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中考复习专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复习教学案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中考复习专题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复习教学案设计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水银的凝固点为-38.8℃,酒精的凝固点为-117℃,所以测较低温度时应选用 温度计;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测较高温度时应选用 温度计。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 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 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

⑵ 。

②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

凝固的条件:⑴ 。

⑵ 。

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 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 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 ;⑵ ⑶ 。

作用:蒸发 (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蒸 发沸腾体沸腾条件:⑴。

⑵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②液化:方法:⑴;⑵。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20232024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物质的三态;2. 熔化与凝固;3. 汽化与液化;4. 升华与凝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掌握吸热和放热现象,能够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态变化过程;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在不同态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和放热现象;2. 教学重点:物质三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吸热和放热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水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在不同态之间的转化现象;2. 知识讲解:讲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基本概念,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物质三态变化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2. 板书内容: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吸热和放热现象,物态变化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物质的三态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转化的?(2)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这六种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吸热的?哪些是放热的?(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作业答案:(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它们之间的转化包括:固态→液态(熔化)、液态→固态(凝固)、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液化)、固态→气态(升华)、气态→固态(凝华);(2)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

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章物态变化

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章物态变化

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章物态变化一、设计意图我设计这节课的思路是以生活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种类,理解物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种类,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准备: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生活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冬天户外冰冻的水管、夏天户外出汗的饮料瓶等现象,引发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种类,讲解物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物态变化的实验,如冰冻、融化、蒸发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态变化的过程,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解释,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种类,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活动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进一步深入理解物态变化的知识,也可以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自制冰棍、观察水的沸腾等,增强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活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冬天户外冰冻的水管和夏天户外出汗的饮料瓶作为生活实践情景,是因为这些现象学生们都曾经经历过,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通过观察和描述这些现象,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态变化的存在,从而引发他们对物态变化的兴趣。

这种引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2)【教案类型】复习课【主备教师】【复备时间】月日【复备教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九()【教学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条件并能解释一些相关现象.2.能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3.进一步熟悉基本实验的过程要求和注意事项,培养实验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展示复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二、知识梳理1.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雾、冰、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固体可分和两大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这个温度叫晶体的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晶体的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一般是的.4.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晶体温度要达到,二是晶体要不断 .5.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做;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叫 .6.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

三、复习交流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对哪些知识点存在困惑?四、互动突破(一)有关物态变化的图象问题例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例1(二)有关物态变化的探究实验例2: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2)在第10 min 该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其凝固过程经历了 min.(3)通过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一条新的发现 . 例3.右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该图像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由图可知它的熔点是 ℃,这一过程是 热过程(填“吸”或“放”).当堂训练1.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是328℃的铅其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下列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 A.冰熔化成水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湿衣服变干 D.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3.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 )A.80℃的酒精是液态B.铅的凝固点是-328℃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4.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5.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7.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图2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六、布置作业 :导学案《课后作业》部分【教学后记】图1图2图3课后作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1.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3.如图所示,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4.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 、CD 段物质在吸热,BC 、DE 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 ℃D.BC 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5.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得是(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D.企鹅妈妈: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第6题第4题 第3题 第1题第5题7.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 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 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 1>t 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B.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C. 只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8.发射火箭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 ,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导流槽).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9.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节课,利用一课时的时间复习物态变化一章,使学生对这章知识有个整体性的归纳。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和考点。

为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烂熟于心,对基本方法透彻理解,对基本技能熟练运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4.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5.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和促进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1. 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2. 探究水沸腾的规律【教学难点】1.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2.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3.水沸腾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教学过程:【引言】播放几张物态变化的图片。

我们生活在物态变化的世界里,这节课我们把这章内容复习一下。

一、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知识梳理【教师】播放下面图片【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下表的填写【教师总结】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沸腾蒸发不同点发生条件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发生部位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只在液体表面汽化程度剧烈缓慢温度变化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温度会降低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二、问题探究引导解疑【教师提出问题】[例1]夏天,站在电风扇前的人会感觉凉快,而放在电风扇前干燥的温度计的示数却没有变化,这是为什么?【学生答】1、现象回答不准确、不全面 2、原因解释不到位【教师点拨】天热人体出汗,风扇使人体周围空气的流动加快,促使皮肤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汗液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人体中的部分热量带走,这样人就会感到凉快了,而温度计玻璃泡外面是干燥的,无液体可以蒸发,虽有电扇的作用,但它的示数不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熔点或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2.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

