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计算书的要求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eda2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f.png)
暖通空调设备性能参数TEWI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计算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Total Equivalent Warming Impact)值。
TEWI是评估冷冻与供热设备对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的影响的综合性指标。
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寻求降低其环境负担的策略。
2. 计算方法TEWI的计算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变暖影响和臭氧层破坏影响。
下面介绍各个参数的计算方法。
2.1 全球变暖影响全球变暖影响主要由制冷剂的直接和间接排放引起。
计算方法如下:2.1.1 直接排放直接排放由设备中制冷剂的泄露引起。
根据设备的装填容量和泄漏率,可计算直接排放。
2.1.2 间接排放间接排放来自设备的电站和制冷系统所消耗的能源。
根据设备的制冷负荷和供冷系统的能效比,可以计算间接排放。
2.2 臭氧层破坏影响臭氧层破坏影响主要由制冷剂中的氯化氟烃(CFCs)和氢氟碳化物(HFCs)排放引起。
计算方法如下:2.2.1 CFCs 排放CFCs是对臭氧层破坏最严重的制冷剂。
根据设备中C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CFCs的排放量。
2.2.2 HFCs 排放HFCs是替代CFCs的制冷剂,虽然对臭氧层破坏影响较小,但其温室效应较大。
根据设备中HFCs的含量和泄漏率,可以计算HFCs的排放量。
3.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暖通空调设备的TEWI值。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评估设备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方面的环境影响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低TEWI值的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4.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暖通空调设备TEWI值的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TEWI值,我们可以评估设备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负荷。
在未来的设备设计和选择中,应更加关注TEWI值,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1] Smith, L. T., & Partlow, R. C. (1998).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nts-a life-cycle approach. HVAC&R Research,4(4), 333-349.。
暖通工程计算书
![暖通工程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b12a685e680203d8cf2f24a0.png)
工程计算书1项目概况2建筑概况3规定指标检查3.1 建筑物3.1.1 体形系数建筑物体形系数:无效(请设定建筑物体积) 3.1.2 墙体工程3.121 夕卜墙3.122 内墙3.1.3 屋面工程3.1.3.1 屋顶3.1.4 楼地面工程3.141 中间楼板3.1.5 门窗工程3.1.5.1 户门3.1.5.2 夕卜窗无3.1.6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外墙传热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综合指标计算。
4计算依据1. 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T (W),按下式计算:Q T =K F t 云(1.1)式中:F—计算面积,m1 2 3 4;T—十算时刻,点钟;T E—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点钟;△t-T—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c。
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T =16,时间延迟为E =5作用时刻为-5=11 。
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
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 3 <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 T:Qpj=K • F △ tpj (1.2)式中:△tpj —荷温差的日平均值,C。
2. 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T按下式计算:Q T二a K ・F 込t T(2.1)式中:△t T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C;K—传热系数;a—窗框修正系数。
3. 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式中:F1 —窗口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2。
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T,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2 .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Q T =F Xg •Jw T(3.1)式中:Xg —窗的构造修正系数;Jw T—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 m。
供暖设计指导书
![供暖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f5a003e53a580217fcfe6e.png)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熟悉和收集资料(1)建筑物修筑地址;(2)气象资料;(3)土建资料;(4)动力资料。
2.房间热负荷的计算(1)确定室内外计算温度;(2)计算外墙、天棚、地板等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并校核是否符合最小热阻的要求;(3)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丈量;(4)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5)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的计算;(6)户间传热负荷的计算。
3.选择供暖方式,热媒及参数(1)根据热源等条件,选择供暖用热媒及参数,并阐明理由;(2)选择供暖方式及散热设备。
4.确定供暖系统及附属设备(1)确定供暖系统图式;(2)布置管路及散热设备;(3)选择建筑物供暖引入口,户引入口的连接方式及设备;(4)连接附属设备,绘出系统草图。
5.散热器的计算(1)选择散热器的型式;(2)计算各房间散热器片数。
6.管路水力计算(1)选择最不利环路;(2)计算管路各管段的管径;(3)温控阀预设定阀位的计算。
