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
高考工厂是一种病态
高考工厂是一种病态教育杂谈2014-06-09 07:42《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一所高考学校以及“万人送考”的航拍镜头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
大别山深处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偏僻得连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却被外媒冠以“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之名,然而鲜有人知道,这里也可能是全世界香火最旺的中学。
13000名高考学生,其中8000多人是慕名而来的复读生,分成99个班。
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连续4年达到80%以上,就其高升学率来说,确实是一个神话,但同时也有人称之为“地狱”、“高考工厂”。
与世隔绝,学生近半无手机;题海战术,月月排名;复读学费,与成绩挂钩;校外烧香,校内励志;送考前夕,放许愿灯……在毛坦厂镇这个以教育拉动经济增长的小镇里,越来越旺的香火经济也离不开远道而来的各路陪读家长们的“贡献”。
这是一个被神话的中学,也是被“魔化”的城。
(《新闻晨报》 6月6日)“高考工厂”是一种教育病态李冰洁笔者注意到,记者接触到这里的学生和陪读家长以后,心情由初来时的“付之一笑”,变得十分沉重,自言“笑不出来”,还十分同情,“更愿抱着善意的心态,对那些家长和学生表示理解”。
记者还批评了“独木桥”这个被新称为“一锤定音”的高考模式。
记者说,“如果学生是‘考试机器’,是谁让他们成为机器的?如果说家长们迷信,又是谁让他们跪下双膝?”甩掉记者带着“情绪化”的表达,笔者想问的是,在毛坦厂坦中学复读一年,究竟学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其实,学生在毛坦厂中学所从事的只是一种“体力劳动”,不停的做题和考试,以“题海战术”来对付高考。
这恰恰折射高考选拔人才模式的落后。
一者,高考所考的内容和知识点无非就那么些,不过是像做菜一样,变换一下形式,或者添加一些佐料,换一换口味,本质上知识还是那个知识,智力还是那个智力,但通过“题海战术”却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不是毛坦厂中学老师的能力强,而是把学生炼成了“考试能手”,在技术上占了上风。
二者,一成不变的人才选拔模式,早已被人摸透了,高考不一定考智力,也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可以“靠技术”、“靠体力”打败“靠智力”的学生。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_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_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摘要:高考录取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考试公平和区域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的问题上。
本文将探讨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引言: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选拔工具,不仅决定着千千万万考生的命运,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但是,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常常出现冲突与矛盾。
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确保公平、公正的录取结果,一直是高考改革的难题。
一、考试公平的挑战:1. 评卷标准的不确定性:考试科目繁多,评卷难免存在主观因素,并且评分标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为考试公平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容易导致分数波动和评分误差。
2.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同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差异是考试公平的一大挑战。
在贫困地区,学生可能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师资力量,因而更难取得好成绩。
二、区域公平的困境:1. 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政府追求区域公平,常常在高考录取中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地方保护主义,导致考生之间的不公平比较和资源的浪费。
2. 下沉压力:由于高考录取制度的复杂性和竞争激烈程度,一些考生和家庭选择将就业压力和经济负担转移到其他低层次的职业教育,从而降低了高考录取的公平性和高等教育的质量。
三、寻求平衡的可能解决方案:1. 改进考试制度:完善高考评卷标准,加强评卷监管,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均衡教育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
3. 完善政策制定:地方政府在制定高考录取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整体利益,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确保录取政策的公平和公正。
4. 多元化评价体系:高考成绩不能唯一决定学生的未来,应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以使录取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结论:高考录取中的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的两难选择,要寻求一种平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高考工厂”得与失
“高考工厂”得与失一年一度的高考今日开启,相信安徽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二中这类“高考工厂”会一如既往地交出满意的答卷。
这两所中学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每天除了吃饭和短暂的午休,每个学生有16个小时以上在看书学习,就算是站在操场上,手中也都拿着书本在诵读,每时每刻可谓争分夺秒。
他们不能用手机、不能上网,学校采用的是准军事化的管理。
严酷的纪律和压力,一度造成了学生跳楼多发。
它们并不孤独。
准军事化管理、应试教育导向的高中在全国广泛存在,例如辽宁省东港一中,在校生一度高达5000人。
这些学校互相取经、交替强化应试模式,成为普通高中批量制造大学生(尤其是一本、二本)的经典模式。
社会各界对此现象的评价不一。
以适龄学生家长为代表的社会群体对“超级中学”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毛坦厂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虽然学习环境严酷,但家长大多理解并支持学校的行为。
毛坦厂中学、东港一中每年一度的高考送行也是当地的盛事,令无数人感动。
为何有人支持“高考工厂”?因为传统的高中教育,学生成绩的差异来自学生天分(自制力和智商)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出身普通家庭、智商与自制力平常的学生在高考中缺乏竞争力。
而“超级中学”模式弥补了这一缺陷。
既然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超级中学”就将学生和教师的目标放在高考试卷上,将学习的内容标准化,以题海战术重复性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抹平智商带来的差异。
对“超级中学”的批评也是针对这一点。
一直有人将中国缺乏创新思维、创造性不足等问题归咎于应试教育。
讨论“超级中学”模式对与错之前,要明确两个背景。
第一,“高考工厂”出现在高校扩招以后。
毛坦厂中学在1999年,本科上线不到100人,2005年突破1500人,2009年5000人。
衡水二中2006年的二本仅上线379人,到2014年,一本上线人数就高达3690人。
这一数字增长的背后是高等教育普及率从1998年之前的4%-5%上升到2004年的20%和2013年36%。
