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包转包挂靠区别
总包、分包、转包、挂靠

1 总包总包是指建设单位将一项工程全部发包给一个承包人完成,承包人按照合同规定的设计文件包工包料,保证质量,按期完工交付使用。
承包人通过工程师(业主的委托人)对业主负责并承担合作合同所规定的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总包项目一般适用于工程规模小、技术难度低的工程项目。
2 分包分包是指总包人(具有总承包资格的单位),对其合同内的一个工程项目分为若干分项目,将其中不重要的部分通过书面合同形式并经业主同意,委托给其他有资格的专业承包商(分包人)实施的活动。
由发包人直接确定(通过招标或指定)分包人的分包,称为指定分包。
给若干承包人。
分包人对合同规定的承包部分项目向总包人全面负责,与总包人一同就分包部分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适用于专用性较强、分包人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的项目,在大中型项目中很常见。
3 转包我国法律规定,转包是指工程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未获得发包方同意,以赢利为目的,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及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并不对所承包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和经济承担责任的行为。
我国《建筑法》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4 挂靠企业和个人(以下简称挂靠方),挂靠有资质的企业(以下简称被挂靠方),承接经营业务,被挂靠方提供资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挂靠方向挂靠企业上交管理费的行为,是挂靠行为。
挂靠经营行为实质是承包承租经营行为。
若挂靠方以被挂靠方名义对外经营,由被挂靠方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挂靠方的经营收支全部纳入被挂靠方的财务会计核算;挂靠方和被挂靠方的利益分配以被挂靠方的利润为依据;挂靠方与被挂靠方的结算属于内部承包经营行为。
“挂靠”,即所谓“企业挂靠经营”,就建筑业而言,是指允许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
三包一靠

虽然不远的将来,“挂靠”会告别建筑市场,但就目前市场来看,挂靠随处可见,所以还是有必要进行分析与研究,更好地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工程建设中的发包、承包、分包、转包、内包、挂靠是实务中一个非常普遍的工程现象和常见的法律问题。
对这几个问题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正确处理工程实务的基础。
但由于每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实务操作中的形式各异,这几者的关系不好把握,容易引起混淆,特别是关于分包、转包、内包、挂靠这“三包一靠”的法律问题更是观点不一。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工程实务中的“三包一靠”法律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一、“三包一靠”的法律含义1、分包根据我国《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性规定,分包是承包人承包工程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部分工程交由第三人完成的行为。
分包是法律允许的行为,合法的分包不为法律所禁止。
分包从内容上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从法律效力上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
这两种分类情况在工程实务中尤其重要,需要重点把握。
1.1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序列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
根据这一规定,分包的内容分为专业工程的分包(工程实务中又叫“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工程实务中又叫“劳务分包”)。
两种分包形式都需要具有相应资质且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活动。
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的法律区别是分包内容是否指向分部分项工程、是否计取工程款,掌握二者的区别有利于认识分包的法律效力。
1.2合法分包与违法分包根据分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
合法分包是法律允许的、有效的;违法分包是法律禁止的、无效的。
合法分包是指除违法分包情形下的分包。
因此,理解、把握了违法分包也就理解、把握了合法分包。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第2款的规定,违法分包主要是指以下情形:(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工程转包、挂靠、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辨析[1]
![工程转包、挂靠、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辨析[1]](https://img.taocdn.com/s3/m/31380f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9.png)
工程转包、挂靠、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辨析在建筑工程领域,有几种常见的合同形式,包括工程转包、挂靠、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这些合同形式在合同性质、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和责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这几种合同形式做一个辨析。
1. 工程转包工程转包,简单来说,就是承包商把自己已经获得的工程全部或部分转包给第三方承包商,第三方承包商就负责完成这部分工程。
工程转包有时也叫做整包转包,通常发生在主承包商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和增加收益而转包给其他小的承包商。
这种方式通常需要事先获得业主同意,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转包关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工程转包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合同形式,需要涉及多个承包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常见的问题包括:•对业主来说,若承包商进行工程转包,业主在主承包商和转包承包商之间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并且也可能会增加对工程的监管难度。
•对承包商来说,工程转包可能导致责任不清、项目监管不易、施工进度受到干扰等问题。
2. 挂靠挂靠是一种把个人或企业的业务转移到其他机构上,以在新的机构名义下进行经营的形式。
在建筑工程领域,挂靠一般指施工企业挂靠其他总承包资质企业,以承接其无法承接的重大工程项目。
挂靠合同通常由双方签署,分为主合同和挂靠合同。
主合同由总承包企业和业主签订,规定了工程实施方式、合同价款、保证金等内容。
挂靠合同由挂靠企业和总承包企业签订,规定了双方权利义务、挂靠期限等内容。
挂靠优势在于对挂靠企业而言,完善了自身资质体系,增强了项目争取的实力;对总承包企业而言,可以大大拓展其业务范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挂靠同样存在一些法律风险,例如在责任分配、款项拨付上的问题。
3. 专业分包专业分包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主承包商按照专业分工的方式,将某些施工专业交给特定的分包企业执行,例如,管道、电气、地面装饰等专业。
专业分包适用于一些较大的工程项目,不仅减轻了主承包商的施工负担,还可以在相应专业领域中挖掘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施工合同转包挂靠

