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体会
心房颤动的治疗
心房颤动的治疗作者:张必祺胡申江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年第01期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患病率与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4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心房颤动患病终生风险分别为26%和23%[1]。
心房颤动是由遗传因素、自主神经系统、炎症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共同作用所致的进行性疾病。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正常的P波消失,代之以波幅不等、形态各异、间隔不齐的连续小锯齿波,频率在350-600次/min。
这种持续紊乱的电活动会引起心房收缩功能下降,心排出量下降超过15%;会使心房局部发生电学和结构学重构,心房进行性扩大;还能使心房内血液淤滞形成附壁血栓。
这些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大大增加了心房颤动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血栓栓塞、认知功能障碍及肾功能损伤等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女性的年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6/10万和1.7/10万,而年龄校正的劳力丧失及修正寿命年评估致残率分别为64.5/10万和45.9/10万[2]。
正如美国哈佛大学Braunwald教授所说: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将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攻克的最后战场。
目前,在心房颤动治疗方法和方式上仍存诸多争议,既需兼顾效益与风险,又需求同存异,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1 心房颤动患者的上游治疗心房颤动的上游治疗是指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拮抗剂、他汀类药物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药物,通过治疗引发心房颤动的相关高危疾病,减少心房结构重构和/或电重构,以预防新发心房颤动、减少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或减缓其进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
由于在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状态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处于激活状态,血管紧张素可产生刺激心房纤维化和肥大,使缝隙连接解偶联,钙超载,改变离子通道活性,激活氧化应激介质及促进炎症发生等作用;而醛固酮可产生刺激心肌肥厚和纤维化、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促进炎症及直接调节电生理等作用。
药物治疗心房颤动30例的体会
【 关键词 】 药物治疗 ; 心房颤动 ; 体会
自 20 年 以来 , 者 所 在 医 院 共 收 治 各 类 病 种 的 房 颤 患 者 01 笔 困难 等 症 状 ; 体 : 查 心室 率 均 在 15~10次 之 间 , 律 绝 对 不 齐 、 2 8 心
液3 l %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20m 静 滴 ,/ , 2 。 Om +5 5 l 1 d 共 0d 2 结 果
心病伴房颤 5例 , 张型心肌病 伴房 颤 5例 , 扩 甲状腺 功能亢 进伴 房颤 3例 , 病毒性 心肌 炎伴房 颤 1例 , 高血压 性心 脏病 伴 房颤 3
永 久 性 房 颤 1例 ; 中风 心病 伴 房 颤 8例 , 心 病 伴 房 颤 5例 , 其 肺 冠
二 周 后 改 为 1 d维 持 ; 他 乐 克 2 ,/ , 房 颤 完 全 消 除 次/ 倍 5mg3 d 待
停用 ; 溶 阿司 匹林 片 10mg 1 d维持 , 肠 0 ,/ 同时也 给予 奥美 拉 唑 ( 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 司生产 ) 0 m , 2 g 每周 3次维持 。黄芪注射
例发生了低 血压 ( 排除 常见原 因 ) 以上不 良反应 均在 停药 后逐 ,
渐 消失 。
3 讨 论
栓, 一旦血栓脱 落 可引起 体 动脉 栓塞 , 产生 相应 的临床 表现 。 可
临 床 尤 以脑 栓 塞 最 为 常 见 , 产 生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 重 者 可 致 残 可 严 或 致 死 。 少 数 房 颤 患 者 也 可 因左 心 房 内血 栓 形 成 , 旦 脱 落 可 引 一 起 肺 动 脉 栓 塞 。此 外 , 房颤 基 础 上 也 可 能 诱 发 更 为 严 重 的 心 律 在 失 常 , 室 速 或 室 颤 可 导 致 患 者 死 亡 。 鉴 于 房 颤 可 能 带 来 的 危 如 害 , 治 疗 目标 是 应 尽 可 能 将 房 颤 转 变 为 窦 性 心 律 ( 称 窦 律 ) 其 简
108 房颤合并长R- R间期特点及临床护理体会论文
108 房颤合并长R- R间期的特点及临床护理体会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
由于房颤时p波消失,r-r间期绝对不齐,因此,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常发现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
