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下)重点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重点整理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04d8a0f8c75fbfc77db262.png)
一、给水系统的分类给水系统按照其用途可分为3类基本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供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饮用、烹饪、盥洗、洗涤、沐浴等日常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
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供给各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用水、生产设备的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及锅炉用水等的给水系统。
生产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及安全性随工艺要求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3.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扑灭火灾用水的给水系统。
消防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上述3类基本给水系统可以独立设置,也可根据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不同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兼顾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设置成组合各异的共用系统。
如生活、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
还可按供水用途的不同、系统功能的不同,设置成饮用水给水系统、杂用水(中水)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水幕消防给水系统,以及循环或重复使用的生产给水系统等等。
给水方式是指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具体组成与具体布里的实施方案(同时,根据管网,水平干管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中分式以及枝状和环状等形式。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可用经验法估算建筑所需水压,看能否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即1层为100kPa, 2层为120kPa, 3层以上每增加1层,水压增加4okPa。
三、分区给水方式1.利用外网水压的分区给水方式2.设高位水箱的分区给水方式一般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 45MPa,且最大不得大于0. 55MPao.钢管的连接方法钢管的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xx连接。
(1)螺纹连接即利用带螺纹的管道配件连接。
配件用可锻铸铁制成,抗腐性及机械强度均较大,也分镀锌与不镀锌两种,钢制配件较少。
给排水工程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给排水工程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43d7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8.png)
给排水工程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范本一:本文档旨在介绍给排水工程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以工程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相关问题。
一、给排水工程的重点难点1. 设计难点1.1 地形条件复杂,如山地、湖泊等情况下的工程设计1.2 大规模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如排水管网的布局和水处理设施的容量选择等2. 建设难点2.1 近海地区的给排水施工,在海水浸泡和海洋环境下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2.2 高温地区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如管道的热膨胀和热变形等问题3. 运营难点3.1 给排水系统的运营管理,如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等3.2 城市化进程中给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如老旧管网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二、解决方案1. 设计方案1.1 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工程设计,采用合适的工程方法和材料1.2 建立完善的城市水务规划,根据人口密度和用水需求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2. 施工方案2.1 海洋地区给排水工程施工,应选用防腐蚀材料和相应的施工工艺2.2 高温地区给排水工程施工,应考虑管道的热膨胀和热变形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3. 运营方案3.1 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3.2 制定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计划,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附件:1. 工程设计方案2. 施工图纸3. 运营管理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权益:指个人或团体所享有的合法权利。
2. 侵权:指他人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范本二:本文档旨在全面介绍给排水工程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以工程人员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给排水工程的重点难点1. 设计难点1.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设计,如软土、泥炭地等1.2 大型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如繁忙道路与管网的交叉等2. 施工难点2.1 施工条件苛刻的情况下的工程施工,如城市狭窄空间和复杂交通等2.2 特殊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如玻璃钢管道和水处理设施等3. 运营难点3.1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如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等3.2 工程的升级改造,如给排水系统的扩容和升级换代等二、解决方案1. 设计方案1.1 环境地质勘察,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工程方案1.2 尽量避免繁忙道路与管网交叉,优化管网布局方案2. 施工方案2.1 做好施工前的交通管理和施工平面布置,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2.2 合理选择材料和设备,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3. 运营方案3.1 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3.2 制定工程升级改造计划,抓住技术发展机遇,逐步升级工程设施附件:1. 工程设计图纸2. 施工方案说明书3. 运营管理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合同:指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明确约定工程建设内容和双方权益的合同。