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2、 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三、教学过程㈠预习检测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5、理发师在洗头后常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头发比自然情况下干的快的原因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6、影响水沸腾的因素有 、 。

7、制糖工业中,为了防止糖汁烧焦变质,应用____________的方法________沸点(升高/降低)。

8、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 ,② 。

9、使气体液化的二种方法: 、 。

10、夏天,剥开冰棍包装纸,看到冰棍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冬天人也呼出白气,这又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秋天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由________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是用________方法使其成为液态的。

1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会伤得厉害,不只因为它温度高,还因为_ 。

1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分类2.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3.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态变化的知识。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态变化。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讲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冻、融化、蒸发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探讨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态变化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态变化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析问题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的课件,直观展示物态变化现象。

2. 实物: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物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物讲解。

3.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物态变化的应用实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分类2. 第3-4课时: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3. 第5-6课时: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 第7-8课时:物态变化的应用练习与拓展九、课后作业1. 总结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设计本节课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导学,帮助学生巩固《第二章物态变化》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2. 理解物态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3.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其条件。

2.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运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题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通过举例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互动: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时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活动重难点:1. 物态变化的相互转化过程和条件。

2.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案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导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的复习导学案时,我注意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核心,因此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图片等多种教学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和解释这些概念和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态变化知识的基本框架。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 复习课教学设计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 复习课教学设计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在设计这节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的物态变化复习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让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概念、原因和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特点。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解释。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四、活动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物态变化的本质。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 问题探究:创设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进行解释,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解释。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课堂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物态变化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节复习课,我希望学生能够对物态变化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摄氏温度是首先规定的,单位是。

规定把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

2、体温计: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构造上有。

3、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视线与温度计中。

3、、、是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

4、叫熔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5、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而非晶体没有。

6、熔化和凝固曲线图:图中AD是的曲线图,在AB段处于态,在BC段是过程,热,但不变,处于状态;CD段处于态;DE段于态,EF段落是过程,热,不变,处于状态,FG处于态。

7、汽化的方式有和。

蒸发是在温度下,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温度下,在液体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但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它与气压有关。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

液体蒸发具有的作用。

8、热岛效应的原因很多,城市中水面小,水的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9、、可以使气体液化;有的气体单靠的方法不能使它液化。

10、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系统。

二、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例题2】填写物态变化名称:①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玻璃杯“冒汗”;②夏天晒干衣服;③蜡烛“泪”慢慢变硬;④火山喷发涌出的岩浆变成岩石;⑤冬季结冰的衣服也会变干。

【例题3】某同学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中,根据实验记录画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从28℃到开始熔化经历了约 min,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在7min时,海波处于态.在12min时,海波处于态,海波的熔点约为℃.【例题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器材除了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外,还需要器材有和。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知识梳理1.物体的叫温度。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来测量温度,该仪器是根据液体的舰律制成的。

2.正确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①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②玻璃泡要跟被测物;③读数时,玻璃泡离开被测物体,且要待玻璃管内液柱后再读数。

视线要跟液柱上表面。

3.体温汁有特殊的设计,即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

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温度计把甩下去。

4.物体的三年种状态与六种变化的关系图注意:(1)每种物态变化有其特定含义,也有其变化的条件。

例如熔化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②还要继续。

(2)六种物态之间的变化每两种互逆。

例如物质经汽化可由液态变成气态,相反物质也可经液化由气态变成液态。

5.固体分为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确定的,非晶体则没有。

6.沸腾是在和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沸点跟液面的气压关 (选填“有”或“无”) 。

在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保持。

7.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吸热.有作用。

8.液体沸腾的条件是:①先是温度要达到;②要继续。

9.液化的两种方法是:①②。

1O.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叫升华。

升华要热。

物质从气态叫凝华。

凝华要热。

霜的形成属现象。

课堂巩固1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 宿迁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B. 正常人的体温C. 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D.在宿迁,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12.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1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14.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15.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二上)(2)(20200818025719)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二上)(2)(20200818025719)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苏科版初二上)(2)[教学设计]1、指导思想:为改变复习课上教师讲解解知识体系和习题的模式,表达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复习课重点以图片和图象为主线,通过课件增加学生对图片、图像的识不、探讨复习物态变化的知识,增大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摸索,开放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充分表达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带着咨询题进课堂,再带着咨询题走出课堂连续知识的探究,让学习感到物理就在周围,物理是有用的。

2、过程设计:课前预先复习本节知识,在生活实践查找与物态变化有关实例,并努力讲明清晰,课堂几个环节:〔1〕通过课件展现直观图片,由此总结归纳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

