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状与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现状与问题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第二章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桂林市商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流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着提高,商贸业已成为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商贸业快速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着增强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1年的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亿元(老口径,环比增长%),年均增长%。2004年全市商贸业完成商业增加值亿元,占GDP比重%,其中市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据分层性抽样调查,2005年4月底桂林全市商贸从业人员为万人,桂林市城区约有商贸从业人员万人,是桂林市各行业中就业容量最大、就业增长较为迅速的行业,桂林的商贸业为缓解桂林的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表1 桂林商贸业增加值与GDP对比

图1 桂林商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表2 桂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 比值(单位:亿元)

图2 桂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 发展图(单位:亿元)

图3 桂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 的比值

桂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比值从2001年到2004年基本稳定在37%左右。

(二)商贸业对财政贡献较大

根据桂林市国税局、地税局提供的资料,全市商贸业税收总额由2001年亿上升到2004年的个亿,占全市税收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2%左右,且总体上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4 全市商贸业税收与全市(国税和地税)入库税收对比单位:万元

图6 市区商贸业税收占市区(国税和地税)入库税收的比重

(三)各类市场发展迅速并初具规模

“十五”以来,在区位交通优势和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有力推动下,桂林市的商业网点建设取得了长足地发展。商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场建设改造加快,专业特色市场初具雏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市场成交额快速增长。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要求,抓好市场体系培育和建设,重点进行商贸组织结构调整、流通体制的改革和机制创新,突出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市区建成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的商厦,如微笑堂、康美大厦、大世界、南方大厦等,兴安县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阳朔县白沙农产品批发市场、恭城县水果批发市场、金地球农机汽配市场、城北装潢材料批发市场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城区有华荣、联华(原佳用)、桂怡、好又多、家园等具有代表性的连锁企业。各类市场343个,年成交额95亿元,逐步形成产地、销地、中转批发和市场服务功能较齐全、设施较完备的商贸顺畅的网络。据分层性抽样调查,2005年4月底桂林全市有商业网点万个,商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市区有商业网点万个,商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460余家。据统计,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53个,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各类批发市场41个,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农贸市场33个,营业面积约万平方米。分布如下:

资料来源:桂林市五城区提供的商业网点建设情况摸底调查及

商业网点规划课题组访问调查

这些商业网点已形成了以市级商贸中心、城区级商贸次中心、小区级服务网点共同组成的层级性网状格局,为桂林市商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新型业态逐步发展,商业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

商业经营方式和业态发生巨大变革,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各种中西式连锁快餐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具有各种先进理念的经营方式如总代理、总经销、厂商直销、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拍卖等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华荣、好又多等2005年明显加快了连锁店的扩张速度,安利、肯德基、麦当劳、国美等代表先进经营理念的企业相继登陆桂林。

电子收款机(POS)、计算机、网络商务、中央空调、电梯、灯光照明、背景音乐等现代技术设施和管理在不少大中型商场得到运用。现代商业理念、营销方式和现代管理技术已不同程度地进入企业,商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五)商业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十五”以来,桂林市商贸业已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格局。按经济类型分,国内贸易中非公有经济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4年的77%(不含集体部分),而国有经济只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从城乡结构看,2004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8%,农村比重为52%。

二、存在的问题

(一)商贸流通基础设施较落后,制约着商贸经济发展

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总体而言相对落后,没有形成现代发达的流通体系,尤其是具有极强渗透力的外向型商品流通体系,离“商贸富市”的要求相距甚远,更无法通过提升桂林的流通力以增强桂林的区域竞争力,特别是农产品流通体系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迫切要求,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瓶颈。

(二)商业网点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欠合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商业网点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商业网点规划滞后,网点建设缺乏权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文件指导。条块分割、多头审批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网点布局的随意性,造成桂林的一些地方尤其是城区的一些地段商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一方面业态重复、业种混乱、经营雷同,低档次的商场、某些类型的大型商业设施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新建的各类园区与居住区商业设施建设不配套,满足不了居民基本的购物和其它生活服务需求。其主要表现为:商场数量虽多,但发展很不平衡,大型商场主要集中在十字街至南门桥一带,尤其是近几年建设的商场、商铺相对过剩,如南方大厦、大世界、康美大厦、阳桥商城、金马大厦、佳信华庭、女人世界、五洲大厦、桂茗大厦等。而东南西北

片中型商场较少,便民商业网点建设略显滞后,大型居民住宅小区商业网点偏少,特别是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商业网点偏少,如九岗岭、篦子园、铁西、三里店、清风小区、安新小区等在规划建设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与居民生活相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居民购物极为不便。临桂县、阳朔县、平乐县、荔浦县、灵川县、永福县、兴安县等县的情况与市区的状况也极为相似,市区、临桂县城、阳朔县城等地的商业用房面积已经大大超过世界先进商业城市人均1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的标准,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

(三)商品交易市场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完善、辐射力有待提高

桂林现有的市场中,生活资料市场多,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市场少;综合性市场占比重大,专业性市场少,规模小;市场交易、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市场建设与桂北农林、旅游和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产业特征结合度不足,对桂林主导产业联动尤其是基于市场竞争操作的外向带动作用的能力严重偏低,市场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强,还未真正形成全国性市场意义的知名交易场所。

(四)商业信息系统集成效率低

市场信息系统规划滞后和建设资金的缺失,桂林的商业信息系统各自为政,目前除联华(佳用)、华荣、百货大楼、微笑堂、好又多及兴安县等少数几个企业或区县装备了商业管理信息系统外,具有权威性、规模化、规范化的集成性商业信息系统或数据库以及针对多数小型商业企业的社会性公共信息化外包平台还没有,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