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合集下载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作者:梅丽倪新生来源:《市场周刊》2019年第01期摘要: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城镇化问题,将其作为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

结合国情,我国必须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有着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参与主体、新的发展目标、新的规划重点、新的建设道路、新的发展动力。

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三大内涵: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思想的科学性、进程的协调性、方法的集约性、方向的人文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1-0172-02一、新型城镇化的新度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有着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参与主体、新的发展目标、新的规划重点、新的建设道路、新的发展动力。

(一)新的时代背景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前者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推进方式及战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后者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新型工业化路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新的参与主体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是主体,对城镇化改革全权掌握。

新型城镇化则加入了民众、企业等新主体,与政府“自上而下”地助推城镇化。

(三)新的发展目标目标方面,传统城镇化注重外延扩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规模的增长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途径实现;而新型城镇化则以优化内涵为目的,对社会效益高度重视,同时还具有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和以人为本等特征,有效实现了城镇质量的提升。

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显著改善了过程中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更好地促进了农民市民化转变。

对于劳动力流动,传统城镇化对此放任不管,因而产生了住房困难、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社会问题,为此,新型城镇化创建了积分式和轮候式两种申请落户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可流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浅述新型城镇化建设

浅述新型城镇化建设

浅述新型城镇化建设引言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

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

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

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

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

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

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

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

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

新型城镇化定义
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
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部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路径模式及空间组织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批准号:51178200)
16
万方数据
2013年第2期总第207期
化”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f李程骅, 2012)。然而,“新型城镇化”被广大中国百姓熟知是在党的十 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1: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 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 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 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 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 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 意识转化4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 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有所区别:实际 上,由于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 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此处,认为所谓新型城镇 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 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日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 协调一体、产业升级‘j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 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 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①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
产业开始衰败,中国已出现了数批“资源枯竭型”城镇(杜永 红,2012)。其次,随着国内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与人口红利逐步 消失,未来能否继续保有上述优势尚未可知。因此,新型城镇 化必须努力摆脱土地、资源和人口的三重依赖,必须走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再者,中国未来的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需 求。一方面,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国内经济贸易正遭遇全球 经济动荡的威胁,美国缓慢的经济复苏、欧盟茫然的未来和日 本的持续低迷均给未来出口经济和海外投资带来巨大的不确定 性;另一方面,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 和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大,长期以经济和物质建设为主的中 国城镇化模式正面临着从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的挑战。因此, 新型城镇化务必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基本要义,以人为本, 从而有助于刺激内需,激活本地经济。 2.1_2从反思传统城镇化过程中错误做法的角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城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顺利与超 速、倒退与停滞、快速与稳定等6个阶段(方创琳,等, 2008),总体上实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持续高速的城镇化进 程遗留了众多历史性问题,比如:①对农业经济的忽视导致 “三农”问题始终动力不足,农民生活质量无法提高;②对城市

新型城镇化的三重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三重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中国的城乡关系,首先是一种政治关系,其次才是经济关系,这才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这种关系在西方国家是绝对没有的。

这种因中国国情和历史而形成的工农联盟的城乡关系,是新时代重建城乡新型关系的大前提,离开了这个大前提,城乡发展之路就会走偏。

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新时代在经济与政治的结合上重建工农联盟提出新内容和新目标,这也是对目前严重存在的把城乡融合关系视为单纯经济关系、资本下乡关系的重大矫正。

如果把城乡关系看成是单纯的经济关系,那么乡村振兴就很难成为十九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

因为如果从纯物质财富、GDP财富看,乡村除了能够为城市提供粮食、提供土地等资源外,其他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按照这一逻辑走下去,城乡关系就变成了单纯的市场关系、经济利益关系,在这样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关系下,乡村很难成为城市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城乡关系就会从城乡融合变成城市蚕食乡村的关系。

这显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要保证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不走偏,就必须从重建新型工农联盟关系开始。