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两种不当行为。
这两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且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以及建筑市场秩序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的定义、原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的定义1. 施工合同转包施工合同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在获得施工合同后,未经发包单位同意,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工程转给其他单位施工的行为。
转包分为全转包和部分转包,全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将合同约定的全部工程转给其他单位施工;部分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将合同约定的部分工程转给其他单位施工。
2. 施工合同挂靠施工合同挂靠是指没有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通过挂靠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名下,以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行为。
挂靠单位通常不承担实际施工任务,而是将工程实际施工任务转给挂靠个人或其他单位。
二、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的原因1. 利益驱动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承包单位或挂靠者希望通过转包或挂靠获取更多的利润。
转包和挂靠通常会导致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风险,但承包单位或挂靠者往往忽视这些风险,只关注短期利益。
2. 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承包单位为了获取工程,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如低价中标、转包、挂靠等。
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市场的门槛,使得一些不具备施工能力或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得以进入市场。
3. 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和不足,给转包和挂靠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的危害1. 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往往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转包和挂靠单位通常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 施工安全问题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行为容易导致施工安全问题。
转包和挂靠单位可能不具备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
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的认定

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的认定在建筑行业中,发包、转包、分包和挂靠是常见的现象。
然而,如果这些行为涉及违法操作,就会给生产经营单位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
因此,对于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的认定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认定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建筑法》中关于发包、转包、分包和挂靠的定义。
根据该法规定,发包是指建筑施工单位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由其他单位负责完成一部分工程。
转包指发包单位将本单位应承担的工程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其他单位承建。
分包是指承包商将部分工程交由其他个体或单位承包完成。
挂靠是指工程承包单位将其无资质的人员或设备挂靠到有资质的单位名下进行生产。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的认定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被认定为违法行为:1. 发包、转包、分包或挂靠超出合同约定的范围;2. 发包、转包、分包或挂靠无资质证书或资质不符合要求;3. 发包、转包、分包或挂靠存在套利或变相转包的情形;4. 发包、转包、分包或挂靠违反建筑法规定的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管理和职业病防护规定。
在实践中,法律部门会根据实际案件的情况,结合上述认定标准来判断是否构成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
对于违法行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资质证书、行政拘留等处罚。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中的发包、转包、分包和挂靠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法操作。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工程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建筑从业者和生产经营单位引以为戒,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共同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建筑市场。
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

施工合同转包和挂靠是建筑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两种违法行为。
本文将从定义、原因、危害和防治四个方面对这两种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转包和挂靠的定义1. 转包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在获得工程承包权后,将其承包的全部或部分工程转手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承包的行为。
转包分为全转包和部分转包。
全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将整个工程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承包;部分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将工程的一部分转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承包。
2. 挂靠挂靠是指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将自己挂靠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施工企业下,以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行为。
挂靠企业通常不具备承揽相应工程的资质,因此需要依托挂靠单位的名义来进行工程承包。
二、转包和挂靠的原因1. 转包的原因(1)利益驱动:转包可以使得承包单位在工程中获得额外的利润,因此一些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转包。
(2)管理不善:一些承包单位由于自身管理不善,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因此选择将工程转包给其他单位。
(3)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承包单位为了获取工程,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利润空间,从而选择转包。
2. 挂靠的原因(1)资质要求:建筑市场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为了进入市场,选择挂靠在具有资质的企业下。
(2)利益驱动:挂靠企业可以通过承揽工程获得利润,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业绩和知名度。
(3)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挂靠企业可以借助挂靠单位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转包和挂靠的危害1. 转包的危害(1)质量问题:转包行为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因为转包单位可能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2)安全隐患:转包单位可能为了追求利润,忽视工程安全,导致安全隐患。
(3)合同纠纷:转包行为可能导致原承包单位与转包单位之间产生合同纠纷,影响工程进度。
2. 挂靠的危害(1)质量问题:挂靠企业可能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安全隐患:挂靠企业可能为了追求利润,忽视工程安全,导致安全隐患。
分包、转包、内包、挂靠”要认清

