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中药正确的服用方法
中药正确的服用方法服用中药的时间取决于病情和药物的性质。
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
也有的中药是一日分3次服用,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再减少用量,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多数中药应该温服,但也有例外,如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清热药须凉服效果更佳。
只有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时间服用,才能使药物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饭前服用一般来说,如果是胸膈以下患病,如胃、肝、肾等脏腑疾病,最好是饭前服用药物,这样更利于药效的发挥。
如化痰止咳平喘药(贝母、桑白皮、胖大海等) 在饭前服用更利于其祛痰镇咳作用的发挥;驱虫药(使君子、南瓜子等)在饭前服用时因胃中空虚,药物更容易作用到虫体。
此外,为了避免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与食物发生反应而导致药效降低,也应饭前服用,如大黄、芒硝等。
饭后服用一般来说,如果是胸膈以上患病,如眩晕、头痛、目疾等,最好是饭后服用药物,这样更能保护肠胃,还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如解表药(麻黄、桂枝、防风、生姜等),在饭后服用更利于发汗解表作用的发挥;健胃药(山楂、麦芽、木瓜、神曲等)在饭后服用,使得食物和药物接触,有利于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作用的发挥;辛辣刺激性药(川椒、干姜、旋复花等)最好在饭后服用,可减少为胃黏膜的刺激。
此外,还有些性寒的药物,也要饭后服用,这样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如黄连、黄柏、石膏等。
空腹服用空腹服用主要是针对一些需要快速入肠,保持高浓度的药物,如驱虫药(驱蛔灵、使君子等)和泻药(芒硝、番泻叶等)均适合空腹服用。
睡前服用由于人在入睡后脾胃工作缓慢,所以在睡前不宜服用那些需要脾胃参与大量工作的药物,而应该服用那些药效缓慢,养心安神的药物,如服用安神药(莲子、灵芝、百合)可促进睡眠;服用润肠药(郁李仁、蜂蜜、核桃仁等),可消除肠胃积滞,有利于第二天早上的排便。
此外,如果病情紧急,也可以频繁大量服用,如果是治疗呕吐、惊厥及石淋、咳嗽、咽喉病时,可煎汤代茶饮,不定时服用。
中药服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服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作为中医药的一部分,中药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十分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的基本形式中药的基本形式包括:干燥剂、煎剂、丸、散、片、胶囊和贴剂等。
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煎剂和丸剂。
1.煎剂将中药饮片或药材加水煮沸,煮成药汁即为煎剂。
煎剂应在温热状态下服用,不能过于热或过于凉,以免影响药效。
煎剂一般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
2.丸剂丸剂是将中药煎汁熬制成浓膏后制成的药丸,具有易于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非常适合家用和旅游时携带。
丸剂在服用前可以用温水冲服或用热水煎开后喝下。
不要用热水煮沸,以免破坏药效。
3.片剂片剂是将中药煎汁浓缩后,制成药片。
片剂适用于那些不喜欢药味或者忙碌的人,片剂中的药物浓度更高,服用时要注意药量。
4.散剂散剂是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状,以散装的形式出售。
散剂一般用来治疗外伤、损伤、疮疖等症状。
散剂服用时,要注意用温水调匀,不可保留在口中久吞。
5.胶囊剂胶囊剂是将中药制成胶囊,适用于那些有药味的人。
胶囊剂容易携带,不受环境影响,更适合旅游时服用。
6.贴剂贴剂是将中药熬制成浓膏,涂布在贴纸上制成的一种外用药物。
特别适用于风湿病、肩周炎等疾病。
使用时应先将患处清洁干净,然后将贴剂贴在患处皮肤上,注意不要将贴剂贴在伤口处。
中药服用的方法因药而异。
下面主要介绍中药煎剂的服用方法。
1.泡服法将中药饮片加入沸水中煮沸后,加糖、蜜或红枣等搅拌均匀即可,主要适合口中干燥、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2.煎服法将中药饮片加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0-20分钟,直到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完全溶解在水中。
去除渣,放凉后口服即可。
3.文火液体制剂法将中药饮片加入冷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蜜或冰糖,一起用文火煮30分钟后,慢慢冷却,即可口服。
1.服药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确定用药用量。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是将草药煎煮后取汁饮用的一种常见中药制剂形式,它具有
方便易服、吸收迅速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中药汤
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是很容易掌握,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冲服法:将中药汤剂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温开水,搅拌均匀后饮用。
2.吞服法:将中药汤剂倒入杯中,直接饮用。
3.穿心法:用吸管将中药汤剂吸入口中,迅速送达咽部。
4.密封法:将中药汤剂倒入瓶中,加入适量温开水,盖严瓶盖后摇匀,再饮用。
不同的服用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
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其次,中药汤剂的服用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遵循医嘱:中药汤剂的使用应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
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和服用时间。
2.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中药汤剂在饭前30分钟或饭后1小时服
用效果较好。
3.温度控制:中药汤剂一般以温热饮用为宜,避免口服太烫或太凉刺
激胃肠道。
4.空腹服用: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尽量避免空腹,以免刺激胃肠道。
5.注意个人体质:中药汤剂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药性,服用过程中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注意调整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6.避免致敏物质:中药汤剂中可能含有一些致敏物质,如果患者对一些草药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7.孕妇与儿童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婴儿、幼儿对中药汤剂应慎用。
