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浅读《战争论》有感

合集下载

战争论读书心得七篇

战争论读书心得七篇

战争论读书心得七篇战争论读书心得1《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资料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资料是附录。

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

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我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

不贴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

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

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

从某种好处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

所以军事一向处在附属地位。

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持续最初的样貌,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书中超多列举了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的战争事实,以前我对拿破仑进攻沙俄而遭到惨败一向很感兴趣,在书中也得到强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说,只是最后总结性言论里说道,拿破仑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比较俄国与欧洲诸国的区别,用攻打欧洲诸国的方式去进攻俄国,结果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

此书资料太多(有77万字),并且都是理论性言论,我承认自我并未完全消化,这套书和《国富论》一样,等过几年后,我必须会重读的。

战争论读书心得2《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它是能够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

《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这部著作不仅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

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我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资料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一部历史名著,作者克劳塞维茨是德国的一名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这部书也是他一生的代表作品。

该书以独特的方式阐述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是现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普通读者,阅读《战争论》的经历可以用“艰难”来形容。

这并不是因为克劳塞维茨使用的术语和概念过于高深,而是因为他对于战争的思考和总结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以一种非常抽象和概括的方式展现。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需要面对的是一本军事理论的巨著,需要驾驭一些比较抽象的思维模型和概念体系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然而,对于通过阅读《战争论》获得的体验和感受却是非常奇妙和惊艳的。

我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到的是克劳塞维茨的深刻洞见和广阔视野,他掌握了战争重要的规律和本质,并以此为根据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思考与总结。

在阅读这部书的时候,我无数次为他的深刻洞见和思维敏锐所惊叹。

除此之外,克劳塞维茨的语言和风格也非常的生动,每一个观点和总结都表达得非常清晰和有力,读者所能感到的就是一种强烈的逻辑感。

对于现代世界而言,《战争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无论是在战争舞台上或是政治治理中,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和理论都已成为现代世界的指导灯塔。

尽管时间略有改变,战争的本质仍然是一定的、经常的。

通过研究《战争论》,我们可以认为地理解战争、增强军事意识,提高国家领导人的决策的能力,甚至是催生新型的战争观念和教育体系。

从我个人而言,阅读《战争论》给了我众多的思考和反思。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并应对战争的产生和能够在战争中保持自我原则,如何提高我们对于国家安全的理解和对于领导人决策的信任等等。

阅读此书让我意识到军事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是空洞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它的规律和本质。

总之,《战争论》是一部珍贵的军事名著,它提供了许多独特的思维和方法,具有深刻的洞见和广阔的视野。

读者通过阅读此书不只是学习了一些关于战争的常识,更是拥有了一种全面、广阔和清晰的思维,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

战争论读后感(精选9篇)

战争论读后感(精选9篇)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创作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首次出版于1832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战争论读后感(精选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战争论读后感1这是我第一次看军事题材的书籍。

所感所悟并不多。

但这次的阅读却也打破了我对军事书籍的偏见,它们并非我所想的枯燥、无味。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次所著。

劳塞维茨全名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是早期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家。

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因为时代所限,克劳塞维次的书籍都带有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烙印。

《战争论》和其它军事书籍在写作方法上都大致相同,在某一场战争事件的分析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

全书共3卷8篇124章;另约70余万字。

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四篇,战斗;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草稿);第八篇,战争计划。

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作者会以拿破仑战争为主要事实依据来写本书。

“最高大的小巨人”拿破仑是在历史上、军事上都提到非常多的伟大人物,他是法国历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领袖。

拿破仑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在短时间内统一法国,平息了内战,其征战脚步还遍布整个欧洲,直逼现在的俄罗斯版图。

狂热的作战欲望使拿破仑成功赢得两次“反法联盟”的军事打击。

然而百密终有一疏,自“滑铁卢”惨败后,拿破仑再难东山再起。

就作者选择拿破仑作为其论述的主要史实,笔者谈几个拙见:拿破仑无可披靡的军事才华,作者在本书文字的描述了或多或少的给我们透露了其对拿破仑的崇拜。

这样一个热爱军事的人在面对优秀军事人才的时候,他的内心不免翻起崇拜,当你“爱上”你的写作对象时,你就能更好地在书中把对他的想象加以利用。

拿破仑传奇的一身。

拿破仑本身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没有煊赫的家世,没有高大的身躯。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读后感「篇一」能深刻影响人一生的书,对我来说,并不算多。