四、“两山”理论的指导,决定了乡村振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乡村不具备承载现代工业产业的优势,但乡村具有发展生态产业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走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传统生产方式下,自然功能主要表现在土地价值上,但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指导下,自然功能为乡村产业发展了服务功能,土地不仅能够生产粮食,而且是乡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自然教育、林地经济、山地农产品等生态产业的重要资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降低碳排放总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中,中国独特的乡村绿色发展担当着重要使命。

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大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转型,实现生态产业化发展,是十四五乡村发展的新机遇。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5新型城镇化的可预见性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转型时期和新一轮城乡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战对 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 伴 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但是,受到 既 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 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
3.1新型城镇化六大核心目标
平等城镇化:平等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统筹与一体。主要表现在实 现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户籍与土地制度突破和 收人分配制度创新。 幸福城镇化:幸福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收人与安居。主要表现在实 现城乡居民收人普遍提高与居民收人差距的缩小。其中,居民收 人差距的缩小又包括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缩小和贫富差距缩小。 转型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结构与升级。主要表现在实 现产业链条高级化与梯度层次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和 现代服务业规模化。 绿色城镇化:绿色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环保与低碳。主要表现在实 现气候及生态优化和区域碳排放量下降。
3.1新型城镇化六大核心目标
健康城镇化:健康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生态与安全。主要表现在实 现污染与耗能降低、环境质量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和市民健康水 平提高。 集约城镇化:集约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节约与高效。主要表现在实 现城乡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和城乡各类已建成设施的高效利用。
其中平等城镇化与幸福城镇化目标对应民生内涵;转型城镇化 和绿色城镇化目标对应可持续发展内涵;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目 标对应质量内涵。6大目标彼此独立、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和支撑
2.新型城镇化内涵框架构建
1.从四个角度解读新型城镇化: ①从国内城镇化应对未来不确定需求的角度; ②从反思过去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错误做法的角度; ③从城镇化国际经验教训借鉴的角度; ④从当届政府执政的角度

理论文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理论文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科学推进城镇化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有利于系统把握推进城镇化的方向和重点。

结合学习中央最新精神,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至少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一是根本目的:农村居民的市民化。

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直观表象,也是根本目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XX-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7.3个百分点,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

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首要目标,这至少有两个突出标志:其一,将进城的农村居民户籍调整为城市居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这就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注重发挥城市群和中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当然,从改革的长远要求来看,最终目标是要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彻底破除附着在城乡居民身上的外在标签。

