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码率测试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Android和FPGA的便携式多接口误码分析仪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Android和FPGA的便携式多接口误码分析仪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数字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对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误码分析仪是进行误码分析和测试的重要工具,通常由数字信号处理器、高速采样模块、高速逻辑芯片和软件等部分组成。
由于便携式误码分析仪具有小体积、低功耗、易于携带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研究意义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误码分析仪主要基于嵌入式系统,但这些系统受限于处理性能和接口数量,无法满足更高的误码分析和测试需求。
因此,开发基于Android和FPGA的便携式多接口误码分析仪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提升误码分析仪的处理性能和接口数量,以满足更高要求的误码分析和测试需求;2. 实现多种通信接口的集成,能够支持多种数字信号的采集和分析;3.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和丰富的应用生态系统,提升用户体验。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设计和实现基于Android和FPGA的便携式多接口误码分析仪。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设计硬件部分:采用FPGA芯片和高速ADC芯片实现多通道、高速采样的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同时,通过各种接口集成不同的数字信号采集线路,如USB、HDMI、网口等;2. 设计软件部分: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通过开发应用程序实现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实时分析功能;3. 建立通信框架:通过将Android系统和FPGA芯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功能;4. 验证系统性能:测试设备的各项性能,包括采样性能、实时分析能力、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稳定性。
四、进度安排本项目的总体进度安排如下:1. 前期准备:完成相关技术文献调研和相关软、硬件平台的选择;2. 硬件设计:完成电路图设计、BOM表制作和PCB设计等工作;3. 软件设计:完成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和FPGA软件设计;4. 通信框架建立:完成Android系统和FPGA芯片之间的通信框架建立;5. 验证性能: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6. 撰写论文:根据项目研究内容和测试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
基于FPGA的高速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FPGA的高速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这些高速通信系统中,比如数据通信、传感器网络等等,突发模式误码测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为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会出现瞬间的电磁噪声、信号干扰等情况,从而使得高速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出现异常,比如出现误码等。
因此,突发模式误码测试对于保证高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现有的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多采用软件实现,在测试速度和实时性上存在优化空间,并且软件实现需要CPU的干预,更容易受到CPU性能的限制。
因此,本课题尝试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器件,设计一种高速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能够提高测试速度和实时性。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的测试方法;(2)研究FPGA技术的应用和原理,以及如何在FPGA上实现高速突发模式误码测试;(3)设计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输出、FPGA芯片放置、时序控制、误码检测等电路设计;(4)编写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软件程序,实现误码测试的参数设置、误码检测与数据存储等功能。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首先,调研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的测试方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然后,研究FPGA技术的应用和原理,掌握如何在FPGA上实现高速突发模式误码测试;(3)接着,设计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输出、FPGA芯片放置、时序控制、误码检测等电路设计;(4)编写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的软件程序,实现误码测试的参数设置、误码检测与数据存储等功能;(5)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误码测试结果的分析和实验优化,完善突发模式误码测试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报告
3G移动通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字通信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学生:学生学号:学生班级:所学专业:实验日期:1. 实验目的1. 掌握几种典型数字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方法。
2. 掌握误码率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影响与改良方法。
2. 实验原理1、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因此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最主要的质量指标。
有效性是指在给定信道能传输的信息容的多少,而可靠性是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为了提高有效性,需要提高传输速率,但是可靠性随之降低。
因此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又是可交换的。
可以用降低有效性的方法提高可靠性,也可以用降低可靠性的方法提高有效性。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通常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
当信道一定时,传输速率越高,有效性就越好。
传输速率有三种定义:码元速率〔s R 〕:单位时间传输的码元数目,单位是波特〔Baud 〕,因此又称为波特率;信息速率〔bR 〕: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b/s 〕,因此又称为比特率;消息速率〔M R 〕:单位时间传输的消息数目。