分包、转包、内包、挂靠关于分包、转包、内包、挂靠这“三包一靠”的法律问题更是观点不一。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三包一靠”的法律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三包一靠”是否合法,如何界定?合法分包和内包属于法律允许的经营行为,因此,对于合法分包和内包应认定为有效并依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
违法分包、非法转包和挂靠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对此,法律明确规定这三种行为无效。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在结算问题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暂行意见》第20条的规定,转包、挂靠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按实际施工人的建筑资质等级结算工程款,但对施工人主张的工程结算中有关计划利润部分的请求可不予支持。
根据实务中的惯例,违法分包合同的结算也可参照以上规定进行。
至于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挂靠的行政、刑事责任问题,《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作出了具体规定。
总结起来主要有罚款、降低或吊销资质、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取缔、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靠”的法律含义1、分包根据我国《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性规定,分包是承包人承包工程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部分工程交由第三人完成的行为。
分包是法律允许的行为,合法的分包不为法律所禁止。
分包从内容上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从法律效力上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
这两种分类情况在工程实务中尤其重要,需要重点把握。
1.1 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都需要具有相应资质且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活动。
1.2 合法分包与违法分包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第2款的规定,违法分包主要是指以下情形:(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常识:工程中分包、转包、内包、挂靠的定义和法律含义

常识:工程中分包、转包、内包、挂靠的定义和法律含义在工程施工中,分包、转包、内包和挂靠是非常常见的形式。
这些形式在合同签订、项目实施、资金支付、费用核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形式的定义和法律含义,以便了解其作用和注意事项。
分包分包是指主包方将原合同下属的一部分或全部工程,委托给其他承包方(即分包方)执行。
分包是在主承包方已经中标的情况下,主合同履行者将部分工程执行权授权给其他承包方完成,以期完成工期、保质保量等合同约定的工作。
在分包过程中,主包方与分包方通常会签订分包合同,明确分包方的职责和权利、分包工程内容与报价、工期、质量要求等。
主承包方根据分包合同约定向分包方支付费用,分包方所属的工程量在总合同价决定确定之后。
转包转包是指分包方在履行其与主包合同下的工程过程中,将分包任务委托给其他承包方完成的行为。
转包是指合同履行中,原承包方与下级承包方签订一个委托关系,让下级承包方在原承包方的合同工程中取代原承包方继续承担原合同工程的全部或部分工作范围。
对于主包方而言,转包可能会出现质量、工期、费用等问题,因此,转包一般受到一定的限制禁制。
在很多国家,轻易的转包势必会被视为违约行为。
内包内包是指由主包方和其下属非全资企业(或合资、合作企业等)组成的内部联合体,以该内部联合体名义向业主承包全部工程。
其属于全国唯一认可的建筑工程承包模式。
在内包模式下,主包方、子公司、合资公司、合作伙伴等均承担工程承包风险,减少私人承包商参与,提高业主对工程承包方的管理和约束。
同时,主包方在内包模式下还可以有效规避税负问题。
挂靠挂靠是指根据国家有关建筑工程法规,在已经获得建筑工程承包资质的企业,为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开发商或施工单位提供相关手续的服务。
传统意义上的挂靠已经被国家禁止,现在的挂靠大多出现在工程建设质量和监理方面,即承包者可以将监理的岗位挂靠到监理单位上,以规避风险。
法律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当注重诚信,尊重多方合法权益,不存在欺诈欺行、强行摊派、哄抬投标价、强制分包、恶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违法转包等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
违法分包、挂靠、转包的区别

违法分包、挂靠和转包是在商业或工程承包过程中常见的行为,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下面是它们的区别解释:
1.违法分包:违法分包指在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分包的情况下,承包方将合同中的部分工作交给第三方承包商进行执行。
这种行为违反了原始合同的规定,未经主合同方的同意进行分包,因此被认为是违法行为。
违法分包可能导致合同的无效性或引发法律纠纷。
2.挂靠:挂靠是指一家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为了规避行政审批、税收或其他限制,将自己的业务挂靠到符合条件的其他企业名下,以获取便利或获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挂靠通常发生在注册资金、执业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方面,以实现各种规避、逃避和转移责任的目的。
挂靠行为一般被认为是非法的,并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3.转包:转包是指在原始承包商与建设或业务完成之间,将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交给第三方承包商完成的行为。
在转包的情况下,原始承包商与第三方承包商之间会建立一个分包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转包通常是在原始合同中明确允许或约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合法行为。
转包有时可能涉及一级和二级承包商之间的层次关系。
总的来说,违法分包和挂靠都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行为,而转包是在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合法行为。
因此,在商业和工程管理中,应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合同条款,确保合法、透明和公平的承包行为。
《发包、转包、分包、挂靠区别》