〔2〕由水循环进一步了解物态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

〔3〕通过学生课堂交流评判,使知识进行一步加深明白得,明白物理就在周围。

〔4〕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图象、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和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意识。

〔5〕由学生提出疑咨询,带着咨询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提高对知识探究。

[教学目标]1.把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讲明。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对熔化、沸腾图象的明白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加强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仪[学生课前活动]1.学生课前对物态变化的知识点,网络进行归纳。

2.查找生活实践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尝试讲明。

3.生活实践还有哪些是你关注到,但尚没明白的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咨询题?[教学过程]配、不知大伙儿在预先的复习中是否注意到物复习态变化这部分知识里涉及到图片和图象较导入多,今天就让我们第一通过对图片和图象的1分识不来挖掘物态变化的内在关系,并讲明生钟活实践中的诸多咨询题。

(完整word版)《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了解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汽化和液化现象,能区别蒸发和沸腾,了解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4.知道升华、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了解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5.会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和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难点: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引入复习课题《物态变化》。

2、师写出本章四节内容,然后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分别写出对应一节的知识点,从中选择写得最好的,备用.二、新授(一)、温度、温度计1、投影第一组学生所写的知识点,第二组学生进行评价。

2、投影如下知识点,作为学生归纳的补充和加深:①温度的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

②温度单位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③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目标一练习:温度及温度计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2)掌握液化和汽化的知识内容,学习蒸发和沸腾。

(3)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内容,学习晶体和非晶体。

(4)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知识内容。

二.易错点与重难点:(1)物质的三态转化过程和吸放热情况。

(2)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三.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

该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温度计的使用:估、选、放、读、记。

2.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其过程要吸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物理学中,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表面积的空气流速有关。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不同物质的液体沸点一般不同。

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其过程要放热。

液化有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以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气都与水蒸气的液化有关。

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被液化。

②压缩体积。

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如打火机、液化石油气、氧气瓶。

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冷热程度是否相同?3.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过程要吸热。

《第二章物态变化》(2课时)单元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2课时)单元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2课时)单元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复习第二章“物态变化”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转化的理解。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能够解释和预测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和预测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实验器材如温度计、容器、晶体等,以及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以辅助教学。

第一步,我会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蒸气凝结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二步,我会结合PPT和实验,详细讲解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包括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蒸发、以及气态到液态的凝结等。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第三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践活动。

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实验任务,如观察晶体熔化的过程、测定不同温度下的蒸发速率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第四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并将他们的发现和结论进行汇报和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培养他们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活动重难点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和预测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来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物态变化单元复习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复习的方式,通过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

2. 理解物态变化的本质,能够解释物态变化的现象。

3. 掌握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的特点和转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题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PPT中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2. 回顾: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的特点和转化规律。

3. 讲解:通过PPT和讲解,详细讲解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4. 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思路和心得体会,促进交流和合作。

六、活动重难点1. 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 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的特点和转化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讨论参与度,反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物态变化相关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物态变化的本质是物质在温度和压力等外部条件变化下,其内部结构重新排列和能量状态改变的过程。

2020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2020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2020苏科版八年级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教育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以“物态变化”为主题,引导孩子们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帮助他们建立对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知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理解。

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基本类型。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基本类型的理解。

难点:物态变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水、温度计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沸腾等,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

2. 知识讲解:简要讲解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基本类型(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 动手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观察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块融化、水沸腾等。

4. 观察记录: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和彩纸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5. 分享交流:分组展示观察成果,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基本类型的理解。

2. 难点:物态变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坚持以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为导向,设计更多富有教育意义和实践性的活动,帮助他们充实知识、培养能力、快乐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孩子们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因此,在情境导入和知识讲解环节,我特别注重了信息的传递和孩子们的接受程度。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物态变化》复习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物态变化》这一章在物理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一章,知识目标简单、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因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充分发挥本章应有的“载体”作用,是本章的主要任务。

2.学习者分析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本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为复习课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这部分知识,对于比较基础的部分知识学生还是掌握的比较好,但有总一些混淆,而且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对物态变化图像分析得不够准确。

3.学习目标确定1.知识与技能目标(4)会判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现象;(5)会从图象中读出对解题有用的相关信息;(6)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3)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环节三:归纳总结教的活动3七个三和两种方式学的活动3 总结、练习活动意图说明形成系统知识网络。