8.注意饮食:服用中药汤剂期间,需注意清淡饮食,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煎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服用方式,它通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后饮用,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这种服用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而,中药煎服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下将详细介绍。
一、中药煎服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煎药器具:中药材煎煮需要选择合适的锅具,一般推荐使用铁锅或砂锅,不建议使用不锈钢、铝制或陶瓷锅。
锅具选择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材质不易溅沫,导热性好,底部均匀加热,不易破损。
2.中药配方准备:根据医生开方的中药处方,准备好各类中药材,将其按照比例混合。
3.清洗中药材:将每一味中药材用清水浸泡15-30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
可以带皮的可以不去皮,不带的要去皮。
注意不要有破损变质的材料。
4.泡制中药材:倒入适量清水,加入泡洗干净的中药材。
先大火烧沸,然后转小火慢煎,一般大约煎煮20-30分钟左右。
若中药处方中有特殊煎煮要求,比如加入酒类或者其他辅料,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操作。
5.滗去药渣:煎制完毕后,将药液倒入滗网中,去掉杂质和药渣。
6.饮用中药汤剂:将中药汤剂倒入杯中,温热时饮用。
二、中药煎服的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指示:中药煎服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根据医生开方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准确服用。
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服用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2.煎药时间:中药煎制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可能会导致有效成分的丧失,过短则可能无法充分提取药性。
3.药材煎煮次数:中药煎煮一般可重复2-3次,第1次为主剂量,第2、3次为副剂量。
第一次的药汤最浓,适宜分为两次服用。
第二次的药汤次浓,适宜分为两次服用。
第三次的药汤淡,一般在较短时间内直接服用完毕。
4.常规保鲜:煎制好的中药汤剂最好当天服用完,不要放置过久。
如需分次服用,可以将剩余的中药汤剂分装冰冻保存,不要反复冷冻。
5.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中药煎服期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葱、生姜、大蒜等,以免影响中药的疗效。
中药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的治疗方式,然而要正确使用中药并获得最佳效果,不仅需要遵循适当的服用方法,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
下面是50条关于中药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描述:1. 了解中药功效:在服用任何中药之前,必须对其功效有所了解,明白它的主治疾病和作用机制。
2. 寻求专业人士指导:最好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以确保选用的药物适合自己的症状。
3.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一旦医生开具了中药处方,务必按照医嘱的剂量和频率服用,不要自行增减用量。
4. 辨别真伪:购买中药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选择信誉良好的药店和药品。
5. 注意保存方式:中药一般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如需保存在阴凉干燥处或避光处,则要严格按照要求保存。
6. 配药系统:中药服用时,要尽可能遵循配伍原则,不要随意混搭各种中药。
7. 饭前或饭后服用:有些中药需要在饭前服用,有些需要在饭后服用,要根据医生的指示正确服用。
8. 配合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中药更好地发挥作用,但也要注意在运动前后的合理时间段内服用。
9.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使用中药时,应当注意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10. 注意禁忌: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禁忌症状和人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了解清楚后才能安心服用。
11. 不要过量:对于中药,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切忌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12. 注意适应症: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适应症,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
13. 结合饮食:在服用中药的要合理搭配饮食,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或寒凉的食物。
14. 注意长期用药问题:长期服用中药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或药物依赖,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5. 注意饮水:在服用中药时,要适量饮水,帮助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16. 注意清单说明:在服用中药时,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剂量和常见不良反应。
17. 注意时间间隔:如需同时服用多种中药,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免相互影响。
中药的五种常见服用方法(一)
中药的五种常见服用方法
1. 冲服
- 冲服是指将中药煎汤后,直接饮用药液的一种服用方式。
-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味道清淡的中药,如淡泻泻药和清热解毒药。
2. 煎服
- 煎服是将中药煎汤后,去渣只取药液,分次饮用的一种服用方式。
- 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连续服用的中药,如调理气血的药物和治疗慢性病的药物。
3. 泡服
- 泡服是将中药用水浸泡后,直接饮用药水的一种服用方式。
-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味道较苦的中药,如清热解毒药和祛风除湿药。
4. 煮服
- 煮服是将中药和其他食材一起煮熟后,食用药物和食材的一种服用方式。
-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需要辅以其他食材一起服用的中药,如滋阴补肾药和健脾开胃药。
5. 点服
- 点服是将中药外敷在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一种服用方式。
-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外用药物,如皮肤疾病药膏和跌打损伤药膏。
在使用中药的时候,需要根据中药的药性、禁忌症和个人体质来选择适合的服用方式。
