘴唇的图案标志也与美食节的主题非常吻合。

②构成美食节图案标志的是两根鲜红的辣椒,突显出四川成都美食以辣椒为主要构成元素,这是四川成都美食的特色。

【本题考查的图形标志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图文意义的转化。

首先要宏观把握图形标志的外形特点,再通过具体看见的图形的外形特点传达出标志主体所蕴含的隐含意义。

整个图案是嘴唇的形状,那嘴唇就是美食的直接的感觉器官,所以二者是有联系的。

其次要从微观角度去把握图形的构成元素,元素通常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就要考查考生的课外见识与积累的综合能力了。

所以这类题型要有明锐的观察了还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积累。

四川成都是美食之乡,以辣远近闻名,我们考生应该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积累。

】答: 千古蜀人情似火,万年美食辣如炙。

【这道题考查的是语言组合的综合能力,句子既要简单凝练,还要不脱离主题。

往往很多考生在考场上都不能自如应对,在平时应该多加练习。

考场上应该先做答案,再追求句子的精美程度。

答:成都美食能名扬四海,吸引食客,一方面在于它味美独特,麻辣鲜香,滋味无穷;另一方面在于美食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品尝到的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悠久的历史。

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挚爱(zhì)舵手(duò)栩栩如生(xǔ)B. 游弋(yì)藻饰(zǎo)姗姗来迟(shān)C. 翘首(qiáo)棱角(líng)前仆后继(pū)D. 豁亮(huò)映衬(chèn)耐人寻味(nài)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苏州园林的角落也有图画美:阶砌旁栽着几丛书带草,墙上漫延着爬山虎。

B.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胜利横渡长江。

C. 石拱桥不但形势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

D.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地分辩大概到了哪个地区。

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马识途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大师,他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小说别具匠心,意蕴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韵味十足;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抑扬顿挫。

这份功力既来自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A. 名副其实B. 别具匠心C. 抑扬顿挫D. 孜孜不倦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日发射的“智慧天网一号”宽带通信卫星,将承担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更精准数据。

B. 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全球各地不同风情的园林景观,吸引广大市民前往参观的热情。

C. 成都市旨在以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为目的,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D.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成都市教育局大力建设全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 成都真题精选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 成都真题精选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 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 生动。(4分) ①《竹里馆》中的“竹” ②《饮酒(其五)》中的“菊” ③《蒹葭》 中的“蒹葭” 示例一 《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 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 《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 滔滔江水的哀愁?
2.(2022成都)《新华字典》伴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 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4分)
内容
更新词义例证
促进文化交流
技术
(2)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 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①_如__何__得__知__这__一__点___?因 为它用“❶”“❷”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申出了“有 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 ”标示,这样不仅②让___人__一__目__了__然__,还分出 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③列__举___了__相__关__例__证__,比如“朋友”之后是“好~| 战~|网~”。这里,④_用___波__浪__号__(_或__缩__写__符___号__)_(_或__“__~__”__)__代__替__所__注__解__的__ _“__友__”__字___________,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 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

成都市二○一一年高中阶段教化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留意事项: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O分钟。

2.五城区及高新区的考生运用答题卡作答,郊区(市)县的考生运用机读卡加答题卷作答。

3.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机读卡加答题卷)上。

考试完毕,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机读卡加答题卷)一并收回。

4.选择题局部必需运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局部必需运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5.请根据题号在答题卡(机读卡加答题卷)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6.保持答题卡面(机读卡加答题卷)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根底学问(9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刚刚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绚丽,一霎(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qī)盆。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xì),用各种譬(pì)喻竞赛机灵才能。

C.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bàn)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án)催我入眠。

D.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歼灭于黑暗中。

2.下面语句中书写精确无误的一项是A.开场,斑羚们发觉自己陷入了进退惟谷的绝境,一片慌乱,胡乱蹿跳。

B.当有情人向我倾诉他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嘘短叹,扶植他将衷情吐露。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愤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途。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某些食品消费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得高额利润,严峻危害了百姓安康。

