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第14章

合集下载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致病因子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炎症
肺水肿
肺不张
支气管痉挛
微血栓形成 肺血管收缩 死腔样通气
弥散障碍
肺内分流
低氧血症
ARDS引起呼衰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病
支气管壁肿胀 痉挛、堵塞, 气道等压点上移 肺泡弥散面积 肺泡膜炎性增厚 肺泡低通气 肺泡低血流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肌衰竭 阻塞性 通气障碍 限制性 通气障碍 弥散功能 障碍
×
R =
VA
(PiO2–PAO2)× VA
P AO 2= P iO 2–
PACO2 R
PaO2
12 100
单纯通气障碍 R=0.8
PO2
PaCO2(HHmg)
8
4
最 低 可 耐 受 值
4
80
60
肺泡通气障碍时PaO2和PaCO2与呼吸商R的关系
PaCO2( kPa )
分流
正常范围
40 20
PaO2(kPa)
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
动脉血中,称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因类似动-静脉短路,故又称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VA / Q下降
• 功能性分流见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
肺水肿 等
• 正常成人
功能性分流约占肺血流量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因与发病机制小结
1.通气障碍通常引起Ⅱ型呼衰
包括限制性和阻塞性2种类型。
2.换气障碍通常引起Ⅰ型呼衰
由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 流增加引起。
3.临床上常为多种机制参与,如休克肺

病理学第十四章 传染病 题目

病理学第十四章  传染病 题目

第十四章传染病一、名词解释1.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2.肺原发综合征(pulmonary primary complex)3.结核瘤(tuberculoma)4.全身粟粒性结核病(general miliary tuberculosis)5.继发性肺结核病(seconcl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6.结核结节(tubercle)7.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acute systemic military tuberculosis)8.结核病(tuberculosis)9.上皮样细胞(epithelioid cell)10.浸润型肺结核(infiltrative tuberculsis)11.伤寒小节(typhoid nodule)12.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13.树胶样肿(gumma)14.梅毒疹(syphilomn)15.硬性下疳(hard chancre)16.淋病(gonorrhea):17.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18.玫瑰疹(roseola)19.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20.AIDS二、填空题21.结核病是由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器官均可发生,但以结核最为多见。

22.以前一般认为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以免疫为主。

23.原发性肺结核病其原发灶常位于通气好的。

24.肠结核可发生于任何肠段,而以为其好发部位。

25.溃疡型肠结核其溃疡多呈,其长径与肠轴。

26.结核杆菌含有3种成分,其中成分决定其毒力,而且能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

27.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洞壁镜下分为三层,内层为,中层为,外层为。

28.结核性脑膜炎以多见,主要由于结核杆菌经血道播散所致。

29.淋巴结结核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支气管和肠系膜淋巴结。

30.关节结核病人关节腔内游离的纤维素凝块长期相互撞击可形成白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4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4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答案+完整解析

三基练习-病理学-第14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答案+完整解析1、下列属于子宫颈癌前病理变化的是A、宫颈肥厚B、鳞状上皮化生C、宫颈息肉D、纳氏囊肿E、宫颈上皮异型增生解析:官颈肥厚、鳞状上皮化生、宫颈息肉、纳氏囊肿均属于慢性子官颈炎的表现,而不是癌前病变。

正确答案:E2、与子宫颈癌发生最密切的是()A、HPV-6B、HPV-18C、HPV-12D、HPV-33E、HPV-31解析:HPV-18.HPV-16、HPV-31、HPV-33等和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HPV-18最为密切。

正确答案:B3、子宫颈的异型增生好发于()A、柱状上皮覆盖区B、鳞状上皮覆盖区C、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区D、腺上皮覆盖区E、宫颈管解析:子官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处是子宫颈异型增生的高危部位。

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宫颈癌的描述,错误的是()A、发病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B、大多为鳞状细胞癌C、可来自移行带的鳞状上皮D、早期发生血道转移E、绝大多数子宫颈鳞状细胞癌都来自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解析:子官颈癌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道转移。

正确答案:D5、子宫颈早期浸润癌指()A、癌组织浸润不超过基膜B、癌组织浸润超过基膜,深度低于基膜下7mmC、癌组织浸润超过基膜,深度低于基膜下5mmD、癌组织浸润不超过基膜,但已累及腺体E、以上都不对解析:子宫颈早期浸润癌(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至固有膜间质内,形成部分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者癌细胞巢,但是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的5mm者。

正确答案:C6、不属于慢性子官颈炎表现的是()A、宫颈肥大B、宫颈息肉C、皮样囊肿D、宫颈糜烂E、鳞状上皮化生解析:慢性子官颈炎的表现包括宫颈肥大、鳞状上皮化生、官颈息肉、纳氏囊肿。

正确答案:C7、主要表现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疾病是A、子宫内膜异位症B、子宫颈癌C、子宫内膜增生症D、子宫体癌E、慢性子宫颈炎解析:子官内膜异位症主要表现为痛经或者月经不调子官颈癌患者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接触性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症是因为内源性雌激素升高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或者间质增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子官出血子官体癌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慢性子宫颈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

第十四章 DIC(病理生理学)

第十四章 DIC(病理生理学)

FDP
(X,Y)
PLn A, B, C
可溶性复合物
鱼精蛋白
游离单体(FM)
多聚体凝块
(Fbn)
35
DD test:
Fbg Ⅱa
FM
PLn 原发性纤溶
A,B,C,X,Y,D,E
FDP(D单体)
XⅢa
Fbn
继发性纤溶 PLn
A,B,C,X,Y,D,E
FDP(D二聚体)
36
3.4.2 DIC的分型
按发生快慢分型 按代偿情况分型 (按发生范围分型)
时性升高
恢复期DIC
39
3.5 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最突出的表现是出血与微血栓形成
3.5.1 出血
出血的机制
1. 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2. 继发性纤溶亢进 3. FDP 的形成 4. 血管壁损伤
40
FDP的作用:
抑制凝血酶 抑制血小板聚集 X,Y 片段与纤维蛋白单体
形成可溶性复合物
41
3.5.2 休克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1
2
2004
3
一、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Normal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homeostasis
4
1.凝血系统
内源性凝血系统:FⅫ 外源性凝血系统:TF(FⅢ)
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宫 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剖宫产术、葡 萄胎、绒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病理产科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科大出血 及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14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选择题【A型题】1.DIC时血液凝固功能异常表现为A.血液凝固性增高 D.血液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B.血液凝固性降低 E.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降低同时发生C.血液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答案] C[题解] 在DIC发病中,早期凝血过程被激活,血液处于高凝阶段,形成大量微血栓。

随着凝血过程的激活,凝血物质不断被消耗,同时继发性纤溶活性不断地增强,故在DIC晚期时血液又转为低凝状态,临床发生多器官明显出血。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A.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D.纤溶亢进B.凝血酶原的激活 E.凝血功能异常C.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答案] E[题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凝血酶原的激活,纤溶系统的亢进。

3.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最常见的疾病是A.败血症D.胰腺癌B.宫内死胎 E.器官移植C.大面积烧伤[答案] A[题解] 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病有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妇产科疾病、创伤及手术。

其中感染性疾病居首位,约占所有原发病的1/3。

4.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触发是由于组织细胞损伤释放出的组织因子与下列哪一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A.凝血因子Ⅹ D.凝血因子ⅧB.凝血因子Ⅸ E.凝血因子ⅦC.凝血因子Ⅺ[答案] E[题解]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Ⅶ结合而开始的。