同时,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也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来正确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希望大家在使用中药的时候,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服用方法注意事项
中药服用方法注意事项中药是中国传统的独特疗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得到验证。
中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等特点,但是正确的服用方法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服用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安全地使用中药。
一、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中药在购买中药时,应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医院药房,特别是要注意购买有有效证件的中成药。
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二、遵循医师的指导在服用中药前,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且严格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服用。
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频率,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三、了解中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同的中药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因此在服用中药之前,应了解该中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特别要注意个人是否有禁忌症,如过敏等情况。
四、正确的服用时间和方法中药的服用时间和方法非常重要,应按照医师的指导准确服用。
一般来说,中药最好在饭后服用,以免对消化道产生刺激。
同时,应注重饮食的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中药的吸收和作用。
五、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中药与西药之间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中药期间,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如必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告知医师,以确保合理的配伍使用,避免药物相互干扰。
六、注意服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中药虽然副作用较小,但仍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停止服药,并咨询医师。
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药的疗效还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在服用中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等,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促进康复。
正确的中药服用方法对于发挥中药的疗效至关重要。
在选择渠道购买中药时,必须要通过正规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在服用中药前,应咨询中医师,并严格按医师的指导进行服用,不可随意调整剂量。
同时,要了解中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正确掌握服药的时间、方法和剂量。
中药用药小常识
中药用药小常识一、用药方法:㈠、中草药:在中草药的应用中,最常用的就是煎成汤剂后服用。
煎煮用具一般选择砂锅,也可用不锈钢器皿。
煎药时忌用铜、铁、铝制品。
方法如下:1、常规煎药方法: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20~30分钟,加水量一般以高出药面3~5厘米为宜,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
但浸泡时应注意不宜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煎煮用火在沸前宜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
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
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分钟为宜,二煎药沸后煎15分钟为宜;感冒类药一般沸后用武火煎15分钟为宜,二煎沸后5~1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30分钟,二煎沸后20分钟为宜。
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煎液量一般200~300ml,分两次或遵医嘱服用。
2、特殊煎药方法:①先煎:有些药物需要适当延长煎煮时间,煎煮时需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10~20分钟再与用水浸泡过的其他药物合并煎煮,如:矿物类朱砂、动物骨甲类龟甲、龙骨等。
有毒饮片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等需先煎1~2小时除去毒性。
②后下:有些药物需在其他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再放入煎煮5~10分钟。
如:气味芳香的饮片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等。
③包煎:包煎即是把饮片装在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后与其它药共同煎煮。
需要包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湿后有粘性的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3〉花粉等粉末样饮片,如蒲黄、海金沙等。
④烊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其它药同煎,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
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⑤另煎:一些贵重中药,为减少损失需单独煎煮取汁,然后与其它药液混匀后分服。
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
⑥对服:对于液体中药,应直接对入其它药物煎汁中服用,如黄酒、蜂蜜、姜汁等。
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
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
中药传统方剂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用方法也颇具讲究。
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
1. 煎服:煎服是最常见的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适用于大部分中草药。
将配
好的中药材加水煎煮,再将药液分成数次服用。
一般来说,煎服时要根据医生或药师的要求调整浓度和用量。
2. 泡服:泡服适用于一些花茶和草本茶剂。