其二,让转变了身份的农村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

这是农民变为市民的实质要求。

《决定》提出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

4.在生活方式上:
工作专门化
交往多样化
5.在文化底蕴上:
多元性 开放性
技术性和商业性等特点。
城镇化的本质
城镇化是基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城乡区别,在一定
地域范围内形成城镇文明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一 定地域在载体上、人口上、文化上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等各方面向具有城镇特点的表现形态变迁的系统的、 动态的过程。
%
初期阶段
100 %
中期阶段
后期(完成)阶段
人口流动方向
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
80
城市化发展水平
60
乡村(农业) 社会
发展中国家
城市(工业) 社会
40
20
欠发达国家
城市化发展加速 时间
0
城镇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自觉选择
相对农村而言,城镇有 更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便 捷的交通通讯网络, 优质的 教育、医疗卫生资源等等。 因此,跃农门进城镇一直以 来是广大农村居民,尤其是 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城镇化的内涵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三、我国城镇化的阶段
四、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的特征:
1.载体上,体现出环境的高组织化和物质设施的 集聚化。
2.人口上,集中程度远高于乡村,职业多元化; 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简单化。 3.经济上,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乡村;经济部门门 类齐全、功能完备,经济结构上以第二、第三产 业为主,具备发达的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
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二、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城市与农村作为两类不同的社会
生态类型,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具有了不同的结构与功 能。这两个社会子系统要素及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存在的耗散关系构成了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梅㊀丽ꎬ倪新生摘㊀要: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城镇化问题ꎬ将其作为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ꎮ结合国情ꎬ我国必须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ꎮ新型城镇化有着新的时代背景㊁新的参与主体㊁新的发展目标㊁新的规划重点㊁新的建设道路㊁新的发展动力ꎮ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三大内涵:以人为本ꎬ城乡一体化ꎬ可持续发展ꎮ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思想的科学性㊁进程的协调性㊁方法的集约性㊁方向的人文性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ꎻ以人为本ꎻ城乡一体化ꎻ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9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1-0172-02㊀㊀一㊁新型城镇化的新度与传统城镇化不同ꎬ新型城镇化有着新的时代背景㊁新的参与主体㊁新的发展目标㊁新的规划重点㊁新的建设道路㊁新的发展动力ꎮ(一)新的时代背景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ꎬ前者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ꎬ在推进方式及战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ꎬ后者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ꎬ坚持新型工业化路线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ꎮ(二)新的参与主体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ꎬ各级政府是主体ꎬ对城镇化改革全权掌握ꎮ新型城镇化则加入了民众㊁企业等新主体ꎬ与政府 自上而下 地助推城镇化ꎮ(三)新的发展目标目标方面ꎬ传统城镇化注重外延扩张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ꎬ规模的增长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途径实现ꎻ而新型城镇化则以优化内涵为目的ꎬ对社会效益高度重视ꎬ同时还具有节约资源㊁环境友好和以人为本等特征ꎬ有效实现了城镇质量的提升ꎮ相对于传统城镇化ꎬ新型城镇化显著改善了过程中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ꎬ更好地促进了农民市民化转变ꎮ对于劳动力流动ꎬ传统城镇化对此放任不管ꎬ因而产生了住房困难㊁交通拥堵㊁资源紧张等社会问题ꎬ为此ꎬ新型城镇化创建了积分式和轮候式两种申请落户方式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可流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ꎮ(四)新的规划重点城市是传统城镇化的主要目标ꎬ尤其是大中城市ꎮ而新型城镇化则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重点ꎬ强调城乡协调发展ꎬ统筹发展ꎬ追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ꎬ考虑各方利益㊁总揽发展全局ꎮ其中ꎬ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不是将农村变为城市ꎬ更不是要求城乡同质化ꎬ而是遵循城乡地区各自的发展规律ꎬ实施差别化互补协调发展ꎮ(五)新的建设道路由于过分强调城镇化率的提升ꎬ传统城镇化耗费了大量的资源ꎬ破坏了自然环境ꎬ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速率缓慢ꎬ使得社会保障严重不足ꎮ新型城镇化则摒弃了这一指标ꎬ重视城镇化水平ꎬ在优化城镇功能㊁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ꎬ实施人文关怀ꎬ塑造个性特征ꎮ(六)新的发展动力发展动力方面ꎬ传统城镇化主要依靠传统工业化ꎬ通过在城市地区聚集产业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ꎬ扩大了城乡差距ꎻ新型城镇化则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型信息化ꎬ实现了城乡协调㊁联合㊁互动㊁互补发展ꎬ具有可持续性ꎮ二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三大内涵:以人为本ꎬ城乡一体化ꎬ可持续发展ꎮ(一)以人为本发展目标的人本性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始终贯彻的重点ꎬ要求城镇化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 人 不能是 物 ꎬ即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ꎬ不能将城镇化进程仅仅作为工作ꎬ以人民利益的实现和个体的发展为其终极目标ꎬ而是将其视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手段ꎬ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ꎮ因此ꎬ要促进城镇包容性的提升ꎬ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ꎬ从而切实保证城镇化质量的改善ꎮ(二)城乡一体化传统城镇化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两个部分ꎬ是一种二元体制ꎬ造成了城乡差距悬殊ꎮ因此ꎬ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对此做出改变ꎬ摒弃二元体制ꎬ坚持城乡一体化理念ꎬ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ꎬ以及市民㊁农民生活标准㊁方式和质量的同步发展ꎬ促进城乡融合ꎮ为了实现城乡经济融合ꎬ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对社会事业发展㊁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产业扩张进行统筹规划ꎬ集中全部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再分配ꎮ此外ꎬ为推动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ꎬ实现市民化转变ꎬ还应在就业㊁教育㊁医疗㊁住房㊁养老等领域给予非农就业人口有效保障和福利提升ꎬ以确保城镇化进程稳定有序进行ꎮ(三)可持续发展人口基数大ꎬ人均耕地面积小ꎬ资源㊁环境刚性约束凸显是我国基本国情ꎬ为此ꎬ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ꎬ就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ꎮ即放弃高污染㊁高消耗㊁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ꎬ向高效益㊁低污染㊁低消耗㊁低投入的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