7.选择和计算附属设备8.绘制供暖系统施工图(1)供暖系统施工图比例1∶100或1∶200(2)供暖系统斜视图比例1∶100或1∶200(3)详图,针对每个人的设计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定。
比例1∶10或1∶20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学期:6;学时:2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是继课程之后进行的。
它是深入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供暖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同时具有运用设计资料,进行方案分析比较,计算和选择设备,作施工图等能力。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
为引导和帮助同学更深入而顺利地掌握设计程序,特编写此指导书。
由于工程实际的千差万别,指导内容不能包罗万向,学生设计中应密切结合自己的工程实际,独立思考,不可生搬硬套,提倡互相讨论,但要避免抄袭。
二、供暖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一)熟悉和收集资料设计的原始资料是考虑方案,选择设备,进行计算的根据,应准确无误。
实际工程中,不少资料是设计者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得到。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建筑设备(暖通空调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d697f3e33d4b14e842468cb.png)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毕业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题目:暖通空调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审核日期:建筑设备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采暖通风空调部分)一、设计题目:XX市XX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和目的学生根据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并通过设计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暖通设计规则、方法、步骤,了解相关专业的配合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建筑设备(暖通方向)专业设计工作和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和有关应用科学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三、原始资料1.设计工程所在地区: 1 福州、2 厦门、3 崇武、4永安、5 南平2.气象资料(从设计手册中查找):包括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等。
3.建筑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图中包括建筑尺寸、维护结构及门窗做法、建筑层高、建筑用途等。
4.室内设计参数:按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要求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189-2005确定。
5.其他要求: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应用。
四、设计内容1:设计冷热负荷的计算:室内空调设计时,应按冷热负荷计算方法计算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分别计算建筑的冷热负荷,其设计参数详见有关设计手册。
2:算出负荷后,确定系统形式。
3:进行风系统的水力计算。
4:根据所给设计条件以及总冷、热负荷和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设备形式,选择风道以及末端设备、冷热源设备等。
5:室内设计应包括室内设计参数,室内空调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按照施工图的标准进行绘制,除满足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尺寸线应完整、闭合。
设计计算书编制规定
![设计计算书编制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944eb8a7e21af45b307a8e3.png)
设计计算书编制规定1. 本规定适用范围本规定一般适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少数专业还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2. 计算书编制的一般规定2.1 计算书编制必须做到三符合:符合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的规定;符合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2 计算书编制格式必须采用院的统一格式:《设计计算书》。
编制的手写计算书必须采用A4纸,用钢笔或水笔誊写;采用计算机打印的计算书,落款和签署必须手写。
2.3 选用电算程序计算的,必须使用有效版本,并应在计算结果前加以说明(选用的计算程序名、版本、选用程序的适用范围、计算原理、输入参数、输出的数值和图形的结果分析)。
2.4 计算书编制必须内容完整、设计深度符合规定的要求、计算公式选用准确、计算无误、说明清楚。
2.5 计算书的文句应通顺,字迹应端正,阿拉伯数字、度量衡单位必须按国标书写,不得潦草、脏乱。
2.6 计算书必须经过校对和审核。
校审应留有痕迹,对采用的软件、公式、输入的数据、输出的结果及每幅简图,如认为正确,应标有“√”符号。
各级校审人员的校审痕迹应采用用不同颜色的笔加以区分。
3. 各专业编制计算书的具体规定3.1 建筑专业3.1.1 要求1)初步设计阶段,如在初步设计文本中已经列入所有计算内容和计算过程,可不单独编写计算书。
2)施工图设计阶段,如按通过评审的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无重大变动的,无需另行计算,不再单独编写计算书。
3.1.2 轨道交通车站1)项目名称2)设计阶段3)设计依据(包括客流)4)车站规模(包括站厅和站台面积计算)5)通过能力(包括自动扶梯、楼梯宽度计算;出入通道宽度计算)6)防灾疏散计算3.1.3 隧道1)项目名称2)设计阶段3)设计依据4)横剖面计算3.1.4 地面建筑1)项目名称2)设计阶段3)设计依据4)基地面积计算5)建筑总面积计算(1)地上(2)地下6)建筑密度计算7)容积率计算8)停车量计算(1)机动车(2)自行车9)绿地率计算10)日照分析3.2结构专业3.2.1 要求电算计算书的电算结果应经分析,荷载简图、原始数据和电算结果应注明来龙去脉。
暖通设计手册