但这本书显然是其中之一。

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深刻的,这个道理已经被前人验证了多次。

距我第一次读这本书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期间我仍不时的翻阅它,只因它太过经典。

克劳塞维茨用个最简单的事例去揭露战争的实质,战争即是搏斗,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斗争,在此期间,所有的手段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这样一来,那些看似不可理解的战争事件也变得清晰。

为何作无谓的牺牲?为何军队要求绝对服从,即使错误?回头再看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所谓正义,所谓邪恶不过是宣传手段,战争以一种超乎人的意志运行,像台巨大的绞肉机源源不断的吞噬着人的躯体。

《战争论》读后感「篇二」1832年,普鲁士过世将军克劳塞维芡的著作《战争论》问世,这本书首度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迥异于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而成为近代兵学的原典。

时至今日,《战争论》被译成多国文字而影响了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并被列为西点、圣西尔等重要军事学校必读经典,克氏也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

流传150余年的《战争论》,字字珠玑,随处摘取一句作为论例,顿觉光芒四射,这天,它最后在我的手中!读完全书后,我得到一个结论:要做营销,就必须要读《战争论》!克劳塞维芡将战争描述的是如此出神入化,读着都能够闻到一股浓浓的硝烟味,似乎参与了这一场“大战”!书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觉得是最经典的,特引于此——“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我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

”一个人的潜力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在最劣势的时候,甚至处于最被动的状态下,是否发光,哪怕是一丝光线,也能指引后面的所有人前进,这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然而,我们身边太缺少这样的领导者了。

在战争开打后,许多领导者往往不明白怎样做,多数都不懂怎样带领团队,更不要说是去发光了。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以战争论》读后感。

《以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政治、哲学、战略等多学科交叉的著作。

克劳塞维茨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对于战争的发展和演变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对于战争的决策和指挥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

通过阅读《以战争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克劳塞维茨的思想的深刻和独到之处,同时也对战争这一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克劳塞维茨在《以战争论》中对战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他指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的一种手段。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战争的本质和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战争,国家可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维护国家利益,保卫国家安全。

这种政治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也决定了战争的发生和发展。

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观点使我对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战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冲突,而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行为。

其次,克劳塞维茨在《以战争论》中对战争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战争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这些规律和特点对于战争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著名的“战争三要素”,政治目的、军事力量和指挥。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和结果。

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观点使我对战争的规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认识到战争并不是一种偶然的事件,而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现象。

最后,克劳塞维茨在《以战争论》中对战争的决策和指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指出,战争的决策和指挥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战争的理论”和“战争的实践”两个概念,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地进行战争的决策和指挥。

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观点使我对战争的决策和指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战争的胜负并不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而是取决于决策和指挥的正确与否。

通过阅读《以战争论》,我对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战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冲突,而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行为。

《战争论》读后感(2篇)

《战争论》读后感(2篇)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德国哲学家克劳塞维茨创作的一部关于战争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本质、原则和战争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克劳塞维茨的思考和观点所打动,对战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战争论》从开始就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手段”的观点,强调战争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和依存关系。

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的目标,并且在战争过程中,政治决策的重要性远大于军事行动。

这一观点使我对战争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战争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政治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政治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

通过战争,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也能够削弱对手的实力,使得自己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克劳塞维茨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深刻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战争的本质。

另外,《战争论》还强调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没有固定的规律和规则。

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也无法完全掌控。

在战争中,各种因素和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决策者必须能够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

这一点让我深感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更加认识到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除此之外,《战争论》还对军事策略和战略思维进行了深入探讨。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依靠武力的强大,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和军事策略。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战争的三个要素”,即国家的军事力量、指挥和控制以及军事行动的目标。

