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共31页文档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认识梯形》数学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认识梯形》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梯形》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说说、折折中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2、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并能数出每一类有几个。
3、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学具:幼儿两张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一、通过讲讲、折折认识梯形,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二、幼儿通过猜测图形的变化,感知梯形的特征。
三、师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梯形特点。
师:“这是什么图形?猜猜我会把它变成什么?”通过折一个角的形式,教师结合手势,帮助幼儿明确长方形变梯形的方法。
小结梯形的特征:由四条边组成,还有斜边把这两条平行的边连起来。
四、尝试在长方形的纸的基础上折出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是有两条平行的边和斜边组成。
交待要求,明确折法。
师:“在我们的桌上,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长方形的白纸,请你也用折一折的方法,把他变成梯形。
五、幼儿操作,动手折梯形。
教师提示幼儿把折好的梯形及时放入篮中。
六、鼓励幼儿交流介绍折梯形的方法和过程。
师:“你是怎样折梯形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观察、比较多种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梯形的形状特征。
七、幼儿操作,能给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类。
幼儿通过抓抓、分分,感知图形可以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师:请你从篮中抓一把图形,数一数一共抓了多少图形。
八、自定图形特征分类。
师:这些图形形状、颜色、大小都不同,请你帮它们分一分。
九、游戏“跳格子”。
根据教师口令选择不同图形,快速分辨梯形。
师:“在圈里有许多大小,颜色不一样的图形,请你听口令跳到相应图形的格子里。
认识梯形和各部分名称;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 等腰、直角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上底
腰
高
下底腰Βιβλιοθήκη 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4. 问题:你能说一说什么叫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吗? 5. 要求:请你在这两个特殊梯形上画高。 6. 追问:通过画高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直角梯形的高就是它的那条垂直于上底、下底的腰。
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 的高,分别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腰。
梯形
梯形
梯形
请将这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成两个 一样的梯形。
对边平行
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

我给它们分 成两大类: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四边形
正方形
我们可以用 左面的图来 表示四边形 之间的关系
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 的高,分别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腰。
梯形
梯形
梯形
2、判断正误。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 等腰、直角梯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见过下面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找一找下面梯形的共同点
1 都是四边形(有四
条边)
2 有一组对边平行
什么叫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 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腰相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指出下面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高
有一个角 是直角的 梯形叫做 直角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比一比,谁学得最棒
1、填一填!
( 下底 ) ( ( 腰 ) )
( ( 高 )
( 上底)
( 下底 )
腰
)
腰
)
(
(
腰 )
( 上底 )
从右面 图形中 找出平 行四边 形和梯 形,并 画出它 们的高.
下面的梯形画成等腰梯形,有几中 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有几种画法,快试试吧!
1、在梯形里画一条线,使分割成的 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2、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把它分割成两个梯形。 3、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分一分,画一画。
下面四边形哪些是对称的?
找一找: 从下面的图中你能找出几个平行四边形, 几 个梯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8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8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数学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2.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3. 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梯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实物图片,如梯子、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梯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梯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梯形有两条平行边和两条不平行的斜边。
(2)教师给出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同时,介绍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平行的两边叫作梯形的底,较长的一边叫作梯形的腰,不平行的两边叫作梯形的斜边,斜边与底之间的夹角叫作梯形的顶角。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等腰梯形有两条相等的腰,直角梯形有一个直角。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梯形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展示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 巩固提高(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和讲解。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以及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梯形,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讲解梯形的定义和特征时,要注意用词严谨,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3. 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梯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册课件)-幼儿园课件:认识梯形

2023 (全册课件)-幼儿园课件:认识梯形•梯形的定义•梯形的性质•梯形的应用目录•梯形的制作•梯形的学习方法01梯形的定义梯形是一种四边形,通常由两个平行的边和两个不平行的边组成。
梯形分为等腰梯形和不等腰梯形。
什么是梯形梯形的上下两边是平行的。
梯形的左右两边是不平行的。
梯形的面积可以用底边长度和高来计算。
梯形的特点等腰梯形上下边平行,左右边长度相等,两个对角线相等。
不等腰梯形上下边平行,左右边长度不相等,两个对角线不相等。
梯形的分类02梯形的性质梯形的底角和顶角的大小可以通过使用量角器来测量。
梯形的底角和顶角的大小可以表示一个梯形的具体形状。
梯形的角度是指梯形的四个内角,分别为两个底角和两个顶角。
梯形的边长包括上底、下底和两个垂直边。
工具来测量。
梯形的边长可以用来计算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 + 下底) × 高 / 2。
上底、下底和高是梯形的三个边长,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得到。
通过面积计算,可以了解到一个梯形的具体大小和形状。
03梯形的应用许多儿童玩具和游戏中的图形设计都采用了梯形,例如拼图、积木等,以便孩子们能够更容易地拼装和组合。
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儿童玩具在许多食品和商品的包装中,梯形被广泛使用,因为它们能够很好地堆叠和存放,同时也可以使包装更加牢固。
包装设计在自然界中,梯形的形状也广泛存在,例如蜂巢、植物的叶子等,这些形状使它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间和资源。
自然界中的形状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计算问题,通过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如何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图形梯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它是由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的,因此研究梯形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周长计算梯形的周长计算也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计算问题,通过学习梯形的周长计算,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如何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梯形在几何学中的作用稳固结构梯形在建筑学中可以被用作稳固的结构,因为它的形状可以很好地承受压力和重力。
(全册课件)-幼儿园课件:认识梯形

