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高考真题

合集下载

《高考真题》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高考真题》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9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系列(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母题来源一】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母题题文】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标中的“早期国家的特征”,题型是“反映类”选择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提供了商朝与西周王位继承的代际变化,要求深层次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考生通过王位代际的变化,找出商周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从而得出历史结论。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考查了学生对商周时期的史实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应对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掌握。

(1)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开创的一种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分封制是周朝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的权利, 同时又对周天子负有一定的义务。

被分封的并不都是具有王族血缘的诸侯。

(3)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它以血缘关系为维系政治统治的纽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传承运作,均依附于嫡长子继承制。

2011——2013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及答案(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1——2013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及答案(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2011——2013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及答案(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13年浙江卷)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世官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2年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13年新课标全国I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4.(13年海南卷)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5.(13年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6.(11年海南卷)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7.(13年浙江卷)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8.(12年海南卷)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 宜扬托古改制B. 承袭华夏传统C. 突出个人功业D. 标榜君权神授9.(13年北京卷)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A.周.秦 C.汉 D.唐10.(13年广西卷)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山东省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人教版

山东省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人教版

单元质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山东聊城三模,24)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亲密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可知商朝的祭祀对象的广泛性,这体现了商朝人注意传统美德,故A项正确;题干中商朝人祭祀对象的广泛不能说明宗法制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专制王权,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早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从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社会等级并不森严,故D项错误。

2.(2024山西晋中高考适应性调研,2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化》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限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均没有实现中心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心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王室无法有效地对众多人口进行限制,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可知分封制成为后世一统天下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

3.(2024辽宁辽南协作校一模,24)《周礼》规定:“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亲四方之来宾。

”这说明西周的礼仪制度( )A.具有区分贵族等级的功能B.秉持稳定社会秩序的宗旨C.强调生活良俗的教化D.注意仁爱心地的培育,而不是区分贵族等级,故A 项错误;依据材料“亲宗族兄弟”“亲四方之来宾”可知西周借助礼乐制来凝合宗族,防止纷争,维护社会秩序,故B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礼乐制维护统治秩序,而不是强调生活良俗,故C 项错误;据材料“以饮食之礼”“以飨燕(注:燕同宴)之礼”可知主要是借助饮食达到凝合宗族的作用,而不是注意仁爱心地的培育,故D 项错误。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①从分封的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也包括功臣、姻亲、殷商旧族等。 ②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 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③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 人口。
材料四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 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 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五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 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 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例题5 】(2013·海南)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 影响。这表现在 ( ) B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例题3 (2012·浙江)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 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 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封建亲戚,以藩屏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 周”,巩固周王朝统治, 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拓展疆域。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 地继承上的矛盾。 注意:宗法制是分封 制的_________
青 衣
分封制
宗法制
内 容
1.分封对象(分给谁):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王族(姬姓); 1.基本规则: (2)功臣(齐国姜尚); (1)嫡长子继承,其余分封; (3)古代帝王的后代(楚宋等) (2)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 2.分封内容(分什么): 2.特点: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嫡长子继承制度; 3.诸侯义务(凭什么分):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等级森严);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3)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4.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 (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管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家与国相结合,即家 国一体) 青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最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高考真题

最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高考真题
精品文档
7.(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 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答案】C
8.(2013 年高考全国Ⅰ卷 24 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 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 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9.(2013 年广东高考 12 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 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10.(2013 年浙江高考 14 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A.①③
②分封制 B.②④
③世官制 C.①②③
④宗法制 D.②③④
【答案】D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材料分析题
1.(2014·北京文综·37)(36 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 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 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 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 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 分) 【答案】(1)共同: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优秀高考试题

优秀高考试题

第一课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建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2011年上海,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周人的活动区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3.(郑州2010年质检)汉初同姓王的封国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含义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

“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以后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4.假设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为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第二课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09年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D.私学也可以传授律令2.(2010潍坊模拟)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秦代竹简。

抄录的有关文书,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中可以得到秦朝的确切信息是()A.关心民众生活B.加强专制集权C,形成立法规范D.进入法制社会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 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含答案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含答案

(一)复习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单项选择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2.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3.商鞅一人多姓。

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4.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A.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B.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不是..()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阶级对立的产物C.历史的进步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7.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8.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二、综合题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分封71国中姬姓诸侯国所占比较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必修一专题一)【考点整合】1.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建立起来的武装驻防,以维持周王对各族人民的统治。

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疆域。

更重要的是,由于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

由于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因此,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

2. 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的分配与继承上的矛盾而通过血缘关系确立的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

主要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

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影响:①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3. 两者的关系: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含解析)

高考历史真题分项解析:专题0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含解析)

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01.(年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影响【名师点睛】“宗法制及其影响”是浙江高考常考查的一个基本知识点,本题是以选择支还带有有一定的文言文,这样使题目显得古香古色,很有可读性,从命题角度来看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宗法制及其影响)非常精准,并且四个选择支中均采取了文言文形式,可谓是短小精悍,题目不难,但所要考查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提高重要的知识点的时候掌握的“准确度”。

02.(年江苏卷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故C 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0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广东省2024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

广东省2024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纲展示考情回顾备考指南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024年:礼乐制、分封制;2024年:分封制;2024年: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024年:西周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和自秦以来的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构成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题。

这一部分的学问是近几年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点。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经过从汉至元的发展和完善,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秦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2024年:皇帝制度;2024年:秦朝都城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2024年:科举制;2024年:汉代加强中心集权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024年:军机处的设立;2024年:军机处的设立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权利义务:授予诸侯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等级关系: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3)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考真题对练]1.(2024·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史记·周本纪》记载:“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这反映了西周实行( ) A.礼乐制度B.分封制C.郡县制度D.宗法制B[题干中“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大禹之后于杞”,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其分封的对象之一就是古代帝王的后代,故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维护统治阶级日常行为规范和仪式的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时期起先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核心考点讲练 专题01 先秦政治制度(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核心考点讲练 专题01 先秦政治制度(含答案)