排水工程(下册)题库及部分答案
![排水工程(下册)题库及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8a074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2.png)
排⽔⼯程(下册)题库及部分答案1污⽔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有机氮、NH3-N、NO2-N和NO3-N。
2、SBR池的运⾏操作由:进⽔、反应、沉淀、和静置等5个⼯序组成。
3、⽣物膜的微⽣物相主要是:细菌、、、、等。
4、三相流化床与好氧两相流化床相⽐,不需要另外设置和。
5、根据稳定塘中微⽣物优势群体类型和塘⽔的溶解氧状况来划分,稳定塘可分为:、、,。
6、复杂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分为:、、等三个阶段。
7、⽣物膜反应器中属固定床的⼯艺主要有:⽣物滤池、、、微孔膜⽣物反应器等。
8污⽔是、、被污染的的总称。
9 凯⽒氮(TKN)是和之和。
10活性污泥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由污⽔挟⼊的⽆机物质(Mii)。
11氧化沟的曝⽓装置的功能是:、、。
12在延时曝⽓活性污泥系统中出现轮⾍是标志。
13污泥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化学污泥。
14根据斯托克斯公式,颗粒⾃由沉淀的沉速u与下列参数相关:、、。
15在污泥回流系统中,常⽤的污泥提升设备主要是、和。
16污⽔的⽣物性质的检测指标有:、、。
17沉淀池按池内⽔流⽅向的不同,可分为:、和。
18⼯程上常⽤的氧化沟的类型有:、交替⼯作氧化沟、⼆次沉淀池交替运⾏氧化沟、、。
19污泥中所含⽔分⼤致可分为4类:、、污泥颗粒的吸附⽔和颗粒内部⽔,其中污泥浓缩主要去除的是。
20污泥沉降⽐SV为25%,污泥浓度MLSS为2500mg/L,则污泥容积指SVI=。
21污泥机械脱⽔前的与处理⽬的是:。
预处理常⽤的⽅法有:、、冷冻法、陶洗法等。
22在污⽔的重⾦属离⼦中被称为“五毒”的是:汞、、、、以及它们的化合物。
23⽣物膜的微⽣物相主要是:、、、、等。
24碱度是指污⽔中含有的能与强酸产⽣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三种:;;。
25污⽔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和。
26活性污泥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由污⽔挟⼊的⽆机物质(Mii)。
27根据斯托克斯公式,颗粒⾃由沉淀的沉速u与下列参数相关:、、。
28⼯程上常⽤的氧化沟的类型有:、交替⼯作氧化沟、⼆次沉淀池交替运⾏氧化沟、、。
排水2024年度工作计划
![排水2024年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d142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b.png)
排水2024年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度排水工程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抗洪能力,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排水设施,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重点任务1.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1)加强城市排水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趋势,合理划定排水分区,并确定各区排水设施的规模和容量。
(2)加大排水设施的投资,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容灾能力。
优化污水管网的布局和结构,完善雨水收集和排放设施,增加雨水花园和渗水绿地的建设。
(3)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如智能管网监测系统、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等,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2. 提升抗洪能力(1)加强洪水排涝设施的建设,保障城市在暴雨和洪水天气下的排水能力。
对于历史上容易受洪水侵袭的区域,加强抗洪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2)完善洪水预警系统,提高洪水预测和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
(3)加强城市排水与河流、湖泊、水库的联动,确保排水系统与河流的排水能力相匹配,避免排水和河流淤积的矛盾。
3.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加强气象、水文、环境等信息的监测和分析,了解气候变化对排水工程的影响,及时调整排水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策略。
(2)加强排水系统的抗缺口能力,如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增加雨水收集和储存设施等,以应对干旱和水资源不足的情况。
(3)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技术,降低城市用水量,减少对排水系统的负荷。
4. 加强排水工程管理和维护(1)加强排水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设施的故障和破损,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加强对排水工程施工和改造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防止施工引发的水污染和环境问题。
(3)加强职工培训和管理,提升排水工程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计划,明确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
![排水工程(下册)考试复习试题及练习题(填空、单选、名词、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2f388a7a561252d380eb6ee4.png)
(1)考试试题一.填空1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性生物是原生动物。
2.写出下列字符含义BOD 生化需氧量;A2/O 缺氧/好氧工艺;MLSS 混合悬浮固体浓度。
3.一般来说,微生物群体处在静止期的活性污泥,其SVI值较低。
4.表示空气扩散装置技术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动力效率、氧的转移效率、氧的利用效率。
5.常见的氧化沟系统有: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卡罗赛氧化沟、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奥巴勒型氧化沟系统。