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的挑战与机遇
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高考作为全国性的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教育的公平性。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高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而如何平衡这两者,实现教育公平,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 高考改革的挑战1.1 地域差异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造成地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
高考改革必须解决地域差异的问题,才能实现公平选拔。
然而,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教育投入都不同,这给高考改革带来了困难。
1.2 教育资源不均衡公平的高考制度需要公平的教育资源。
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仍然存在不足和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充足,而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高考改革需要解决这种资源的不平衡,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1.3 教育育人功能的失衡当前高考制度过于重视分数,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这导致了应试教育的盛行,培养了一大批只会应试的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考改革需要寻求一种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2. 高考改革的机遇2.1 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高考改革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统一高考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公平、透明、方便的报名、考试和查分等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公平性。
2.2 多元化评价模式传统的高考模式过于单一,只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高考改革可以在评价方式上更加多元化,综合考虑学生成绩、综合素质和个人特长等因素,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更加公正地选拔人才。
2.3 优化课程设置高考改革可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当前高考科目众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某些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却缺乏培养。
一言难尽的“高考工厂”
一言难尽的“高考工厂”作者:熊国英来源:《江西教育A》2015年第05期一个班上百人,一个年级几十个班,在校生人数少则五六千,多则七八千名,这可不是大学校园,而是不少地方存在的“超级中学”的现状。
近年来,“高考工厂”比“超级中学”更胜一筹,动辄上万名学生,用工厂流水线的模式输出大学生,例如河北衡水中学、河南郸城一高和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
从“超级中学”到“高考工厂”,形成了我国中学教育一道绕不过去的风景。
从“超级中学”到“高考工厂”时下各省的“超级中学”,往往都是由当地的“重点中学”“省级示范中学”脱胎而来。
屡创教育神话的“超级中学”基本都是大规模选拔生源的学校,这些学校成了北大、清华等名校的生源基地。
有着30年高考神话的湖北黄冈中学是“超级中学”的典型,黄冈中学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源自民间对“黄冈教育神话”的一再追捧。
黄冈教育之所以成为“神话”,原因主要是高升学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黄冈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就达90%以上。
2006年秋季,黄冈中学新校区建成后容纳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人,这规模在当时是少见的。
黄冈中学成为“超级中学”的诀窍是“掐尖”,也就是中招预录取和理科实验班。
凭借国际奥赛金牌的大旗,中招预录取让黄冈中学网罗了黄冈地区各县市最优秀的学生,省理科实验班更吸引了全省最拔尖的理科人才。
奥赛的骄人成绩和高考的成功,也让黄冈中学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
学校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优质的生源和优秀的师资,谁就会在高考竞争中占得先机。
如今,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也已大名鼎鼎,它与河北的衡水中学、河南的郸城一高等超越风光不再的黄冈中学,成为上万人规模的“高考工厂”。
毛坦厂中学被冠以“亚洲最大的考试机器”,其规模巨大,超过了迄今关于中学状况最大胆的想象。
据报道,毛坦厂中学在校生2万多人,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约8000人,2014年则达到破记录的1.2万人,其中外地复读生约7000人。
高考与教育公平问题
高考与教育公平问题高考与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以下是当前高考与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些普遍现状:1. 考试压力与机会不平等:高考作为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往往带来巨大的考试压力,造成了学生们的焦虑和不公平感。
由于考生之间的家庭背景、教育资源以及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差异,高考机会存在不平等的问题。
2. 考试内容与应试教育: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一定知识范围的掌握和应试能力,这往往强调记忆和应试技巧,而不够注重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偏向于应试,而忽略了个体潜能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富裕地区的学校通常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资深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而相对贫困的地区则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
4. 农村学生和贫困家庭的教育机会:农村地区的学生和贫困家庭的子女面临更多的困难和不公平。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教育资源匮乏以及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等因素,他们往往面临更大的困难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5. 多元评价与选拔机制:一些地区和学校开始尝试引入多元评价的方式来选拔学生,以减轻高考的压力和应试教育的问题。
这包括综合素质评价、面试、作品展示等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多元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特长,但也面临着实施难度和公正性的挑战。
为了解决高考和教育公平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资源投入,提供公平的师资和学习环境;改进考试制度,适度减轻考试压力,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推行多元评价和选拔机制,综合考量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实现更公平、更多样化和更可持续的教育体系。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考一直备受。