他认为,只有在这三个要素的合理组合下,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这一点让我深感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对于战争的决策者来说,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思维,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和政治目标的战略,才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最后,《战争论》还对战争的正当性进行了讨论。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只有在遵循某种原则和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够被认为是正义的。

他提出了“战争道义”的观点,即战争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够使用一切手段去达到政治目标。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1. 简介《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创作的一本关于战争的著作,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战争理论之一。

该书主要探讨了战争的本质、原因和实施,以及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阅读《战争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2. 战争的本质《战争论》首先给我呈现了战争的本质。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和补充手段。

他强调了战争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指出战争的目标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战争不仅仅是一种暴力冲突,更是一种政治手段。

这让我重新思考了战争的本质,意识到战争与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深深震撼。

3. 战争的原因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还对战争的起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提出了“目的”和“手段”的概念,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政治目标,而战争的手段则是通过军事力量的施加实现这一目的。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起因可以是政治、经济、领土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让我意识到战争并不是随意发生的,而是有一定的原因和动机,我深刻理解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 战争的实施除了战争的本质和原因,克劳塞维茨还对战争的实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他提出了“战略”和“战术”的概念,认为战略是在全局上规划和决策,而战术则是在具体战斗中实施的手段。

通过对历史战争的案例分析,克劳塞维茨总结出了一系列战略原则,如集中兵力、异常作战、优势阵地等等。

这些原则对于指导战争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让我对战争的策略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5.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强调了战争与政治的紧密关系。

他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和补充手段,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政治目标。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与政治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制约关系。

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战争的目标和结果,而战争的实施也可以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关系的理解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让我认识到战争与政治的密不可分。

6. 总结通过阅读《战争论》,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法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力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深刻剖析战争本质的哲学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对战争的理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这位军事大师的思想深感敬佩。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对战争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他认为战争不仅仅是政治的延续,更是政治的继续手段。

他认为战争绝对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对立国家之间斗争的一个结果。

战争的目的是通过武力摧毁对方,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

这种理解超越了一般人对战争的狭隘认识,使我对战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战争论》一书还深入剖析了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动态性。

战争的结果往往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决定的,决策者必须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他还提出了“战略三要素”:军事力量、决策能力和意志力。

军事力量是战争的基础,决策能力是战争的关键,而意志力则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这些观点使我对战争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了战争背后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我认为,作为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战争论》不仅仅适用于军事工作者,更适用于广大读者群体。

克劳塞维茨的思想无疑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克劳塞维茨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知己知彼”、“目标一致”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适用。

读完这本书,我也更加意识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我深受《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对军事家的要求的启迪。

他认为,军事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

只有如此,军事家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对我个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和启示。

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只有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读完《战争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争论》读后感(4篇)

《战争论》读后感(4篇)

《战争论》读后感(4篇)《战争论》读后感(4篇)1《战争论》,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

《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

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非军事界的人可能没有系统地读过《战争论》,但相信大多数人对"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都耳熟能详,这一名言即出自《战争论》。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观察、研究、分析的结晶。

它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克劳塞维茨,普鲁士将军,被称为研究战争而真正摸索到其主题之根本的第一人。

也是采取一种对军事史的任何阶段都能适用之理论的第一人。

他很早就参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进柏林陆军大学就读。

做过拿破仑军队的战俘,一年后又投入各种战斗。

1818年升任少将并担任母校校长。

1830年离开军校接任炮兵训练总监。

这部军事哲学书,是他把自己历史研究的成果和战争经验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观念。

在他突然去世后,被其遗孀在一个密封的包裹里发现。

克拉塞维茨曾一再强调,他的原则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导。

——“教育未来战争领袖的心灵,又或在其自我教育中提供指导,却不陪伴他走上战场”。

合理的理论并不能代替富有创造性的实践。

这是克劳塞维茨的一贯坚持!经过了一战、二战的炮火,尽管有作者所处时机避免不了的局限,这部书依然被世界上大多数军事院校列为经典,为世界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熟读。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普鲁士将军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一部经典兵法著作,自出版以来对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从战争的本质、性质、原则、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为我们理解战争及其规律性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克劳塞维茨开篇就强调战争的政治属性,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国家实现其政治目标的手段。

