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再生与修复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受损组织修复的完好程度不仅取决于 受损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同时也受 许多细胞因子及其他因素的调控。
(一)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s,PDGF)源于血小板α 颗粒, 能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 胞的增生和游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在毛细血管的新生过程中, 能使内皮细胞分裂并诱导其产生蛋白溶 解酶,溶解基底膜便于内皮细胞穿越生 芽。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对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 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 纤维组织再生 纤维细胞、间叶细胞→ 纤维母细胞分裂增 生→ 合成分泌前胶原蛋白、胶原纤维→ 纤 维细胞。可有两种情况:根据不同的部位。
◆ 血管的再生 小血管再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分裂 增生→ 幼芽、细胞索→ 出现管腔→ 新生 的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网 →小动(静) 脉。 大血管的修复:需手术缝合,两侧内皮 细胞分裂增生,恢复原来内膜结构,离 断的肌层由结缔组织增生连接。
神经组织的再生
1.神经细胞: 2. 神经纤维的再生:神经细胞存活,可再生性修复。
神经轴突长的很慢,1天1-2毫米,很细,需慢慢增粗。 需3个基本条件:相应神经元活着;断端不能太远 (<2.5cm); 断裂处不能有增生的纤维阻隔。否则,可 形成“创伤性神经瘤”。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创缘不整、缺损较大、无法整齐对合或有感染。与一期 愈合不同。由于坏死及炎症反应,需控制感染、清 除坏死,再生才能开始。需多量肉芽组织将伤口填 平。愈合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也大。

病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病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名解: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体积缩小称萎缩。

2.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3.化生: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4.变性:变性是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5.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6.坏疽: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的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

7.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齿外的其他组织内有固体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8.凋亡: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

9.虎斑心:由于心肌血管分部的特点,心肌各部位缺氧还程度轻重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也不一,重者呈黄色条纹,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故称为虎斑心。

10.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系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在HE染色中呈均质性红染。

可以发正与结缔组织血管壁、有时可见于细胞内。

11.*适应: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12.*机化:新生的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称机化。

13.*溃疡:深达皮下和粘膜下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14.*空洞:肾、肺等内脏器官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相应管道(输尿管、器官)排出,留下空腔,成为空洞。

15.*窦道: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开口于皮肤或黏膜的盲性管道,称为窦道16.*瘘管:体表与空腔器官之间或空腔器官与空腔器官之间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称为瘘管。

简答:1.简述萎缩的原因及种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神经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缺血性萎缩。

1)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主要见于长期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知道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让学生找一找本市的自然资源种类,一起讨论,看谁找的准,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课本P62页文字内容,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

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学生完成课本P63页活动1,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二)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64-65页内容。

1.归纳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完成课本P66页活动。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第二节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构成特点。

2.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影响。

3.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增强土地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认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土地保护意识。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话题导入——“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的生产”离不开土地,土地是生命之本。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自主探究:认识我国土地类型的构成。

1.学生阅读课本P68页图3.6,图3.7,图3.8,图3.9,完成以下任务:(1)归纳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可利用草地、工矿生产和城乡建设用地、耕地、难以利用土地。

(2)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中得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特征是: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演示文稿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演示文稿
腺体完全破坏→ 难以再生,由瘢痕修复。
肾小管细胞类似于以上。
肝细胞再生:① 肝部分切除后→ 肝细胞分裂增生 → 完全恢复。② 肝细胞坏死、肝小叶网状支架完 整→ 恢复正常结构。③ 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小叶 网状支架塌陷(网状纤维胶原化)→ 结节状再生。
第六页,共49页。
第七页,共49页。
◆ 纤维组织再生
第四十页,共49页。
(一)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s,PDGF)源于血小板α 颗粒, 能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 胞的增生和游走。
第四十一页,共49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在毛细血管的新生过程中, 能使内皮细胞分裂并诱导其产生蛋白溶 解酶,溶解基底膜便于内皮细胞穿越生 芽。
第二十八页,共49页。
第二十九页,共49页。
创伤处切缘整齐,组织破坏少,炎症反应轻
肉芽组织从伤口边缘长入,表皮由基底细胞再生 愈合后瘢痕较小,表皮再生完全
一期愈合
第三十页,共49页。
创口大,创缘不整,组织破坏多,炎症反应重 肉芽组织从底部和边缘将伤口填平,然后表皮再生
愈合后瘢痕较大,再生之表皮较薄
妨碍创损愈合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软骨组织: 起始于软骨膜的增生,增生的 幼稚细胞→ 软骨母细胞
→ 软骨基质→ 软骨组织。(其再生能力较弱,较大缺损由纤维 修复)
骨组织:再生能力强。骨膜存在可再生修复。
第十二页,共49页。
◆肌组织的再生
①骨骼肌
再生能力极弱。损伤不太重、肌膜未破坏 残存部 分肌细胞分裂、产生肌浆、分化出肌原纤维 恢复 正常的结构。

