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酒文化
中国土苗民俗文化酒
中国土苗民俗文化酒土家族苗族是两个勤劳勇敢而又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比邻地区,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气候舒适,环境优美,是中国的“三大后花园”之一,生活在这里的土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土苗文化,特别是土苗酒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文化内涵极其深厚。
酒渗透于土苗人民整个生产生活活动中,它与土苗人民的宗教信仰、礼尚往来、民族性格、民风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是祭祀的必备品。
土苗文化与巫术文化紧密相关,在土苗人众多的祭祀活动中,酒是必备之物。
酒与节令密不可分。
酒在土苗节日文化中占有显要位置,几乎到了无酒不成节的程度。
土苗人月月都有节日,所有的节日几乎都离不开酒。
正月有春酒;二月有社酒;三月有祭山酒;四月有牛王生日酒;五月有端阳酒;……八月有送瓜酒;九月有登高酒,腊月还有除夕酒。
红白喜事必备酒。
土苗人长期生活在大山中,与外界接触极少,但每一群体内部却交往甚密,谁家有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栽秧割谷等事邻里主动帮忙。
主人不给帮忙者工钱,热情招待自然离不开土苗人嗜爱的酒。
土家人从降生即与酒结缘,酒伴随土家人的一生。
接亲时,男方送一坛酒到女方家,待生小孩后,由娘家用这坛子装上甜酒送去,俗称“今天吃火酒,明年吃甜酒”。
小孩出生后,要办酒席叫“祝米酒”。
满一个月时要办“满月酒”,满周岁时要办“抓周酒”。
老年人过生日,办的酒席叫“整生期酒”。
老年人过世,要举行跳丧活动,歌舞相伴,边唱边饮酒吃黄豆,叫“喝黄豆酒”。
“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盹鼓互唱俚歌哀词曰丧鼓歌,丧家酬以酒馔。
”(光绪《长乐县志》)此外,修房有“上梁酒”,木船下水有“启驾酒”,农事活动中有“栽秧酒”、“薅草酒”、“打谷酒”。
土家人有事必有酒,事事不离酒,时时事事充满浓浓的酒味。
酒在土家人的生活中无时不在,无所不有。
苗族的民族风俗
苗族的民族风俗苗族的民族风俗苗族(越南文:Mèo)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
下面店铺要来给大家介绍的便是苗族的传统民族风俗,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吧。
苗族传统民族风俗黔东南苗族的打酒印习俗贵州黔东南一带的苗族盛行一种打酒印的习俗,无论是婚嫁或是节日的酒席上,主人家用萝卜或红苕等做些“大印”,礼节性的酒过三巡,主客群情激动就开始打酒印。
客人每饮一杯,就有人用“大印”蘸上蓝靛(染布的青色染料)或墨汁、锅烟等,在客人脸上盖一印记,脸上印多,标志着主人盛情,客人海量。
打酒印是饮酒计量的一种方式,但更主要的`还是一种娱悦形式,往往这种场合优美动听的酒歌伴着满室飘香的米酒,频频劝饮的嘻闹映着张张打满酒印的笑脸,使酒宴达到尽欢尽乐的境地。
苗族社交习俗相月亮相月亮是安顺苗族男女青年独有的社交风俗,因常在夜间进行,故名。
每当农闲季节,星月交辉之夜,青年男子,三五成群,腰插笛箫,手携笙胡,漫游于乡郊苗寨旷野之上。
夜幕降临,男子通过吹木叶向寨中女青年传递信息,女子闻声,需辩明生熟人,生者结队而出,熟者可单独出行,但大都徘徊于寨前,或以歌,或以口琴声来激动男子,谈话与对歌。
相伴而行。
或苗歌,或汉词苗调,大都是倾吐衷肠之词。
如月亮出来月亮弯,两颗星宿挂两边,金钩挂在银钩上,郎心挂在妹心间。
或载歌载舞,吹笙弄笛,嬉笑追逐,父母知而不干涉。
夜深人静,有情投意合者,成双成对,掩映于竹林溪边,笑语盈盈,互吐衷曲。
通过多次相月,互赠定情之物,感情浓笃者可定终身之约。
苗族民族风俗有哪些海南苗族的婚恋习俗海南苗寨海南苗族的婚恋习俗,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崇尚男女平等,同村不同姓或同村同姓不同祖的都可以通婚。
20世纪50年代前一般不与汉族、黎族通婚。
现在苗族间的通婚范围大大放宽,与汉族、黎族通婚的现象也日益增多。
恋爱苗族青年男女多通过自由恋爱建立感情后,再由男青年父母请媒人出面说亲。
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
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客人来了以美酒招待,是苗族人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酒必有歌;从家常一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拦路酒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苗族同胞们常常会在寨门前摆上十二道拦路酒,由身着盛装的苗家少女给客人敬酒。
这般场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是最隆重的礼仪,也是苗家最高规格的接待方式。
在苗家醉酒,会被好客的主人视为真诚的表现,主人会叫几个女孩子服侍你,即使她们辛苦三天三夜,也绝没有一丝不高兴的样子。
牛角酒在大型接客仪式中,客人进寨、入席之前要喝用牛角盛的酒—牛角酒,这个过程也叫做“过牛角酒关”。
一般在路口、大门口,设二至三道酒关。
在每个关口备有一对牛角,由两个人拿着,客人来到,即把牛角递到客人嘴边,客人只能用嘴来接,不可用手,一旦用手接了,吃不完就麻烦了,那牛角可放不稳,退给主人吧,主人又不肯接。
有人一见牛角酒就怕了,想方设法蒙混过关,乘主人不注意,从一侧钻进去。
但这一招往往不成功,逃酒者很快就会被主人捉住,引发席间一串笑声。
“梅开二度”的夜宴苗族人家接待客人,按传统习惯,晚餐一般分为两次进行。
第一次让客人吃饭,主人一般不陪,即使陪,也不唱歌不劝酒。
有些客人不懂其中奥妙,在这一餐就吃饱喝足了,哪里知道,隆重的待客礼仪还在后面。
主客双方都吃过饭后,客人被安排到寨外去散步,主人便又忙着杀鸡宰鸭了。
鸡、鸭煮熟后,就整个放到桌上了。
有些客人便会想:这怎么吃?难道这是摆来看的吗?煮好的鸡、鸭捞出后,便在汤里放入大米,开始煮稀饭。
鸡鸭肉摆好后,主人通知客人就座,这时寨邻就一家一瓶酒、一碟肉的来作陪了。
主客坐下来后,什么时候才吃那鸡鸭肉?那要等主要客人唱完歌。
有酒必有歌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
歌是苗族历史的记录,早先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时代流传下来的民歌就成了苗族历史的见证。
那抑扬顿挫的“酒歌”和高亢嘹亮、豪迈奔放的“飞歌”、情意绵绵的“游方歌”以及婉转柔和的芦笙曲调、欢快奔放的铜鼓木鼓舞蹈,都反映了苗族同胞们热情好客的本性和坚忍不屈的民族精神。