![暖通设计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37adf17a300a6c30c229f1b.png)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目录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一、通用设计规范: (5)二、专用设计规范: (5)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6)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7)三、新风量 (8)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8)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9)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 (9)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1)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5)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5)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5)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6)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7)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8)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9)七、热损失概算W/M3℃ (19)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0)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1)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1)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1)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1)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4)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4)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5)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5)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5)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5)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6)1、送风口风速 (26)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6)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7)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7)5、回风口风速 (27)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7)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8)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8)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8)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8)五、通风系统设计 (30)1、送风口布置间距 (30)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30)3、散流器布置 (31)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1)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32)6、厨房通风问题 (32)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6)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7)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8)六、防排烟设计 (38)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2)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2)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3)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3)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5)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7)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7)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7)3、水泵扬程设计 (49)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9)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9)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0)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51)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1)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4)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6)十一、保温 (56)十三、阀门选用 (57)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8)一、机组选型 (58)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2、水泵的选型: (60)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1)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2)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2)第七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3)三、计算单位换算 (63)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5)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6)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八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0)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0)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0)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0)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0)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1)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1)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2)8、设备层布置原则: (82)第九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4)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4)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4)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4)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4)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4)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4)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5)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5)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6)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6)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6)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6)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86)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7)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7)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7)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8)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89)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0)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1)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1)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1)3.3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2)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2)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2)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2)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2)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3)5.1 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3)5.2 设备平面图 (93)5.3 剖面图 (94)5.4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4)5.5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4)5.6 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4)5.7 详图 (94)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4)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5、每人的新风标准UK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暖通计算书
![暖通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45d68a21b4daa58da1114a01.png)
式 中 N— 设备的总 安装功 率,kW;
η—电动 机的效 率;
n1—同时 使用系 数,一般 可取0.51.0;
n2—利用 系数,一 般可取 0.70.9;
n3—小时 平均实耗 功率与设 计最大功 率之比, 一般可取 0.5左 右;
n4—通风 保温系 数;
a—输入 功率系数 。
(1) 渗透 空气带入 室内的湿 量 (kg/h), 按下式计 算:
D=0.001G (dw-dn) (10.3)
(2) 渗入 空气形成 的潜热冷 负荷 (W),按 下式计 算:
Q=0.28G( iw-in) (10.4)
式 中 dw— 室外空气 的含湿 量, g/kg;
dn—室内 空气的含 湿量, g/kg;
Xz—内遮 阳系数。
3.当外窗 只有外遮 阳板时
Qτ =[F1Jwτ +(FF1)Jwn τ]XgXd (3.3)
式 中 F1— 窗口太阳 直射的面 积,W/m2 。
Jwnτ— 计算时刻 下,无内 遮阳北向 外窗的太 阳总辐射 负荷强 度, W/m^2。
注:对于 北纬27度 以南地区 的南窗, 可不考虑 外遮阳板 的作用, 直接按式
tn—夏季 空气调节 室内计算 温度, ℃;
Δtls— 邻室温 升,可根 据邻室散 热强度采 用,℃。
(五)、人 体冷负荷
人体显热 散热形成 的计算时 刻冷负荷 Q,按下 式计算:
Qτ=φ nq1Xτ-T (5.1)
式 中 φ—群体 系数;
n—计算 时刻空调 房间内的 总人数;
q1—一名 成年男子 小时显热 散热量, W;
T—人员 进入空调 房间的时 刻,点 钟;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54c434c76137ee06eff918c9.png)
课程设计计算详细计算书一. 基本气象参数:二.主要计算公式:冷负荷的计算2.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AK[(tc+td)kαkρ-tR] (2-1)式中: Qc(τ)-------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A -------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t R ------- 室内计算温度,℃;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α------- 吸收系数修正值;kρ-------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2.1.2、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Qc(τ)=AiKi(to.m+Δtα-tR) (2-2)式中: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地面:0.47,W/(m2·℃);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Δtα------- 附加温升。