他指出,政治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性质、范围和规模,而战争本身则对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一种极端形式的暴力,具有固有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

战争中充满着混乱、摩擦和非理性的因素,难以完全预测和控制。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战争的著名的"三位一体"理论,认为战争是由暴力、仇恨和偶然性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暴力是战争中最为基本的手段,仇恨提供战争的动机,而偶然性使战争的进程难以确定。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战争并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艺术,需要指挥官具备判断力、创造力和果断性。

克劳塞维茨强调战争的非线性发展。

他认为战争的进程往往不符合线性逻辑,而是充满着曲折和反复。

战争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需要指挥官灵活应变,随机应变。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摩擦"的概念,指战争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阻力因素,这些因素会消耗力量、减缓速度并增加不确定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制胜的关键在于集中兵力,创造局部优势。

他强调以主力攻击敌方薄弱环节,力争在决定性时刻取得突破。

克劳塞维茨还主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以牵制敌人,控制战局的主动权。

同时,他也强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反对盲目蛮干。

《战争论》中还包含了丰富的作战准则和战略思想。

克劳塞维茨强调情报的重要性,认为指挥官必须充分了解敌情,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他还主张灵活运用兵力,根据战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部署。

在战略层面,克劳塞维茨认为应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但计划必须适应战争的非线性发展,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一部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战争论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战争论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战争论心得体会
在战争中,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军事家,都需要具备高超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多经典的战争论著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战争挑战。

首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只有把握好战争的政治目的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争并非空洞的冲突,而是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标而展开的斗争。

因此,政治目的的清晰和一致性是制定战争策略的基础。

政治家应该根据战争的政治目的来制定军事计划,确保每一步行动都为政治目标服务。

其次,对敌人和自己的了解至关重要。

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只有深入了解敌人的实力、意图和战术,才能有效地对抗和击败敌人。

同时,对自己的实力和弱点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在战争中合理地利用资源,避免不利局面的发生。

此外,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略的高下。

制定正确的战略可以在战场上取得
决定性的优势。

战略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战场环境、敌我双方实力对比、资源配置等,以确保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优势。

最后,战争中军队的训练和士气也至关重要。

没有一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
军队,很难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军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装备和武器,更取决于官兵的战斗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

因此,必须对军队进行持续的训练和教育,提升士兵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的来说,战争是政治和军事相互结合的复杂过程,需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充分
发挥智慧和能力,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只有在不断总结和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战争指导能力,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作为一位读过《战争论》的普通读者,我深感这本书的重要性并对其中的思想感到震撼。

《战争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于19世纪初所著,被称为现代战争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国际战争史和国际政治理论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它内涵广泛,有关于战争的战略思想、军事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包括城邦战争、工业化战争、海战、混合战争等多种战争形态,同时也关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阅读《战争论》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其强大的思想冲击和深刻的洞察力。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活动,不同的战争形态下也对政治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通过战争达成某种政治目的是其存在的最终目的。

这一思想非常具有启迪性,不仅可以在政治活动中获得启示,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他社会领域。

对我的启示最大的一句话是:“战争无非是政治的继续,通过另一种手段”。

除了对政治领域的思考,克劳塞维茨还讨论了战争发展的历史趋势,引入了“战争三元素”——政治、军事、人民。

他认为,战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从“德式战争”向“无限战争”转变,即战争对人力、物力、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文化形态。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战争的内在规律、预测未来战争的方向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战争论》在国际政治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对于后来的军事科学、战争理论、战争与和平的哲学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今国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上,这本书的一些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随着国家权力的深度融合和国际制度的高度繁荣,如何抑制战争或使战争不再成为人类必需的政治手段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

而《战争论》中有关政治问题的思考则可能为这类问题提供一些重要的讨论思路。

最后,对于这本书,我认为是鼓励了读者发挥创新思维的一本书籍,尽管克劳塞维茨在书中提出的思维方式存在时间和技术上的落后,但《战争论》中的基本思想可以是组成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战争论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战争论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战争论心得体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一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话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都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

