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单元,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形、生动的例子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基础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3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3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3章《长方体和正方体》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包括它们的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它们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兴趣。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3.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并进行讲解和演示。

4.体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5.应用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

6.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进行反思。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课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强化认识并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下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2.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3.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二、说教法根据几何知识的教学特点、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发现法:通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实物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讨论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

三、说学法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除了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做一做来学习新知,同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教具:投影片,长、正方体,1厘米3的立方体24块,1分米3的立方体一块,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学具:1厘米3的立方体20块。

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提问: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厘米3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厘米3。

)教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呢?教师: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体积。

(1)教师:请同学取出12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

问:它们的体积一共是多少?教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这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同学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然后分别请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的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教师: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即形状不相同而体积相同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12个1厘米3。

)教师: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厘米3的正方体。

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29页30页。

2.教材简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②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4.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说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二、说教法按照三步导学教学方法,我先是创设情境,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的体积,猜猜它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在有的学生猜测它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时,我引导学生需要进一步验证。

这样的导课方式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而且渗透了数学的学习方式:猜测——验证。

继而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民主导学。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教学材料直观化,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进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

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

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

平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在合作中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过程、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2.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第一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材料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这一课时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

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 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系和抽象概括以及动手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1.单的实际问题。

2. 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及时地进行比较与联想,使学生对有关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的特征。

共分三个层次进行: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动画图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掌握长、宽、高。

第二部分教学正方体的特征。

共分两个层次进行: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会看立体图;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操作感悟1、出示实物:粉笔盒、药品盒、墨水盒等,请学生选择喜欢的物体,说说是什么形状的?2、揭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和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同时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喜欢的物体说说形状。

(二)自主探究1、认识长方体特征(1)初步感知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实物,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1】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

学生在空间方面的认识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

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概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运用长方体实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

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4、新增了有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特殊长方体。

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发现这样的长方体除正方体外的四个长方体完全相同,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做铺垫。

5、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后,让学生指出具体图形中的长、宽、高,并利用长宽高都相等的图形巧妙地过渡到正方体,这是抓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而且明白了为什么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在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说教学重点:把握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说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

说教学准备:课件、模型、搭长方体的材料等。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数学图形,你认识它们吗?(认识)师:那这个图形叫什么?这个呢?这个……师:在这些图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能)师:你上来试一试。

请将是平面图形的拖到左边,是立体图形的拖到右边。

师:同学们,他做的对吗?(对)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立体图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新授1.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认识长方体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

请同学们看,在长方体中,老师手摸得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然后面与面相交的这条线就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体的物体。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这些问题摸一摸你的长方体。

(1)长方体有()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4)长方体有()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6)长方体有()个顶点。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正方体的特点。

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这两种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新课引入:指着各种形体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学生把长方体挑出来。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我们为什么把这些形状称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说明面、棱和顶点。

2.学生拿学具小组讨论,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同时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面棱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1)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2)汇报讨论结果。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4.引导学生指出自己手中学具的长、宽、高,改变学具的位置,在指出长、宽、高。

向学生说明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5.练习: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三)认识正方体1.学生找出正方体实物来独立观察,观察后按提提纲独立回答问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独立观察提纲:(1)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2)摸一摸,正方体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吗?(3)找一找,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面棱顶点正方体数量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 1.班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报告,并完成教师板书,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何异同?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教具、学具准备①教师准备: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

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说教学过程备注一、复习引入:1、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2、你能将这些学过的图形分类吗?(平面立体)3、揭示课题:长方体也好、正方体也好都是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长方体的认识”二、探索实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让学生分组讨论)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

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说教学过程备注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显示)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3篇2024〖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

学生准备: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每组至少8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来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生答)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

课前老师曾让同学们把数学书最后两页的组合图形纸板沿虚线内折,然后围起来,你围成了什么形体?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它们是由面围成的,有一定的厚度。