而长r—r间期发生的时间,次数,r—r 间期的时间长短病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本院动态心电图室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为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的患者108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为72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3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9例,高血压患者28例,甲亢患者4例,特发性房颤6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1.2 方法使用美国smc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纪录仪纪录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将记录的心电信息通过电脑回放分析,在经过人工编辑,分析,剔除伪差和干扰,结合患者生活日志进行分析,把长r—r间期(r—r间期>2.0秒)只出现在夜间(晚间20时—次日8时)称为夜间组,长r-r间期在全日各时间段均有出现者称为全日组。
再对两组患者长r-r间期持续时间,出现频次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出现长r-r 间期时发生头晕,黑蒙的症状频次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记量资料采用t检验,p2.0秒的人数,出现头晕,黑蒙人数以及每组出现的人均出现长r-r间期次数见下表指标全日组夜间组 p值3.3 用药指导向患者反复介绍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用药,包括每日用药的时间,剂量,次数,途径等,不可擅自调整。
停服或漏服,详细介绍所服药物的主要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包括使用洋地黄制剂时注意患者的电解质及心电图变化,讯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黄视,绿视或视物模糊等情况。
3.4 心理护理心房纤颤合并长r-r间歇患者,往往病程较长,病人心理负担较重,担心疾病的预后,应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对阻止疾病的复发,恶化,及减轻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
浅析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浅析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21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性的分析。
结果:经过我院的优质的治疗,显效8例,占38.10%,有效10例,占47.62%,无效3例,占14.29%,总有效率85.71%。
结论:经过优质有效的治疗后,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较高,明显的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房颤动;临床治疗;并发症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37-02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AF),其为成年人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心房颤动分为持续型与阵发型,绝大多数的心房颤动发生在器质性的心脏病患者身上,尤其以风湿性的二尖瓣狭窄患者最为常见,其次为甲状腺的功能亢进、冠心病、慢性缩窄性的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的患者多发心房颤动[1]。
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会降低心输出量,因此会加重患者的基础性心脏病,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出现恶化。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21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24至75岁,平均(53.1±8.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测确诊为心房颤动患者。
1.2 治疗方法1.2.1控制心室率现有的临床资料表明,控制心室率目前已经成为长期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的治疗模式,同心室节律控制相比,控制心室率具有低投入,高收益的特点[2]。
同时,控制心室率还具有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左心室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频率几天数等优势。
1.2.2转复及维持窦性的节律因患者的心房颤动时间越长,其越易致使患者的心房电重构不易转复,所以,复律的治疗应尽早进行。
多数情况下,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可以自行转复,若心室率相对不快,血流动力相对稳定,患者可以耐受,可观察24小时。
36例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体会
3 例 , 中高 血 压病 2 3 其 4例 、 湿 性 心 脏 避 免 使 用 8 受 体 阻滞 剂 、 拮 抗 剂 、 风 一 钙 地 服 胺 碘 酮 的 用 法 为 : 停 用 正 在 服 用 的 ①
病 二 尖瓣 狭 窄 3例 、 心 病 陈 1 肌 梗 高 辛 和 腺 苷 等 药 物 。这 些 药 物 阻 断 房 室 冠 日心
维普资讯
J URNAL O R TI AL E E T O F P AC C L C ROC ARD O OGY J ( Q Z Q! IL S Q !