将中草药置于热水中,浸泡一段时
间后即可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材的泡制时间和水温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3. 蒸服:蒸服是一种特殊的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通常用于一些粉末状的中药。
将中药粉末放入容器中,用蒸汽蒸煮片刻后服用。
蒸服的温度和时间需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
4. 散剂包装服用:一些中草药以散剂包装出售,可以直接服用或与水混合后服用。
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用量和服用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以下几点需注意:
1. 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中药方剂是有一定剂量和服用方法的,务必遵循医
生或药师的建议进行服用。
2. 注意药与食物的相互作用:有些中药在服用期间可能与某些食物或药物相互
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在服用中药期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饮用浓茶、咖啡等。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药方剂的疗效需要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遵循规
律作息、饮食健康、适量运动等。
总之,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是一门复杂而古老的学问,需遵循医嘱进行。
如
果有任何疑问,应向专业医生或药师咨询,以确保正确使用中药。
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
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
一、选用合适的中药颗粒剂
二、正确的存储方式
三、根据剂量准备好热水
服用中药颗粒剂需要使用热水。
每次服用前,先准备好适量的热水。
热水的温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不宜过热或过凉。
四、服用中药颗粒剂
将中药颗粒剂放入杯中,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热水。
然后用医用塑料勺搅拌均匀,使颗粒完全溶解。
一般来说,中药颗粒剂的溶解时间较短,只需搅拌几分钟即可。
五、药量的控制
服用中药颗粒剂时,要注意药量的控制。
一般建议按照医生的处方准确使用。
服用时,可以先将颗粒剂的总量分成几次,每次服用一个相等的剂量。
六、注意事项
在服用中药颗粒剂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对中药的药效产生不良影响。
2.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西药或中西药复方,应避免与中药颗粒剂同时服用,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七、总结
总之,中药颗粒剂是一种方便、易于服用的中药剂型。
在服用前,要
选择正规生产的中药颗粒剂,并根据个人病情选用合适的剂型。
在服用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好药量,并注意饮食习惯。
同时,避免与其他药物
同时服用,并随时注意过敏反应。
只有正确使用中药颗粒剂,才能发挥最
大的药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剂型,具有药效稳定、服用方便等特点。
在服用中药汤剂时,需要注意与医生的密切合作,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和处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1.摇药:打开汤剂瓶盖前,先轻轻摇匀,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2.开启:用橡胶塞打破瓶颈封口,确保瓶内正常通气。
3.倒出:将剂量程度标识线以下或依医嘱指示的剂量倒入清水中。
4.加水:加入适量开水,药液与开水的比例一般为1:5至1:85.搅拌:用匙搅拌均匀,使药液充分溶解。
6.温度: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可直接饮用,一般应保持在40-60℃之间。
二、中药汤剂的一些注意事项:1.医嘱指导:中药汤剂必须遵循医嘱指导,由医生开具的处方剂量和疗程为准,不得自行更改剂量和服用时间。
2.孕妇:孕妇慎用中药汤剂,尤其是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药物变质:中药汤剂易受潮、变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气侵入。
5.药物过期:使用中药汤剂时,应确认药品未过期,过期药品可能失去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导致不良反应。
6.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对药物疗效有影响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7.动态调整: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服药情况和身体变化,根据医生的指导,及时调整剂量和疗程。
8.不合适的人群:对于孩子、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注意剂量的个体差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一些常用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1.公害泥毒:一次剂量5g,用水冲服。
2. 藿香正气水:一次剂量10-20ml,加入适量温水饮用。
3.四神丸:一次剂量3-6g,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后饮用。
4.参苓白术散:一次剂量9-12g,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后饮用。
5.小建中汤:一次剂量6-9g,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后饮用。
总之,中药汤剂在服用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在正确的时间、剂量和方法下使用。
吃中药的规矩
吃中药的规矩
1. 按时服药
煎好的中药一般多是每天服3次,从饭前1小时开始服用。
这是根据中医理论,按照病症性质选择的治疗方法。
如果是病位在胸膈以上者,一般选择饭后服用;病位在胸膈以下者,一般选择饭前服用。
另外,补益药、驱虫药、泻下药等,通常选择饭前服用;健胃药、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止泻药等,通常选择饭后服用;安神药、一般选择睡前服用。
2. 观察疗效
服中药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病情无好转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另外,若出现任何过敏反应或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 饮食禁忌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腥膻、辛辣刺激、煎炸炒爆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要避免食用较为腥臭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
