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小说-自学考试.doc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1.采诗说正确答案:采诗说:是关于《诗经》结集方式的一种说法,最早由汉代学者提出。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我国上古有自上而下的诗歌采集制度,采诗官到民间采诗,将之献于朝廷以使国君了解民情。

如《汉书.食货志》中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采诗说是否确切,颇有争论。

涉及知识点:先秦文学2.《左传》正确答案:《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等,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作者可能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熟知历史掌故的人,所记史实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它系统而具体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左传》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都是阐述《春秋》经的“传”,合称“《春秋》三传”。

涉及知识点:先秦文学3.《战国策》正确答案:《战国策》:由刘向整理编订,共33篇。

它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前460-前220)。

它敷载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

它的作者已难以确考,一般认为它并非一人一时所著,大约是战国、秦汉期间的人纂集各国史料编辑而成的。

就史学价值而言,《战国策》因其有不少“增饰非实”之辞,似不如《左传》、《国语》更加信实可靠;但从文学角度观之,自有其独到的特色。

涉及知识点:先秦文学简答题4.神话的基本特性。

正确答案:根据学者的普遍认识,神话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神话的是()。

(分数:1.00)A.后羿射日√B.盘古开天辟地C.女娲造人D.黄帝蚩尤之战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上古神话传说——我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神话。

自然灾害神话是指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B、C是创世神话,D是战争神话。

2.“孔子删诗”之说始自()。

(分数:1.00)A.左丘明B.班固C.司马迁√D.范晔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诗经》——有关《诗经》编订的说法。

“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孔子删诗说”最先由司马迁提出,后来班固、王充也支持这个说法。

3.《晋楚城濮之战》出自()。

(分数:1.00)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先秦散文——《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左传》。

《晋楚城濮之战》出自《左传》。

4.下列《庄子》寓言中,最具谐趣和讽刺意味的是()。

(分数:1.00)A.庄周梦蝶B.庖丁解牛C.妻死鼓盆D.鸱得腐鼠√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散文——《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庄子》以寓言说理,描述了众多形色奇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

《庄子》中,具有谐趣和讽刺意味的寓言有鸱得腐鼠、舐痔结驷等。

5.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

(分数:1.00)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公孙龙子》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散文——《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韩非子》。

《韩非子》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共有300多则。

6.宋玉《九辩》的创作意图是()。

(分数:1.00)A.闵惜其师B.自悲生平√C.表现怀疑精神D.表现礼赞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屈原和楚辞——宋玉《九辩》。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小结一、建安时期【简答】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抒情。

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二、正始时期【简答】司马氏篡位与政治恐怖曹叡去世传位曹芳,249年司马懿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天下名士去其半”,改元嘉平。

263年,嵇康被杀。

同时标榜“名教”巩固政权。

(1)在此背景下,昂扬的建安气概变成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

1、韬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龊。

2、对现实社会失望转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2)玄风:崇尚老庄思想(玄学的基础),建立玄学理论。

三、太康时期(西晋初)(一)背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

司马氏政权拉拢名士,同时维护名教中人。

(二)创作政失其本,士无特操,普遍求实逐利。

四、永嘉之乱【理解】永嘉之乱是指晋朝怀帝统治时期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这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转化为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西晋地图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

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由于晋朝国内没有武备、从永嘉三年起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五、南北朝【理解】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出身于北周八柱国的李唐宗室奉南北朝共为正统。

第一章建安诗歌概况(先看一下“补充”)一、形式:四言中兴(曹操)、五言中兴、七言奠基(曹丕《燕歌行》)。

【选择】二、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建安时期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重视抒情。

诗人多带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2020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习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习题及答案(卷二)一、名词解释1、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

“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

2、变文: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

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见解和推测,或认为是梵文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神通变化”等义,或认为是佛教语“因缘变”(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

现存变文的内容主要是三类:一是演唱佛经故事的,二是演唱历史故事的,三是演唱民间传说的。

后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即历史故事多带有传说色彩,民间传说常牵扯历史人物。

另外有一种比较特别,数量也少,是演唱当时重大事件的。

二、论述题1、唐传奇有哪些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参考答案:唐传奇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

(2)善于虚构、想象,在故事展开过程中,既大量使用虚构想象以求,又致力于细节描写以求真,从而在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立历程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3)构思奇异新颖、富于变化,情节曲折委婉。

(4)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5)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有:(1)对小说的影响:唐传奇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能自由方便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