(全册课件)-幼儿园课件:认识梯形contents •梯形的定义•梯形的性质•梯形的应用•梯形的制作•梯形的拓展目录01梯形的定义梯形是一种四边形,通常由两个平行的边和两个不平行的边组成。
梯形分为等腰梯形和不等腰梯形。
什么是梯形梯形的特点02梯形的左右两边是不平行的。
03梯形的面积可以用底边长度和高来计算。
等腰梯形上下边平行,左右边长度相等,两个对角线相等。
不等腰梯形上下边平行,左右边长度不相等,两个对角线不相等。
梯形的分类02梯形的性质1 2 3梯形的角度是指梯形的四个内角,分别为两个底角和两个顶角。
梯形的底角和顶角的大小可以通过使用量角器来测量。
梯形的底角和顶角的大小相等,且两个底角之间的角度和为180度。
01梯形的边长包括上底、下底和两个侧边。
02上底和下底是梯形的两个水平边,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03侧边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1梯形的面积计算23梯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计算,上底和下底的长度之和乘以高再除以2。
高是从梯形的一个底边到另一个底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通过计算面积可以得出梯形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比较面积来比较两个不同大小的梯形。
03梯形的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场景23许多儿童玩具和游戏中的图形设计都采用了梯形,例如拼图、积木等,以便孩子们能够更容易地拼装和组合。
儿童玩具在许多食品和商品的包装中,梯形被广泛使用,因为它们能够很好地堆叠和存放,同时也可以使包装更加牢固。
包装设计在自然界中,梯形的形状也广泛存在,例如蜂巢、植物的叶子等,这些形状使它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间和资源。
自然界中的形状基本图形梯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图形之一,它是由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的,因此研究梯形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计算问题,通过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如何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周长计算梯形的周长计算也是几何学中的一个基本计算问题,通过学习梯形的周长计算,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如何使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课件

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等腰、直角梯形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梯形》的内容,详细探讨梯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
重点介绍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点和判定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2.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判定;3. 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2. 能够正确判断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3. 掌握梯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判定,梯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梯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梯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2. 黑板:用于板书设计;3.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4. 尺子、量角器: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梯形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梯形,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对梯形有初步的认识;4. 梯形性质:讲解梯形的性质,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5. 随堂练习:布置梯形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2.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判定方法;3. 梯形的性质;4.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找出生活中的梯形实例,并描述其特点;答案:(1)图形①、②、③为梯形,图形④不是梯形;(2)生活中的梯形实例:梯子、桥梁等;(3)解答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仍需加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判定方法的训练;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特殊梯形(如:等边梯形、等腰直角梯形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判定方法;2. 梯形性质的掌握及其应用;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梯形》课件

(画法均不唯一)
当堂检测 1.下面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到梯 形吗?(教材P91 练习十四 第4题)
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几块 拼出不同的梯形吗?拼 一拼,再与同学交流。
当堂检测 2.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剪出一个等腰梯形。想一想,等 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有不同的画法吗?
当堂检测
5.(易错题)判断: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错解: √
正解:×
反思:“有一组对边平行”不能说明另一组对边不平 行,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说明这组对边平行,另 一组对边不平行。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不仅学习认识了梯形和等腰梯形,还复习了
随堂小练
1. 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分别指出梯形的上底、下 底和腰。
(教材P90 练一练 第1题)
腰
下底 上底 腰
上底
腰
下底 腰
随堂小练
2.画出下面梯形的高,再量出上底、下底和高各是 多少厘米。(教材P90 练一练 第2题)
1cm 1cm 3cm
2cm 1cm
2cm 3cm
3cm 2cm
随堂小练 3.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上底2厘米、下底5厘米、 高3厘米的梯形,再画一个高2厘米的等腰梯形。
(教材P91 练习十四 第6题)
答: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对称轴。
当堂检测
3.说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材P92 练习十四 第8题)
相同点:都有一组对边平行。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一
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