! 墨
・
2l 5
经验交 流 ・ 3 6源自 心 房 颤 动 的临床 治疗 体 会
一
死 4例 、 张 型 心 肌 病 2例 、 激 综 合 征 结 的 传 导 、 通 过 旁 路 下 传 使 心 室率 反 期 ; 给 予 胺 碘 酮 负 荷 量 6 0 / ( 3 扩 预 Af ② 0 mg d 分 1 、 娠 合并 A 例 、 例 妊 f1 甲状 腺 功 能亢 进 而增 快 。 心 功 能 正 常 者 , 选 用 胺 碘 酮 、 次 服 ) 共 2 1d , ~ 0 。转 复 为 窦 性 心 律 即 可 合 并 Af 例 。 1
普 罗 帕 酮 、 鲁 卡 因 酰 胺 或 依 不 利 特 等 减 量 为 40 / ( 2次 服 ) 6 1d后 普 0 mg d 分 ,~ 0
3 都进 行 药 物 治 疗 , 不 同 原 因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物 , 旁 路 传 导 减 慢 从 而 再 减 量 至 2 0 / 。此 后 视 情 况 可 进 一 6例 对 使 0 mgd 引 起 者 以 不 同 药 物 及 剂 量 治 疗 , 时 根 降低 心 室 率 , 复 窦 律 。 我 们 用 胺 碘 酮 步减量维持至每周 2 0 ×5 。 同 恢 0 mg d 据病 情 的需 要 适 时 的 进 行 同步 直 流 电 复 静 脉 注 射 负 荷 量 10 g( ~ 5 / g 如 情 况 允 许 在 直 流 电 复 律 前 使 用 抗 5m 3 mg k ) 律 , 及 根 据 病 情 选 择 性 的 建 议 患 者 在 1mi 入 ,O 1 mi 可 重 复 一 次 。 心律 失 常 药 物 , 用 胺 碘 酮 持 续 给 药 以 0 n注 l ~ 5 n后 常 外 院行 导 管 消 融 术 , 得 良好 疗 效 。 疗 继 以 1 0 1 5 / n静 滴 6 , 后 按 1d 0 2 , 天 3次 ) 体 外 电 复 律 成 功 取 . ~ . mg mi h以 0(.g 每 , 效 的判 定 是 : 显 效 阵 发 性 Af 全 不 病 情 逐 渐 减 量 . 4 总 量 一 般 不 超 过 率 高 达 9 ”。 电 复 律 后 立 即 观 察 心 ① 完 2h 4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谭巨浪胡晓军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3期【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中都较为常见,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
房颤最大危害在于血栓栓塞,从而引起高概率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受到伤害。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房颤的弊端逐渐显现,而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却在防治房颤有着较好的疗效。
本文就近五年相关文献论述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房颤提供支持。
【关键词】心房颤动;中医药;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2该疾病主要主要的作用群体为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是即便如此发病率最高不会超过10%。
该疾病一旦发作,房颤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等严重症状。
目前来看使用西药治疗该疾病的效果并不明显,西药的使用往往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经研究发现,使用中药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显著优于西药,并且中药所引发的副作用相对较少[1][2][3]。
1 古中医对房颤的认识古代医学典籍中并无房颤的记载,而是以“心悸” 代称。
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才开始出现心悸的病名,分别称之为“心中悸”、“心下悸”、“心动悸”、“惊悸”,并对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据古方《伤寒论》记载,服用灸甘草汤可以有效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等房产并发症。
在现代医学中称灸甘草汤为复脉汤,经临床治疗证明该药方对于治疗房颤并发症有显著效果。
2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现状2.1 经方当代有很多名老中医在使用经方治疗房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王海成[4]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淤型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效果,结果发现阳还五汤可有效缓解急者胸闷等临床症状,并且使阵发性房颤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谢冰昕等[5]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合并失眠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永久性心房纤颤合并失眠具有良好效果。
房颤病因临床治疗分析
房颤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147例房颤住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房颤最常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
阵发性房颤主要采用药物复律;慢性房颤主要采用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
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是房颤的主要病因,详细了解病因及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房颤动;病因分析;临床治疗心房颤动是较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几乎见于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及非器质性心脏病。
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
据资料统计,我国成人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3-0.4%,60岁后每10年发病率增加一倍。
房颤发作除导致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外,其更大的危害是诱发和加重心衰,促进血栓事件发生,并因此致残或致死。
为探讨房颤的病因及治疗情况,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房颤患者相关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房颤住院病例147例,其中男91例,女56例,年龄47-94岁,平均年龄76.3岁。
1.2疾病诊断标准:147例患者均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所有疾病的诊断均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2版的诊断标准。
1.3房颤的分类根据欧洲心脏学会2010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最新分类方法,将房颤分为五大类:初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慢性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
凡心房颤动能自动转复、持续时间<7天者为阵发性;心房颤动不能自动转复、持续时间>7天但<1年者为持续性;>1年者为永久性。
所谓“慢性持续性房颤”是指采取了控制心律措施后仍然持续超过1年的房颤。
其中,有没有采取控制心律的措施是区别慢性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的关键。
2结果2.1心房颤动患者的年龄构成及病因:心房颤动病因见表1。
冠心病引起的心房颤动占据病因学的首位,达40.1%,其后依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等。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
明显延长 6分钟步行 距离 , 减少住 院率 。本 组观察 证实 了该
药的作用机制 , 且未发现 明显不 良反应。 综上所述 , 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 , 在常规 治疗 的基
[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2— 0 5 编校 : 王丽娜 ]
老 年 心房 颤 动 患者 华 法 林 抗 凝治 疗 的 临床 体 会
疗 。心肌能量代谢治疗 是指药 物在不 改变心 率 、 冠状动 脉血 管的前提下 , 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 程 , 使 心肌 细胞
[ 1 ] 陆再英 , 钟南山 .内科学 [ M] . 第7 版.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 2 0 0 8 : 1 7 0 .