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大全
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大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概述
2.苗族白酒的特点
3.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举例
4.苗族白酒的文化内涵
5.结语
正文
【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大全】
1.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概述
苗族白酒,源于我国贵州省苗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名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苗族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您呈现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大全,带您领略这一美酒的魅力。
2.苗族白酒的特点
苗族白酒选用优质糯米、高粱等为原料,经过精心酿造,其特点是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酒体清澈透明,色泽诱人,其品质堪称上乘。
3.赞美苗族白酒的句子举例
(1)浓郁的香气,醇厚的口感,苗族白酒堪称美酒之佳品。
(2)品味苗族白酒,犹如置身于苗族文化的海洋,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3)苗族白酒,香气四溢,口感醇和,一杯在手,回味无穷。
(4)苗族白酒,传承千年的佳酿,彰显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4.苗族白酒的文化内涵
苗族白酒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每逢佳节、庆典、祭祀等重要场合,苗族白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苗族白酒不仅代表着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
品尝苗族白酒,便是走进苗族历史文化的旅程。
5.结语
苗族白酒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一杯苗族白酒,不仅品味到的是美酒的醇香,更是体验到苗族文化的厚重。
第1页共1页。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一、苗族酒的起源关于苗族酒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下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天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白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诰》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二、苗族酒的种类及制造1、包谷烧酒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酒, 俗称“包谷烧酒”, 酒精度数高,一般在50%vol 以上, 酒性烈。
作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 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 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 早已是刻骨铭心了。
千百年来, 在苗族的生活中, 苗族包谷烧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 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
在本地苗族抗清民间叙事长诗中有“包谷烧酒桌上摆哟, 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
”和“弯弯的牛角号吹了九十九转哟, 包谷烧酒筛过了九十九巡。
”的诗句, 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老家寨包谷烧酒打开时, 清香扑鼻, 具有甜酒之味, 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能充满房间, 具有十里飘香之势, 喝下去清爽, 不上火, 能感到一股清感至口腔下肚。
醉意慢慢的发作,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感到了醉意, 而又是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之久, 是其他酒类无法能比的, 而且, 在醉时不感到头痛, 醒来时也不感到疲软感。
2、水酒用普通大米或粟米酿制的酒, 俗称“水酒”, 酒精含量较低, 一般在30%vol 左右。
3、米酒用糯米酿制而成的酒俗称“米酒”, 酒精浓度一般仅在15%vol 左右, 性平和, 不易醉人, 略带苦味, 但喝惯后则觉得香甜可口, 好饮者每餐能喝上0.5~1kg。
这种米酒, 除自家备用外, 还多用于待客和送礼。
滇东南苗族聚居区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酿制水酒,方法与彝族水酒基本相同。
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
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苗族是中国民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们独特而丰富的传统饮食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苗族的传统饮食结合了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1. 粮食作为主要食材:苗族人民以粮食为主要食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薯类等作物。
其中以稻谷最为重要,几乎每餐都会有稻谷制成的米饭或米饼。
苗族人民非常擅长制作各种食品,如粑粑、酥糖等,这些食品都离不开粮食的支持。
2. 丰富多样的腌制食品:苗族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腌制食品也是其特色之一。