从古代的兵法到现代的军事学,人们对战争的研究从未停歇。

在研读各种战争论著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战争是政治手段的延续。

这一点在众多战争论著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无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领土、扩张势力还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战争最终都是为了达到一种政治目的。

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取决于政治智慧的运用。

只有将军事行动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战争的胜利。

第二,熟知自己和敌人才能百战不殆。

在古代兵法中,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被强调至极。

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军队的实力和弱点,才能合理部署战术,做到有备无患。

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敌人的实力和弱点,做到攻不利守不可破。

只有在了解自己和敌人的基础上,才能够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取得战争的胜利。

第三,灵活变通是取胜的关键。

在现代战争中,情况千变万化,任何战术、策略都有可能失效。

因此,军事指挥官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术,灵活应对敌人的变化。

只有做到有备无患、机动灵活,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战争的胜利。

通过对各种战争论著的研读和思考,我得出了以上几点心得和体会。

战争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问,而胜利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政治、军事、战术等方面的因素,以求实现最终的政治目标。

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深入理解战争的奥秘,才能够在实战中取得胜利。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各种战争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战争论读书心得

战争论读书心得

战争论读书心得
在阅读《战争论》的过程中,我深感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同时也对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我对战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战争是一种暴力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

战争的本质是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往往是你死我活,因此战争是非常残酷的。

同时,战争也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性的行为,它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其次,我对战争的目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书中,作者指出战争的目的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如扩张领土、争夺资源、打击敌对势力等。

然而,战争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暴力行为,它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和战略目标。

只有当战争的目的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时,才能称之为正义的战争。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战争中的军事行动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军事行动是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而战略决策则是指导军事行动的关键。

在战争中,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灵活的军事行动可以带来胜利,而错误的战略决策和僵化的军事行动则可能导致失败。

因此,在战争中,需要有一位优秀的将领和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来共同作战。

最后,我认为《战争论》这本书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避免轻易发动战争;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来提高我们的战争能力。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通过外交、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手段来解决争端和问题。

军事著作读后感

军事著作读后感

军事著作读后感《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军事著作,它不仅仅是一部理论性的著作,更是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战争规律的探索。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独到见解,也对战争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定义让我深有感触。

他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目的的手段。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战争并不是无意义的杀戮,而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和平是最好的”,而战争则是最糟糕的。

然而,克劳塞维茨的观点让我明白了战争并非一定是无谓的暴力,而是政治力量的一种表现和延续。

其次,克劳塞维茨对战争规律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

他提出了“战争的不确定性”、“战争的持续性”、“战争的暴力性”等战争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战争的不确定性和暴力性,而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让我对这些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他还强调了战争的持续性,这让我明白了战争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结束,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斗争。

最后,克劳塞维茨对战争胜利的条件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集中力量、以数取胜、运用战略、保持持久性”等因素。

这些因素揭示了战争胜利的规律和条件,对于战争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战争实践,提高战争胜利的可能性。

通过阅读《战争论》,我对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克劳塞维茨的理论不仅仅是对战争的理论性探讨,更是对战争实践的重要指导。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借鉴克劳塞维茨的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浅读《战争论》有感

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浅读《战争论》有感

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浅读《战争论》有感1832年,近代兵学原典《战争论》问世,在兵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本书中,克劳塞维兹秉承普鲁士人一贯细心而严肃的风格,通过对一百多场战争的研究,力求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完全迥异于那些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

《战争论》中所构建出来的庞大的战争理论体系对近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克氏也因此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战争理论的开山鼻祖。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这里我们仅仅漫谈政治力量在战争中的一种纠结作用。

克劳塞维兹认为,在政治的控制和引导下,战争始终是一种理智的工具——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存在。

在我看来,战争像一个被拴住四肢的斗犬一样,却被政治家们用细细的丝线操纵,所约束。

但是却仍旧存在一定的反噬的风险,当丝线崩断的时候,战争就会绑架政治,军队这个战争机器就有可能反过来操纵国家。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