4. 休息禁忌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要避免过度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5. 情绪禁忌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情绪波动。
6. 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中药的服药时间应该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来定。
一般来说,治疗急性病症和通便泻下药应该空腹时服用;补养药和治疗咽喉疾病应该饭前服用;治疗外感疾病和头面部疾病应该饭后服用;安神类和附子类应该睡前服用。
但是具体的服药时间还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来定。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代表,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药效和适应症,还需要掌握一些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1.煎煮法:煎煮是最常用的中药服用方法。
将中药材加水煮沸,然后慢慢熬煮,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
一般情况下,煎煮的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直到煎煮的水量减少到原来的1/3至1/2左右。
煎煮后的中药药液可以直接服用。
2.冲服法:适用于一些粉末或颗粒状的中药制剂。
将中药加入适量温水中,搅拌均匀后直接喝下。
冲服时应注意搅拌均匀,以免导致不均匀剂量或有些中药未被充分溶解。
3.研末服法:适用于一些干燥的中药材制剂。
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然后用温水调成糊状或浆状,再服用。
4.包煎法:适用于一些含有粘性成分的中药材,如鱼腥草、罗汉果等。
将中药材用棉布或纱布包裹起来,然后放入水中煎煮。
包煎的好处是可以防止中药材碎片进入药物。
5.醋制服法:适用于一些药性寒凉的中药材,如黄芪、白术等。
将中药材用醋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煎煮。
醋制可以减轻药物的寒凉性质,增加药物的温热性质。
6.酒制服法:适用于一些药性寒凉或不易水解的中药材,如砂仁、没药等。
将中药材用白酒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煎煮。
酒制可以增加药物的温热性质,并改善药物的口感。
7.制丸服法:适用于一些干燥的中药材。
将中药材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蜜糖或红糖,搅拌均匀后制成丸剂。
丸剂可以方便携带和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服用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中药材的性质、药效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用药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遵医嘱:中药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嘱托。
因为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性,不同的中药材在剂量和服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遵守医生的指导。
2.注意质量: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选择正规的中药材市场或药店购买,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纯度。
3.遵循适应症: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适应症。
在使用中药之前,要慎重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是确保中药疗效的关键。
下面将为你介绍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和服用方法。
一、中药煎煮方法:1.煎药量和时间:(1)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合理调配药材的比例,按照药方中各药的煎煮时间确定煎药的时间。
(2)对于煎煮时间较长的药物,应先将其放入煎锅,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煎煮一段时间,再加入后期需要的药材。
煎煮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2.煎煮火候:(1)不同的中药材对火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根茎类、硬质草本和矿物质药材需高温煎煮,而叶、花、薄皮等柔软药材则需用中小火。
(2)煎药时要掌握好火候的控制,避免中药煎煮时过热或过焦,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3.煎煮前处理:(1)所有的中药材在煎煮前都需要用冷水浸泡,浸泡的时间因药材而异。
(2)对于粗纤维的中药材,需用刀片切割,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4.煎煮水量和次数:(1)煎煮水量要与药材的性质相适应,药材比较多、性质较粘稠的,水量适当增加。
(2)对于煎煮时间较长的中药,可以分多次煎煮,将每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饮用。
5.煎煮器具和注意事项:(1)煎煮时应选用耐火瓦罐或不锈钢锅,尽量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易氧化和溶解的容器。
(2)在煎煮过程中,应常用勺子搅拌,以免中药粘锅底。
同时,还要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造成药液溢出。
二、中药汤剂服用方法:1.温热饮用:(1)中药汤剂服用时应保持温热,用热水冲服,不要用冷开水。
(2)饮用中药汤剂的时候,应该小口慢慢喝,以增加中药的吸收率。
2.慢慢服用:(1)在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慢慢喝,不要一口气灌下,以免引起呼吸困难。
(2)服用中药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宜同时进行其他活动,以免烫伤或噎到。
3.饮食禁忌:(1)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和冷热不均的食物。
(2)服药期间忌烟酒,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4.就寝禁忌:(1)在服用中药汤剂的当天晚上不宜马上就寝,以免影响药效的吸收。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中药汤剂是一种中药制剂形式,它是将中药材煎煮或浸泡后,再经过浓缩、冷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
中药汤剂因具有易于保存、服用方便等优点,成为了民间常用的一种中药制剂形式。
但是,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却并不是人人都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1)用温水冲服:将药品倒入杯中,加入适量温水冲服即可,一般来说,温水的温度应该控制在40-50℃左右。
(2)用热水冲服:将药品倒入杯中,加入热水冲服即可,热水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80℃。
(3)用开水冲服:将药品倒入杯中,加入开水冲服即可,但要注意开水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0℃。
(4)破袋服用:将药品破开袋口倒入杯中,加入适量温水冲服即可。