5.激活的凝血因子Ⅶa与组织因子(TF)复合物可激活A.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ⅩD.凝血因子Ⅺ和凝血因子ⅫB.凝血因子Ⅹ和凝血因子ⅨE.凝血因子Ⅸ和凝血因子ⅪC.凝血因子Ⅲ和凝血因子Ⅷ[答案] B[题解] Ⅶa-TF复合物既可激活Ⅹ因子(传统通路),也可激活Ⅸ因子(选择通路),从而启动凝血反应。

6.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是通过活化A.凝血酶原 D.Ⅻ因子B.维蛋白原 E.组织因子C.钙离子[答案] D[题解] 多种病因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使内皮胶原暴露,因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因此血流中的带正基团的因子Ⅻ与其结合,转变为有活性的因子Ⅻa,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14

病理生理学复习题14

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一、选择题A型题⒈海平面条件下,诊断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A <40mmHg (5.3kPa)B <50mmHg (6.7kPa)C <60mmHg (8.0kPa)D <70mmHg (9.3kPa)E <80mmHg (10.6kPa)[答案]C⒉呼吸衰竭是指A肺泡通气量严重不足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C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D CO2排出障碍E O2吸入及CO2排出障碍[答案]B⒊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呼吸中枢抑制B肺泡壁厚度增加C气道阻力增高D肺泡膜面积减少E肺内通气血流比失调[答案]A⒋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呼吸肌活动障碍B 气道阻力增加C 胸廓顺应性降低D 肺顺应性降低E 弥散障碍[答案]B⒌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 气道内径B 气道长度C 气道形态D气流形式E 气流速度[答案]A⒍反应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是A 肺活量B 潮气量C PaCO2D P A CO2E PaO2[答案]D⒎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是A 血液粘滞性增高B 缺氧所致血量增多C 肺泡气氧分压减低引起肺血管收缩D 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加E 肺小动脉壁增厚[答案]E⒏肺气肿患者易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其机制为A 小气道阻塞B 小气道管壁增厚C 小气道管壁顺应性减低D 小气道痉挛E 气道等压点移至膜性气道[答案]E⒐ARDS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A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B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C 通气血流比失调D 肺泡膜面积↓E 肺泡膜厚度↑[答案]C⒑功能性分流是指A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 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或增加D 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E A-V吻合支开放[答案]C⒒呼吸衰竭时最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 呼吸性酸中毒B 呼吸性碱中毒C 代谢性酸中毒D 代谢性碱中毒E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答案]E⒓正常人P A O2略高于PaO2的主要原因是A 生理性通气/血流比例不协调B 功能性死腔增多C 功能性分流增多D 解剖分流增多E 正常静息时仅部分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答案]A⒔能够引起ARDS的原因是A 吸入毒气B 休克C 肺挫伤D败血症E 以上都是[答案]E⒕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代偿机制是A 肺代偿B 细胞内缓冲和细胞内外离子交换C肾脏泌H+ 增多D 肾脏产NH3增多E 肾脏重吸收NaHCO3增多[答案]B⒖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A 声带麻痹B 肿瘤压迫气管胸内部分C COPD患者D 张力性气胸压迫肺E 细支气管慢性炎症[答案]A⒗呼吸衰竭引起的缺氧类型是A 循环性缺氧B 低张性缺氧C 组织性缺氧D 血液性缺氧E 组织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答案]B⒘关于死腔样通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仍正常引起B 可见于肺内微血栓形成时C 肺部疾病时功能死腔可占潮气量的30%左右D 其通气血流比常大于0.8E 引起的血气特点主要是PaO2减低[答案]C⒙真性分流是指A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B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C 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D 肺泡完全无血流但仍有通气E 部分肺泡通气与血流的不足[答案]C⒚不能引起呼吸衰竭而致机体缺氧的是A 气道阻塞B 支气管哮喘C贫血D胸膜纤维化E 严重胸廓畸形[答案]C⒛呼吸衰竭患者吸纯氧15分钟变化不大是属何种异常?A通气血流比小于0.8B通气血流比大于0.8C功能分流增加D解剖分流增加E 弥散障碍[答案]D21.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pH 7.02,PaCO2 8.0kPa( 60mmHg) , PaO2 5.0kPa( 37.5mmHg ) HCO3- 15mmol/L,患者可能为哪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A急性呼吸性酸中毒B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答案]C22.肺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脑血流量增加和脑细胞酸中毒B缺氧使脑血管扩张C脑细胞内ATP生成减少D缺氧使脑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缺氧使脑细胞内酸中毒[答案]A23.完整的呼吸过程是指A肺通气功能B肺换气功能C细胞呼吸功能D内、外呼吸功能E内、外呼吸功能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E24.胸膜广泛增厚的病人可发生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气体弥散障碍D功能分流增加E真性分流增加[答案]A25.下列哪项不会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A低钾血症B呼吸中枢抑制C气道痉挛D气胸E肺组织广泛纤维化[答案]C26.以下可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喉头水肿B气管异物C支气管哮喘D多发性肋骨骨折E肺水肿[答案]D27.胸内中央型气道阻塞可发生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呼气吸气同等困难D呼气吸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答案]A28.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以下哪种情况?A低钾血症B多发性肋骨骨折C 大量胸腔积液D化脓性胸膜炎E慢性支气管炎[答案]E29.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弹性阻力增加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制E 肺A-V交通支大量开放[答案]C30.因部分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大于0.8而发生呼吸衰竭可见于A肺不张B肺水肿C肺动脉栓塞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E支气管肺炎[答案]C31.氧疗对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病变基本无效A通气障碍B气体弥散障碍C功能性分流D死腔样通气E肺内动静脉交通支大量开放[答案]E32.II型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是A间歇低浓度给氧B慢速高浓度给氧C正压低浓度给氧D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E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答案]D33.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呼吸节律异常B发绀的程度C血气分析参数D呼吸困难程度E组织细胞受损程度[答案]C34.支气管肺炎引起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阻塞性通气障碍D限制性通气障碍E弥散障碍[答案]B35.有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项不正确?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是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D PaO2↓,而PaCO2可以正常E可见于气管阻塞,总肺泡通气量下降而肺血流未相应减少[答案]EB型题A PaCO2↑B PaO2↓C PaO2正常, PaCO2↑D PaO2↓, PaCO2↓E PaO2↓, PaCO2↑1.通气障碍时2.换气障碍时[答案]1E2BA 过量麻醉药使用B COPD患者C肺血管病变D ARDSE 肺实变1.可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2.因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受损而致呼吸衰竭[答案]1B 2DA 生理性通气/血流比例不协调B 功能性分流增加C 死腔样通气增加D 解剖分流增加E 弥散功能障碍1.阻塞性肺气肿时2.常人P A O2略高于PaO2的主要原因[答案] 1B 2A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功能性分流增加D解剖分流增加E弥散障碍1.支气管异物可引起2.静麻醉药过量可引起3.大叶性肺炎(早期)4.大量胸腔积液5.一侧肺叶切除可引起6.肺内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答案]1B 2A 3C 4A 5E 6D C型题A 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中央性气道胸内部分阻塞时2.中央性气道胸外部分阻塞时3.外周性气道阻塞[答案]1A 2B 3AA PaO2<60mmHg (8.0kPa)B PaCO2>50mmHg (6.7kPa)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否1.贫血时2.一侧肺叶切除患者活动时3.II型呼吸衰竭患者用纯氧治疗可出现4.ARDS(早期)5.严重支气管哮喘6.异物阻塞主支气管[答案]1D 2A 3B 4A 5C 6CX型题⒈肺换气功能障碍包括A 弥散障碍B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 解剖分流增加D 功能性分流增加E 限制性通气不足[答案]ABCD⒉呼吸衰竭造成机体损害的主要原因是A 低氧血症B 酸碱平衡紊乱C 电解质紊乱D 内分泌功能障碍E 高碳酸血症[答案]AE⒊ARDS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原因是A 肺不张,肺水肿引起的部分气道阻塞B 炎性介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而致肺内分流C 肺内DIC及炎性介质引起肺血管收缩D 肺泡总通气量不足而血流未减少E 肺部病变的分布不均匀[答案]ABCDE⒋某青年突发高热.咳嗽.胸痛.呼吸急促,查WBC15×109/L,次日出现烦躁,四肢厥冷,出汗,静脉塌陷,口唇紫绀,脉搏111次/分,BP 9.7KPa/7.3Kpa,PaO2 6.7Kpa。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试题和答案