[ 2 ] 中华 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 中华心血 管病 杂志编辑 委员 会 .慢性心 力 衰竭诊 断 治疗 指 南 [ J ] .中华心 血 管病 杂志 ,
颤 患者 , 预防缺血性脑卒 中尤为重 要。近 5年来 , 我院对 1 0 0 例 老年房颤患者给予 华法林 抗凝 治疗并进 行 随访 , 现总结如
下。
o o服用华 法林 , 起始剂量 2 . 5 m g / d , 1 次/ d 。用药前 监测 I N R
2 0 0 7 , 3 5 ( 1 2 ) : 1 0 7 6 .
获得更多 的能量物质 , 来满足细胞的完整性。
曲美他嗪通过抑制 3一酮 酰辅 酶 A硫解 酶 ( 3 I C A T ) 活性 , 部分抑制 游离 脂 肪 酸 氧化 , 减少了 N A D H 的生 成 , 减低 了 N A D H 对丙酮酸脱氢 酶 的抑制 , 丙酮 酸脱 氢酶活 性增 加 , 促
0 . 1 3 3 3 k P a ) , 无 明显 肝 肾功能 损 害、 凝 血功 能障 碍伴 出血倾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2006-11-26基础医学论文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作者:陈小莉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5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定期随访。
结果 175例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维持量为(3.50±0.08)mg/日,INR监测结果发现INR多控制在2.0-3.0,随访期间发现INR 2.0患者出现脑栓塞,而INR明显大于3.0时,患者出现脑出血、牙龈及皮肤黏膜的出血。
结论心房纤颤患者INR制在2.0-3.0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INR过高易出血,过低易栓塞。
抗凝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该病的患病率为0.67%——1.82%,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1-2].患者患病后轻者社会交往、生活质量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重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等各类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一般认为,如果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大于 48h必须在复律前后进行抗凝治疗,如复律不成功或者复律后心房纤颤患者无法维持窦性心率,则必须考虑长期进行抗凝治疗[3-6].为此,笔者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5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旨在寻找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为减少心房颤动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5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或Ho lter证实存在慢性房颤( 2d)的患者,且排外消化性溃疡病史、出血性疾病或血小板减少者、严重的肝肾疾病及妊娠。
患者年龄范围为36——87岁,平均年龄(65.23±9.39)岁;男性89例,女性76例;病程为48小时——2年;3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7例患者糖尿病,9例患者心率衰竭,35例患者瓣膜性心脏病,21例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27例患者脑梗死,6例患者其他动脉梗塞,43例患者冠心病。
陈新心房颤动的治疗
八、外科迷宫手术
Cox强调: 迷宫手术中, 冷冻消融冠状静脉窦,阻断其传导是十分重要的。 直接影响到手术是否成功和术后房颤的复发率。
九、左心房隔离术
对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有一定效果。 但病例数较少。 外科手术治疗房颤的不足:
病例数受限, 手术较复杂、费时, 创伤较大。
目前,适应证为 药物治疗失败, 拟行换瓣术者。
二、发病机制-多子波学说
心房基质的不均一性,引起多子波折返激动, 要求:心房内同时存在3个以上的微折返环。
二、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房颤的诱发因素: 快速发放冲动的心房病灶 房扑或房速的蜕变
快速冲动
二、发病机制
发放冲动的心房局部病灶: 肺静脉内(90%以上) 其他部位 上腔静脉, 界嵴, 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后游离壁, Marshall韧带静脉。
二、发病机制-心房的大小
心房越大,易发生房颤。 哺类动物中: 体积大者,心房大,房颤发生率高。
三、治疗—策略
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 三个主要策略: 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控制房颤的心室率 预防血栓栓塞
四、恢复窦性心律
是理想的治疗终点之一。
攀登终点:窦性心律
选择的对象:
房颤持续时间48h者:
转复后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性? 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有关的资料较少。
六、抗凝治疗
我国的现状和需要做的工作: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和脑卒中的发生率? 是否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是否必须进行抗凝治疗? 最适当的抗凝剂量和INR?