克氏在《战争论》中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根据以上理论,辅以一些战史资料,一战中协约国国和同盟国的当政者可能都犯下了无比巨大的错误——忽视了对手的情报,抑或双方的情报欺骗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以至于错误的“真相”总是被发现,而真实的情况却一直被遗忘。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读后感两篇篇一《战争论》是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著,《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作者的思想受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很大。

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观点,特别是一些军事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

但是作者是第一个自觉地采取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的军事家,也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论断。

恩格斯和列宁对其中某些观点也有过好评。

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曾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奇特的,而书的本身是很好的。

”克劳塞维茨不是一个在战场上很有成就的军人,他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

此外,虽然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但是他还称不上是哲学家,所以他写的书既算不上地道的军事著作,也算不上地道的哲学著作。

但是关键在于他有了创新,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了军事学。

实际上,这本书是他12年的手稿,在他死后由他的夫人帮他整理出版,书中很多的章节都不完整。

克劳塞维茨自己也曾经在遗稿中说过:假使我过早地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像样的思想材料了。

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

如果作为读者你想从这本《战争论》中得到一些打仗的诀窍,那么你肯定会非常失望。

因为这本书通篇描写的是什么是战争,而不是如何战争。

在这本书中,我个人觉得他得出的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有一下几点: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

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公认,应该说这是这本书中最最重要的贡献,即使意思形态不同的共产主义者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曾不止一次的引用过作者的这句名言,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的看作探讨每一次战争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考察各种战争的。

”在书中他定义了一种“绝对战争”的概念,即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手段。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在教学之暇,我有机会重读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甚有感触。

发现其中的很多提法在今天仍有合理性,尤其是把《战争论》中的一些观点,结合到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中,就更感觉到阅读此书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战争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军事理论来分析中外历史中的战争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立足点。

但是,历史上的一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对于战争规律所作的一些合乎客观实际的理论探索,亦可作为我们对战争问题学习和教学的有益借鉴。

克劳塞维茨堪称近代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

他主要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早年曾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亲身参加过一系列战斗,1803年以后进入军事指挥阶层,1818年任柏林军校校长并晋升少将军衔。

他对于那个时代的战争指挥和战斗情形有最直观的感受和经验。

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其实施战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对于战争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克劳塞维茨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16——19世纪初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诠释,耗时十年时间,写成了七十余万字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19世纪下半期以及20世纪的很多重大战争和军事冲突也进一步印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因而该书在近现代军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在当今西方军事理论中无处不在,克劳塞维茨因此成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

即便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中,亦可觅其踪迹,是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军事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专门研究过《战争论》,他非常赞赏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的论断,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并对《战争论》中的一些论断作了批判和改造,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战 争论读后感

战 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当我合上《战争论》这本书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对于战争的剖析和论述,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充满硝烟与战火的残酷世界。

克劳塞维茨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让我对战争有了全新的认识。

战争,不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和胜负,它更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的复杂产物。

书中提到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观点,让我开始思考战争背后那深层次的原因和目的。

然而,这些理论上的认知,在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面前,显得更加生动而深刻。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去公园散步。

阳光温暖,微风轻拂,公园里的人们或悠闲地散步,或坐在长椅上聊天,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祥和。

就在我享受着这份宁静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喧闹声。

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孩子在公园的一片空地上分成了两拨,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争”。

他们手中拿着自制的“武器”,有树枝做成的“长枪”,有纸折的“宝剑”,还有用塑料玩具拼凑起来的“盾牌”。

其中一拨孩子的“首领”是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他涨红着脸,大声地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小明,你带着几个人从左边包抄过去!小刚,你和我在正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那认真的模样,仿佛真的在指挥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

另一拨孩子的“将领”则是个瘦高个的女孩,她也不甘示弱,冷静地应对着对方的进攻:“大家不要慌,稳住阵脚,我们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战术来!”我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不禁被他们那认真的样子逗乐了。