2.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cwKwAw( tc(τ)+ td- tR) (2-3)式中 :Q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Kw ---z----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w=5.9 W/(m2·℃)Aw------- 窗口面积,m2;tc(τ)-------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cw=1.0td------- 地点修正值;2.1.4、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CαAwCsCiDjmaxCLQ(2-4)式中:Cα-------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2.1.5、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房间照明:日光灯安装,15 W/M22.1.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2.1.6.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τ) =qsn φ CLQ(2-5-1)式中: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n ------- 室内全部人数;φ-------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1.6.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τ) = qln φ(2-5-2)式中: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n,φ-------同式2-6-1;2.1.7、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办公室考虑电气(电脑等设备):按20W/M2。
《暖通空调》计算书
![《暖通空调》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ca1f162a59eef8c75fbfb3b7.png)
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暖通空调》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9月目录第1篇采暖设计1工程概况 (11)1.1 工程概况 (11)1.2 设计内容 (11)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2.1 设计依据 (11)2.2 基础数据 (11)3负荷计算 (11)3.1 采暖负荷 (11)3.2 负荷汇总 (11)4供暖系统设计 (11)4.1 系统方案 (11)4.2 散热设备选型 (11)5管材与保温 (11)5.1 管材 (11)5.2 保温 (11)第2篇空调设计6工程概况 (11)6.1 工程概况 (11)6.2 设计内容 (11)7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 (11)7.1 设计依据 (11)7.2 基础数据8负荷计算 (11)8.1 空调冷负荷 (11)8.2空热负荷调 (11)8.3空湿负荷调 (11)9空调系统设计 (11)9.1 系统方案 (11)9.2 空气处理及设备选型 (11)9.3空调风系统设计 (11)9.4空调水系统设计 (11)9.5气流分布 (11)9.6消声减震 (11)9.8节能措施 (11)9.9运行调节 (11)10 管材与保温 (11)10.1管材 (11)10.2保温 (11)参考资料 (11)课程设计总结 (11)第1篇采暖设计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2 工程名称:某公司办公楼采暖设计1.1.3 地理位置:咸宁市,地理纬度:北纬29o59',东经113o55',海拔36m。
计算参数:大气压:夏季1000.9hPa,冬季1022.1hPa;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3℃;年平均温度17.1℃1.1.4 建筑面积:1600m2;建筑功能:办公、会议等;层数:4层。
1.1.5 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层高:3.6m。
1.1.6 热源条件:市政热网提供蒸汽,经换热站汽水换热为采暖提供85/60℃热水。
1.2 设计内容某办公楼集中供暖系统设计2设计依据及基础数据2.1 设计依据2.1.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1.2 建筑设计方案2.1.3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2.1.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2.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2 基础数据2.2.1 室外气象参数: 咸宁市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0.3℃。
暖通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暖通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0db5d414844769eae009ed7a.png)
目录1 建筑平面图 (1)2 空调室内外机的形式及容量的确定 (1)2.1 设计条件和冷热负荷的计算 (1)2.1.1 设计条件 (2)2.1.2 各房间冷热负荷的计算 (4)2.2 暂定室内机容量的形式 (5)2.2.1 室内机形式的选择 (5)2.2.2 暂定室内机容量 (5)2.3 根据室内机容量总和选择室外机 (6)2.3.1 室外机的选择 (6)2.4 室外机实际制冷制热能力修正 (7)2.4.1 连接率的计算 (7)2.4.2 制冷工况 (8)2.4.3 制热工况 (8)2.5 室内机实际制冷制热能力计算 (9)2.6 系统室内外机的调整校核 (9)2.7 总体空调设备配置表 (9)3室内外机的布置 (9)3.1室内机的布置 (10)3.2室外机的布置 (10)3.3室内机风管尺寸的确定 (10)3.4室内机冷媒配管尺寸的确定 (10)参考文献 (10)附录 (11)1建筑结构平面图图1.1 建筑平面图如图1-1为建筑的平面图,为一栋别墅的二层。
建筑里有卫生间、卧室、女儿房、客厅、书房、储物室、衣帽间等房间。
考虑到建筑的需求,几乎每个房间有布置有室内机或者送风口。
2空调室内外机的形式及容量的确定2.1 设计条件和冷热负荷的计算2.1.1 设计条件(1)室内外设计条件:室外: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4℃,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8.2℃,相对湿度83%冬季采暖计算温度:-2℃,冬季空调计算温度:-4℃,通风计算温度3℃,平均相对湿度75%,平均风速3.1m/s室内:夏季空调相对湿度:65%;冬季采暖相对湿度:60%夏季空调室内温度:26℃;冬季采暖室内温度:20℃夏季空调空气流速:0.3;冬季采暖空气流速:0.22(2)围护结构参数外围护结构:外墙传热系数K:1.5 )W∙;温差修正系数a:1.00/(2Km不考虑风力附加值,朝向附加率为:N/EN/WN:0~0.1;ES/WN:-0.1~-0.15;E/W:-0.05;S:-0.15~-0.3,高度附加率:因为房间高度不足4M,不考虑内围护传热:内墙传热系数K=外墙传热系数K:1.5 )W∙/(2Km外窗传热:外窗传热系数K:3.1)Wm/(2K外窗进入的辐射热量:玻璃:3mm厚普通玻璃;金属窗框;玻璃比例80%(3)设备、人员参数照明设备功率密度:(单位2W)/m卫生间、楼梯:5;储物室、客厅、女儿房、卧室、衣帽间、书房:15 n取0.8使用系数:1持续时间:7 h(17:00-24:00)室内热源造成的冷负荷:设备使用时间:8-24h;持续时间:16h人体显热冷负荷:群集系数:0.93;女子散热量和散湿量为男子的0.85;卫生间:1人;客厅:3人;女儿房:1人;书房1人;卧室:2人(4)其他参数楼层高3.5m,窗高2m空调设计运行时间:依房间类型负荷计算时间区间:8-23H(16h)2.1.2 各房间冷热负荷的计算1、卧室冷负荷计算 南外墙冷负荷由附录①录7查得Ⅱ型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1w t ,由附录9查得上海地区8.0-=d t ;)/(54.224.36.55.36.55.320K m W v ∙=⨯+=+=α,(s m v /4.3=),查表3-7得97.0=αK ;由于墙体是白灰粉刷,颜色属于浅色,由表3-8得94.0=ρK 由式:)('1n w L t t F K C -∙= (2)ραK K t t t d w w ∙+=)(1'1(3)算出外墙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表1-1中. 