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B)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A)电子管(B)机电(C)晶体管(D)集成电路2.英国数学家巴贝奇曾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D)。

(A)加法器(B)微机(C)大型计算机(D)分析机3. 1939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研制成功了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D)。

(A) ENIAC (B) Z3 (C) IBM PC (D) ABC4.爱德华•罗伯茨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微机(C)。

(A) Apple II (B) IBM PC (C)牛郎星(D)织女星5. 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 5150。

(A) 8 (B) 16 (C) 32 (D) 646.我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兼容机(C) 0520微机。

(A)联想(B)方正(C)长城(D)银河7.摩尔定律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8.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B)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微处理器(B)集成电路(C)存储器(D)晶体管9.计算机朝着大型化和(C)化两个方向发展。

(A)科学(B)商业(C)微机(D)实用10.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A)。

1/16(A) CPU (B) DRAM (C) CD-ROM (D) CRTH.计算机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A)、嵌入式系统三类。

(A)微机(B)服务器(C)工业PC (D)笔记本微机12.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D)组成一个计算机群。

(A) CPU (B) DRAM (C) PC (D)计算机13. (C)系统是将微机或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

(A)大型计算机(B)网络(C)嵌入式(D)服务器14.冯结构计算机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B)五大组成部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表示,运算按位进行。

两者主要区别见P1 表1.1。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又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

分类依据: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

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要应用?(略)4.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解: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将解题的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程序控制:控制器顺序执行存储的程序,按指令功能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运算任务。

主要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解: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通常用单位KB、MB、GB来度量,存储容量越大,表示计算机所能存储的信息量越多,反映了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

单元地址:单元地址简称地址,在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数据字: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数据字。

指令字: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指令字。

6.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解:指令:计算机所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操作。

程序: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该问题的计算程序,简称程序。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解:一般来讲,在取指周期中从存储器读出的信息即指令信息;而在执行周期中从存储器中读出的信息即为数据信息。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ﻩOS得主要目标就是什么?答:( 1)有效性( 2)方便性ﻩ( 3)可扩充性ﻩ( 4)开放性2.OS 得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1) 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得接口(2)) 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得管理者(3))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得抽象3.为什么说ﻩ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得抽象?答: 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得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 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得第二层次抽象、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 增强了系统功能, 隐藏了对硬件操作得细节, 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得抽象。

4。

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与发展得主要动力就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得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得利用率;(2)方便用户;(3 )器件得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得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ﻩI/O与联机I/O?答:脱机ﻩI/O就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与数据得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得控制下, 把纸带或卡片上得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得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就是在脱离主机得情况下进行得、而联机I/O方式就是指程序与数据得输入输出都就是在主机得直接控制下进行得。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与发展得主要动力就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与发展得主要动力就是更好地满足用户得需要、主要表现在: CPUﻩ得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得平均周转时间; 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得作业; ﻩ主机得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得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得关键问题就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就是当用户在自己得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得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 针对及时接收问题,ﻩ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 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得数据; 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ﻩ暂存用户键入得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S1=a:=x+y;S2=b:=z+1;S3=c:=a-b;S4=w:=c+1;答:其前趋图为:3. 为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答: 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12.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 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 10.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 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 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 3进程状态信息 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13.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3进程状态信息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14.试说明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15.试说明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 答: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有:正常结束、异常结束越界错误、保护错、非法指令、特权指令错、运行超时、等待超时、算术运算错、I/O 故障、外界干预操作员或操作系统干预、父进程请求、父进程终止..16.在创建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 1OS 发现请求创建新进程事件后;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 2申请空白PCB; 3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4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5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17.在撤销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 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 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 2若被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立即终止该进程的执行;臵调度标志真;指示该进程被终止后重新调度.. 3若该进程还有子进程;应将所有子孙进程终止;以防它们成为不可控进程.. 4将被终止进程拥有的全部资源;归还给父进程;或归还给系统.. 5将被终止进程PCB 从所在队列或列表中移出;等待其它程序搜集信息..18.试说明引起进程阻塞或被唤醒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答:a. 请求系统服务;b. 启动某种操作;c. 新数据尚未到达;d. 无新工作可做.19. 为什么要在OS中引入线程在OS中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多个程序能并发执行;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在OS中再引入线程;则是为了减少程序在并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20.试说明线程具有哪些属性答:1轻型实体2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3可并发执行4共享进程资源..21. 试从调度性;并发性;拥有资源及系统开销方面对进程和线程进行比较. a. 调度性..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在引入线程的OS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把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b. 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OS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OS 具有更好的并发性; c. 拥有资源..无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始终是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而线程除了拥有一点在运行时必不可少的资源外;本身基本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 d. 开销..由于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和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等;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和设置的现场信息也要明显地多于线程;因此;操作系统在创建、撤消和切换进程时所付出的开销将显着地大于线程..。