他们以猪肉、牛肉、火腿、鸡蛋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腌制方法制作出许多美味的腌制食品。
苗族人民常常将这些食品作为佐餐或小吃,增添饮食的风味。
3. 丰富的手工面食:苗族人民非常擅长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面食,如面条、饵块、猫耳朵等。
这些手工面食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并结合一些蔬菜、肉类等搭配制作而成,口感独特,风味鲜美。
苗族人民通常会在节日或重要场合准备这些手工面食,以犒劳自己和招待客人。
4. 酒文化的独特表达:苗族传统饮食文化中,酒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苗族人民非常喜欢饮酒,并且有着丰富的酒文化。
苗族人民制作的米酒、糯米酒和甜酒都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在苗族的婚礼、葬礼和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在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 食材的多样性:苗族人民居住在山区,这使得他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食材。
他们采摘山上的野菜、山珍,捕捉山区的鱼虾蟹等海鲜。
这些丰富的食材为苗族人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饮食选择,并且让他们在饮食中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味道。
综上所述,苗族传统饮食文化以粮食为主要食材,善于腌制食品,擅长制作手工面食,强调酒文化,同时还有丰富多样的食材。
这些特点使得苗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独具魅力,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的特色风俗
苗族的特色风俗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风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失,苗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我国众多民族文化中,苗族文化具有典型而鲜明的特点。
其风俗习惯是他们的历史和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宝贵的历史财富。
苗族人喜欢唱歌跳舞,特别是在节日里。
每逢佳节或集会时,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跳起欢快的芦笙舞或打着芦笙踩堂歌。
人们唱着动听的山歌,跳着优美的芦笙舞。
苗族人喜欢喝酒,他们习惯把酒看作是一种吉祥和幸福之水。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遇到喜庆之事,人们都会用酒来庆祝。
苗族人喜欢制作工艺品和刺绣。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制作出了各种工艺品和刺绣品来装饰自己和送礼。
苗族人喜欢讲故事和传说。
他们喜欢在节日里讲故事。
这些故事大多是以传说形式讲出来的。
苗族人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首饰、银饰、绣品等服饰文化艺术珍品和习俗文化艺术珍品等。
—— 1 —1 —。
苗族敬酒礼仪
苗族敬酒礼仪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饮料,而敬酒礼仪则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苗族敬酒礼仪吧!一、敬酒前的准备:1.准备酒杯: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使用矮脚杯,这种杯子顶部宽大,底部狭窄,杯身轻盈,容易拿取。
2.准备酒器: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使用酒壶,这种酒器造型独特,通常由木头或竹子制成,配有龙头和龙尾,颇具装饰性。
3.准备酒: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会选用白酒或米酒,其中以酸辣酒和敬长酒最为常见。
二、敬酒的方式:1.鞠躬敬酒:在苗族人的敬酒礼仪中,鞠躬敬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敬酒人首先要拿起酒杯,然后向被敬者鞠躬,表达尊重之意,接着将酒杯递到被敬者手中,被敬者接过酒杯后再向敬酒人鞠躬,表示回敬之意。
2.双手递酒:在一些正式场合,苗族人敬酒时会选择双手递酒的方式。
敬酒人将酒壶用两手端起,然后向被敬者递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敬酒人的面部表情要严肃庄重,以体现出对被敬者的敬重之情。
3.辞令敬酒:在一些庆祝和婚礼等场合,苗族人还会通过辞令来表达敬意。
敬酒人会先用一些感人的言语,如祝福语或感谢语,表达对被敬者的感激之情,接着再亲手递上酒杯。
在这种方式下,敬酒人的辞令通常表达的是对被敬者的尊敬和赞美。
三、敬酒的时机:1.在婚礼场合中:在苗族的婚礼上,敬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既体现了家庭的热情,也表达了婚礼的喜庆之情。
新娘和新郎在接受长辈和亲友的敬酒时,要表现出恭敬和礼貌。
2.在节日中: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如苗族农历年、清明节、中秋节等,苗族人也会相互敬酒,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
3.在家庭聚会中:苗族人敬酒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交际方式。
在一些家庭聚会中,苗族人会通过相互敬酒来表达亲密之情,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
总之,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敬酒礼仪是一种令人难忘的文化体验,也是一种展现人情味和亲情深度的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珍惜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千万别喝苗族女孩给的酒
千万别喝苗族女孩给的酒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旅游胜地。
这里不仅保留着原生态的美景,而且这里的苗寨姑娘,特别的热情。