变ꎬ建立环境友好型㊁资源节约型城镇ꎬ在城镇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ꎮ三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ꎬ让全国人民品尝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国城镇化运动的核心目标ꎮ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可细分为就业目标㊁生态目标㊁基271公共管理Һ㊀础设施建设目标㊁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及城镇化程度目标等若干分支ꎮ(一)就业目标就业目标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工㊁新生劳动力㊁无业人员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情况㊁企业投资环境指数㊁职业技能培训补助㊁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及自耕农民转为工人或服务㊁管理人员的比例等ꎮ该目标反映了城镇㊁农业人口就业创业情况及企业投资水平ꎬ为农业人口职业转型及城镇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ꎮ(二)生态目标生态城市目标是指镇容村貌㊁城区绿化面积㊁空气质量指数㊁污染防治措施㊁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量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指标ꎮ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资源不是无穷的ꎬ为了保护自然生态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ꎮ通过检测资源环境目标ꎬ掌握了目前对资源与环境的实际利用情况ꎬ从而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ꎬ合理规划对城镇资源与环境的利用ꎮ(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公共交通网络㊁污水处理㊁生活垃圾处理㊁地下管道铺设㊁休闲娱乐设施㊁水电气供应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主要内容ꎮ基础设施是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ꎬ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㊁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ꎬ因此是城镇化过程中物质建设的最基础目标ꎮ(四)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城镇常住人口的娱乐设施㊁保障住房㊁基本医疗卫生㊁基本养老㊁就业服务㊁义务教育的覆盖率是基本公共服务目标的主要内容ꎮ这既是社会中每个个体生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ꎬ更是政府机关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ꎮ因此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在反映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同时ꎬ也是考核有关部门执政成绩的重要指标ꎮ(五)城镇化程度目标质量目标与数量目标是衡量城镇化程度的两大板块ꎮ其中前者是指城乡协调发展程度㊁城镇化推进效率㊁城镇发展质量及城乡居民对环境㊁生活㊁生产需求的满意程度ꎻ后者则包括城镇数量㊁城区面积㊁城市人口㊁第二第三产业比值㊁城镇化率等指标ꎮ虽然数量目标是反映城镇化程度的客观指标ꎬ能够清晰且直观地表示城镇化进程ꎬ但是衡量城镇化程度不能仅参考这一类指标ꎬ还应结合质量目标的表现ꎬ在系统内部进行审视ꎬ从而自内到外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ꎮ四㊁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新型城镇化道路既不同于传统城镇化道路ꎬ又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有所区别ꎬ是我国在长期的城镇化进程中经过摸爬滚打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道路ꎮ简而言之ꎬ其具有下列特征:(一)思想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城镇化的指导理念ꎬ这也是其相对于其他城镇化道路最显著的特征ꎮ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ꎬ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ꎬ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ꎬ以人民意愿为导向ꎬ引导城乡科学稳定发展ꎮ(二)进程的协调性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协调性是其另一大特征ꎮ其主要体现在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ꎬ通过统筹规划经济社会㊁城乡及区域的发展ꎬ建立了不同规模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ꎬ确保了城镇化进程的有序稳定ꎮ(三)方法的集约性以已有的城镇物质基础为根基ꎬ整合城镇内部各组成要素ꎬ深化城镇内涵㊁健全城镇结构㊁提高城镇质量是集约化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ꎮ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凸显㊁人口基数大㊁可用耕地面积少的基本国情ꎬ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选择ꎮ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放弃高污染㊁高消耗㊁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ꎬ向高效益㊁低污染㊁低消耗㊁低投入的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变ꎬ建立环境友好型㊁资源节约型城镇ꎬ在城镇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ꎮ(四)方向的人文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ꎬ要求城镇化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 人 不能是 物 ꎬ不能将城镇化进程仅仅作为工作ꎬ以人民利益的实现和个体的发展为其终极目标ꎬ而是将其视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手段ꎬ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ꎮ因此ꎬ要促进城镇包容性的提升ꎬ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ꎬ从而切实保证城镇化质量的改善ꎮ(五)道路的生态性新型城镇化道路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ꎮ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ꎬ兼顾生态环境的美化与保护ꎬ这是其生态性的体现ꎮ生态化的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维护给予了高度关注ꎬ追求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与保护ꎮ为此ꎬ要建立 生态农业 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ꎬ鼓励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ꎻ建立 生态工业 ꎬ发展清洁能源工业ꎬ关闭高污染㊁高排放的企业ꎻ建立 生态城镇 ꎬ加强城镇绿化建设ꎬ重视对河流湖泊㊁风景名胜的保护ꎮ参考文献:[1]吴江ꎬ王斌ꎬ申丽娟ꎬ等.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ꎬ2009(3):78-81. [2]王莉荣.广西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J].广西社会科ꎬ2013(12):35-43.[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ꎬ2001(7):28-32.[4]张占仓ꎬ孟繁华ꎬ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对策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ꎬ2012(4):103-106.[5]牛晓春ꎬ杜忠朝ꎬ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J].干旱区地理ꎬ2013(2):354-361. [6]李明秋ꎬ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ꎬ2010(12):182-186.作者简介:梅丽ꎬ女ꎬ湖北黄冈人ꎬ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ꎬ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宏观经济分析ꎻ倪新生ꎬ男ꎬ山东东明人ꎬ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ꎬ高级经济师ꎬ研究方向:城市建设与乡村发展ꎮ371。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意义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但是解决已经进城的几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享受公平待遇问题,而且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的的大事。