对于M 进制通信系统,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的关系为:()s b M R R s b /log 2=()baud MR R bs 2log =特别说明的是,在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源的各种可能消息的出现概率相等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相等。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都默认这两个速率相等,所以常常简单地把一个二进制码元称为一个比特。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的衡量指标是错误率。
它也有三种不同定义:误码率〔eP 〕:指错误接收码元数目在传输码元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即传输总码元数错误接收码元数=e P误比特率〔bP 〕:指错误接收比特数目在传输比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即传输总比特数错误接收比特数=b P误字率〔WP 〕:指错误接收字数在传输总字数中所占的比例。
假如一个字由k 比特组成,每比特用一码元传输,如此误字率等于()ke W P P --=11对于二进制系统而言,误码率和误比特率显然相等。
SystemVue仿真法估算二进制基带传输系统误码率 实验报告 跳频(FH)扩频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仿真法估算二进制基带传输系统误码率实验环境SystemVue仿真平台实验目的1、完成典型通信系统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锻炼运用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充分理解无马间干扰传输条件等基本概念。
设计要求1、首先,设计的系统必须是基带传输系统。
2、基带传输系统的码元要有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
3、循环的次数要控制在5次左右。
设计方案一、实验设计方案及设计中注意的问题:1、基带传输系统码型的选择:PN码,1是单极性码,0是双极性码。
、2、误码率和抽样判决器的电平:单极性码是峰值的一半,双极性码的判决门限是0。
3、噪声源是加性高斯噪声。
4、仿真的过程一般分如下几步:(1)信源(单极性和双极性)——加性高斯噪——低通虑波器(滤出带外噪声)——采样——判决—比较得出(2)信源——采样——延时—误码率二、仿真图结构如下:说明:1、PN码,OFFSET设制为1的时候是单极性的,0时候是双极性的。
2、两个采样的频率都要是一样的值。
3、循环次数要尽可能的多(最好在5次左右)。
4、信号源的频率是(50HZ,幅度1V)、采样器频率是(50HZ)、数字延迟器(延迟=1)、高斯白噪声(功率密度=0.007W/HZ)、采样频率20000HZ、循环次数是5个、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是225HZ、运行时间是3秒、误码率和抽样判决器的电平:单极性码是峰值的一半(0.5V)双极性码的判决门限是(0V)。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三、实验步骤如下:1、按要求建立基带传输系统的原图如上图所示:2、设置相应的参数:信号源的频率是(50HZ,幅度1V)、采样器频率是(50HZ)、数字延迟器(延迟=1)、高斯白噪声(功率密度=0.007W/HZ)、采样频率20000HZ、循环次数是5个、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是225HZ、运行时间是3秒、误码率和抽样判决器的电平:单极性码是峰值的一半(0.5V)双极性码的判决门限是(0V)。
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开题报告
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开题报告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代信息通信领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信道噪声、传输介质故障或其他干扰因素的存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应运而生。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差错控制编码系统的原理、应用和优化方法,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三、差错控制编码系统的原理差错控制编码系统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其中,最常用的编码技术包括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海明码等。
这些编码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从而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的功能。
四、差错控制编码系统的应用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通信、计算机存储、数字音视频传输等。
在通信领域,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传输错误率。
在计算机存储领域,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可以保护数据免受存储介质的损坏或故障的影响。
在数字音视频传输领域,差错控制编码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音视频质量和流畅度。
五、差错控制编码系统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差错控制编码系统的性能,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优化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交织技术。
交织技术可以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减少传输中连续错误的发生。
另外,编码系统的选择也是优化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码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六、研究计划本次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差错控制编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实现并测试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如奇偶校验码、CRC码等。
3. 分析不同编码技术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并进行比较评估。
4. 探索差错控制编码系统的优化方法,如交织技术的应用等。
5. 验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并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6.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光无线通信雾中误码率的研究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光无线通信雾中误码率的研究院(系)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应物11103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李林辅导教师李林开题报告日期2015年4月2日光无线通信雾中误码率的研究学生:焦湾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李林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一、题目来源科研真题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自由空间光通信,也称为无线光通信,因为是一种无光纤的通信技术,所以又称之为虚拟光纤技术。