贵州旅游,这西江千户苗寨-定要去逛一逛,你会爱上这个地方的。
不过你跟团到这里
来旅游的时候,导游一边会告诫你,如果你不能喝酒的话,千万不能喝苗族女孩敬的酒。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疑问?为什么
苗族女孩敬的酒不能喝?别人敬你酒你不喝,不是不尊重别人吗?如果你和导游这样说的话,导游就会告诉你:别怪我没提醒你,喝完想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苗族这边的敬酒文化非常流行,客人到家里来,给客人敬酒是当地的一个传统。
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开心。
如果你喝了苗族女孩敬酒的话,她们就会认为你特别喜欢喝酒,所以接下来就会接二连三的敬酒,直到你喝醉为止。
而且这边的敬酒方式特别很特别,不是一个姑娘给你敬酒,而是一排姑娘给你敬酒,
一个姑娘,给你拿着酒碗喝,另外一排姑娘,手里各拿着一个酒碗,然后从上到下一排开,最边上的拿着一大罐子的酒。
她们边唱着祝酒歌,边往里面倒酒,是不会停下来的。
我们平时喝酒,顶多喝上一点点,但是这边敬酒的话,要敬上好多,只要你开了头喝了第一口,接下来,就要喝上好多好多,不然的话就是不给别人面子。
虽然她们敬的
酒是用大米酿造的低酒一下, 酒量小的人,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拒绝,不然的话下面总有让你哭的,喝不完绝对不罢休。
谈黔东南苗族文化中酒歌的特征
谈黔东南苗族文化中酒歌的特征 / 乔 红 潘俊月苗族酒歌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
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社会影响力和音乐感染力。
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是歌舞之乡、百节之州,每逢佳节、乔迁等重要日子,人们通过吟唱酒歌进行情感抒怀。
酒歌中朴实无华的语句表达出丰富多彩的古老故事,沁人心扉。
今天,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我们通过深入研究,提升苗族酒歌的内涵,凸显其艺术生命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音乐世界|Y I N Y U E S H I J I E50的劝酒要唱酒歌;敬酒要双手捧碗,主人将酒喂到客人嘴里,随后夹肉块喂给客人。
客人不接酒碗也不起身,否则“屁股一抬重新再来”。
苗家接待客人的酒多半是以自己酿造的苞谷酒和米酒为主,苗家人勤劳致富,做农活起早贪黑,习惯晚餐即使没有客人也适量喝上几口米酒养身安眠。
酒的酿造多为女人的活,她们边劳作嘴里不时唠叨“都为家里这个酒鬼”,这也是她们对丈夫爱的表达。
在苗族地区男人是顶梁柱,喝酒强身健体且舒筋活血化瘀,所以苗族家庭都有备酒的习惯。
苗族亲访友都会喝酒,无论什么场合,男人坐席女人下厨,待美味菜肴上席完毕后女主人方可入席,随后女人起身吟唱酒歌。
黔东南苗族酒歌文化底蕴厚重,它不仅是老百姓酒桌上的歌,闲时吟、节时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
酒歌多为无伴奏演形式,重大场合会有芦笙、木鼓、木叶、琵琶为伴奏乐器。
酒歌的取材多样、宽泛;主题突出,表现形式复杂。
例如迎接远方的客人要唱拦门酒歌,客人入席进餐要唱劝酒歌,送客要唱赞美酒歌、祝福酒歌等。
细节多样复杂,但整体突出民族的生活仪式感,具有传递相互敬重、加深亲情、缓解压力等功能。
由于社会变迁,苗族酒歌日渐汉化,传承人日渐稀少,黔东南酒歌的研究初衷在于:从近年来的权威网站显示,对黔东南酒歌的研究太少,查阅近五年的相关酒歌的文章不足10篇。
面临民族音乐的失传状况,笔者倍感危机,为传承黔东南的地方文化,选择对黔东南苗族酒歌为研究主题,它博大精深,历史久远。
苗族迎客酒俗——拦门酒.pptx
客人喝酒时不要用手扶着牛角,那样 苗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喝于是就会再给你 灌上第二杯拦门酒。客人们一碗一碗地让 喝下这香醇美的包谷烧酒后,拦门酒的仪 式就结束了,主人会说:“得罪了,最尊 贵的客人”,客人答一声“请不要客气, 我们都是一家人”。这时,酒门大开,拦 门人很礼貌地让开一条道路恭迎客人进屋。
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
苗族迎客酒俗——拦门酒
拦门酒是苗家山寨的一种 古老的习俗,是苗寨最为盛行 和最有特色的一种迎宾习俗。 苗家娶亲嫁女,亲戚朋友都要 上门送礼贺喜。好客的主人和 贤惠大方的亲朋戚友,总是要 把这门喜事办得体面热闹,同 时也总是要借个良好的机会展 示自己的富有,广交朋友。
一、拦门酒的仪式
二、门酒的种类
拦门酒,通常有两种酒。 一种是包谷酒,苗家人用自己种 的苞谷自己酿造。苞谷酒浓烈甘醇, 喝后脸庞通红发烧,会立刻产生一种 顶天立地、豪气十足的男子汉骠悍气 魄;
另一种酒是糯米酒,苗家 人叫甜酒。这种酒由妇人专事 酿制,用高寒山区云雾中生长 的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圆颗糯 米为原料,用百年的老瓦缸密 封。此酒汁浓、清凉、甘甜、 味香、口感可人,男女老幼皆 宜。苗家人长年备有此酒,用 来招待心目中尊贵的客人和极 为亲密的好友故交。
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
谢谢观看
主人把事先早已准备好的包谷烧酒,请来寨子里德高望重的族老和歌师, 在自家的大门口摆下大方桌,桌子上摆满了一碗碗喷着清香的美酒。客人 来时,由主管把门的族老首先唱讲贺词,然后,客人中最年长且声望高的 长者唱答谢词。
祝贺词和答谢词之后,主人把早已想好了的农事或家事其日常 生活的要事向来客提问,接谢人随问随答,然后由族长十分恭敬地 双手举起盛满包谷酒的酒杯,递给一个年长客人,拦门酒是苗族自 己酿造的米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用牛角盛满,客人走上前来 就要一气喝完,而在喝的时候不允许客人有任何的推辞表现。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一、苗族酒的起源关于苗族酒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下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天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白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诰》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二、苗族酒的种类及制造1、包谷烧酒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酒, 俗称“包谷烧酒”, 酒精度数高,一般在50%vol 以上, 酒性烈。
