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水面积计算规则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复习题

给水排水复习题

给水排水复习题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污水管道内容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1、污水的分类,污水的最后出路,重复使用的方法及其定义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污水最终处置或者是返回到自然水体,土壤、大气或是经过人工处理使其再生为一种资源回到生产过程中,又或者是采取隔离措施。

重复使用的方法有:①自然服用:河流即作为给水水源,又接纳沿河城市排放的污水。

②间接复用:将城市污水注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③直接复用:将城市污水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水源、杂用水水源等重复使用。

2排水体制义及分类污水的不同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3、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及设备;②室外污水系统;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污水厂;⑤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①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②厂区管道系统;③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④废水处理站雨水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②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系统;③接到雨水管渠系统;④排洪沟;⑤出水口。

4、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①正交布置: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

氮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使体受到严重污染,影响环境。

适用于排出雨水。

②截流式布置:在正交布置的前提下,沿河岸在铺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

但因雨天时有部分混合污水写入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

适用于分流制污水处理系统和区域排水系统。

③平行式布置: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铺设,在地势坡度较大的地区能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而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

适用于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

④分区布置形式: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高地取得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入污水厂,低地区的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低区干管或污水厂,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适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建筑pvc落水管规范

建筑pvc落水管规范

建筑pvc落水管规范篇一:房屋落水管安装规范房屋落水管安装规范落水管用来收集屋面雨水,集中引至地面以下铺设的雨水管内。

落水管材质可分为:1、金属管材(如铸铁管、彩铝管、铜质管等);2、塑料管材(如PVC管等)。

当大家一旦拥有了一套自己设计的楼房时,就要给它规划的好好的,不单单只看外表,更重要的是一些水电,水管的设计,特别是楼层与楼层间的落水管尺寸的规划,这将在往后下雨天气会体现得很明显的,关乎到雨水能否顺利的从设计好的落水管顺畅流水。

落水管就是广泛分布在各个建筑物外的排水管道,它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它跟室内排水管不同,落水管主要是排建筑物屋顶的雨水。

不管是室内排水管,还是室外的落水管,落水管安装规范都是非常严格的。

安装的时候要非常谨慎,一旦某个部位出现问题整个管道就必须重新铺设。

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落水管安装规范吧!落水管尺寸落水管尺寸有分为不同的规格,就例如圆管常用规格有40mm、50 mm、75 mm、90mm 、110mm 、150 mm、200 mm、250 mm、315 mm、400 mm、500 mm 等。

落水管尺寸圆管安装方法是:第一,按照图纸标示落水管位置间隔1.5--2.0米设置固定支架;第二,管材在量取长度之后,可用钢锯、手工割锯、砂轮切割机割锯。

落水管间距落水管直径分为75、100、150几种。

落水管间距:女儿墙小于18m,挑檐平屋面小于24m,单层工业厂房小于30m,瓦屋面小于15m。

落水管材质1、金属管材(如铸铁管、彩铝管、铜质管等);2、塑料管材(如PVC管等);落水管用途收集屋面雨水,集中引至地面以下铺设的雨水管内。

落水管品牌落水管常见品牌:科勒、帝钢、潜水艇、绿太阳、摩恩、过江龙、汉斯格雅等。

落水管计算屋面落水管的布置与屋面集水面积大小、每小时最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径等因素有关。

可用公式:F=438D2/H公式中: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面积,m2) D—落水管管径(cm,采用方管时面积可换算)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h,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在工程实践中,落水管间的距离(天沟内流水距离)以10-15m为宜。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解释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解释
2
t=k 3 (
4
L a b 汇流时间 τ 按下式计算: t =k ( ) S I 北方可采用
P Z
3
…… ( 6.1.2-
六 3) 经验公式在公路以及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均有 涵 洞 不同的公式型式,可供使用。各省(区)、地市 水 水利部门的地区性流量经验公式,亦可参照使用。 文 计 2. 径流形成法 算 1) 径流形成法是目前公路部门普遍使用的一种计 算方法,其径流成因简化公式适用于汇水面积 F≤30km2 的小流域。 2) 径流成因简化公式
…… ( 6.3.4-
六 涵 5) 拟建涵洞处设计流量的推求 ( 四种情况 ) 洞 ① 若形态断面处与拟建涵位处估计两者汇水面 水 积或流量相差 ±10 %以内时,认为形态断面处规定 文 计 频率对应的洪峰流量等于拟建涵位处规定频率对应 算 的设计流量。 ② 若形态断面处与拟建涵位处两者汇水面积或流 量相差较大时 ( 需进行涵址换算 ) ,即可按下式推求 :
L2 Q =() )S L1
1.6
� F2 � QS=� ( �Q P …… 6.3.5-2 F �1 �
0.8
六 涵 洞 水 文 计 算
QP
……
4. 直接类比法
1) 直接类比法是当公路所跨同一河沟上、下游 附 近存在已建涵洞,且能调查到可靠的涵前洪水积 水高度及相应的洪水频率时,用已有涵洞作为形 态断面,可采用类似形态调查法推求拟建涵洞的 设计流量,其适用范围不受限制。 2) 通过原有涵洞的洪峰流量 ( 按水流状态考虑 )
六 涵 洞 水 文 计 算
六 涵 洞 水 文 计 算
六 涵 ② 当调查到的历史洪水位处于水面比降均一、河 洞 道顺直、河床断面较规整的稳定均匀流河段时, 水 文 可按下式计算: 计 Q=AcVc+AtVt …… (6.3.3-1) 算