(2)对戏曲的影响: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在元明戏曲中,大量移植唐传奇的人物故事进行创作。

(3)对散文的影响:形成了较骈文自由、较“古文”辞藻华美的独特的散文体式。

一、名词解释1、词: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

2、敦煌曲子词: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因是在敦煌发的,故称。

敦煌曲子词保存了词的初始形态与内容特征。

20XX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学考试.doc

20XX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学考试.doc

①《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文中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

表明他重视文学的态度和将文学独立出来的主张。

一、《典论·论文》对自古而来的“文人相轻”之习气表示反对。

二、重视文章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论文章与事业的关系:曹丕认为文章的社会地位与事业同样重要。

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重要观点。

论文气即才性:把“气”引入文论中。

他以为作家的气质、个性可以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各有所长。

四、论文体的区分:提出“文本同末异”之说。

根据文的体裁和性质的特点,将文体四科相互区别。

五、论文学批评者的态度:对贵远贱近、尊古卑今观点进行了指斥,在前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申说。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标志。

②《文赋》关于创作构思的论述。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此文用赋的形式较为细致地分析阐述了文学创作过程。

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的人。

《文赋》中论文学创作的构思:一、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并描述了文学创作的构思过程。

这是《文赋》对我国文学思想发展的主要贡献。

二、构思中意与物的关系:他概括地提出创作过程的心态特点是内视和神思,这是他在文学理论上的重要建树之一。

三、构思中的灵感:认为创作者灵感的潜意识表现为突发性和不受主观意志和人力支配的自动性。

陆机论述了灵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灵感的心理特征,以及灵感的根源,特别注意并论述了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

这也是他对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

③《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完整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在我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全书着重探讨者有:总论,即全书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文体论,系统而周密地详论文体的分类;创作论,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与质的关系,以及写作技巧等;批评论,评论前代文风及作家成就,并探讨批评方法。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

魏晋南北朝文学测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文学自觉: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

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其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比如说四声的发现并运用,诗歌中讲究用事、对偶等等,证明人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2. 文学家族:魏晋时期政治上采取官位世袭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家族观念不断加强。

加之两汉时期,当权者重视经学,世族为迎合政治需要,逐渐垄断了以经学为中心的文化活动。

经学的传播由师传变成了家传,平民基本接触到这些,也没有门路。

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形成了极高的声望,文化素养成为门第高低的评判标准,世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社会价值取向,大力提高族中子弟素养,形成良好家风,维持家族声誉和影响,经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一个个文学家族。

如:“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东晋谢氏家族。

3、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4、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

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

如干宝《搜神记》等。

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独立的艺术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

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篇一」20xx自学考试《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论述题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答案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模拟试卷+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全真模拟演练(一)(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A.《尚书》B.《春秋》C.《左传》D.《国语》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A.《论语》B.《墨子》C.《孟子》()B.司马迁《史记》C.董仲舒《春秋繁露》D.刘勰《文心雕龙》8.《论衡》的作者是()A.王充B.仲长统C.桓谭D.王符9.《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D.《非有先生论》1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A.《行行重行行》B.《驱车上东门》C.《上山采蘼芜》D.《迢迢牵牛星》13.着名女诗人蔡琰的创作时代是()A.正始时期B.建安时期A.江州祭酒B.镇军参军C.荆州吏D.彭泽令17.南朝着名诗人谢朓的字是()A.明远B.玄晖C.元亮D.太冲()C.《博物志》D.《幽明录》21.下列哪首诗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A.刘希夷《代悲白头翁》B.陈子昂《登幽州台歌》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卢照邻《长安古意》22.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A.崔颢25.属于“大历十才子”的一组诗人是()A.韦应物、刘长卿、钱起B.刘长卿、夏侯审、李端C.钱起、李端、卢纶D.卢纶、李益、顾况26.“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自()A.王建《新嫁娘词》B.李商隐《锦瑟》C.元稹<遣悲怀》()B.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C.张鷟《游仙窟》D.李朝威《柳毅传》30.晚唐五代时期,将文人词带回到民间作品的抒情路线上来的是()A.韦庄B.刘禹锡C.温庭筠D.冯延巳10分。

C.多用楚语楚声D.引譬设喻,善用寓言E.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3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大赋的有()A.张衡《归田赋》B.扬雄《甘泉赋》C.赵壹《刺世疾邪赋》D.祢衡《鹦鹉赋》E.班固《两都赋》34.南朝骈文的形式特征有()分。