七、预防房颤复发
从两个方面着手治疗: 缩小已扩大的心房(蓝子) 防止电重构和折返环(苹果)变小。
浅谈心房颤动的急诊治疗及护理体会
浅谈心房颤动的急诊治疗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2-18T14:33:34.7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作者:陈琪张云增王青华[导读]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胺碘酮属于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因有扩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及不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等优点。
陈琪张云增王青华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山西原平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
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心房颤动(房颤)所致的快速且不规则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
房颤还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加重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缺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1-3]目的:在急诊心律失常中,心房颤动最为常见,作为急诊工作者了解急诊的治疗及护理是有必要的。
方法:本次选取我院急诊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就诊的心房颤动患者50例,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心脏瓣膜病18例,不明原因心房颤动4例,在急诊治疗的同时,给与完善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
结果:本次选取的心房颤动患者,经急救治疗及整体、全面的护理,转复成功及病情好转48例,出现并发症2例,护理给与高度评价。
结论:针对心房颤动患者,在积极转复及稳定病情的同时,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保障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加强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房颤动;急诊治疗;护理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心房颤动患者50例,男26 例,女24 例,年龄59 ~ 82岁,平均(63.2±2.2)岁,其中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6例,心脏瓣膜病18例,不明原因心房颤动4例。
排除明确永久房颤患者。
房颤的治疗心得体会总结
房颤的治疗心得体会总结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我作为一个长期患有房颤的患者,经过多年的治疗和生活调整,积累了一些治疗心得和体会。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总结和分享这些经验,希望对其他房颤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房颤的治疗,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积极合理地选择药物治疗。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血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帮助稳定心律,避免心率过快过缓,但是副作用较多,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抗凝血药物则是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减少卒中的风险,也是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针对药物治疗,我发现需要与医生进行密切合作,定期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次,房颤的治疗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我发现饮食对房颤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会加重房颤的症状。
所以我尽量避免喝咖啡和饮酒,以减少房颤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此外,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减少心脏负担。
同时,要注意适度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房颤症状。
另外,我发现情绪对房颤的影响也很大。
焦虑、紧张和压力都会导致房颤发作,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我通过学习冥想和放松技巧来缓解焦虑和压力,以及参加一些房颤康复小组的活动,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和鼓励。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作,还提高了我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最后,我认为对于房颤的治疗还需要坚持定期复查和监测。
例如,定期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常规等,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如果发现房颤有明显的恶化或并发症的出现,要及时就医,并与医生积极讨论治疗方案。
毕竟,每个人的病情和治疗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总的来说,房颤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调整的疾病,但只要我们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就有可能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篇一1、治疗原则(1)恢复窦性心律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
2、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
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
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
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
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3)洋地黄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房颤的症状篇二一、阵发性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
5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体会
i 7 8 ; t r 1 y a r a me , a i n ’ h a tf n to itn ti r v me . n l so Th a o y ma o m r mb e h t r i g f c o o m s1 . 6 Afe e r t e t nt p te ts e r u c i n d s i c mp o e nt Co c u i n: e p r x s l o t e l st e s a tn a t rr o r t e p e t r e tp i rl , s s t mi e id x l n h p r l a t n r a me t ma a s h a in fe t e e t n in t u n r u d f rt e h r ma u e b a rma iy u e hea n o o y d t e s ia c o et e t n , y c u e t e p te t e fc i x e s o o t r o n o h a l v Do e r h t m , h e u r n e r t s l w, n a e a in ’ h a t f n t n u h a tr y h t e r c r e c a e i o e h nc s p te t s e r u c i . o Ke wo d : ru t e r y r s At i m r mo Ar y hmi Ami e i d x l rt a n o o y S ia a t ne p r ll c o
