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护理
华医网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护理(专用) 习题答案
1、下列关于麻疹的病原学说法错误的是(D )A、麻疹病毒,副黏液病毒科,球形或丝状,直径100-150nmB、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C、热、紫外线、一般消毒剂很快灭活病毒D、不耐干燥和寒冷E、流通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2、预防麻疹,应保护易感人群,其中就包括主动免疫,下列关于主动免疫说法错误的是( B)A、主动免疫注射的疫苗是麻疹减毒活疫苗B、主动免疫的对象是患过麻疹的小儿C、主动免疫的剂量是0.2ml/次,皮下注射,各年龄相同D、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E、6周内使用过丙种球蛋白者,推迟3个月3、麻疹黏膜斑首先出现于(A)A、下列磨牙对侧的颊黏膜上B、嘴唇C、上颚D、舌头E、牙龈4、下列关于麻疹患者的一般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B)A、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双眼B、饮食予流食或半流食,水分要足,不需要忌口,可以过食油腻及燥热食物C、眼,鼻,口腔保持清洁D、眼部有分泌物者,可用3~4%硼酸水或生理盐水纱布轻洗,或滴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或涂用抗生素眼膏E、皮肤搔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止痒扑粉5、下列关于麻疹患者对症治疗中高热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D )A、可以选用氨基比林、柴胡、安乃近等退热药B、烦躁不安用镇静药C、高热、疹密,全身中毒症状重用泼尼松D、应选用强烈退热药E、忌用冰水或酒精擦浴1、下列与人类肿瘤不相关的病毒有(D )A、HPVB、HBVC、HCVD、丝形病毒E、EBV2、病毒与细菌的最主要区别是(A )A、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细菌对抗生素敏感B、病毒没有核糖体,细菌有核糖体C、病毒的核酸为DNA或RNA,细菌的核酸为DNA+RNAD、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复制,细菌的繁殖方式是无性二分裂E、病毒的培养条件是活细胞,细菌的培养条件多为无生命培基3、牛痘苗病毒约为(A )nmA、200-300B、80-120C、20-30D、30-80E、100-2004、立体对称型病毒以( D)面体对称结构为最多A、5B、10C、15D、20E、255、病毒约占急性传染病病因的(D )A、40%B、50%C、60%D、80%E、90%下列关于麻疹的治疗与护理说法错误的是( B)A、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B、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多晒太阳C、空气要流通,湿润D、饮食予流食或半流食,水分要足,勿过多忌口,不宜过食油腻及燥热食物E、眼,鼻,口腔保持清洁2、麻疹患儿出现皮肤搔痒,可用( B)止痒A、3—4%硼酸水B、炉甘石洗剂C、生理盐水D、氨基比林E、普米克令舒3、麻疹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A )A、肠炎B、喉炎C、脑炎D、心肌炎E、肝衰竭4、下列关于课件中患者的诊疗计划说法错误的是(D )A、开病重、二级护理B、予呼吸道隔离C、完善相关检查D、向家属交代病情,并请家属准备好诊疗费用E、请示主治医生指导治疗5、下列关于麻疹与药疹的鉴别,说法错误的是(D )A、麻疹患者一般无服药史,药疹患者有服药史B、麻疹的皮疹形态是斑丘疹、无渗出,药疹的皮疹形态是多形性(即有猩红热样,同时也有荨麻疹样,皮疹分布热),有渗出和血管神经性水肿C、麻疹患者多无过敏史,药疹患者多有过敏史D、麻疹患者和药疹患者都有呼吸道症状E、麻疹患者发热3-4天出疹,药疹患者发热皮疹同时出现或先出疹后发热1、HIV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用药,不正确的是(D )A、越快越好B、2小时内开始预防性治疗C、最好不超过24小时D、最迟不要超过48小时E、时间28天2、HIV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不包括(D )A、血液B、体液C、精液D、唾液E、阴道分泌物3、(A )新鲜血液经皮肤针刺伤可导HIV致感染A、200μlB、100μlC、50μlD、10μlE、5μl4、HIV职业暴露防护优先等级原则中最有效的是( A)A、减少不必要的注射B、工艺控制C、工作实践控制D、个人防护设备E、疫苗接种5、若发生针刺伤、割伤等出血性损伤,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第一步应( B)A、生理盐水反复冲洗B、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损伤局部的血液C、肥皂和流动清水冲洗D、消毒,包扎伤口E、立即报告有关部门1、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C)A、抗病毒治疗B、减轻外渗C、增加尿量D、改善中毒症状E、预防DIC2、世界上有78个国家或地区流行肾综合征出血热,哪个国家疫情最重( D)A、澳大利亚B、美国C、英国D、中国E、日本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B )A、皮肤瘀点瘀斑B、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C、早期出现循环衰竭D、脑实质损害E、肺组织破坏性反应4、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职业分布中占比最高的是哪个职业(A )A、农民B、工人C、学生D、军人E、公务员5、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服用心得安,抑制肾素释放,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改善血流量,减轻肾损害。
病毒性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病毒性感染的 治疗及护理
目录
01. 病毒性感染的治疗 02. 病毒性感染的护理 03. 病毒性感染的预防
病毒性感染的治 疗
1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原理:抑制病毒 01 复制、破坏病毒结构等
常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奥 02 司他韦等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方法:根据病情 0 3 和病毒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 0 4 应、过敏反应等,需注意用药安全
免疫调节药物
作用原理:调节免疫系统, 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常用药物:干扰素、白细胞 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 病毒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 年龄等因素确定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可能引起发热、 头痛、肌肉酸痛等副作用,
需密切观察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 要,可联合使用多种免疫调
节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辅助治疗方法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 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 等
03 物理治疗:如按摩、针
灸等,以缓解患者的不 适症状
02 心理治疗:如心理疏导、
心理支持等,以减轻患 者的心理压力
04 药物治疗:如使用抗病
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 等,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和加快康复速度
病毒性感染的护 理
2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营养丰富
食物选择:蔬菜、水果、 瘦肉、蛋类、豆类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 油腻、生冷等
水分补充:保证充足的水 分摄入,预防脱水
生活护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
EB病毒感染者的专业护理
EB病毒感染者的专业护理1. 简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简称IM)、淋巴瘤和鼻咽癌等。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EB病毒感染者的专业护理建议。
2. 护理策略为了确保EB病毒感染者得到有效的专业护理,我们应采取以下简单策略:2.1 提供充足休息EB病毒感染者常常感到疲倦和虚弱。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帮助恢复体力。
2.2 维持营养均衡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护理人员应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如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3 加强个人卫生EB病毒通过唾液和接触传播,护理人员应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等,以减少传播风险。
2.4 提供心理支持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提供温暖的关怀和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心理抵抗力。
3. 注意事项在提供专业护理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事项:3.1 防止交叉感染EB病毒易通过接触传播,护理人员应注意隔离措施,尽量减少与其他患者的接触,以防止交叉感染。
3.2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3.3 提供药物管理根据医嘱,护理人员应按时给予患者所需的药物,并记录用药情况,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
4. 结论通过简单的护理策略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为EB病毒感染者提供有效的专业护理。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休息、营养、个人卫生和心理需求,并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和观察病情变化。