屋面雨水管汇水面积

屋面雨水管汇水面积

屋面雨水管汇水面积【篇一:屋面排水】平屋面的排水一般采用墙外设檐沟和屋面本身找坡两种办法来解决。

在外墙或女儿墙外作成檐沟,立面造型要受到一定约束,不能完全实现。

在女儿墙内的屋面板上做边沟,与屋面的梁、板有矛盾,故意做成凹槽结构也有困难,房间内的空间也有影响,光靠不太厚的保温(隔热)层也不可能,削减了保温(隔热)层也不利,该边沟的保温(隔热)层也难保护;故意加厚找坡层和保温(隔热)层,像地下车库加厚垫层来设边沟也不合适(见图1)。

因此,有把屋面板由结构找主坡,建筑做边坡来解决,但由于平面不规则,变化较多,结构找坡受到一些限制,也难以实现。

另外,房间内的顶上板面不平,看起来不舒服。

因此,全由建筑找坡较为简便灵活。

这里讨论研究的问题也仅限于此。

图1 削减保温(隔热)层形成边沟一.雨水口设置的一般原则1. 排放方式2. 汇水面积计算(2) 墙面:高层建筑的裙房、窗井及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坡道,除计算自身的面积外,还应将高出的侧墙面积按1/2折算成屋面汇水面积来进行计算。

有几面高出屋面的侧墙时,通常只计算大的一面(或墙面最大投影面积)。

3. 汇水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屋面不宜只设一个雨水口。

在同一汇水区域内, 雨水立管不应小于两条,且负荷均匀(用檐沟排水,应在檐沟末端或山墙上设溢流口)。

4. 雨水口或雨水管的间距应根据其排水能力、屋面和檐沟坡度等因素考虑决定,一般不宜大于24m。

5. 雨水管径不得小于100mm。

7. 屋面变形缝应避免设计成平缝,采用高低缝时,低缝附近不应处于排水的下坡,更不应在雨水口附近。

变形缝的屋面,应加设溢水口。

8. 排水坡度规范中规定,平屋面的排水坡度宜为2%~3%,结构找坡宜为3%,材料找坡(即建筑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3%。

在设计实践中,权衡利弊,主坡作成2%,副坡(即边坡)作成0.5%较合适。

9. 高层建筑中,由于雨水管中的空气和涡流等原因,致使低层处的阳台地漏溅水、冒水,故屋面和阳台的雨水管不宜合用。

6 公路涵洞水文计算设计技术要求

6 公路涵洞水文计算设计技术要求
各水文参数的取值宜根据当地具体资料确定,亦可按地区性流量经验公式计算。
条文说明
该公式已在全国使用多年,除个别省(市、区)外,几乎覆盖全国,是公路部门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小流域供水流量计算方法。
由于暴雨分区比较粗略,不一定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按汇水面积划分的汇流时间,分级比较粗略,故使径流厚度的确定相差较大,因此,在使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取较合理的汇水时间及相应的径流厚度。
6.4
6.4.1当有可靠的历史洪水位调查资料时,形态调查法的适用范围可不受限制。
6.4.2形态断面宜选在有较可靠的洪水调查资料的河段内。形态断面应与流向
垂直,宜选在河段顺直、岸坡稳定、床面冲淤变化不大、泛滥宽度较小、断面比较规则、河槽在平面上无过大扩散或收缩、河沟床纵坡无急剧变化和无死水区及不受壅水
6.1.5在同一河沟上、下游附近存在已建涵洞,且能调查到可靠的涵前洪水积
水高度及相应的洪水频率时,可采用直接类比法推算设计流量。
6.1.6人工排灌渠道的设计流量和水位,可直接采用排灌渠道的设计成果。
6.2
6.2.1暴雨推理法可用于汇水面积小于100Km2的小流域。
6.2.2暴雨推理法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IZ———主河沟平均坡度(‰);
α1、α2、β3———指数,查附录B表B-1。
n———暴雨递减指数;查附录B各省(区)暴雨递减指数n值分区图B-4
和表B-2,表中n1、n2
北方可采用μ=ks1
南方可采用μ=ks2F-1
(6.2.2-4)
式中:Q———洪峰流量(m3/s);
Ac、At———河槽、河滩过水面积(m2);Vc、Vt———河槽、河滩平均流速(m/s)nc、nt———河槽、河滩糙率;
Rc、Rt———河槽、河滩水力半径(m),当宽深比大于10时,可用平均水

排水管网-第3章

排水管网-第3章

难点
• (1)暴雨强度曲线,暴雨强度公式;
• (2)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径流 系数的确定,设计重现期、地面集水时 间、管渠内流行时间的确定;
• (3)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和水 力计算方法。
概述
1、雨水管渠系统: 收集并排除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的管
渠系统。
2、雨水排水系统的任务: 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
4. 雨水管段的设计流量 (图3-4)
假定:
① 假定A、B、C各处ψA=ψB=ψC=ψ ② 各汇水面积的集水时间均为τ1 ③ 汇水面积F 随降雨历时t的增加而均匀增加
则有:Q1-2=ψ FA·q1 (l/s)
q1——管段1~2的设计暴雨强度,即t =τ1 时的最大平
均降雨强度,由暴雨强度公式求及。
(1)取值:管道采用2,明渠采用1.2,陡 坡地区采用1.2~2
(2)苏林系数与管道调蓄利用系数的乘积。
• 苏林系数
① 按满流设计
② 根据极限强度法,雨水管渠中的流量和 流速是逐渐增大的,形成满流。所以会 出现按满流时的设计流速计算所得的雨 水流行时间小于管渠内实际的雨水流行 时间的情况。
a. 经验频率
b. 年频率式:若每年只选一个雨样(年最大值法
选样),则n=N,
Pn

m100% N
c. 次频率式:若M>1,即每年选入M个雨样数
(一年多个样法选样),则n=NM,
Pn

m 10% 0 NM
因选择的年限是有限的,因此,不
能保证样本中最后一项(即m=NM)就是
整个降雨历史中的最小值。所以:
第三章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内容
• (1)雨量分析的几个要素,暴雨强度曲线,暴雨 强度公式;