)36.《春秋》三传37.《七发》38.初唐四杰39.长吉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文学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文学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文字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郭璞《游仙诗》的相关知识.郭璞诗情采斐然,描写形象生动,色泽丰富,被称 为“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诗品》卷中)。 考核考点: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章两晋诗歌->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 28.【单选题】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D) A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B 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C 缗旨星稠,繁文绮合 D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文字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玄言诗的特点.玄言诗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 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考核考点: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章两晋诗歌-->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 29.【主观题】玄言诗 文字解析: (1)玄言诗发端自魏正始时代,东晋中期是其成熟和高朝期,东晋未期式微; (2)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于寡味; (3)玄言诗的代表作家为孙绰、许询。 考核考点: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章两晋诗歌-->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 30.【单选题】陶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B)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佛家思想 D 玄学思想 文字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陶渊明的相关知识,面对人生的苦难,渊明除了以老庄无为的玄学人生观去对待, 更重要的,是靠儒家的思想力量,是儒家一片仁心与安与贫穷的道德准则。 考核考点: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 31.【主观题】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文字解析 (1)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这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 是《饮酒》其五.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1.【单选题】曹操今传诗作皆为(A) A 乐府诗 B 杂律诗 C 格律诗 D 骚体诗 文字解析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 特点.曹操的诗歌,今存 20 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 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故答案为 A 考核考点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第一节首开风气的曹操 2.【单选题】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是(D) A《蒿里行》 B《燕歌行》 C《野田黄雀行》 D《步出夏门行》 文字解析 此题考查建安诗歌曹操的诗作,A 选项曹操《蒿里行》写诸侯起兵伐董卓而内讧事,生动地再 现了当时民生凋弊的苦难现实;B 选项《燕歌行》是中国南北朝诗人庾信的作品;选项 D《野 田黄雀行》是三国诗人曹操的作品之一,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 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 考核考点: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第一节首开风气的曹操 3.【单选题】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B) A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B 曹操《观沧海》 C 陶渊明《读山海经》 D《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文字解析 此题考查建安诗歌的相关知识.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然描写自 然景物的山水诗.故选 B 考核考点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第一节首开风气的曹操 4.【单选题】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A) A 曹操

