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课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强化认识并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下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2.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3.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二、说教法
根据几何知识的教学特点、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发现法:通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实物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讨论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
三、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除了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做一做来学习新知,同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根据课程标准,采用直观演示、观察发现等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之前,我将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用品(柜子、礼品盒等),询问学生:“屏幕上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在学生积极回答之后(长方体/正方体),板书今天的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二)探究新知
我将从5个知识点来进行新知的教学: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首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闭上眼睛摸一摸,想一想: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让学生告诉我他们的发现,然后我将拿出长方体,边摸边讲解:什么叫面、棱、顶点。这里让学生闭上眼睛手摸长方体,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我将出示学习提纲:请用手中的学具数一数,并想一想“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几个顶点?”让学生根据提示来自主研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研究完了可以和同桌交流。抽取学生反馈研究成果,并通过询问其他学生“这个答案对不对”师生进行相互讨论,互动总结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些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正方形,相对的面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进行长方体的作图。
首先向学生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做顶点,那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什么呢?”让学生们给三条棱取名字,然后我总结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标注了长、宽、高的长方体图形。
随即,请学生们再次拿出长方体学具,将它放在眼前的不同方位,观察:“你看到了长方体的几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学生反馈(1个面、2个面、3个面。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电脑演示直观图,同时进行说明:我们在作图时,除了前面和后面为长方形外,其它各面都画成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是长方形,看不见的棱用虚线来表示。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认识正方体并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将长方体的长、宽、高调整,使它们相等,将会得到什么形体?”同时演示将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得出结论: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接着出示学具“魔方”正方体,让学生根据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自主研究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出示自学提纲:“正方体有几个面?大小怎样?正方体有几条棱?长短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完后我将对其特征进行总结。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运用学习迁移认识正方体,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提高学习兴趣。
5、长方体、正方体间的关系。
我将让学生总结前面讲到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进行对比,说一说它们相同点和不同点,挑学生反馈,根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我们可以采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并用多媒体展示。这一环节设计旨在师生共同梳理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意在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多种练习,巩固新知。
本节课我设计了简单的填写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有()条棱,长度();正方体是特殊的()。
2、三条棱相交处叫(),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长方体的()、()、()。
3、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左边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相交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米。
(四)课堂小节
在小节环节,我将让学生谈一谈体会,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再由我补充本节知识要点。并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这样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会数学的决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使学生再次巩固新知识,并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本节课我布置的作业是课本P21的第1、第5道练习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特征的对比及两者间的关系图,清晰地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