作为位于祖国西南部的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XX省与全国同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更是具有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壮举。

一、影响世界的重大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这场预计未来20年内由3亿农民移居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革,将为中国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提振世界需求释放巨大动能。

(一)我国的城镇化能够使地球上十几亿人迈入现代化行列,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1/4,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全球X围来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实现社会公平、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都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

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

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

在交往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中出现。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扩大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无疑,我国未来的城镇化要走的是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适合现有国情加快整个社会经济转型的大战略。

真正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未来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新型城镇化的三方面特征近代各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以城市化为基本的标志。

正是由于产业和人口快速地聚集于城市之中,一方面形成了生产资源的集约使用效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市场效应,为实行社会大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交换环境。

至今为止,城市化率仍然是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51%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不小,推进城镇化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

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无疑将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整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行业在当地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快后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本身也有一个动态的升级过程,对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更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产业升级则是推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是社会组织的升级。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把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市民,由此而会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基层组织的市民化。

与传统意义上分散居住的村民不同,生活在城镇的居民将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识,这包括对当代科学文化的追求和政治民主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城市化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理念被提出,作为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公平共享的城镇发展模式,主旨在于创造适合人居住和生产的城市环境,推进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和仪式化多重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类本质和社会本质应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关注人与城市的兼容性,创造适合居住和生产的城市环境,让城市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

二是提出可持续城市发展体系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市化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

重要理念是破解资源瓶颈,保障城市发展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三是在推进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有所创新。

为了提高城市户籍人口的就业机会,结构性改革和升级是城市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因此,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引导城市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城市竞争力。

四是关注城乡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旨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小城市和农村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路径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呢?这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市场实际需求和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和方案。

下面是一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路径:一是推进城市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提高城市的建设、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绿色经济建设。

二是加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市经济优质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城市与农村、城市内部之间的协同发展,坚持人与城市相适应、城市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协调”——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协调;与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相协调;人口积聚、“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相协调。

