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合集下载

方言词典动植物名称的收录和解释_李海霞

方言词典动植物名称的收录和解释_李海霞
① 百脚 , 一种爬 虫 , 体扁 平 , 灰褐 色 , 足长 而多 , 似 茸毛 , 向 两侧 分 开 , 爬行敏捷迅速 。《 阿拉宁波话》(1991) ② 豪猪 , 刺猬 。《 浏阳方言研究》(1998) ③ 大头菜 , =〖疙瘩菜〗, 腌制了的苤蓝 。《 武汉方言词典》(1995) 的 一种 , 毛黑 , 猫头 , 夜里在野 地里哼哼地 叫 。《河 北方 言词汇编》 ⑥ 飞蛾儿 , 蝴蝶 。《 四川方言词典》
25 头鱼 , 胖头鱼 , 身体暗褐色 , 鳞细密 , 头大 , … …是重要 的食用 鱼之一 。《 武汉方言词典》 26 蚰蜒 , 蜈蚣 。《 敦煌方言志》 27 拆屁虫 , 臭板虫儿 。《嘉定方言研究》(1993) 28 叫咕咕 , 蝈蝈儿 。 又说叫鸡鸡 , 叫鸡子 。《 四川方言词典》 29 伙头 , 黑鱼 。《 徐州方言志》 30 草蜢 , 蚂蚱 。《 福州方言词典》 31 包菜 , 洋白菜 。《 浏阳方言研究》
37
38
39
按 , 18 西瓜虫 ,《浙江动物志·甲壳类》列为甲壳纲卷甲虫的别 名 , 此虫有十三对脚 。作者没有指出西瓜虫的生物学类属 , 可能被 人误解为昆虫 。 1 9纺线婆 , 恐怕是螽斯科的纺织娘之类昆虫 。 20 大飞禽 , 恐怕是蟋蟀科的昆虫 。 2 1 老等 , 是鹭科的苍鹭 , 见《中国 动物图谱·鸟类》 。其余未详 。 4 .用方言俗名解说 , 而没有出通用名称或汉语学名 。 方言俗 名的所指范围模糊不清 , 使用区域狭窄 , 各地还可能不一样 , 缺乏 科学性 , 不适合用作当代词典的训释用语 。
36
624 个 , 约占该书 9520 个词的 6 .8 %。 但是若囿于这个词表收词 , 就只能收到一些“大路货” , 基本上是畜产粮菜的名称 , 且许多与普 通话相同 , 却遗漏掉大批野生的动植物名称 。 我们必须跳出语言 研究者的知识圈子 , 下工夫深入农村和牧场 , 接触农牧民中的中老 年人 , 才可能收集到那些相沿久远而不大为城里人所熟悉的叫法 。 李行健先生主编的《河北方言词汇编》(1995)就做得较好 。 该书将 方言词按意义分为 27 个大类 , 其中动植物占 3 类 :树木花草瓜果 , 蔬菜 , 虫鱼鸟兽 。每大类中又分小类或小场 , 如“蔬菜”类下一种菜 名为一个小场 , 其[ 韭菜] 场中[ 韭黄] 下列“韭芽” 、“黄韭”等 6 个地 方名 。动植物体的部分 、干菜腌鱼及“萝卜糠了”等性状也作为词 条收入场中 。作者们不辞辛苦地调查了 149 个县区方言点 , 该书 收词达 3 万余条 , 动植物名达 3084 条 , 约占 1/ 10(干菜腌鱼等食 品名和性状名未计入)。 收集动植物名的第三条有效路径是利用 动植物志 、动植物图谱等生物学专书 , 这些书在正式名称之下往往 列有别名 , 有的别名即是地方名 。 地方性的动植物志和图谱所列 的地方名 , 更有利用价值 。 二 、 动植物名称的解释 。 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 , 麻烦也 较多 。 方言词典(包括方言志 、方言研究专书里的词汇表 , 也具有 词典性质)的释义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 1 .对释词所指的类别不清或错误 , 有的简单用上位类名对释 (以下打横线的是对释词)。

辽西走廊动物类方言词语的隐喻研究

辽西走廊动物类方言词语的隐喻研究

辽西走廊动物类方言词语的隐喻研究作者:王家齐安拴军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02期摘要:动物类隐喻词语是辽西走廊一带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用动物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特定语境下的语义,既能准确地表达含义又具有幽默成分。

从调查可知,哺乳类动物如虎、熊、猫、狗、猴等组成的词语在辽西走廊一带方言中所占的比重较高,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出现的频率较低。

本文首先列举众多动物类隐喻词语及其含义,然后探究动物类方言隐喻词在辽西走廊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出这些动物类隐喻词语的特点。

关键词:辽西走廊;动物类方言;隐喻词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辽西走廊一带的方言多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覆盖盘锦、锦州、葫芦岛等地,这些方言因其直白易懂、生动幽默等特点给各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狼崽子”“熊包软蛋”“白眼儿狼”“狐狸精”等词语在口语中我们也经常听到。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词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与动物有关,以动物做比喻。

如此简单直白的表达,既能一语中的,又言简意赅,而且表达的效果传神幽默。

这正是辽西走廊方言中动物隐喻词汇的魅力所在。

所谓动物隐喻,是一种以动物来喻人的修辞手段,更是认知领域下思维模式的体现。

动物类方言词语中的隐喻现象是把某种动物最突出的特点附着到特定人群身上,通过建立动物与人的共性来突出某一类人的特点。

由于人类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已熟知动物的典型特征,因此,对于动物类的方言词语的隐喻现象,即使没有听过,大概也能猜到隐喻词所表达的含义,當我们使用动物类方言词语来隐喻时,也不必过多解释,从而达到省力、高效、生动的表达效果。