最简单的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无线光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为它不受光缆的约束,可以在无线宽广的光波波段选择工作波长不同的光束。
此时它的传输介质必然是大气。
地面上激光通信是在THz光谱范围内传递数据信息的通信系统[2],这时也称之为光无线系统(WON)。
最近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光通信器件,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系统稳定性和保密性也已经不是主要担心的问题,研究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受到技术限制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此如果想再往后发展,逐渐走向网络市场和普及各行各业,研究激光通信大气信道中的传输特性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大气中的分子和气溶胶、云雾和降雨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衰减与散射以及大气湍流造成的光强起伏和扩展,对无线激光通信系统性能,尤其是信道部分,有了很大的破坏性。
因此,如何降低大气粒子和大气湍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无线激光通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播介质的限制,而传播介质一般有两类:一种是离散随机分布于大气中的各类大气粒子,这类固态或液态微粒会对激光信号的传输产生吸收、散射作用;另一种是连续的大气湍流随机分布,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当湍流起伏较强、传播距离较远时,光束的相干性会遭到严重地破坏,导致完全相干光退化成为部分相干光,大气湍流导致的一系列效应,会使信号发生改变,且对于地-空传播路径,其试验与理论研究更为复杂。
为了弥补激光大气传输时受到的大气粒子和大气湍流等的影响,可采用各种补偿技术。
通信系统中误码率检测技术研究
通信系统中误码率检测技术研究一、前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手机通信、网络通信以及卫星通信等,这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的安全建设。
而误码率作为衡量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在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误码率的定义误码率(Bit Error Rate,简称BER)是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表示在通信中收到的错误比特比例。
通俗地讲,一个传输在通信信道中的比特,如果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干扰因素,比如噪声、多径等原因而发生错误,那么这个错误的比特数与总的比特数的比例就是误码率。
三、误码率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于通信系统来说,误码率是绕不过的一个问题,因为在通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干扰,同时还有非线性失真、码间干扰等产生误码的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成为了通信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误码率检测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方法和技术,例如,基于数据包的误码检测技术、基于数据流的误码检测技术、基于信道编码的误码检测技术等,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误码检测方法是使用误码率测试仪进行误码检测。
误码率测试仪可以精确地测量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并确定其是否达到了要求。
同时,误码率测试仪还可以对误码率达到要求的通信系统进行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四、误码率检测技术的应用误码率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系统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误码率检测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并确定其是否达到了要求,从而对通信系统进行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
2. 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基于误码率检测的测试结果,可以针对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 通信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误码率检测技术可以帮助通信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元非对称信道的纠错编码的开题报告
二元非对称信道的纠错编码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了一定的错误,因此需要进行纠错编码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而二元非对称信道是一种常见的信道类型,它在传递 0 和 1 的概率不相等,即取决于信号的状态。
而这种信道的特性会导致传输错误的概率与传输的符号有关。
因此,如何设计具有高纠错能力的编码方案是二元非对称信道上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现状目前已有许多针对二元非对称信道的纠错编码方案,如卷积码、LDPC码、重复编码等,其中卷积码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
卷积码通过对数据进行卷积运算,生成冗余码字,以便在接收端进行反向卷积运算并纠正误码。
然而,卷积码在二元非对称信道上的纠错能力有限,存在一定的误码率。
针对这个问题,后续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编码方案,如可逆重编码、Z插销编码、RM码等等。
这些编码方案利用不同的编码原理进行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编码在二元非对称信道上的纠错能力。
三、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拟深入研究二元非对称信道上的纠错编码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不同的二元非对称信道进行建模,分析不同信道对不同编码方案纠错能力的影响。
2.研究可逆重编码、Z插销编码、RM码等常见的改进编码方案及其原理,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
3. 利用MATLAB等编程工具对不同编码方案进行仿真测试,分析其在不同信噪比下的纠错性能及复杂度。
四、预期结果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将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分析不同的二元非对称信道对于编码方案的影响,得到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最优编码方案。