大学_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4版(王晓东著)课后答案下载

大学_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4版(王晓东著)课后答案下载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4版(王晓东著)课后答
案下载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4版内容简介
第1章算法概述
1.1 算法与程序
1.2 算法复杂性分析
1.3 NP完全性理论
算法分析题1
算法实现题1
第2章递归与分治策略
2.1 递归的概念
2.2 分治法的基本思想
2.3 二分搜索技术
2.4 大整数的乘法
2.5 Strassen矩阵乘法
2.6 棋盘覆盖
2.7 合并排序
2.8 快速排序
2.9 线性时间选择
2.10 最接近点对问题
第3章动态规划
第4章贪心算法
第5章回溯法
第6章分支限界法
第7章随机化算法
第8章线性规划与网络流
附录A C++概要
参考文献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4版目录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__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全书以算法设计策略为知识单元,系统介绍计算机算法的设计方法与分析技巧。

主要内容包括:算法概述、递归与分治策略、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__化算法、线性规划与网络流等。

书中既涉及经典与实用算法及实例分析,又包括算法热点领域追踪。

为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和可用性,章首增加了学习要点提示,章末配有难易适度的算法分析题和算法实现题;配套出版了《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习题解答(第2版)》;并免费提供电子课件和教学服务。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可表现在哪⼏个⽅⾯?答:(1)OS作为⽤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先在裸机上覆盖⼀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层次抽象;在第⼀层软件上再覆盖⽂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主要动⼒来源于四个⽅⾯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计算机资源的利⽤率;(2)⽅便⽤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装⼊纸带输⼊机或卡⽚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到磁带上。

该⽅式下的输⼊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的。

⽽联机I/O⽅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是更好地满⾜⽤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机交互能⼒使⽤户能直接控制⾃⼰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户能同时使⽤同⼀台计算机,独⽴地处理⾃⼰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户在⾃⼰的终端上键⼊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户。

解决⽅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户从各个终端上输⼊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户键⼊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 2方便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程的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 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臵换功能等..17.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备的利用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18.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保证文件安全性..21.微内核操作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可移植性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4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答:C/S 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⑵便于集中管理..⑶灵活性和可扩充性..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 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 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4.在基亍微内核结构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答: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OS 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课后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各章课后题答案

第7章多媒体技术 2013年9月1日第 1 页共1页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第4版)》第7章习题答案1. 国际电信联盟将媒体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B)媒体。

A:通信B:传输C:网络D:信息2. 人类利用视觉、听觉、触觉一起得到的信息,达到了人类感受到信息的(D)%。

A:60 B:70 C:80 D:953.(A)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对话,从而为用户提供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方式。

A交互性B:多媒体C:可控性D:通信协议4. 将信息表示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编码的过程称为(D)。

A:采样B:多媒体化C:信道编码D:信源编码5.(B)视频在播放时只需要将部分内容下载到本机,就可以实现播放。

A:多媒体B:流媒体C:超媒体D:网络6. 采样过程是在每个固定时间间隔内对模拟信号截取一个(A)值。

A:振幅B:频率C:相位D:电信号7. 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达到信号最高频率的(A)倍,就能精确描述采样信号。

A:2 B:4 C:8 D:108. 将离散的数字量转换成为连续的模拟量信号的过程称为(C)转换。

A:信号B:编码C:模数D:数模9.(A)是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A:MIDI B:MP3 C:W A V D:五线谱10. JPEG标准可将图像文件的大小压缩到源图的(D)。

A:1%~10% B:20%~40% C:40%~80% D: 2%~50%11. GIF使用8位调色板,在一幅图像中只能使用(A)种颜色。

A:256 B:1024 C:65535 D:无限12.(B)是使用计算机软件创建物体的三维形体框架。

A:动画B:建模C:渲染D:游戏13. NTSC电视制式每秒显示30帧画面,每帧画面水平扫描线为(C)条。

A:252 B:350 C:525 D:64014. MPEG-2标准对视频的压缩比最大可达到(D)倍。

A:10 B:20 C:50 D:10015. MPEG-1视频的画面分辨率为(B)像素。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由于题目要求按照题目的格式进行回复,因此将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的格式进行回复。

第一章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之一。

它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并通过解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了解到计算机组成原理对于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它们的功能。

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负责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解析和执行指令,寄存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2.2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它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光盘等)。

主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正在执行的指令和数据,而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2.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它们使我们能够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并通过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

第三章计算机的指令和指令系统第三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指令和指令系统。

指令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操作单位,它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指令系统定义了计算机所支持的指令的集合和它们的格式。