一、辽西走廊动物类方言隐喻词的种类及其含义我们把实地调查的词条以及在书籍中收集的语料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五大类,举例如下:(一)与鱼类有关的词条1.【鲇鱼找鲇鱼,嘎鱼找嘎鱼】用来说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鲇鱼找鲇鱼,嘎鱼找嘎鱼,狐朋自然找狗友。

动物词汇名词动用的概念隐喻阐释

动物词汇名词动用的概念隐喻阐释

动物词汇名词动用的概念隐喻阐释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动物的身体特征、能力、习性、行为等都与人类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人类常使用动物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等。

这种使用动物词汇的方法就称为动用概念隐喻,本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阐释。

一、什么是动用概念隐喻?动用概念隐喻指的是人们使用动物词汇来表达某一概念,从而给人以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这种方法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行为、心理、习惯等,如“狐狸精”、“老鹰抓小鸡”、“羊入虎口”等都是动用概念隐喻的例子。

动用概念隐喻是一种比较常见而且也很具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二、动用概念隐喻的作用动用概念隐喻常常被用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将某一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动物联系起来,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这一概念的含义。

例如,“毒蛇”这个形容词可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轨,而“蜜蜂”则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

另外,动用概念隐喻还可以产生比较有趣的效果,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让听者或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记忆所表达的内容。

例如,“拖泥带水”、“卖萌”等都是比较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效果较好。

三、动用概念隐喻的种类1. 形容词修饰动物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动用概念隐喻,它通常使用某一动物词汇来形容一个人的特点或行为,如“鸡肚鸟肠”、“老鹰抓小鸭”、“狐狸精”等等。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让人更加形象地理解这些性格或行为。

2. 动物之间的关系这种类型的动用概念隐喻通常是通过某些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狼狈为奸”、“狗咬狗一嘴毛”等等。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准确地表达出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3. 动物的习性或行为这种类型的动用概念隐喻通常是通过某些动物的习性或行为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习性。

例如,“熟能生巧”中的“猴子爬树”、“狗仗人势”等等。

这样的比喻方法可以通过动物的形象化来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表达的意思。

四、动用概念隐喻的优缺点动用概念隐喻的优点显而易见,它能够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使人理解和记忆起来更加容易和深刻。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这是 幽 默 的东 北人 在 调侃 某 个 人能 言善辩 ,话 语 富有生 活化气 息 ,
里 直接 按 照它 们 的体 貌 特征 和 秉性 习惯 来称 呼的 , 简 单明 了 , 形象 直观 。
比如:
稀 ,有 着十分 丰富 的动植 物资 源 , 各 民族 以狩猎 、 捕鱼 和农 耕 为主 , 人 们 在 长期与动 物的接 触中 ,逐渐 了解 、 驯化 和使用 动物 , 于是动 物词汇 便有 了很 多形象 的比喻。
发 展 的过 程 中, 受到其 特有 的 自然 地 理坏境、 历 史和 文 化等 的影 响 , 产 生
了很多具有 特色的方 言词汇 。 其 中的 动 物名词 就颇具 特色 , 东北人 对动 物 的称 呼形 象生 动 , 对 动物名词 的使 用 既幽默诙谐 , 又不失 庄严 。 东 北方言 中动物名词 的特 点
( 一) 动物名称 直观易懂 有一 部 分 动物 名 称在 东 北 方 言
死掉 ,等 于 农 民 的辛苦 劳 动付 诸 东 流。 但 百姓 以一种 乐观 的态度 来面对 它, “ 听蜊蜊 蛄叫 , 还 不种地 了” , 也就
引 申为 在 阻力 面前 , 不 要气 馁 , 不要 在意别 人 的眼光和想 法 , 勇敢 的做 自
方 话 的关 系有 这样 一 段描 述 : “ 我们 设 想 ,北京 话 的源头可 能在东 北 , 随 着 满族 入 侵 , 居 民 内迁 , 东北 方 言 的 扩 散波涉 及到北 京及其 附近地 区 , 覆 盖 了原来 的北 京 土 话 ,使其 成 为底 层” 。 东北方 言与普通话 的语音相近 ,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围 1 喙 亮
现代汉 语一般 分为 七大方 言 区 , 东 北方言 属于北 方方言 的一个 分支 。 《 历史语 言学》 中关于东 北方 言和北 东 北方 言里 , 动物 名词在 语法 上 具 有鲜明 的方 言烙印 。 例 1 :对 动 物 的 称 呼 多 加前 缀 “ 老” , 如 老牛 、 老抱子 ( 孵化小 鸡的母 鸡) 、 老鸹 ( 乌鸦 ) 、 老 黄( 黄 鼠狼 ) 等。 例 2 : 对动物称 呼多用后 缀“ 子” 。 如 鸭子 、 杨喇子 ( 刺蛾 ) 、 傻狍子 、 黑 鱼 棒 子等等 。 这些语 法特征 , 显 示 了东 北 方 言 的特点 。 人们 这样称 呼 自己熟悉 的动 物 ,又表 现 出 了东北 人 对 动物 的 喜 的动 物 , 在饲 养它 们 的过 程 中 , 也创 造 出一些 有意思 的词 汇。如 : 鸡蹬狗

认知隐喻学视角下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研究

认知隐喻学视角下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研究

认知隐喻学视角下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研究作者:滕宇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0期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隐喻研究由修辞手段转向认知方式,而近年来,隐喻研究呈多样化趋势。

本文通过对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现象进行盘点和分析,来剖析其深层次的语言规律和民族文化特征,既探究了动物隐喻的认知模式,又展示了东北方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认知隐喻学;动物隐喻;东北方言一、引言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认知模式让语言使用者借助已知事物来理解、描绘未知事物,从而产生新的概念范畴,新的语义认知。