6.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中的溶解氧一般不低于 2 mg/L;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应维持在 2.5~3.5 mg/L之间。
7.污泥的运输方法有管道、船舶、卡车。
8. 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主要因素:营养物质、溶解氧浓度、 pH值及温度。
9.AB法污水处理工艺,A段的作用是吸附,B段的作用是净化。
10.含水率为99%的污泥浓缩成含水率为96%,污泥体积减少了。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8=16分)1.下列不属于水中固体物质是 D 。
A.有机物 B.胶体 C.溶解物 D.沉淀物2.关于水体自净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水体自净作用包括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化学净化作用B.氧化还原反应是水体净化的主要作用C.湖泊、水库等静水体扩散稀释的主要方式是弥散D.当L计算≥L全混时,α=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类型B.初沉池中的沉淀属于压缩C.区域沉淀发生时的悬浮物浓度为50~500mg/LD.初沉池去除的是密度比水大的无机物,沉砂池去除的是污水中的悬浮物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D的测定不受水体限制B.曝气沉砂池中的曝气设备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等作用C.生活污水中的COD>BOD5,BOD5≥TOCD.生物法主要用于深度处理5.关于污泥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价于MLVSS同活性污泥的净增殖量的比值B.相当于工作着的污泥总量同每日的回流污泥量的比值C.相当于微生物的合成反映与每日排出系统的活性污泥量的差值比上活性污泥的净增殖量与微生物内源代谢反应的自身氧化率的乘积D.污泥龄不得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排水工程(第五版)下册第十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排水工程(第五版)下册第十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859d63f5856a561252d36fd2.png)
重力带式浓缩机
人工操作,依靠化学调节,运行工需持 续管理,臭气扩散 依靠化学调节,对混凝剂敏感,人工操 作运行工需持续管理,如不封闭,则臭 气扩散
转鼓浓缩机
四
污泥的机械浓缩与脱水
压滤脱水
压滤脱水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机可分为 人工板框压滤机和自动板框压滤机
滚压脱水
滚压脱水采用带式压滤机,特点是把压力 施加在滤布上,用滤布的压力和张力使污泥 脱水,不需要真空或加压设备,动力消耗少, 可以联系生产。gun'y
三 污泥浓缩
3.1 污泥重力浓缩
重力浓缩理论
1.迪克(Dick)理论
固体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固体重量 kg/m² .h通过浓缩池任一浓缩断面i的固体通量G等于向 下流固体通量Gu和自重压密固体通量Gi之和:
G=Gu+Gi=uCi+viCi
三 污泥浓缩
向下流固体通量(底流牵动通量) Gu=uCi 式中 Ci——通过i-i断面的污泥 固体浓度(kg/m³); u——向下流流速(m/h)
四
污泥的机械浓缩与脱水
四
污泥的机械浓缩与脱水
四
污泥的机械浓缩与脱水
离心浓缩与脱水 离心机分类
按分离因数α的大小,可分为高速离心机(α>3000)、 中速离心机(α=1500~3000)、低速离心机 (α=1000~1500);
按几何形状不同可分为转筒式离心机(包括圆形、圆 筒形、锥筒形3种)、盘式离心机、板式离心机等。
二
污泥的分类、性质及计算
污泥重金属离子含量 二级处理后,50%重金属存在污泥中,注意重金属离子不 超标问题。 挥发性固体(灼烧减量)——有机物含量 灰分(灼烧残渣)——无机物含量
给排水工程施工重难点及施工方法
![给排水工程施工重难点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ae6d5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5.png)
给排水工程施工重难点及施工方法1、重点与难点1.1建筑面积大、工期紧、施工管理难度大本工程总建筑面积大,但是工期十分紧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比较集中,在施工高峰期间在同一层面上会同时存在大量施工人员同时交叉施工,施工管理难度大。
前期进行周密策划,排列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人机料法环五要素,通过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合理的施工工序,科学的施工进度,高效的协调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按要求如期高质量的完成。
1.2工程质量工程的质量目标是鲁班奖,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做到美观、大方,因此施工过程中与土建专业、精装单位的配合十分重要。
预留预埋、设备基础等需土建专业配合的工序,做到交底先行,并加强过程监控,保证预留洞、设备基础一次成型;精装单位进行精装修深化设计时,及时跟进,保证精装方案的可操作性。
1.3机房综合布置机房对于每个专业都是重点部位,施工工艺要求高,机房施工的优劣,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使用功能。
联合电气、暖通专业绘制机房大样图,对机房内各专业设备进行整体布置,优化管线走向,保证机房整体安装效果。
1.4管井、走廊管线的综合布置本工程结构复杂,特别是框架梁高度高,在管井、走廊等各专业管线密集的地方,难免有标高、位置冲突的现象,排布不好,会造成施工秩序混乱,且对业主使用期间的维护造成不便,浪费使用空间。
根据各种管道排布原则及现场情况,联合电气、暖通专业绘制本工程的管线综合排布图,管线密集区域加绘剖面图;根据综合排布图合理安排各工种工序,指导管线施工,尽量避免出现交叉打架现象。
1.5高架候车平台下的管道安装高架候车平台下的管道标高基本在7.65米左右,干管成环装布置,距离地面大约7.65米左右,安装脚手架搭设复杂,需专门聘请脚手架搭设架子工搭设。
况且与高架平台下铁路股道施工及接触网施工交叉进行,工期紧同时施工,高压基础网施工完成后,就得对接触网进行防护,施工难度及费用大大提高。
2、主要施工方法2.1、钢塑复合管安装工艺流程:安装前准备→进场材料检验→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及保温→系统消毒→系统通水。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c7e4a00029bd64783e2c12.png)
圆形涡流式沉砂池设计参数: (1)表面负荷为200m3/m2· h,水力停留时间为20~60s; (2)进水渠道流速,在最大流量的40%~80%情况下为0.6~ 0.9m/s, 在最小流量时大于0.15m/s,但最大流量时不大于1.2m/s; (3)进水渠道直段长度应为渠宽的7倍,并不小于4.5 m; (4)出水渠道进水渠道的夹角大于270º 。 钟式沉砂池型号及各部分尺寸
辐流 式
竖流 式
斜 (管) 板
1.沉淀效果好 2.占地面积小 3.排泥方便
1.易堵塞 2.造价高
1.适用于原有沉淀池 的挖潜或扩大处理能 力 2.适用于作初沉池
(3)有效水深2~4m,超高为0.3m,缓冲层为0.3~0.5m。 (4)污泥区容积 初沉池按不大于2d计算,二沉池按不大 于2h计算。方斗宜为60º ,圆斗宜为55º 。 (5)污泥排放 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沉池1.5 m,活性 污泥法后二沉池0.9m,生物膜法后二沉池1.2m。排泥管直径不 应小于200mm。 (6)堰负荷 初次沉淀池不宜大于2.9L/s· m;二次沉淀池不 宜大于1.7L/s· m.