)师:像这样由面围成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他们叫做立体图形。

比如:(出示实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灯罩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你能不能举出几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例子?(学生举例)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或实物,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长方体的哪一部分?然后打开书20页,看看你摸到的部分在长方体中叫什么?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棱、顶点)师:请同学们放下书,看老师的演示,边看边用手摸摸长方体学具,感觉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电脑演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分组合作学习)师: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下面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这几部分各有什么特征?(出示学习提纲):1、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图形?相对的面面积有什么关系?2、长方体有几条棱?每组相对的棱长度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由选择方法合作学习21页内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平面图形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本节课的学习即与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

密切的联系在于研究方法、研究的切入点有相同的地方。

本质的区别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第一次全面、深刻、系统的学习立体空间图形的开始。

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这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四,学情分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长方体和正方体。

虽然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在平面图形中很多研究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比如研究平面图形,我们一般从点、边、角等方面来进行研究。

五,教法、学法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

六,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模型、研究单七,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课开始,我们先出示一幅商场一角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都发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学生一般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是我们继续抛出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五花八门,比如魔方、快递包装盒、牛奶盒、铅笔盒、橡皮等等,或许学生描述不是那么精确,比有的如铅笔盒,它并不是一个平平的面,而是一个曲面,但是我们这时不要着急否定学生,因为学生已经从以往的平面图形走到了现实中的立体图形,这是一个大的进步,我们的应当予以肯定。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人教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

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通过学习长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能力目标: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说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说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三、说教学用具:长方体、框架、小棒、电脑课件。

四、说教学方法: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一张纸。

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

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评析:教者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时,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出示一张纸复习长方形特征,再由许多张同样大的纸重叠起来,使原来的长方形出现了“厚度”,使它起了质的变化,成为长方体。

使学生认识到两者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学生重新构建的知识自然得体。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知识是本课的说教学重点,教者通过实物演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数一数、想一想,使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说教学过程。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利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1.2过程与方法: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提出问题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产生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难点2.1说教学重点:2掌握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说教学难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工具教学课件、一个长方体拼制模型(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每组24个边长1立方厘米的小木块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长:8厘米长:6分米长:8厘米长:12米宽:4厘米宽:2.5分米宽:4厘米宽:10米高:5厘米高:10分米高:4厘米高:1.5米2、下列图形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

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3、怎样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新知探究1、长方体的体积。

(1)活动一:师:郑老师在每个4人小组都放了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和一张学习单,下面我们将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

首先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A、四人小组合作用12个小正方体摆形状不同的长方体;B、每摆出一种请在学习单上做好记录,然后再摆下一种;C、摆完后想想你发现了什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D、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反馈,学生汇报,生每汇报出一种情况,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板书: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只要用每行的个数乘以行数,得到一层所含的体积单位数,再乘以层数,就能得到这个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数。

板书:体积=每行个数×行数×层数师:刚才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体摆出的长方体体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郑老师刚才也摆了两个,不过体积比你们大多了,但是要看懂郑老师的长方体必须发挥一下你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课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强化认识并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下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2.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3.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二、说教法根据几何知识的教学特点、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发现法:通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实物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讨论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

三、说学法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除了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做一做来学习新知,同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说课)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 这一部分。学生在第一学段就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筒单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是 学生正式认识立体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 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 形的基础。也是本单元后续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容积等作铺垫。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五、教学过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面→
棱→
顶点→
活动要求: 1.小组内交流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点? 2.小组选代表汇报。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正方形→
12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
小结:
一个长方体中 有 4 条长 有 4 条宽 有 4 条高 棱长总和=(长+宽+高)×4高 Nhomakorabea长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观察正方体
正方体的6个面 是完全相同正方形 正方体的12条棱 长度相等 正方体有 8 个顶点
巩固练习:
为迎接元旦节,工人叔叔要给“开远101大厦”的四周装上彩灯(地 面的四边不装),已知“开远101大厦”的长是50米,宽是30米, 高是100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之前,对于平面图形已经有了系统的 认识,知道从边、角、周长、面积等方面研究平面图形。对于立体图形, 学生虽然也有模糊的感觉,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应用已有知 识经验去发现。但是,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的一 次飞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就是一个难点。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系 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 教材简析:“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是六年制五年级小学教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节课是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体积计算问题的开始,是学生的空间观念从二维向三维的一次飞跃,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圆柱体体积计算作了铺垫。