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一、选择题【A型题】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内呼吸功能障碍B.外呼吸功能障碍C.血液携带氧障碍D.二氧化碳排出障碍E.氧吸入障碍2.判断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呼吸节律异常B.发绀的程度C.血气分析参数D.呼吸困难程度E.组织细胞受损程度3.当吸入气的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是:A.PaO2<8.0kPa(60mmHg)B.PaCO2>6.67kPa(50mmHg)C.RFI≤300D.RFI<300E.RFI>3004.以PaO2<60mmHg为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室内空气时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根据:A.临床经验制定的B.此时外周感受器方可被缺氧刺激兴奋C.此时会引起酸中毒D.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性变化E.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著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5.以PaCO2>50mmHg作为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可能由于:A.此时pH将低于正常水平,出现酸血症B.CO2解离曲线特性,此时CO2含量陡增C.临床统计经验D.此时CO2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明显E.正常人PaCO2最高可达50mmHg6.关于血气特点,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正常人的PaO2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B.正常人的PaCO2也随年龄而有变化C.PaO2<60mmHg不一定是呼吸衰竭D.老年人的PaO2较年轻人低是因为通气/血流比例不平衡的肺泡多E.由于CO2弥散快,所以PaCO2和PACO2通常是相等的7.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A.PaO2和PAO2的差值B.PaO2C.PAO2D.PaCO2E.PaCO2和PACO2的差值8.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A.PaO2<8.0kPa;PaCO2<6.67kPaB.PaO2<6.67kPa;PaCO2>8.0kPa C.PaO2<8.0kPa;PaCO2>6.67kPa D.PaO2<5.32kPa;PaCO2>6.67kPa E.PaO2<4.0kPa;PaCO2<5.32kPa 9.过量使用麻醉药时,患者可出现: 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弥散障碍D.通气/血流比失调E.解剖分流增加10.声带麻痹的患者表现为:A.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呼气性呼吸困难D.进行性呼吸困难E.潮式呼吸11.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因素是:A.气道内径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E.气流形式12.反应肺泡通气量的最佳指标是A.肺活量B.潮气量C.PaCO2D.P A CO2E.PaO213.阻塞性通气不足可见于:A.低钾血症B.多发性神经炎C.胸腔积液D.化脓性脑膜炎E.慢性支气管炎14.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弹性阻力增加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制E.肺A-V交通支大量开放15.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引起:A.阻塞性通气障碍B.限制性通气障碍C.弥散障碍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解剖分流增加16.出现严重胸膜病变时,病人可发生:A.弥散障碍B.限制性通气不足C.阻塞性通气不足D.死腔气量增加E.功能分流增加17.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白喉B.支气管哮喘C.气管异物D.多发性肋骨骨折E.肺泡水肿18.下列哪项不会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A.低钾血症B.呼吸中枢抑制C.气道痉挛D.气胸E.肺组织广泛纤维化19.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中央气道阻塞B.外周气道阻塞C.肺泡膜面积减少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E.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20.II型肺泡上皮受损时可产生:A.肺泡回缩力降低B.肺顺应性增高C.肺泡膨胀稳定性增强D.肺泡表面张力增强E.肺泡毛细血管中血浆外渗减少21.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A.肺顺应性下降B.支气管粘膜水肿C.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D.小气道阻塞E.肺组织弹性下降22.造成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A.脊髓灰质炎B.重度低钾血症C.多发性肋骨骨折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E.胸腔大量积液23.急性喉头炎症、水肿的患者主要表现为: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劳力气性呼吸困难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E.端坐呼吸24.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A.中央气道胸外阻塞B.中央气道胸内阻塞C.慢性阻塞性肺疾患D.限制性通气不足E.中枢性呼吸衰竭25.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 A.声带麻痹B.肿瘤压迫气管胸内部分C.COPD患者D.张力性气胸压迫肺E.细支气管慢性炎症26.中央气道胸内阻塞可发生: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吸气呼气同等困难D.吸气呼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27.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主要表现为: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劳力气性呼吸困难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E.端坐呼吸28.可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A.过量麻醉药使用B.COPD患者C.肺血管病变D.ARDSE.肺实变29.下列疾病患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有A.白喉B.支气管异物C.声带麻痹D.气胸E.肺纤维化30.肺气肿患者易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其机制为:A.小气道阻塞B.小气道管壁增厚C.小气道管壁顺应性减低D.小气道痉挛E.气道等压点移至膜性气道31.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为:A.PaO2正常,PaCO2正常B.PaO2下降,PaCO2下降C.PaO2下降,PaCO2升高D.PaO2正常,PaCO2升高E.PaO2下降,PaCO2正常32.神经肌肉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特点是:A.PaCO2升高比PaO2降低明显B.PaO2降低比PaCO2升高明显C.PaO2降低和PaCO2升高呈一定比例D.仅PaO2降低,PaCO2正常E.仅PaCO2升高,PaO2正常33.总肺泡通气不足的标志是:A.PaCO2N,PaO2 NB.PaCO2↓,PaO2↑C.PaCO2 N,PaO2↓D.PaCO2↑,PaO2↓E.PaCO2↓,PaO2↓34.弥散障碍只会引起PaO2降低,不会使PaCO2升高是由于:A.CO2分子量比O2小B.CO2为脂溶性C.肺泡膜两侧的CO2分压差大D.CO2的弥散能力比O2大E、碳氧血红蛋白解离速度快35.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特点是:A.PaO2↓,PaCO2↑B.PaO2N,PaCO2↑C.PaO2↓,PaCO2ND.PaO2 N,PaCO2NE.PaO2↑,PaCO2↑36.正常人P A O2略高于PaO2的主要原因是A 生理性通气/血流比例不协调B 功能性死腔增多C 功能性分流增多D 解剖分流增多E 正常静息时仅部分肺泡参与气体交换37.肺换气功能障碍不包括A.弥散障碍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解剖分流增加D.功能性分流增加E.限制性通气不足38.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小于0.8可见于:A.肺水肿B.肺动脉炎C.肺内DICD.肺血管收缩E.肺动脉栓塞39.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8可见于:A.支气管哮喘B.慢性支气管炎C.阻塞性肺气肿D.肺水肿E.肺动脉栓塞40.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大于0.8而发生呼吸衰竭可见于: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死腔样通气D.弥散面积减小E.功能分流增加41.肺内死腔样通气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也不足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增加C.部分肺泡通气增加而血流也增加D.部分肺泡通气正常而血流不足E.肺内动-静脉吻合支开放42.关于死腔样通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仍正常引起B.可见于肺内微血栓形成时C.肺部疾病时功能死腔可占潮气量的30%左右D.其通气血流比常大于0.8E.引起的血气特点主要是PaO2减低43.有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项不正确?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是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D.PaO2↓,而PaCO2可以正常E.可见于气管阻塞,总肺泡通气量下降而肺血流未相应减少44.真正分流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但血流正常B.部分肺泡血流不足但通气正常C.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D.部分肺泡完全无血流但仍有通气E.部分肺泡通气和血流都不足45.肺内功能性分流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也不足B.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C.部分肺泡通气正常而血流不足D.部分肺泡通气增加而血流不足E.肺内动-静脉吻合支开放46.下列哪一项与“功能性分流”不符A.又称静脉血掺杂B.是部分肺泡通气明显降低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所致C.正常人也有功能性分流D.肺血管收缩时也可引起功能性分流E.功能性分流部分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而PaO2降低PaCO2增加47.肺部疾病引起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机制是: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弥散障碍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解剖分流增加48.一侧肺叶切除可引起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功能性分流增加D.解剖分流增加E.弥散障碍49.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是由于:A.功能性分流B.死腔样通气C.弥散障碍D.通气功能障碍E.肺内解剖分流增加50.下列哪一项与“死腔样通气”不符A.明显增多时可引起呼吸衰竭B.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未相应减少所致C.可见于肺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正常人肺没有死腔样通气E.