3.3.2沉淀试验与沉淀曲线
1.自由沉淀
t(min) C(mg/L) η(%) η=(C0-C)/C0 u(mm/s) P0(%) h/t P0 P0=C/C0 0 C0 5 C1 η1 u1 P1 10 C2 η2 u2 P2 15 C3 η3 u3 P3 ... ... ... ... 60 Cn ηn un Pn
3.5.3 竖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由中心进水管、出水装置、沉淀 区、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组成。 污水自中心管流入后向下经反射板呈上向流流至出水堰,污泥沉入污 泥斗并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排出池外。
给排水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给排水工程重点难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86bba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b.png)
给排水工程重点难点分析1.排水工程关键点、难点分析及监理措施闭水试验是检验铺设管道渗水量是否符合GB50268-2008规范要求的试验,是检测所铺管道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一环,闭水试验直接体验管座、接口、井室密封等工序总体综合质量是否合格。
沟槽回填是管道工程最后一道工序,其回填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设计图及规范要求,沟槽回填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工程中路床质量,回填不过关会造成道路工程产生沉陷、裂缝,路床施工中产生软包,甚至在道路投入使用后因黄土遇水沉陷产生坍塌发生行车事故,因回填不合格产生的返工是较重质量事故,也是返工中耗资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坏的一种。
(1)闭水试验旁站监理要求:1)首先检查施工单位质检员所报资料是否填写准确,自检是否合格。
若资料检查及自检不合格,不允许进行现场闭水试验。
2)闭水试验的井段必须放水浸泡1天方可进行。
2)监理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检查闭水管段的外观情况,若发现管接口、井室墙壁及管节中间有砂眼漏、冒水等现象,应告知施工方进行返修后再报验闭水。
只有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渗水量的测量。
3)渗水量现场测量历时按规范不得少于半小时,监理人员必须现场亲自检测,不得让施工单位人员代测。
在检测的半小时内监理人员不得离开现场,计时起、终所量水面高低数据必须亲自量取并告知施工方人员。
4)现场对所取数据进行渗水量计算,若合格则当时给予签认,若不合格责令施工方检查修补,另行再次报验。
5)不论当次闭水试验合格与否,现场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填写旁站监理记录,并让施工方现场质检人员也签字确认。
(2)沟槽回填旁站监理要求:1)沟槽回填根据图纸要求并且按照国家规定要求进行分层回填。
2)回填过程中监理须旁站监理,现场查看回填土不得含有大于5cm以上的砖石或10cm以上的土块及垃圾土、杂填土、腐殖土和软泥包,如有则必须当场指出予以清理。
3)每层回填土虚土厚度不得大于25cm(一个立砖高度),现场必须严格控制。
排水工程(下)知识点复习[整理版]
![排水工程(下)知识点复习[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f114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b.png)
排水工程(下)复习资料第一章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1、生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OD:在水温为20°C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生化需氧量代表了第一类有机物即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数量,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分为两个阶段:碳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2、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用CODcr表示,一般写为COD。
(了解)优点:较精准的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需数小时,且不受水质的限制.缺点:不能像BOD那样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的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此外,污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所以COD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3、BOD5/COD的比值可以作为污水是否适宜采用生物处理的判别标准,故把BOD5/COD的比值称为可生化性指标,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
第二章水体污染与自净1、氮的存在形式:含氮有机物,无机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危害:硝酸盐在缺氧酸性条件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伸胺R=NH作用,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物质磷的存在形式:有机磷,无机磷危害:加速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水体所具备的这种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或自净容量。
水体自净过程按机理分为三类:物理净化作用,化学进化作用,生物化学进化作用。
3、、水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的负荷量,又称为水体纳污能力。
4、氧垂曲线:污水排水水体后,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
排水工程各章重点(附答案)
![排水工程各章重点(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9b44916fc700abb68fcea.png)
第一、二章 重点内容一、按照处理原理分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填空或选择准备)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态固体污染物。
方法有:筛滤、沉淀、上浮、气浮、过滤、吹脱、反渗透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回收污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
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气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生物化学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方法有:好氧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厌氧法二、按处理程度分填空或选择准备)一级处理:除去呈悬浮状态固体二级处理除去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三、解释BOD 和COD(1)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2CO 与O H 2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 表示,简写为COD 。