2023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

2023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
2023 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详解
(真题部分)
A 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朗.润(lǎng) 笑涡.(wō) 开卷.有益(juàn)
B. 孕.育(yùn) 恪.守(kè) 长途跋.涉(bá)
(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 [注]①窳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莳蓻:种植。③蚤:通“早”。④梓漆:梓树和漆树,均
为优质木材。⑤平泉:指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⑥逮:达到。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拓窗而面.之 面:面向 B. 谋.辟而莳蓻 谋:谋划 C. 蚤芳.者吾披之 芳:美好的 D. 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 悦:使……愉快 17.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 (2)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 18. 松、桂等是“嘉树”,梅、杏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 析。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19. 下面是以法布尔《昆虫记》中的四种昆虫为谜底拟写的四则谜语,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 解,选出谜底为“蟋蟀”和“黄蜂”的两则谜语。 A.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时头朝下,死时离开家。 B.性格好残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 C.耳朵有点聋,唱歌响如钟。地下当苦工,长年影无踪。 D.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 (1)蟋蟀__________________ (2)黄蜂__________________ 20. “大闹”的情节出现在不少作品中。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评价不够恰当?请结合阅读体验进行 判断并修改不恰当选项的评价。 A.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水浒传》)——“闹”中见义 B.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西游记》)——“闹”中显勇 C.刘四爷大闹生日宴(《骆驼祥子》)——“闹”中有爱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

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

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成都语文中招试题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部分。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成都语文中招考试题及答案示例: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翻译阅读下文,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担任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盛起来。

(二)文言文理解根据《岳阳楼记》的全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考虑国家的安危,后享受个人的快乐,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现代文阅读(一)文章主旨阅读下文,概括文章的主旨。

《我的母亲》节选:“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一生充满了勤劳和智慧。

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

”主旨:文章通过描述母亲的勤劳和智慧,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二)文章细节理解根据《我的母亲》全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答案:文章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勤劳、智慧、坚强的母亲形象,展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深沉的爱。

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2. 诗中的“明月”和“故乡”分别象征着什么?答案:“明月”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故乡”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眷恋。

四、语言文字运用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语言文字运用题。

1. 请用一段话描述“春天”。

答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回暖,草木萌发,百花争艳,空气中弥漫着生机与希望的气息。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备考试题精练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备考试题精练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第三部分语言运用备考试题精练一、传统文化1.(2023金牛区一诊)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2分)【明“礼”】(1)下面材料是对中国文化中“礼”的介绍。

请根据文段内容,概括“礼”的4个主要作用。

注意语言简明准确,每点不超过6个字。

(4分)由今溯古,均可见“礼”之要位。

《礼记》言:“男子二十,冠而字。

”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

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且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违制;不仅如此,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小小服饰之冠,却与等级次序相关。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所以,“礼”也是社会中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中国幅员辽阔,言语有别,风俗各异,但“礼”却能超越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使得中华民族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有共同认知。

人内心会有各种欲望,但学“礼”可以让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学会“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乎情,止乎礼”。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拾“礼”】(2)请将下面文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连贯。

(4分)中国人的规矩,就是方方面面的分寸,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入座不横肱,食时不叹气,这是礼;衣冠求整洁,言辞如春风,这也是礼;夫妻间相敬如宾,朋友间谦恭礼让,这是礼;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这也是礼……礼,②______________,是对自己的修养要求;外化于行,③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素养的修炼之中有“礼”,亲朋好友的交往之中有“礼”,国家民族的交流之间有“礼”,所以,“礼”④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华气节之首。

【说“礼”】(3)下面是关于“礼”的一首小诗,请根据前后内容,补写空缺的句子,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生动。

2019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9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9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4 题,共12 分)1.(3 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惦.记(diàn)翌.日(yì)哄.堂大笑(hōng)B. 蓦.然(mò)山涧.(jiàn)自出心裁.(cái)C. 教诲.(huì)栈.桥(zhàn)不折不挠.(náo)D. 气氛.(fěn)热忱.(zhěn)强.词夺理(qiǎng)2.(3 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 成都市申办2025 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 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 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3 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4.(3 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共 1 题,4 小题;共12 分)5. 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中考考试题型语文及答案

成都中考考试题型语文及答案

成都中考考试题型语文及答案
成都中考语文试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语言知识运用、作文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型和答案
示例:
1. 文言文阅读:
- 题型:翻译句子、解释词语、概括文意等。

- 答案示例: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生僻
词语,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现代文阅读:
- 题型: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鉴赏语言特色等。

- 答案示例: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评
价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古诗词鉴赏:
- 题型:解释诗句含义、分析诗词表现手法、评价诗词的艺术效果等。

- 答案示例:解释古诗词中的难懂词语或句子,分析作者通过诗词
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评价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语言知识运用:
- 题型:成语使用、病句修改、词语搭配等。

- 答案示例:正确使用成语,修改病句使其通顺,选择恰当的词语
进行搭配。

5. 作文:
- 题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答案示例:根据题目要求,撰写一篇记叙文,描述一个事件或人物;或撰写一篇议论文,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或撰写一篇说明文,解释一个概念或过程。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成都中考语文试卷题型和答案会根据教育部门的命题要求而有所不同。