由于大量肺泡为死腔样通气,其余肺泡的血流多而通气少,因此PaO2降低51.I型呼吸衰竭的发生是由于:A.呼吸中枢抑制B.呼吸肌麻痹C.中央气道阻塞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E.弥散障碍52.支气管肺炎引起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B.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阻塞性通气障碍D.限制性通气障碍E.弥散障碍53.阻塞性肺气肿时A.生理性通气/血流比例不协调B.功能性分流增加C.死腔样通气增加D.解剖分流增加E.弥散功能障碍54.引起I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A.呼吸中枢抑制B.中央型气道阻塞C.麻醉剂过量D.弥散障碍E.慢性阻塞型肺病55.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基本发病环节是:A.肺内DIC形成B.急性肺淤血水肿C.急性肺不张D.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56.ARDS时肺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严重的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水肿B.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调亡坏死C.大片肺组织坏死D.出血、肺不张、微血栓、纤维化E.肺泡透明膜形成57.重度II型呼吸衰竭患者维持呼吸通过:A.肺牵张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J感受器)D.外周化学感受器E.外周压力感受器58.慢性II型呼吸衰竭病人输氧原则是:A.慢速输入高浓度纯氧B.间歇输入低浓度氧C.正压输入低浓度氧D.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E.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59.下列那些病因不能引起II型呼吸衰竭:A.呼吸中枢抑制B.呼吸肌麻痹C.大叶性肺炎(早期)D.中央型气道阻塞E.慢性阻塞型肺病患者60.某患者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为8.0kPa(60mmHg),经吸纯氧15分钟后,此氧分压差变化不大,患者应存在:A.弥散障碍B.功能分流增加C.解剖分流增加D.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E.阻塞性通气障碍61.一患者P A O2为13.3kPa,PaO2为9.1kPa,P A CO2为5.32kPa,PaCO2为11.5kPa,经吸纯氧30分钟后,PaO2无显著变化,此患者系由于:A.阻塞性通气不足B.功能性分流C.死腔样通气D.真正分流E.弥散障碍62.肺充血、水肿致肺顺应性降低时呼吸的变化是:A.深快呼吸 B.浅慢呼吸C.浅快呼吸 D.潮式呼吸E.间歇呼吸63.在肺顺应性降低所致限制性通气障碍疾病中,呼吸浅快是由于刺激:A.外周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动脉压力感受器D.心房容量感受器E.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64.呼吸衰竭时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65.I型呼吸衰竭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66.II型呼吸衰竭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67.给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人工呼吸机,使CO2排出过快易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呼酸合并代酸D.呼酸合并代碱E.呼酸合并呼碱68.ARDS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解剖分流增加D.弥散障碍E.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69.能够引起ARDS的原因是:A.吸入毒气B.休克C.肺挫伤D.败血症E.以上都是70.解剖分流增加可见于: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C.慢性支气管炎 D.肺动脉炎E.肺气肿71.呼吸衰竭时影响全身各系统代谢和功能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交感神经兴奋B.血压升高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酸中毒E.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72.呼吸衰竭引起的缺氧属于:A.低张性缺氧 B.等张性缺氧C.血液性缺氧 D.淤血性缺氧E.组织性缺氧73.呼吸衰竭导致功能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机制是:A.心力衰竭 B.休克C.DIC D.肾血管收缩E.肝功能衰竭74.呼吸衰竭病人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时,其PaCO2可能为:A.PaO2降至2.67kPa(20mmHg)B.PaO2降至4.00kPa(30 mmHg)C.PaO2降至5.33~6.67kPa(40~50mmHg) D.PaO2降至8.00kPa(60 mmHg)E.PaO2降至9.33kPa(70mmHg)75.临床上出现二氧化碳麻醉时的PaCO2为:A.PaCO2>5.33kPa(40mmHg) B.PaCO2>6.67kPa(50mmHg)C.PaCO2>8.00kPa(60mmHg)D.PaC02>9.33kPa(70mmHg)E.PaCO2>10.7kPa(80mmHg)76.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是A.血液粘滞性增高B.缺氧所致血量增多C.肺泡气氧分压减低引起肺血管收缩D.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加E.肺小动脉壁增厚77.呼吸衰竭时最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78.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pH 7.02,PaCO2 8.0kPa( 60mmHg) , PaO2 5.0kPa ( 37.5 mmHg ),HCO3-15mmol/L,患者可能为哪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A.急性呼吸性酸中毒B.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79.不能引起呼吸衰竭而致机体缺氧的是A.气道阻塞B.支气管哮喘C.贫血D.胸膜纤维化E.严重胸廓畸形80.肺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脑血流量增加和脑细胞酸中毒B.缺氧使脑血管扩张C.脑细胞内ATP生成减少D.缺氧使脑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缺氧使脑细胞内酸中毒81.氧疗对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病变基本无效A.通气障碍B.气体弥散障碍C.功能性分流D.死腔样通气E.肺内动静脉交通支大量开放82.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衰竭氧疗时应A.将病人送入高压氧舱C.先吸30%左右的氧B.吸入纯氧D.吸入95%氧加5%CO2E.呼气末正压给60%的氧二、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2.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3.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4.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5.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6.功能分流(functional shunt)7.死腔样通气(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8.真性分流(true shunt)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10.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11. 呼吸衰竭指数(respiratory failure index,RFI)12. 肺源性心脏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三、问答题1.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和诊断指标是什么?2.根据动脉血气变化,可将呼吸衰竭分为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血气变化特点是什么?3.肺通气功能障碍包括几种类型?血气如何变化?4.根据气道阻塞的部位不同,可将阻塞性通气不足分为几种类型?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形式和机制是什么?5.慢阻肺患者表现为何种形式的呼吸困难,用力呼气时小气道受压而闭合的机制是什么?6.弥散障碍的原因和血气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弥散障碍只有PaO2降低而无PaCO2升高? )7.功能性分流与真性分流有何异同?用什么方法可鉴别功能性分流与真性分流?8.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出现肺性脑病的机制是什么?9.肺泡总通气量不足和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引起的血气变化有何不同,为何?10.死腔样通气和功能分流哪一个更容易代偿,为何?11.为何一侧肺不张比一侧肺叶切除更易引起呼吸衰竭?12.简述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4 植物病理学 第十四章 寄主--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14 植物病理学 第十四章  寄主--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一)植物生长素 (吲哚乙酸IAA) 玉米瘤黑粉病菌(Ustilago maydis) 芸薹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桃缩叶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等。 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株生长素失调,导致 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出现徒长和畸形等病状。
四、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 许多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线虫等能 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 侵染后干扰植株体内激素的正常代谢,从而打 破植株体内的激素平衡,导致植株产生徒长、 矮化、畸形、肿瘤、丛生、花器叶变、产生不 定根等多种病变。 植物病原菌产生的生长调节物质主要包括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等几大类。
(二)赤霉素 真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锈菌和细菌中 的假单胞杆菌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水稻恶苗 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 使节间伸长,导致徒长、丛生和畸形等症 状,另有报道赤霉素可以降低植株的抗病性。 水稻恶苗病菌产生的赤霉素是使水稻茎叶徒长 的主要原因。
(三)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是一类与植物 细胞分裂和生长有关的激素,其化学成分为 嘌呤衍生物。细胞分裂素具有延缓组织衰老、 加速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和核酸降解等作 用。 细菌中的根癌土壤杆菌、带化病棒状杆 菌,真菌中的外囊菌、锈菌、黑粉菌、根肿 菌等。这些病原菌侵染寄主植物后,往往引 起寄主细胞分裂素失调,导致寄主细胞过渡 生长。
(三)细胞膜和细胞内含物降解酶 植物病原菌还能产生一些降解细胞膜和细胞 内物质的酶,如蛋白酶、脂酶、淀粉酶等,用以 降解蛋白质、类脂和淀粉等成份。 目前已发现一些病原细菌和真菌可以产生水 解蛋白质的蛋白酶,这类酶能水解蛋白质中的肽 键,其中很多也能水解酯键,而且多数都是非专 化性的。 有些病原物能产生磷脂酶,可能会对降解 植物细胞壁有一定作用。