在各种隐喻词汇中,人体词、植物词和动物词都占有很大的比例。

古往今来,动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朝夕相处之下人们对许多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有着较为深刻地了解,随着人们发现动物与人类活动存在的诸多相似之处,动物隐喻也在人类语言中占据越來越重要地位。

迄今为止,虽然学界对于隐喻的研究十分多见,但对于动物隐喻的研究却尚不充分,而且大多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对照(廖光蓉,2000;詹蓓,2003)[1][2]、文学分析(李巧慧,2004;胡家峦,2006)[3][4]等领域,尚无学者以东北方言为语料来研究动物隐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东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

“东北文化在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中形成了同心同德、顾全大局的精神,并且成为东北人的一种精神家园”[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产出。

方言是某地区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东北方言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

二、隐喻的工作机制传统观念认为,隐喻只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形式,亚里士多德曾提出“隐喻可以对语言起到装饰作用,它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6]。

这种观念主要强调隐喻的美学功能,强调隐喻是存在于正常语言之外并需要特殊理解的修辞手段,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修饰物。

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考察

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考察

交流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考察盛 树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本文对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进行了考察,整理归纳了现收录于东北方言词典中的所有带“熊”字的词语。

从“熊族”词语的词性、隐喻机制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指出“熊族”词语形成背后的隐喻认知模式,以及“熊族”词语的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

关键词:东北方言;“熊族”词语;隐喻;色彩意义一、引言东北方言中有许多带“熊”字的词语,如“熊孩子、挨熊”,这类词语十分生动、形象,可以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人的状态特征。

下面笔者就对带“熊”字的东北方言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二、与“熊”有关的东北方言词语(一)带“熊”字的名词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常常会用“熊”来形容与熊的外形、体态特征相似的人。

(1)比喻无能、懦弱的人:熊货、熊包、熊色赖、熊玩意儿。

(2)比喻人难看、窝囊、软弱的样子:熊色(shǎi)、熊相、熊样儿、熊架儿。

(3)比喻软弱、无能的话:熊话。

(4)比喻(人出的)坏主意:熊趟儿、熊招儿。

(二)带“熊”字的形容词北方人常用带“熊”字的形容词讽刺、挖苦人。

包括:“熊拉巴唧”形容人软弱无能;“熊气”形容人胆怯、懦弱;“熊态”形容人服输、服软;“熊头日脑”多形容莽撞之义,有时形容人蔫头蔫脑,萎靡不振;“熊汤”形容人软弱、放赖;“熊到家”形容人窝囊极了。

(三)带“熊”字的动词“熊”作为一个词,包括以下几个义项:欺负;(用不正当手段)索取;骗;训斥;软弱、无能、畏缩、支持不住。

前四个都是动词,只有第五个是形容词。

除了“熊”字还有“熊个紫的”“熊住”这两个带有“熊”字的词语也是动词。

三、“熊族”词语中的隐喻认知模式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已经不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

这些带“熊”字的词语,正是隐喻这一人类的认知思维模式指导的结果。

(一)“熊族”词语隐喻的经验基础隐喻作为人的一种认知模式,其经验基础就是人体的经验。

棕熊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人们较为熟悉,且棕熊的体长跟成年人的身高相近,可以直立行走,因此人们在想要对别人进行评价、描述时,就常常会使用与人的形体相像的棕熊。

动物歇后语中的隐喻映射研究

动物歇后语中的隐喻映射研究

在 漫 长 的历 史 发 展 进 程 中 , 物 与 人 类 结 下 了 动
不解 之缘 , 些 甚 至 成 为 了人 类 最 亲 密 的朋 友 。逐 有
有 关 动 物 的 歇 后 语 进 行 了 收 集 和 整 理 , 究 它 们 的 研
构 成 方 式 和 特 点 , 在 此 基 础 上 运 用 认 知 语 言 学 中 并 有 关 隐 喻 映 射 的理 论 进 行 分 析 , 期 加 深 人 们 对 汉 以 语 此类 歇后 语 的理解 和认识 。
The Re e r h n t e a o ialM a pi n he Ch n s ie r ksa utAn ma s s a c o he M t ph r c p ng i t i e e W s c ac bo i l
ZH A0 is S .i
( o eeo H maie ,hj n oma U i rt,hj n ih a3 10 C ia C l g f u nt sZ ei gN r l nv sy Z ei gJ u 2 04, hn ) l i a ei a n
动 物歇 后语 中的 隐喻 映 射研 究
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
( 江 师 范 大学 人 文学 院 , 江 金 华 3 10 ) 浙 浙 20 4
摘 要: 动物歇后语可 由单 个动物意象构成 , 也可 由两个动物意象构成 。当 由两个动物意象构成时 , 两个 动物 意 这
象的表现形 式 、 位置关系和意义关系都是不 同的 。根据认知语 言学 有关隐喻 映射 的理论 , 我们 将动物 歇后语 中 的隐喻映射分为动物特性 映射和文化背 景映射两 大类 , 并且发 现这些 隐喻 映射 不是孤 立存在 的 , 而是 形成 了一

东北方言词语详解

东北方言词语详解

东北方言词语详解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词语详解,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当然东北方言的词语太广泛,相对来说词语也特别多,我只列举出一部分的词语:1,喇子:塑料水桶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3,棒槌:人参,以前洗衣服用的棒子4,苞米:玉米5,被垛:指几床被摞在一起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7,石砬子:陡峭的石头山8,喝咧:唱歌9,喇忽:遇事疏忽不够细心10,列巴:面包11,母们:我们12,那嘎哒:那个地方13,干哈:干啥14,稀罕:喜欢15,贼:非常和特别,很16,犊子:混蛋17,扯犊子:胡说八道18,埋汰:脏19,得瑟:不务正业或臭美20,整个浪儿:全部21,随份子:随礼,随人情22,松明子:含松脂的木柈儿23,水筲: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24,双棒儿:双胞胎25,甩剂子:“一甩剂子走了”,意为很不高兴的走了,不管了。