7.板书设计(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2)六种物态变化(3)小结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课堂检测班级姓名1.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2.下图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图4中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哪个图是正确的()44.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5.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酒精与水蒸发快慢”的小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1)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两节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平衡;(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段上翘,就说明哪段的液体蒸发得更___(选填“快”或“慢”);【交流与评估】(4)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___(选填“相同”或“不同”).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利用“对学,群学,教师精讲”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师友互助,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学习,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识记
理解
分析、理解
阅读,讨论。
文章中的“小水滴”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5)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吸、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因此,物态变化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分析物质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听讲,理解。
巩固练习:
1.在沥青、海波、玻璃、铝、松香五种物质中,有一定的熔点的是_____,这类物质叫_________。没有固定的熔点的是_,这类物质叫____。
(3)通过观察温度计,说出温度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指导学生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5)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
例题:下面是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实验步骤。
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分度值和测量范围
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D.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用具:投影仪、温度计25支,盛适量水的烧杯25个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导入:本章我们学习了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师生共同分析:
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1)请说出物质通常所处的三种状态。
(2中熔化D、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保持不变
4.注射器里充满乙醚蒸汽,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汽,试管中会有______出现,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镜片变模糊,过一会就清晰了,而从室内到室外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
第二章 本章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物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会测温度(3)知道物态变化的几种具体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吸、放热情况
(4)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例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毒欢到处旅行。
这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嬉戏,不知不觉中我的身体变轻了,终于和其他伙伴一起悠悠地进入了高空。哇!新的旅行又开始了!
我们越升越高,高空的温度却越来越低,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变成很小很小的水珠,渐渐的我和其他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水珠联成了一朵朵千姿百态的云。
2.下面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量程是0~100℃,最小分度值为1℃
B、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后,可立即读数
C、使用温度计时,液泡必须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D、在寒冷的北方,常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把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风推着我们在天空中飘行,气温更低了,我感到身体重了许多,有的小伙伴甚至变成了漂亮的雪花。当风伯伯再也托不起我时,我和伙伴们一个个急速地下降。
不一会儿我们就降到了地面,给花草树木作了“棉被”。太阳升起来了,我又恢复了原状,流到了小溪里,快乐地顺着小溪到达河流,我又回到了大海的怀抱,等待着下一次旅行的开蝣!
讨论,回答
答:蒸发和沸腾。
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化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蒸发在任何时候都能进行,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讨论回答:
液化和凝华都是由于温度降低时发生的物态变化。若温度降低不大,往往会出现液化,如:秋天早晨出现的露;温度突然降低过大时,就可能出凝华现象,如:冬天早晨地面上出现的霜。
(3)液化和凝华形成的条件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例3、冬季,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地区,有时会在树枝上出现俏丽的雾凇,成为一种美妙的奇观。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如何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填图,说出哪些变化放热,哪些变化吸热
答: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需要吸热且温度不变。温度达到晶体的熔点或液体的沸点时若不能继续吸热则晶体不熔化,液化不沸腾。
(3)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液化与凝华形成的原因
(4)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现象
(5)物态变化伴随能量的转移
F.整理仪器
阅读课本,回顾本章知识
思考、回答
观察温度计,理解温度计的原理,说出使用方法
用温度计测温度,体会温度计的使用
讨论,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请在横线上按实验的正确步骤顺序排列
2、物态变化、水循环
(1)请在箭头的旁边填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气体
液体
固体
强调:
(1)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有什么相似之处?
例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会不会熔化?
(2)汽化的方式有哪两种?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达到100℃时水一定沸腾B、在定条件下,90℃的水也可能沸腾C、如果温度太底,水就不蒸发
D、酒精擦在皮肤上感到凉,是由于酒精蒸发放热。
6.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夏天早晨小草上的水珠______(2)雪化成水______
(3)冰冻的衣服晾干______(4)将熔融状态下的玻璃压制成玻璃板_____
(5)霜的形成______(6)撒在玻璃上的水变干______
7.人扇扇子觉得凉快,对着温度计扇扇子,能使温度计示数下降吗?如果在温度计上裹着湿棉花,情况又怎样?
8.设计实验证明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请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你用到了什么方法?
作业:
1、讨论、画出本章知识结构图。
2、试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人工降雨的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物态变化
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物态变化
(1)物质的三态及特征(1)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讨论,思考。
讲解:首先要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据此确定发生了
什么物态变化,再结合现象产生的条件进行解释.
注意: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经常所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成的小水珠。
例如:冰面上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水烧开时冒的“白气”是水先汽化成水蒸气后又液化成的。人冬天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