考生在备考时应参照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样题进行复习。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三部分 语言运用“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返回目录
材料一:学校建在“图书馆”,教室就是“阅览室”。如今,成都众多 学校积极创设适宜读书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教学楼走廊 书柜、班级图书角等区域,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读到自己喜欢的图书。 材料二:成都某校的榕树书吧、漂流书栈等阅读场所,使学生沉浸在浓 浓的书香之中。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使书吧、书栈成为学生最乐意 去的地方。
【答案】(4分)示例:成都众多学校积极创设适宜的读书环境,打造多元 阅读场景。(意思对即可)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考向1 材料探究(2017)
方法指导
返回目录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返回目录
情境任务 活动2 读书方法 2.小蓉认为下面这则有关“读书”的材料也可以分享给大家,请你用两个 四字词语来总结该材料所蕴含的读书态度,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4分)
周恩来的“精专”读书法,并不是让我们穿凿附会、咬文嚼字,那 样只会“拘泥于章句而疏忽于会意,活脱书橱也”。读书就像品茗,虽 然茶水的颜色和飘逸的茶香较易辨认,但茶中三味,却要细细品之才能 体会得来。
【答案】(4分)示例:读书求精 苦心孤诣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返回目录
方法指导 考向2 整合关键词(10年3考)
1.审题干。明确表述的对象及要求。 2.抓关键词句。①说明性语段: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目的。②记叙 性语段:主要事件。③议论性语段:中心论点、论据。 3.提取关键词。提取的关键词一般是原材料中的词语(也可总结概括), 且不能改变其在材料中的出现顺序。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返回目录
活动3 新闻宣传
“魅力成都”——情境任务串考点
返回目录

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成都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语言知识运用等。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政通人和”中的“通”和“和”分别是什么意思?答案:通:顺畅;和:和睦。

2. 作者在文中提到“增其旧制”,这里的“旧制”指的是什么?答案:旧制指的是岳阳楼原有的规模和样式。

3. 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答案:作者应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后的岳阳楼作记。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4-6题。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4. 作者为什么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北平?答案:作者想要饱尝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5. 文章中“故都”指的是哪里?答案:故都指的是北京。

6. 作者对秋天的感情是怎样的?答案:作者对秋天有着深厚的感情,认为秋天是美好的,尤其是北国的秋天,给他带来了特别的感触。

三、作文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部分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自行发挥,此处不提供具体答案。

)四、语言知识运用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让人印象深刻。

c. 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了两个小时。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答案:c8.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公园里,孩子们在放风筝。

c. 草地上,人们在野餐。

d. 阳光明媚,天气宜人。

答案:adbc9.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成都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成都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成都市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沉痛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岳阳楼记》,体现了作者对天下兴亡的深刻思考。

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在这个故事中,主角经历了_________(A. 曲折 B. 曲折离奇)的冒险。

(2)他_________(A. 孜孜不倦 B. 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画龙点睛”原指画龙时最后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比喻在文章或讲话中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4. 阅读理解题。

(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述其主要事迹。

(4分)(2)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分)(2)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6分)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4分)(2)文章中描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6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简要介绍其生平。

(4分)(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文言文的出处是哪里?请简要介绍其背景。

(4分)(2)文言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6分)四、写作(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成都中考语文语言运用

成都中考语文语言运用

成都2010——2015年语言运用题汇总(2010)四、语言运用(12分)1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6个字)。

(4分)世博会正式开园的两天时间,成都活水公园案例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求,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两天共接待观众4000人,其公共绿化演绎出的净水效果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赞赏。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活水公园”每天游人如织,两天共接待观众4000人,占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人数的80%。

此外,还接待了众多重要嘉宾,他们对此都作了高度评价。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更是评价成都案例是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亮点中的亮点。

“活水公园”好像一座极具现代田园风格的“街心花园”。

池塘里满是芦苇、浮萍、紫萍、睡莲和菱白等植物,还有可吸附有机物的鹅卵石,这些就是污水处理的“功臣”。

案例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生物自洁功能的发掘,进行水处理和循环利用。

人们在惊叹“污水变活水”奇观的同时,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成都用生态理念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12.某班开展了“走进社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完成以下任务。

(8分)(1)情况调查组准备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分别对老年人和他的家人进行问卷调查提问。

(2分)①对老年人:②对家里人:(2)文明宣传组负责对社区进行文明宣传。

他们对不文明的宣传语进行了整改。

社区某角落里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请把它改成温馨提示语。

要求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分)答:(3)愉快服务组决定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办一台“母爱·感恩”的主题晚会。