26,上外头:上厕所27,上赶着:主动28,善茬子:指软柔可欺的人29,傻得呵的:痴呆的样子30,傻拉吧唧:傻拉吧登,憨傻,痴呆31,扫帚疙瘩:磨残的扫帚32,赛脸:小孩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

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33,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

3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膈应:讨厌特别不喜欢36,嘎咕: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

38,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半个成年人。

39,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

40,土鳖了: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伯灵盖:膝盖42,做喔:立刻43,麻儿溜儿地:快点地44,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

拨弄45,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

46,得意:喜欢。

47,掰扯:理论、研究,分析,计算,说道理48,白唬: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4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50,刺挠:身上痒。

东北方言词汇中动物词的妙用及文化内涵分析

东北方言词汇中动物词的妙用及文化内涵分析
青年与社会2015年8月上g22期总g604期东北方言词汇中动物词的妙用及文化内涵分析刘启迪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摘要东北方言被称作是比较形象的语言而动物词的妙用对这种形象性起到以很好地了解其形象性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且进一步地了解东北的自然与文化信息

现 ,所 以用来 形容人多。拿 鸭子上架根据鸭子本身不会上架 的生活习性来形容人做一件事很为难 的情况 。 着眼于动物 的声音 。方言 : 狼哇地 、公鸭嗓子 、鬼哭狼 嚎。以上三个 词都是根据动物的声音来命名的 ,如 : 狼 哇地 是 由于狼 叫的声音很大而来形容人哭 的声音很大 。公鸭 嗓子 又由于鸭子的声音 沙哑并且不好 听来形容人的声音不好听 。 着 眼于动物给人 留下的性格印象 。方言 :白眼狼 、 驴性 、 傻狍子。 以上三个词都是根据动物给人 留下 的印象而命名 的。 如 :白眼狼 ,因为狼 比较没有人性 ,所 以来形容忘恩负义 的 人 。在人们的印象 中驴都是脾气特别倔和急 的 ,所 以用 驴性 来形容 人脾气倔 ,不容易顺从 。傻 狍子 的一种没有 防范心 , 而且好奇心特别强 的动物 ,给人一种很傻 的感觉 ,所 以用 他 来形容 比较傻 ,比较笨的人 。 着眼于动物的动作 特征。方 言 : 钻天猴儿 、狗抢屎 、穿 兔子鞋 。以上三个词都是根据动物的动作 特征来命 名的 , 如 : 钻天猴儿 由于猴子 的动作很快 ,所 以给这种动作快 ,突然升 天 的爆竹命名 为钻 天猴儿 。由于狗抢 吃的时候 都是头向前倾 斜 ,所 以用来形容人 向前摔倒 的样子 。穿 兔子鞋是 由于兔子 跑得很快 ,所 以来形容人跑的很快的状态 。 着眼于动物的用途 。方言 : 电驴子 、三驴子 、放鹰 。以 上 的三个词是 根据 动物的用途来命名的 ,如 :由于驴子是用 来拖运人或者货物 的, 所以把摩托 车也 赋予 上了驴子 的特 点 , 被称 为电驴子 。下 面的三驴子同上 ,也是 由于驴子的用途来 命名 的。 从 以上七个方面关于东北方言词汇中动物词运用的理据 性 分析可 以看出人们 运用动物所 具有 的外形 、声音 、动 作 、 性格 特点 、用途等几个方面来命名 ,赋予 了其 比喻义来形容 人 的外貌 、 性格 、 动作等特点 , 体现 了动物词运用的巧妙性。 这也 就是为什么东北方言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的原 因,也体现 了东北人 豪放 、直接的性格特点 和思维方式 。 语言是文化 的一 面镜子 ,通过语 言我们能够 了解一个 民 族或者一个 地 区的 自然环境和人 民 的风俗 习惯 、性格 特点 , 思维方式 。通过对东北方言动物词 的妙用 ,即构词理据性 的 分析几个方面 : 着眼于动物 的外形 、动作 、声音 、用途 等特 点 ,我们可以发现东北人 民的豪爽 、直接 的性格 ,从而也造 就了东北方言形象性的特点。

东北方言词汇中修辞方法的使用、特点及成因分析

东北方言词汇中修辞方法的使用、特点及成因分析

东北方言词汇中修辞方法的使用、特点及成因分析
东北方言词汇中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叠字法比喻法、象声词法、谐音词法
和调侃法等。

这些修辞方法使得汉语变得嘹亮有趣,使得东北话话生动得多。

叠字法比喻法是一种简洁有效的修辞方法,它可以用同一词语,反复出
现表达不同的意义,以表达深刻的情感,例如在东北话中,“月儿圆圆,酒
儿圆圆”就是一种叠字法的技巧。

象声词法在东北话中有很多的表达,描述的也比较贴切丰富细腻,主要
采用象声词和虚拟式来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例如“钱儿滴滴哗哗,月儿
圆圆嘟嘟噜噜”。

谐音词法,也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词语的意思并不相关,但是
正是由于“隔行如隔山”的原因,让东北话拥有了独特的优势,例如“一刀
两断、入江湖了”,表达的就是一个突出的奇特形象,令人惊奇,生动有趣。

调侃法也是东北话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通过调侃来引起某种感受,使话语更有意义,例如用“小鸡不知道下蛋,大公鸡把它生气”来表达胆小
怕事的意思。