表1-1 南外墙冷负荷(单位:W )时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tw132.3032.1031.8031.6031.4031.3031.2031.2031.3031.4031.6031.8032.1032.40td k αk ρtw1'31.5831.3831.0930.8930.7030.6030.5030.5030.6030.7030.8931.0931.3831.67tn △t 5.58 5.38 5.09 4.89 4.70 4.60 4.50 4.50 4.60 4.70 4.89 5.09 5.38 5.67K F CL145.90140.78133.11127.99122.88120.32117.76117.76120.32122.88127.99133.11140.78148.460.5745.90北外墙0.001.040.9426.00东外墙负荷由附录7查得Ⅱ型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1w t ,将其计算结果列于表1-2中,计算公式同上。
最详细的暖通毕业设计-设计计算书
![最详细的暖通毕业设计-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962d7319ba1aa8114531d90b.png)
国家中国省份上海市市上海31°10′121°26′4.50m冬季1025.10hPa 夏季1005.30hPa 34.00°C28.20°C3.20m/s26.00°C60%58.38kJ/Kg90.62kJ/Kg建筑概况外墙材料粉墙层20mm,结构层为200mm厚砂加砌混凝土砌块,保温层为50mm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保护层为1外窗材料6+12A+6LOW-E玻璃,双层有色玻璃空气层6mm,双层铝合金玻璃窗,80%玻璃屋面材料保护层刷浅色涂料,25mm厚1:2水泥保护层,35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2厚KG防水卷材一道,1.外门处理玻璃幕墙型号传热系数面积/㎡C3030 2.59C1822 2.5 3.96C2422 2.5 5.28C3022 2.5 6.6C3622 2.57.92C1212 2.5 1.44C2430 2.57.22C6330 2.518.9C7530 2.522.5C2129 2.9 6.09MC30050 2.5150MC30037 2.5111MC30021 2.563MC6930 2.920.7MC6934 2.923.46MC1013 2.5 1.3MC1015 2.5 1.5MC1021 2.5 2.1MC13821 2.528.98MC13815 2.520.7MC13813 2.517.94MC2137 2.57.77MC2150 2.510.5MC2121 2.5 4.41按防火分区和使用功能不同进行划分建筑方位说明本建筑朝向为偏东35°,为简化计算简化为朝向为正南方位2、人员密度室内设计参数:室外计算温度tR 湿球温度平均风速 室外气象参数:1、工程概况大气压力北纬:东经:海拔:同外窗玻璃门按外窗进行负荷计算,木门按外墙进行负荷计算室内计算温度相对湿度室内焓hr 室外焓ho 外窗不同类型房间人员密度(P/㎡)幕墙珠保温砂浆,保护层为10mm厚抗裂砂浆,饰面层为面砖,属Ⅱ型墙 层,1.2厚KG防水卷材一道,1.5厚KG防水涂膜一道,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80mm厚水泥陶粒混凝土找坡2%传热系数面积/㎡天窗 2.5925由左侧标准可知,上海为夏热冬冷地区。
暖通专业图纸审核要点及施工常见问题答疑
![暖通专业图纸审核要点及施工常见问题答疑](https://img.taocdn.com/s3/m/1b79de4db0717fd5370cdc71.png)
暖通专业图纸审核要点及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审核要点施工前图纸审核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根本要求。
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过失,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本钱。
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后,应认真学习图纸,了解甲方对图纸设计的要求及相关文件,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
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一、建筑给排水及暖通专业与有关方面的关系1、专业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1)给排水暖通设备与电气动力间的匹配是否合理。
(2)电气线路、管道、通风、空调的敷设位置和走向相互有无干扰,埋地管道或管道沟与电缆沟之间有无矛盾。
(3)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控制线路、管(水、暖)路与设备的进线接管位置是否相符。
(4)水暖、电、气、风管道或线路在安装施工中的衔接部位和施工顺序是否明确。
(5)管道井的内部布置是否合理,进出管路有无矛盾。
2、给排水暖通管道安装与建筑结构的关系(1)预留、预埋位置与安装实际需要是否相符。
(2)设备根底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管道敷设的需要。
(3)管道沟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满足管道敷设的需要。
(4)建筑标高是否明确。
(5)给排水、暖通、消防管道敷设位置与建筑、结构标高、位置尺寸等有无矛盾。
(6)有关建筑设计,如主体结构、墙体结构门窗位置、吊顶结构、内外装修材料等与安装有无矛盾。
二、施工图审查要点现将建筑给排水、消防、暖通工程审图的几个大原那么和按图纸目录分述的要点介绍如下:1、总说明(1)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标准标准及?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2)设计说明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范围,给排水、消防各个系统扼要的表达,管材及接口、阀门及阀件、管道敷设、管道试压、防腐汕漆、管道及设备保温等内容。
(3)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暖通系统需要提交给设计院的资料
![暖通系统需要提交给设计院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d142a3cba1aa8114431d9f4.png)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3.8.1 在初步没计阶段,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文件应有设计说明书,除小型、简单工程外,初步设计还应包括设计图纸、设备表及计算书。
3.8. 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与本专业有关的批准文件和建设单位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2)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等。
2 简述工程建设地点、规模、使用功能、层数、建筑高度等。
3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齐、范围以及与有关专业的设计分工。
4 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参见表3,8.2);5 采暖。