只见两边的孩子相互冲锋,嘴里还喊着“杀啊!冲啊!”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孩子“负伤”倒地,但他们马上又爬起来,继续投入“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我注意到一个小个子的男孩,他看起来有些胆小,但在同伴的鼓励下,也勇敢地冲了上去。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树枝长枪”,眼睛里透着紧张和坚定。

当他成功地“击中”了对方的一个孩子时,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那一刻,他仿佛忘记了所有的恐惧。

还有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她在“战斗”中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战 争论的读书心得分享

战 争论的读书心得分享

战争论的读书心得分享战争,这个沉重的话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无论是古代的冷兵器交锋,还是现代的高科技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

当我深入研读有关战争的论著时,内心被深深触动,也有了许多的思考和感悟。

在众多关于战争的论述中,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战争的根源往往是复杂且多元的。

政治、经济、宗教、领土争端等因素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比如,在历史上,许多国家为了争夺资源和贸易路线,不惜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国家试图通过武力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和资源获取渠道。

而政治上的权力争夺,也常常导致战争的爆发。

不同的政治集团为了掌握政权,可能会挑起内部或外部的战争。

宗教信仰的差异在某些时候也会引发激烈的冲突,导致战争的发生。

领土争端更是常见的战争诱因,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边界,兵戎相见。

战争带来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

它不仅摧毁了城市和基础设施,更夺走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在战争中,平民往往是最脆弱的群体。

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混乱。

那些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也可能面临着身体残疾、心理创伤等问题,一生都难以恢复。

战争还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因为战争而停滞甚至倒退。

大量的人才流失,知识和技术的传承受到影响,使得社会在战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然而,战争并非毫无正面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各国会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科技研发。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原子弹等重大科技成果应运而生。

这些科技成果在战后也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民众往往会团结起来,共同抵抗侵略者,这种团结和抗争精神可能会在战后继续发挥作用,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回顾历史上的战争,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教训。

首先,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
——浅读《战争论》有感
1832年,近代兵学原典《战争论》问世,在兵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本书中,克劳塞维兹秉承普鲁士人一贯细心而严肃的风格,通过对一百多场战争的研究,力求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完全迥异于那些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

《战争论》中所构建出来的庞大的战争理论体系对近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克氏也因此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战争理论的开山鼻祖。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

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

”这里我们仅仅漫谈政治力量在战争中的一种纠结作用。

克劳塞维兹认为,在政治的控制和引导下,战争始终是一种理智的工具——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存在。

在我看来,战争像一个被拴住四肢的斗犬一样,却被政治家们用细细的丝线操纵,所约束。

但是却仍旧存在一定的反噬的风险,当丝线崩断的时候,战争就会绑架政治,军队这个战争机器就有可能反过来操纵国家。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

克氏在《战争论》中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

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根据以上理论,辅以一些战史资料,一战中协约国国和同盟国的当政者可能都犯下了无比巨大的错误——忽视了对手的情报,抑或双方的情报欺骗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以至于错误的“真相”总是被发现,而真实的情况却一直被遗忘。

克劳塞维兹在其《战争论》中论述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现代战争的新论点,这个论点在刚刚走过残酷的政治丛林法则时代的20世纪初显得无比的新颖。

显然,这个新的观点在当时的政治家眼中大胆而简洁地从理论上将战争彻底划归到政治家的政治行为的范畴之中。

很显然,在过去的300年中,欧洲大陆的战争中,尽管各国的当政者们或多或少地都在遵循着这一原则,但是在国际法没有成为各国都认可的规则之前,国际无政府状态在当时表现的无以复加。

战争爆发多数都是在上位者拍脑袋之间就决定了的,战争的结束也是在没有明显的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结束。

在《战争论》诞生并广为传颂之后,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至少在理论上得以确定。

在现代政治的条件下,政治家们始终作为一个主体来主导战争。

政治始终是国家行为中的一个整体,而战争仅仅是政治实现其既定目标的一种必要手段而已。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政治活动必须能够全程保持对战争行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否则,便是战争绑架了政治,绑架了国家。