(一)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施工单位的资质承揽工程的; (二)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相互借用资质承揽工程的,包括资质பைடு நூலகம்级低的借用资质等级高的,资质等
位或个人施工的;
(三)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或未派驻项目负责人、技术负 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不履行管理义务,未对该工程的施 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
(四)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不履行管理义务,只向实际施工单位收取费用,主要建筑材料 、构配件及工程设备的采购由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的;
级高的借用资质等级低的,相同资质等级相互借用的; (三)专业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单位的,但建设单位依约作为发包
单位的除外; (四)劳务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或专业分包单位的; (五)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派驻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中
(一)施工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个人的; (二)施工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的; (三)施工合同中没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交由其他单位施工
的;
(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房屋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钢结构工程除外; (五)专业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专业工程中非劳务作业部分再分包的; (六)劳务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劳务再分包的; (七)劳务分包单位除计取劳务作业费用外,还计取主要建筑材料款、周转材料款和大中型施工机
违法发包、转包、分包和挂靠
分包、转包、内包、挂靠之辨析

其 中,项 目负 责人 、技术 负责人 、项 目核算负责
于违法 分包 :……施工 总 承包 合 同 中未有 约定 ,又 人 、质量管理人员 、安全 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 位的人
未 经建 设 单位 认 可 ,分 包 工程 发包 人将 承包 工 程 中 员 。本单位人员 的认定标准是指 与本单位有合 法的人
可为条件 ,也 就是说 劳务分包不需要经过 建设单 位的 管理 所承包 工程的施工活动 。项 目管理机构应 当具有
认 可 。
与承包 工程的规模 、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 的技术 、经
《房屋 建筑 和市政 基础设施 工程施 工分 包管理 办 济管理人员 。
法 》第 14条第 2项 作 了细 化 规定 :“下列 行 为 ,属
挂靠这 “三包 一靠” 的法律 问题更是 观点 不一。
有约定 ,又未经建设单位认 可 ,承包单 位将 其承包 的
部分 建设 工程交 由其他 单位 完成 的 ;(三 )施工 总承
“三包一 靠”的法律含义
分 包
包方将 建设 _ 丁程 的 主体 结构施工 分包给其 他单位 的 ; (四 )分包单位 将其承包 的建设工程再 分 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合
上 面是法 律对违法分包 的有关界定 。
同法 》等 法律规 定 ,分 包就是 承包 人在承 包工程 后 ,
违 法分包的法律特征有 如下几点 :①分 包给不具
将其承包 范围 内的部分工程 项 目交给第三人 完成的行 有相关 资质的单位和公 司 ;② 未经约定或建 设单位认
单劳务作业 ;计取 的是直接费 中的人工 费和一定的管
内 包
理费 ,其对价属于法律上 的 “劳务报酬 ”。
为 。
挂靠、转包异同的争议在哪里