《口腔组织病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第十四章:颌骨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第十四章:颌骨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四章颌骨疾病
一、颌骨骨髓炎
是指发生于颌骨、骨质及骨髓的炎症,常与颌面部软组织炎症同时存在。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临床上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1.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感染初期,骨髓腔内血管扩张、充盈,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2.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组织及骨髓腔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形成肉芽组织。

骨陷窝空虚,形成无结构的死骨。

3.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Garré骨髓炎。

好发于青少年,下颌骨比上颌骨多见,特别是下颌后区。

表现为无痛性颌骨肿胀,质地坚硬,表面黏膜和皮肤色泽正常。

X线表现为特征性的密质骨的肥厚,在骨密质外有不规则的骨质增生,形成双层或多层骨密质,骨髓腔内可有点状破坏。

骨膜下反应性新骨形成为本病的特点。

镜下见在密质骨的表面,新生骨小梁与骨面垂直,互相呈平行排列,周围有成骨细胞围绕。

骨小梁之间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伴有散在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慢性局灶硬化性骨髓炎:又称致密性骨髓炎
1)特点:病变区骨小梁比周围正常骨组织致密。

骨髓腔窄小,腔内有纤维组织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2)多发生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区。

3)X线:圆形界限清楚阻射区。

5.结核性骨髓炎:可形成冷脓肿、瘘管。

①骨髓腔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

②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炎症细胞形成上皮样结节细胞。

③结节中心常见干酪样坏死,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④X线:颌骨膨胀.边缘模糊.不整齐.下颌骨形成囊肿样腔洞,有时可见死骨形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考点剖析

四、单项选择题(5)
4.下列哪项不是DIC的病因: A.细菌感染 B.癌转移 C.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 D.白血病 E.严重挤压伤 本题正确答案:E
四、单项选择题(5)
5.临床上DIC的原发病中下列哪项最常见: A.感染性疾病 B.产科意外 C.严重创伤 D.组织损伤 E.过敏性疾病 本题正确答案:A
4、DIC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有 、 、 、、 。
填空题答案:
1、答:(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 2)组织严重破坏,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3)血细胞大量破 坏,释放各种促凝物质 (4)其他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2、答:(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2)肝功能严重 障碍(3)血液高凝状态(4)微循环障碍。
器官严重损伤时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 某些恶性肿瘤 可释放大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入血 肝功障碍时合成纤 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减少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灭活减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时可产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溶 栓疗法时,溶栓药物等可引起纤溶亢进。
二、简述题(9)
8、简述纤溶功能降低与血栓形成倾向。 答:(1)遗传性纤溶功能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改变、先天性纤溶酶原异常症。(2)获得性血 浆纤溶活性降低:血栓前状态、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高 脂血症、缺血性中风及口服避孕药等患者往往有组织型纤溶 酶原激活物降低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增高等纤溶功能 降低的表现。
3、了解: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及其功能、血管 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和DIC的临床诊断及防治的病 理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2)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是指机体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而引起的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 全身性病理过程。

第14章:超敏反应

第14章:超敏反应
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的物质。
2、特点与分类:
1)吸入性变应原:植物花粉、真菌、螨等
2)食物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等
3)注射治疗性药物:青霉素、磺胺等
4)其它:某些酶类物质
(二)变应素及其产生

变应素( allergin ):引起 I 型超敏反应的
特异性IgE类抗体。 IgE 为亲细胞性抗体,通过其 Fc 段与肥大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I结合,使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第三篇 免疫病理 第14章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进行初次应答后, 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 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 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亦称变态反应(allergy) 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



I型超敏反应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IgG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细 胞(NK细胞等)借助所表达的IgG FcR与靶细胞表 面IgG的Fc段结合,从而直接杀伤靶细胞。
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的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麻风、梅毒 2、接触性皮炎 3、移植排斥反应
Ⅰ、Ⅲ、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
1、15分钟出现1cm的界限清晰的风团 2、5-12小时出现超过5cm的红肿、出血、坏死 3、24-48小时出现的1cm的红肿、硬结
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及其特征
二、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

09年级病理生理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一、单项选择题1、符合呼吸衰竭概念的是A.大气氧分压降低导致Pa O2下降,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缺氧、酸中毒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C.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缺氧、酸中毒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D.血液不能携带氧导致机体缺氧、酸中毒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E.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导致机体缺氧、酸中毒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