心房颤动 当前最新认识及治疗的建议
心房颤动: 当前最新认识及治疗的建议前言自2015 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 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 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 等组织撰写的《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EACTS》及由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亚太心律学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 等组织撰写的《2017 HRS /EHRA/ECAS /APHRS / SOLAECE expert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fibrillation》的发表,集中展示了在房颤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
在此基础上,由CSPE 和CSA 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吸收美国和欧洲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形成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现予发表,旨在提供新的学术信息和规范对房颤的全程管理。
2.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2.1 房颤的流行病学2.1.1 房颤的患病率截至2010 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 万例。
心速宁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心速宁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心速宁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111例阵发性房颤发作≥2次/月的患者随机、双盲地分成心速宁组和对照组。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心速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速宁胶囊4粒,每日3次。
疗程为3月。
结果: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差异(P>0.05)。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房颤发作频率29.3±3.4次/月与治疗前32.9±5.2次/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速宁组患者治疗后24.9±3.2次/月与治疗前31.1±3.3次/月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心速宁组2例,对照组8例。
结论:心速宁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心房颤动,阵发性;心速宁胶囊【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095-03linical studies heart rate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Capsulesli fenxia zhang chaofeng West Group Hospital,xian,710077,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inese heart rate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Capsule efficacy and safety. Methods 111 patients randomized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 rillation ≥ 2 times / month, double-blind divided into heart rate-n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2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heart rate increase Ning group on the basis of intentions speed capsule 4, 3 times a day. Treatment for 3 months.Results Two groups of 111 cases. In general terms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After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seizure frequency 29.3 ± 3.4 times / month before treatment and 32.9 ± 5.2 times / month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heart rate after patients Ning group 24.9 ± 3.2 times / month and before treatment after 31.1 ± 3.3 times / month and the control group, seizure frequenc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heart rate Ning group 2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eight cases. Conclusion Heart rate Capsule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have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fewer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Atrial fibrillation; Paroxysmal;Heart rate Capsule临床上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
3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阵 发性 心房颤 动 (AF) 常 见的心律 失 常 ,其 发病 率随年 P 是 龄增 加而 增高 ,且 明显增 加致残 率和 病死 率 。四川省 达州 电业局 职工 医 院对3例 阵发 性心 房颤 动患者 给予 乙胺碘 呋酮 加卡托 普利 2
66 8 9
吉林医学2 1年 1f 第3卷第3期 00 2 l 1 6
3 例 阵发 性心房 颤动 患者 的临床分 析与治 疗 2
邓 维鹏 ( 四川 省 达 州 市 电业 局 职 工 医 院 ,四川 达州 6 50 ) 300 [ 要】目的 :分 析阵发 性心 房颤动 患者 的临床 特点和 治疗方 法 ,提 高患 者 的生活质 量 。方 法 : 回顾分 析 收治 的3 例 阵发 性心房 颤 摘 2
动患者 临床 资料 ,给予 乙胺碘 呋酮加 卡托普 利治疗 ,与单用 乙胺碘 呋酮组 进行 比较 。结果 :乙胺碘 呋酮加 卡托 普利组 疗效 ( 0 % ) 9. 6 优 于对照 组 ( 81 ) ( <00 7. % P . 5)。结 论 :乙胺 碘 呋酮与 卡托 普利 联合 治疗 阵发 性房 颤 ,安全 有效 ,不 良反应 小 ,阵 发性 房颤控 制率 较
1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显效 :阵 发 性 房 颤 不 发 作 或 减 少 9 % 以 . 3 0
上 ;有 效 :阵发 性房 颤发 作 减少 8 % ~9 % ;无 效 :未达 以上 标 0 0
准。
恢 复窦性 心律 的首 选药 。而 卡托普 利为 竞争性 血管 紧 张素转换 酶