专题01 先秦政治制度考点分析预计2022年的高考仍然会侧重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理念,结合具体史料分析先秦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从商到周的统治变化、分封制度的具体运行状况、礼乐制度受到的冲击。

必背知识一宗法制1.内涵: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的;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3.影响(1)对西周的影响: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王位世袭制以及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影响①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王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②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③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二分封制1.内容: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3.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评价:起初有利于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割据。

考点一宗法制01 家国同构:重视个人和家庭、家庭和国家、宗族和国家的联系,强调血缘和政治的结合是高考宗法制比较重要的的考法,主要的目的是强化家国情怀观念02 嫡长子制:嫡长子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它主要的价值是通过天命确定王位继承人,一定程度较少了王位继承的争斗,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新课标Ⅰ)305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新课标Ⅰ)305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12题;共48分)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 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 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 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 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 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 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 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 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5.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据此可知,当时()A. 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 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 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 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6.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错因归纳: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及二者的侧重点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1.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

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史料中凡是涉及“家谱、宗祠、族规”“血缘亲疏”“嫡庶之辨”“祭祖”“亲属称谓”“落叶归根”“追根认祖”“重男轻女”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宗法制的关联;凡是涉及“授民授疆土”“朝觐述职”“等级森严”等信息时,先要考虑与分封制的关联。

真题突破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答案】A2.(2018.4·浙江高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解析】官僚体制开始于秦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必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高考历史必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高考历史必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考试的难点,一般的同学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我们要做对比,历史君还结合了一些历年来的考题,同学们比较后,并将联系一一试做!【高考练兵】一、选择题1.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 B.实行分封制C.行省制度的确立 D.郡县制的实行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宗法制4.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C.扩展疆域 D.规定义务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缴纳田租②镇守疆土③派兵作战④朝觐述职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6.《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有关这段历史材料反映的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A.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世代诸侯需由中央任命,诸侯国拱卫中央C.东周时期这项制度随井田制的瓦解而崩溃 D.这项制度下土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7.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8.《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居多②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先代贵族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④9.《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世袭制10.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11.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宗教信仰B.财产制度C.血缘关系D.地域联系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

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B.强化政权的合法性C.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D.开创新的皇帝制度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

”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颁布“推恩令”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分封同姓诸侯国4.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

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

明宣宗这一做法在当时最可能是为了()A.提高官员素质B.牵制内阁权力C.减少决策失误D.完善办事程序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

“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联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C.家族血缘关系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6.(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中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

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

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

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

”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7.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最新高考地理专题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精准培优专练

最新高考地理专题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精准培优专练

培优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7高考卷1)周灭商以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明的沟通与文明认同B.强化了君主独裁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

分封制扩大了周代的统治疆域,有益于中原文明的传播,因而推动了文明的沟通与文明认同,故A项正确。

分封制是关于中心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代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独裁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绝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答案】A典例2.(2014高考卷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明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如今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解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叛乱知识的记忆能力成绩。

“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如今的普通话,与方言绝对而言。

留意材料要求的是“雅言”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必然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西周的都城是镐京,镐京在今日陕西境内,所以该当选择C项,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答案】C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需“敬天保民”。

这表明周代A.王权与神权相分别B.德治思想逐渐构成C.天子权力有所降落D.对天的熟悉理性化【解析】“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需‘敬天保民’”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别”,排除A;材料反映周代的德治思想,没法体现天子权力降落,排除C;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需‘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注重“天命”,没法体现“对天的熟悉理性化”,排除D。

高中分封制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分封制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分封制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分封制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西周C. 东周D. 秦朝2.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维护中央集权B. 巩固诸侯权力C.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 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3. 分封制中,诸侯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A. 定期朝贡B. 随时准备军事支援C. 管理地方事务D. 所有以上4. 分封制在哪个朝代开始逐渐瓦解?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 二、简答题5. 请简述分封制的基本特征。

6. 分封制对西周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三、论述题7. 分析分封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影响。

### 讲解#### 一、选择题1. 答案:B. 西周。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是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

2. 答案:D. 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封土地给诸侯,以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3. 答案:D. 所有以上。

诸侯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随时准备军事支援和管理地方事务等义务。

4. 答案:B. 战国时期。

随着诸侯国力量的增强,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开始逐渐瓦解。

#### 二、简答题5. 答案:分封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土地分封: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

- 世袭制度:诸侯的爵位可以世袭。

- 义务与权利:诸侯有朝贡、军事支援等义务,同时也享有对封地的管理权。

6. 答案:分封制对西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包括:- 维护中央集权:通过分封制,周天子能够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诸侯管理封地,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 社会稳定:分封制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内部冲突。

#### 三、论述题7. 答案:分封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 地位: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对维护周天子的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 影响:分封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高考真题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高考真题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D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B3.(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答案】A4.(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D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答案】C6.(2014·上海单科·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

遂封叔虞于唐。

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答案】D项3分,A、C项1分,B项0分7.(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3.(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4.(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5.(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答案】C
6.(2014·上海单科·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

遂封叔虞于唐。

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答案】D项3分,A、C项1分,B项0分
7.(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
【答案】C
8.(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9.(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10.(2013年浙江高考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D
二、材料分析题
1.(2014·北京文综·37)(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

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

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

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8分)
【答案】(1)共同: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