2、I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A.Pa O2 < 8kPa(60mmHg),Pa CO2 > 10.67kPa(80mmHg)B.Pa O2 < 8kPa(60mmHg),Pa CO2 > 9.33kPa(70mmHg)C.Pa O2 < 8kPa(60mmHg),Pa CO2 > 8.00kPa(60mmHg)D.Pa O2 < 8kPa(60mmHg),Pa CO2 > 6.67kPa(50mmHg)E.Pa O2 < 8kPa(60mmHg),Pa CO2 > 5.33kPa(40mmHg)3、弥散障碍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血气变化是氧分压明显下降,而CO2上升不明显,有时还低于正常,主要是:A.O2弥散系数比CO2 B.CO2分子量比O2大C.CO2弥散系数比O2大 D.O2分子量比CO2大 E.O2分压差比CO2小4、哪种情况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A. 脑血管意外B. 声带水肿C. 肺气肿D. 支气管哮喘E. 肺栓塞5、对吸氧治疗有效的是A.真性静脉血掺杂 B.功能性分流C.解剖分流 D.肺不张 E.肺实变6、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指A. 气道内气体流通受阻B. 肺泡气体交换障碍C. 胸廓和肺的运动受到限制D. 气体弥散障碍E. 胸廓的运动障碍7、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限制性通气障碍 B.阻塞性通气障碍C.弥散障碍 D.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缩短E.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8、I型呼衰患者一般不发生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紊乱9、呼吸衰竭时一定会发生哪种酸碱平衡紊乱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紊乱10、缺氧对外呼吸功能的影响是A.兴奋呼吸中枢 B.抑制呼吸中枢C.先兴奋,后抑制 D.先抑制,后兴奋 E.抑制中枢,兴奋外周11、当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氧疗时,其吸氧浓度为A.14~20% B.24~30% C.40~45% D.50~55% E.60%以上12、II型呼衰病人吸氧浓度不宜>30%主要是因为A.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B.缺氧可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C.吸氧产生氧中毒 D.病人已适应低氧环境 E.二氧化碳麻醉13、下列哪项与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无关A.Pa O2降低 B.Pa CO2增高 C.酸中毒 D.静脉回流受阻 E.心脏负荷增加14、当Pa O2低于多少时,只需几分钟即可导致中枢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A.6.67kPa(50 mmHg) B.5.33kPa(40 mmHg)C.4.00kPa(30 mmHg) D.2.67kPa(20 mmHg) E.1.33kPa(10 mmHg)15、Pa CO2高于多少即可抑制呼吸中枢A.10.67kPa(80 mmHg) B.5.33kPa(40 mmHg)C.8.00kPa(60 mmHg) D.6.67kPa(50 mmHg) E.9.33kPa(70 mmHg)16、在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项不是A.酸中毒 B.二氧化碳潴留C.脑血管痉挛,脑缺血 D.Na+泵功能障碍 E.缺氧17、通气功能障碍,其血气变化的特点是A.Pa O2降低、Pa CO2降低 B.Pa O2增高、Pa CO2增高C.Pa O2增高、Pa CO2降低 D.Pa O2降低、Pa CO2增高 E.Pa O2降低18、下列哪项可致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大于0.8A.解剖分流 B.功能性分流 C.肺动脉栓塞 D.肺不张 E.肺实变19、氧疗效果不理想的是A.真性静脉血掺杂 B.功能性分流C.弥散障碍 D.通气障碍 E.死腔样通气20、某患者因肺大疱破裂引起肺不张,其血气变化是A. Pa O2降低、VA/Q比值大于正常B. Pa CO2降低、VA/Q比值大于正常C. Pa O2降低、VA/Q比值等于正常D. Pa CO2降低、VA/Q比值等于正常E. Pa O2降低、VA/Q比值低于正常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是Ⅰ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A.弥散障碍B.声带水肿C.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D.多发性神经根炎E.重症肌无力2、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心脏负荷增加 B.缺氧引起肺小动脉收缩C.酸中毒 D.静脉回流增加 E.血液粘度增加3、引起弥散障碍的因素是A.呼吸膜的厚度增加 B.呼吸膜的面积增加C.呼吸膜的面积减少 D.肺泡与血流接触时间过短E.肺泡与血流接触时间过长4、下列哪些是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A.弥散障碍B.声带水肿C.呼吸中枢抑制D.多发性神经根炎E.重症肌无力5、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是A.气胸B.吸入气氧分压降低C.呼吸中枢抑制D.亚硝酸盐中毒E.重症肌无力6、对氧疗效果较好的是A.慢性支气管炎 B.中央气道阻塞C.间质性肺水肿 D.休克引起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 E.肺不张7、ARDS的主要病理变化是A.肺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B.肺水肿C.肺泡透明膜的形成 D.肺纤维化 E.肺不张8、呼吸衰竭时导致机体功能代谢改变的最根本原因是A.缺氧 B.二氧化碳潴留C.酸碱平衡紊乱 D.肺性脑病 E.肺源性心脏病9、引起肺顺应性下降的原因是A.肺纤维化 B.胸膜粘连C.肺气肿 D.肺不张 E.肺水肿10、II型呼衰病人并发呼吸性酸中毒其血清电解质变化为A.血钾升高 B.血氯降低 C.血钾降低 D.血氯升高 E.血H+增多11、肺性脑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二氧化碳潴留 B.缺氧 C.酸中毒 D.脑缺血 E. —氨基丁酸生成减少三、名词解释1、限制性通气不足2、弥散障碍3、死腔样通气4、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5、肺性脑病6、功能分流7、真性静脉血掺杂 8、呼吸衰竭9、二氧化碳麻醉 10、阻塞性通气不足四、填空题1、呼吸衰竭是指:。

第14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题库

第14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题库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名词解释1.低钠血症2.高钠血症3、低容量性低钠血症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6.积水7.水肿8.钠水潴留9.凹隐性水肿10.脑水肿11.低钾血症12.高钾血症13.反常性酸性尿14.反常性碱性尿二、填空题1.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_____ ,体液中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_____。

2.通常血浆渗透压在_____mmol/L,在此范围内称_____。

3.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_____,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_____。

4.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Na+_____失水,伴有细胞外液量_____。

5.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血清Na+浓度_____,血浆渗透压_____。

6.高渗性脱水时血清钠浓度_____,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又称_____。

7.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水_____失钠,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量是_____。

8.水肿液含有血浆的全部晶体成分,根据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_____和_____。

9.漏出液的相对密度低于_____,蛋白质含量低于_____。

10.渗出液的相对密度高于_____,蛋白质含量可达_____。

11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_____部位,而肝性水肿以_____为多见。

12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_____,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大于_____。

13低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_____,传导性_____。

14.低钾血症时心肌自律性_____,收缩性_____。

15.低钾血症时心电图的典型表现为_____波低平,_____波增高。

16轻度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_____,而严重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_____。

17.高钾血症时,心肌自律性_____,收缩性_____。

18.高钾血症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可出现一些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如_____、_____。