1)采暖热负荷;2)热源状况、热媒参数、室外管线及系统补水定压方式;3)采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4)采暖热计量及室温控制,系统平衡、调节手段;5)采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6 空调。
1)空凋冷、热负荷;2)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参数;3)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4)各空调区域的空调方式,空凋风系统简述,必要的气流组织说明;5)空调水系统设备配置形式和水系统制式,系统平衡、调节手段;6)洁净空调注明净化级别;7)监测与控制简述;8l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7 通风。
1)设置通风的区域及通风系统形式;2)通风量或换气次数;3)通风系统设备选择和风量平衡。
8 防排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1)简述设置防排烟的区域及方式;2)防排烟系统风量确定;3)防排烟系统及设施配置;4)控制方式简述;5)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9 节能设计。
按节能设计要求采用的各项节能措施。
注:1 节能措施包括计量,调节装置的配臂、全空气空调系统加大新风比数据、热回收装置的设置、选用的制冷和供热设备的性能系数或热效率(不低于节能标准要求)、变风量或变水量设计等;2 节能设计除满足现行国家节能标准的要求外,还府满足工程所在省、市现行地方节能标准的要求。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整理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e5bc3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d.png)
暖通专业审查要点本章包含内容如下:5.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 5.2《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5.3《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GB550225.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5.5《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5.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5.7《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5.8《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5.9《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序号项目审查内容5.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简称《节能通》5.1.1适用范围1.审查工程是否在规范规定的适用范围内:1)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2)不适用于没有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3)使用期限2年以下的临时建筑不做强制要求,可参照执行;2.审查设计说明中是否明确了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技术的要求。
(《节能通》第2.0.5条)5.1.2设计标准1.审查项目遵循的规范、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是否齐全、准确;(《节能通》第1.0.2条)2.审查设计说明及冷、热负荷计算书中所采用的室外空气设计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是否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的相符。
3.复核围护结构热工参数是否与建筑专业节能计算书一致。
5.1.3负荷计算与水力计算1.审查冷、热负荷计算书。
(《节能通》第3.2.1条)2.审查水力计算书。
(《节能通》第3.2.20条)5.1.4热源1.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的居住建筑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2条的要求。
2.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的公共建筑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3条的要求。
3.审查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空气加湿器的用电条件是否符合《节能通》第3.2.4条的要求。
4.审查锅炉选型:1)锅炉用燃料是否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计算书概预算书编制规定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计算书概预算书编制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d214a8ce009581b6bd9ebc8.png)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计算书概预算书编制规定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计算书& 概(预)算书编制规定1 目的为确保计算书、概(预)算书的编制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制定本规定。
1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各专业计算书、概(预)算书的编制工作。
3 计算书的编制要求3.1 工程设计应有完整的计算书。
3.2 计算书应字迹清楚, 铅笔书写应采用复印件留存, 计算步骤要有条理, 引用数据要有依据, 计算图表及计算公式引用要正确, 计算结果应与图纸一致。
结构计算书一份、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各专业计算书一式一份, 用于归档, 如在需要可进行复制。
3.3 设计依据、计算公式、荷载选取、材料性能参数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及本所技术措施的要求, 同时满足顾客的合理要求。
3.4 结构计算应给出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必须符合结构实际工作状态, 荷载选取必须反映结构最不利的组合受力状况。
3.5 利用计算机计算时, 应注明所采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及编制单位。
软件必须是本所《计算机应用软件有效版本目录》上的软件。
采用有效版本目录之外或自编软件时,应经总建筑(工程)师或所技术委员会专业组验证认可。
3.6采用标准图时,应根据图集的说明进行必要的选用计算;采用重复利用图时,应进行必要的核算和因地制宜的修改,以切合工程的具体情况。
22020 年6 月23 日3.7计算书一律用本所统一要求的计算纸(电算打印稿除外)。
封面和专业的计算表格,归档时一般应采用原始稿,若采用复印稿归档每页必须有真迹签名。
3.8计算书圭寸面应按规定格式(见附录)逐项填写,计算书的目录由计算人根据该册计算书的内容自行编写。