然而,近年来关于高考公平性的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各界的争议。
本文将探讨高考公平性的忧思,并提出一些寻求公平的途径。
首先,高考公平性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导致部分农村地区考生无法享受到与城市考生同等的教育资源,从而在高考中处于劣势。
其次,高考体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虽然高考命题力求体现公平性和科学性,但考试内容仍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考生因缺乏相关背景知识而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高考录取标准也受到一些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
针对这些忧思,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高考的公平性。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水平,使农村考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其次,高考命题应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对单纯知识点的考查,让不同背景的考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此外,高校招生应进一步规范录取标准和程序,减少自主权对公平性的影响。
总之,高考公平性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个考生都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一、引言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扶持,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过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投入过程的公平性,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优化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投入过程提供决策依据。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投入过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质量不均等问题上。
特别是在公平性方面,研究指出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投入过程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距,严重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高考工厂”维系了教育公平
“高考工厂”维系了教育公平一年一度的高考于今日拉开帷幕。
近期的热门话题是“高考工厂”——得益于《舌尖上的中国2》的影响,不少人知道了位于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在为这所一年送出1万多名应届考生、名副其实的“高考工厂”惊叹的同时,许多人也在争论,在这与世隔绝禁一切娱乐产业的工厂奋斗,究竟是否值得?“高考工厂”令人心酸,问题在于付出是否值得透过《舌尖2》以及其他媒体的介绍,网友们认识了这个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
“军事化管理”、“禁绝一切娱乐”、“题海战术”、“父母辛苦陪读”等人们丝毫不陌生的应考手段在这里得到了集中并放大地体现。
多数网友都是经历了这种高压应试教育的过来人,然而在今天,再次看到这样让人心酸的情景,人们首先冒出的疑问是:这么拼,还值得吗?一个网友的精彩回复集中说出了人们的心声——”许多年前,我们以为高考只生了这几个儿子: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高等级、高待遇。
后来我们才发现高考还有个很牛逼的私生子,他叫高帅富!高考的几个儿子都干不过他,纷纷改了名,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失业率、高学历民工。
”问题集中在两点:1、我千辛万苦参加高考,是否就获得了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2、我在大学辛辛苦苦读四年,是否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在自主招生腐败频发、高考加分不公引举国关注、“拼爹”成为时代命题的当下,“为高考拼命是否还值得”的确值得深入思考。
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的壮观场景而“高考工厂”恰恰能有助于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总体上看,以高考为中心的高招制度仍能基本保证高等教育入学公平“在中国,只有高考时唯一公平的事情。
还是那句那话:撇开金钱,关系和地位,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那些寒门学子,希望争口气,用自己汗水和实力考出好成绩!”——这是“高考工厂”相关新闻一则被顶得很高的网友留言。
高考维系着整个社会对公平的期望,因此,凡是像分省命题、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等有可能影响公平的举措,一出来就遭到口诛笔伐。
“高考工厂”背后是教育转型之难
“高考工厂”背后是教育转型之难6月5日,是毛坦厂中学高考考生“出征”的日子。
每到这时,这个被誉为“世界高考工厂”的中学外便会挤满送考的人群,因为场景壮观,被称为“万人送考”。
这几乎成为了镇上的一个盛大仪式。
公众和舆论之所以如此注重这个学校。
是因为数据显示,2019年高考中,毛坦厂中学参考人数13000人,其中达一本分数线3106人,二本人数4896人,本科达线近11000人。
应届一本达线率为41.01%,应届本科达线率为85.94%。
虽然复读一年的学费高达48000元,但依然有很多复读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家长把能将孩子送进这里为荣。
近年来,媒体持续曝光类似的“名校”,其共同特性是用几乎流水线一样的方式,批量制造能够进入高考各级录取线的“好学生”。
而随着毕业生高考录取率的提升,学校也相对应越做越强,各种资源持续涌入,形成当前的“品牌效应”,受到社会追捧,它们像是加速内吸的大漩涡,持续将优质师资和优秀生源吸引进去。
其基本路径是:通过高收费等措施,打造学校雄厚基础,以此吸引优质师资加入,优质师资又吸引学生就读,而毕业生考上大学后,为学校带来更大的宣传效应,反过去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追捧。
也就是说,这些学校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江湖地位”已经形成,其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只会随着媒体曝光而持续增强。
很多人认为,家长和学生选择扎堆上毛坦厂中学是非理性行为,但是,如果高考以应试和成绩为考量标准,在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下,学生和家长想办法就读名校,其本身就是“理性”的,这不因外界对其运转模式的反思而改变。
毛坦厂中学变成拥有上万高考考生的考试巨无霸学校,这恐怕是学校为了追求更高升学率、家长和学生为了高考华山一条路,而共同作出的准确却无奈的选择。
所以,从长远和根本上看,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以及中国制造业完成转型升级、技术蓝领不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也能同步提升社会地位,从而逐渐改变社会对于“大学之外,万般皆下品”的传统认知。
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唤
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一个好的机制,让社会充满活力,让个体看到希望,让文明得以延展。
但是,就像一道篱笆,时长日久也会歪歪扭扭,一个好的机制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修饰与调整。
就目前来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多少农村家庭在忧虑“寒门难出贵子”,而又有多少困难家庭在感叹“读书无用、知识无力”,因此不禁有学者担心“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找的工作越差”。