在总结上来说,东北方言词汇中的修辞方法使语言更加丰富,句式优美、押韵吸引人,深刻地把握表达的主题,使语言更有活力、更有意义。

而这些
修辞方法的使用,也归功于当地地域文化的发展,独特的趣味性使其广受欢迎,从而形成了东北方言词汇中多样的修辞方法。

动物词汇名词动用的概念隐喻阐释

动物词汇名词动用的概念隐喻阐释

动物词汇名词动用的概念隐喻阐释作者:刘佳婷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9期名词动用不仅是一种构词手段,更是隐喻意动过程的体现。

基于概念的相似性和人类的认知体验,始源域中具体丰富的动物名词通过隐喻思维,映射为目标域中的动词,从而表达与源名词相关的人类行为特点,获得描述意义和动态意义,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和能动性。

名词动用动物词汇隐喻意动始源域目标域映射作为词类转换(conversion)方式的一种,名词动用是指一个名词在词形不变(即不增减任何词缀)的情况下转为动词,也叫做名源动词,名转动词。

关于名词动用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上。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名词动用进行了很好的阐释,已经有研究表明,名词动用过程蕴含着内在的认知取向(王冬梅,2001)。

名词动用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方式。

名词转换成动词的过程就是词语失去其指称意义而获得描述意义,返回隐喻的过程(刘正光,2000),可以很形象的称之为隐喻的“意动”过程。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以详实的例句,对英语中动物词汇的名词动用现象进行分析。

一、概念隐喻及名词动用的隐喻机制1980年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她们共同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 中提出了全新的概念隐喻理论。

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

Lakoff在论及隐喻的内在结构时,使用了以下术语:始源域(source domain)、目标域(target domain)、意向图式(image scheme)、映射(mapping)和恒定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

东北方言土语解析与应用

东北方言土语解析与应用

东北方言土语解析与应用东北方言土语解析与应用1)懊燥。

此词是发愁的意思。

老弟,这几天怎么总懊燥啊?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跟我说说,是急用钱吗?2)二虎吧唧。

此词意思是傻乎乎。

我看你这个人二虎吧唧的。

怎么不分里外拐?谁好谁坏都弄不清楚。

3)二五眼。

此词意思是不好。

怎麽,你拿我二五眼哪?我还不知道人民币升值了,一美元和人民币的比值是1:6.6了?4)二五子。

此词意思是一知半解。

就当前经济形势请王老给讲讲吧,我是二五子,王老可是专家。

5)扒拉。

意思是拨弄,拨开。

你干嘛把我扒拉旁边去呀,我上午就在这排队了。

6)吧瞎。

意思是撒谎。

这老李头可能吧瞎了。

明明钓了一条半斤左右的一条鱼,非对别人说钓了三斤重的鲤子。

7)巴巴。

此词意思是是屎,粪。

第一个词是三声,后一个轻声。

妈妈,你看你孙子要拉巴巴了。

8)半拉,意思是半个,半块。

后一个字是三声。

今天我不饿,给我掰半拉就行了。

9)半拉子。

半个劳动力的意思。

拉读一声。

你还敢跟我比干农活,我说亲家?干农活你和我比就是个半拉子。

10)波罗盖儿。

意思是膝盖。

每年一到春天我波罗盖儿就疼。

11)脖溜子。

脖颈儿。

你看你,非得跟爸爸告我的状。

这不,爸爸扇我一脖溜子。

现在还疼那。

12)掰扯。

意思是分析,计算。

我想盖房子,自己那不好主义,今天请你来想听你掰扯掰扯看看有什么好主义。

13)掰生。

意思是间离,挑拨弄。

不管怎莫说人家是亲兄弟,我们不能给人家掰生啊。

14)白瞎。

意思是可惜,浪费了。

你说,这麽好的东西说扔就扔了,白瞎了。

这时的年轻人真可恨。

15)白唬。

意思是瞎说,善讲。

这老张最能白唬。

能把死的说活了,把活的说死了。

别听他瞎白唬,他是个什么鸟别人不知道我十分清楚。

自己的孩子他还信不过。

16)备不住儿。

意思是可能也许。

怎么到现在还没给汇过来,备不住媳妇不同意。

17)背阴儿。

意思是阴凉处。

妈妈,这天这麽热,还是先找个背阴儿处歇一会吧。

18)包圆儿。

全部,夫妻边吃边说,包圆了吧,剩下也坏了。

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研究

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研究

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研究【摘要】动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可以类比至人类行为特征。

文化环境的不同,动物词汇的应用会在不同语境下显示出很强的差异性,在差异性对比中,分析动物词汇的认知机制以及文化背景,可以促进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动物词汇隐喻性文化一、引言动物作为人类的伙伴,行为上具有很强的类似关联性。

将基于类似形体特点、行为特点,将动物的某些属性,用来描述人类类似的行为,这种过程是动物词汇的应用。

在对人类动物词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更深层次地理区域发展、文化背景的发展,从而帮助我们对人类自身理解,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本文从基于典型的十二生肖中的五种动物出发,比较不同语境下中英文动物词汇的应用,并从认知机制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对动物词汇的隐喻性进行相关探究。

二、动物词汇的应用1.基于鼠的动物词汇的应用。

十二生肖中有十二种动物,关于它们的这些词汇在中文英文中都有不同含义。

本文分析前五种动物(鼠、牛、虎、兔、龙),它们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意思通常不是单纯的贬义或褒义,可见动物词汇的应用一般是混合型的应用。