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

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

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屋面落水管的布置与屋面集水面积大小、每小时最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径等因素有关。

可用公式:F=438D2/H式中: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面积,m2)D—落水管管径(cm,采用方管时面积可换算)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h,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在工程实践中,落水管间的距离(天沟内流水距离)以10-15m为宜。

当计算间距大于适用间距时,应按适用距离设置落水管;当计算间距小于适用间距时,按计算间距设置落水管。

8.3 雨水口应根据不同的排水方式一个立管能承担的最大集水面积来设置,并应注意考虑相邻建筑排至该屋面的水量;屋面雨水口或落水管位置应与其它平面图一致。

雨水立管承担最大集水区域面积表雨水管内径100mm 150mm 200mm外排水明管150㎡400㎡800㎡内排水明管120㎡300㎡600㎡内排水暗管100㎡200㎡400㎡屋面汇水面积计算规则a.屋面汇水面积应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b.高出屋面的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⑴.一面侧墙按侧墙面积50%折算成汇水面积⑵.两面相邻侧墙按两面侧墙面积的平方和的平方根√a2+b2 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⑶.两面相对等高侧墙不计汇水面积⑷.两面相对不同高度侧墙按高出底墙上面墙面积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⑸.三面侧墙按最低底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50%加上⑵、⑷两种情况最低墙顶以上墙面面积⑹.四面侧墙最低墙顶以下墙面不计入,只计算⑴、⑵、⑷、⑸的情况最低墙顶以上的面积8.4 每一屋面或天沟雨水管直径不宜小于100,一般设不少于2 个排水口;当内排水只有一个排水口时,可在山墙上或女儿墙增设溢水口;小面积凹廊或阳台可采用直径50 排水管。

8.5 雨水管应避免曲折,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他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应直通而不应绕行,以免堵塞和噪音。

8.5 当屋面被防火墙隔开时,应两侧分别排水,不得在防火墙上开洞设排水孔道。

8.6 单向排水屋面宽度宜控制在9-12m。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加,雨水径流增加,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

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21、工业企业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企业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

屋面排水

屋面排水

平屋面的排水一般采用墙外设檐沟和屋面本身找坡两种办法来解决。

在外墙或女儿墙外作成檐沟,立面造型要受到一定约束,不能完全实现。

在女儿墙内的屋面板上做边沟,与屋面的梁、板有矛盾,故意做成凹槽结构也有困难,房间内的空间也有影响,光靠不太厚的保温(隔热)层也不可能,削减了保温(隔热)层也不利,该边沟的保温(隔热)层也难保护;故意加厚找坡层和保温(隔热)层,像地下车库加厚垫层来设边沟也不合适(见图1)。

因此,有把屋面板由结构找主坡,建筑做边坡来解决,但由于平面不规则,变化较多,结构找坡受到一些限制,也难以实现。

另外,房间内的顶上板面不平,看起来不舒服。

因此,全由建筑找坡较为简便灵活。

这里讨论研究的问题也仅限于此。

图 1 削减保温(隔热)层形成边沟一.雨水口设置的一般原则1. 排放方式屋面雨水分外排式、内排式或两者结合的混排式。

为便于检修和减少渗漏,少占室内空间,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外排式,当大跨度外排有困难或建筑立面要求不能外排时,方采用内排式或混排式。

2. 汇水面积计算(1) 屋面:屋面汇水面积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以雨水立管φ100为例,其排水量为19(L/S)(即19×3.6=68.4m3/h),当降雨厚度为100mm/h时,汇水面积为680平方米,深圳市的降雨强度,重现期五年的小时降雨量厚度为262mm/h,则汇水面积可达260平方米,但考虑到雨水斗的单斗、多斗,悬吊管的单斗、多斗与坡度等多种不利因素,再加上一定的安全系数,因此不能完全单一地按立管的排水量来计算汇水面积。

所以深圳市要求单个雨水口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150平方米。

(2) 墙面:高层建筑的裙房、窗井及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坡道,除计算自身的面积外,还应将高出的侧墙面积按1/2折算成屋面汇水面积来进行计算。

有几面高出屋面的侧墙时,通常只计算大的一面(或墙面最大投影面积)。

3. 汇水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屋面不宜只设一个雨水口。

屋面落水管计算

屋面落水管计算

屋面落水管计算屋面落水管的布置与屋面集水面积大小、每小时最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径等因素有关。

可用公式:F=438D2/H式中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面积,m2)D—落水管管径(CM,采用方管时面积可换算)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h,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在工程实践中,落水管间的距离(天沟内流水距离)以10-15m为宜。