一旦这种现象成为一种普遍性趋势,不但个体的命运将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什么是公平?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阳光是一视同仁的。
”社会所期待的公平,不仅仅是让每个孩子在高考的那一刹那,能够得到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而更是要让他们都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果说公平的竞争机会让人们看到希望,那么能够平等的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则是保障好这份希望不会破灭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只有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竞争公平才会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我们不妨设想,一个倚重家世背景、人脉关系的社会,一个排斥教育、知识与创新的社会,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大有希望的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释放知识的力量,并不意味着教育屈服于找好工作、赚大钱、当大官等功利想法,而是通过教育使每一个孩子在获得充盈心灵、健全人格的同时,拥有超越贫困、改写命运的“魔力”。
多一些聚焦公平、直指人心的终极关怀,让“有教无类”绽放时代光芒,社会文化资本的活力因子才能被撬动起来。
“一次正确的制度选择,胜过十代人的代际更换。
”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现社会的分层流动。
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无论来自哪个阶层,都可以通过自己优异的学业和成就而进入社会上升通道。
这样一种分层流动,不仅促使社会更加稳定,更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这个功能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教育公平。
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唤。
它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强有力的现实力量。
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辩论辩题
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辩论辩题正方,高考制度公平性辩论。
首先,我认为高考制度是公平的。
因为高考是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它不分贫富,不分地域,不分家庭背景,只看一个人的学业成绩和能力。
这就保证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接受教育,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高考制度的公平性体现在它能够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学业水平。
高考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这些考试题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筛选的,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这就避免了其他选拔方式可能存在的主观性和偏见,保证了公平性。
另外,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还体现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高考是一个公开的选拔方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绩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前途,这就激励了学生们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同时,高考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它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成长,这也是公平的体现。
总的来说,高考制度是公平的,它能够保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接受教育,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因此,我认为高考制度是公平的。
反方,高考制度公平性辩论。
然而,我认为高考制度并不是完全公平的。
首先,高考制度存在着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考题难易程度不一,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学生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
比如,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条件好,学生接受的教育资源丰富,他们在高考中的竞争优势明显,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他们在高考中的竞争劣势明显。
这就导致了高考制度的不公平性。
其次,高考制度也存在着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的问题。
高考只能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而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一些学生可能在学科成绩上表现一般,但在其他方面有着突出的能力,这就导致了高考制度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不公平。
另外,高考制度也存在着对学生的过度压力和焦虑的问题。
高考是一个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考试,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常常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过度压力和焦虑,这种情况下,高考制度也就不能算是公平的。
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亚洲地区被广泛称之为高考工厂,因为这个地区的教育系统给学生的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高考。
而在亚洲各国中,有一个被誉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它位于中国。
中国高考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考试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学生参加。
这个庞大的考试系统被称为中国教育系统的核心,许多家庭都将高考视为孩子未来的关键。
这样的压力和重要性使得中国的高考工厂成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高考工厂的特点之一是学生们在整个高中阶段都被紧密地控制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
他们的日程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其他活动。
学生们必须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和高考冲刺班,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他们通常会在学校学习到晚上9点或者更晚,在学校里度过大部分的时间。
高考工厂的另一个特点是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
高考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进入大学,因此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它的重要性无法被低估。