鼠在汉语词汇中,通常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作为贬义词出现。

鼠的所有词汇都是基于老鼠的形象,进行演化、借用出现的。

老鼠生活的环境是比较阴暗的地方,外表通常呈现黑色、肮脏的状态,且会侵犯人类的食物利益,人们对它的形象一般不是很好。

在汉语中,就有许多关于鼠的词语、成语、歇后语等词语。

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表现了人们对它极为厌恶的态度;词语“鼠辈”就是用来表示对某人的鄙夷态度;成语“贼眉鼠眼”,意为某人行为的猥琐、胆小之态。

鼠(“rat”和“mouse”)在英语词汇中也是大多是贬义的使用,直接单个词汇的使用意义不大,通常在俚语口语中结合其他词汇使用较为灵活广泛。

口语中“Yourdirtyrat!”形容一个人的立场改变的背叛行为;俚语中“ratpack”用来形容喜好捕风捉影的新闻记者;“theratrace”用来表示老鼠一般的性格,形容极度贪婪;“mouseandman”意为人和老鼠一般生物的众生。

东北方言名词词缀研究

东北方言名词词缀研究
维普资讯
语言 嚷 竞 应研 f

东北方言名词词缀研究
口潘 虹
摘 要:东北方言词 缀十分 丰富,极具特 色,本文通 过实地调 查,对 东北方 言名词的词缀进 行 了归纳整理
和 分析 。
关键词 :东北方言 名词 词缀
东 北 方 言与 普 通 话相 比 ,无 论 是 语 法 、语 音 上 , 还是 词
西 ” ( 划 线 部分 的时 间 状 语 为预 设 触 发 语 ) ,如 果 贸 然 回 而 吸 达 到 了广 告 目的 。 下 综上所述 ,预设 的成功使用 ,一方面 ,可使得 “ 花少 答 说 没有 ,其 实就 是认 可 了预 设 的信 息 ,中 了对 方 的圈 套 。 聪 明 的广 告 商 们 不会 直 白地 推 销 自己 的产 品 ,诋 毁 他 人 的 产 钱 ,做 大 事 ”这 种看 似 不 可 能 存 在 的现 象 成 为 可 能 ; 另一 方
巴末 ( 最后一名) 、巴梢子 ( 最后一次、遍 、回 ) “ 、 巴 ”可 以看成— — 四
婆子 )、老帮蒯 ( 大婆 子,贬义 )、老倒子 ( 半 没见过世面 虚 化倾 向 明显 。
二愣子 ( 傻子 ),二 串子 ( 杂种 ),二傻 子 ( 傻子 ), 流氓 ),二把刀 ( 艺差 ,一知半解的人 )、二巴 技 年 人 )、老牛 婆 ( 堂接 生 婆 )、老 千 儿 ( 代下 级 官 二流子 ( 走 古 吏 )、老钱锈 ( 吝啬鬼 )、老铁 ( 关系最 密切的人 )、老秃 愣子 ( 冒失粗鲁的人 )、二鼻子 (E本人 )、二毛子 ( l 混血 缺心眼的人 )、二滑屁 ( 又耍嘴又不干正事的 牙子 ( 老家伙 )、老土 ( 很土气的人 )、老外 ( 外行 )、老 儿 )、二虎 (

东北方言中动物隐喻的神话起源

东北方言中动物隐喻的神话起源

作者: 莫娇
作者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出版物刊名: 现代交际:学术版
页码: 77-78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8期
主题词: 东北方言 动物隐喻 神话起源
摘要:东北方言现象中有诸多是运用动物隐喻的形式来完成的,借用了动物形象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气息。

通过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被引用到东北的方言中,在东北方言中出现频率高的动物基本有虎、鹿、熊、狗、狼以及包括鹰在内的各种鸟类,不难发现,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即与东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以萨满文化为代表的东北民间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图腾形象。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现象,表面上是语言现象,其实是深厚的东北文化的表层体现,是起源于萨满文化的神话体系的载体。

本文通过对东北文化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的考察分析,总结出东北方言中常见的动物隐喻类型、隐喻意义及语义路径来源。

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 刘长悦

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 刘长悦

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刘长悦摘要:东北方言中的动物词语是东北方言极具特色的一个部分。

东北方言以通俗易懂、表意清楚为特点,其中有大量使用动物词语作隐喻的功劳。

通过以驴、熊、牛、虎、狗为例,探讨东北方言中常用于口语的动物词语在单独作谓语时的使用情况,了解其在隐喻机制作用下,用动物词语单独作谓语来形容人或事物时动物词语的词性由N.转化为A.,这种词性的演变现象是由语言的经济原则支配的,同时动物词语单独作谓语用以形容人时所反映出的褒贬现象与人们对动物的刻板印象有关。

关键词:东北方言;动物;隐喻一、从词汇角度分析东北方言中动物词语不同的语言中都含有很多动物词语,有些动物词语除了表达本身的意义之外,常被赋予新的含义。

这种新的含义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在使其成为动物文化词语的同时,也使其具有了不同的褒贬色彩。

东北方言深受东北文化的影响,是东北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东北方言中便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普通意义且可单独做谓语的动物名词,这些名词多用于口语中。

下面将以驴、熊、牛、虎、狗为例来进行探讨。

在语言的内部,一种语言单位在原义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意义,常具有明显的理据性。

也就是说,人们在为其命名时,往往会考虑到它的内部理据性,在一种事物原义的基础上衍生出其它词义,多是利用了词义与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联系或相似。

王远新(2009)认为“通过采用语言中已有的符号来表达新义,这不仅有效克服了语言符号有限、客观事物无穷的矛盾,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交际需要。

”在东北方言的动物词语中,不同种类的动物性格、特点、外貌、用途等都是不同的,从生理角度来分析,人也是动物的一种,所以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人类通过利用与动物某些特点的相似,借以动物词语来形容人或事物。