2.评估和比较可逆重编码、Z插销编码、RM码等常见的改进编码方案,得出其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3.通过仿真测试,验证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得到不同信道条件下不同编码方案的纠错性能及复杂度。
五、研究展望本次研究的结果将为二元非对称信道上的纠错编码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验支持,对于信道编码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线电台误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无线电台误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在无线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误码(Error Code)是指通信中传输的数据出现了错误,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或数据无法正确解码。
因此,误码检测系统是一种必要的设备,它可以用于检测数据传输中出现的误码,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本次选题的背景是新时代的无线通信技术日益普及,对误码检测系统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而目前市场上的误码检测系统种类繁多,价格不一,性能也参差不齐,因此本次选题的意义在于探索一种低成本、高性能、易操作的误码检测系统。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种无线电台误码检测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选择合适的误码检测技术,包括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算法、CRC校验等,提高误码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2. 设计并实现误码检测系统硬件平台,包括信号源、功率放大器、调制解调器、FPGA等;3. 开发上位机软件,实现误码检测结果显示、存储等功能;4. 对误码检测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提升其可靠性和稳定性;5. 撰写毕业论文,完善系统评估和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验证。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研究误码检测技术,分析其优缺点,确定最合适的技术方案;2. 设计误码检测系统框架,确定硬件平台和上位机软件模块;3. 制作并调试系统硬件,并进行软硬件的集成测试;4. 进行误码检测性能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5. 改进并优化系统,使其更加实用。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创新性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和创新:1. 设计并实现一种低成本、高性能、易操作的误码检测系统;2. 提高误码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3. 发掘误码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4. 为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五、研究进度计划本次研究的进度计划如下:1. 第一阶段:资料收集(2周);2. 第二阶段:技术方案设计(2周);3. 第三阶段:硬件平台制作与调试(4周);4. 第四阶段:上位机软件开发(4周);5. 第五阶段:性能测试与优化(4周);6. 第六阶段:毕业论文撰写(8周)。
纠错编码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纠错编码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采用电力线通信技术,涵盖了家庭、商业和工业应用等。
电力线通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建设中。
同时,电力线通信也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如信号受到噪声的干扰、信道容量的限制、信号传输安全性的要求等。
纠错编码技术是一种在数字通信中常用的技术,它可以从收到的数据中检测出并可靠地纠正出一定量的错误,从而有效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电力线通信来说,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使得电力线通信更加适合各种应用场景。
因此,对于电力线通信中纠错编码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纠错编码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深入挖掘电力线通信中纠错编码技术的优势和缺陷,提出适合电力线通信的纠错编码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实用性和效果。
三、研究内容1. 分析电力线通信中的噪声和信道特征;2. 研究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及其适用范围;3. 提出适合电力线通信的纠错编码方案;4. 设计验证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电力线通信中的噪声和信道特征,以及纠错编码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 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纠错编码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实用性和效果。
五、预期成果1. 深入了解电力线通信中的噪声和信道特征;2. 掌握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及其适用范围,提出适合电力线通信的纠错编码方案;3. 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4. 对电力线通信中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
六、论文框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内容和目的1.3 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1.4 论文框架第二章电力线通信与纠错编码技术综述2.1 电力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2.2 纠错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2.3 电力线通信中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研究综述第三章电力线通信中的噪声和信道特征分析3.1 噪声对电力线通信的影响3.2 电力线通信中信道模型的建立3.3 电力线通信中信道特征分析第四章适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纠错编码方案4.1 线性分组码技术的应用研究4.2 序列码技术的应用研究4.3 混合编码技术的应用研究4.4 适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纠错编码方案的分析和比较第五章实验设计和分析5.1 实验环境和设备5.2 实验流程和设计5.3 实验结果分析和比较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 研究成果总结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6.3 研究的意义和对未来的贡献参考文献。
误码率测试系统开题报告讲解
海南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误码率测试系统