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温20℃条件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思考题:为什么用5BOD 能代表总的生化需氧量?(9P )(要讲的内容)答:四、水体的自净作用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回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水体所具备地这种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或自净容量。
五、按照机理来分,水体自净过程有哪几种类型?答:水体自净过程非常复杂,按机理可分为3类:①物理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沉淀与挥发,使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②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净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属物理 化学作用)等过程,使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③生物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有机物无机化,有害物无害化,浓度降低,总量减少。
排水工程(下)
![排水工程(下)](https://img.taocdn.com/s3/m/bdcda1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f.png)
第一章总论1.污水: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的总称。
出路:1排放水体2灌溉农田3重复利用4水产养殖。
2.污水的指标:物理指标: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及泡沫等。
化学指标:无机物:酸碱度、氮、磷、无机盐类及重金属离子等。
有机物:BOD,COD,TOD,TOC,ThOD。
生物指标: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值)与大肠菌群指数;病毒;细菌总数。
3.SS(悬浮固体):把水样用滤纸过滤,产生的滤渣在烘箱105~110℃下烘干至恒重,所得的重量。
4.固体含量:用总固体量作为指标(TS)。
把一定量水样在105~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的重量即为总固体量。
5.凯式氮kN:有机氮和氨氮的之和6.总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四种: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与硝酸盐氮。
四种含氮化合物的总量称。
7.总磷(TP)污水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称。
8.在生活污水的厌氧处理中,SO42-→S2-+H+→H2S↑H2S对人体有毒,同时H2S→H2O+O2→H2SO4(硫酸)对管网及构筑物有严重的腐蚀作用。
9.BOD(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在水温为20ºC、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
10.COD(化学需氧量):用强氧化剂在酸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包括生物难降解的)的大部分氧化成H2O和CO2所需的氧量。
11.BOD5/COD(可生化性指标),一般认为此比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物处理。
第二章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的固有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破坏。
污染来源: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大气沉降。
2.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的现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复习重点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279e82700abb68a982fba1.png)
第一章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选用适用、经济、合理的最佳供水方式,经配水管送至室内各种卫生器具、用水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2.钢管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为避免焊接时锌层破坏,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3.水表的分类1)按计量原理:容积式水表、速度式水表2)按读数机构的位置:现场指示型、远传型、组合型3)按水温度:冷水表、热水表4)按计数器的工作现状:湿式水表、干式水表、液封式水表5)按被测水压力:普通型水表、高压水表4.给水方式: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
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高度、配水点的布置情况以及室内所需水压、室外管网水压和配水量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判法决定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5.给水方式选择原则1)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2)除高层建筑和消防要求较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外,一般情况消防给水系统宜与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共用一个系统3)生活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处的静压力不得大于0.60MPa。
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0),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
6.给水管道的布置形式按供水可靠程度:枝状、环状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7.管道防护1.防腐:明装和暗装的金属管道都要采取防腐措施,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通常的防腐做法是管道除锈后,在外壁刷涂防腐涂料。
2.防冻、防露: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地方的生活给水管道,为保证冬季安全使用应有防冻保温措施。
3.防漏:防漏的主要措施是避免将管道布置在易受外力损坏的位置,或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其直接承受外力。