家畜病理学名词解释

家畜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1.动脉性充血(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

2.静脉性充血(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

3.出血:血液流出心血管之外,称为出血。

4.血栓形成:在活体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成分中发生血小板粘集或血液凝固并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固体质块为血栓。

5.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组织或器官缺血而发生的坏死。

6.槟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时,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性,以致肝切面呈槟榔状花纹,称为槟榔肝。

7.心衰细胞: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8.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梗死灶含血量少颜色灰白。

9.出血性梗死:梗死区域血量多,颜色暗红为出血性梗死。

10.栓子: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

11.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12.透明血栓:在微循环的小血管内形成由纤维蛋白构成的血栓,只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

13.漏出性出血:也称渗出性出血,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血管外。

14.破裂性出血:是指因心脏或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第四章细胞组织损伤1、萎缩: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或细胞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端过程称为萎缩。

2、变性:变形时指细胞和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类形态化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增多。

3、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4、增生:实质细胞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5、肥大: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的增强。

6、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是指在间质或细胞内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的病理变化。

7、脂肪变性:细胞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

9、水泡变性:变形细胞内水分明显增多,在胞质中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细胞呈空泡状。

10、凋亡: 是指细胞在基因调控下的自主有序的死亡过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五版习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一、选择题二、1、一定数量能独立工作的计算机、通过通信介质连接起来、共同遵守相应的标准、资源共享2、独立功能、通信介质、通信线路、网络软件、资源共享3、具有通信功能的4、ARPAnet,分组交换网5、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通信子网、资源子网6、CHINAPAC7、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科院科技网、国家教育和科研网、中国金桥网8、钱天白9、分布式处理10、数据通信、资源共享11、分布式输入、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输出1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总线型、环型、星型13、单播、组播、广播14、延长通信线缆长度,分布式访问控制策略15、集中式通信、线路交换、报文交换16、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具有较低的误码率17、网络资源、网络管理作用18、城域网19、点、线20、服务器、客户机、网络集线设备、传输介质三、判断题四、问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臵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协调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第四阶段网络互连阶段3.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4.按地理位臵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哪些?星型、环型、总线型6.简述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星型拓扑结构主要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⑴易于故障的诊断与隔离⑵易于网络的扩展。

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有:⑴过分依赖中央节点。

⑵组网费用高。

⑶布线比较困难。

7.什么是对等网?什么是C/S网?“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的有相同的地位,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节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任一台计算机均可同时兼作服务器和工作站,也可只作其中之一。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2013-4-8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2013-4-8

节约、治理、保护
兴修水库
跨流域调水
核心:开源、节流、治污
特别提醒:我国的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更缺水。 从水资源分布来看,我国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华北地区水 资源比西北地区丰富得多,但是由于华北地区耕地面积广、 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因此工农业等用水量大,所供水资源 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华北地区更为缺水。
【训练7】要解决漫画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治理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解析】选B。图中反映出水污染严重导致鱼类绝迹,所以 要解决此问题应治理水污染,还人类以清洁的水源。
以旱地为主。
【训练5】右面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加剧 B.水土流失严重 C.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D.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解析】选C。由漫画可知由于房地产 建设和城市发展,产生乱占耕地的现象。
三、水资源的分布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水是宝贵的资源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短缺 时 总量多 人均少 消费多 污染重 分布不均匀 间 空 间 夏秋多 冬春少 东、南多 西、北少
有6 000多个城市10多亿人共同参与。这说明(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关键靠科技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倡导低碳生活,
而其参加人数之多和中国的积极参与,说明此活动得到包括
【训练6】(2010·湖北十堰)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是( )
A.南丰北缺 B.东北地区缺水最严重 C.冬春季节少,夏秋季节多 D.绝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1.生命的基本特征★★★(9条p7-p9)①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②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③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④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⑤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⑥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⑦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⑧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⑨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发现(时间、人物)(P10)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4条)p13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②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③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④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3.细胞的基本定义(4条)p14①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③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