研究生姓名:刘春霞
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位类别:硕士
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导师姓名:杜文才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制
开题报告要求
一、课题来源(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否为导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进展计划(包括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现有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
五、指导教师评语、学科组审查意见
注: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送研究生处、一份存学院、一份导师处。
卫星通信系统误码率测试
卫星通信系统误码率测试1.必要性分析现代通讯中数据通讯越来越重要,评估误码率是评判传输系统性能的最终标准。
误码率的测试都是作为一个系统指标主要集中在基带信源码的测试。
随着系统集成度的复杂性增加,系统功能划分细化导致了在分机系统中也需要进行误码率的测试。
接收机,发射机的误码测试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而误码率测试系统所面对的信号已经由传统的信源信号转变为模拟的中频信号,甚至是射频信号。
2.平台的组成框图系统组成:81250误码率分析系统。
如图1,测试系统由安捷伦ParBERT 81250A 并行误码测试系统构成。
ParBERT 81250A 并行误码测试系统采用VXI模块化构架,为了满足用户不同的测试需求,以及增强系统配置扩展升级的灵活性,系统硬件划分为前端、数据模块、时钟模块、主机箱,系统控制计算机组成(如下图所示)。
前端决定了数据端口的特性(码型发生器/误码分析器)能力,而数据模块作为小的机架,承载前端并最终实现其(码型发生器/误码分析器)功能。
这样,数据模块就能够对数据码形(包括用户自定义数据文件,标准PRBS/PRWS)进行生成、排序和分析。
所有数据模块需要至少一个时钟模块驱动,才可以产生/分析相应速率的数据,其作用是产生仪器的公用系统时钟或频率。
3.平台的功能特点可测试复杂的具有多通道,多种频率的设备,例如完成数字视频多路复用器/解复用器(并串转换器/串并转换器)电路测试,可利用一个通道向被测设备提供/接收控制信号,并可对来自被测设备的控制信号作出响应可测试多种逻辑电平,如预设CML、LVDS、ECL、PECL、SSTL-2等电平。
而且用户可以自定义逻辑电平。
可生成包含基于存储器的数据和、或PRBS并支持生成具有报头和净荷的数据包。
利用嵌套循环,原则上可以生成任何长度数据包。
例外可以通过捕获数据直接生成测试数据包。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自动将预期数据与输入数据进行对准,无须以手工方式找到正确的采样点,故可节省时间,一般仅需100ms如果终端上的误码率超过了再同步误码率的门限,则测量自动实现再同步在改变分析仪时延设置时测量连续进行抖动模拟,用于抖动容限测试4.仪器的性能参数81250误码率测试平台主要指标项目675 Mb/s平台数据率333.3 Kb/s~675 Mb/s通道数4(2发2收)输入/输出Differential和single ended输出数据PRBS/PRWS/ 2 MB memory码型格式DNRZ, RZ, R15.平台的配置81250A: 并行误码分析仪系统81250 #013 IEEE 1394 PC link to VXI 81250 #149 E8403A (VXI 13 slot mainFrame) E4857A Control software.E4805B*1 2.7GHz Central Clock ModuleE4832A*1 675Mb/s Gen./An. ModuleE4838A*2 675Mb/s Generator Front EndE4835A*1 675Mb/s Analyzer Front End:安捷伦科技专家孙灯亮。
CCK调制解调系统中纠错编码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CK调制解调系统中纠错编码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CCK (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调制解调技术是一种高效、适用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低速率数据传输。
它的优点是传输距离
较远,信号干扰较小,不需要复杂的系统设计和高成本的硬件设备。
但
是由于信道的不稳定性和传输的误差率较高,采用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有
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因此,对于CCK调制解调系统中纠
错编码技术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纠错编码技术,提高CCK调制解调系统的数据
传输可靠性和正确性,使其适用于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
三、研究内容
1. 对CCK调制解调系统中纠错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2. 分析不同纠错编码技术的优缺点,并对CCK调制解调系统中常用的纠错编码算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3. 通过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不同纠错编码技术的效果,并对比结果
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探究CCK调制解调系统中纠错编码技术的应用,掌握不同纠错编码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深入了解纠错编码的应
用和研究现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为CCK调制解调系统
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基于纠错编码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纠错编码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及5G技术的普及,微功率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了未来通信的趋势,关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但是由于接收到的信号通常较弱,加上有多径衰落等干扰,导致误码率较高,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纠错编码是一种有效地解决信道干扰问题的方法,能够对传输的信息进行纠正,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因此,将纠错编码方法应用于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抗干扰性能,并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研究基于纠错编码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进行分析和研究。
2. 研究常用的纠错编码原理和算法,如卷积码和LDPC码,并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
3. 设计并搭建基于纠错编码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其性能。
4.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方案。
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和纠错编码原理的深入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纠错编码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性能验证。