提供药物管理也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上措施将有助于促进EB病毒感染者的康复。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摘要:感染性疾病是医院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给患者和护理人员都带来了很大的健康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和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护理风险;防护措施一、引言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经常面临着各种潜在的感染风险。
所以,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需要被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防护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第一,防护感染性疾病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医院等医疗场所,患者往往身体状况较弱,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感染可以迅速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形成传染链。
通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手卫生和遵守相关的消毒程序,可以显著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降低感染发生率。
第二,防护感染性疾病有助于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
作为医疗保健系统中的核心工作者,护理人员经常与感染性疾病患者密切接触。
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容易受到感染,并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之一。
所以,护理人员应始终佩戴口罩、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病原体的风险。
这不仅可以保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确保他们能够持续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第三,防护感染性疾病对于公众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是公共场所,大量的人群出入医院,不同病例之间的交叉感染会使疾病迅速扩散。
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感染源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降低社区疫情的爆发风险。
同时公众也更愿意前往那些具备良好感染控制措施的医疗机构就医,这有助于维护医院的声誉和公众对健康服务的信心。
三、常见护理风险因素(1)医疗设备与仪器。
医疗设备和仪器在感染传播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不正确使用或清洁不当的医疗设备可能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
医疗设备和仪器应该经过适当的消毒和清洁,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使用。
EB病毒感染者的护理措施
EB病毒感染者的护理措施简介
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可以引起口腔和皮肤溃疡、发热和疲劳等症状。
对于护理EB病毒感染者,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护理措施
以下是针对EB病毒感染者的护理措施:
1. 隔离措施:将患者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
确保患者在单独的房间中,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2. 个人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防止被病毒污染的体液接触。
3. 规范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患者接触过的表面进行消毒,以杀灭病毒。
4. 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强免疫力。
确保患者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
5. 症状管理:根据患者的症状,提供适当的药物和舒缓措施。
监测患者的体温,并根据需要给予退热药物。
6. 定期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监测病情发展和症状的改善或恶化。
7.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
8. 教育患者和家属: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EB病毒感染的信息,包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
教育他们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结论
通过采取上述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给EB病毒感染者。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防止病毒传播,并提高患者的康复机会。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并遵循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指导方针。
护理学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
护理学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
在护理学中,护士在感染性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预防感染、感染控制和感染性疾病的护理策略等方面探讨护理学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
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是感染性疾病护理的首要任务。
护士应当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首先,护士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等。
其次,护士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教育患者正确掌握洗手等基本卫生习惯,提高患者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护士还应当合理开展感染监测和筛查工作,以及定期对医疗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杀菌,阻断感染传播的途径。
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是感染性疾病护理的核心环节。
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原则,包括洗手消毒、装食具分库、病房清洁消毒等。
在感染控制过程中,护士还需要做到手术室、病房、诊室等医疗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管理。
另外,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护士需要对患者和病患周围的人员进行隔离,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感染控制不仅仅是护士的责任,还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感染性疾病的护理策略在感染性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需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首先,护士需要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的类型等,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其次,护士需要进行及时、准确的护理操作,比如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等。
此外,护士还需重视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最后,护士需要定期进行护理效果评估,以及疗效的反馈和调整,以确保护理过程的有效性。
结语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在护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预防感染、感染控制和感染性疾病的护理策略是护士在感染性疾病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点。
只有通过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希望护士们在感染性疾病护理中坚守原则,勇于创新,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EB病毒感染病患的护理策略
EB病毒感染病患的护理策略简介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EB病毒相关淋巴增生性疾病等。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策略,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旨在帮助护士提供适当的护理给EB病毒感染病患。
护理策略1. 个人防护- 护士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防止自身感染。
- 护士应定期洗手,并采取正确的手卫生措施来防止病毒传播。
2. 病房环境控制- 病房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表面。
- 病患应住在单人病房,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病房内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新鲜并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3. 患者护理- 护士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护理,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恢复健康。
- 鼓励患者多休息、饮水和摄入营养均衡的饮食。
- 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 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如退烧药、镇痛药等,以减轻症状。
