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至中的原野”,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
中原的别称
中原的别称贾文丰 2012年11月01日文章浏览次数:2240资源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中原这个地域概念,在古典文献中,还有中州、中土、中夏、中华、中国等多种称谓。
中州,是因豫州据九州之中而得名。
豫州是九州之一。
其南有荆州,东南有扬州,东有徐州、兖州,东北有青州,北有冀州,西有梁州,西北部有雍州。
汉刘熙《释名•释州国》:“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
”又,宋傅寅《禹贡说断》卷二:“荆河惟豫州。
孔氏曰:…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
‟李氏曰:…河南其气安舒,厥性宽豫,故曰豫。
豫,舒也。
‟杜氏曰:…豫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也。
‟又云:…豫者,舒也。
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
”中土,明王樵《尚书日记•夏书•禹贡》:“荆河惟豫州。
豫于九州为中土,南跨汉而抵荆山,北距南河。
” 元陈悦道《书义断法》卷五:“洛邑之作,成王所以中立于天下,而奠三极也。
以对于上帝,以祀于上下,以布政于中土之民。
”中夏,晋陆机《辨亡论》:“魏人据中夏,汉氏有岷益,吴制荆扬而奄交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李平阳,秦州子,中夏名士。
”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河、济之间,古称中夏,故北音谓之夏声,又谓之雅言。
”按,许慎《说文解字•夂部》:“夏,中国之人也。
”段玉裁注:“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
”徐灏笺:“夏时夷、狄始入中国,因谓中国人为夏人。
”刘师培所言,夏,是“雅”的通假字。
也就是说,由于北方人说话“雅”,而称为中夏。
也是一家之言。
中华,《周禮•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鎮曰華山,其澤藪曰圃田,其川滎雒。
”也就是说,豫州处九州之中,其山有华山,其胡泽有圃田,其河水有荥水和洛水。
所以,中华因豫州处九州之中,拥有华山而得名。
中国,《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庄子•田子方》:“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韩非子•孤愤》:“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中国古代四大别称神州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上当辰极,下正地心,俗称“神州大地”。
神州即华夏、中国、中土。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古今通论》:“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混元圣纪》:“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太清金液神丹经》:“但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以九州岛配八卦,上当辰极,下正地心,故九州岛在此耳”。
俗称“神州大地”。
中土为神州,黄帝为中央天神。
黄帝以土德王,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赤县和神州合称“神州赤县”或“赤县神州”。
神州雄屹九垓数千载,何以万古相冠?不亦谬哉!夫万古者,诚非精微象数也。
实寄吾辈之情思,托区区之遐想,祈与太清同始兴而舍湮灭耳!春风放胆梳万柳,夜雨瞒人润百花。
廿一纪,九天居士拟春风夜雨为标范;欲仙游而观万仞,骋翰逸而致神飞。
腕下汩汩泻出“数泠清泉挟几多珠玉”,化文以成《万古神州赋》。
记曰:寰宇裂而玄幽失,混沌开而光明至。
孰知何纪?水波浩淼,盈漫田畴。
紫微璀璨,布陈太空。
经长年,五洲七洋遂成。
越累月,八索九丘踵生。
借奇硕金晴,居苍穹俯瞰:亚细亚东端,太平洋西畔,状若“雄鸡”,内蕴“龙体”。
膏腴富庶者,神州之属也。
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
本义为周朝于西周时期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后复包举中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中国的古称。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族战败,并入黄帝族,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炎黄集团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并与山东境内东夷集团的其他部落组成更庞大的大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流基本固定。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族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
中原、关中、陇右、辽东…必须了解的这些古地理区划的名称
中原、关中、陇右、辽东…必须了解的这些古地理区划的名称我们现在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等七大地理区划.我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地理区划。
这些古地理区划名称不仅经常见于文学作品,至今人们也还喜欢用古地理区划名称来称呼自己的家乡,比如巴蜀、荆楚,但很多人对于这些古代的地理区划不太了解。
以下就是我国常见的十一个古地理区划的名称。
①中原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有巢氏时代。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的中的原野',后演变为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此外还有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虞城、淮阳、新郑等古都。
中原所指地方,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河南省全境、安徽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及山东省西部等地区。
②关中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
“天下至中的原野”,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
“天下至中的原野”,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天下至中的原野”,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中原一直是中国古代最中心的地带,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是以中原为中心建立朝都。
中原更是包含了绝大部分的朝代变更,中原地区在如今虽然已经不如古代起到了如此至关重要的地位,不过历史终究无法磨灭。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指的是今天山西晋中以南,河北中南部,河南全部,山东西部一部分及西南全部,陕西的华山县以东的地区,还有安徽北部淮北那一块,湖北北部及西北部一部分。
你把地图上的这个范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图一对比就行了。
