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上《1吨有多重》word说课稿
1吨有多重
《1吨有多重》说课稿一、学生理解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理解。
教材先通过猜测大象大约三吨重的场景,导入课题并突出本课重难点,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3头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体的重量,协助学生学习并加深1吨=1000千克的理解。
接着,结合实际中的例子进一步学习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使用。
基于以上我对本课的理解和教材设计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点。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实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提升对物体质量的估计水平,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水平,巩固千克、克、吨质量概念之间的关系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理解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实行换算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点,能结合实际准确应用质量单位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理解数学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设计教案时拟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
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启发式教学由教师创设生动情景故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活动中去感知、发现,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水平。
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
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课堂上要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在亲自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情景教学法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吨有多重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建立1吨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随之出示课件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2、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1、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350×3=1050(千克)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100×10=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50×20=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2)小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 =1000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课件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完成书上的练一练(重新调整练习题的顺序),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第3题2、填一填。
1吨有多重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页“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今天这节课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的名字叫“曹冲称象”。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我们还要回答问题呢!三国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七岁的儿子曹冲和一些官员们一同前去观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吧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这时候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让士兵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各位官员听了,又是惭愧、又是佩服。
故事讲完了,同学们,你们一定很佩服曹冲的聪明吧。
现在呢,我们就先来猜一猜,一头大象有多重呢?看来呀,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来说明大象有多重,已经不合适了。
“吨”是一个新的质量单位。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1吨有多重。
(设计思考:通过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一开课在思考中就能体验到“吨”的必要性。
)二、教学“吨”1.认识吨下图中的每种物体的质量都是1吨,请同学们看一看、算一算1吨有多重?每头奶牛重500千克,有2头奶牛,500×2=1000千克,2头奶牛的质量是1000千克。
1吨有多重说课稿
《1吨有多重》说课稿一、说教材《1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先通过猜测大象大约三吨重的场景,导入课题并突出本课重难点,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3头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体的重量,帮助学生学习并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接着,结合实际中的例子进一步学习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基于以上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材设计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巩固千克、克、吨质量概念之间的关系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换算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理解数学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设计教案时拟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
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启发式教学由教师创设生动情景故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活动中去感知、发现,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
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
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课堂上要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1吨的重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生活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空间观念,他们能够理解和认识一些质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但是,对于吨这个单位,由于在生活中不常接触到,所以学生可能对其概念和大小没有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和认识1吨的重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能够运用吨作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能够运用吨作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对1吨的重量有直观的感受,能够理解和运用吨这个单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和课堂活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认识1吨的重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书包、水果、体育用品等,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重量,引出质量单位的概念。
2.新课导入:出示一吨重的物品,如一大袋米、一大桶油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吨的重量。
同时,介绍吨的概念和大小。
3.课堂活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实际的物品进行称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认识1吨的重量。
4.巩固练习: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吨作为单位进行计算和解决。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1吨的重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吨有多重(吨)》教学设计
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千克.克的认识,理解质量的实际意义。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3.P46练一练第3题
目的巩固千克.克之间的换算。
4.P46练一练第5题
这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经常误以为1千克盐比1千克棉花重,练习中可提前准备好实物,现场称给学生看,让学生说出自己错误判断的原因,彻底弄清楚,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代表质量大小。
五、课堂作业,拓展新知
1.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吨4500克○4千克3 t○3600 kg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2.P46练一练3.6题
【设计意图:课堂作业实际是给学生独立利用所学解决问题的时间,这是帮助学生再一次咀嚼和消化新知的环节。】
教学
反思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感受一下1吨有多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具体形象的小象称重图画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吨这个质量单位比千克更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一认,说一说,1吨有多重?