- 对于出现严重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及时转诊至专科医疗机构。
4. 患者教育-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有关EB病毒感染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
- 强调患者应遵循正确的手卫生惯,如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咳嗽和打喷嚏。
- 解答患者和家属对于病情和治疗的疑问,并提供情绪支持。
结论以上是针对EB病毒感染病患的一些简单护理策略,旨在提供有效的护理并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护士应始终遵循适当的个人防护和卫生措施,与患者建立积极的沟通,并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护理要点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护理要点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流感以及其他
呼吸道感染。
以下是一些护理要点,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恢复
健康并预防传播。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 频繁洗手,至少使用肥皂和温水洗手20秒钟或使用含酒精的
洗手液。
-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咳嗽和打喷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
- 避免触摸已被多人接触的表面,如扶手、门把手等,或者及
时清洁消毒这些物体。
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加抵
抗力。
-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生或未熟透的食物。
注意症状
- 进食前后或睡觉前后要及时清洁双手。
- 如果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如咳嗽、打喷嚏、发热等,及早就医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
避免传播病毒
- 接受感染者应该自我隔离并避免接触他人,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公共交通工具、商场等。
- 如果你是患者的家庭成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房间通风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旨在提供一般的护理要点,并不能替代医生的建议。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建议,请立即咨询医生。
护理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9
目录
• 感染性疾病概述 •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护理 • 特殊感染性疾病的护理 • 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01
感染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
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 、过敏反应等,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与效果评估
方法
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饮食调理 、物理降温等,根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方法。
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如病情未得 到控制或恶化,应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症状和影像学等指标, 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药物 治疗方案,如抗病毒药物 、对症治疗等,以提高治 愈率。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 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和支持,提高其应对能力 和工作效率。
新冠病毒的护理
01 总结词
02 隔离与防护
03 监测病情状况
04 药物治疗
05 心理支持
新冠病毒是一种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需要采取有效 的护理措施来控制疫情发 展和提高治愈率。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对疑似患者进行医学观 察,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 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以 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04
特殊感染性疾病的护理
HIV/AIDS的护理
监测病情状况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指 标,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护理
护理要点
病人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 清新。
对于病人的器械、用具等需要定期消毒 。
并发症预防
并发症预防
巩固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交叉 感染。 定期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并发症预防
保持良好的护理和心理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诊断和治疗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 抗病毒治疗。
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
对症治疗,缓解病人症状。 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营养 食品,保证病人充足的营养供 给。
护理管理
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避免感 染的传播。
提供精神上的关爱和心理支持,帮助病 人度过难关。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接受感染者的医护人员需要分 清哪些场景需要穿戴防护装备 ,以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 痛、乏力、嗓子痛等。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工作人员需要戴手套和口罩, 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体 液。 医疗器械、床单等物品要定期 消毒。
预防措施
家属和病人朋友应避免与感染者直接接 触。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首先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确认感染后,可以进行干扰素 治疗。
巨细胞病毒感 染症护理
目录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简介 预防措施 诊断和治疗 护理管理 护理要点 并发症预防
巨细胞病毒感 染症简介来自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简介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一种由巨 细胞病毒引起的疾病,可发生 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
这种病毒通常通过接触感染者 的血液、唾液或其他体液传播 。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简介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威胁。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肩负着照料病毒性肺炎患者的重任。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隔离措施病毒性肺炎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因此隔离是我们护理的关键。
在接触病患时,我们必须严格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和手套等。
确保我们的全身都得到充分的保护,以减少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二、提供舒适的环境病毒性肺炎患者往往身体状况较差,容易感到不适。
为了提高他们的舒适度,我们需要确保病房内的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并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床上用品、衣物等要定期更换和清洗,以保持整洁。
三、定期观察患者状况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观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状况,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等。
如果出现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定期观察有助于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合理的营养摄入良好的营养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应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均衡的营养。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饮食调节措施,如提供易于消化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健康。
五、心理支持病毒性肺炎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往往不容忽视。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焦虑和恐惧。
在提供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安抚和鼓励患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六、个人卫生和防护护理人员是病毒传播的潜在媒介,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接触完患者后,要及时洗手并更换干净的工作服。