因而,用动物词语来形容的人或事物,具有与动物相似的特征。

如:(一)驴驴是东北农村很熟悉的动物,性格固执、倔强、脾气暴躁,较为莽撞。

在东北方言的动物词语中,不乏借“驴”来形容人。

如:1.她说:“你做得太驴了,太明显了,我恨不得咬碎你们两个……那样默默相对,生死相许的样子!我恨透了……”(琼瑶《聚散两依依》)2.“为什么?”“你真驴!”我笑道,“你对老古董这么有研究,台大考古系要聘你去做研究员了----以后我们就叫你‘王考古’吧!”(白先勇《孽子》)3.就他那脾气都是你惯的,太驴性了。

有意思的方言术语

有意思的方言术语

有意思的方言术语方言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方言术语。

方言术语是指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在不同的方言中常常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下面是几个有意思的方言术语:1. 二哈二哈是指哈士奇犬的一种称呼,这个词来源于东北方言。

二哈一词因为哈士奇犬的叫声类似于“哈哈”而被称为二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网络用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个性比较幽默、搞笑。

2. 面颊肉面颊肉是上海方言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词汇,其实就是俗称的脸颊。

在上海方言中,面颊肉的发音和脸颊非常相似,而且这个词的发音特别可爱,让人听起来感觉非常亲切。

因此,在上海方言中,面颊肉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常用的词汇。

3. 胡椒糊胡椒糊是湖南方言中的一种特有的味道,它是湖南辣椒制成的一种蘸料,通常是配合麻辣火锅一起食用,可以起到增味、提香的作用。

在湖南方言中,胡椒糊也被称为“糊嘿”,意思是调料混合在一起的样子。

胡椒糊是湖南美食文化中的一种特色,这个词即便是在其他地方也颇受欢迎。

4. 拌洗衣拌洗衣是四川方言中一种用来形容男女相处方式的词汇,它的意思是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而且没有太多的约束,就像洗衣服时把衣服拌在一起一样。

在四川方言中,拌洗衣的含义是“相处融洽”,通常用来形容非常要好的朋友或者恋人。

总之,方言术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部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术语。

这些方言术语有些非常有意思,有些甚至令人捧腹大笑。

虽然方言术语的使用范围有限,但是在熟悉了方言之后,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因此,学习方言术语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体验。

辽宁朝阳方言词语解析

辽宁朝阳方言词语解析

辽宁朝阳方言词语解析【熊蛋】xiónɡ dàn 软弱无能之辈。

【熊种】xiónɡ zhǒnɡ 孬种。

【须子】xū zi 为攀附权势溜须拍马的人。

是个须子,你看给领导这个溜儿。

【现世报儿】xiàn shì bào r 出丑,丢脸的人。

【挣命鬼】zhènɡ mìnɡ ɡuǐ 胡乱闹腾的人(骂人语)。

挣命鬼,你又打架了。

【正庄儿】zhènɡ zhuānɡ r 正派的人(多用于否定)。

【直巴头】zhí bɑ tóu 直性人。

我们孩他爹是个直巴头,不来虚的。

【主儿】zhǔ r ①主人;主权所有者。

②当事人。

【茬儿】chá r ①具有某种特长的人。

②不好惹,不易对付的人。

③买卖交易中接应的一方;对手。

【馋猫儿】chán māo r 戏称馋嘴的人(多指小孩)。

我们这个少爷是个馋猫,炒菜不搁肉不爱吃。

【潮干儿】cháo ɡān r 傻乎乎的人;二百五。

【潮种】cháo zhǒnɡ 发傻,缺心眼的人(骂人语)。

我们那个潮种,都三十啦,还没人给媳妇呢。

【臭手】c hu shǒu水平不高的人;愚笨无能的人。

就你这个臭手,还找我下棋。

【善茬子】shàn chá zi ①有能力,长于做某事的人。

②容易对付的人(多用于否定句)。

【人狐儿】rén hú r 有影响,老奸巨滑,不好惹的人。

【人物儿】rén wu r 有影响的,出人头地的人。

也说“人物儿头”。

【肉头】ru tóu 性子缓慢,动作迟钝的人。

【奘儿】zuānɡ r 说话粗鲁,态度生硬,不好对付的人。

【贼骨头】jiàn ɡú tou 好偷好摸的人。

【菜货】cài hu 不中用,软弱无能之辈(骂人语)。

也说“菜货卤子”。

【矬巴子】cuó bā zi 矮小的人(厌恶意)。

东北方言名词略析

东北方言名词略析
子这 个名 词使 整 句话 充满诙 谐 的感 觉 。再如 : “ 白 眼 狼儿 ” 普通 话指 忘记 别人 情份 或 心意 狠毒 的人 ,
普 通话 词汇 最 突 出的 特点 就 是 双 音 节 词 多 ,
以双音 节词 为 主 , 而 东北 方 言 中多 音 节 词 却 占很
在“ 那小 子是 个 白眼狼 儿 , 你 可不 能 理 他 ” 中更 生
从 意义 上对 东北 方 言名词 的分类 又包 括两 个
方面 : 其一 是东 北方 言特 有 的名词 , 其 二是 与普 通 话 书 面形式 相 同而意 义不 同的名 词 。 东 北方 言 特有 的名 词 是 指 普 通话 中 没 有 , 只 在 东 北方 言 中出现 的名 词 。现代 汉语 中名 词 是表 示 人 或者 事物 名称 的词 , 其 中特殊 的是表 示 时间 、
方言 名词 后 面都 加 上 “ 儿” , 例如 : “ 寸劲 儿 ( 巧 劲 儿) 、 个个 儿 ( 自己) 、 惯 意儿 ( 习惯 ) 、 家 巴什儿 ( 工 具) ” 等, 这些 名 词后 面都加 了“ 儿” 字, 构 成 儿
化音 。
( 二) 词 汇 特 点
是 一 些带 有 附加 成 分 的 名词 经 过 游 戏 化 、 诗 化 处 理后 语言 风格 更加 俏皮 、 诙谐 。例如 : “ 笆 篱子 ” 在 普通 话 中是监 狱 的意 思 , 在“ 王 老三 因为 偷 东 西 , 他 被抓 去蹲 了三个 月笆 篱 子” 这 句话 中 , 因为笆 篱
关键词 : 东北 方 言 名 词 ; 特点; 分类 ; 来源 ; 构 成
中 图分 类号 : H1 7 2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一O 4 —1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3 3 1 1 ( 2 0 1 5 ) 0 4 —0 1 0 9 —0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现代汉语一般分为七大方言区,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