预计研究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2. 研究并比较了常用的纠错编码原理和算法,并实现了卷积码和LDPC码的编解码过程。
3. 验证了基于纠错编码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误码率、传输速率、带宽利用率等指标。
4.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方案,为实现高性能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研究进度计划1. 第一阶段(2022年3月-2022年6月):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并综合比较常用的纠错编码原理和算法。
2. 第二阶段(2022年7月-2022年10月):基于研究结果,设计并搭建基于纠错编码的微功率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初步的性能测试。
测量确定系统的误码率
实验设计第十六小组实验目的测量确定系统的误码率实验设计由于在确定影响误码率的因素有:编码方式,时钟频率,码型。
编码方式有如下几种:汉明码,卷积码,循环码,交织码时钟频率有如下几种:2kps,4kps,8kps,16kps,32kps,64kps,128kps,256kps,512kps,1024kps码型有如下几种:PN序列,全0序列,全1序列,16bit人工输入序列实验预期我们认为16kps,汉明编码,PN序列是预期状态。
选择16kps是因为,认为在16kps的时钟频率情况下是可以保证正常传输的,对于不知道情况的系统,不能确定16kps就是最优的时间频率。
选择PN序列是因为,对于实际情况下,传输的序列更贴近于伪随机序列,所以选择PN序列。
选择汉明码是因为,汉明码具有较强的纠检错能力,相对于其他的编码,具有明显优势,在理论上有更小的误码率。
实验操作每次改变编码方式,时钟频率,码型中的一个,然后获得其他的数据,绘制成表。
(1)先将系统的编码方式,频率,码型调为预期。
(2)将编码方式改变为:汉明码,卷积码,循环码,交织码(3)将频率改变为:2kps,8kps,32kps,128kps,512kps,1024kps(4)将码型改变为:PN序列,全0序列,全1序列,16bit人工输入序列实验数据处理对于实验数据,每组数据准备绘制折线图,并分析相关性。
小组成员及分工杨孟翰负责ppt制作与设计实验张浩东负责实验答辩张万钧负责领导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实际实验操作全0,2k,汉明,无加错载波4096128k512全0,128k,卷积,无加错,载波4096 256k1024全0,1024k,循环,无加错,载波4096 512256 128全0,128k,交织,无加错,载波4096 256kw交织512,1024载波频率8192 128512102415pn 128 汉明512卷积,15pn,128512循环编码128256 5121024交织编码125256 5121024汉明编码128 256512 1024。
误码率测试系统开题报告书
海南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误码率测试系统
研究生:春霞
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位类别:硕士
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导师:杜文才
大学研究生处制
开题报告要求
一、课题来源(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否为导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
二、研究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进展计划(包括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现有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
五、指导教师评语、学科组审查意见
注: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送研究生处、一份存学院、一份导师处。
误码率测试实验
1、EMIOT-WGB-1网关板2、EMIOT-EMU-1仿真器3、CC2530节点4、计算机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建立一个新项目
点击Project菜单,选择Greate New Project ...,弹出对话框,在Tool chain下拉栏中选择8051,Project templates栏中选择“Empty project”,点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如“ledpro”,点击保存,选择工程保存的位置,如C:\CC2530LAB\301ledpro\,一个空工程就建好了。
#include "hal_board.h"
#include "hal_rf.h"
#include "hal_assert.h"
#include "util_lcd.h"
#include "basic_rf.h"
#include "per_test.h"
#define IDLE 0
#define TRANSMIT_PACKET 1
halLcdClear();
basicRfConfig.channel = appSelectChannel(); // ___
appMode = appSelectMode(); // _
if(appMode == MODE_TX)
{
appTransmitter();
}
/* */
else if(appMode == MODE_RX)
我进一步深入的体会到物联网的应用深入的分析了物联网的含义以及在程序中的作用程序的含义也深入的分析了一下并学会了如何用程序去观察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基于FPGA的误码率测试
题目:基于FPGA的误码率测试目录一设计内容及任务 (3)1.1设计内容 (3)1.2设计任务 (3)二设计方案 (4)2.1方案猜想 (4)2.2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4)三系统硬件调试 (4)3.1系统硬件的整体设计框图 (4)3.2FLEX 10K最小系统 (5)3.3单片机最小系统 (7)3.4并行接口电路 (7)3.5显示电路 (8)3.6复位电路 (9)四系统软件设计 (10)4.1发送模块 (10)4.1.1M码产生模块 (10)4.1.2误码插入模块 (12)4.2接收模块 (12)4.2.1伪随机码同步模块 (12)4.2.2误码统计模块 (13)4.3单片机模块 (14)五系统调试 (15)六课程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一、设计内容及任务1.1设计内容误码率=接收出现差错的比特数/总的发送的比特数实现一个误码率测试电路,在数字通信中,必须在数字信号序列中插入标示码元起始位置的同步码元,否则接收端将无法识别连接数字序列中每一个字符或每一帧的起始码元位置。
对于接收端来说,信息序列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但帧同步码元则是已知的,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帧同步码的错码情况来确定整个系统的误码率。
1.2设计任务本系统的核心单元是误码率测试电路,无码测试主要是检测同步头的无码个数,这部分用FPGA来实现,要求数据的速率为19.2MB/S,同步头为7个128位的伪随机码。
测试完毕,将误码个数与总的比特数送往CPU进行处理,计算误码率,最后把测试结果送往数码管输出显示。
误码率测试电路扩展并行口CPU显示电路晶振及复位电路二、设计方案2.1设计猜想根据设计要求得出误码测试原理是:通过对经过被测系统的序列和原序列进行逐位比较,从而得到误码数。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2.2系统整体设计方案本系统是以单片机中心,将各个模块结合起来。
误码测试的是要检测出同步头的误码个数,将结果送往CPU 进行算法处理,再把结果用数码管输出显示。