同时,我们还需要参加培训和教育,了解最新的病毒性肺炎防护知识,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总结起来,有效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护理需要我们严格遵守隔离措施,提供舒适的环境,定期观察患者状况,合理调整营养摄入,给予心理支持,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防护。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护理病毒性肺炎,也被称为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因为该病毒高度传染且造成了全球大流行,患者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病毒性肺炎患者护理的详细讨论:1. 个人防护措施: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护理人员应遵循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这包括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面罩以及防护服。
正确佩戴和脱下个人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感染。
2. 隔离和防护:病毒性肺炎患者应当被单独隔离并使用单独的设备。
他们应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并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
在隔离区域中,应提供充足的通风,并确保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3. 严密监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病情应定期监测。
这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观察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等症状。
如果患者病情恶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治疗。
4. 提供适当的支持:病毒性肺炎往往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和身体不适。
护理人员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援助,以帮助患者应对焦虑和恐惧。
此外,他们应确保患者的舒适度,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营养,并根据需要提供药物治疗。
5. 预防并发症:病毒性肺炎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肺炎、呼吸衰竭和器官损伤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并在需要时提供氧气治疗或机械通气。
此外,他们还应帮助患者维持适当的体位,以促进呼吸和循环。
6. 家属支持和教育: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家属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病情,并告知他们如何正确预防感染。
总结起来,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并提供隔离、防护、监测、支持、预防并发症和家属教育等服务。
只有通过合适和全面的护理,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体验,并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第十一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
2.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3.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
4.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
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
5.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7.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
8.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
9.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儿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
第二节肝硬化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
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视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大量腹水病人取半卧位。
3.饮食: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植物蛋白为主)、高维生素、低脂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
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且饮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为主,片、丸剂应碾碎后再服。
4.病情观察(1)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观察粪便及呕吐物的颜色,以判断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神志、性格的改变,有无嗜睡、烦躁、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感染性疾病的护理
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感染性疾病的护理一、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常规一、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等。
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大、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肝炎以幼儿、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戊型肝炎以青壮年发病为多。
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戊型肝炎以青壮年发病为多。
【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周至6个月(平均40d);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按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型;以下几型;1、急性肝炎:起病急,常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急性感染症状,部分病人有黄疸。
肝大质偏软,有轻压痛或叩痛。
个月内。
病程6个月内。
2、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有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改变者。
除有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肝区不适等症状外,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肝大质偏硬、脾大等体征、仅见于乙丙丁型肝炎。
征、仅见于乙丙丁型肝炎。
3、重型肝炎:病人极度乏力同时伴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频繁呕吐、顽固性呃逆;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胆酶分离的现象;肝脏进行缩小、肝臭;出血倾向;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中毒性鼓肠或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4、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持续时间长,消化道症状轻,有肝内梗阻的表现如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
消化道症状轻,有肝内梗阻的表现如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
5、肝炎肝硬化:多有慢性肝炎病史,伴有乏力、肝掌、蜘蛛痣、腹水。
脾大、少尿等门脉高压表现,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缩小、脾大、门脉高压明显增宽等。
大、门脉高压明显增宽等。
【评估要点】【评估要点】1、一般情况:询问当地有无肝炎流行;有无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贝类、毛蚶等及饮用污染水;有无与肝炎病人密切接触史,有无手术史、输血史、不洁注射史、静脉吸毒史、血液透析史。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患者的护理
护理原则
科学营养:为患者提供均衡的 饮食,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定期床旁护理:包括清洁患者的周围环 境,保持床位整洁。 温度控制: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提 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护理措施
注意口腔护理:定期帮助患者进行 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疼痛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 度,给予必要的止痛措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患者的护 理
目录 护理原则 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
护理原则
护理原则
隔离措施: 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患 者进行单间隔离,防止传播给其他 患者。 空气传播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定期消毒空气中的病毒颗粒 。
护理原则