1.课件(或挂图)出示书上画面(也可以出示其他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
一支牙膏重50()一头牛重250()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有学过的质量单位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在比较中正确做出选择,灵活运用所学质量单质量单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1.P46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回答,帮助学生巩固对千克.克的认识。
【设计意图:练习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强化应用经验,并与生活建立起联系,解决生活中对质量存在的误区,达到真正学得清楚明白,学有所用。】
四、反思总结,整理新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三篇
【导语】“1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亲⾝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1吨的概念。
2、能进⾏质量单位间简单的转化。
3、培养学⽣的观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对学⽣进⾏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4、初步培养学⽣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千克、吨这三个重量单位的基础上进⾏的的探索教学。
1吨的重量是⾮常抽象的。
如何让学⽣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个问题。
⽽引导学⽣建⽴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
于是我重视从学⽣的⽣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个环节:教学1吨有多重,特别是"1吨"的现实意义是教学的难点。
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撑,纯粹记忆1吨的概念是⽆意义的。
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个学⽣乐于参与,容易参与的活动。
全体学⽣在经历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吨)的感受过程(很轻——轻——重——很重)。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学⽣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从游戏中感受。
通过⽤吨作单位的物品的展⽰和为什么不能带这样的物品到现场的提问,以及与带来的物品⽐较初步感受到⽤"吨"作单位的物体是很重,很⼤的。
第⼆个环节:通过⼩组合作完成实践作业《⼀吨有多重》在合作者⽤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让学⽣通过⼩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的动⼿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并感受⽣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个环节:⼩组汇报合作结果,让学⽣⽤准确、完整的语⾔来汇报⼩组推算的过程。
⽤课件出⽰给学⽣从视觉上带来更⼤的冲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的观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对学⽣进⾏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有多重》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而本节课又是学习较大质量单位"吨"的基础和前提。
为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物体的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我把"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把"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领悟到知识的情趣,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收集信息、初步感知(三)实践体验、建立概念(四)应用拓展、加深认识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在第一个环节,我创设了"背一背"的游戏,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背一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这时我给学生提出问题"要想知道物体或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收集信息、初步感知: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常见的秤和有质量标识的包装袋学生是不陌生的。
所以,我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常见秤的图片、调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请看,这是孩子们通过从网上下载、查资料、给实物拍照等方法搜集到的图片,这是其中一个孩子的调查表:孩子们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认识了常见的秤,开阔了视野,并通过任选桌上的物品称质量,知道了台秤和天平的使用方法,而且从调查表中初步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1吨有多重》说课稿(通用2篇)
《1吨有多重》说课稿(通用2篇)《1吨有多重》篇1一、说教材《1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先通过猜测大象大约三吨重的场景,导入课题并突出本课重难点,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3头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体的重量,帮助学生学习并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接着,结合实际中的例子进一步学习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基于以上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材设计意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巩固千克、克、吨质量概念之间的关系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换算初步形成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理解数学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设计时拟体现以下几点: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
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启发式教学由教师创设生动情景故事,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活动中去感知、发现,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
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
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课堂上要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质量与重量》的一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吨的概念,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能够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质量的基本概念,知道千克和克的关系,但对吨的概念和换算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吨的重量,从而理解吨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吨的概念,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能够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吨的重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质量与重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吨的概念,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能够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2.难点:让学生感受吨的重量,理解吨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问答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吨的重量,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重量物品,如1千克、100千克、1吨的物品,用于展示和让学生实际感受。
2.学具: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质量的数值,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质量的基本概念,如千克、克等,然后引入吨的概念,让学生猜测1吨有多重。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1吨的物品,如1吨的沙子、1吨的水等,让学生实际感受吨的重量。
同时,教师解释1吨等于1000千克,让学生理解吨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质量的数值。
学生需要将这些数值换算成吨,并进行展示。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质量的单位换算。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上《1吨有多重》说课稿一、说教材吨的看法这局部外容是在先生看法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停止教学的。
且先生曾经可以准确地停止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绪孕伏。
而经过本课的教学,使先生对质量单位有比拟片面的看法和了解。
对吨的看法这局部外容是在先生看法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停止教学的。
且先生曾经可以准确地停止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绪孕伏。
而经过本课的教学,使先生对质量单位有比拟片面的看法和了解。
关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先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墨守成规,便于先生了解和掌握。
教材先经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形、经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先生感遭到生活中〝吨〞的运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树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教材结合先生的生活实践,经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先生体重等物体协助先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看法。
