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论坛发言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求真教育理念下减负提质的思考与实践
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张文华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思考如何以学生为本?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学习快乐、笑容灿烂?如何打造变革我们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当前每所学校、每位教育管理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来,太师屯小学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怀有求真的理想”办学理念为指导,提出“求真尚志,崇文尚学”的“求真文化”。“求真文化”是建立在学校求真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服务于学校求真教育。求真教育包含下面四方面的内涵,即,做法律法规及教育方针环境下的公民教育;做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的教育;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知识之间、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之间和谐的教育;做德智体美全面、全员发展的教育。
基于学校的求真教育理念,我们围绕减负提质产生了两点思考认识:
思考一:减负,减什么?
学生的负担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要求,就学校层面而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教学活动总量和教学活动效率。这里既有当下社会各界对教育高度重视的因素,也有教育机制和教师人为造成的因素。因此,减负首先还教师一个安静、安心的从事教学环境,课堂上减少教师过多的讲,学生听的内容,作业中减少学生机械重复毫无意义的简单抄写,评价中减少统一的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等等。
思考二:提质,增什么?
我们认为:让学生的学习“有效”“高效”“想学”“会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增加学生课堂上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增加学生大量自主读书和选择学习的时间;增加学生质疑、批判、追问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参与校本课程的机会;让每个学生
在原有的学习基点上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求真理想的少年。
由此可见,只有立足课堂、课程的不断改革,减负提质才能够得以落实,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均衡化的素质教育。
一、立足教学改革,构建求真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正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校提出课堂教学改革要以构建“需要、专注、去恐惧”为核心的求真课堂。我们认为:需要,婴儿能在两三年学会母语与成人交流,是在强烈的需要基础上达到的;专注,没有专注就没有深度思考和系统思考;去恐惧,课堂恐惧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制约着孩子语言的发展、桎梏着孩子思维的发展。
学期初,组织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各学科主任、教师共同制定教学改革计划,统一思想,研讨各学科教学改革的落脚点。采用年级组集中备课的形式,紧紧围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三方面进行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方面如何落实,教师要有策略。每节课堂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用多少时间、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多大难度的台阶,以此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的设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通篇谋划。课堂教学中,各学科要努力营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让每一名学生都倍受关注,让每一名学生都充满活力,每一个孩子都自信大方的求真课堂教学文化氛围。同时,课堂教学改革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特殊关注学困生,更不放弃随班就读生。
二、强化课题研究,助推教师成长,促进学生发展
从2013年9月开始,我校聘请市基教研中心康静涵老师为顾问开展了赏识习作研究。主要是在“赏中评、评中赏、赏评促提升”这一理念下开展进行。目前,学校所有语文教师均上了一节习作赏评课,语文团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很快,康静涵老师很满意。刁荣春老师已经4次在作文导报上
发表自己和学生的文章。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聘请康老师进行习作课题进行指导,同时谋取张立军主任到校对习作教学进行现场指导和讲学。数学学科拟聘请刘延革到校针对“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指导数学教学、引领课题研究。我们坚信,通过专家悉心指导、课题研究的引领,教师的不断自我反思,我校的一大批青年教师会尽快的成长起来,而教师的成长必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抓牢阅读、表达工程,为学生持续,健康发展奠基
依照美丽少年阅读工程培训会精神,暑期学校组织教学干部、教研组长制定了《太师屯镇中心小学阅读工程实施纲要》,以此指导各学科阅读工作。
(一)创新组织形式,引领全校阅读氛围
学校成立三个读书社团,书社承担培养一批具有导读、导评能力的教师和学生;为各年级、各班培养几个能够开展读书交流会的学生;要培养具有一定诵读水平的书社成员(含学生),为全校树立起一面读书的旗帜的重任。桑园、东庄禾两所完小即要选派教师代表,积极参加书社相关活动,又要围绕书社整体计划组织本学校的阅读活动。
(二)整合学科课程资源,全员参与,提高阅读整体质量
语文学科是开展阅读工程的主阵地,学校在原有语文阅读课的基础上,将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整合成阅读课程,由语文教师组织进行有目的的导读训练。对于各学科安排的阅读也有一些要求,即压缩课堂上原有的40分钟的授课时间,尽可能的抽出一部分时间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以增大阅读量(尤其是科学、社会学科)。这项工作不能机械进行,要视具体课型来实施。阅读哪些相关的内容由相关课程的教师来确定。阅读的内容及安排阅读的课次要报教导处,学期末教导处依据教师提供的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考核,计入评价体系。
(三)搭建读书交流展示平台,营造阅读、表达双丰收
学校继续推广各年级的成语故事阅读,借助成语故事的阅读拓展相关的历史、地理、经济、人文、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以实现真正意义的阅读。
贯彻精读、读精原则。本学期,学校斥资3万多元,为每个教学班配置同一本书,为每个年级配置同一类书,定期组织班级轮换图书。通过组织读书交流会、创编话剧、课本剧,撰写书评、办手抄报等系列交流展示活动,将阅读与艺术、与表达整合起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
四、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打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
当前国家、地方、学校三系课程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深切的感受到:开发优质的校本课程资源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补充什么?补充国家课程中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东西。就我校实际来讲,急于需要补充的是体育技能、艺术技能和科技素养三大方面。
从体育技能发展的角度讲,国家课程通过体育课、体操、体质监测项目的实施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缺乏学生体质发展中所必需的形体柔韧、技巧类方面的训练,为此我校开设了轮滑、5大球类、独轮车(计划中)、太极(计划中)项目。
从艺术技能的角度讲,音乐课程基本限于欣赏、了解乐理、识谱学唱等内容;美术课程基本限于欣赏、动手实践、简单绘画等内容,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追求艺术素养的要求。因此,学校依托本校资源及市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开设了适合不同类学生、不同年段学生的校本课程(课外活动),具体有舞蹈、合唱、书法、绘画(偏向技能)、手风琴、二胡、大鼓书、及动手实践项目的串珠、玲珑枕、剪纸、布贴画、刺绣等等近20种项目。如有师资和能力,下一阶段计划在通俗、摇滚、戏曲、民族唱法及各类街舞等方面做些尝试,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