怎样实现这四个协调发展呢?归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一、城镇化的基本内容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城乡人口变动,也包括人口质量的提高;既包括人口在城乡比例上的变动,也包括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既包括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包括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内容;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也包括城镇自身发展1.1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第一基础产业发展,实现了人口的生产模式与收益基础的变化,保证了农民离开土地后按照城镇方式生活的基础,因此产业的集群效应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城镇化的背景与推动力。

中国城镇化初期结合国情,选择了工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化新的推动力。

1.2人口聚集是第二个基础城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规模化聚集是基础。

在我国现行城市等级体系划分中,每一级别都有关于非农业人口数或比例的规定。

比如,过去一直以5万人口的城镇居民,作为比较合理的小城镇集约化标准,但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未来发展中,就地城镇化和旅游城镇化,评价可能会有较大不同。

1.3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基础居民居住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仅不能满足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需要,还会影响农民进镇建镇、集聚产业的进程。

新型城镇化强调消费升级和城市智能化新型城镇化,精细作管理将体现在“信息化”、“智能化”。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可见未来的城镇化进展中不再是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更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城市、智能化城市。

新型城镇化名词解释

新型城镇化名词解释

新型城镇化名词解释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发展模式,其目标是建设优质环境、智慧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城镇。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指向四方面: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

经济方面,新型城镇化要求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创新、实施经济转型升级,来提升城镇经济的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方面,新型城镇化需要改善城市的社会环境,通过实施城市社会福利政策,改善城市的社会贫富差距,提高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城市社会结构的优化,实现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方面,新型城镇化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管理等方式,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建设绿色城市,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化方面,新型城镇化注重城市文化的发展,通过保护和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实现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城市更加文明、更加具有独特魅力。

总之,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旨在改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模式。

它要求城市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为重点,以建设优质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推进城市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各方面,而且还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城市居民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改变城市发展的格局。

它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值得我们积极推进和发展。

学习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课件(一)

学习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课件(一)

学习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课件(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更是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之一。

学习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课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目标,促进我们更好地参与和支持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指在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在坚持“五新”城镇化的总体方针下,根据当地情况,以适度规划、有质量发展为要求,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加快城镇化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城市。

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张,更是城市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城市。

具体而言,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以下目标:1.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城乡差距缩小;2.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资源、环境保护有所加强;3.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转移就业顺利实施;4.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险覆盖率普遍提高;5.城市管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与文化内涵不断提高。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1.建设集约、节约、绿色的城市。

坚持节约集约发展原则,推进城市宜居化、智慧化和生态化。

2.推进人口自由迁移。

完善城乡户籍制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落实城镇低保和医疗保障。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加强城市群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建设以区域性核心城市和发展极点之间的联系为主题的城市体系。

4.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软硬件”水平,推动城市要素集聚。

5.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区管理和公共安全。

6.落实城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管制,合理布局城市用地,保护城市公共绿地和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学习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课件,是我们更好地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目标,正确理解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能够更好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

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

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

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

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

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

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

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

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

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的理解

新型城镇化的理解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解1.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为什么要提出新型城镇化?关于这一问题牛文元认为,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

王鹤等在《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未来选择》一文中提到,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 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

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王凯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模式思考》一文中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体现在“以人为本,四化互动,生态文明,布局合理,弘扬文化”等5个方面。

认为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成绩大,问题也多。

过去城镇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高发展速度、高的经济成就”两个方面;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低的初级成本,低的发展质量”两个发面。

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

作为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种理念,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对传统城市化道路的一个系统性扬弃。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涉及到城市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不能孤立地从单个城市来讨论,必须站在全国的高度来审视。

具体来说,从空间、人口、经济、生态等几个方面来看,新型城市化道路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市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三是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发展的城市化;四是新型城镇化是环境友好的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城 镇 常 住 人 口 也 能 够 享 受 相 应 的 城 镇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 二 是
实 施公 共服 务均 等 化 和户 籍 制 度 。通 过 差异 化 的落 户 政 策
来 实现 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转换 。
2 .城 乡 发 展 的 一 体 化 传 统城 镇化 的诟病 是 ” 不 均衡 ” 。 目前 , 我 国 东 部 与 中 部 和 西 部 的地 区 差 异 以及 城 乡 发 展 不 协 调 影 响 着 城 镇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然 而 , 新 型 城 镇 化 发 展 道 路 解 决 了 传 统 城 镇 化 诟
… … … … … … …
文 献识 别码 : A
… … … … … …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5 2 9 2 ( 2 0 1 6 ) 3 6
… … … … … … … …
{ i