个人防护用具:医护人员应佩戴防护口 罩、手套和隔离衣,以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检测: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患者进 行定期检测,及早发现并治疗相关病情 。
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供 心理咨询和支持,减轻其焦虑和压力。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促进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情 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帮 助其恢复身体功能。 药物管理:对于已经开始治疗 的患者,定期监测药物的疗效 和副作用,调整用药方案。
康复护理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 ,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 家庭关怀:与患者和其家属建立密切的 关系,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和支持。
护理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策略
护理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策略感染性疾病是指由各类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疾病在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恢复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对于控制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感染性疾病防控、感染风险评估、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等方面,探讨护理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策略。
感染性疾病防控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是护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在护理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遵循医院感染控制指南等。
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感染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
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误用。
感染风险评估对于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是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护士在接触患者之前,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感染风险的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如免疫力低下、手术后、病情危急等,应加强防护,定期检查和观察病情变化。
手卫生手卫生是感染控制的基础,也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体液后、完成护理任务后等多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手卫生。
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洗手和使用洗手液、无水洗手液或手消毒剂。
护士在进行手卫生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包括洗手时间、手部各个部位的清洗等。
环境清洁与消毒环境清洁与消毒对于控制感染传播尤为重要。
临床环境中常常存在细菌和其他病原体,必须通过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方法进行控制。
护理人员应掌握清洁和消毒的正确方法,确保环境的卫生状况良好。
对于使用过的工具、设备和表面,应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患者教育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还需要进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护士可向患者和家属传授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常识性的感染防护知识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
此外,护士还可以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措施,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结语护理中的感染性疾病护理策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第十一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在患者就诊时,必须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
对于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应该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应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并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
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
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
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
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应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
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
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儿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
第二节肝硬化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
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应该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
肝功能代偿期的病人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失代偿期的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可以根据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
大量腹水的病人应取半卧位。
饮食方面,应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以植物蛋白为主)、高维生素、低脂少渣的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
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
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且饮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为主,片、丸剂应碾碎后再服。
在病情观察方面,应该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
观察粪便及呕吐物的颜色,以判断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病毒感染疾病的护理技巧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病 毒感染疾病的知识,帮助 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减少 恐慌。
积极倾听
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问 题,给予关心和理解,增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降低病毒在密 闭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的口味和营养需 求,提供清淡、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身 体免疫力。
休息与运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适 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 、太极等,有助于提高身 体抵抗力。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
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采取适当 的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敷
等,避免高热惊厥。
咳嗽护理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轻拍背 部促进排痰,遵医嘱给予止咳药, 缓解咳嗽症状。
疼痛护理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遵医嘱给 予适当的止痛药,同时采取分散注 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止咳化痰药
如复方甘草片、氨溴索等,用于缓解咳嗽和痰多症状。使用时需注 意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中成药
如莲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和辅助治 疗作用。使用时需注意药物成分和适应症。
04
病毒感染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治疗
严格遵守医生的康复计划,按 时服药,定期复查。
2024-01-02
病毒感染疾病的护理技巧
汇报人:可编辑
contents
目录
• 病毒感染疾病的基本知识 • 病毒感染疾病的护理技巧 • 病毒感染疾病的药物治疗 • 病毒感染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01
病毒感染疾病的基本知识
病毒感染疾病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病毒感染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 病,具有传染性。
28. 病毒感染后应如何护理?