其中主要的大国春秋时期是晋国全部,秦国东部,齐国西部一小部分和鲁国西北部一部分及楚国北部一部分。
到了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等一些原因,就变成了,赵魏韩三国及楚国北部。
中原一词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它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曾长达五千年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中土”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是古代华夏族的发源地,即今天的河南省。
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
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
一些夏、商时期的河南省周边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
“中国”有“九州”、“诸夏”、“赤县神州”、“禹城”、“震旦”等称谓。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
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
中国古代特殊地理称谓的高中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特殊地理称谓的高中文学常识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毛爷爷的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
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中华基本文化常识(一)
中原最基本地意义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地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地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现指河南一带. 中华基本文化常识范围偃师地开发和中华文明地传播. 中华文化常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辉煌历史孕育出多样地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中原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河套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晋文化关中文化等等在众多璀璨地民族文化中中原河南文化无疑是最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主要包括了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中医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饮食文化等18方面史学界普遍认为以河南为中心与重心地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等五大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地中流砥柱和文化之本文明之根化文一单二单三单四单五古河套地区今大致宁夏及内蒙主要历史文化名城(标准以国务院审批名单为准)呼和浩特六古吴越地区今大致江浙主要历史文化名城(标准以国务院审批名单为准)杭州苏州南京七古齐鲁地区今大致山东主要历史文化名城(标准以国务院审批名单为准)济南淄博八古晋地今大致山西主要历史文化名城(标准以国务院审批名单为准)大同九古关中地区今大致陕西主要历史文化名城(标准以国务院审批名单为准)西安延安一“地“域.在地称为用.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地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地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中国八大古都,河南一省就占了四个,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不过河南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地一个地区,在历史上地不同时期,大批大批地河南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异域他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祖国很多地方地开发和中华文明.编“词了之.”是描写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春秋时期,中原一词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勾践在会稽之围解除后,向百姓谢罪时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这里是说因战争使百姓死后尸骨暴露在原野.经过数十年地休养生息以后,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在与吴国作战时,面对吴军一日五次挑战,越王准备答应时,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这里地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战国末年地儒家代表人物荀况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之语.这里虽然是教统治者如何治国,但观作者之意“中原”在这里显然是原野之意. 也就是在春秋时之意省. 大约到汉代,“中原”一词较多指河南地区.汉景帝时期所发生地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这里地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徐乐在上书汉武帝时曾经对“瓦解”作解释时提到中原,“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汉书·徐乐传》)这里是说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 当然汉代及其以后,“中原”一也”.书·义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一词,出现了92次,而以东晋时期出现地频率最高,且大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地志向有关,如“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中原大乱”、“克复中原”、“中原向化”、“中原无所请命”等,这些词语既透露出东晋人地中原情结,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原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固定地地理单元.是后,偏居江南地区地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地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着浓厚地中原情结. 上述论证表明从东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地地理概念出现在人们地视野中,后来地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地地理范畴.如宋代陆游地“地.黄编卫,这两侧地山就是“青龙”、“白虎”.中原大地完全符合好风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地描述:洛阳、郑州位于龙尾位置地吉祥地,“左青龙”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别山,泰山如同吉祥地前方地暗山,远方地朝鲜半岛与中原隔海相望,恰好与“朝山”地位置对应起来;在“吉祥地”地身后,龙脉就是中国最大、最宏伟地山脉:秦岭和昆仑山.。