学生们必须通过高考来获得他们心仪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种巨大的压力迫使学生们付出额外的努力,甚至牺牲他们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除此之外,高考工厂还存在一种竞争激烈的环境。
中国的高考选拔制度是基于分数排名的,导致学生们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高分,超过其他考生,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好的大学录取机会。
这种竞争使得高考工厂成为一个紧张、严肃且竞争激烈的地方。
然而,高考工厂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们经常被过度劳累,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长时间的学习和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们焦虑、抑郁甚至心理疾病。
其次,中国的高考制度过于注重分数,这可能导致学生们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社交技能、创造力和实践经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教育改革已经在中国实施。
学校和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此外,一些学校也引入更加灵活的选修课程,以帮助学生们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在反映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追求。
高考改革背后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高考改革背后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这一改革不仅仅是对高考制度本身的调整和创新,更是涉及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大议题。
在高考改革的背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如何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互动,以及如何实现更加全面、公正的考试评价体系。
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高考改革过程中,教育公平更是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渠道,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高考制度也暴露出一些不公平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学校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教育资源差异化问题;而一些名校则享有更好的教学资源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学生相对有更大的升学机会。
这导致了教育公平难以保障的问题。
高考改革旨在破除这些不公平现象,实现更加公正、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
一方面,高考改革取消了一些传统的内容重复性考试,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综合素质评价。
这种改革有助于解决应试教育的过度倾斜问题,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更好的关注。
另一方面,高考改革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援助力度,通过建设示范性高中和高水平大学附属中学等措施,为这些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然而,高考改革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实现还需要与社会公正相结合。
教育公平仅仅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公正的教育资源,而社会公平则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公正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改革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其他领域的改革和完善,消除各种不公平的现象。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
教育资源向来是社会之间最不均衡的资源之一,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因此,在高考改革中,我们需要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学习机会。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唤
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唤2000字高考竞争是中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国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竞争之一。
高考竞争本身不是问题,但是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本文将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分析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唤。
一、高考竞争现状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考试,因其蕴含着极大的利益和荣誉感,所以在中国社会中,在考试前后会引起激烈的竞争和讨论。
在中国社会中,取得高考好成绩成为许多家长和学生努力的目标。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为了进入更优秀的学校而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金钱。
这种程度的竞争和压力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威胁,也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二、高考竞争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学生性别、家庭背景、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等因素都会对教育的公平产生影响。
现实中,由于家庭和社会因素影响,往往造成学术成绩的不公平。
在高考竞争中,拥有优越的条件和资源的学生,包括优质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学科辅导补习班等,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高考。
这样的学生拥有了更好的竞争优势。
这样的优势也进一步导致了拥有更多资源的学生更容易进入名牌大学和进入高薪职业。
另一方面,经济贫困家庭和在农村地区长大的学生往往面临知识和教育资源的短缺、交通不便等诸多问题,他们的应试能力往往更低、竞争力更弱,所以进入更为优秀的大学和高薪职业的机会更低。
这样的情形说明了教育公平问题的存在。
三、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呼唤面对教育公平问题,许多人们都在呼吁改变现状。
他们要求教育系统在政策和制度层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学生也能获得更为公平的机会。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对以下方面进行关注和改进:1. 改革基础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的根本是要从基础教育开始改良。