19.高钾血症时骨骼肌的兴奋性随血清钾浓度逐步升高可经历先_____后_____的过程。

病理生理14 第十四章 DIC

病理生理14 第十四章 DIC
3.吸附 悬浮于血浆中的血小板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于 其表面,形成凝血块。
4.收缩 借助于血小板中肌动蛋白的收缩,使凝血块回缩, 逐渐形成坚固血栓。
血小板数量异常
1. 血小板减少 少于100×109/L
(1)生成障碍 (2)破坏或消耗增多 (3)分布异常
2.血小板增多 多于400×109/L
(1)原发性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早期骨髓纤维化等
2.获得性缺乏
PC和PS缺乏的原因: (1)Vit K缺乏或应用Vit K拮抗剂等 (2)严重肝病、肝硬化等 (3)口服避孕药、妊娠等情况
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
纤溶系统激活机制
内源性凝血时PK分解产生激肽释
纤溶酶原激活物 放酶
外源性凝血时产生的tPA和uPA +
降解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水解的形成 FX激活成FXa,进而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2.凝血酶的形成 凝血酶原(FII)激活成凝血酶(FIIa)
3.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蛋白原(Fbg) 转变成纤维蛋白(Fbn)
二、凝血因子的异常
(一)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
1、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
(二)纤溶功能降低与血栓形成倾向
1.遗传性纤溶功能降低 PAI-1基因多态性改变、先天性纤溶酶原异常症
2.获得性血浆纤溶活性降低 血栓前状态、动、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高脂血 症、缺血性中风及口服避孕药等患者往往有tPA 降低及PAI-1增高等纤溶功能降低的表现。
第三节 血管、血细胞的异常
血管及各种血细胞在机体的凝血与抗凝平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蛋白S缺乏、异常症 PS是APC分解FVa、FⅧa的辅助因子。 PS缺乏、异常症往往可导致深部静脉的血栓 形成倾向。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休克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休克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一)病因学治疗 治疗原发病 (二)发病学治疗
1. 纠正酸中毒 2. 补充血容量 3.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 4. 防治细胞损伤 5. 拮抗体液因子调控炎症反应 6. 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1.营养与代谢支持
2.连续性血液净化 清除内毒素、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 调整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 改善微循环和细胞摄氧能力
CVP正常/升高 CVP低
Bp低/脉压高 Bp低
临床
四肢湿冷
特点
皮肤苍白
四肢温暖 皮肤潮红
发绀 厥冷、无尿

举例
低血容量性、 少数感染性休克 各型休克失代偿
创伤性、心源性、 大多数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CO:心输出量 PVR:总外周阻力 CVP:中心静脉压
第二节 发生机制
一、微循环机制
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
GFR↓
少尿
晚期
持续肾缺血 微血栓形成
急性 肾小管
坏死
少尿
急性 功能性
肾衰
急性 器质性
肾衰
(3) 心功能障碍
非心源性休克早期由于机体代偿,对心脏影响 较小,但随着休克发展仍可致心功能障碍:
1)冠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
2)酸中毒及高钾血症→心肌收缩力↓
心 力
3)MDF 、细菌内毒素直接抑制心功能
衰 竭
第十四章
休克
Shock
休克的概念
• 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的作用 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 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 、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

第十四章呼吸功能不全一、多选题A型题1.呼吸功能不全是由于A.通气障碍所致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B.换气障碍所致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C.V/Q比例失调所致[答案] D[题解] 呼吸功能不全又称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2.成人Ⅰ型当FiO2不足20%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A.PaO2<8.0kPa(1kPa=7.5mmHg)D.RFI(呼吸衰竭指数)≤300B.PaO2>6.67 kPa E.PaO2<8.0 kPa伴有PaCO2>6.67 kPaC.PaO2<9.3 kPa[答案] D[题解] 呼吸衰竭必定有PaO2降低。

根据是否伴有PaO2升高,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低氧血症型。

当吸氧病人的吸入气氧浓度不足20%时,诊断呼吸衰竭指标将用RFI,RFI=PaO2/ FiO2,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海平面条件下,Ⅱ型呼吸功能不全诊断指标是A.PaO2<8.0 kPa D.PaO2<10.6 kPa伴PaCO2>6.67 kPaB.PaO2<9.3 kPa E.PaO2<8.0 kPa伴PaCO2>6.67 kPaC.PaCO2>6.67 kPa[答案] E[题解] 一般在海平面条件下,PaO2<8.0 kPa作为诊断Ⅰ型呼吸衰竭标准。

Ⅱ型呼吸衰竭尚伴有PaCO2>6.67 kPa。

4.在海平面条件下,诊断成年人有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值A.<5.3 kPa (40mmHg) D.<9.3 kPa (70mmHg)B.<6.7 kPa (50mmHg) E.<10.6 kPa (80mmHg)C.<8.0 kPa (60mmHg)[答案] C[题解] 正常人在静息时的PaO2随年龄及所处海拔高度而异,一般在海平面条件下,PaO2<8.0 kPa (60mmHg)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之一。

5.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原因是A.呼吸肌活动障碍D.肺泡壁厚度增加B.气道阻力增高E.肺内V/Q比例失调C.肺泡面积减少[答案] A[题解] 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它是因呼吸中枢抑制使呼吸肌活动受抑制,主要是吸气肌收缩受抑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 肺炎
• 概念: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 • 分类:按解剖特点分为3种: • 一、大叶性肺炎 • 二、小叶性肺炎 • 三、间质性肺炎
走入现场
• 现场:张小伙平素身强体壮,3天前不慎受凉后出 现头痛、畏寒,继而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后 因左侧胸痛、气急不能平卧而去就诊。查体:体温 39.5℃,呼吸27次/分,咽充血,左胸呼吸活动度 降低,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支气 管呼吸音。X线检查:左肺可见大片阴影。
四、支气管哮喘
• 2、镜下
• 黏膜下充血水肿
• 杯状细胞和黏液腺 增生
• 管壁各层可有嗜酸 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浸润。
可见大量含有粉红色嗜酸性颗粒的 嗜酸性粒细胞。
四、支气管哮喘
• (三)病理临床联系 • 1、呼气性呼吸困难伴
有哮鸣音、咳嗽、胸 闷 • 2、并发自发性气胸、 肺源性心脏病、肺泡 性肺气肿
• 2、肺脓肿及脓胸
• 3、败血症
• 4、感染性休克
肺肉质变:肺泡腔内的炎性渗出物 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
二、小叶性肺炎
• 概念:以肺小叶为病 变范围的急性化脓性 炎症,又称支气管肺 炎。
• 好发人群:小儿、年 老体弱者和长期卧床 的人
二、小叶性肺炎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细菌混合感染( 肺炎球
• 分类: • (一)病毒性肺炎 • (二)支原体性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 (一)病毒性肺炎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 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 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
• 感染方式:飞沫吸入和直 接接触感染
喷嚏传播
三、间质性肺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嗜神经细胞现象:当神经元发生坏变时,常见其胞质被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2. 神经元卫星现象 (satellitosis):每以5-6个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病变的神经元的现象。