挂靠、转包异同的争议在哪⾥挂靠、转包异同的争议在哪⾥?实务中,挂靠与转包的界限尚不⼗分清晰。
⽬前,对挂靠与转包的异同,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
1“同⼀说”:挂靠就是转包有⼈认为,挂靠与转包是从不同侧⾯界定同⼀个问题,其本质是⼀样的。
挂靠是指实际施⼯⼈借⽤其他企业资质进⾏承包建筑⼯程的活动,⽽转包是建筑企业承接⼯程后将⼯程转包给实际施⼯⼈。
实践中,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从实际施⼯⼈的⾓度可以界定为挂靠,从建筑企业⾓度可以界定为转包。
挂靠和转包是在同⼀块⼟壤上滋长的。
即实际施⼯⼈掌握了承接⼯程的社会资源,利⽤其掌握的某些资源,使⽤有资质的企业名义承接⼯程,就是“挂靠”;有资质的企业则是由于没有承接到该⼯程的资源,只好承诺在承接到⼯程后由实际施⼯⼈进⾏施⼯,就是“转包也有⼈认为,挂靠“是实际施⼯⼈借⽤施⼯企业的资质和名义与发包⼈签订建设⼯程施⼯合同,然后⼯程由实际施⼯⼈来施⼯,相当于出借资质的企业承接⼯程后,将⼯程转包给实际施⼯⼈按照上述两种观点,挂靠实际上就是转包,⼆者没有本质区别。
此谓“同⼀说”。
2“区别说”:挂靠不是转包相反,有⼈认为,挂靠和转包有明显的区别。
“挂靠的施⼯合同中,挂靠⽅与发包⼈是有直接的关系,包括从发包⼈中直接⽀取⼯程款等(当然也不排除是通过被挂靠⼈的帐号转收)。
⽽转包的施⼯合同中,实际施⼯⼈与发包⽅没有直接关系,实际施⼯⼈只对转包⼈负责,并从转包⼈⽀付⼯程款。
此即“区别说”。
笔者也认为,挂靠与转包虽有联系,但不能混为⼀谈。
上述“同⼀说”的错误在于颠倒了挂靠承包中的本质与表象的关系。
在挂靠承包关系中,挂靠⼈(实际施⼯⼈)是先与⼯程发包⼈达成承包⼯程的合意,再借⽤被挂靠⼈的资质、名义签订合同,或是挂靠⼈先有向发包⼈承包⼯程的意向,然后借⽤被挂靠⼈的资质、名义进⾏投标,签订合同;挂靠⼈始终是实际承包⼈,被挂靠⼈只是名义承包⼈;被挂靠⼈只是出借资质、名义,并没有转包⼯程,因为⼯程始终是由挂靠⼈⾃⾏承包的。
转包和分包内包与挂靠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转包和分包内包与挂靠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
分包是承包人承包工程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部分工程交由第三人完成的行为。
分包是法律允许的行为,合法的分包不为法律所禁止。
工程实务中所说的内包又叫内部承包。
它是承包人承工程后,将工程交由内部职能机构负责完成的一种经营行为。
挂靠在现行法律意义上主要是指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进行工程建设的行为,即工程实务中常说的借名合同、戴帽子合同。
1、分包与转包的区别①分包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违法的;转包则没有合法与否的分别。
②分包不合法称为违法分包,而转包则没有违法转包一说,只能是非法转包。
合法分包的内容是除主体结构施工外的部分工程,转包的内容是全部工程。
③合法分包的情况下,承包人要对分包工程进行现场管理;转包的情况下,转包人则不对工程进行管理。
合法分包情况下,需要分包工程承包人具有资质才是有效的;转包情况下,无论转承包人是否具有资质,都是无效的。
二次分包属于违法分包,肢解分包则名为分包实为转包。
2、转包与内包的区别①转包是非法的建设行为,内包是合法的经营手段。
②转包的对象是转包人之外的他人或第三人;内包的对象则是承包人的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
③转包情况下,转包人不对工程进行管理;内包情况下,承包人要对工程进行管理并承担责任。
3、转包与挂靠的区别①在对外关系的表象上,转包在对外关系的表现形式上存在两个独立的关系,即转包人与发包人的关系、转包人与转承包人的关系;挂靠关系中,因为是属于借名行为,一般在对外关系上表现为发包人与被挂靠人之间的关系。
②转包关系下,转承包人一般是以自己名义进行活动;挂靠关系下,挂靠人一般以被挂靠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转包关系中,转包的对象可以是有资质的单位,也可以是无资质的单位还可以是个人;挂靠关系中,挂靠人一般是无资质或资质条件不够的单位或个人。
分包转包挂靠区别

分包转包挂靠区别(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v1、分包根据我国《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性规定,分包是承包人承包工程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部分工程交由第三人完成的行为。
分包是法律允许的行为,合法的分包不为法律所禁止。
分包从内容上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从法律效力上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
这两种分类情况在工程实务中尤其重要,需要重点把握。
1.1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序列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
根据这一规定,分包的内容分为专业工程的分包(工程实务中又叫“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工程实务中又叫“劳务分包”)。
两种分包形式都需要具有相应资质且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活动。
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的法律区别是分包内容是否指向分部分项工程、是否计取工程款,掌握二者的区别有利于认识分包的法律效力。
1.2合法分包与违法分包根据分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
合法分包是法律允许的、有效的;违法分包是法律禁止的、无效的。
合法分包是指除违法分包情形下的分包。
因此,理解、把握了违法分包也就理解、把握了合法分包。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第2款的规定,违法分包主要是指以下情形:(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以上是法律对违法分包的界定,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违法分包的法律特征是:1)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单位;2)未经约定或认可的分包;3)将主体结构施工分包;4)二次分包。
因此,合法分包主要是指主体符合资质要求、专业工程经约定或认可条件下的分包、分包的内容是除主体结构的施工外的部分内容,只允许一次分包且分包指向内容合法。
工程挂靠与转包的区别是什么

一、工程挂靠与转包的区别是什么1、转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现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
2、“挂靠”,即所谓“企业挂靠经营”,就建筑业而言,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
允许他人使用自己名义的企业为被挂靠企业,相应的使用被挂靠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有经营行为的自然人)为挂靠人。
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时并没有直接将该行为定义为“挂靠”,而是表述为“借用”,即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从事施工,“挂靠”与“借用”实际上系同一概念。
二、挂靠与转包法律保护的倾向性不同与违法分包一样,承包人的转包行为往往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实际施工人的利益难以保障。
因此,在转包中,法律倾向于保护实际施工人的利益,实际施工人可以直接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
具体参见:《司法解释一》第二十六条第一款: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第三人,在查明发包人欠付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建设工程价款的数额后,判决发包人在欠付建设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变更了《司法解释一》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因挂靠中实际施工人缺乏相应建筑资质,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障,影响发包人的利益。
故而在挂靠中,法律规定往往向发包人倾斜,出借资质方应对因出借资质造成的损失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尽管如此,如果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还是可以请求发包人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
具体参见:《司法解释二》第四条规定:缺乏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人请求出借方与借用方对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等因出借资质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还在傻傻分不清楚?转包、违法分包与挂靠