最后经过练习让先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复杂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二、说目的1、借助生活中的详细事物,让先生感知了解吨的含义,经过想像和推理初步树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停止吨与千克的复杂换算。
3、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味和学好数学的决计。
三、说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吨的含义,知道1吨=1000千克教学难点:树立1吨重的概念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完成教学目的,有效地突出重点,打破难点。
我在设计教案时拟表达以下几点: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吨又是一个生活中经常会晤到、用到的单位。
这样的内容决议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吨虽然在生活中罕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笼统。
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范文整理】
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1、22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这一单位换算公式。
能力目标:能用“吨”表述物体的质量,能进行吨与其它质量单位的换算。
创新目标:提高学生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感知探究—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激趣:在美丽的森林里,动物医生要给动物们体检,大象个到,请你猜猜它的体重是多少?小熊、小牛、小马和小鹿四个好朋友也从河对岸赶来体检,可到了小桥边,它们却停下来了。
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到了桥边,小马准备和大家同时过桥,可小熊指着桥边的提示牌说:“限重一吨”。
于是它们犹豫了。
同学们,你给出个主意吧!它们能不能同时过桥?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题。
一吨有多重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一吨到底有多重,然后再帮助它们过桥好吗?二、感知探究出示情境图:猜一猜:一头水牛、1袋面粉、1桶油的质量和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的体重各是多少?用称称一称,验证猜想。
试一试:让学生背一背体重25千克的同学。
提一提质量50千克的油桶。
看一看,算一算。
利用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出示:桶油质量是100千克,这样的10桶油正好重1吨袋面粉质量是50千克,袋面粉约重1吨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
人大约重1吨一头水牛重350g,头水牛约重1吨小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通常吨可以用字母t 表示。
吨=1000千克;1t=1000g教师强调: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说一说。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1吨大约有多重,哪位同学来说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做单位。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
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二)初步感知,形成建构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小组汇报。
你发现什么?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1吨有多重(认识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
《1吨有多重(认识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范文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简单的转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4、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千克、吨这三个重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的探索教学。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
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
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
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一个环节:教学1吨有多重,特别是"1吨"的现实意义是教学的难点。
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纯粹记忆1吨的概念是无意义的。
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学生乐于参与,容易参与的活动。
全体学生在经历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吨)的感受过程(很轻——轻——重——很重)。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从游戏中感受。
通过用吨作单位的物品的展示和为什么不能带这样的物品到现场的提问,以及与带来的物品比较初步感受到用"吨"作单位的物体是很重,很大的。
第二个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作业《一吨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个环节:小组汇报合作结果,让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来汇报小组推算的过程。
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从视觉上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揭题导入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感受师: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准备了四样物品,分别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个篮球、一个铅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吨有多重说课稿
摘要:一、说教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
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先通过观察大宗物体,对吨有初步的感觉。
接着介绍吨的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面粉、油、小学生体重等物体的介绍帮助认识吨,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二、说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吨的含义,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建立1吨重的概念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在设计教案时拟体现以下几点:
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一个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
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
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帮助学生组建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质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识结构。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知,引入质量单位——吨
该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常见物体的提示,让学生感受吨这个质量单位,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还需要用到比千克再大的重量单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导入新课—吨有多重。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吨的观念,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吨的认识时,教师课件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一般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时,用吨作单位。
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认识了吨,你们想不想知道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时教师并不急着揭示1吨=1000千克,而是设计了些生活常见的例子,比如像这样的20袋面粉纺约重1吨,三头水牛的重量约是一吨,等等的介绍。
这时学生对“吨是一个很大的重量单位”的感触便十分深刻。
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新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的练习与新授部分无法分开,充分体现了在练中学。
因为考虑到“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对吨和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又设计了以下五个层次的练习深化学生对“1吨”的认识。
第一层:通过用秤称不同动物了解一吨有多重。
在这道中还渗透了千克与吨之间的换算。
第二层:通过称牛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吨的概念,对吨的认识与计算又更加熟悉了。
第三层: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体,通过算一算、说一说,不断加深对“1吨”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推算的能力。
第四层:结合课件,让学生说一说几个这样的动物是一吨。
再次加深对吨的认识。
第五层: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
这五个层次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
(四)拓展提高
本环节先是通过一组题帮且学生整理所学过的质量单位,使学生能够准确分分辨克、千克、吨。
帮助学生组建知识结构。
再通过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通过这道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五)全课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记忆。
(六)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