抑制剂 ,使 血管 紧张素 I 能转化 为血管 紧张 素 Ⅱ,抑 制血 管紧张 不 素系统 激活 ,从 而抑制 心房结 构重构 。卡 托普利 抑制A 患者 的 电 F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体会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由于心房颤动患者较容易发生血栓形成,严重者可引起脑卒中等不良后果。
因此,抗凝治疗成为心房颤动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我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抗凝治疗的种类常见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
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的活化,从而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其作用稳定,但是需要密切监测,可能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包括达比加群和阿哌沙班等,它们是针对血液凝固机制中的某个特定环节而开发的,相对于华法林更为方便,且不需要密切监测,但是价格较高。
抗凝治疗的使用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是长期的治疗过程,并且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用量和使用时间。
我在治疗中常常注意以下事项:1.需要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了解抗凝药物的疗效。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抗凝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但要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
3.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如饮食、药品等。
4.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需要手术时,应及时停药或调整药量。
另外,对于年纪较大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还需进行一些特殊的用药考虑。
抗凝治疗的不足抗凝治疗虽然在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合并症上有显著疗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出血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对于年长患者或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药物剂量或治疗时间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
3.对于华法林治疗的患者需要长期密切的监测,并且存在着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损伤、出血等。
4.抗凝治疗不能预防心房颤动本身的发病。
抗凝治疗的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治疗技术的完善,抗凝治疗在将来仍将继续有很好的前景。
1.新型抗凝药物的推广,将极大的方便患者,而且价格也将得到不断的降低。
2.对抗凝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研究,有望尽快提高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3.个体化的抗凝治疗将更趋于细致和准确,对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合并症将起到更好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11-19T16:43:25.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陈元友陈结[导读] 手术治疗 13例(行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5]9例(3例有复发),4例行房室结消融术及起搏器植入。
陈元友陈结 (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649600)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237-01 心房颤动[1,2]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Framinghan研究表明,50~59岁人均房颤的发生率为0.5%,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后显著增加,平均为10年发病率增加1倍。
心房颤动的治疗应评估转复窦性心律的必要性,适当的时间,以及恰当的方法。
现对我院2005年~2011年12月的58例(60±17.8岁)心房颤动的患者的治疗作分析(男性36例,女性22例)。
一、治疗情况
治疗分药物治疗[3]、非药物治疗,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围绕消除房颤的触发因素和改善心房的异常基质两方面进行。
1、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新近(24小时内)发生的房颤及局灶性房颤适合转变为窦性心律,并且易于维持窦性节律。
对20例阵发性房颤行转复,年龄小于50岁,一般情况好;10例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行直流电转复。
转复成功9例,后用索地洛尔80mg/d,维持24月,复发3例。
10例用胺碘酮[4]转复或或预防其发展均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2、控制心室率年龄大于55岁的28例,心力衰竭严重的先纠正心力衰竭,洋地黄治疗,在控制房颤心室率方面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同时使用,3月一次动态心电图,临床加以评价,23例控制较理想,2例发生过尖端扭转性室速,对症处理后好转。
3、手术治疗 13例(行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5]9例(3例有复发),4例行房室结消融术及起搏器植入。
二、结论
房颤的治疗[6]主要是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结合抗栓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房颤的基本策略,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恢复窦性心律是理想的治疗终点之一。
为尽快提高我国治疗房颤的水平,及时总结经验及成果。
毫无疑问,药物治疗仍然是一线治疗手段。
对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非药物治疗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方法的准确发作方向与正在进行的关于引起房颤所导致的电生理的分子改变的研究密切联系。
展望未来的十年令人激动,我们可能最终会征服被当地称作“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后一道重大障碍”的防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云.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郭继鸿.心律失常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教材 2010.7.103页.
[3]郭继鸿.心律失常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教材 2012.7.181页.
[4]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
[5]徐燕萍,殷跃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4月第39卷.第4期.372.
[6]陈少杰,殷跃辉,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1月第40卷.第1期.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