比如,开展课余活动、師生交流互動不但可以完善学校教育,也可以为不同区域、家庭、背景的学生提供公平的参与机会,营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2. 打破教育资源的限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消除教育资源的限制,向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关于高考阶层流动最公平的方式
关于高考阶层流动最公平的方式关于高考01高考一直以来都是被当作实现阶层流动的最公平的方式,早年间如果能在高考中取得成功,会分配工作,从此人生骤然改变。
不知不觉高考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作为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我们为此付出的太多。
当年高考之时,智能手机还没有兴起,更没有公众号,在我的印象中高考都会下雨。
曾经在这样一个考试面前,我是有不能失败的决心的,有些人的人生轨迹就是经不起半点误差。
事实证明决心还是很重要的。
其实参加过高考的人是幸运的,他们有机会用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证明自己,不仅证明了自己,而且还能享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曾经有老师也说过,无论你以后干嘛,去大学校园体验一下,好像是对生命的一次完整,象牙塔是美好的存在。
02高考的确是一种磨练,直到现在,毕业之时,还有扔书撕书,大家集体庆祝的场景。
离校的那一刻,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好像自己身上有一座山被搬走。
上了大学是会轻松很多,自己的时间变多,需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但是对于学习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是努力和回报成正比,当然大学时的回报不一定是成绩了。
后来高考只是变成了两个日子,在这两天里,很多人的情绪被牵动,但是经历过的人都会慢慢的变得无感。
我们对于自己做成的事情往往不会在意,对那些自己的失败和遗憾耿耿于怀。
03工作后会发现,高考原来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而已,你还有资格证书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等等。
虽然学的东西没有那么多,但是有时候却需要你考第一名。
也许正是因为考第一名很难,我们便开始懈怠,原谅自己的失败,甚至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仍然想浑水摸鱼。
事实却是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我们似乎心安理得,有了理由和借口。
很多时候,资源的分配就是根据考试,很多人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才触碰到更多更好的资源。
职业化教育也许可以改变唯分数论的境况,但是如今这个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不管你多么厌恶,你还是很需要它。
高考经济的看法
高考经济的看法标题:高考经济的看法高考是中国大陆的一种重要考试,决定了大多数学生能否被高等教育机构录取。
因此,高考经济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我看来,高考经济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正文:高考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考经济过度商业化。
许多学校和家长希望孩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因此会对高考经济产生大量需求。
这导致了高考经济过度商业化,一些培训机构和学校甚至以高额费用赚取利润。
2. 高考经济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于高考的重要性,许多学生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准备考试。
这可能导致学生过度焦虑,影响身心健康。
此外,一些学生家长可能会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购买高质量的培训课程和教材,而这些费用可能对一些家庭来说难以承受。
3. 高考经济也存在一些不公平问题。
由于高考是决定学生命运的重要考试,一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学生可能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城市学生通常拥有更好的教学条件和丰富的资源,而农村地区的学生则可能无法获得同样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然而,高考经济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它推动了教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高考经济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使他们更容易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拓展:除了高考经济存在的问题外,还有一些人认为高考经济是一个商机。
许多企业家和投资人会利用高考经济赚取利润,例如开发高考相关的应用程序和网站,提供高考培训服务,销售高考相关的书籍和教材等。
这些人通常会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客户。
高考经济也受到政府的关注和管理。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规范高考经济,例如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学校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过度商业化和不公平行为的发生。
高考的公平性再分析
高考的公平性再分析高考的公平性受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的影响。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一线城市的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导致了一线城市的学生在备战高考时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农村学生则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确保公平性,因为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差异性决定其考试成绩的差异性。
高考的公平性还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家庭背景往往决定了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源,这直接影响了其高考成绩。
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备战高考时可以接受更好的辅导和资源支持,而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则面临着资源缺乏的困境。
这种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面临的机会不平等,进而影响了高考的公平性。
为了解决高考的公平性问题,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应该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来减少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
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以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
应该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减少学生之间的学术水平差异。
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从而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