请你为节目诗朗诵《游子吟》和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妈妈的吻》写一段串词。

(3分)答:(2011年)四、语言应用(12分)12.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某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考《语言运用》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题)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写作,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分)(1)下面是对成都市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目的统计和分析,请根据表格内容归纳成都中考作文命题的四个特点。

(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年份作文题目题目形式题目来源媒体点评2015 挥手自兹去命题作文教材附录古诗2016 散步命题作文课文题目来自教材,勾连生活,指向思考。

2017 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只给开头,自拟题目课文坚持传统有变化,新;变革形式无题目,奇。

2019 从……到……半命题作文课文熟悉用语,恰如旧识;新颖考查,却是初逢。

2020 “出发”或“到二选一作题教材推荐名达”目著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请仿照上面表格中的“媒体点评”,对2015年和2020年作文题目进行点评。

要求:紧扣题目特点,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每条点评20字以内。

(4分)2015年作文题目:挥手自兹去2020年作文题目:“出发”或“到达”(3)下面有关写作的短文,从语意连贯和表意准确来看,有四处错误,请将错误句番号及修改后的内容填写在相应横线处。

(4分)①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好”?②“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

③进一步说,④“篇章”组织得错乱,“词”使用得乖谬,便是“不通”。

⑤对一般人来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

⑥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精深,⑦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必须达到的,并且是可能达到的。

错误句:_______ 修改为:_______错误句:_______ 修改为:_______错误句:_______ 修改为:_______错误句:_______ 修改为:_______答案:四、语言运用12.(1)①形式多样②紧扣教材③贴近生活④富于创新(2)示例略(3)错误句:①修改为: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错误句:③修改为:反过来错误句:④修改为:“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错误句:⑦修改为: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

最新成都中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汇编(答案)

最新成都中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汇编(答案)

【2004年】五、语言运用。

(共12分)例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个字,含24字)(4分)本报讯(记者凌弘)今(15)日8时30分,2004年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绵阳汉龙体育馆举行。

科技活动周的开幕式将通过通讯卫星信号传输手段向全国转播,使北京、上海和四川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况适时互传、实时互动。

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分外夺目。

全国人民将一睹绵阳人民的风采。

中国政府自二○○一年开始设立并组织实施全国科技活动周,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被定为活动开展时间。

活动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面的问题。

(4分)王昶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

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

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

面对这种情况,王昶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

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2分)同学说:。

(2分)例3.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4分)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第四届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今天(或“15日”)在绵阳开幕2.妈妈说参考: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基础好,不应灰心,关键是要找准原因,集中精力学习,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2022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和答案

2022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和答案

2022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语文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丘壑(hè)呢喃(nán)目不窥园(kuī)B. 喷薄(bó)薪金(xīn)草长莺飞(zhǎng)C. 悄然(qiāo)抖擞( sǒu)刨根问底( páo)D. 主宰( zǎi)空旷(kuàng)语无伦次(lún)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的A. 我国富有建筑用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才,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B. 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C. 规划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 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向每个刚刚熔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022年5月4日次展,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提进。

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

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A. 瞬息万变B. 络绎不绝C. 胸有成竹D. 人迹罕至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

B. 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

D. 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成都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运用(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迸发(bèng)恣意(zì)拮据(jū)蹒跚(pán)B. 踌躇(chú)缜密(zhěn)桎梏(gù)剽悍(piāo)C. 恣睢(zì)蹉跎(cuō)缱绻(quǎn)饕餮(tāo)D. 掣肘(chè)桀骜(jié)睥睨(pì)踯躅(zhú)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们的敬佩。

D. 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答案:D3. 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他______地走进教室,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2)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而应该勇敢地面对。

(3)这篇文章______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A. 大步流星畏缩不前表达B. 昂首阔步畏首畏尾抒发C. 大步流星畏首畏尾抒发D. 昂首阔步畏缩不前表达答案:B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B.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表达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D.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答案:C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共12分)《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校.对(jiào)别墅.(shù)仙露琼.浆(qióng)B.萌.发(méng)嘹.亮(liáo)抑扬顿挫.(cuò)C.鲜妍.(yán)哺.乳(fǔ)一气呵.成(hē)D.菜畦.(qí)思慕.(mù)惟妙惟肖.(xiào)2.(3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但是当冬天来临的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会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惧是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争锋相对。

C.我沉浸在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D.“他哥哥来啦?”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我还不知道呢!”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成都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清幽宁静的青城山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炎炎夏日一到,八方游客就会接踵而至....。

C.川流不息....的锦江,古老而现代,它承载着成都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蓉城的飞速发展。

D.地铁6号线尚未开通就已家喻户晓....,其科学而极具个性的设计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D.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5.(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五、语言运用。