当计算间距大于适用间距时,应按适用距离设置落水管;当计算间距小于适用间距时,按计算间距设置落水管。

雨水口应根据不同的排水方式一个立管能承担的最大集水面积来设置,并应注意考虑相邻建筑排至该屋面的水量;屋面雨水口或落水管位置应与其它平面图一致。

雨水立管承担最大集水区域面积表雨水管内径100mm 150mm 200mm外排水明管150 ㎡400 ㎡800 ㎡内排水明管120 ㎡300 ㎡600 ㎡内排水暗管100 ㎡200 ㎡400 ㎡屋面汇水面积计算规则a.屋面汇水面积应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b.高出屋面的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⑴.一面侧墙按侧墙面积50%折算成汇水面积⑵.两面相邻侧墙按两面侧墙面积的平方和的平方根√a2+b2 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⑶.两面相对等高侧墙不计汇水面积⑷.两面相对不同高度侧墙按高出底墙上面墙面积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⑸.三面侧墙按最低底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50%加上⑵、⑷两种情况最低墙顶以上墙面面积⑹.四面侧墙最低墙顶以下墙面不计入,只计算⑴、⑵、⑷、⑸的情况最低墙顶以上的面积相关规范规定:8.4 每一屋面或天沟雨水管直径不宜小于100,一般设不少于2 个排水口;当内排水只有一个排水口时,可在山墙上或女儿墙增设溢水口;小面积凹廊或阳台可采用直径50 排水管。

8.5 雨水管应避免曲折,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他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应直通而不应绕行,以免堵塞和噪音。

8.5 当屋面被防火墙隔开时,应两侧分别排水,不得在防火墙上开洞设排水孔道。

8.6 单向排水屋面宽度宜控制在9-12m。

水文分析计算

水文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1⽔⽂分析计算⽔⽂分析计算是规划的重要环节,是确定临⽔控制线、外缘控制线、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的主要技术依据。

⽔⽂分析计算,包括准备⼯作、设计洪⽔计算、⽔⾯线计算等步骤。

应逐条河流、分段计算。

1.1准备⼯作准备⼯作包括选择控制断⾯,计算流域⾯积和控制集⽔⾯积,收集暴⾬洪⽔资料等。

1.选择控制断⾯。

控制断⾯应选择⼲流河⼝、拦河建筑物坝轴线、主要⽀流汇合⼝下游的顺直河段。

控制断⾯具体位置,根据规划河段的具体情况确定。

2.计算流域⾯积和控制集⽔⾯积。

流域⾯积为河⼝断⾯或控制断⾯以上,沿着分⽔岭勾绘的流域总⾯积;控制集⽔⾯积为规划河段典型控制断⾯以上,按照城市(城镇)规划,实际汇⼊规划河段的集⽔⾯积。

流域⾯积100km2及以上河流的流域⾯积,可直接采⽤《重庆市主要河流和城镇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管理规划汇编》(2013年版)和区县政府已批准的集⽔⾯积1000-100km2以上河流的《河道岸线利⽤管理规划》(2008-2020)中的数据。

流域⾯积100km2以下河流的流域⾯积和控制集⽔⾯积,可在1:10000地形图上⽤求积仪计算。

流域地形图,以能画出分⽔岭和便于⾯积计算为准,要求图纸清晰。

3.收集暴⾬洪⽔资料。

通过实测、调查、分析等⽅式收集暴⾬洪⽔资料。

暴⾬洪⽔资料最好是本流域的实测洪⽔资料,或历史洪⽔调查资料。

1.2设计洪⽔计算设计洪⽔计算主要包括以下⼯作:⼀是选择暴⾬洪⽔计算依据或参证站,再根据代表站的数据资料情况;⼆是根据河道流域情况和设计洪⽔计算⽅法的适⽤条件选择与之符合的计算或推算⽅法;三是对设计洪⽔计算成果进⾏合理性分析,对设计洪⽔计算成果进⾏修订。

1.2.1依据站和参证站的选择依据站,应该为本河道的暴⾬洪⽔实测站点。

参证站,为与⽔⽂计算流域相关的站点。

应是邻近河流或邻近区域的站点,或与⽔⽂计算流域同属⼀个⾬区或产汇流关系相近的站点。

1.2.2计算⽅法1.2.2.1⽅法选择根据河段的具体情况,按《⽔利⽔电⼯程设计洪⽔计算规范》(SL44-2006)要求选⽤洪⽔计算⽅法。

地下工程排水技术要求

地下工程排水技术要求

地下工程排水技术要求一、一般要求1.1地下工程室外排水应根据工程结构防水等级、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要求选用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措施。

1.2 采用排水措施时,应避免因排水造成水土流失及环境破坏。

1.3 有自流条件的地下工程排水应采用自流排水法,如盲沟排水。

无自流条件地下工程排水可采用渗排水或盲沟排水。

1)渗排水法应设置在结构底板下部,渗排水粗砂过滤层厚度宜为300mm,过滤层和基坑相接处用厚100 ~ 150mm、粒径5 ~ 10mm石子填充,顶部与结构底板垫层之间设防水卷材或50mm厚水泥砂浆隔浆层,集水管敷设坡度不小于1%,间距根据水量情况宜为5 ~ 10m,其构造形式如下图1.3-1 所示。

图1.3-1 渗排水构造形式2)盲沟排水设置在建筑物周围,由砂和卵石组成。

盲沟排水做法有:盲沟排水和盲管排水如下:(1)盲沟排水用块石、卵石干砌成排水通路,尺寸宜为200 mm×500 mm,水量较大时可适当加大,盲沟排水应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不能渗入。

(2)盲管排水用塑料管与混凝土衬砌接触时外包无纺布作隔浆层。

1.4 地下工程的排水应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1.5 建筑工程地下水要求严格时,可在结构底板下方和侧墙外侧设置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宜采用内置盲管排水。

1.6 盲管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盲管应固定在平整坚实的垫层上;2) 盲管周围应放置滤水材料,按照先粗后细分层填压; 3) 宜将基坑开挖时的排水明沟与盲管相结合;4) 盲管上方地面相隔 30m 设置一个检查井,检查井井口应进行防护,防止放置人员、物体掉落。