可以通过加强对家庭条件较差学生的关爱和支持,来减少其备考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资助项目,来帮助这些家庭条件较差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辅导。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可以逐步缩小高考的公平性问题,从而提高高考的公正性,选拔更多符合条件、有潜力的学生。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高考选拔出的学生具有更好的素质,也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高考的公平性再分析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种选拔性考试,其公平性备受质疑。
高考的公平性问题主要受到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教育质量差异和学生家庭背景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对家庭条件较差学生的关爱和支持来保证高考的公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近年来,大学录取率不断攀升,上大学已非难事,但是考生和家长焦虑情绪反而不断增加。
应该看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各阶层之间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差距日益凸显,这直接影响青年学子能否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能力。
教育焦虑是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之中的心理反应,“高考工厂”现象反映社会底层的教育焦虑。
“高考工厂”是阶层固化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扭曲反映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其位置的容量是不同的。
社会结构的变动,从深层次上折射社会结构既定利益格局重组和阶层利益关系急剧变化的过程。
社会学者李强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是一种倒丁字型,农村人口构成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的一横,是巨大的处在下面的社会阶层,而城市人口更多是构成倒丁字型结构的一竖的社会阶层。
大量社会底层处于社会结构底部位置,社会中下阶层向上流动困难较大,当下的“富二代”“贫二代”就是社会流动固着化的集中表现。
代际间发生职业改变、地位升迁的机率降低,突显了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和分层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资源先天性缺失而又得不到公平教育机会保证的底层子弟,升迁的难度将数倍于“富二代”阶层。
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社会中上层集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影响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
“高考工厂”模式则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表征。
2010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的评论,直指社会底层子女在教育方面向上流动面临困难,其子女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不断减少,成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机会亦在下降。
教育向来被视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阶梯。
“高考工厂”作为应试教育的成功样本,本质上是社会流动渠道单一化、扁平化的产物。
我国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甚至班级之间都存在着明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象。
根据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北京普通高中生师比为9.0,而河南生师比高达17.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县镇教师供给不足。
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异明显,城乡教育差距显著成为不争的事实。
农村教育资源远不比城市,高考竞争实际上是城乡学生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
在过去高考形式单一的情况下,农村学生通过刻苦攻读可以取得高分,进入重点大学,而当高考形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时候,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就有所下降,学生的家庭资本和所在区域的教育条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城乡教育差异悬殊背景下,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可谓是落后地区基础教育“逆袭”的典型。
安徽偏远乡镇上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0%以上。
2013年河北衡水中学1 04人升入北大、清华,囊括河北省文理科状元。
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媒体将此类中学称为“高考工厂”,不仅规模大,吸收大量农村生源和社会底层子女,而且升学率极高。
“高考工厂”的教学管理模式特征主要是:①学校实施严格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②视学生为学习机器、考试机器,节假日及休息时间多为学生上课、补课所占用;③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高考科目而展开的魔鬼式训练,非高考科目基本边缘化;④主张高分是硬道理,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
应该看到,“高考工厂”模式明显偏离了国家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背弃了素质教育基本理念,被媒体和教育界所诟病。
原北京大学附中校长康健,评判此类学校是采取典型的应试教育。
他认为这些通过县城、乡镇高中严格管理升入重点高校学生的视野狭窄,通过这种闷罐式、圈养式、流水线式的培养之学生精英,素质肯定是不全面的。
从都市知识文化精英和国家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分析,像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这样的“高考工厂”,通过不断加强军事化、绩效量化教学管理,强化应试能力,提高高考成绩,与素质教育倡导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完全相悖。
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重点中学校长完全有理由批判以农学生为主体的“高考工厂”违反教育规律。
但是农村地区的高中办学水平相较于城市是非常薄弱的,这些位于县镇的“高考工厂”教育管理方式固然缺乏人性化,但是农村学生及家长对其趋之若鹜。
事实上,所有家庭都希望子女快乐地成长,但是农村学生受制于农村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匮乏的影响,在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条件下,其受教育环境不如城市学生,必然在起点上落后于城市学生。
在城乡教育格局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资源匮乏的县镇地方高中必须在学生管理和纪律上下工夫,与大城市雄厚的教育资源相比,县镇地方高中必须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方面下工夫。
因为取得同样成功机会,农村学生比大城市学生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当前对“高考工厂”的批评未考虑到农村考生师资的贫乏、教学设施和条件的简陋。
高考实际上是农村与城市的一种竞争,以贫乏的农村教育资源和雄厚的城市教育资源竞争,农村学生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勤奋苦读,甚至是复读多年才有可能获得高等教育机会。