4.防振:为防止管道的损坏和噪声的影响,设计给水系统时应控制管道的水流速度,在系统中尽量少使用电磁阀或速闭型水栓。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4353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3.png)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给排水系统质量监理重点隐蔽管道和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要求,管道坡度的正负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穿越人防区域的管道必须封堵。
(1)室内给排水、卫生设备安装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审核设计图纸、参加设计交底。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的质量保证计划。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配件等工程物资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产品技术标准。
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
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设备必须达到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进口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海关部门的商检报告。
上述各类设备、材料、卫生洁具、辅料等在进场之后,应对品种、规格、外观进行验收并按规范规定进行进场复试。
卫生洁具主要查验合格证,要求外观规矩,造型周正,表面光滑、美观、边缘平滑、色调一致。
卫生洁具、配件要求规格、标准有互换性,外表光滑、电镀均匀。
螺丝螺母配合松紧适度,所有配件齐全、完好。
各类阀门外观规矩,无损伤。
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抽查数量为同批量(型号、规格)的10%。
安装在主干管上的重要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合格之后方准使用。
各种化学粘接剂要注意生产日期、有效期及保存方法。
所有上岗人员以及参加施工的人员应经过培训,或具有相应的技术资质。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2)室内给排水管道安装控制查验新开孔、洞及各种钢、木托卡、吊架及埋设的穿墙套管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
分区、分段对隐蔽、非隐蔽的给水系统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0.6),保压10i压降≤0.05为合格。
室内排水管道均要做满水试验及通球试验,暗装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必须在隐蔽前进行灌水及通球试验,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旁站,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
室内埋地管道及支座(墩),严禁铺设在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固定在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不得把支吊架固定在别的设备上。
管道的接口作法和使用材料应符合规范,管道的位置、标高、防腐作法应符合图纸设计与施工规范。
排水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排水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5751cf18583d0496459fa.png)
水工程的关键部位 。
2 解 决 方案
2 . 1 钢塑复合管柔性接 口 . ①卡 箍表面严禁 有气 眼、 孔洞、 裂纹等表 观缺陷 ; ② 密封圈 材质及性能必须符 合相关要求 , 同样 密封面上不得任何缺 陷 , 老 化橡胶 圈禁止使用 ; ③为 了确保密 封效 果 , 所有 卡环 在出厂前都
o f t h e e r a o f p o u i r n g i n t o c i t i e s : o n t h e o n e h a n d , o f t h e r a p i d i n c r e a s e i n p o p u l a t i o n p u t s f o r w a r d h i g h e r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n t h e c i t y ’ S mu n i c i p a l f a e i l i —
当两管端 之间的间隙最小时 , 要保证卡环正好挨住斜面 。②在卡 环位置确定 的情况下 ,要根据管道 的延伸率 和施 工时 的环境温 度, 通过计算确定两管端之间的间隙的尺寸 。 ③在安装前 , 要清除
密封面上 的焊渣 , 否则端管及卡环焊接时的飞溅杂质将影响端管 密封。 2 . 2 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 口 2 . 2 . 1 基 本 要 求
Dr a i n a g e En g i n e e r i n g Fo c u s 0 n t h e Di ic f u l t y An a l y s i s a n d S o l u t i o n
Wa n g L e i
Ab s t r a c t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he t c i t y , t h e d r a i n a g e e n g i n e e in r g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 e s p e c i a l l y i n he t l a r g e p o p u l a t i o n u n d e r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下)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下)](https://img.taocdn.com/s3/m/b043af43852458fb770b56a1.png)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下)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掌握曝气池和曝气系统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有关计算方面的知识,增加实际动手能力,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设计题目某城市污水长曝气池及曝气系统的工艺设计三、资料1.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2.曝气池;●进水污水量Q = 50000 m3/d ,时变化系数K = 1.3 ,进水BOD5 = 300 mg/L●出水BOD5 = 30 mg/L ,其中溶解性BOD5 = 22.2 mg/L ,非溶解性BOD5 = 7.7mg/L●设计水温为30℃,大气压力按一个标准大气压计●采用推流池型3.其他资料可以参阅教材和有关手册四、要求1.确定曝气池主要部位尺寸;2.设计鼓风曝气系统。
五、主要内容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2.运行方式的计算3.曝气池主要部位尺寸的确定4.空气用量的计算5.空气扩散装置的布设与计算6.空气管路的布设与计算7.确定鼓风机的型号与数量六、主要成果1.课程设计报告书2.曝气池平面图与横断面图3.空气扩散装置布置图4.空气管路布置图与计算图5.空气管路计算表设计过程1 .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及曝气池的运行方式(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原污水的BOD值(S。