1.7 排水系统的检查井应安装在钢筋混凝土井盖或钢井盖上,并设置标识。

二、 盲沟管排水设计2.1 对埋置于弱透水土层中的地下室宜采取设置盲沟(管)排水方式辅助混凝土自防水。

2.2 盲沟宜结合集水管进行设置,盲沟排水应形成流泾、排出等完整的排水系统。

2.3 盲沟设计雨水排水总量计算采用公式推理法,应按下式计算:(2.3)式中: ——盲沟设计雨水排水总量(L/S ) ——设计暴雨强度(L/S.hm 2)——综合径流系数 ——汇水面积——考虑周边汇水环境修正系数,取1.1~1.3Fq Q S )1(0ψλ-=S Q q 0ψF λ注:当有其他水源(如地表潜水)流入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径流系数可按表2.3-1规定取值表2.3-1 径流系数取值范围综合径流系数可采取加权平均方式计算或按表2.3-2规定取值表2.3-2 综合径流系数取值范围2.4设计暴雨强度按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取值。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第三章 流域和水系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第三章  流域和水系

R w1 L
w=1,2,… ,
3、链长度
根据链的定义,锭长度可作为水系中基本单元河长,一 个水系的平均链长为
J
L
2N1 1
N1 一 水系中河源的数目,也就是1级河流的
数目
J
—水系的平均链长;
L —水系中河流的总长度
水系中每条链平均直接接纳的坡地面积为:
a
A
2N1 1
式中
a
——一个链平均直接接纳的坡地面积,
二、流域 地面分水线包围的汇集降落在其中的雨水流到 出口的区域称为流域。
中国流域介绍
三、水系
1、水系 流域中大大小小河流交汇形成的树枝状或网状 结构称为水系,亦称河系或河网(图3—3)。
水系形状
2、水系形状对出口流量影响
➢ 对面积相同、水系形状不相同的流域,同样一场暴雨形
成的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明显不同。
河道维持常数
为了维持1单位长度的河道必须要有多少汇水面积提供径 流。 不同级的河流要求的给养面积不相等,一般来说,随着 河流级的增加,要求的给养面积也增加。
河流频度和链频度
*——两条河流相交汇的运算符号。
四种方法比较
方法比较:
格雷夫利厄斯分级法:水系中河流越小,级数就越大 ,难以区分水系 中的主流和支流,同样为1级的河流可能相差较大。 雹顿分级法:2级以上的河流均可以一直延伸到河源,但实际上它们 的最上游都只具有1级河流的特征。 斯持拉勒法:能通过全流域水量和泥沙量的河流作为水系中最高级 的河流的。主要不足是不能反映流域内河流级愈高,通过的水量和 泥沙量也愈大的事实 。 施里夫分级法和沙伊达格分级法就是为弥补这一缺点而提出来的,
LWj
j 1
1 Nw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给排水工程课后答案详解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加,雨水径流增加,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21、工业企业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企业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与集中处理的关系;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若尚需考虑给水和防洪问题时,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协调,雨水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协调,以节省总投资;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对原有排水工程进行改建和扩建时,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功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完善和合理化;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定;4.试述排水系统的建设程序和设计阶段建设程序:2可行性研究阶段:论证基建项目在经济上、技术上等方面是否可行;3计划任务书阶段:确定基建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4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根据上级部门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文件进行设计工作,并编制预算;5组织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采用施工招标或其他形式落实施工工作;6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建设项目建成后,竣工验收交付生产使用时建筑安装施工的最后阶段;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选定设计方案、拆迁、征地范围及数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建议等;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应满足施工、安装、加工及施工预算编制要求;38、试述区域排水系统的特点;1污水厂数量少,处理设施大型化集中化,每单位水量的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因而经济;2污水厂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3水质、水量变化小,有利于运行管理;4河流等水资源利用与污水排放的体系合理化,而且可能形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同时,它也有一定缺点:1当排入大量工业废水时,有可能使污水处理发生困难;2工程设施规模大,造成运行管理困难,而且一旦污水厂运行管理不当,对整个河流影响较大;3因工程设施规模大,发挥事业效益就慢;第二章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污水设计流量: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保证通过的污水最大流量;控制点污水的: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设计管段: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的管径和坡度;非设计管段:管道埋设深度:指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坊流过来的污水量;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过来的污水量;管道定线污水的:在城镇地区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设计流速:和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最小设计坡度: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简答题什么叫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其值应如何确定居住区生活污水可参考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居民区生活污水定额指居民每人每天日常生活中洗涤、冲厕、洗澡等产生的污水量L/cap·d;总和生活污水定额指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设施排出污水两部分的总和L/cap·d;二者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量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通常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这种计算方法有何优缺点Q=Q1+Q2+Q3+Q4Q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2: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的设计流量;Q3:工业废水设计流量;Q4:地下水渗入量及公建污水量;上述求污水总设计流量的方法,是假定排出的各种污水,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最大流量的;但在设计污水泵站和污水厂时,如果也采用各项污水最大时流量之和作为设计依据,将很不经济,因为各种污水最大时流量同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少,各种污水流量会合适,可能互相调节,而使流量高峰降低;污水管道的水流是否为均匀流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为什么仍采用均匀流公式不是均匀流;在直线管段上,当流量没有很大变化又无沉淀物时,管内污水的流动状态可接近均匀流;如果在设计与施工中,注意改善管道的水力条件,则可使管内水流尽可能接近均匀流,以及变速流公式计算的复杂性和污水流动的变化不定,即采用变速流公式计算也很难精确,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工作,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仍采用均匀流公式;在污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为什么要对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做出规定是如何规定的设计充满度:原因:污水流量时刻在变化,很难精确计算,而且雨水或地下水可能通过检查井盖或管道接口渗入污水管道;因此,有必要保留一部分管道断面,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妨碍卫生环境;污水管道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出一些有害气体;此外,污水中如含有汽油、苯、石油等易燃液体时,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故需流出适当空间,以利管道的通风,排出有害气体,对防止管道爆炸有良好效果;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规定:管径D或暗渠Hmm 最大设计充满度h/D或h/H 200——300 0.550350——450 0.650500——900≥1000 0.7000.750设计流速原因:污水在管内流动缓慢时,污水中所含杂质可能下沉,产生淤积;当污水流速增大时,可能产生冲刷现象,甚至损坏管道;为了防止管道中产生淤积或冲刷,设计流速应在最小值和最大值范围内;规定: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定为0.6m/s,最大设计流速与管道材料有关: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18.最小管径①原因:管径过小极易堵塞,因此为了养护工作的方便,常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②规定: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为300mm;19.