信息安全中的纠错码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息安全中的纠错码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而信息传输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尤其是数据传输中存在的误码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信息安全发展的一个瓶颈。
因此,如何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信息的正常传输,成为了当前信息安全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纠错码是一种能纠正传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的编码方式。
其运用范围广泛,不仅在计算机等信息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通信、电子、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纠错码理论对于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本次研究主要对纠错码的理论进行探究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纠错码的应用场景和相应算法分析,提出新的纠错码设计方案。
具体而言,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如下:1. 纠错码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介绍纠错码的概念、编码的基本原理、编码方式和编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2. 常见的纠错码:比较介绍几种常见的纠错码,如海明码、RS码、LDPC码等,并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
3. 纠错码的应用场景:介绍应用纠错码的场景和范围,如通信系统、嵌入式系统、存储系统等。
4. 纠错码的性能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纠错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如编码的复杂度、纠错能力、编解码的速度、延迟等。
5. 纠错码的设计与优化:在分析纠错码性能的基础上,探讨新的纠错码设计方案及优化算法,为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实验分析等方法,重点探讨纠错码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对不同的纠错码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纠错码设计方案。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理论研究:对纠错码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编码方式进行详细的理论研究。
2. 算法实现:选择常用的纠错码算法,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分析,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统计。
3. 性能分析与优化:在研究中,通过对不同纠错码的测试和性能分析,提出新的纠错码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________ 误码率测试系统____________ 研究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 信息与通信工程____________ 学位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 通信与信息系统____________ 导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题报告要求一、课题来源(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是否为导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三、研究进展计划(包括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四、现有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五、指导教师评语、学科组审查意见注: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送研究生处、一份存学院、一份导师处与所传输总码数之比[10]。
由于比特(bit)是码元的最小单位,故在码流的每个码元是Ibit 时,误码率就是误比特率(简称BER)。
误码的产生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衰变改变了信号的电压导致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
噪音、交流电或闪电造成的脉冲、传输设备故障及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误码(比如传送的信号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
一般来讲,这种错误非常小,通常用小数(0.001)来表示,也就是说只有大约0.1%的错误。
然而,各种不同规格的设备,均有严格的误码率定义,如通常视/音频双向光端机的误码率应该在:(BER) < 10E9[11][12]。
与传统的误码率测试系统所不同的是,该误码率测试仪除了实现基带序列的发送与接收功能外,还实现了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无线通信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模拟因此只需要用该误码率测试仪对待测设备进行一次测试,就能得出设备的误码率性能。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全球尤其是北美与日本的机构和学者对误码率测试系统的研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误码率测试系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系统芯片的实现、标准制定、信道模型测量、调制解调、射频设计、内容保护等方面据国外资料报导,近年来国外通信测试仪器已成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它在整个电子测量仪器市场销售中所占份额己从百分之几猛增至30 %左右;这种增长势头预计还要不断扩大[16]。
国外有关专家和企业家都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极为重视,在他们看来,测试技术上不去必将成为严重制约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些大公司调集一批优秀通信专家和测试专家联手开发先进的测试仪器,并垄断市场。
但我国情况极不乐观,目前国内档次高一些的通信测试仪器绝大部分仰求于国外,自己不但形不成一个像样的产业,也缺乏一个像样的规划,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也极其不足[17][18]。
数字通信开始于1937年提出的PCM脉冲编码调制。
随着数字通信以及数字网的发展对于通信链路及网络的性能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误码性能测试作为数字通信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测试,广泛用于产品性能鉴定、通信电路的维护与检修以及长期运行中的质量监测测试,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的课题⑷。
针对不同的误码测试要求,相应的误码率测试系统也在不断的改进。
1991年,Berber提出了使用固定长度的测试序列来测试误比特率的误码测试系统[19]。
1998年,Zwick介绍了一种对于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调制,通过射线光学波传播模型的结果可以预测误码率[20]。