)为300 mg/L ,处理后出水BOD5= 30 mg/L,其中溶解性BOD5 = 22.2 mg/L 既Se = 22.2 mg/L ,非溶解性BOD5 = 7.7 mg/L去除率:η =(300-22.2)÷ 300 = 0.926 = 92.6%(2)曝气池的运行方式传统活性污泥法2 . 曝气池的计算与各部位尺寸的确定(1)曝气池按BOD—污泥负荷法计算拟定采用曝气池按BOD—污泥负荷率为0.3㎏BOD5/(㎏MLSS·d),但为了稳妥,需加以校核,校核公式(4—95)既K2·Se·fNs = ————————η0.0168 ×22.2 ×0.75K2 取值0.0168,代入各值得,Ns = ————————————— =0.302 ≈ 0.3、0.926计算结果取证,Ns的取值0.3是合适的,(2)根据已经确定的Ns值可以得到相应的SVI值是100—120,取值120按式(4—99)计算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值γ。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2a706c6529647d26285202.png)
(2)有用物质:植物营养原素(氮、磷、钾)、有 机物及水分等。
3.污泥处理的目的: (1)使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行,确保污水处
理效果;
(2)使有害有毒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 (3)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得到稳定处理; (4)使有用物质能够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有机物相对密度一般等于1,无机物相对密度 约为2.5~2.65,以2.5计,则上式可简化
s
250
1001.5pV
故湿污泥相对密度为
25000
25p 0(10p 0)1 ( 010 .5pV)
确定湿污泥相对密度和干污泥相对密度,对于
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 用价值
例2 已知初次沉淀池污泥的含水率为95
污 泥 的 处 理 处 置 与 利 用
2021/6/7
Municipal Sludge Digesters
11
第8章 污泥处理
主要内容 (1)污泥的分类、性质及计算 (2)污泥浓缩 (3)污泥的厌氧消化 (4)污泥的其它稳定措施 (5)污泥的调理 (6)污泥的干化与脱水 (7)污泥的干燥与焚化 (8)污泥的有效利用与最终处理
污泥最终处置方法包括作为肥料施用 于农田、森林、草地或沙漠改良;填地 或投海;作为能源或建材;焚烧等。
污泥处理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污泥的 性质与数量;投资情况与运行管理费用; 环境保护要求及有关法律与法规;城市 农业发展情况及当地气候条件等情况, 综合考虑后选定。
二、 污泥的分类、性质及性质指标
④消化污泥 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 处理后,称为消化污泥或熟污泥。
⑤化学污泥 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 的沉淀物称为化学污泥或化学沉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总论第1章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1.污水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的总称。
2.污水净化后出路:(1)排放水体,作为水体的补给水。
(自然归宿)(2)灌溉田地。
(充分利用)(3)重复使用。
(最合理的出路)【分直接复用、间接复用】-------------直接复用:①循序使用法②循环使用法3.污水的物理性质及指标:(1)水温:(2)色度:可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组成。
(3)臭味:生活污水主要由有机物腐败产生气体造成;工业废水主要由挥发性化合物造成。
(4)固体含量:用总固体量作为(TS)作为指标。
①悬浮的(SS):a.挥发性悬浮固体(VSS)b.飞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按固体形态:②胶体的:粒径0.001~0.1um③溶解的:DS4.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1)污染物分类:①化学性质:无机物、有机物。
②存在形态:悬浮状态、溶解状态。
(2)无机物及指标:①酸碱度:pH 见p4.②氮、磷:导致湖泊水库,海湾等缓流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
③硫酸盐及硫化物:④氯化物:含量高对管道及设备有腐蚀作用。
⑤非金属无机有毒物质:氰化物、砷化物。
⑥重金属离子:(3)有机物:A.可生物降解有机物:①对微生物无毒害或抑制作用(第一类)②对微生物有毒害或抑制作用B.难生物降解有机物:①对微生物无毒害或抑制作用(第二类)②对微生物有毒害或抑制作用(4)有机物污染指标:①生化需氧量(BOD):在水温为20℃时,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代表第一类有机物)②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重络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
③总需氧量(TOD):见P10.④理论需氧量(ThOD):根据化学氧化反应方程式计算出的需氧量。
⑤总有机碳(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生活污水:BOD5/COD≈0.4~0.65、BOD5/TOC≈1.0~1.6。
工业废水:BOD5/COD比值决定于工业性质,变化极大:>0.3,采用生化处理方法<0.3,难生化处理<0.25,不宜生化处理--------BOD5缺点:①测定时间需5d,礽嫌太长,难以及时指导生产实践。
②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太高,则误差较大。
③工业废水不含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或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测定结果。
-------COD优点:较精确地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短,且不受水质的限制。
缺点:①不能像BOD那样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②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所以COD值也存在一定误差。
5.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1)大肠杆菌数与大肠菌群数:大肠杆菌数=1000/大肠菌群数(ml)(2)病毒:(3)细菌总数:第2章水污染与自净1.水体的自净作用: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
(1)物理净化作用:①混合②稀释③扩散④挥发与沉淀说明:①河流流速越大,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污染物质的量越多。
②浓度差异越大,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污染物质的量越多。
③混合系数= Q混/Q .影响因素:河流形状,排污口形式④排放口形式: a.单点岸边排放 b.多点岸边排放 c.单点中心排放(2)化学净化作用:②氧化还原②酸碱中和③吸附和凝聚(3)生物净化作用:分①好痒②厌氧2.河流氧垂曲线方程------菲里普斯方程:(1)氧垂曲线:水体中有机物分解与DO、BOD浓度变化曲线。