作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 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 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 早已是刻骨铭心了。
千百年来, 在苗族的生活中, 苗族包谷烧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 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
在本地苗族抗清民间叙事长诗中有“包谷烧酒桌上摆哟, 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
”和“弯弯的牛角号吹了九十九转哟, 包谷烧酒筛过了九十九巡。
”的诗句, 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老家寨包谷烧酒打开时, 清香扑鼻, 具有甜酒之味, 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能充满房间, 具有十里飘香之势, 喝下去清爽, 不上火, 能感到一股清感至口腔下肚。
醉意慢慢的发作,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感到了醉意, 而又是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之久, 是其他酒类无法能比的, 而且, 在醉时不感到头痛, 醒来时也不感到疲软感。
2、水酒用普通大米或粟米酿制的酒, 俗称“水酒”, 酒精含量较低, 一般在30%vol 左右。
3、米酒用糯米酿制而成的酒俗称“米酒”, 酒精浓度一般仅在15%vol 左右, 性平和, 不易醉人, 略带苦味, 但喝惯后则觉得香甜可口, 好饮者每餐能喝上0.5~1kg。
这种米酒, 除自家备用外, 还多用于待客和送礼。
滇东南苗族聚居区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酿制水酒,方法与彝族水酒基本相同。
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
走进苗族酒文化(1)之苗岭原浆
走进苗族酒文化(1)之苗岭原浆一缕清风,我们感受着这深山的味道!一层朦胧,遮住了我们窥探由来的眼睛!一缕清风、一层朦胧,一个神秘的种族。
我们看见它的轮廓,却看不见面容;我们知道它的好客,却不知它的待客之道;我们知道它流传千年,却不解它的文化。
苗!走进深邃的苗岭,一栋栋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悬挂于峭壁陡坡;走进悠悠的苗乡,层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走进苗寨,盛情难却的拦门酒让你醉于飘香。
苗族传承千年,在古老的传承之中,有着众多让人向往的工艺和习俗。
今天,剖开第一层-----苗人制酒!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
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卜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人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自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苗家米酒是苗家人用当地特产的糯米为原料,用苗家世代相传的古老方法酿制而成的美酒。
其制作很讲究,系用优质的糯米蒸熟作母子发酵成甜酒,另酿制度数最高的头道酒掺入甜酒中,酒性纯正,色泽棕黄,状若稀释的蜂蜜,香味馥郁、青甜爽口。
若经过四季恒温的山洞封坛洞藏,时间越长,酒性越为纯正,色也越泛黄。
苗岭原浆便由此中出来......酒中之血,水也!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冬,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加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缔造了甜如甘露的山泉。
含众多矿物质的山泉水,是苗岭原浆的灵性源泉。
酒中之肉,米也!糯米是酿造苗岭原浆的主要原材料,贵州苗岭肥沃的土地,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高,加上贵州独特的自然气候,造就了优质糯米,苗家人世代用此来酿制美酒。
将上好苗家米酒放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溶洞内,恒温恒湿,经过封坛洞藏所成,开坛即有神秘酒雾环绕于瓶口,乃米酒中的臻品。
如果愿意!开一壶她,体验一次苗家的神秘!!!还未到过苗寨?!尝一口她,开启与苗乡未了的情缘!!!依然怀念苗寨?!品一杯她,慰藉对苗岭无尽的牵盼!!!端上一杯,细细品味这神秘的苗乡、千古的寨情!!!.........................................。
苗族传统饮食
苗族传统饮食苗族是中国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饮食习惯。
苗族传统饮食是他们丰富多样的文化中的一部分,代表着他们对自然和食物的热爱与尊重。
以下介绍了苗族人民饮食的特点和经典菜肴。
一、江米酒江米酒是苗族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饮品之一。
它是由苗族人民用特殊方法发酵制成的,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制作江米酒的原料是当地特产的江米,经过清洗、浸泡、磨糊等步骤,再加入酒曲进行发酵。
江米酒酒液晶莹剔透,口感醇香甘甜,有一定的度数。
苗族人民通常在重要节日和婚庆仪式上饮用江米酒,它代表着团结、祝福和庆祝。
二、酸汤鱼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美食中的瑰宝。
它以清淡酸辣的口味和鲜嫩的鱼肉而闻名。
制作酸汤鱼时,首先选取新鲜的鱼类,如鳕鱼、草鱼或鲤鱼等。
鱼肉经过正确处理后,加入辣椒、藤椒、姜、蒜等多种调料制成汤底,然后再将鱼肉和蔬菜放入锅中炖煮。
酸汤鱼俨然成为苗族宴席上的一道必备佳肴,它的酸辣口感令人回味无穷,也展现了苗族人民对鱼类的独特烹饪技巧和口味偏好。
三、酸豆角米粉酸豆角米粉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
苗族人民喜欢食用米饭和米粉,而酸豆角则是他们平日菜肴的不可或缺的调料。
酸豆角是一种酸味适中的蔬菜制品,经过苗族独特的腌渍技艺制成。
制作酸豆角米粉时,苗族人会先将发酵好的豆角切碎,然后加入米粉和适量的调料进行搅拌烹饪。
这道传统美食口感酸甜可口,是苗族人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苗家糌粑苗家糌粑是苗族传统饮食中的糕点类食品。