28. 病毒感染后应如何护理?28、病毒感染后应如何护理?病毒感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从常见的流感病毒到新冠病毒,病毒的种类繁多,感染后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
但无论感染的是哪种病毒,正确的护理都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缓解症状,还能促进身体的康复。
首先,休息是关键。
当身体被病毒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全力以赴地对抗病毒,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充足的睡眠和减少活动量能让身体集中精力对抗病毒。
建议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如果可能,尽量减少工作和社交活动,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其次,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也非常重要。
水是身体的“润滑剂”和“清洁剂”,在病毒感染期间,多喝水有助于稀释体内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废物。
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或者新鲜的果汁,但要避免含糖量过高的饮料,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
饮食方面,要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食欲下降,但为了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我们仍需努力进食。
优质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如鸡肉、鱼肉、豆腐、鸡蛋等,它们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细胞。
同时,要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的恢复。
对于发热症状的护理,要密切关注体温的变化。
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先尝试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者使用退热贴。
如果体温超过 385℃,或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应及时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但要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服用,不要过量用药。
咳嗽和喉咙疼痛也是病毒感染常见的症状。
对于咳嗽,如果是干咳,可以适当服用止咳药;如果有痰,应先以祛痰为主,避免盲目止咳。
多喝水、含服含片或者使用咽喉喷雾剂可以缓解喉咙疼痛的症状。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也有助于减轻喉咙的不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麻疹疾病的护理
1、下列关于麻疹的病原学说法错误的是()D
A、麻疹病毒,副黏液病毒科,球形或丝状,直径100-150nm
B、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C、热、紫外线、一般消毒剂很快灭活病毒
D、不耐干燥和寒冷
E、流通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
2、下列关于麻疹患者的一般治疗,说法错误的是()B
A、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双眼
B、饮食予流食或半流食,水分要足,不需要忌口,可以过食油腻及燥热食物
C、眼,鼻,口腔保持清洁
D、眼部有分泌物者,可用3~4%硼酸水或生理盐水纱布轻洗,或滴用
0.25%氯霉素眼药水或涂用抗生素眼膏
E、皮肤搔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止痒扑粉
3、下列关于麻疹患者对症治疗中高热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D
A、可以选用氨基比林、柴胡、安乃近等退热药
B、烦躁不安用镇静药
C、高热、疹密,全身中毒症状重用泼尼松
D、应选用强烈退热药
E、忌用冰水或酒精擦浴
4、麻疹黏膜斑首先出现于()A
A、下列磨牙对侧的颊黏膜上
B、嘴唇
C、上颚
D、舌头
E、牙龈
5、预防麻疹,应保护易感人群,其中就包括主动免疫,下列关于主动免疫说法错误的是()B
A、主动免疫注射的疫苗是麻疹减毒活疫苗
B、主动免疫的对象是患过麻疹的小儿
C、主动免疫的剂量是0.2ml/次,皮下注射,各年龄相同
D、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
E、6周内使用过丙种球蛋白者,推迟3个月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护理
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B
A、皮肤瘀点瘀斑
B、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
C、早期出现循环衰竭
D、脑实质损害
E、肺组织破坏性反应