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

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p14)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3条)①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②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③细胞都具有核糖体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表2-1)7.质粒的定义(P15)很多细菌出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第三章 牙体组织

第三章 牙体组织

第三章牙体组织牙体组织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

釉质覆盖在牙冠的表面,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牙骨质覆盖在牙根部的表面。

牙中央的腔隙称为髓腔,充满疏松的牙髓组织。

第一节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的一层硬组织,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在切牙的切缘处厚约2mm,磨牙牙尖处厚约2.5mm。

一、理化特性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其洛氏硬度值(Knoop hardness numbe r) 为300KHN。

无机盐占釉质总重量的96~97%,主要由钙、磷离子组成的羟磷灰石晶体[Ca10(P04)6(OH)2]的形式存在。

晶体内可含其他元素,F-的存在可使晶体稳定性加强,形成[Ca10(P04)6F2],具有抗龋性。

有机物不足1%。

釉质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

釉原蛋白形成“纳米球”的结构,在釉质晶体的成核及晶体的生长中起作用。

在釉质发育时期含量达90%,在成熟釉质中消失。

非釉原蛋白与羟磷灰石亲和力强,能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形态。

存在于釉质分泌早期和成熟后的釉丛、柱鞘。

釉基质蛋白酶是基质蛋白,参与前两者的修饰和剪接。

釉质中的水有两种形式:结合水和游离水。

大部分水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分布在晶体周围。

二、组织学结构(一)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

在窝沟底部呈放射状,向窝沟底部集中;在牙颈部呈水平状排列。

釉柱在光镜下纵剖面为柱状,横剖面呈鱼鳞状。

(二)施雷格线: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时,在釉质内4/5处出现的明暗带。

是由于釉柱排列方向不同所致。

(三)无釉柱釉质:在近釉牙本质界和牙表面约30mm厚的釉质内没有釉柱的结构,仅为晶体平行排列而成。

这是由于成釉细胞在分泌早期托姆氏突尚未形成,而在分泌活动停止时托姆氏突腿缩而致。

(四)釉质生长线:是釉质周期性生长速度改变形成的间隙线。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有一条加重的生长线,称为新生线。

是由于釉质一部分形成于胎儿期,一部分形成于婴儿出生后。

航天技术导论第三章

航天技术导论第三章

第三章 飞行器的推进系统3.1 推进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产生推力推动飞行器前进的装置称为推进系统或动力装置。

它包括发动机、燃料或推进剂,以及输送燃料或推进剂的系统(管道、阀门、泵或挤压装置等)、附件、仪表和安装支架等。

不同种类的动力装置,其组成也不尽相同。

如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包括液体火箭发动机、安装发动机并承受推力的机架、推进剂贮箱、输送推进剂的导管和涡轮泵、贮箱的增压系统等。

而固体火箭推进系统则将固体推进剂浇铸成型在发动机的燃烧室内,没有贮箱、导管以及输送和增压装置等。

飞行器的推进系统有活塞式推进系统和喷气式推进系统两大类。

前者目前只用于小型低速飞机上。

后者分为空气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组合式发动机。

空气喷气发动机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与所携带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气工作的,所以只能用于飞机和部分只在空气中飞行的飞航式导弹。

而火箭发动机完全依靠自身携带的推进剂工作,不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助燃,能够在高空和大气层外使用,所以,它是运载火箭、导弹和各种航天器的主要动力装置。

组合式发动机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发动机的组合,包括不同类型空气喷气发动机之间的组合,以及空气喷气发动机与火箭发动机之间的组合等。