3.1 指令和指令格式指令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操作单位,它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指令格式定义了指令的布局和组织方式,常见的指令格式有累加器型、立即寻址型、间接寻址型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蒋加伏第4版)课本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蒋加伏第4版)课本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蒋加伏第4版)课本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P46-47页)
1-5 B 机电D分析机 D ABC C 牛郎星B16
6-10 C 长城 C 18 B 集成电路 C 微机 A CPU
11-15 A 微机 D 计算机 C 嵌入式 B 运算器 A 内存
16-20 D程序 A CPU B 操作码 A 组成 D 性能
21-25 B 兼容 C 北桥 B 南桥 A BIOS B内存
26-30 D 总线 B 模拟 A 数字 B 可靠性 B B
31-35 D H A 1001.01 D 13.5D A 11001 C 7
36-39 B 6763 D ASCII A Byte B 2
第二章(P46-47页)
1-5 B 标题栏 A 将弹....... B 按Ctrl+V D 实现...切换 D 在右....子文件夹6-10 C 子文件夹..... C 计算机 C Ctrl A 已删除A在.....复选框11-15 C Shift+Space C 查看 C Windows B 系统..... D定期...任务
16-20 C 可以.... B查看和... D 使用...文件A Ctrl+Space B 移动
第六章
1-5 D TCP/IP B 38% B 信道 D 4 A 字符
6-10 D 数据帧 A ASCII A 振幅 A 准确性 C 可靠性
11-15 C 出错重传 D 奇偶 C 32 C HTML D HTTP
填空
16 协议17 串行通信18 时间基准19 信源20 网络体系结构
21 客户端,服务器22 IP地址23 域名解析24 主动攻击25 密钥。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2017.10重印版)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2017.10重印版)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题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与时接收并与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与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针对与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和共享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的特征?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

但由于资源等因素的限制,进程的执行通常并非一气呵成,而是以走走停停的方式运行。

内存中的每个进程在何时执行,何时暂停,以怎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每道程序总共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都是不可预知的。

故而作业完成的先后次序与进入内存的次序并不完全一致,即进程是以异步方式运行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课后题答案五,六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课后题答案五,六章

第五章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

在CPU中:(1)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指令寄存器IR);(2) 保存当前正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程序计数器PC);(3) 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通用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DR )。

2.参见下图(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

画出存数指令"STA R1 ,(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1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

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STA R1 ,(R2)"指令是一条存数指令,其指令周期流程图如下图所示:3.参见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DA(R3),RO"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0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5.如果在一个CPU周期中要产生3个脉冲 T1 = 200ns ,T2 = 400ns ,T3 = 200ns,试画出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节拍脉冲T1 ,T2 ,T3 的宽度实际等于时钟脉冲的周期或是它的倍数,此时T1 = T3 =200ns ,T2 = 400 ns ,所以主脉冲源的频率应为 f = 1 / T1 =5MHZ 。

为了消除节拍脉冲上的毛刺,环型脉冲发生器可采用移位寄存器形式。

下图画出了题目要求的逻辑电路图和时序信号关系。

根据关系,节拍脉冲T1 ,T2 ,T3 的逻辑表达式如下:T1 = C1·, T2 = , T3 =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

已知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估算控制存储器容量。

解:微指令条数为:(4-1)×80+1=241条取控存容量为:256×32位=1KB7. 某ALU器件使用模式控制码M,S3,S2,S1,C来控制执行不同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

2021年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2021年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欧阳光明(2021.03.07)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度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注:课本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

故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月^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女?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表示,运算按位进行。

两者主要区别见P1 表1.1。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又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

分类依据: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

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要应用?(略)4.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解: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将解题的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程序控制:控制器顺序执行存储的程序,按指令功能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运算任务。

主要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解: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通常用单位KB、MB、GB来度量,存储容量越大,表示计算机所能存储的信息量越多,反映了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

单元地址:单元地址简称地址,在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数据字: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数据字。

指令字: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指令字。

6.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解:指令:计算机所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操作。