《历史语言学》中关于东北方言和北方话的关系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设想,北京话的源头可能在东北,随着满族入侵,居民内迁,东北方言的扩散波涉及到北京及其附近地区,覆盖了原来的北京土话,使其成为底层”。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相近,语法结构也最为相近,易于理解,获得很多人的喜爱。

东北方言在其演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其特有的自然地理坏境、历史和文化等的影响,产生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方言词汇。

其中的动物名词就颇具特色,东北人对动物的称呼形象生动,对动物名词的使用既幽默诙谐,又不失庄严。

一.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2]。

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普通话的动物名词,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笔者通过搜集该类名词,发现它们具有直观易懂、吸收少数民族语言等特点。

(一)动物名称直观易懂
有一部分动物名称在东北方言里直接按照它们的体貌特征和秉性习惯来称呼的,简单明了,形象直观。

比如:
1.瓢虫,它的颜色鲜艳,常见的是黄色、褐色、红色和橙色,身上长有斑点,东北人称它们为“花大姐”,既显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叫起来感觉很亲切。

2.飞蛾,因为它飞的时候翅膀不断煽动,这个动作北方叫做“扑棱”,而且声音上也是“扑棱”“扑棱”的声音,所以被北方百姓俗称为“扑棱蛾子”。

东北人也把“鸽子”叫做“扑鸽子”,其原因是一样的。

这样称呼这些常见的动物,不仅简简单单,让人容易理解。

把对于农民感到陌生的词语换为自己熟悉的日常词语,不仅减轻了人们的记忆负担,还丰富了语言词汇系统。

(二)语法的地域性特色分明
东北方言里,动物名词在语法上具有鲜明的方言烙印。

例1:对动物的称呼多加前缀“老”,如老牛、老抱子(孵化小鸡的母鸡)、老鸹(乌鸦)、老黄(黄鼠狼)等。

例2:对动物称呼多用后缀“子”,如鸭子、杨喇子(刺蛾)、傻狍子、黑鱼棒子等等。

这些语法特征,显示了东北方言的特点。

人们这样称呼自己熟悉的动物,又表现出了东北人对动物的喜爱。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底层遗留
由于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世代生活
着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等民族。

各民族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杂居共处、民族通婚等活动,自然会带来语言的接触,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

因此,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词汇。

三、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隐喻的使用
所谓动物名词隐喻,就是把人作为始源域,用来作比喻的动物是目标域,以动物的特点来喻人,实现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民族以狩猎、捕鱼和农耕为主,人们在长期与动物的接触中,逐渐了解、驯化和使用动物,于是动物词汇便有了很多形象的比喻。

(一)动物名词隐喻在口语中的使用
东北方言中具有隐喻功能的动物名词,大多出现在口语中。

在东北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养一些动物,以牛、羊、驴、猪和狗为主,人们在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当然会首选这些身边熟悉的动物。

例1:驴是东北农村人很熟悉的动物,大家用它来拉车。

东北人用“驴性”一词来形容人固执、鲁莽、暴躁、不明事理,像毛驴的脾气。

比如说:“千万别招惹他,那人特别驴性。

”大家还用“驴脸”来形容人很生气,把脸拉得很长。

例2:鸡、鸭、鹅和狗是农家必养的动物,在饲养它们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一些有意思的词汇。

如:鸡蹬狗刨,形
容粮食剩的不多。

秋收时,人们喜欢把粮食堆在园子里,主要是玉米需要堆在那里晒干了水分。

这样就会被家禽吃一些,产生了浪费。

于是,就用“鸡蹬狗刨”来表示自家的粮食被家禽浪费,再加上保管不力,已经不剩多少了。

这个词语很形象地再现了东北农家小院的生活。

(二)动物名词隐喻在熟语、歇后语中的使用
在东北流行的熟语和歇后语中,存在大量的动物名词隐喻现象。

比如:
1、听?|?|蛄叫,还不种地了。

?|?|蛄就是蝼蛄,它喜欢吃植物的根部,如果庄稼的根部受损,就会死掉,等于农民的辛苦劳动付诸东流。

但百姓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它,“听?|?|蛄叫,还不种地了”,也就引申为在阻力面前,不要气馁,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2、狗吃碗碴子――满肚词(瓷)儿
这是幽默的东北人在调侃某个人能言善辩,话语富有生活化气息,同时诙谐、风趣。

四、结语
东北方言里有大量的动物隐喻词汇,这些词汇不仅记录了东北的文化,也记录了东北人的生活。

这些简洁直白、精准透彻、诙谐风趣的词语隐喻反映了东北人直率坦诚、粗犷豪放的性格。

同时也体现了东北人感受、了解和阐释生活
的认知思维模式。

东北方言因其与普通话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受到了一些人忽视。

东北方言和其它的方言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应该得到保护和重视。

一些有特色的东北方言正在逐渐消失,需要整理和记录,以便后人传承和研究。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