2.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拟定本节课的说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通过实践、观察、比析、综合、概括去获得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 说教学重难点: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学生对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不易理解,为此,我认为本节课的说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那么,怎么找到计算长方体喝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把“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这节课我首先运用设疑导入法引入新课;其次,运用实验探究法、尝试教学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学知----在练习中用知,从直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让学生自始至终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说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明确任务理想的新课导入,能唤起学生的记忆思维,激发他们求知欲望,能诱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上课一开始,我就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木块,问大家:“你们能算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吗?想不想找到一个计算体积的方法?这节课请大家自己动手、动脑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1】篇〗一、说教材本篇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体积及体积单位后进行教学的,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教材让学生用体积为1cm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相关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接着,教材安排了例1,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以巩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材是通过启发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推导出来的。

在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教材介绍了“立方’’的含意,说明三个相同的数连乘就是这个数的立方,之后安排例2,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二、说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明白的要求,本教材的说教学重难点主要体现为两点;1、能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能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法与学法上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1、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

2、课堂教学的组织,将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辛历;做数学’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和掌握图形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现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其间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

四、说教学设计鉴于新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于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说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操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推理和最后的结论,都由学生得出,老师只起‘导’的作用。

正方体体积公式,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把它归为长方体的特殊情况来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之间包含关系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其它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第【2】篇〗一、说教材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课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强化认识并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下一步学习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2.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3.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二、说教法
根据几何知识的教学特点、本节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发现法:通过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实物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讨论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

三、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除了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做一做来学习新知,同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根据课程标准,采用直观演示、观察发现等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之前,我将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用品(柜子、礼品盒等),询问学生:“屏幕上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在学生积极回答之后(长方体/正方体),板书今天的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二)探究新知
我将从5个知识点来进行新知的教学: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首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学具),闭上眼睛摸一摸,想一想: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让学生告诉我他们的发现,然后我将拿出长方体,边摸边讲解:什么叫面、棱、顶点。

这里让学生闭上眼睛手摸长方体,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我将出示学习提纲:请用手中的学具数一数,并想一想“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几个顶点?”让学生根据提示来自主研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研究完了可以和同桌交流。

抽取学生反馈研究成果,并通过询问其他学生“这个答案对不对”师生进行相互讨论,互动总结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些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正方形,相对的面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进行长方体的作图。

首先向学生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做顶点,那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什么呢?”让学生们给三条棱取名字,然后我总结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标注了长、宽、高的长方体图形。

随即,请学生们再次拿出长方体学具,将它放在眼前的不同方位,观察:“你看到了长方体的几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学生反馈(1个面、2个面、3个面。

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电脑演示直观图,同时进行说明:我们在作图时,除了前面和后面为长方形外,其它各面都画成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是长方形,看不见的棱用虚线来表示。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认识正方体并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将长方体的长、宽、高调整,使它们相等,将会得到什么形体?”同时演示将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得出结论: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接着出示学具“魔方”正方体,让学生根据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自主研究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出示自学提纲:“正方体有几个面?大小怎样?正方体有几条棱?长短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完后我将对其特征进行总结。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运用学习迁移认识正方体,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提高学习兴趣。

5、长方体、正方体间的关系。

我将让学生总结前面讲到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进行对比,说一说它们相同点和不同点,挑学生反馈,根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我们可以采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并用多媒体展示。

这一环节设计旨在师生共同梳理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意在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多种练习,巩固新知。

本节课我设计了简单的填写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有()条棱,长度();正方体是特殊的()。

2、三条棱相交处叫(),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长方体的()、()、()。

3、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左边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相交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米。

(四)课堂小节
在小节环节,我将让学生谈一谈体会,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再由我补充本节知识要点。

并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

这样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会数学的决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使学生再次巩固新知识,并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本节课我布置的作业是课本P21的第1、第5道练习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两者特征的对比及两者间的关系图,清晰地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总之,本节课我主要以演示、观察、研究的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总结归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