目前 , 中 国 提 出 的走 一 条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新 型 城 镇 化 道 路, 这 是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 城 镇 化 道 路 , 也 符 合 中 国发 展 实 际 。 中 国城乡 二元 体制 影响 了城 乡发展 的一体 性 , 三 农 问 题 也 制 约着 农村 经 济 发 展 , 新 型 城 镇 化 可 以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上 述 问
差 异 。与传统 城镇 化相 比, 新 型 城 镇 化 的 发 展 更 强 调 人 的 作
用 。本 文将新 型城 镇化 定义 为 : 是在 政 府 和市 场 的共 同引 导
下, 以“ 以人 为本 ” 为 指 导思 想 , 走 一 条 以 人 为本 、 统筹发展、
我 国城镇 化发展 非 常迅速 , 也 取 得 显 著 的 成 效 。但 是 随 着 城镇化 进程 的加 快 , 也 出现 了很多 突 出 问题 , 如: 建 成 区 过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 (5)2.1 以人为核心的核心理念 (6)2.2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7)2.3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8)三、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分析 (9)3.1 人口城镇化 (11)3.2 经济城镇化 (12)3.3 社会城镇化 (14)3.4 生态城镇化 (15)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17)4.1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18)4.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19)4.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0)4.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2)4.5 加强城市社会治理创新 (23)五、案例分析 (24)5.1 上海新型城镇化实践 (25)5.2 丹麦哥本哈根新型城镇化经验 (27)5.3 中国杭州新型城镇化案例 (29)六、结论与展望 (30)6.1 结论总结 (31)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2)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3)一、内容概览理论内涵:阐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强调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和空间的转变,更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

特征分析:探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分析这些特征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体现和作用。

实现路径: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包括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合理流动等方面。

实践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阐述在实践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

展望与反思: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加深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学习心得一.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理念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涉及到人口聚居、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政府服务等各种因素。

2012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正式确立了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在原有城市化内容的基础上,赋予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内涵。

概括起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因素。

强调人口城镇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即“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它要求以市民为主体,围绕人民群众现代化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完善的城镇承载条件和现代化生产、生活服务。

新型城镇化要求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即解决好进城农村人口彻底离开土地,永久居留城镇的问题。

不但要解决好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城市各项保障,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还要解决好他们的支付水平和支付水平问题,让他们能体面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融入现代化经济文化生活方式。

解决好这些问题又必须解决好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问题,以形成有效合理的就业空间。

2.节约、集约使用资源,尤其是要集约、节约配置土地资源。

李克强总理强调,“推动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

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推动城镇化建设向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和低能耗转变,实现各种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防止“摊大饼”、盲目“圈地造城”,准确处理和解决好城市化建设与农业用地的矛盾。

3.注重环境友好发展。

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高度化,使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其中既包括了对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美化、绿化要求,对水和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包括了对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者:杨荫凯来源:《财经界》2014年第02期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科学推进城镇化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有利于系统把握推进城镇化的方向和重点。

结合学习中央最新精神,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至少应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一是根本目的:农村居民的市民化。

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直观表象,也是根本目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00-2012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7.3个百分点,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

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首要目标,这至少有两个突出标志:第一是将进城的农村居民户籍调整为城市居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这就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注重发挥城市群和中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当然,从改革的长远要求来看,最终目标是要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彻底破除附着在城乡居民身上的外在标签。

第二是让转变了身份的农村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这是促使农民变为市民的本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较之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所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专设一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为了体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对待城镇化对象的农民所采取的基本政策应当是:“解放农民、服务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善待农民。