最小设计坡度①原因: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②规定: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0.003;其余按照计算确定;污水管道的覆土厚度和埋设深度是否为同一含义污水管道设计时为什么要限定覆土厚度的最小值不同含义;限定覆土厚度的最小值有3个原因:1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坏管道;2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3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污水管道定线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方法:考虑地形和用地布局、排水体制和线路数目、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宽度、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的位置、工业企业和产生大量污水的建筑物的分布情况,使拟定的路线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其有利因素而避免不利因素;当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已接近最大允许埋深而管道仍需继续向前埋设时,一般应采取什么措施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管材强度;2填土提高地面高程以保证最小覆土厚度;3设置泵站提高管位等方法;污水设计管段之间有哪些衔接方法衔接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衔接时应注意:1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终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2当管道敷设地区的地面坡度很大时,为了调整管内流速所采用的管道坡度将会小于地面坡度;为了保证下游管段的最小覆土厚度和减少上游管道的埋深,可根据地面坡度采用跌水链接;3在旁侧管道与干管交汇处,若旁侧管道的管底标高比干管的管底标高大很多时,为保证干管有良好的水力条件,最好在旁侧管道上线设跌水井后再与干管相接;反之,若干管的管底标高高于旁侧管道的管底标高,为了保证旁侧管能接入干管,干管则在交汇处需设跌水井,增大干管的埋深;城市污水回用工程的意义回用水系统的组成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又使污水无害化,起到保护环境、控制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缺水地区起作用更加明显;回用水系统一般由污水收集系统、再生水厂、再生输配系统和回用水管理等部分组成;第二章雨水管渠系统一、名词解释降雨历时: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全部将于的时间,也可以指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降雨量:指降雨的绝对量;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雨量的平均值;年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绝对量;暴雨强度: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Ψ;汇水面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降雨面积:指降雨所笼罩的总面积;暴雨强度的频率: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频率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m与观测资料总项数n之比的百分数;暴雨强度的重现期: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重现期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可能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极限强度法:承认降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小的规律性,同时认为汇水面积的增长与降雨历时成正比,而且汇水面积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较降雨强度随降雨历时增长而减少的速度更快,这是一种求雨水管设计流量的方法;集水时间集流时间:将雨水径流从流域的最远点留到出口断面的时间;折减系数:集水时间中管内雨水流行时间的所乘大于1的系数;二、简答题1.试述地面集水时间的含义,一般应如何确定地面集水时间地面集水时间是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雨水口的时间,一般采用经验数值来确定地面集水时间;2.径流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有汇水面积的地面覆盖状况、地面坡度、地貌、建筑密度的分布、路面铺砌情况等,同时还与降雨历时、暴雨强度及暴雨雨型有关;3.暴雨强度与降雨历时的关系暴雨强度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少,这是一条普遍认为的规律;4.雨水管段的设计流量计算时,有哪些假设假设:1降雨在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降雨强度在选定的降雨时段内均匀不变;2汇水面积随集流时间增长的速度为常数;地面集水时间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合理选定t值有何意义地形坡度、地面铺砌、地面种植情况、水流路程、道路纵坡和宽度等因素,但地面集水时间主要取决于雨水流行距离的长短和地面坡度;计算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采用与哪个降雨历时t相应的暴雨强度q为什么应采用的降雨历时等于汇水面积最远点雨水流达集流点的集流时间,因为根据极限强度理论,汇水面积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较降雨强度随降雨历时增长而减少的速度更快,因此采用汇水面积最远点雨水流达集流点的集流时间作为降雨历时可求得最大的降雨量,此值作为设计流量是偏安全的;用极限强度法设计雨水管渠时,为什么要对雨水在管渠流行时间t2进行拆减系数m值的修正雨水管道是按满流进行设计的,但雨水管渠的水流并非一开始就到达设计状况,而是随着降雨历时的增长才能逐渐形成满流,其流速也是逐渐增大到设计流速的,这样就出现了按满流时的设计流速计算所得的雨水流行时间小于管渠内实际的雨水流行时间的情况,因此要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来对t2进行放大;为什么地面坡度大于0.03地区的雨水管渠计算设计流量时,折减系数不能采用2而只能采用1.2因为坡度大于0.03时,雨水管中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满流,也就是达到设计的流速,而采用2的话,就会跟实际产生较大的偏差;雨水管渠设计计算时,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小于上一管段的设计流量的情况此时应如何确定下游管段的管径当汇水面积的轮廓形状很不规则即汇水面积呈畸形增长时,或是汇水面积地形坡度变化较大或汇水面积各部分径流系数有显着差异时,就可能发生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小于上一管段的设计流量的情况,这是因为下游管段的集水时间大于上一管段的集水时间,下游管段的暴雨强度小于上一管段的暴雨强度,且汇水面积的增加量小于暴雨强度的减少量;此时,可分两种情况进行下游设计流量的计算,选择其中最大流量作为下游的设计流量,从而确定管径:1最大流量可能会发生在全部下游汇水面积参与径流时,此时上游中仅部分面积的雨水能流到下游;2最大流量可能发生在全部上游汇水面积参与径流时,此时下游汇水面积的流量已经流过下游;暴雨强度与最大平均暴雨强度的含义有何区别暴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暴雨强度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最大平均暴雨强度是选用对应各降雨历时的最大降雨量所求得的暴雨强度;圆形管道的最大流速和最大流量均不是满流时出现,为什么圆形断面的雨水管道要按满流设计呢雨水中主要含有泥沙等无机物质,不同于污水的性质,加以暴雨径流量大,而相应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一般不会很长;排洪沟的设计标准为什么比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高得多我国洪水泛滥的频率较高,洪水泛滥所带来危害是灾害性的,因此排洪沟的标准必须要很高;第四章合流制一、名词解释合流制系统:在同一管渠内排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的管渠系统;旱流流量:晴天时的设计流量,成为旱流流量;截流倍数:不从溢流井泄出的雨水量与旱流流量的比值,称为截流倍数;二、简答题1.合流制管渠系统有何特点1结构简单,管渠总长度短;2与分流制相比,截流干管管径和埋深大,泵站和污水处理厂规模大;3雨天径流时,部分生活污水也溢流到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4晴天时,管渠内流量小,流速低,易淤积;2.合理地确定溢流井的数目和位置的意义合理地确定溢流井的数目和位置以便尽可能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减小截流干管的尺寸和缩短排放渠道的长度;3.试比较分流制与合流制的优缺点可从4个角度对分流制与合流制进行优缺点比较:环境保护角度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后排放,从防止水体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样会使主干管尺寸过大,污水容量也会增加,建设和运营费用也相应大幅提高;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入水体,水体仍然遭受污染;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初降雨水径流之后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有时还很严重;分流制虽然具有这一缺点,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能符合城市卫生的要求;工程造价角度有些人认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从总造价来看,完全分流制比合流制比合流制可能要高,但不完全分流制因初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因而可节省初期投资费用,还可缩短施工工期;而合流制和完全分流制的初期投资均比不完全分流制要大;维护管理角度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因而晴天时合流制管内流速较低,易产生沉淀,待雨天暴雨水流可以将它冲走,使合流管道的维护管理费用降低,但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变化比合流制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用地角度合流制节省土地,在街道狭窄地区尤为有利,老城区地下管网密布,地面上高楼大厦,行人多,车辆多,有些地段没有施工条件,老城区也只能保留合流制;4.小区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还是合流制为什么上题4个角度可以说明小区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