还在傻傻分不清楚?转包、违法分包与挂靠本文基于最高院冯小光庭长和肖峰博士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实务文章整理一、实际施工人(一)实际施工人定义、范围和条件1.定义《合同法》《建筑法》中对承建工程的一方表述为承包人、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共三个概念。
实际施工人,是《建工司法解释一》创设的新概念,意在区分合法施工行为与违法的施工行为,所以在“施工人”前加了“实际”两个字。
实际施工人专指无效施工合同中实际干活的人。
注:存在“实际施工人”前提是实际施工人订立的施工合同无效。
2.范围实际施工人存在的情形:转包、违法分包、借用资质的施工人(挂靠)。
注:以存在名义承包人为前提。
3.条件实际施工人必须是投入了资金、材料与劳动力的人。
注:不是实际施工人情形:(1)数次转包但未投入人财物的主体;(2)施工工人。
非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欠付工程款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驳回起诉。
(二)实际施工人的权利救济1.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工程款是否一定要追加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作为共同被告?《建工司法解释一》F26(1)一种观点:应当通知违法分包人或转包人、被挂靠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发包人在其欠付违法分包人或转包人、被挂靠人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发包人以其未欠付工程款为由提出抗辩的,应当对此承担举证责任。
(2)最高院认为:《建工司法解释一》F26定的是“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并未特指“为本案共同被告”。
理由:第一,不是一律追加。
在双方当事人对发包人欠付工程款数额无争议情形下,没有必要让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成为当事人。
第二,追加也未必为一律为共同被告,双方当事人对发包人欠付工程款数额有争议时,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以协助查明欠款数额这一事实。
如果强行追加为共同被告,可能会干涉当事人的处分权。
因为原告未必要求其承担责任。
2.实际施工人仅以违法分包人、转包人为被告要求支付工程款的,法院不得依职权通知发包人为共同被告;3.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被挂靠人怠于向总承包人、发包人主张工程款债权,损害其利益为由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予受理。
转包、违法分包与挂靠的区别

转包、违法分包与挂靠尽管有形式上及罚款金额上的些许区别,但其实质都是施工单位不自行承接工程或不自行实施的工程联营行为,其行政处罚及行政管理措施基本相同。
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合法的工程联营情形大致有如下六个方面:1、人员派驻合规派驻人员要求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1)工程现场常驻四大员。
四大员即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
常驻要求四大员只能专职而不得兼职,项目负责人即项目经理不得同时担任其他项目的项目经理。
至于项目管理机构,因不需要法定登记,工程现场常驻四大员可认为已设立。
(2)该四大员有相应资格。
项目负责人应该具有相应建造师执业资格及安全生产考核证书。
(3)该四大员由承包方派驻。
判断依据是该四大员是否同时有和承包人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养老保险三大关系及相应凭证。
(4)该四大员进行了管理。
项目负责人按照《建筑施工项目经理案例责任十项规定》组织编制施工方案、组织审核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签署验收文件、危险施工现场带班等等工作,可认为尽到了管理义务。
2、财务统一对于任何一个合法施工主体,无论是总承包人、独立承包人(即与发包人签订合同的专业承包人),还是专业分包人和劳务分包人,合规统一财务应该同时具备以下2个条件:(1)所有工程款项均来自于合法的上一级主体。
即合法的总承包人、独立承包人工程款均来自合法的发包人;合法的专业分包人工程款均来自合法的总承包人、独立承包人;合法的劳务分包人工程款均来自合法的总承包人、独立承包人、专业分包人。
即使存在代为支付,代为支付手续应该是完备的,包括付款委托书、付款说明书及发票等。
(2)所有付出款项均付给了合法的下一级主体。
总承包人、独立承包人款项要么付给了合法的专业分包人和劳务分包人,要么付给了材料设备供应商、机械设备出租人及其他合法主体。
合法的专业分包人款项要么付给了合法的劳务分包人,要么付给了材料设备供应商、机械设备出租人及其他合法主体。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认清分包、转包、内包、挂靠