”所谓“解放农民”,就是把剩余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从事非农产业,也鼓励他们到城镇安居乐业;所谓“服务农民”,就是在农村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所谓“投资农民”,就是增加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含量,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所谓“转移农民”,包括产业转移,即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力,还包括区域转移,即向城镇转移;所谓“减少农民”,就是减少农业人口数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所谓“善待农民”,就是让进城的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做到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待遇平等。

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城镇化才能健康推进,才称得上符合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而传统城镇化则是把重心放在城区的空间扩张,即建设新城区上。

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城镇化”超越于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的体制性条件: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低价从农民那里获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给开发商;从现行财政体制上看,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出让土地的所有出让金,补充预算内财政资金。

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与其相联系,这种模式只实现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即“半城镇化”,却无法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

因为后者需要地方政府承担繁重的责任和义务,即必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

由此可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选择新型城镇化较之传统城镇化,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难度也更加大。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镇化,继续沿着传统城镇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极其有限的可开发土地,不允许再走粗放型的城镇化道路,否则,就会严重威胁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况且,这种模式背离城镇化的初衷,即“以人为本”。

换句话说,这种模式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再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拉力都会削弱下去。

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先放开小城市和小
城镇的户籍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

但是,由于小城市和小城镇普遍存在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就业机会较少,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对农民不具吸引力,真正乐意到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不多。

反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仅产业集聚程度高,就业机会多,而且公共服务水平也高,深受农民的喜爱。

但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很高,限制很严。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农民越喜爱、越渴望的城市,越难落户;农民越不喜爱、越不想落户的城市,却越容易落户。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大大增强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包括居住功能)。

应当进一步指出的是,为了从体制上抑制“土地城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还必须进行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特别是其中的征地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改革将会削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能力,进而削弱“土地城镇化”的动力。

即将深化的征地制度改革包括: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实行十七届三中全会早就提出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严格界定公益性与经营性建设用地,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行政性征地范围,不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城市对非公益性用地需求,只能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加以解决,再也不需要经过地方政府征地这个环节。

这些改革措施的推
进,将使地方政府很难通过低价征收、高价转让的方式赚取价差,土地出让收入明显下降的局面将会出现。

2013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我们应当“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2013年1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的篇幅论述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

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这就决定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或首要任务。

其实,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背后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悬殊差
别。

目前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就有20多项,涉及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义务兵退役安置、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各个方面。

户籍制度演变成与户口性质和登记地相挂钩的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制度。

这就决定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相匹配,其目标是尽快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分配功能。

我们热衷于户籍制度改革,就必须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多做文章。

就像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所实行的粮票制度。

当时之所以实行按粮票计划供应城镇居民粮食的政策,是为了保证城镇居民购买到计划供应的价格便宜的粮食。

但随着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即由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用粮票购买的计划供应的粮食价格,和从市场上购买的非计划供应的粮食价格趋于一致,粮票就自然而然地消亡了。

所以,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都说是政府取消粮票,这种说法不科学;应当说粮票的功能自动消亡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如果用粮票供应的粮食价格还显著低于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粮食的价格,粮票的功能就不会自动消亡,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取消粮票就会引起城镇居民的强烈不满。

由此可见,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取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缩小的进程,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自然而然地消亡。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户籍
制度改革的目标是“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而要缩小乃至消除农民工与市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必须支付高昂的公共财政资源。

那么,这部分费用该由谁来承担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

”毋庸置疑,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首先应当由政府承担。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应当是服务型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部分和比例。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部分社会保障......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

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

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区域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这就要求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不能像以往那样只考虑户籍人口,应当把没有户籍的那部分农民工也考虑在内。

为此,须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其次,接纳农民工就业的企事业单位,也要承担一部分成本,主要是为农民工缴纳“三金”,有条件的单位(特别
是用工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应考虑为农民工提供住房条件或补贴农民工购租住房。

当然,进城农民工也应当承担一部分成本。

农民工筹集这部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创造条件,让农民工在农村的承包地流转起来,让住房和宅基地入市交易。

增加进城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为其转化为市民、在城镇安家落户提供资本积累。

责任编辑:杨再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