2024年4月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法的是A.孟子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下列作品不属于农事诗的是A.《七月》B.《芣莒》C.《十亩之间》D.《黍离》3.《诗经·唐风·葛生》是一首A.爱情诗B.悼亡诗C.战争诗D.讽喻诗4.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的是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尚书》5.寓言故事“鹬蚌相争”出自于A.《战国策》B.《孟子》C.《庄子》D.《韩非子》6.以雄辩色彩见长的先秦散文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7.下列有关《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兮”而咏B.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拘C,以客观咏物、铺排摹画为主D.注重抒情、议论、描绘8.“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评价的是A.孔子B,屈原C.司马迁D.孟子9.体现屈原创作平实素朴风格的作品是A.《九章》B.《九歌》C.《天问》D.《招魂》10.《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A.贾谊C.刘向D.司马相如11,提出疾虚妄而立实诚、反华伪而倡实用等写作主张的东汉散文家是A.王充B.王符C.桓谭D.仲长统12,范增评价刘邦“贪于财货,好美姬”,见于《史记》的A.《高祖本纪》B.《项羽本纪》C.《吕太后本纪》D.《萧相国世家》13.下列不属于司马相如赋作的是A.《长门赋》B.《羽猎赋》C.《美人赋》D.《哀二世赋》14.“五言之冠冕”评价的是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15.被评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的诗作是A.班固《咏史》B.曹操《蒿里行》C.曹植《白马篇》D,王粲《七哀诗》16.对正始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思潮是A,儒学C.玄学D.刑名之学17.以《悼亡诗》著称的诗人是A.陆机B.左思C.鲍照D.潘岳18.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批判的是A.门阀制度B.封建礼教C.战争D,社会风俗19.“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出自陶渊明A、《归园田居》其一B.《读山海经》其一C.《饮酒》其五D.《归去来兮辞》20.“发唱惊挺,操调险急”评价的诗人是A.曹植B,嵇康C.鲍照D.阮籍21、沈约、谢朓、王融开创了A,永明体B.山水诗C.田园诗D.宫体诗22.王粲最著名的赋作是A.《归田赋》B.《洛神赋》C.《登楼赋》D.《别赋》23.薛道衡的成名作是A.《从军行》B.《昔昔盐》C.《春江花月夜》D.《出塞》24.武后时期代表性的台阁诗人是A.宋之间B.刘希夷C.陈子昂D.张若虚25、李白歌行体的特点是A.大量沿用乐府古题B.自然明快,情韵优美C,创作成就不如乐府高D.完全打破了诗歌的固有格式2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出自杜甫的A.《登高》B.《秋兴八首》其一C.《咏怀古迹五首》其二D.《蜀相》27,下列关于柳宗元诗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部分作于贬官永州、柳州时期B.主要抒写被贬谪的抑郁悲伤C.山水田园诗富有民歌情调D.忧愤深远,风格清冷峭拔28,和李商隐同为晚唐七绝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杜牧B.许浑C.贾岛D.孟郊29.将灵怪、侠义、爱情三者成功结合在一起,具有浪漫色彩的传奇作品是A.《任氏传》B.《柳毅传》C.《李娃传》D.《莺莺传》30.温庭筠词的主要风格是A.清新自然B.沉郁雄奇C.秾艳柔婉D.清丽疏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魏晋南北朝部分)模拟试卷4(题后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魏晋南北朝部分)模拟试卷4(题后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魏晋南北朝部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阅读理解题单项选择题1.“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中“西京”指的是A.洛阳B.开封C.长安D.北京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中“纪”指A.六十年B.十年C.十二年D.三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3.“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形容的是A.杨贵妃B.秦罗敷C.刘兰芝D.甄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4.对咏史诗作了创新,打破传统的专注于一人一事限制的是A.左思B.鲍照C.葛洪D.阮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里以动衬静的句子是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6.“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的作者是A.谢灵运B.陶渊明C.鲍照D.左思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7.鲍照在《拟行路难》中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之鸣的句子是A.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B.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C.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D.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8.《西洲曲》这首民歌的时代是A.三国B.魏晋C.南朝D.唐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9.下列作家与作品正确的一组是A.鲍照《拟行路难》B.骆宾王《长安古意》C.张若虚《观猎》D.陈子昂《从军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0.“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一句指的是A.董卓叛乱B.七王之乱C.五胡乱华D.靖难之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1.“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出自A.《别赋》B.《登楼赋》C.《离骚》D.《洛神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2.“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中“无乃”的意思是A.莫非B.只是C.恐怕D.只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3.我国现存第一部开文学批评风气的论文的作者是A.曹操B.曹丕C.曹植D.刘勰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4.开创了我国山水诗流派的作者是A.谢灵运B.陶渊明C.曹操D.谢?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5.“北弥陶牧,西接昭丘”中的“昭丘”指的是A.陶渊明的坟墓所在地B.陶朱公的坟墓所在地C.汉文帝的坟墓所在地D.楚昭王墓所在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6.江淹的《别赋》中,写学道成仙之别的是A.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B.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C.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D.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7.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的歌谣通常收录予A.汉横吹曲B.粱鼓角横吹曲C.杂歌谣辞D.吴声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8.《陈情表》中,“死当结草”的典故出自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孟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9.“北弥陶牧,西接昭丘”中“陶牧”指的是A.陶渊明的坟墓所在地的郊外B.陶朱公的坟墓所在地的郊外C.汉文帝的坟墓所在地的郊外D.楚昭王的坟墓所在地的郊外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0.“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典故出自A.《战国策》B.《史记》C.《世说新语》D.《搜神记》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1.鲍照《拟行路难》(其六)“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魏晋南北朝部分)模拟试卷3(题后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魏晋南北朝部分)模拟试卷3(题后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魏晋南北朝部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阅读理解题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A.孔融B.王粲C.徐干D.刘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出自A.《七哀诗》B.《七步诗》C.《登楼赋》D.《别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3.《赠白马王彪》的作者是A.曹操B.曹丕C.曹植D.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4.左思在《咏史》(其一)中写“著论准《过秦》”,那么《过秦论》的作者是A.晁错B.曹植C.贾谊D.李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5.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A.林逋B.陶渊明C.许由D.王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6.运用了双关修辞手法的句子是A.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B.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C.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D.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7.《北山移文》的作者是A.鲍照B.左思C.孔稚?D.谢灵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8.李白《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中“陈王”指的是A.曹植B.高适C.曹操D.刘义庆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9.下列作家,依年代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曹丕江淹谢灵运左思B.曹丕左思谢灵运江淹C.江淹曹丕左思谢灵运D.江淹谢灵运左思曹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0.关于陶渊明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归园田居》是一首咏史诗B.《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抒情小赋C.《归园田居》描写出陶渊明远离官场污浊、回归淳朴田园的由衷欣喜D.《咏荆轲》表达了荆轲报答知己、不畏强暴、慷慨赴义的侠义精神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1.“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句出自A.《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B.《赠白马王彪》C.《归去来兮辞》D.《洛神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2.被称为“谢宣城”的是A.谢灵运B.谢?C.谢中书D.谢道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3.南朝民歌主要收录于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和A.“相和歌辞”B.“杂曲歌辞”C.“鼓吹曲辞”D.“郊庙歌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4.王粲的《七哀诗》中,概括了当时离乱社会景象的句子是A.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B.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C.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D.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5.在《赠白马王彪》中,曹植痛斥搬弄是非、骨肉离间的小人的句子是A.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B.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C.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D.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6.《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写游览后体会到的哲理是A.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B.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C.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D.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7.下列写曹植对洛神思念深情的句子是A.揽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B.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C.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D.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8.陶渊明作品中属于豪放风格的是A.《咏荆轲》B.《归去来兮辞》C.《归园田居》(其一)D.《登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19.在《赠白马王彪》中,曹植感叹天命可疑、人生无常的句子是A.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B.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C.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D.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0.《北山移文》通篇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比喻B.通感C.双关D.拟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1.“发明神道之不诬”的作品是A.《西京杂记》B.《七哀诗》C.《搜神记》D.《世说新语》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多项选择题22.以下各项描写兄弟之情的作品是A.《七步诗》B.《洛神赋》C.《赠白马王彪》D.《燕歌行》E.《七哀诗》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3.在《洛神赋》中,曹植表达对洛神的爱慕之心与矛盾心理的句子有A.抗琼?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B.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C.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D.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E.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4.“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过秦》指的是《过秦论》,作者是西汉贾谊B.《子虚》指的是《子虚赋》,作者是西汉司马迁C.这句诗出自西晋时期的左思《咏史》D.《咏史》共八首,是左思批判门阀制度不合理,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集中体现E.作者自比贾谊、司马迁,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十分强烈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5.以下各项描写男女之情的作品有A.《七步诗》B.《洛神赋》C.《赠白马王彪》D.《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E.《长恨歌》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26.下列属于骈体文的是A.《陈情表》B.《干将莫邪》C.《北山移文》D.《别赋》E.《与陈伯之书》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朝部分简答题27.分析孔稚?《北山移交》的创作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