3.9计算书内容3.9.1结构专业3.9.1.1工程概况(画必要的简图)3.9.1.2荷载计算3.9.1.3基础计算3.9.1.4计算机计算结果摘录3.9.1.5必要的计算部分3.9.1.6附:计算机计算结果(注明共几册)3.9.2给排水专业3.921计算依据391.2说量及热量计算3.9.1.3水力计算3.9.1.4设备选型计算3.9.1.5计算机计算结果记录33.9.3暖通空调专业3.9.3.1计算依据3.9.3.2冷、热负荷及耗量计算3.9.3.3水力平衡计算3.934设备选型计算3.935计算机计算结果记录3.9.4电气专业3.9.4.1计算依据3.9.4.2电力容量计算4初步设计概算书及施工图预算书编制规定4.1初步设计应有完整的概算书。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74e1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5.png)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标准1. 引言本标准为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旨在确保设计的安全、高效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建筑等。
3. 设计原则在设计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确保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人体舒适的要求。
-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安全可靠:确保设计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并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正常运行。
4. 设计基础4.1 室内环境要求•温度范围:室内温度应在舒适范围内,通常为18℃~26℃。
•相对湿度范围:室内相对湿度应在40%~60%之间。
•新风供应:室内应提供足够的新风,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4.2 负荷计算•采用适当的负荷计算方法,考虑建筑物的热传输、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因素。
•根据建筑的朝向、外墙结构、窗户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热负荷。
4.3 设备选型和布置•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暖通空调设备。
•设备布置要合理,便于维修和保养。
5. 设计内容5.1 制冷系统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制冷容量,并选择适当的制冷设备。
•设计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冷却塔等冷却设施。
•设计合理的空气分配系统,确保室内空气均匀分布。
5.2 供暖系统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供暖容量,并选择适当的供暖设备。
•设计供暖水系统、暖风系统等供暖设施。
•设计合理的空气供应和排风系统。
5.3 通风系统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确定合适的通风容量,并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
•设计合理的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5.4 管道和管线设计•确定合适的管径和管线布置方式,以确保流体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5.5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控制和调节。
6. 施工与验收•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书审查要求
一.(1)所使用的软件应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
(2)计算软件的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并应阐明其特殊处理的内容和依据。
二.计算书要有封面,封面上要有设计、校对、审核人的手写签名,要加盖注册章、设计单位的公章(节能专用章),其次要有目录。
(封面内容如下)
XXX计算书
工程名称:
设计编号: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节能计算单位:
计算人:手签
校对人:手签
审核人:手签
计算日期:
暖通设计计算书的要求
一、暖通计算书内容视工程繁简程度,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
及技术措施进行计算。
当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采用的计算软件名称,打印出相应的简图、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
软件应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鉴定。
(一)采暖工程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列出主要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2. 每一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及建筑物总热负荷计算;
3. 散热器等采暖设备的选择计算;
4. 采暖系统的管径及水力计算;
5. 采暖系统设备、附件选择计算,如系统热源装置、循
环水泵、补水与定压装置、伸缩器、疏水器等;
6. 换热设备的选择计算,循环水泵的选择计算,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的计算及判断结论。
( 二) 通风与防排烟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通风量、防排烟风量计算;
2. 通风量、防排烟风量系统阻力计算;
3. 通风、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
4.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的计算及判断结论。
( 三) 空调设计计算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每个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夏季、冬季的冷、热负荷计算(冷负荷按逐时计算);
2. 空调房间人体、照明、设备的散热、散湿量及新风负荷计算;
3. 建筑物空调总冷/热负荷及单位面积冷/热指标;
4. 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包括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变制冷剂流量室内机、变风量末端装置、空气热回收装置、消声器、等)、附件及风口的选型计算;
5.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 风系统阻力计算;
7. 必要的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
8. 空调系统的冷(热)水机组、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水箱、水池、空调机组、消声器等设备的选型计算;
9. 输送能效比的计算及判断结论。
(四)采暖、通风、空调设计计算书应提供与负荷计算相对应的房间编号草图、水系统水力平衡计算草图、
风系统水力平衡计算草图等。
(五)暖通空调专业设计计算书中与建筑节能有关的计算参数,应与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一致。
二、给排水计算书:施工图审查认为有必要时,设计单位应提供计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