(共12分)例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个字,含24字)(4分)本报讯(记者凌弘)今(15)日8时30分,2004年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绵阳汉龙体育馆举行。

科技活动周的开幕式将通过通讯卫星信号传输手段向全国转播,使北京、上海和四川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况适时互传、实时互动。

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分外夺目。

全国人民将一睹绵阳人民的风采。

中国政府自二○○一年开始设立并组织实施全国科技活动周,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被定为活动开展时间。

活动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面的问题。

(4分)王昶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

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

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

面对这种情况,王昶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

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2分)同学说:。

(2分)例3.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4分)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解析】1.第四届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今天(或“15日”)在绵阳开幕2.妈妈说参考: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基础好,不应灰心,关键是要找准原因,集中精力学习,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同学说略)3.(共4分)参考:喜欢。

该广告没有直接说出广告的商品,但已用暗喻(或比喻)的手法间接地告诉了消费者,显示了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关心,因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这样的诱导。

练习题(一)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字,含16字)。

(4分)本报讯(记者李丹)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水环境形势严峻。

成都不少河段水质仍受到严重污染。

数据显示成都市污染物减少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锦江水质还是没有根本好转,并呈恶化趋势。

②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还存在环境污染数据不清,排污费征收使用底数不清等问题。

③环保执法存在“死角”。

个别地方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处理率虽达到82%,但工业污染整治仍处于低水平、补欠帐阶段,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差距很大。

检查组最后建议,成都市应认真研究解决锦江污染问题,把整治锦江作为一2、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⑴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

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

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

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回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⑴小明向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爸爸向同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6】四、语言运用 (12 分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要求答题。

(4 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

当记者采访她时 ,她居然说:“来拍嘛 , 拍近点 ,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 , 一学生在做值日时 , 积极劳动 , 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 ,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 , 什么是耻? 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由此看来 , 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 , 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 注意说话对象 ,语言要得体 , 易于对方接受。

)⑴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 , 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⑵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 , 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例2. 成都是文化之都 , 历史悠久。

所辖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

请从下面所列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 , 选择一个向国内外游客推荐 ,并为此写一条宣传语。

要求: 扣住所选景观的特点 , 语言生动形象 , 有感染力。

(4 分 )杜甫草堂金沙遗址都江堰青城山答: 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传语: 例3. 下面两则材料 , 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 ? 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 ,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相应的建议。

(4 分 )①据某报调查 ,15-45 岁这个年龄阶段 , 有近 60% 的人不知道 2006 年 5 月14 日是什么节日。

当知道这天是“母亲节”时 , 在访问中 , 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 , 也不是特别在乎 , 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

还有部分人认为 , 这天是外国节日 , 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 ,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查统计 , 约有57% 的中小学生 , 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 , 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

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

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 , 在母亲生日到来之际 , 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答: 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例1.(4 分 )开放性试题 , 所答符合语境且与题干要求相吻合 , 即可分别计 2 分 , 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例 2.(4 分 ) 开放性试题 , 所写符合题干要求 , 即可计 4 分。

内容符合景观特点计 2 分 , 语言表达符合题干要求计 2 分。

不够准确或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例3.(4 分 ) 开放性试题 , 反映的共同问题只要能从两则材料中得出即可计 2 分 , 所提的建议是针对探究出的结论而提且恰当即可计 2 分。

不完全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共同问题”参考示例 : 不少人忽略对母亲的关心 , 而关注自己的更多。

( 或 : 不少人对自己考虑更多 , 对母亲关心不够。

) 建议略。

练习题(二)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你看过2006年世界杯吗?在2006年世界杯上1/8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中央电视台解说员黄健翔在解说到最后阶段时出现了“疯吼”现象。

在比赛进行到暂停补时阶段时,意大利队获得一个制胜点球而挺进八强。

解说员黄健翔因多年解说意大利足球而对意大利足球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由于兴奋过度,黄健翔在解说时用嘶哑的喉咙“疯吼”着对意大利的赞扬的话而深刻地抨击了澳大利亚足球。

对于这一现象,各界人士看法不一。

下面是某校九年级(八)班同学展开的一场辩论赛的节选部分。

假如你是反方成员,请写出你的辩论词。

正方:我方认为,黄健翔是一个优秀的解说员。

解说员不是机器,难免倾注个人的情感,可以理解。

在演说比赛的过程中有如此的激情,能够带动全场的气氛,将比赛带入高潮。

这正是对足球这一充满激情的体育运动最好的诠释。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上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荣辱观。

(1)请选择其中的“一荣”,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荣于服务人民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其中的“一耻”,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