古人对东西南北的雅称
古人对东西南北的雅称
摘要:
一、古人对东西南北的雅称概述
二、东、西、南、北的具体雅称及含义
1.东
2.西
3.南
4.北
正文:
古人对东西南北的雅称充满了诗意和文化气息。
在我国古代,人们为了表达更加丰富的意义,常常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赋予不同的名称。
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还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在古代被称为“朝阳”,意味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在古人的观念中,东方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万物生长的源泉。
因此,“朝阳”成为了古人对“东”的雅称。
“西”被称为“落霞”,意指太阳落山的地方,象征着安宁和静谧。
在古代,人们认为西方是暮年、安宁和归宿的代名词。
因此,“落霞”成为了古人对“西”的雅称。
“南”被称为“薰风”,源于古代对南方暖风的赞美。
南方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是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因此,“薰风”成为了古人对“南”的雅称,寓意着富饶和丰收。
“北”被称为“玄武”,源于古代对北极星的尊崇。
在古代,北极星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具有神秘和崇高的地位。
因此,“玄武”成为了古人对“北”的雅称,象征着神秘和高贵。
总之,古人对东西南北的雅称充满了诗意和文化气息,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还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谈黄河发展历程和理解
谈黄河发展历程和理解2011311530019 城市设计学院殷振秦摘要: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都与黄河有关,古时所称中原大地就处黄河边上,所传有关黄河的传说与故事也不绝入耳,我认为要说最代表中国的和不能是长江只能是黄河。
一、传说1.大禹治水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止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即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止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堵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高低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成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喝水畅通无阻。
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照顾,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或许这些故事经过漫长的时间后被夸张了不少,但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仍在中国广为流传,可见大禹以及黄河对华夏子孙的影响至深。
2.鱼跃龙门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
中国古称别称与古老地理称谓
中国古称别称与古老地理称谓【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
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九州大地的意思
九州大地的意思九州,在我国古代又叫中土、神州,相传是古代大禹治水的时候,把天下分为九州,也就是九个区域。
其范围很是广大,北边是燕山山脉,南至南海,西接甘肃和西域,东到东海,其涵盖面之广,几乎已经把我国的领土都包含在内。
而我国众多的诗人,也对九州这个词汇情有独钟,比如屈原就曾写“思九州之博大兮”,唐代的李商隐也有“九州扬一尘”,还有宋代的陆游在《示儿》中写道“但悲不见九州同”,大文豪苏轼也曾说“自驾飞鸿跨九州”。
九州代表着我国的大好河山,很多文人墨客也是不吝笔墨,对九州文化大加书写,出现的频率之高,在古诗词中可见一斑,那么九州到底是哪九州呢?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兖州、冀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和梁州。
但是在《尔雅》中,九州中少了青州和梁州,取而代之的是幽州和营州,在《周礼》中没有徐州和梁州,却有幽州和并州。
到了汉代,古人把九州又称为“汉地”,而九个州的名字,我们现在听起来却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甚至在很多小说中,也经常看到部分州的名字。
而《周礼》、《吕氏春秋》也都对九州有详细的记载,比如《周礼》是以河南为中心,而九州的方位分为东西南北,有着很强的政治气息,而《吕氏春秋》则以军事根据地对九州进行划分从汉代至明代,古人对九州的划分又有一些出入,比如西汉有十三州,到了东汉建安十八年,就重新分置来了各个州的领域,于是便有了九州的说法,晋代的九州和汉代的九州范围相当,而到了隋代,根据《隋书》记载,九州和《尚书·禹贡》所述相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九州的具体所在。
兖州兖州农业不发达,但是盛产丝绸和丝织品,相比于其他州,面积相对狭小,包括山东菏泽、河南的商丘、安徽之淮北等部分。
冀州冀州是九州当中面积最大的,包括河北、山西、北京、天津,还有辽宁、内蒙等城市。
冀州所在之地,包括了很多边境地区,于是这里也是保卫王朝的一道关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徐州,根据《尚书》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包括今天的江苏、宿迁、连云港,还有山东的临沂、泰安等。
古代文化常识4:古代地理
古代文化常识4:古代地理古代文化常识之四:古代地理古代地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
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中国历史上的称谓:华夏、中华、中夏、中原、九州等都是怎么来的
中国历史上的称谓:华夏、中华、中夏、中原、九州等都是怎
么来的
中国历史上对自身的称呼有很多种,那么这些不同的名号都是怎么来的呢?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
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夏人,姬姜诸侯国又被称为诸夏。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华夏
2、中华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后也借指中国,以及由中国衍生和引申的民族、文化、人、团体、地区等等。
3、诸夏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或诸夏,泛指中原地区。
万神纪
4、中原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5、九州
九州