2. 中药汤剂服用注意事项:(1)遵医嘱服用:中药汤剂的使用应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不要随意更改药品的用量和服用方式。
(2)时间掌握:中药汤剂的服用时间应在饭前或饭后1个小时左右,如果遇到心脏病、肝病、胃溃疡等病情较重者,则需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服用。
(3)温度控制:中药汤剂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药效。
一般来说,温水的温度应该控制在40-50℃左右。
(4)破袋方式:破袋时应注意不要将药物撒出,最好在杯子上方破开袋口,逐渐倒入杯中。
(5)儿童服用:儿童服用中药汤剂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要超量服用,防止药物过量影响身体健康。
(6)贮存方式:中药汤剂应该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药品质量会受到影响。
同时,也不要将中药汤剂放置在易碎的地方,以免破损。
总之,中药汤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形式,它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认真掌握。
在使用中药汤剂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注意温度、时间、破袋等细节问题,以确保药品的药效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中药的服用方法
中药的服用方法中药是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药剂,尤其有些慢性病,强调标本,整体观念,达到协调整体的目的,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喝中药汤剂。
中药的疗效除了和药物的质量好坏,是否对症及煎煮方法是否得到有关外,各类中药的服用方法对疗效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医失分重视服用方法,之处正确的服用汤剂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转,而错误的服用方法会使病情恶化。
因此可见汤剂服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如何选择正确的服药方法应该注意一下几点服药时间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
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
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
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
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
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
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
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 服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中药汤剂宜温服,即在药液不烫嘴的情况下服用。
如果药液过热,容易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如果药液过凉,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中药汤剂宜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服用,以避免食物对药效的影响。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溃疡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
-服药剂量:中药汤剂的服药剂量应根据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每次服药100-200 毫升,每日2-3 次。
2. 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中药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因此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等,应及时就医。
-储存方法:中药汤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中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是中医用药的总称,包括草药、矿物药、树皮、树叶、动物药等。
中药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 中药的服用方法
中药一般需要按照医生或中药店的指导进行煎药。
煎药时需要按照中药的方剂比例加入水,然后将中药放入热锅中煎至一定的汤汁,一般情况下,煎好的汤汁浓度约为20克左右。
将煎好的中药汤汁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水温以控制在90°C左右),然后分几次服用。
2. 注意事项
(1)煎药时需要严格按照中药方剂的比例加入水,以保证中药的浓度和质量。
(2)煎药时需要注意火候,避免中药焦糊或变色。
(3)不同中药的服用方法可能不同,需要按照医生或中药店的指导进行服用。
(4)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人群,应该在医生或中药店的指导下谨慎使用中药。
(5)服用中药后,应该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6)在服用中药期间,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饮食过度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7)服用中药后如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影响病情。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一、煎煮方法中药的煎煮方法是中药制剂中常用的一种制药技术。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需要达到的功效,不同的中药煎煮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1.单味煎煮法:将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用中小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继续煎煮一段时间,最后煎至药液浓缩即可。
2.复方煎煮法:复方中药是由多种不同药材组合而成的,煎煮时需要根据各药材的特性确定煎煮顺序和时间。
一般来说,先将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用中小火煮沸,再根据各药材的需要逐个加入煎煮。
3.包煎法:将药材放入纱布包或草纸包中,扎紧后加入适量清水一同煎煮。
二、冲服方法冲服是一种中药的服用方法,适用于一些末制剂的中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冲服方法:1.冷水冲服法:将药材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冷水,浸泡片刻后用冷水搅拌均匀,然后一次性饮用药液。
2.开水冲服法:将药材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用开水冲泡药材,待药液温度适宜时饮用。
3.热水冲服法:将药材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热水,用热水冲泡药材,待药液温度适宜时饮用。