组合式发动机主要用于在空气中飞行的飞航式导弹。

根据目前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喷气式推进系统的大致分类如图3-1所示。

本章将着重介绍火箭发动机。

3.2 火箭发动机的特点和基本参数3.2.1 火箭发动机的特点前面已经提到,火箭发动机是运载火箭、导弹和各种航天器的主要动力装置。

火箭推进系统可以由单台或多台火箭发动机构成。

目前,广泛应用的火箭发动机几乎全部采用化学推进剂作为能源。

推进剂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燃烧生成高温燃气,通过喷管膨胀高速喷出,产生反作用力,为飞行器提供飞行所需的主动力和各种辅助动力。

火箭推进系统自带的推进剂包括燃烧剂和氧化剂,不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助燃,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不需要大气中的氧,因此可以在离地面任何高度上工作。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损伤的修复第三章损伤的修复一、基本要求1.掌握修复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再生的概念和类型。

3.掌握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了解各组织的再生过程。

4.了解再生的调控,熟悉生长因子、生长抑素、接触抑制的概念和作用。

5.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熟悉肉芽组织的结局。

6.掌握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熟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二、知识点纲要致病因素引起局部细胞和组织损伤丧失,由邻近健康细胞再生、填充、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主要包括再生与纤维性修复两种形式。

(一)再生邻近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殖以完成修复的现象,称为再生。

包括生理性再生:完全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属完全性再生)。

病理性再生:可能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属完全性再生),也可能不保持,由肉芽组织修补(属不完全性再生)。

1.人体细胞再生潜能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1)不稳定细胞:在生理状态下能及时从G1期进入S期,不断分裂增殖以更替衰老死亡的细胞,病理情况下再生能力也极强。

如皮肤表皮、造血细胞、呼吸、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被覆细胞等。

(2)稳定细胞:生理状态下不增殖,处于G0期,在受到损伤时,可活跃增生。

如肝、肾、成纤维细胞、骨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3)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弱或无,如神经细胞、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等,损伤后需瘢痕修复。

2.各种细胞与组织的再生过程(1)上皮组织:1)被覆上皮:由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为完全再生。

2)腺上皮:基底膜完整,可完全再生;反之,则为不完全再生。

3)肝脏:若网状支架完整,可完全再生,否则形成假小叶,为不完全再生。

(2)纤维组织:静止的纤维细胞或幼稚间叶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前胶原蛋白并形成胶原纤维,自身则成熟为纤维细胞。

(3)血管:1)毛细血管:以生芽方式完成基底膜蛋白酶分解内皮细胞分裂、移动实性细胞索血流形成管腔冲击分泌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基底膜闭锁消失纤粘连蛋白基板新生分泌胶原、基质基底膜毛细血管网板转变为小动、静脉2)大血管:内皮细胞完全再生,肌层由结缔组织修复。

环境生态修复课件44页PPT

环境生态修复课件44页PPT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治理:是指采用一些措施使受污染的环境
不再对系统中生物或其周围环境产 生负面影响。
修复: 是在使污染环境得到治理后,虽然
可能会在结构上发生某些变化,但 最终还能够恢复未污染之前的功能 ,使污染环境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 力而被重新使用。。
修复
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化学修复
2020/6/14
18
(2)生物通气法(bioventing)。
• 生物注气法修复工作原理示意图
2020/6/14
19
2)易位生物修复(ex situ bioremediation) ——污
染的土壤从污染环境挖出,通过采用固相法或泥浆反应器 处理。
• 此法主要适应污染程度较高时,单纯采用原位生物修复往 往达不到预定的要求采用。
2020/6/14
21
1、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
▪ ⑴植物萃取技术

指植物将土壤中的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搬运到植物
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纸条部位的技术。
▪ 如:芸苔属植 物、油菜、工 业用大麻,可 超量富集砷。
2020/6/14
22
⑵ 植物根际过滤技术
• 指利用植物发达丰富的根系从污水、土壤中吸收、 沉淀和富集有毒重金属的技术。
如:向日葵及 各种水生植物 如宽叶香蒲等。
2020/6/14
23
⑶植物固定技术
• 指利用植物吸附降低金属活性,减少重金属被淋 洗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 可能性的技术。
2020/6/14

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使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得以恢复和完善,实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
丰富、系统趋于稳定的目标。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1.生命的基本特征★★★(9条 p7-p9)①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②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③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④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⑤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⑥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⑦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⑧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⑨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发现(时间、人物)(P10)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4条)p13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②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③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④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3.细胞的基本定义(4条)p14①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③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