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自战国以来即成为古代中国地理范围的代称。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
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6、神州、海内
神州、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就是指全国。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了解古代历史?汉中、关中、中原,这三个名称你是否分得清
了解古代历史?汉中、关中、中原,这三个名称你是否分得清汉中、关中和中原这三个名称中,汉中是地名,关中和中原是地区名。
中原是与边疆地区相对而言的,是指地处中心地带的地方。
所以,古时中原又称中州。
我国古代,曾将全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
豫州被认为是居于九州之正中,故称中原。
古豫州包括今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北部,古时就称这一地域为中原。
后来,中原的概念和范围不断发生变化,逐渐演变成“中心地区”和“中部地带”之意。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示儿》一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所说的中原,其范围就已经是指黄河流域的北宋失地,较之最初的地区大多了。
现在,我们所说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山西省的南部和陕西省东部的广大地区。
关中是关中盆地的简称。
至于关中之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关中盆地因处于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大散关(今陕西宝鸡以南)、武关(陕西丹凤县东南)、萧关(今甘肃环县以北)之中而得名。
另一说是因其处于函谷关之西和陇关之东,其位置在两关之中,故名“关中”。
关中盆地春秋战国时是秦国的属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长八百余里,其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还有“三秦”之称。
秦末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之后,将“八百里秦川”分成三份,分别由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管辖。
所以,关中又获得了“三秦”之称。
汉中是一个地名,即今陕西汉中市。
汉中,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其位置西起今洵阳县,东至丹江口附近,居汉水中游,故名汉中郡。
后汉中被秦国攻占,秦国在楚汉中郡基础上,又将自己处于汉水上游的土地合并进来,组成一个新郡,仍用汉中郡之称。
唐朝时,曾改汉中为梁州。
公元781年,唐朝出现了五镇连兵反唐局面,唐德宗李适从长安出逃避难,先到奉天(今乾县),后至梁卅I。
唐德宗在梁州住了3个月。
回到长安后,便把自己的年号“兴元”赐给了梁州,改粱州为兴元,并升格为兴元府。
中原是指现今的哪个地区
中原是指现今的哪个地区
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以河洛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狭义上指河南地区。
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和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在《出师表》、《诗经》等许多的文献之中都有关于这一词语的表述,其中在《盛世危言·议院》中,中原又泛指中国,所以有的时候会用“中国”一词代替“中原”,当然,自古以来中原就是我国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领土。
中原又被称之为华夏、中土等,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的本来意思是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被称为是天下的中心。
中原地区的重要性是不用过多的提及的,毕竟作为中心地区,这里曾经是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
从夏商开始共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有“逐鹿中原”的说法,给人们的思想就是得到了中原地区就可以轻易地在天下立足,成为天下之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大地的古文叫法
大地的古文叫法1. “我听爷爷说啊,大地也叫坤舆呢。
”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玩泥巴,弄得满手脏兮兮的。
爷爷坐在一旁的藤椅上,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好奇地问爷爷:“爷爷,这大地一直就在这儿,它有没有别的名字呀?”爷爷摸着他那稀疏的胡子,慢悠悠地说:“乖孙儿,大地啊,在古时有个叫法叫坤舆。
就像咱们这个小院子,这一方小小的坤舆,承载着咱们爷孙的欢乐。
你看,这泥巴也是坤舆的一部分,你在这泥巴上捏出各种小玩意儿,就像是坤舆孕育出的小宝贝。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想这大地可真神奇,连名字都这么有深意。
这时候我才明白,大地不仅仅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它就像一个包容万象的母亲,默默承载着一切。
2. “嘿,你知道吗?大地还被叫做后土呢。
”那次我和小伙伴们去田野里捉蚂蚱。
田野里一片翠绿,蚂蚱在草丛里蹦来跳去。
有个小伙伴跑得太快,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呜呜直哭。
我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说:“哎呀,这后土接住了你呢,没让你摔疼。
”小伙伴眨巴着眼睛问:“后土?这是什么呀?”我得意地说:“这后土就是大地的另一个名字呀。
你想啊,这大地就像一个宽厚的长辈,不管我们怎么在它身上玩耍、摔倒,它都稳稳地托着我们,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永远在我们身边。
”小伙伴听了,破涕为笑,我们又欢快地在田野这片后土上奔跑起来。
这让我觉得,大地就像我们的守护者,无论何时都在那里,给我们依靠。
3. “我从书里看到大地可以叫做赤县神州的大地。
”学校组织春游,我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山上。
山上到处是盛开的花朵,五彩斑斓。
我和同桌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我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关于古代文化的书看了起来。
同桌凑过来问:“你看啥呢,这么入神?”我指着书上的字说:“看,这里说大地还能叫做赤县神州的大地呢。
你看咱们现在在这山上,这就是赤县神州大地上的一个小角落。
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超级大的家里的一个小房间里玩耍。
这赤县神州的大地呀,有着数不清的美景,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盒子,我们可以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古代对田野的雅称
古代对田野的雅称
田野是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农耕文明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古代,田野是被寄予了极高的雅称和重视。