三、煎煮和冲服注意事项1.煎煮和冲服中药要选择无污染、无异味的容器。
2.煎煮中药要掌握好火候,避免药液沸腾过久损失有效成分。
3.冲服中药时要注意水温,避免药液过烫引起烫伤。
4.在服用中药期间,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避免与一些食物或药物相互影响。
5.保存中药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保持药材的干燥和保存期限。
以上就是中药服用方法的一些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使用中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以确保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参考资料: - 《中药方剂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专题讲座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用药的经历,用药过程中,除了要选对药物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中药因其剂型或治疗目的不同,其服用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严格掌握中药的服用方法尤为重要。
下面分别介绍中药汤剂、免煎中药和中成药的服用方法常识。
一、中药汤剂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应根据病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用药,掌握服药的温度、服药的方法、服药的剂量、服药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一)服药的温度根据病情需要,中药汤剂可分为温服、冷服和热服。
1、温服:一般来说汤剂均需要温服。
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能和胃益脾,减轻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
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
凡是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该冷服。
3、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
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
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并且服后还须盖好衣被,或吃点儿热粥,以帮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二)服药的剂量根据病情需要,有的是分服(分次服用),有的是顿服(一次性服用),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等。
1、分服:适用于慢性病、病情轻的,可慢慢调治的患者。
一剂汤药可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
呕吐的患者要先少后多,分多次服下。
小儿口服汤剂时,应将汤剂浓缩,从而减少服用量。
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咳呛。
2、顿服: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的,应急速治疗的患者。
一剂汤药可1次服下。
这样药力大而猛,能充分发挥药效。
3、危重病人应该少量多次服用;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
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见出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以免出汗、泻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在使用峻烈的药物以及有毒性的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切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反应或伤及人体正气。
(三)服药的方法汤剂一般是一天1剂,即将两次或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分2~3次温服;但对急症重证,可一次性服用(顿服)以使药力集中,也可一天数次服用、或煎汤代茶多次服用,以使药力持续,甚至一天可连服两剂以加强疗效。
对于服汤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小量而多次饮用的方法。
对于昏迷病人,吞咽困难者,也可用鼻饲法给药。
(四)服药的时间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次数。
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
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的(心、肺),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应在饭后服用;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则要饭前服用;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滋补药要空腹服用;治疟疾的药要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左右服用;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急性病、呕吐、惊厥及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用。
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五)注意事项1、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等食物。
2、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3、若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
4、小儿、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
5、煎好的中药汤剂应在2~8℃冰箱中保存。
二、免煎中药免煎中药根据其性状不同分为颗粒和粉末两种。
(一)服用方法1、常规服用方法(1)将一天药量中的各味免煎中药包装袋全部撕开,倒入容器中。
(2)根据药量加温开水200~300ml,(对于粉末状的免煎中药应先用凉开水调成糊状,然后再用开水冲)可根据药量多少,酌情增减加水量,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或遵医嘱。
间隔服用时,可根据药液的温度加热后再服用。
2、“免煎中药”配合汤剂一起服用免煎中药中有些动物药和矿物药以及三七、琥珀、乳香、没药、人参、川贝等,为了增强吸收,提高药效等原因,临床上多以饮片煎煮后的汤药,配合以上几味“免煎中药”联合使用,即将免煎中药与汤剂按处方量趁热或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服用,从而起到取长补短,事半功倍的疗效。
3、煎煮服用免煎中药用温开水冲后有时会出现难溶或不能完全溶化的现象时,可放在小火上加热2~3min,可促使其完全溶化,从而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收效果。
4、有部分免煎贵重中药,是经超微粉碎入药的,不能溶解,可水冲摇匀后服用,也可以在微波炉中加热20秒,促进其溶解,待水温降至温热后服用。
5、也有些免煎中药,因其味道欠佳,可用蜂蜜调后服用、或蜜调后制成微丸服用,以解决儿童服用困难的问题。
6、根据病情需要还可将免煎中药装成胶囊,随身携带,长期服用;也可将其调制成膏服用。