流量及水力计算公式

流量及水力计算公式

注意,橙色底色的单元格为水力计算成果,有编辑公式,不能动;
实际调查计算
实际调查计算
形态调查法和径 计算流量Q 流形成法互相校 (m3/s) 核。 过水断 面A m2 14.8 雨洪流速 V m/s 0.76 水面坡 水力半 谢才系 降i 径R 数C 0.01 m 0.39 12.22 粗糙系 数n 0.07
u
损失参数(mm/h)
F n
汇水面积(km2) 暴雨递减系数
水力半径R=A/χ A——过水面积 χ——湿周 公式备注 谢才公式ν=C*(R*i)^0.5 曼宁公式C=(1/n)*(R^(1/6))
n值典型城区河道,弯曲,缓慢,岸坡有树木取 n值典型混凝土底面加喷浆边坡的改进河道取 n值一般渠道,水泥砂浆内衬的取0.011 n值一般混凝土渠道取0.015~0.016 n值钢管,涂料内衬的取0.0105~0.0115 n值山地
11.32
注意:当河沟断 面不规则时,应 分成一系列的小 矩形状,代入对 应的参数计算出 Q1、Q2、Q3…最 后累加起来求出 Q
i-水面坡降,沟床比较均匀的可以用沟床的坡降代替。 L-沟宽,必须选择涵址上游未分叉前,沟床规则,坡降较均匀的地方, 算取平均值。
h-调查水深,调查对应L处雨洪水深。 n-粗糙系数,一般未铺砌,无岸堤的河床取0.06~0.075,对有铺砌,有岸堤的河床 水泥砂浆内衬的取0.011~0.012,涂料内衬的取0.0105~0.0115。有条件应实测对应 代入谢才公式及曼宁公式反算。此系数很重要,一定要谨慎选择!
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
湿周x m 37.8 调查沟 调查水 宽L 深h m 37 m 0.4
临界水深时 临界流速 净水面宽度 净过水面积 νk Bk Ak

屋面雨水管汇水面积

屋面雨水管汇水面积

屋面雨水管汇水面积【篇一:屋面排水】平屋面的排水一般采用墙外设檐沟和屋面本身找坡两种办法来解决。

在外墙或女儿墙外作成檐沟,立面造型要受到一定约束,不能完全实现。

在女儿墙内的屋面板上做边沟,与屋面的梁、板有矛盾,故意做成凹槽结构也有困难,房间内的空间也有影响,光靠不太厚的保温(隔热)层也不可能,削减了保温(隔热)层也不利,该边沟的保温(隔热)层也难保护;故意加厚找坡层和保温(隔热)层,像地下车库加厚垫层来设边沟也不合适(见图1)。