这在第二次世纪大战当中的日本表现得格外严重,虽然不排除日本作为一个拥有“光荣”军人干政以及“下克上”传统的国家而产生的一个特例,但是整个国家被彻底绑在战争和军队的战车之上而难以自拔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尽管战争由政治的需要而起,但是政治是否可以彻底支配战争却仍旧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应该”和“可以”是两码事。

从狭义上讲,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是军人,现代军队中的军人大多数都是狂热的爱国分子思想也比较直接,而国家的政治的第一参与者应该是一国的政治精英。

显然,单线条的军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理解脑袋中各种弯弯道道的政治精英们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当然那些出身于军人却掌控国家的军人除外。

政治行为始终是一个复杂的,拐弯抹角的博弈,这当中,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外交官的个人能力以及各国政府对现状的决断能力成为政治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

这也决定了,政治始终是一种不见硝烟的绵长的软斗争,这种形式和特质明显与战争的暴力与迅速背道而驰。

因此,虽然战争需要从属于政治的前提就是政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战争,至少在表象上应该如此。

从理论上讲,战争作为政治的一种手段,就必须实现其战争的目标,以此来迫使对方坐下来接受政治所希望的条件,从而完成战争的使命。

当然,这是理论上,也是理想状态下,当政治家们对于战争的嗅觉并不是那么的敏锐,对于战争进程的判断也不是那么的实际的话,那么这对政治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举个例子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很明显都高估了自身并低估了对手的战争能力,并且对于新的战争武器和战争形势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力的预估严重不足。

在德国人看来,落后的沙皇俄国虽然庞大却不堪一击,德
国高层甚至叫嚣着在一场大规模战役里将俄军的主力从协约国军队中抹去,但很明显事实并不是这样,沙皇俄国看起来虽然落后,但其国家的动员能力明显高的吓人,有资料显示,在战争的第一个年头,在沙皇俄国就有超过600万人被动员参加战争,而此后的几年,前线的俄军的数量始终都保持在200万以上,这还不包括在德国人战俘营里的超过200万的俄国战俘以及同等数量的战争伤亡。

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精锐帝国陆军在俄国人漫山遍野喊着“乌拉”的人海战术面前显得风雨飘摇——在俄国人的战俘营里的70万德奥战俘可以作证。

在现代政治条件下,政治能量对战争的促进作用是无比巨大的,同样的,战争的反噬作用也是无比强大的,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的主要参与国都将政治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政治力量的操纵下,媒体有意实的渲染战争性质的正义性和胜利的必然性,这使战前人们对于战争是一种期待和亢奋的心情,而在战争的准备阶段,大批轻壮年在国家媒体的感召或者说忽悠下加入军队,志得意满地奔赴前线,去为国家建立所谓的盖世功勋。

从这点来看,不得不说,当政治力量全力开动去准备战争的时候,战争的已经逐渐被政治喂养的足够庞大而骇人,也因此战争的规模和烈度也被成倍的加强。

而当战争进入血腥的相持阶段时,逐渐苏醒的民众和军人已经不甘于白白地被政治家和将军元帅们驱赶着去奔赴死亡。

这在1917年西线法军尼维尔攻势失败之后法军的哗变和骚乱以及1919年在俄国爆发的革命就已经很明显的这个反映出这个问题。

而在战争结束后,最典型的就是,沙皇、德皇以及奥皇都彻底成为了历史名词而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虽然战争不顺和战败是导致这三个帝国覆灭的第一动因,但是人民在战前战后对战争感官的落差则是这三个国家的人民毫不犹豫地推翻各自政府的直接原因。

因此,最后,在现代战争理论下政治和战争的之间应该是是政治主导战争但却仍旧需要适应战争,把握战争的纠结关系。

当政治对开始纵容战争并不自觉地慢慢丧失对战争意志的主导的时候,那么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到来而已。

不得不说《战争论》这本书从各个方面构建起了一整套经典的现代战争理论,但是理论毕竟是理论,就像克劳塞维兹在书中写的那样“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

”经典的理论从天然上要求明智的人去运用它,而无法合理充分的运用它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在战争论中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应用永远都是横亘在理论和实际之间的不容易跨越的河,而如何将理论和实际完美的结合,这才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