受佛教中佛经故事的影响,和受巫和方士的影响。

此外,六朝人志怪思想发达的原因是印度思想的输入,佛教大行,中印两国的鬼怪都合于小说里,使志怪小说发达起来。

②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

受士大夫阶层讲究名士风度,崇尚谈玄理不谈政事,清议品评人物的影响。

文人学士以熟悉故事为学问,显示知识渊博,编撰小说
便蔚然成风。

志怪小说保存的优秀民间故事。

《李寄斩蛇》、《三王墓》、《韩凭夫妇》。

现存的志人小说。

葛洪《西京杂记》、刘义庆《世说新语》。

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识记:志怪小说的代表。

晋有代表性的是《博物志》、《搜神记》,南北朝较著名的是《异苑》、《幽明录》、《续齐
谐记》、《拾遗记》。

①《博物志》。

张华。

在《山海经》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
属博物的琐闻一类。

②《异苑》。

刘敬叔。

其中的神异鬼怪故事无新意,所记名人异闻为后世所引用。

③《幽冥录》。

刘义庆。

神怪故事等,也有部分民间传说。

④《续齐谐记》。

吴均。

记述神怪之说,颇受南北朝佛经影响。

其中有著名的阳羡鹅笼篇。

⑤《拾遗记》。

王嘉。

大多为神话传说,属杂史体志怪小说。

理解:干宝生平。

干宝字令升,少时勤学,博览群书。

好阴阳术数,撰集古今神袛灵异人物变化之事,成
《搜神记》三十卷。

简单运用:志怪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分类:一、鞭挞凶恶残暴势力,揭露官吏欺压百姓的罪行,表现百姓的反抗斗争;
二、反映战乱动荡年代的灾难事件,人们的
不幸遭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反映封建桎梏对自由婚姻的摧残,对美
好爱情的追求;
四、赞扬不怕妖怪鬼魅勇敢斗争的精神;
五、解释自然现象,表现战胜自然灾害的愿
望。