高校扩招的结果之一是大学生稀缺度的急剧下降,名校效应、高学历等在未来职业选择时的影响力由此凸显。
处于教育质量低端的农村子弟,最可能的发展路线就是以低端的学业成绩、迈向低端的高校,然后是低端的就业市场和城市社会的边缘化生存,为获得更高层级的流动机会及理想的投资回报,高考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对名牌大学的竞争。
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高考工厂”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对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当前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凸显,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愈发困难,恐惧和慌乱情绪在底层群体蔓延,最普遍的表现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焦虑。
家长之所以拼命将子女送到“高考工厂”经受考试机器式的训练,是对子女获得重点大学机会,谋求更高社会职位的期盼,亦是社会阶层固化的被迫之举。
高考工厂和高考改革中的公平焦虑“高考工厂”折射社会底层渴望通过升学改变命运,避免阶层复制的祈求,然而,近年来高考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则加剧社会底层对公平的忧虑。
高考改革中的分地域招生、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和加分政策等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农村学生和社会底层子女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难度。
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数据显示,家庭背景对考生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高考加分优惠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子女获得加分机会是农家子女的7.5倍。
高考改革的多样化,实际上不利于社会资本匮乏的农村家庭和低收入阶层获取优质高等教育机会。
分地域招生使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进行分布,各省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并按高考分数择优录取。
但是,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的分布极不均衡,在高校所在地的招生人数较多。
如2009年上海生源考入复旦大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值的53倍,是内蒙古考生的288倍。
2011年北京大学录取数据显示,每万名考生升入北京大学的比例北京为52.5,安徽仅为1.27,贵州仅为1.48,北京考生升入北京大学的概率是安徽的41.3倍、贵州的35.5倍。
这样的招生名额分配制度使高校较多的大城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名校。
上海于2000年率先实施高考自主命题,打破了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
分省命题相继在多省份实施。
这一改革举措体现了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改革思路,但并未充分解决按地域招生带来的城乡不公平,甚至会加大地域之间的不平等。
自主命题只是从本省挑选命题人员,相较于全国命题,命题人员与学校教师有较大的互动概率。
近两年有省市反映,城市中学高考题押中率增高,自主命题的城乡高考信息占有量不对称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对中国这样一个尤重人情关系、社会资源相对紧张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民众的公平忧患意识与渴望也较别国更为强烈。
教育部出台的高考加分制度,规定特长生、三好学生、少数民族等在高考中有获得加分的权力,这有助于鼓励个性发展,破除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
但是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却逐步异化为学生家庭资本的较量,具有资本优势的家庭很早就为孩子打通门路,使孩子在学校评优过程中取胜。
新闻媒体曾多次披露优势阶层暗箱操作,为子女变更民族身份、伪造体育特长生和获奖身份等获得高考加分的事件,相比之下,农村及社会底层家庭背景的学生则很难获得评优加分。
高考加分政策原本是对愈演愈烈应试教育的修正和补充,但是逐步变成优势阶层对寒门子弟的教育机会剥夺的利器。
高考保送制度一度被称为“推劣不推良、送官不送民”,一些社会优势阶层通过各类资本交换攫取保送名额,使得保送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异化为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保护某些优势阶层子女利益,剥夺社会底层子女受教育机会的手段。
高考改革应倾听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是关系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对于文化资本及社会阶层背景存在明显差异的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高考招生和命题方式的改革与他们休戚相关。
2014年时,高考制度进行了改革,浙江省和上海市率先成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以“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价值导向,改变唯分数论的录取标准,增强人才选拔的多元化。
但是高考录取标准的多样性是否会损害高考公平性呢,对于社会低阶层子女来说,分数是他们可以在教育竞争中获胜的唯一途径。
但是当前社会人情和关系仍然存在,金钱和权势可能侵入高考招生,高考承载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期望,无论如何改革,都应该坚守其公平性。
丹麦社会学家曹诗弟在山东邹平田野调查时发现,农村学生和家长倾向反对对传统高考招生进行改革。
安德鲁·基普尼斯曾指出:“一个更狭窄的、考试导向的、以记忆为基础的、扼杀创造力的教育制度,看起来可能是给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的最大机会。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高考招生与命题方式改革,是从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发起的,在城市精英的知识语境中,批评高考选拔标准偏重记忆,缺乏想象力,命题呆板,缺乏创造性,这些批评无疑是合理的。
但是加大高考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是不是可能损害农村学生的利益呢?在以前侧重考察学生记忆力的情形下,刻苦读书和死记硬背可能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然而当高考注重考察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性等素质的时候,农村孩子和社会底层子女因其视野狭窄,知识面局限于书本,学习方式呆板等因素影响,根本无法与城市孩子相比。
城乡同构的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统一教材、统一的评价标准,但这是以城市文化为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很容易在文化资本、学校场域和习性等方面导致农村弱势家庭子女学习困难。
应该看到,隐藏在教材、课程和考试标准中的城乡文化区隔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暴力。
这些符号暴力容易被农村弱势家庭子女“误识”,在“误识”惯习的诱引下自我放弃,选择终止学业,完成被支配阶层的自我复制和再生产。
即便社会底层子女学业取得成功,但是后天获得的文化习性过于学究化和迂腐,加之烙上早期文化资本匮乏的印记,因此,社会弱势阶层子女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代价,努力适应城市化的课程和考试,取得学业成功,依旧无法抹去文化资本匮乏所带来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