7、免煎中药还可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外用熏洗患处;也可加温水、香油或醋,搅拌均匀至膏状,将药膏均匀涂布到患处,并做适当包扎。
(二)注意事项1、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忌食辛、辣、油、腻等食物。
2、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3、若与西药联用,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
4、小儿、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
5、免煎中药应放置在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6、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中药,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后服用。
7、因为免煎中药的每味药工艺不同,冲服时,如有部分药物未能完全溶解,也应一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8、包装袋打开后应立即服用,如果放置时间长,免煎中药会受潮,沾在袋中不易倒出。
9、免煎中药在冲服时有些品种会出现不溶解或部分不溶解,或溶解较慢。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免煎中药本身是由药材微粉化后制成,冲服时类似于散剂,有不溶解、沉淀现象。
如川贝母、天麻、全蝎、蜈蚣、沉香、西洋参、三七等。
(2)有些籽仁、根类产品,冲服时出现混浊或有絮状物,尤其在药液放冷后比较明显。
这是由于这类药物含有的一些物质在温度较高的药液里溶解,在温度较低的药液里凝聚所致。
如车前子、菟丝子、法半夏等。
难溶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冲服方法不当造成,如水温低、搅拌不充分等。
所以在服用免煎中药时,还需特别注意。
三、中成药(一)服用方法1、丸剂: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等。
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分成小粒后再用温开水送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如蜜丸:乌鸡白凤丸,水蜜丸:补肾益肠丸,水丸:逍遥丸,浓缩丸:牛黄解毒浓缩丸,蜡丸:妇科通经丸,滴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此外,部分中成药丸剂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效;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
2、散剂、粉剂:一般可用蜂蜜加以调合送服,或药汁送服,也可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但对于温胃止痛的散剂,如胃活散,不须用水送服,直接舔服即可,以便药物在胃中多停留一些时间发挥治疗作用,一般服后一小时再饮水为宜。
3、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
如八珍益母膏。
4、颗粒剂:颗粒剂(冲剂)宜用温开水冲服;颗粒剂按溶解性可分为可溶型、混悬型和泡腾型。
在服用混悬型颗粒剂时,如有部分药物不溶解,也应一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但对于泡腾型颗粒,只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放入口中直接冲服。
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5、糖浆剂、口服液:可以直接服用。
如急支糖浆、清热解毒口服液。
6、片剂:一般均用温开水送服。
对于咀嚼片,应嚼服,四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含片因需含服,如草珊瑚含片,因此婴幼儿也不宜服用,以免气管被卡住的危险。
此外,凡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均不宜掰开服用。
7、胶囊剂:宜用温开水送服。
如血脂康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消栓肠溶胶囊。
8、气雾剂:将药物喷雾直接吸入,主要用于止咳平喘或开窍醒神。
切忌口服。
如复方丹参气雾剂。
9、胶剂: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单独服用时,均可加黄酒或糖、水,隔水加热使之溶化(又叫烊化)后服用。
10、茶剂、饮剂:需用沸水泡汁,频服代茶饮。
如午时茶。
(二)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中成药的服药时间及服药剂量,除了遵循中药汤剂的规则外,还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因为上市后的中成药说明书已明确规定使用剂量,所标剂量是有科学可信的试验数据支持的,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具有法律效应的安全用药剂量,所以患者在自行购药或服药时,一定要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随着中成药治疗范围的扩大,一些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也被临床广泛使用,如剂量掌握不当,常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对有关药物的禁忌症也丝毫不得马虎,用药前必须详阅药品说明书,正确服用以排除禁忌症。
对于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一般情况下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可与成人量相差不大或遵医嘱。
孕妇或老年人,要禁、慎使用或遵医嘱。
此外,还有一部分外用中成药,在外用中成药中除少数如七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服,尤其含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药。
外用中成药同样因剂型、药性、功效、主治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外用法:1、中成药散剂(1)撒敷法:将药粉直接均匀地撒布患处,再用消毒纱布或外贴膏固定,达到解毒消肿、提腐拔脓、生肌敛疮的功效。
如生肌散、珍珠散等。
(2)调敷法:用茶、黄酒、香油等液体将药粉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
如用茶水调敷如意金黄散,取茶叶解毒消肿之效;用黄酒调敷七厘散、九分散等。
(3)吹敷法:将药粉装入硬纸筒中吹到患处,如用冰硼散吹敷治口腔糜烂、牙龈肿痛。
2、中成药油膏剂、水剂:多采用将药物直接涂敷与患处。
如紫草膏、獾膏等。
3、中成药膏剂:橡胶膏直接贴敷患处,如伤湿止痛膏;黑膏药需加热烘软后贴敷患处,如狗皮膏。
4、中成药膜剂:用于贴敷口腔粘膜、眼结膜、阴道粘膜患处表面,可使药物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如口腔溃疡膜等。
5、栓剂:将药物置于肛门或阴道中,待药物溶化吸收后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如苦参栓、野菊花栓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药汤剂、免煎中药还是中成药,其服用方法都各不相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除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医生或药师指导用药外,希望本片对您今后的用药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