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

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p14)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3条)①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②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③细胞都具有核糖体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表2-1)7.质粒的定义(P15)很多细菌出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再生与修复

再生与修复

第三章再生与修复再生性修复再生的种类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瘢痕性修复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创伤愈合的类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再生修复的分子机制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当组织细胞出现“耗损”时,机体进行吸收清除,并以实质细胞再生和(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方式加以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repair)。

这一概念包含一个前提和三个要素。

前提是必须先有细胞或组织的“耗损”。

所谓“耗”指的是组织细胞生理性的老化、凋亡等消耗,而“损”指的是病理性损伤。

三个要素是:①机体通过免疫、炎症反应对耗损区内坏死碎屑、异物和病原等进行吸收清除;②如果耗损的实质细胞有再生能力和适宜条件,则通过邻近存留的同种实质细胞再生进行修补恢复;这种修复可完全恢复原有细胞、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为再生性修复或完全性修复;③在病理状态下,如果实质细胞不能再生或仅有部分再生,组织缺损则全部或部分由新生的富于毛细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即肉芽组织)来修补充填缺损,并形成瘢痕;这种修复只能恢复组织的完整性,不能完全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称为瘢痕性修复或不完全性修复。

下面重点叙述实质细胞的再生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过程和在修复中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还将对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软组织创伤(多种组织损伤)愈合和骨折愈合的一般规律加以阐述,为临床学习和医疗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再生性修复再生(regeneration)是指为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而发生的同种细胞的增生。

这一概念包含三个要素:①再生是一种细胞的增生;②这种增生本质上是为了修复耗损,而不是为了吸收坏死物质或消除致炎因子(如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等);③再生的细胞应是与耗损的实质细胞完全相同。