在古人眼中,田野
不仅仅是一块土地,更是一个耕作孕育着生命和希望的自然领域。
在古代,人们对田野有着许多美好的称呼。
比如《诗经》中就有
许多对田野的赞美,如“庶民有穀”,“庶羞庶积”,“黍稷重芜”,“克禋克祷”。
在古人看来,田野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丰饶之源,它
不仅能够供给人们的食品和农产品,更能够提供柴火、草料等直接的
生活必需品。
田野还是一个给人们普及科学知识的场所。
古代农民们通过长期
的观察和实践,掌握了许多种植、养殖、耕作技术,这些技术不但丰
富了农业生产,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对后世的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田野还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它是人们心灵净化的去处。
春播秋收,在田野里劳作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的享受,农民通过劳作和
感悟,锤炼自己的品格和修养,修身养性、长袖善舞的生活理念也在
田野中得到了体现。
总之,古人对田野的雅称不仅体现出田野的实用价值,更是从精神、文化和社会角度全方位地综合考虑的结果。
在现代,我们也应该
重新审视和珍视田野,推广种植、养殖科学技术,让生命之光在田野
里绽放,让农民成为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和九州一样意思的词语
和九州一样意思的词语
1. 华夏:华夏是中国古代的称呼,也是中国的代称之一。
2. 中华:中华是中国的现代称呼,也是中国的代称之一。
3. 中土:中土是指中国的中心地区,也是中国的代称之一。
4. 中原:中原是指中国的中部地区,也是中国的代称之一。
5. 赤县:赤县是中国的古称,也是中国的代称之一。
6. 神州:神州是中国的古称,也是中国的代称之一。
7. 海内:海内是指国境之内,也可以指代中国。
8. 天下:天下是指整个世界或国家,也可以指代中国。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指代中国,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和敬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词语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和运用,以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古代对土地的雅称
古代对土地的雅称
在古代,土地被视为神圣的存在,因此被赋予了许多雅称。
其中最常见的称呼是“黄土”,因为它象征着地球的肥沃和生命力。
古代
人认为,黄土是由上天赐予的礼物,可以产生出丰富的粮食和草木。
另外,土地还被称为“神田”,这是因为古代人认为土地是神明
的赐予,是人们生活的基础。
在祭祀活动中,人们会以神田为核心,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此外,土地还被称为“田畴”,这是因为古代人认为土地像是一
片广阔的田野,需要人们的耕耘和管理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又称“沃土”,因为它富饶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总之,古代人对土地的雅称反映了他们对土地的崇敬和感恩之心,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在现代,我们也应该学习古人的这种精神,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服务于人类的发展。
- 1 -。
中国文化常识:古代地理
中国文化常识:古代地理中国文化常识:古代地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
”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
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中国古代地理常识
中国古代地理常识
5.岱:指泰山。
例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
(《望岳》)
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泽。
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五湖:一般指具区、洮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滆湖)、澎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
例如:
金陵降,君臣出走。
(《阎典史传》)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梅花岭记》)
(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
(《柳敬亭传》)
(3)福州:又称三山。
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指南录后序》)
(4)镇江:又称京口。
例如: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指南录后序》)
(5)开封:又称东京。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
(《柳敬亭传》)
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至中的原野”,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
中原一直是中国古代最中心的地带,无论是哪个朝代都是以中原为中心建立朝都。
中原更是包含了绝大部分的朝代变更,中原地区在如今虽然已经不如古代起到了如此至关重要的地位,不过历史终究无法磨灭。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古代对中原大地的别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指的是今天山西晋中以南,河北中南部,河南全部,山东西部一部分及西南全部,陕西的华山县以东的地区,还有安徽北部淮北那一块,湖北北部及西北部一部分。
你把地图上的这个范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图一对比就行了。
其中主要的大国春秋时期是晋国全部,秦国东部,齐国西部一小部分和鲁国西北部一部分及楚国北部一部分。
到了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等一些原因,就变成了,赵魏韩三国及楚国北部。
中原一词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它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曾长达五千年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中土”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是古代华夏族的发源地,即今天的河南省。
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
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
一些夏、商时期的河南省周边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
“中国”有“九州”、“诸夏”、“赤县神州”、“禹城”、“震旦”等称谓。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
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