然而,Chen 于2009年指出随着收-发两端传输距离的增加,路径损耗也越大,从而导致接收端所接收到的比特能量也越低[21]。
[参考文献]:[1]基于FPGA的误码率测试仪设计[2]刘颖,王春悦,赵蓉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3]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5版)【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Letters , 27(19), 1205-1206, ISSN: 1991-0750.[6]Zwick, T., Demmerle, F., & Wiesbeck, W. (1998).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 nt of Bit Error Rates for a 2FSK-System in In door Environmen ts. Vehicular Tech no logy Conference, 1998., (pp. 649-652).[7]Chen,乙(2009). Bit-Error-Rate Analysis of UWB Radio Using BPSK Modulation over Inter-Chip Radio Channels for Wireless Chip Area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8(5), 2379-2387, ISSN: 1536-1276.[8]安捷伦MSTP测试解决方案【Z】Agile nt Tech nologies 2003[9]ITU —T Recommendation G702 CCITT Recommendation Series G 【z】2001[10]ITU —T Recommendation G703 CCITT Recommendation Series G 【z] 2001[11]ITU-T Recommendation G : 826 End tO end error performanee parameters and objectives for international , constant bit —rate digital paths and connections【Z] 2002[12]黄进,钟立人智能误码测试仪【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2年第4期36-39[13]王登一种基于FPGA的误码性能测试方案【J]电子技术应用2003第5期12-15[14]饶静接入网误码检测的研究与实现【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5[15]陆大诠随机过程及其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Yongquna Fan AVersatile High Speed Bit Error Rate Testing Scheme 【J] IEEE0-7695-2093-6/04 2004 56-60[17]Mukherjee, N. (2011). Ring Gen erator: An Ultimate Lin 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Computer, 44(6), 64-71, ISSN: 0018-9162.[18]Lv, H. (2012). Ge nerat ing of A No nlin ear Pseudora ndom Seque nee Usi ng Lin 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T Convergenee (ICTC), (pp. 432-435).[19]Knapp, H. (2005). 100-Gb/s 27-1 and 54-Gb/s 211-1 PRBS generators in SiGe bipolar tech no logy.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40(10), 2118-2125, ISSN: 0018-9200.[20]Chen, W.-Z. (2004). A parallel multi-pattern PRBS generator and BER tester for 40+ Gbps Serdes applications. IEEE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Advaneed System Integrated Circuits , (pp. 318-321).[21]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2.1研究内容针对在数字网中,数字端到端连接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给被传输的数字信号带来传输损伤。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何利用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来模拟数字信息并通过通信信道测试和比较所接收到的数据和原始数据以测试是否有误码。
2.2研究的创新点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反映在提出利用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来模拟数字信息以测试和比较所接收到的数据和原始数据以测试是否有误码。
2.3拟解决的问题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LFSR)是内测试电路中最基本的标准模块结构,它既可以作伪随机测试码产生器,也可以作为压缩测试结果数据的特征分析器。
异或运算是最常见的单比特线性函数:对寄存器的某些位进行异或操作后作为输入,再对寄存器中的各比特进行整体移位。
近年来,LFSR已经成为产生和处理伪随机序列最流行的设备了。
利用LFSR产生伪随机序列是构建所需序列的基本方法。
LFSR就是给定前一状态的输出,然后将该输出的线性函数再用作输入的位移寄存器。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由于伪随机序列是必需的信息资源之一,所以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信、加密、信息安全以及模拟和数字网络。
由此所创建的伪随机序列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以及安全属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是一种伪随机序列、伪噪声(PN)码或伪随机码,具有自相关函数的特性。
带线性反馈逻辑的移位寄存器设定各级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后,在时钟触发下,每次移位后各级寄存器的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观察其中一级寄存器(通常为末级)的输出,随着移位时钟节拍的推移会产生一个序列,称为移位寄存器序列。
移位寄存器序列是一种周期序列,其周期不但与移位寄存器的级数有关,而且与线性反馈逻辑有关。
在相同级数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线性反馈逻辑所得到的周期长度是不同的。
此外还与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有关。
移位寄存器会遍历除全0状态的所有可能的状态。
2.4预期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篇三、研究进展计划(包括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3.1研究方法(1)分析现有的误码率测试原理,设计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电路图;(2)分析现有的误码率测试系统,设计适合利用伪四、现有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获得的经费)(1)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具有一批性能良好的计算机、通信测试和仿真软件,奠定了完成论文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