它是用糯米磨制而成,类似于现代的糕点或面食。
苗家糌粑有多种吃法,可以拌成凉菜、蘸酱吃,也可以蒸煮后配以各种食材制成多样的糌粑菜肴。
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甜点,苗家糌粑都是苗族人民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总结苗族传统饮食是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它代表着苗族人民对自然和食物的热爱与崇敬。
江米酒、酸汤鱼、酸豆角米粉以及苗家糌粑等经典菜肴展现了苗族饮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苗族文化论文范文3篇
苗族⽂化论⽂范⽂3篇苗族酒⽂化论⽂⼀、合江五通⽯顶⼭苗族酒的类别⽯顶⼭⼜名“⽯⿍⼭”,因⼭顶有⼀巨⽯似钟⿍⽽得名,⽯顶⼭,⼭⾼⾕深,常年⽓温较低,冬季寒冷,是合江苗族的集居区。
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候因素,⽣活在这⾥的苗族同胞通过饮酒促进⾝体发热从⽽御寒、舒经活⾎、焕发精神。
此外,由于苗族同胞热情好客的性格,酒也就成了他们过节、喜⽇祝贺、好友相聚、欢庆丰收等必不可少的助兴饮品。
合江五通苗族饮酒⼏乎全是⾃酿⾃饮,家家户户都能酿制各种酒,如“⽶酒”、“⽟⽶酒”、“⾼粱酒”、“红苕酒”等。
“⽶酒”,也就是⽤糯⽶发酵⽽成的原汁⽔酒,含糖量⾼,酒精浓度低,不易醉⼈,喜爱饮者会觉得⾹甜可⼝,是苗族同胞解除疲劳、清⼼提神的最佳饮料,他们常常将⽶酒作为⽤餐时的⼀种饮料,除⼩孩外,喝上⼏碗也不会醉倒。
这种⽶酒,除了⾃家饮⽤外,苗族同胞在家有来客时以酒招待客⼈,以表⽰欢迎之情。
除“⽶酒”外,苗族同胞在⽣产实践中,探索和掌握了⽤多种原料酿制酒的技术,主要⽤粮⾷⽣产的酒包括“⾼粱酒”、“⽟⽶酒”、“红苕酒”等。
⼆、合江五通⽯顶⼭苗族酒具的使⽤酒是⼀种特殊的液体,当苗族同胞有了液体的酒,为了要饮⽤它,就必须有⼀种载体、容器⽤来饮酒。
由于苗族同胞酿酒和饮酒历史悠久,饮酒器具纷繁复杂,形成了⼀部⽩酒器具历史,展现着丰富多彩的酒⽂化。
受⽣产⼒⽔平的限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采⽤的酒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
因此,在历史的早期苗族同胞在盛酒时主要⽤⽜⽺⾓制品、⽊制品、陶制品、⽵编制品以及葫芦制品等,⽽在饮酒时器具有⽜⾓、⽺⾓、陶坛、陶罐、⽵筒、⽵制过滤酒槽、⽊碗、葫芦、⼟烧料杯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同胞采⽤的酒具也与时俱进,开始采⽤如玻璃杯之类现代⽂明特⾊的酒具。
三、合江五通⽯顶⼭苗族饮酒的各种称谓苗族同胞喜爱饮酒,在不同的节⽇、场合有着不同的称呼。
如“拦路酒”、“进门酒”、“嫁别酒”、“迎客酒”、“送客酒”、“双杯酒”、“交杯酒”、“上⼭酒”、“发丧酒”、“叫⼈酒”、“交⽣酒”、正堂酒”、“清明酒”、“⽉半酒”、“年饭酒”、“引客酒”、“恭维酒”、“交礼酒”、“媒⼈脱离酒”、“夫妻和睦酒”、“灯杆酒”、“卷门酒”等等。
苗族酒文化
苗服
苗居
苗家 饮酒大法
“高山流水”
“姑娘酒 ”
侗族和苗族都有酿制姑娘酒的习俗,即姑娘出生时,马上为她煮一坛甜酒,将其窖在地下或埋藏在池塘底, 待姑娘长大成人,婚嫁之日才开窖启用。
“转转酒 ”
转转酒是指饮酒时,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席上只有一碗酒,在座的顺一个方向将酒碗依次传饮,以示亲密 无间,无所猜忌,不忌讳这忌讳那,只传递心心相印的真情实意。
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贵州酒史,源远流长,出土文物表明, 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了酒。贵州各族 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 许多工艺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 酒礼酒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贵州“酒
文化”。其中,苗家酒独树一帜。
简述
•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苗族可以追溯 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传说 是蚩尤的后代。如今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 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 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 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 四位
“讨八字酒 ”
“咂酒 ”
“拦路酒”
“送客酒”
“栽花竹酒”
Hale Waihona Puke 西江千户苗寨“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美酒虽好,切勿贪杯
”
Thanks
By陈四火
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浅析苗族酒文化
浅析苗族酒文化浅析苗族酒文化苗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中,苗族酒文化是苗族人民传承和守护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从苗族酒的制作工艺、酒的种类和酒文化的意义等方面,对苗族酒文化进行浅析。
首先,苗族酒的制作工艺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黍米、糯米等谷类作物,经过蒸煮、磨碾、发酵等工序制成。
在制作过程中,苗族人民注重以天然的方式进行发酵,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这种传统的制作方式,保证了苗族酒的原汁原味,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其次,苗族酒的种类繁多。
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原材料,苗族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蒸酒、泡酒、糯米酒、青酒等。
其中,蒸酒是苗族酒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苗族国酒”,也是苗族人民在婚嫁、迎神等重要场合中必备的饮品。
蒸酒的制作需要精选高粱和糯米等原料,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蒸煮。