见P38、PPT8.(2)分三个阶段:见P38.(其中o点处,溶解氧最低,亏氧量最大,称o点为临界亏氧点或氧垂点)(3)当水中有足够氧且温度不变时,有机物降解速率与有机物量成正比,公式见P38-39. (4)温度对耗氧速率常数K有直接影响。
(5)亏氧量D=氧的饱和度C -实际氧含量X。
(压力,温度一定条件,溶氧速率与亏氧量成正比。
)(6)意义:①分析受有机污染的河水中DO的变化动态,推求河流的自净过程及其环境容量,进一步确定极限排污量。
②推算最大缺氧点的位置及到达时间,并以此制定河流水体防护措施。
3.(1)污水处理原则:①力求革新生产工艺,减少废水量.②必须考虑回收利用和循环、循序工艺.③必须从全局出发,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④开展科学试验,尽量采用先进技术.⑤选择工艺,必须经济合理.(2)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①物理处理法:沉淀法筛滤法气浮法反渗透法过滤法(见PPT16,17)②化学处理法:混凝法中和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氧化还原法电解法(见PPT18,19)③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稳定塘法(见PPT20,21)(3)污水处理流程:(见PPT22,23)①一级处理(预处理):去除颗粒较大的悬浮物,对BOD只有30%的去除率,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②二级处理:去除水中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BOD去除率可达到90%,一般可达标排放。
③三级处理:脱氮、除磷,进一步去除BOD。
4.水处理反应器:(详见PPT40,41)(1)反应器形式:①间歇反应器②推流反应器③连续流搅拌反应器④任意流反应器⑤填料床反应器⑥流化床反应器(2)理想反应器分类: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型);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型);推流式反应器(PF 型)等三种 。
第2篇 城市污水处理第3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格栅: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1)格栅截留的污染物数量的一些参考数据:①当栅条间距为16~25mm 时,栅渣截留量为0.10~0.01m3/310m 3污水;②当栅条间距为40mm 左右时,栅渣截留量为0.03~0.01m3/310m 3污水;③被截留的物质称为栅渣,栅渣含水率约为70%~80%,容重约为750Kg/m3.(2)作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3)选用格栅间距的原则:不堵塞水泵和水处理厂站的处理设备。
(4)格栅分类:①按形状: a.平面格栅:由栅条和框架组成。
b.曲面格栅:分为固定曲面格栅和旋转鼓筒式格栅。
②按格栅栅条净间距:a.粗格栅(50~100mm )b.中格栅(10~40mm )c.细格栅(3~10mm )③按清渣方式:a.人工清渣格栅:与水平面倾角45°~60°,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装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2倍,以免清渣过于频繁。
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b.机械清渣格栅: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的1.2倍。
当栅渣量大于0.2m 3/d 时采用。
(5)格栅栅条断面形状: 圆形:水力条件较方形好,但刚度较差。
矩形:目前多采用。
方形:(6)过格栅渠道的水流流速:一方面泥沙不至于沉积在沟渠底部,另一方面截留的污染物不至于冲过格栅。
通常采用0.4~0.9m/s.(7)污水过栅条间距的流速:①为防止栅条间隙堵塞一般采用0.6~1.0m/s ;②最大流量时可高于1.2~1.4m/s ;③渐扩α=20°,沉底大于水头损失。
(8)格栅的设计与计算:①栅槽宽度: B=S ·(n-1)+e ·n <S: 栅条宽度; e:栅条净间隙。
>②格栅间隙数: <Q max : 最大设计流量; α:格栅倾角>ehv Sin Q n αmax =<h: 栅前水深; v: 过栅流速>③过栅水头损失:h 1=k ·h 0 <h 0:计算水头损失; k: 水头损失增大倍数,k=3>αξsin 220g v h = <g=9.81m/s2; §:阻力系数>④栅槽总高度:H=h+h 1+h 2 <h: 栅前水深; h2: 栅前渠道超高,一般用0.3m>⑤栅槽总长度:L=l 1+l 2+1.0+0.5+H 1/tg α<L 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 1=(B-B 1)/2tg α1 L 2:栅槽与出水渠连接渠渐宽L 2=0.5L 1;H 1:栅前槽高H 1=h+h 2 B 1:进水渠道宽度 α:进水渠展开角,一般α=20°>⑥每日栅渣量计算: <W1:栅渣量,取0.1~0.01>1000864001max ⨯⨯⨯=Kz W Q W <Kz:即K 总:生活污水的总变化系数,P59>2.破碎机:(1)作用:把污水中较大的悬浮固体破碎成较小的、较均匀的碎块,仍留在污水中,随水流至后续污水处理构筑物进行处理。
(2)安装地点:可安装在格栅后,污水泵前,作为格栅的补充,防止污水泵被阻塞并提高与改善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能;也可安装在沉砂池之后,使破碎机的磨损减轻。
3.沉淀理论: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沉淀除去。
(1)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分4种:<Δ详见P61>①自由沉淀:②絮凝沉淀:<或干涉沉淀>③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拥挤沉淀>④压缩沉淀:(2)自由沉淀分析:①假定:A.颗粒为球形;B.沉淀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形状、重量不变。
C.颗粒只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不受器壁和其他颗粒的影响。
D.静水中,因重力作用加速,很短时间后,颗粒重力与水对其产生的阻力平衡时,颗粒即成等速下沉。
②斯托克斯公式: <u:颗粒沉速(m/s );g ρ、y ρ:颗粒、液体密度 >218gd u y g μρρ-= <μ:液体动力粘度; d :颗粒的粒径(m )>分析:A.当g ρ<y ρ时,u 是负值,颗粒上浮;当g ρ=y ρ时,u=0,颗粒在水中悬浮;当g ρ>y ρ时,u>0,颗粒下沉。
B.沉速u 与粒径d 2成正比,所以增大d ,可提高沉淀(或上浮)速度。
C.u 与μ成反比,u 随水温上升而下降,则水温上升,沉速增大。
(3)理想沉淀池原理:①假定:A.沉淀区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均相同,水平流速为v ;B.悬浮颗粒在沉淀区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为v ;C.在流入区水流中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D.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去除。
②理想沉淀池分区:流入区、流出区、沉淀区、污泥区。
③理想沉淀池总去除量:()⎰+∙0000u 1-1P t dP u P注:P 0为沉速小于u 0的颗粒占全部悬浮颗粒的比值(即剩余量),用去除率表示:()⎰+=∙0000100-100P t dP u u P η说明:A.表面负荷率或溢流率:q=Q/A ---->意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 流量,其数值等于沉速u0,若需要去除的颗粒的沉速u 0确定后,则沉砂池的表 面负荷q 值同时被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