程序: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该问题的计算程序,简称程序。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解:一般来讲,在取指周期中从存储器读出的信息即指令信息;而在执行周期中从存储器中读出的信息即为数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B)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A)电子管(B)机电(C)晶体管(D)集成电路
2.英国数学家巴贝奇曾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D)。
(A)加法器(B)微机(C)大型计算机(D)分析机
3. 1939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研制成功了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D)。
A:1 B:2 C:3 D:4
5.异步通信是一种基于(A)的通信方式。
A:字符B:数据C:广播D:点对点
6.同步通信通常把传送的正文分解为(D)。
A:信号B:数据C:二进制数D:数据帧
7.最通用的字符编码是(A),它主要用于计算机信息编码。
A:ASCII B:GB2312-80 C:二进制编码D:字符码
38.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A)。
(A)Byte (B)KB (C)MB (D)GB
39. GB2312-80编码标准规定:一个汉字用(B)个字节表示。
(A)1 (B)(C)4 (D)8
第二章
1-10 BABDD CCCAA
11-20CCCBD CBDAB
第六章
1.因特网由采用(D)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组成。
13.(C)系统是将微机或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
(A)大型计算机(B)网络(C)嵌入式(D)服务器
14.冯结构计算机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B)五大组成部分。
(A)处理器(B)运算器(C)显示器(D)模拟器
15.在冯•诺伊曼计算机模型中,存储器是指(A)单元。
(A)内存(B)外存(C)缓存(D)闪存
(A)联想(B)方正(C)长城(D)银河
7.摩尔定律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6(B)12(C)18(D)24
8.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B)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微处理器(B)集成电路(C)存储器(D)晶体管
9.计算机朝着大型化和(C)化两个方向发展。
(A)科学(B)商业(C)微机(D)实用
16.指令设计及调试过程称为(D)设计。
(A)系统(B)计算机(C)集成(D)程序
17.指令的数量与类型由(A)决定。
(A)CPU(B)DRAM(C)SRAM(D)BIOS
18.一条指令通常由(B)和操作数两个部分组成。
(A)程序(B)操作码(C)机器码(D)二进制数
19.硬件系统可以从系统结构和系统(A)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A)组成(B)分析(C)安全(D)流程
20.CPU性能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台计算机(D)的高低。
(A)功能(B)质量(C)兼容性(D)性能
21.CPU始终围绕着速度与(B)两个目标进行设计。
(A)实用(B)兼容(C)性能(D)质量
22.主板性能的高低主要由(C)芯片决定。
(A)CPU(B)南桥(C)北桥(D)内存
35. ASCII编码使用(C)位二进制数对1个字符进行编码。
(A)2 (B)4 (C)7 (D)10
36. GB2312-80共收录(B)个简体汉字、682个符号。
(A)10 000 (B)6763 (C)3200 (D)1500
37.(D)是目前计算机使用最为广泛的字符编码。
(A)拼音(B)五笔字型(C)GB2312-80 (D) ASCII
23.主板功能的多少,往往取决(B)芯片与主板上的一些专用芯片。
(A)CPU(B)南桥(C)北桥(D)内存
24.主板(A)芯片将决定主板兼容性的好坏。
(A)BIOS(B)DRAM(C)AC97(D)LAN
25.能够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存储器称为(B)。
(A)外存(B)内存(C)缓存(D)闪存
26.(D)是微机中各种部件之间共享的一组公共数据传输线路。
10.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A)。
(A)CPU(B)DRAM(C)CD-ROM(D)CRT
11.计算机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A)、嵌入式系统三类。
(A)微机(B)服务器(C)工业PC(D)笔记本微机
12.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D)组成一个计算机群。
(A)CPU(B)DRAM(C)PC(D)计算机
(A)数据总线(B)地址总线(C)控制总线(D)总线
27.CRT显示器采用(B)显示方式,因此显示效果好,色彩比较亮丽。
(A)数字(B)模拟(C)电信号(D)高分辨率
28.LCD显示器采用(A)显示方式,显示效果比CRT稍差。
(A)数字(B)模拟(C)电信号(D)高分辨率
29.微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性能、功能、(B)、兼容性等技术参数。
8.采样是在每个固定时间间隔内对模拟信号截取一个(A)值。
(A)安全性(B)可靠性(C)实用性(D)经济性
30.为了便于区分,二进制数用下标或在数字尾部加(B)表示。
(A)A (B)B (C)C (D)D
31.为了便于区分,十六进制数用下标或在数字尾部加(D)表示。
(A)E (B)F (C)G (D)H
32.表达式:1×23+1×2-0+1×2-2的二进制数是(A)。
A:通信B:网络C:OSI D: TCP/IP
2.截至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B)。
A:15% B:38% C:50% D:70%
3.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分为四大部分:信源、(B)、信宿和噪声。
A:信号B:信道C:信息D:传输介质
4.目前单根光纤串行通信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D)Tbit/s以上。
(A)1001.01 (B)1100.11 (C)1001.11 (D)1111.11
33.二进制数[1101.1]2转换成十进制数为(D)。
(A)3.1 (B)13.1 (C)13.5B (D)13.5D
34.十进制数25转换为二进制数为(A)。
(A)11001B (B)1101B (C)1001 (D)10H
(A)ENIAC(B)Z3(C)IBM PC(D)ABC
4.爱德华•罗伯茨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微机(C)。
(A)Apple II(B)IBM PC(C)牛郎星(D)织女星
5.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 5150。
(A)8(B)16(C)32(D)64
6.我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兼容机(C)0520微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