蒸酒口感醇厚,香气独特,具有较高的酒精度数,饮用时具有极高的仪式感和社交的意义。
苗族酒文化也是苗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社会中,酒被视为团结人心的重要工具。
在苗族重大节日和传统仪式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之一。
例如,在苗族人民的婚礼仪式中,新郎必须端起酒碗给亲朋好友敬酒,这被视为新郎勇敢和善良的象征。
此外,在苗族人民的年轻人成年仪式中,亦会有饮酒仪式。
年轻人们会在亲友的见证下,喝下一碗苗族酒,以示他们已经成年,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苗族酒文化还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崇拜。
苗族人民相信酒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因此在苗族社会中,酒也被视为一种祭祀的对象。
在苗族的祭祀仪式中,人们会为神灵奉上一碗酒,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同时,苗族人民也相信酒可以驱邪祛病,在被邪气侵害或生病时,会喝上几杯苗族酒,以求心身康健。
总之,苗族酒文化是苗族人民守护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
【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中国悠久的历史,同时可以看做是酒发展的历史。
我国是最早开始酿酒的国家之一,其中苗族就是个中翘楚,苗族自古就有拥有一整套属于自己的酿酒工艺技术。
苗族文化流传至今,千百年来的喝酒习惯中更是形成自己的饮酒习俗。
下面跟着店铺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苗族酒文化】苗族人的饮酒习俗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
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口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的苗族人民定要拿出自家亲自酿制的各种酒来款待你,是一种多么地感到光荣的事,他们一定能给你一个至深至感的记忆。
敬酒、交杯和扯碗酒,如黔东南苗族的酒礼:每当开席,不得先端饭碗,而是先把酒喝够。
首先是由主人给每个人斟酒,各自喝干两杯。
其次由主人给大家敬酒,也是每人须敬两杯。
在敬过酒后,大家就可以吃饭了。
饭后,又继续喝酒,以酒作乐。
喝酒的方式由大家决定,或交杯,或猜拳,或唱酒歌。
大家吃饱喝足要收席时,还要喝一次团圆酒。
此外,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苗族同胞在社会交往中,凡有嫁娶等喜事或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时,还保持着相互敬传酒礼的传统美德。
牛角酒主要盛行于黔、滇及相邻川南、桂北、湘西南苗族地区。
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作为酒具盛酒,故称为牛角酒。
只有在重要的场合下才使用牛角酒。
牛角吊在事先栽好的做成拱门的两根竹子上,或吊在门两旁。
客人来了,顺势拿起牛角就可以斟酒敬酒。
敬牛角酒是种高规格礼节,在任何情况下,喝牛角酒都只能用嘴接喝,不能用手接下来。
进寨拦路酒礼。
这种礼仪多用于公共节庆活动,它是传统习俗和时代风尚相结合的一种礼仪。
进门拦路酒礼。
这一礼仪多用于苗族聚居的村寨住户嫁娶,小孩长毛酒时较为常见,是典型的传统《迁徙芦笙舞》(即苗语“阿佐”)的主要内容。
陪客仪式的第一项是祝酒,苗语叫“保酒”。
由主人或主人委托的人,一人端酒,一人端一碟肉或鱼之类的佳肴,分别把酒杯送到每一个人手上,主客一视同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苗族酒文化摘要:如今,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
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口l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随着酒在苗族人民生l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苗族的酿酒技艺、酒的类别及苗族的酒礼、酒歌已成为大家)’为关注的对象。
关键词:酒文化;苗族;酒礼;酒歌1苗族酒文化的历史渊源1.1苗族酒的起源在汉族传说和文献中有杜康、仪狄造酒之说,苗族的酒是怎样来的呢?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卜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人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自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浩》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1.2苗族传统的特色酿酒技艺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
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旱已是刻骨铭心了。
“包谷烧酒”的酿制方法很独特,不象一般的酒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品,酒味不佳,酒度很高,喝起来辛辣过剩而香味欠缺。
一瓶“窝托罗酒”,要酿三年以上,且需藏在地卜,其原料为玉米、苦荞、大麦、高粱等五谷,越杂越好,越杂越香,越杂味越长。
制法上不经过蒸馏,把酒药伴入蒸热的杂粮,装入密封的上瓶,用肥肉在瓶的周围糊上一层,放进深过人高的地里,埋藏三年。
三年,如果按现代造酒厂的效率,旱就出产无数产量了,谁还想把长长的时间花在过程中,等待一瓶酒的发酵呢。
但对于苗族同胞来说,酒藏不透不香,只有保证酝酿的时间,才能体现酒的醇度。
三年之后,主人把深埋的酒瓶挖出来,洗去外面的泥上,用麻杆吸食,先从一家老人开始,以一小碗的量,边吃边有人往里面装入凉开水,直到吸淡。
1.3酒在苗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如今,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
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口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的苗族人民定要拿出自家亲自酿制的各种酒来款待你,是一种多么地感到光荣的事,他们一定能给你一个至深至感的记忆。