这些志怪小说内容,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矛盾,表达了鲜明的爱憎,美丽的情怀,浪漫的幻想,充满奇异色彩。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总体上看,多数是短小故事,艺术表现上还比较幼稚,但有一些篇章已经在技巧上较为成熟。

如《搜神记》,不仅有完整的结构,离奇的故事,浪漫的想象,注意人物刻画性格特点,题材处理突出主题,情节曲折,细节描写以及对话生动,而且文笔已趋于华丽,小说的艺术特点已趋向完善。

综合运用:《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
格。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成就最高,可以代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的
基本风貌。

一、思想内容:主要目的是宣扬鬼神真有,但也记有一些不怕鬼、捉鬼、杀鬼的故事,反映人们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的正义精神
和智慧勇敢的性格。

书中记录有两汉流传的一些故事,魏晋民间传说,也采辑有史传、早出的志怪书中的材料。

其中颇有价值的是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古神话,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

如河神巨灵,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先民与生活困难作斗争,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

再如干将莫邪儿子赤为了替父报仇血恨,割头让人去刺杀楚王,山中行客拔刀相助,牺牲了自己。

故事宣扬高尚的品质,表达人民的反抗愿望和精神。

又如,紫玉与韩重的故事反映了封建制度和礼教摧残美好婚姻所造成的悲剧,赞扬了坚贞的爱情。

这些故事各以不同的角度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是很具社会意义
的篇章。

二、艺术风格:此书结构比较完整,描写较为生动,已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

如《李寄》,故事叙述得非常吸引人,将李寄小姑娘大义凛然的形象、勇敢机智的性格描写得极其鲜明,语言简朴,优美生活,结构完整,情节曲折.从这篇优秀之作,可略见《搜神记》最为精华,最有文学价值,具有较高写作技巧的,即是这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也可略
见其总体艺术风格。

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识记:志人小说代表。

《笑林》、《西京杂记》、《语林》、《郭子》、《俗说》、《小说》、《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后世笔记小说和小品文先驱。

①《笑林》。

邯郸淳。

记述短小的笑话,具有机智辛辣风格,开后世诽谐文字之先河。

②《郭子》。

郭澄之。

记述魏晋名士言谈轶事。

③《西京杂记》。

葛洪。

记述西汉人物轶事,宫廷制度,风俗
习惯及怪异传说。

理解:刘义庆生平。

刘义庆,南朝宋宗室,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

著有《世说新语》。

综合运用:《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风格。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现存志人小说的最高成
就。

思想内容:《世说新语》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标榜儒家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崇尚老庄的自然,大多篇章是描述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士族文人放荡的言行,名士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谈;反映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集团的残暴与荒淫。

魏晋上层社会士大夫的政治斗争、社会风尚、人际关系,以及文学艺术思想等都有所反映。

此书主要记言记事,但也有风景描写的山水小品。

(书中颇多记述名士玄虚清谈之事,或标榜儒家名教,或崇尚老庄的自然,或体现佛教禅机之神秘,如“客问乐令旨不至者”这则故事;书中多记名士们的诡言奇行,如《任诞》篇中的刘伶嗜酒,王子猷雪夜访戴,《雅量》篇中的顾和捉虱子,《忿狷》篇中的王蓝田吃鸡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名士们的生活和心态;书中也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士大夫们品评人物的习气,如华歆、王朗乘船避难的故事;也记叙了在国破家亡之中士族官僚们的思想情绪,使读者了解他们的软弱无能和没落情绪;书中也有揭露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黑暗现实,反映政治腐败、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篇章,如石崇与王恺争豪的故事;也有反映著名文人的文学活动、文学观点的言论;也有描写风景的山水小品。

)
艺术风格:
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而且只有短小的文字,却能将事件的中心突出,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如《俭啬》以典型事件,典型动作描绘人物的个性。

《岔狷》篇描写王蓝田性急之事,以动作来刻画他的性格特征。

二、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典雅的辞句,又有生动的口语,善于将语言写得逼似人物身份。

另外,比喻生动精妙,形象鲜明,有不少故事成为名句或成语,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等。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