认清分包、转包、内包、挂靠各地查处有违法行为的建设单位1100家;有违法行为的施工企业1948家,其中,有转包行为的企业59家,有违法分包行为的企业95家,有挂靠行为的企业93家,有出借资质行为的企业5家,有其它违法行为的企业1696家。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限制投标资格、停止执业、罚款等一系列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
其中,责令停业整顿的企业155家,限制投标资格的企业109家,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处理的企业713家;责令停止执业8人,给予通报批评、诚信扣分等处理的个人379人;罚款总额16510.18 万元(含个人罚款617.4万元)。
同时住建部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按照建办市函〔2017〕224号文件要求,继续严厉打击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市、县级建设主管部门工作的督查,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人,加强数据核实、把关,并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及时将本行政区域内统计数据和基本情况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分包/转包/内包/挂靠要认清,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后悔!!!工程建设中的发包、承包、分包、转包、内包、挂靠是工程中一个非常普遍的工程现象和常见的法律问题。
由于每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实务操作中的形式各异,这几者的关系不好把握,容易引起混淆。
一旦区分不清,就会成为非法操作,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特别是关于分包、转包、内包、挂靠这“三包一靠”的法律问题更是观点不一。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三包一靠”的法律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三包一靠”是否合法,如何界定?合法分包和内包属于法律允许的经营行为,因此,对于合法分包和内包应认定为有效并依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
违法分包、非法转包和挂靠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对此,法律明确规定这三种行为无效。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分包根据我国《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性规定,分包是承包人承包工程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部分工程交由第三人完成的行为。
分包是法律允许的行为,合法的分包不为法律所禁止。
分包从内容上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从法律效力上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
这两种分类情况在工程实务中尤其重要,需要重点把握。
1.1 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序列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
根据这一规定,分包的内容分为专业工程的分包(工程实务中又叫“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工程实务中又叫“劳务分包”)。
两种分包形式都需要具有相应资质且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活动。
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的法律区别是分包内容是否指向分部分项工程、是否计取工程款,掌握二者的区别有利于认识分包的法律效力。
1.2 合法分包与违法分包根据分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分为合法分包和违法分包。
合法分包是法律允许的、有效的;违法分包是法律禁止的、无效的。
合法分包是指除违法分包情形下的分包。
因此,理解、把握了违法分包也就理解、把握了合法分包。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第2款的规定,违法分包主要是指以下情形:(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以上是法律对违法分包的界定,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违法分包的法律特征是:1)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单位;2)未经约定或认可的分包;3)将主体结构施工分包;4)二次分包。
因此,合法分包主要是指主体符合资质要求、专业工程经约定或认可条件下的分包、分包的内容是除主体结构的施工外的部分内容,只允许一次分包且分包指向内容合法。
工程实务中,针对劳务分包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种是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未有合同关于劳务分包的约定或者没有得到建设单位认可而将承包范围内的劳务作业分包给其他单位完成的情况是否属于违法分包?这要区别情况来看,如果其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备资质且在资质条件允许范围内的分包,不属于违法分包;如果其将劳务作业分包给无资质或虽然有资质但不在资质许可条件允许范围内的分包,属于违法分包。
另外,劳务分包是否违法,不以合同约定或建设单位认可为条件。
即认定劳务分包是否属于违法分包不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第2款第3项:“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为条件。
因为该项法律规定规范的是专业工程的分包,而劳务作业不属于专业工程范畴,不需要经过约定或认可才能分包。
对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14条第2项作了细化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违法分包:……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分包工程发包人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专业工程分包给他人的。
”这条规定根据分包的内容不同而确立了是否属于违法分包的认定标准。
同理,也不能把劳务分包看作“二次分包”而认定为违法分包。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劳务分包为名、工程分包为实的分包形式。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的规定,劳务分包企业可以申请本序列内各类别资质,但不得申请施工总承包序列、专业承包序列各类别资质。
由此可见,劳务分包企业只能具备劳务作业的资质,而不可能具备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的资质,因此,劳务分包企业只能接受劳务作业的分包,而不能接受工程分包。
劳务分包和工程分包最大的法律区别就是分包内容是否指向分部分项工程、是否计取工程款。
劳务分包的指向对象是专业工程中剥离出来的简单劳务作业、计取的是直接费中的人工费和一定的管理费,其对价属于法律上的“劳务报酬”;工程分包的指向对象是分部分项工程、计取的是直接费、间接费、税金和利润,其对价属于法律上的“工程款”。
工程实务中经常遇到以劳务分包为名行工程分包之实的分包行为,本人曾代理过的一个分包纠纷案例就属于这种情况,法院也认定此行为无效。
因为劳务分包企业不具备专业承包的资质,虽然以劳务分包为名实施分包行为,但这种行为属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第2款第1项规定的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的行为,属于违法分包行为。