当评论苗族人民的性格时,酒是一个最好的比喻。
苗族人纯朴、刚烈、热情,有一种人不怕地不怕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气质,而包谷烧酒那种清爽、醇香、凝重的II感,更是苗族人民性格的真实写照。
苗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而今,这种民族文化还将不断的延续卜去。
他们千百年来都有喝酒的习惯,而酒的秉性给人酒一样性格,在这样性格的影响卜,苗族人民一定永远立于iu_界民族之林!a苗族酒的类别a.1包谷烧酒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酒,俗称“包谷烧酒”,酒精度数高,一般在so%}ol以上,酒性烈。
作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早已是刻骨铭心了。
千百年来,在苗族的生活中,苗族包谷烧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
在木地苗族抗清民间叙事长诗中有“包谷烧酒来上摆哟,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
”和“弯弯的牛角号吹了少L十九转哟,包谷烧酒筛过了九十九巡。
”的诗句,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老家寨包谷烧酒打开时,清香扑鼻,具有甜酒之味,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能充满房间,具有十里飘香之势,喝卜去4.1敬酒、交杯和扯碗酒如黔东南苗族的酒礼:每当开席,不得先端饭碗,而是先把酒喝够。
首先是由主人给每个人斟酒,各自喝十两杯。
其次由主人给大家敬酒,也是每人须敬两杯。
敬酒时,敬酒者必须双手端酒杯,先敬最老者和长辈。
若在座的最老者与大家年龄悬殊较大,则不昔他是主人客人,也不r他是长辈晚辈,都先敬千吹她);若在座主客年龄相仿,则先敬自家主人。
苗族一般敬酒是从自家长者71=始。
确定了先敬的人,就按正、反时针方向依次敬两圈,敬到最后一人,则由他(她)与敬酒者交杯。
交杯,就是两人各自用右手把自己的酒杯交给对方,左手接过对方的酒杯,二人之间长者先喝,幼者后喝。
有的地方还一二十个人围成一圈,右手敬,左手接,相互交杯,俗称“吃扯碗酒”。
此后,大家可以随意找人敬酒交杯。
在敬过酒后,大家就可以吃饭了。
饭后,又继续喝酒,以酒作乐。
喝酒的方式由大家决定,或交杯,或猜拳,或唱酒歌。
大家吃饱喝足要收席时,还要喝一次团圆酒:大家各自拿起自己的酒杯,每人都把它递给右边的人,然后又接过从左边递来的酒杯。
由于每个人都是右手拿着自己的酒杯,左手也扶住别人的酒杯,形成一个大圆圈。
于是在一阵欢呼声中,由岁数最大者先喝,大家一一把左邻递来的酒喝十了。
然后再按相反方向,又重复一遍。
团圆酒象征着团结和睦。
4.2牛角酒主要盛行于黔、滇及相邻川南、桂北、湘酉南苗族地区。
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作为酒具盛酒,故称为牛角酒。
只有在重要的场合卜才使用牛角酒。
例如在跳芦笙和条铜鼓的大型集会上,开场之前,安排有敬酒对给客人和老人敬酒。
敬酒的小伙子,手捧牛角,把酒灌得满满的,向场上的围观者敬酒。
围观者们,有的相迎,有的回避,人声沸腾,好不热闹,给集会带来了热烈的气氛。
接亲嫁女也喝牛角酒。
在男家迎亲或女家送亲时,都有十几到几十位客人到主方家做客。
这时作主人的那一家就要给客人设酒卡,欢迎他们。
这种酒卡称为“拦路酒”,多半是使用牛角为酒具,至少也得在寨门或家门用牛角盛酒敬客。
牛角吊在事先栽好的做成拱门的两根竹子上,或吊在门两旁。
客人来了,顺势拿起牛角就可以斟酒敬酒。
敬牛角酒是种高规格礼节,敬酒的人也要有所选择,那种端庄健壮的男人或女人被派来守关II,敬牛角酒。
在任何情况卜,喝牛角酒都只能用嘴接喝,不能用手接卜来。
用嘴喝每次喝一II即可以过关;用手接,敬酒人就会撒手,客人就非得把那整整一牛角酒喝十不可,而一只牛角,往往能装O.Skg多酒。
有此地区按占规,谁喝十了牛角酒,牛角就归谁所有。
4.3拦路酒或叫“拦门酒”。
黔东南、湘酉、滇东北等苗族地区均盛行。
苗族结亲,无论男子迎亲或新娘出嫁或新娘回门,都有一只浩荡的队伍。
要迎接这只浩荡的队伍,主方就会安排响J置三四来至十二来不等的酒卡,给客人敬酒。
这此酒卡从家门或寨门设起,隔一段距离摆一张来子,每张来子摆上肉和酒,有两位身着盛装的姑娘守候。
客人们要到达主人家,必须一一的闯过这此关II,每到一张来子两位姑娘便一人端酒碗,一人拈肉块,请客人喝-II酒吃一筷肉。
因为以双为吉,客人每张来子都喝两II酒、吃两II肉才得过关,故称为拦路酒。
除了结亲嫁女,在别的情况卜,只要是迎接团体客人,也常采用这种形式。
5酒歌苗族宴饮和敬酒时有唱酒歌的习俗。
唱酒歌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敬酒人在敬酒时先唱一段歌,表示祝招和赞颂,唱给谁,谁就喝酒。
另一种是双方对唱,一唱一答,谁唱输了谁就喝酒。
婚嫁时,所唱酒歌,最有特色,并且在各苗族地区往往形成一套传统的唱腔和歌词。
如湘酉和湘、桂、黔三省边苗族地区,婚嫁时男女双方要请歌师在女家对唱酒歌,一般要唱一人一晚。
所唱酒歌,共分成9个部分,有3000多句。
其中包括在寨门II迎接宾客的《栏门歌》,反映苗族风俗习惯的《十折歌》,叙述苗族族源和迁徙过程的《公爷进地歌》,介绍苗族接亲渊源及范围的《结亲路歌》,介绍男女双方恋爱经过的《奉亲歌》,追忆新婚夫妇家庭和双方基木情况的《三代根基歌》,教导新婚夫妇相亲相爱、勤价持家、百年好合的《过定歌》,宾主双方互表谢意的《谢主家歌》。
最后是双方歌师决定胜负的《龙船歌》。
在决定胜负的赛歌中,主家用一只腊鸭代表“龙船”,双方歌师各扯一端,边唱边扯,谁唱赢了鸭子就归谁,意为赢得“龙船”。
唱完《龙船歌》,主宾双方相互道别,接亲队伍便领着新娘欢乐地向新郎家走去苗族酒文化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
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喝酒喜欢窖酒和常酒,都是用大米酿成的低度酒,常酒酸苦,窖酒甘甜,但酒精含量很低,多用小碗或大杯敬酒。
与苗族同胞喝酒,如敬酒的人唱完祝酒歌,无论酒有多少,客人都得一饮而下,这是苗族的习俗。
在黔东南自治州的苗乡,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规矩。
家家都放有一两坛自己用糯米酿造而成的米酒,约二三十度之间。
酒俗,是苗侗人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常有报酒(祝酒)、敬酒、拦寨酒(雷山郎德12道拦寨酒)、拦门酒、迎客酒、送客酒。
红喜席,有嫁别酒、分家酒、换酒(交杯酒)、酒歌酒、订亲酒、贺儿酒。
白喜席(如高龄老人过世等),有慰问酒、陪葬酒、酬劳酒、别魂酒、祭祀酒。
日常席,有火堂酒、平伙酒(打平伙)。
还有结盟议事时的歃血酒(血酒)、议榔酒。
一般都用土碗作酒杯,逢重大节日和吉日,酒具改为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