一、再生的种类再生可以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一)生理性再生在生理情况下,有些细胞和组织不断老化、凋亡,由新生的同种细胞和组织不断补充,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稳定,称生理性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二)病理性再生
1.表皮的Ⅱ度烫伤后,基底细胞增生、分化
2.骨组织坏死、骨折
6
二.细胞周期与再生潜能:
1.不稳定细胞: 再生能力很强
特点:不断增殖,代替衰老和破坏的细胞
包括:表皮C、粘膜和生殖器官被覆C、淋巴及造血C
7
2.稳定细胞: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
特点:生理情况不增殖,受刺激时开始分裂增生
10
2.腺上皮再生
■基底膜未破坏→残存细胞分裂→完全恢复结构
■基底膜破坏→难以再生→瘢痕性修复
11
(二)纤维结缔组织的再生:肌腱、韧带等
纤维母C圆形或多边形,两端 突起,核大而圆,1-2个核仁 纤维母C分泌前胶原蛋白,在 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
纤维母C胞浆减少,核变细 长,变为长梭形的纤维细胞
12
再生
烫伤
16 瘢痕性修复
一.肉芽组织:幼稚纤维结缔组织
(一)肉芽组织的成分和形态: 由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及炎细胞组成
1.肉眼: 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名。
17
2.镜下: ①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与表面垂直,弓状吻合 ②纤维母细胞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 ③炎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18
(二)肉芽组织的作用 ①抗感染,保护创面 ②填补伤口和其他组织的缺损 ③机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及其他异物
机化(organization):
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并
取代各种失活组织或其它
异物的过程。
19
(三)肉芽组织的结局或成熟过程
水分
炎细胞
被吸收减少 减少并逐渐消失
部分闭塞消失 部分改建为 数量减少,细胞 核变细长、深染
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区别
组织缺损 创 缘 缝合严密程度
感染、异物 愈合时间 瘢 痕
一期愈合 少 整齐
二期愈合 较大 不整齐
缝合严密
无 短 小
不严密或无法对合
有 长 大
36
37
(三)痂下愈合(healingபைடு நூலகம்under scar) :
指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干燥后形 成硬痂,在其下面进行一期或者二期愈合。
31
普通手术3月后伤口,白色线状瘢痕
32
(二) 二期愈合:
缺损大,创缘不整齐,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感染
33
二期愈合: 坏死组织多,伴有感染,炎症反应明显 ②伤口大,收缩明显,肉芽组织多 ③愈合时间长,形成的瘢痕大
34
胸骨周边有红肿,2处瘘道
局部大量坏死,恶性肉芽
术后3周,伤口全部痊愈
35 术中病灶清除后,大片皮缺损
45
(三)早日进行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血液循环不良→延缓愈合
■长期固定不动→失用性萎缩、关节强直
46
包括: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间叶细胞
肝 脏
8 肾小管上皮细胞
3.永久性细胞:不具有再生能力
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特点:出生后停止分裂,损伤破坏则永久性缺失
9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一)上皮组织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覆盖在体表、粘膜表面
基底膜未受损→干C增生→向缺损迁移→单层→复层
毛细血管
成纤维C 肉芽组织
小动、静脉
纤维细胞 瘢痕组织
20
二.瘢痕组织:成熟纤维结缔组织
(一)形态特点:
1.肉眼: 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 半透明,质硬而缺乏弹性。
21
2.镜下: ①胶原纤维束平行或交错分布,呈玻璃样变性 ②纤维细胞稀少,核细长深染 ③小血管稀少
22
(三)作用和危害
1.有利影响: ①填补、连接创口缺损,保持完整性 ②胶原纤维比肉芽组织的抗拉耐力强,坚固性
第三章
再生与修复
病理教研室
吴海江
1
2
主要内容
◆ 再生性修复 ◆ 瘢痕性修复
◆ 创伤愈合
◆ 骨折愈合
第一节 再生性修复
再生(regeneration)是指为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而 发生的同种细胞增生。
4
一.再生的种类 (一)生理性再生: 1.皮肤表层角化细胞的脱落,基底细胞补充 2.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 3.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更新
23
(二)不利影响
①瘢痕收缩:
■关节或重要器官的瘢痕→关节痉缩和活动受限
■十二指肠溃疡处的瘢痕→幽门梗阻
24
②瘢痕粘连:
器官之间或器官与体腔壁之间的粘连,影响功能
25
③瘢痕组织增生过度(肥大性瘢痕)
■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扩延,称瘢痕疙瘩。
26
第三节 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后,皮肤等组
(三)血管的再生:
1.小血管的再生:出芽
基底膜溶解→内皮细胞分裂、增生→细胞条索→ 管腔→新生的毛细血管→血管网
13
14
2.大血管的修复:需手术缝合 内膜由两侧内皮细胞增生恢复,肌层由瘢痕修复
15
第二节 瘢痕性修复
损伤小,再生能力强→同种细胞→再生
损伤大,再生能力弱→纤维结缔组织→瘢痕性修复
②皮肤附属器:完全破坏→瘢痕修复 ③肌腱:初期瘢痕修复→功能锻炼→完全再生
29
二.皮肤、软组织创伤愈合的类型 (一) 一期愈合: 缺损小,创缘整齐,无感染,对合严密的伤口。 ■例如:无感染的手术切口
30
1-2天,表皮再生
第2天,肉芽组织填满伤口
5-6天,胶原纤维形成
2-3周,完全愈合,留下线状瘢痕
优点: 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 缺点: 痂皮影响渗出物的排出
38
第四节 骨折愈合
一.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一)血肿形成: 骨折两端和周围血管出血形成血肿,数小时凝固
39
(二)纤维性骨痂形成
2-3天后,肉芽组织取代血肿,继而纤维化形成
纤维性骨痂。1周后分化成透明软骨。
40
(三)骨性骨痂形成: ■纤维性骨痂→骨母C→类骨物质→钙盐→编织骨 ■纤维性骨痂→软骨母C→软骨组织→骨组织
41
(四)骨痂改建或再塑
编织骨改建成板层骨
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
由破骨细胞及骨母细胞完成
42
43
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一)骨折的及时正确的复位: 骨折发生错位或组织异物填塞,可能延缓愈合。
44
(二)骨折及时牢靠的固定:
骨折复位后,仍会因为肌肉的收缩发生错位,所
以复位后应采用石膏、夹板和钢板等固定。
织出现断离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 再生 肉芽组织 瘢痕
27
协同作用
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一)早期变化
组织坏死+出血→炎症→红肿→痂皮
(二)伤口收缩:皮肤和皮下组织向伤口中心移动
28
(三)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肉芽组织填平伤口→成纤维C产生胶原纤维→瘢痕 (四)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①表皮:基底C增生→单层上皮→相遇→鳞状上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