因此,有把屋面板由结构找主坡,建筑做边坡来解决,但由于平面不规则,变化较多,结构找坡受到一些限制,也难以实现。

另外,房间内的顶上板面不平,看起来不舒服。

因此,全由建筑找坡较为简便灵活。

这里讨论研究的问题也仅限于此。

图1 削减保温(隔热)层形成边沟一.雨水口设置的一般原则1. 排放方式2. 汇水面积计算(2) 墙面:高层建筑的裙房、窗井及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坡道,除计算自身的面积外,还应将高出的侧墙面积按1/2折算成屋面汇水面积来进行计算。

有几面高出屋面的侧墙时,通常只计算大的一面(或墙面最大投影面积)。

3. 汇水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屋面不宜只设一个雨水口。

在同一汇水区域内, 雨水立管不应小于两条,且负荷均匀(用檐沟排水,应在檐沟末端或山墙上设溢流口)。

4. 雨水口或雨水管的间距应根据其排水能力、屋面和檐沟坡度等因素考虑决定,一般不宜大于24m。

5. 雨水管径不得小于100mm。

7. 屋面变形缝应避免设计成平缝,采用高低缝时,低缝附近不应处于排水的下坡,更不应在雨水口附近。

变形缝的屋面,应加设溢水口。

8. 排水坡度规范中规定,平屋面的排水坡度宜为2%~3%,结构找坡宜为3%,材料找坡(即建筑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3%。

在设计实践中,权衡利弊,主坡作成2%,副坡(即边坡)作成0.5%较合适。

9. 高层建筑中,由于雨水管中的空气和涡流等原因,致使低层处的阳台地漏溅水、冒水,故屋面和阳台的雨水管不宜合用。

屋面排水——精选推荐

屋面排水——精选推荐

屋⾯排⽔众所周知,⾬雪降落到屋⾯后在短时间内形成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四处溢流或屋⾯漏⽔,影响⼈们的正常⽣产活动。

因此在进⾏⼯程设计时,必须设置屋⾯⾬⽔排⽔系统,以便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及时排除。

如何在设计时做到科学、快速,是⼴⼤设计⼈员⾯临的现实问题。

科学,意味着⽅案合理、设计准确;快速,体现在⼯程应⽤性,即通过简明的计算表格,迅速得到⼯程计算数据及结果。

本⽂从⾬⽔的各种排除⽅式着⼿,进⾏简单对⽐分析,认为压⼒流⾬⽔排⽔系统在⽬前具有典型⼯程设计应⽤价值,拟结合徐州地区⾬量公式,总结出本地区⾬⽔排⽔系统设计应⽤路径。

1传统的屋⾯⾬⽔排⽔⽅式及其特点、应⽤场合传统的屋⾯⾬⽔排⽔⽅式,有多种分类⽅法。

按⾬⽔排⽔系统是否在建筑物内部,分为内排式和外排式;按每根⾬⽔⽴管接纳⾬⽔⽃的个数,分为单⽃系统和多⽃系统;按室内埋地管检查井是否密闭或是否设有明渠,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按⾬⽔排⽔管道系统内的压⼒类型分为重⼒流和压⼒流。

1.1 屋⾯⾬⽔外排⽔⽅式⾬⽔系统各部分均敷设于室外,室内不会由于⾬⽔系统的设置⽽产⽣⽔患。

(1)檐沟外排⽔由檐沟、承⾬⽃、⽴管组成。

适⽤⽤于⼩型低层建筑,室外不设⾬⽔管渠。

⼀般由⼟建⼈员进⾏设计,即沿建筑物长度⽅向的两侧,每隔15~20m设100mm直径的落⽔管1根,每个承⽔⽃负担的汇⽔⾯积不超过250m2,落⽔管的材料过去常⽤⾬⽔排⽔铸铁管、镀锌铁⽪⽅形管、⽯棉⽔泥管,现在使⽤较为普遍的是UPVC管。

(2)天沟外排⽔由天沟、⾬⽔⽃、⽴管、排出管组成。

适⽤于⼤⾯积⼚房屋⾯排⽔,室外常设有⾬⽔管渠。

当⼚房内不允许进⾬⽔或设置⾬⽔管道、天沟长度不⼤于50m时优先采⽤该种⽅式。

⽴管及排出管采⽤铸铁管,⽯棉⽔泥接⼝。

1.2屋⾯⾬⽔内排⽔⽅式屋⾯⾬⽔内排⽔⽅式,指屋⾯设有⾬⽔⽃,建筑内部设有连接管、悬吊管、⽴管、排出管、埋地管、检查井的⾬⽔排⽔系统。

对于建筑⽴⾯要求⾼的⾼层建筑、⼤屋⾯建筑、寒冷地区建筑、墙外设置⾬⽔排⽔⽴管有困难的建筑,常采⽤内排⽔⽅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面汇水面积计算规则
a.屋面汇水面积应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高出屋面的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
⑴.一面侧墙按侧墙面积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⑵.两面相邻侧墙按两面侧墙面积的平方和的平方根2
2b
a 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⑶.两面相对等高侧墙不计汇水面积
⑷.两面相对不同高度侧墙按高出底墙上面墙面积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⑸.三面侧墙按最低底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50%加上⑵、⑷两种情况最低墙顶以上墙面面积
⑹.四面侧墙最低墙顶以下墙面不计入,只计算⑴、⑵、⑷、⑸的情况最低墙顶以上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