二、选择题:【A型题】1.关于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病理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皮肤、粘膜广泛性瘀点及瘀斑B. 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C. 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D. 起病急骤,以热、头痛、呕吐开始E. 伴有周围循环衰竭2.下列关于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小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B. 神经细胞大量坏死并丧失C. 筛状软化灶形成D. 胶质结节形成E. 神经细胞胞质出现病毒包涵体3.颅内原发性肿瘤最常见的是A. 脑膜瘤B. 垂体腺瘤C. 神经鞘瘤D. 胶质瘤E. 血管性肿瘤4.脊髓灰质炎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D. 输血E. 泌尿道5.下列关于小儿麻痹症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病变以脊髓最为严重B. 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一般越上越严重C. 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D. 病变主要侵犯脊髓前角E. 病变组织中有中性白细胞浸润6.小儿麻痹症病变主要累及A. 脊髓前角细胞B. 小脑蒲肯野细胞C. 丘脑神经细胞D. 基底神经节神经细胞E. 小腿肌肉7.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镂空筛状软化灶B.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的围管性浸润C. 胶质小结节形成D. 蛛网膜下腔见中性白细胞E.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8.下述哪一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A. 脑脊髓膜刺激征B. 颅内高压症状C. 脑脊髓液混浊或脓样D. 脑脊髓液血性E. 皮肤瘀点及瘀斑9.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 枕叶B. 基底节C. 桥脑D. 小脑E. 顶叶10.神经细胞卫星现象指的是哪一种细胞增生?A. 小胶质细胞B. 星形胶质细胞C. 少突胶质细胞D. 淋巴细胞E. 中性白细胞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 硬脑膜中性白细胞浸润B. 蛛网膜下腔有大量单核细胞C. 脑实质内软化灶形成D. 蛛网膜下腔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E. 硬脑膜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12.华弗(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发生于A. 中毒性痢疾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 流行性乙型脑炎D. 大叶性肺炎E. 伤寒13.以下哪一项不能称为胶质瘤A. 星形细胞肿瘤B.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C. 室管膜肿瘤D. 小胶质细胞肿瘤E. 脉络膜乳头状瘤14.当神经细胞受损时,首先发生改变的是A. 细胞核B. 神经原纤维C. 尼氏小体D. 细胞突起E. 细胞膜15.儿童极少发生哪一种中枢神经肿瘤?A. 星形细胞瘤B. 少突胶质细胞瘤C. 脑膜瘤D. 室管膜瘤E. 髓母细胞瘤16.成年人的中枢神经纤维损伤后不能再生是因为A. 施万细胞不能形成新的髓鞘B. 少突胶质细胞不能形成新的髓鞘C. 星形胶质细胞不能形成新的髓鞘D. 横断或损伤的轴索不能再生E. 血脑屏障阻碍了营养供应17.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病原是A. 麻疹病毒B. 疱疹病毒C. 细菌D. 真菌E. 立克次体18.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可导致A. 心脏、呼吸中枢的致命性损害B. 颅内压增高C. 硬膜下血肿D. 听觉中枢损害E. 通过血压运动中枢引起高血压危象19.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帕金森综合症的特征A. 中枢神经中乙酰胆碱相对增加B. 在黑质和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C. 黑质神经元数目减少D. 黑质神经元内黑色素增加E. 色素性神经细胞内出现Lewy小体20.下列哪一项不是Alzheimer病的特点A. 本病由脑动脉硬化引起B. 脑弥漫性萎缩C. 萎缩区皮质神经元丧失D. 老年斑E. 神经原纤维缠结21.下列改变除哪一项外都是中枢神经系统各种变性疾病的特征?A. 脑脊液异常B. 慢性进行性过程C. 神经元变性和脱失D. 合并髓磷脂变性E. 星形细胞增生22.明显浸润脑组织的肿瘤是A. 听神经瘤B. 星形细胞瘤C. 脑膜瘤D. 室管膜瘤E. 脉络丛乳头状瘤23.下列哪一种肿瘤没有菊形团结构?A. 星形母细胞瘤B. 视网膜母细胞瘤C. 髓母细胞瘤D. 胶质母细胞瘤E. 室管膜瘤24.下列哪一种肿瘤多见于天幕下?A. 脑膜瘤B. 星形细胞瘤C. 松果体细胞瘤D. 少突细胞瘤E. 髓母细胞瘤25.急性脑脓肿引起的死亡最常由于A. 脓肿扩大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B. 局灶性和全身性癫痫C. 局部组织溶解成空洞D. 细菌栓子进入肺E. 颅内压增高26.大肠杆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于A. 老年人B. 新生儿C. 儿童D. 青少年E. 成人27.下列哪种肿瘤有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生特点?A. 少突胶质细胞瘤B. 听神经神经鞘瘤C.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D. 髓母细胞瘤E. 室管膜瘤28.一个8岁的男孩,突然发生头痛、呕吐和步态性共济失调,最可能的诊断是A. 听神经神经鞘瘤 B. 大脑镰脑膜瘤 C.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D. 侧脑室室管膜瘤 E. 髓母细胞瘤29.中央性尼氏小体溶解在横断神经时发生,并伴有A. 神经元纤维缠结B. 神经元空泡变性C. Waller变性D. 神经细胞被噬现象E. 胶质细胞增生30.神经元单纯性萎缩一般不常伴有A. 晚期胶质细胞增生B. 炎症反应C. 神经细胞胞体萎缩D. 神经细胞核固缩E. 神经细胞死亡31.噬神经细胞现象是指A. 少突胶质细胞环绕神经元B. 神经细胞吞噬崩解的脂质C. 胶质细胞增生取代坏死的神经元D. 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坏变神经元E. 中性白细胞吞噬坏变神经元32.卫星现象指A.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围绕血管B. 神经元被5个以下少突胶质细胞环绕C. 神经元被5个以上淋巴细胞环绕D. 神经节细胞周围被膜细胞环绕E. 神经元被5个以上少突胶质细胞环绕33.狂犬病病毒包含体是A. 核内包含体B. 嗜碱性包含体C. 胞质内包含体D. 非特异性的胞质内空泡E. 不见于胶质细胞内34.Creutzfeldt-Jacob病(CJD)属于A. 多发性硬化的一种B. 海绵状脑病的一种C. 脱髓鞘疾病的一种D. 老年性痴呆的一种E.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3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哪一种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A. 脑膜上皮细胞B. 髓母细胞C. 少突胶质细胞D. 星形细胞E. 小胶质细胞36.胶质瘢痕是A. 纤维性星形细胞瘤的胶质纤维聚集B. 星形胶质细胞呈Alzeimer I、II型的改变C. 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小胶质结节D. 脑组织损伤灶旁的肉芽组织伴玻璃样变E. 脑组织损伤后星形细胞增生并形成大量的胶质纤维37.小脑急性脓肿最常发生的脑疝是A. 上行性天幕裂孔疝B. 扣带回疝C. 海马沟回疝D. 扁桃体疝E. 蝶骨嵴疝38.脑积水是A. 脑组织中由于过多液体和体积增大B. 脑脊液量增多伴脑室扩张C. 大脑半球脑实质内血管扩张充血D. 蛛网膜下腔积水扩张E. 多发性脑梗塞软化后囊性变和积水39.虫媒病毒性脑炎病变部位最常见于A. 颞叶B. 海马及小脑C. 大脑白质D. 脊髓E. 大脑皮质,基底节及视丘40.少突胶质细胞瘤在临床上常伴有A. 视神经乳头水肿B. 癫痫C. 发热D. 视野缺损E. 偏瘫41.下列脑瘤中钙化最少见于A. 脑膜瘤B. 少突胶质细胞瘤C. 室管膜瘤D. 脉络丛乳头状瘤E. 髓母细胞瘤42.震颤麻痹时,Lewy小体最常见于A. 蓝斑区星形细胞B. 大脑皮质锥体细胞C. 小脑蒲金野氏细胞D. 黑质神经色素细胞E. 海马齿状核神经细胞4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有以下临床表现,除了A. 脑膜刺激症状B. 颅内压升高C. 颅神经麻痹D. 脑脊髓液细胞数增加E. 偏瘫【C型题】A.急性化脓性脑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两者均有D.两者均否44.脑膜刺激征45.脑疝形成答案:1、C2、E3、D4、B5、B6、A7、D8、D9、B 10、C 11、D 12、B 13、D 14、C 15、C 16、B 17、A 18、A 19、D 20、A 21、A 22、B 23、D 24、E 25、A 26、B 27、C 28、E 29、C 30、B 31、D 32、E 33、C 34、B 35、D 36、E 37、D 38、B 39、E 40、B 41、E 42、D 43、E 44、C 45、C三、问答题1.简述病毒性脑炎组织学改变答案:(1)炎症细胞围管性浸润(2)一些疾病可见神经元胞质或核内包含体(3)神经细胞坏变(4)噬神经细胞现象(5)神经元出现卫星现象等(6)脑实质出现多发性软化灶(或称筛状软化灶)(7)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