2、转包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第3款的规定,转包的法律含义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实务中的“视同转包”行为。
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分包管理规定》等规章规定,分包工程发包人应当设立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所承包工程的施工活动。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承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
其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核算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的人员。
本单位人员的认定标准是指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或劳动合同、工资、以及社会保险关系。
分包工程发包人并应当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派驻相应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否则,违反上述规定则认定为“视同转包”行为。
根据上述分析,转包主要有全部转包和肢解分包两种形式。
不论是哪种形式,转包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所以,转包不存在合法与否,只能是非法的。
工程实务中长期争论的劳务分包行为是否属于转包而应否无效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具有劳务作业法定资质的承包人与总承包人、分包人签定的劳务分包合同,当事人以转包建设工程违法法律规定为由请求确认无效的,不予支持。
”据此,以后的工程实务中不能再把劳务分包看作转包而认定无效。
3、内包工程实务中所说的“内包”又叫“内部承包”。
他是承包人承工程后,将工程交由内部职能机构负责完成的一种经营行为。
实务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内设项目部承包、分公司承包。
工程实务中,也有观点认为内包属于转包的一种形式和变种,是无效的。
但本人认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工程行业的惯例,内包应该是合法有效的。
因为内包的主体是承包人的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承包人承包工程项目后,将工程交由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完成的行为不属于《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将工程转包给他人或第三人的行为。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人的内设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人格,属于法人的一个部分,法人对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的行为负责。
因此,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和法人属于同一主体,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的行为视为法人的行为,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他人”或“第三人”。
因此,内包只是法人经营的策略或手段,不属于转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暂行意见》第18条规定:“具备法人资格的承包人内部分支机构,在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对外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应视为承包人对其行为已授权,其签订的合同有效,并应以该承包人的建筑资质等级结算工程款。
”从该条司法解释的规定精神中,也可以得出内包合法有效的结论。
这一点,在地方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认同。
《***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几次征求意见中,均在该司法指导文件中的第一条明确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与其下属分支机构或职工就所承包的全部或部分工程施工所签订的承包合同为企业内部承包合同,当事人以内部承包合同的承包方无施工资质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由此可见,符合内包情形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不应以转包或挂靠而认定无效。
4、挂靠挂靠在现行法律意义上主要是指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进行工程建设的行为。
即工程实务中常说的“借名合同”、“戴帽子合同”。
通常表现为个人或企业不具备资质而与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签定挂靠合同或以项目承包名义等形式实施工程建设行为,挂靠人一般向被挂靠人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或“点子费”),被挂靠人向挂靠人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帐户、印章等工程建设中必要的资料和文件,但不参与工程的实际施工和管理。
挂靠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但同时也是实务中普遍存在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暂行意见》第9条规定,挂靠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不具有从事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的个人、合伙组织或企业以具备从事建筑活动资格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二)资质等级低的建筑企业以资质等级高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三)不具有工程总包资格的建筑企业以具有总包资格的建筑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当然,由于实践中的情况非常复杂,挂靠人的操作手段愈益高端,在工程实务中,挂靠的表现形式不断翻新,远远超过了法律所界定的行为,因此,在处理挂靠经营的案件时,要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判定。
“三包一靠”的法律区别1、分包与转包的区别分包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违法的;转包则没有合法与否的分别。
因此,分包不合法称为“违法分包”,而转包则没有“违法转包”一说,只能是“非法转包”。
合法分包的内容是除主体结构施工外的部分工程,转包的内容是全部工程。
合法分包的情况下,承包人要对分包工程进行现场管理;转包的情况下,转包人则不对工程进行管理。
合法分包情况下,需要分包工程承包人具有资质才是有效的;转包情况下,无论转承包人是否具有资质,都是无效的。
二次分包属于违法分包,肢解分包则名为分包实为转包。
2、转包与内包的区别转包是非法的建设行为,内包是合法的经营手段。
转包的对象是转包人之外的“他人”或“第三人”;内包的对象则是承包人的内设机构或分支机构。
转包情况下,转包人不对工程进行管理;内包情况下,承包人要对工程进行管理并承担责任。
3、转包与挂靠的区别在对外关系的表象上,转包在对外关系的表现形式上存在两个独立的关系,即转包人与发包人的关系、转包人与转承包人的关系;挂靠关系中,因为是属于借名行为,一般在对外关系上表现为发包人与被挂靠人之间的关系。
转包关系下,转承包人一般是以自己名义进行活动;挂靠关系下,挂靠人一般以被挂靠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转包关系中,转包的对象可以是有资质的单位,也可以是无资质的单位还可以是个人;挂靠关系中,挂靠人一般是无资质或资质条件不够的单位或个人。
“三包一靠”的法律处理合法分包和内包属于法律允许的经营行为,因此,对于合法分包和内包应认定为有效并依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