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机化-C/tI/怔SEAGRICumfRAL^iECHAN啪ON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刘伟峰赵满全田海清马彦华

摘要:讣对农州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i仑述了清理残儿夔的方法以及情理中存在的归J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染舫冶的应儿i研究.

关键词:农_L}』地膜;环境污染;回收技术

中图分类号:¥23S19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05(2003)05—0034—02

AnalysisofEnvironmentalContam/nationCausedbyFarmFilmandRecoveryTechnologyfILIUWei-feng,ZHAOMan-qtlan,T1AOHai-qing,MAYan-hua

Abstract:Inaccordancewiththephenomeno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causedbvhrmfilm.thepaperdaboratessDmeme曲odsmharnessplastic6ima.dp”hlemRintheprocess.Atthes&metime.applicationstudypollutioncontt、olismso8e·complished.

Kcywords:farmfilm;environmentalcontamthadon;recoverytechnology

1引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迅速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普及.80年代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朋地膜覆盖技术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诙项技术可使很多作物的适作区域向北推移.无霜期延长10—15d.提高旱地水份利用率30%~505'o.因此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农业产量和效益成倍增长,称作为农业中的“白色革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据统计,1986年我国地膜使用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1994年发展到5.3Mhmz.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覆膜栽培面积将达到lOMhmL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发展的同时随之出现了残膜对农田的污染问题,不易分解腐烂的农用地膜留在农田土壤中,污染土壤,妨碍耕作,耕作层结构受到破坏,阻碍水肥输导,影响土壤通透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造成作物减产已成为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一夫障碍。目前.我同的农用地膜的残留量相当严重,每年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膜占总量的10%,截止1998年累积残存量已在1Mt“1-_.严重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造成“白色污染”。由此可见.治

理残膜污染、清除污染隐患,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将是地膜覆盖裁培技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治理残膜污染的方法

农刚地膜的残留回收问题是世界各围面临的…大难题.,由于罔情不同,使用条件的差异.农刚地膜陛能区别,从而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回收方法。一是适期揭膜,即在作物收获前最佳时问揭膜,一般是在作物的生殖生长期前或生殖生长期间进行。二是作物收获后回收,利用人工捡拾和机械回收的办法清理残膜。三是使用新型降解地膜,如生物降解膜、光降解膜,此类地膜经过一定的时间裂解成碎片,或者全部分锯溶于土壤内,从而清除污染。

3治理残膜污染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膜作物面积的逐年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残留在农田土壤中的地膜越来越多,逐渐造成对农田土壤的污染,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提出~些综合治理的办法.但截止今日大面积地膜形成的污染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追其原因分析如下。

3.1适期揭膜难度大

适期揭膜是解决地膜残留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残膜的回收率。但是我国生产的农用地膜普遍偏薄,强度差.虽在田间停留时问较短,但依靠机械收卷回收仍容易断裂,影响机器连续工作.难以发挥效益。其次适期揭膜阶段正处于劳动力紧张.时问也紧。因此针对不同的作物应考虑不同的回收办法,区别对待,才能有效解决农用地膜的回收问题。

3.2作物收获后回收机械适应性差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普遍的是作物收获后收膜,研究出了不同机理、不同类型的农用地膜回收设备。但由于地膜较薄、强度低、抗老化性差、田问停留时间较长,回收中易破碎,造成机器设备回收难度大,回收率较低,并且适应性差。

33已回收的残膜处理问题没有解决

无论上述两种当中的哪一种方法,都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即田间回收以后堆放在地头.松敞的农用地膜随风飘荡再次出现农田污染,从根本上没有

第5期农、世上程.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曼日

清除破膜对农、Jp环境的污染,丰要是运输、贮存的问题没自解决.综合利川难以有效进行。

3.4降解地膜尚未具备大规模推广备件

我同已研制成功一些降解地膜.如生物降斜膜、光降解膜。使JL}J这类地膜能从根木上解决农州地膜污染环境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fH此类地膜目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同时南于成本高.农民认识不刮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问内难蛆达到大面积的推广应_}千j。因此普通农用地膜的使_}{}i和∞l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4污染防治的应用研究

为使农、JE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进~步的推广,促使农、Jp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研究开发治理旺I问残留地膜污染的工程技术和工程手段,并与相应的农艺措施相结台,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十分重要。作者认为应从污染控制系统技术方面着手研究,从根本上进行有效治理。

4.1建立残膜回收利用系统

导致目前农_日j地膜残留严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也有政策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如何能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形成良性循环。消除不利影响,作者认为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政策上支持残留地膜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建立残膜回收利用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应川再生利用技术是关键的环节。尽管目前生产当中有简单再生、复合再生、热解等几种加工方法进行回收地膜的加工处理,但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精细加工的专业性加工企业很少。由于落后工艺处理残膜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残膜回收价格停留在低价位的水平上,难以调动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另一个很熏要的因索是捡抬回米的地膜松散、密度小、占地面积大,难以进行贮存和运输,并在相应环节当中出现污染。因此有必要利川打包技术对松散残膜实行高密度打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费用,并且减少污染,实行有效的同收。圉此,集聚打包是残膜回收再生利用的关键环节。加强再生利用的工艺技术研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之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利调节残膜的网收价格.促进农民进行残膜回收。保证各个环节不出现环境污染,解决好残膜回收、集聚打包两个关键技术.依靠市场调节、政府扶持.最终形成照性循环。。

42推广适期揭膜技术

根据目前的农艺措施.采用适期揭膜是一种十分有敏的方法,可以彻底解决农用地膜的污染问题。

建议农川地膜的生产个业向朋户提供一种较厚、强度高、耐老化、便于机械缠卷回收、工作中不易断裂、有利于多年使坩的农川地膜.提高地膜的利_【}}率。这种地膜虽然价格』:要比目前的普埔地膜略高,但是它可以从综合效益上得到补偿或回报.,需注意应用此种方法不具备普遍性。南于种植作物品种不一样,作物最佳揭膜时间不一样.揭膜时作物枝叶的形态不一样,各地区种植土壤条件不一样,导致这种方法有局限性.使用中要因地制宜,适应地区和种植对象的特点正确选择农用地膜的回收方法。

4.3加大降解地膜使用技术的研究

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生产可降解农用地膜,是降低和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农业污染控制技术的一大突破。从根本上觯奂了专家学者多年来研究方法和手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消除农业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用和推广中的扁顾之忧。但使用降解地膜成本高、价格高.市场目前难以推广.这种现象可能受维持一段时间。但从技术角度分析.这项污染控制技术只需进行地膜覆盖,随时间的延续自然分解,可节省后期清理残膜费用。综合其环保特性.降解地膜的推广前景十分广阔。在推广使用降解地膜过程中,若仍采用原有的地膜覆盖技术.降解地膜的机械特性和覆膜方法是否适应,针对不同农业作物降解地膜的诱导期是否适宜,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十分准确的报道。作者认为应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以利于该项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推广。

5结语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使农、№产量和效蒜成倍增长,同时,留于土壤中的农用地膜使农田受到污染,妨碍耕作,土壤结构受破坏,阻碍水肥输导,影响农业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造成“白色污染”。所以,治理地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在可降解地膜没有普及的情况下,采用污染控制拉术和适期揭膜技术是治理残膜污染的有效方法。依靠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扶持,利用工程技术措施解决好回收和集聚打包等关键环节,提高再生利用的科技含量。促进农用地膜的良性循环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参考文献:

川吾甫尔江·托乎提等论地骥污染与防治对策【J】.新疆环境保护.2000,22(3):17一178

『2】扬晓涛农膜污染的防治对策加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