2、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
A、抗病毒治疗
B、减轻外渗
C、增加尿量
D、改善中毒症状
E、预防DIC
3、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服用心得安,抑制肾素释放,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改善血流量,减轻肾损害。
一般()mg,3次/d,口服,用至多尿期来临D
A、50
B、40
C、30
D、20
E、10
4、世界上有78个国家或地区流行肾综合征出血热,哪个国家疫情最重()D
A、澳大利亚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E、日本
5、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职业分布中占比最高的是哪个职业()A
A、农民
B、工人
C、学生
D、军人
E、公务员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1、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D
A、人
B、蚊子
C、老鼠
D、猪
E、猫
2、乙型脑炎患者出现高热,应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肛温控制在()左右为理想D
A、35℃
B、36℃
C、37℃
D、38℃
E、39℃
3、中毒型痢疾脑型与乙型脑炎的共同点是()A
A、儿童多见,夏秋季节多见,发热、昏迷、惊厥
B、发展较慢、休克极少见
C、脑脊液检查异常,乙脑特异性IgM +
D、起病急,早期出现循环衰竭
E、采用直肠拭子或灌肠取便,镜检可见WBC、RBC及PC升高
4、下列关于乙型脑炎病毒的病原学说法错误的是()B
A、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B、很耐热
C、对低温和干燥抵抗力
D、能在乳鼠脑组织中传代,在蝙蝠体内长期存在
E、在人体的病毒血症时间短
5、下列关于乙型脑炎的主要护理诊断说法错误的是()B
A、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及脑部炎症有关
B、急性意识障碍与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有关
C、有受伤的危险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有关
D、有受伤的危险与高热及脑缺氧导致惊厥或意识障碍有关
E、潜在的并发症有呼吸衰竭、继发感染
四、麻疹患儿临床护理病例
1、麻疹患儿出现皮肤搔痒,可用()止痒B
A、3—4%硼酸水
B、炉甘石洗剂
C、生理盐水
D、氨基比林
E、普米克令舒
2、下列关于课件中患者的诊疗计划说法错误的是()D
A、开病重、二级护理
B、予呼吸道隔离
C、完善相关检查
D、向家属交代病情,并请家属准备好诊疗费用
E、请示主治医生指导治疗
3、下列关于麻疹与药疹的鉴别,说法错误的是()D
A、麻疹患者一般无服药史,药疹患者有服药史
B、麻疹的皮疹形态是斑丘疹、无渗出,药疹的皮疹形态是多形性(即有猩红热样,同时也有荨麻疹样,皮疹分布不均匀,出诊顺序有别于猩红热),有渗出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C、麻疹患者多无过敏史,药疹患者多有过敏史
D、麻疹患者和药疹患者都有呼吸道症状
E、麻疹患者发热3-4天出疹,药疹患者发热皮疹同时出现或先出疹后发热
4、麻疹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A
A、肠炎
B、喉炎
C、脑炎
D、心肌炎
E、肝衰竭
5、下列关于麻疹的治疗与护理说法错误的是()B
A、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B、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多晒太阳
C、空气要流通,湿润
D、饮食予流食或半流食,水分要足,勿过多忌口,不宜过食油腻及燥热食物
E、眼,鼻,口腔保持清洁
五、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
1、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预防出血,应积极补充血小板,同时给予维生素K()静注,增强凝血功能A
A、10mg
B、20mg
C、30mg
D、40mg
E、50mg
2、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应导泻,可用()C
A、低分子右旋糖苷
B、利巴韦林
C、甘露醇
D、呋塞米
E、血管扩张剂
3、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纠正酸中毒选用的药物是()A
A、5%NaHCO3
B、甘露醇
C、血浆白蛋白
D、血管活性药物
E、糖皮质激素
4、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少尿期应与什么疾病鉴别()D
A、败血症
B、上呼吸道感染
C、其他感染性休克
D、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E、急性胃肠炎
5、课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诊疗计划不包括()A
A、告知患者家属应缴纳的费用,请家属随时保持联系
B、完善入院常规检查
C、患者血压较基础血压低,给予积极补液,扩容,必要时升压治疗
D、病情危重开病危、特级护理
E、记24小时出入量,加强保肝,补液及对症支持处理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