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线索梳理
九年级历史 中考 知识线索纲要复习 (123)
依据考纲整理线索主题式复习九年级历史班级 姓名中国现代史、中考线索(一 、四、五、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开国大典时间:标志着什么: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意义?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意义?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⑴司令员(他的语言):⑵目的:⑶结果:⑷性质:3.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祖国统一(四)外交成就(五)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1、为维护祖国统一,提出的国策是什么?——2、什么叫一国两制?由谁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的?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施的前提是什么?4、目前一国两制适用了我国哪些地区?5、目前阻碍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外交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什么外交政策—— ?2、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事件是什么——?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大会)4、中美建交意义:4.抗美援朝中涌现的战斗英雄与光荣人物(事迹、精神):6、大陆与台湾进行合作交流的民间团体各是什么?世界近代史、中考线索(一、四、五)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确立、扩大巩固、国际工人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奠定物资基础的是(1) 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首先在 发生。
发生的时间 ,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扩展到 。
达到高潮。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 萌生。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3、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文艺复兴”,”兴”指的是什么?(名不符实)4、文艺复兴借助的文化武器是5、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其代表作是6、文艺复兴的巨人是 其代表作是7、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2) 新航路的开辟四大航海家国 籍人 物航 海 目的义#“人和世界(地理大发现)被发现了”人和世界各指的是什么?世界近代史、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线索一)制度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共同原因导火线开始的标志领导者结束的标志诞生的法律文献(颁布的时间颁布的目的颁布的机构文献内容文献意义)共同政治目的宣扬民主反对专制转折点的战役性质历史意义共同作用世界近代史、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线索四、五)扩大事件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巩固事原因目的(区域扩大事件)时间性质方式内容共同作用文件(文件内容与局限性改革者役历史意义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生的原因:起止时间与次数、结果:斗争要求:意义:地位:《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共产党宣言》阐述内容《共产党宣言》发表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影响世界近代史、殖民扩张和掠夺、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线索三)西 方 国 家 的 殖 民 扩张 和 掠#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阶段特征线索导图(共十八张)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统一国家的建立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近代化的探索
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思想文化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和社会生活
古代世界的发展历程与古代文明
世界历史步入近代
世界近代的殖民侵略与人民抗争及国际共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二战爆发
二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现代科技文化。
济南市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济南市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济南市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和衰落,以及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发展。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4.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繁荣和开放政策。
5. 宋元明清:宋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元朝的民族政策,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和对外交流。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3. 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爆发、过程和意义。
5.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重要战役和最终胜利。
6.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
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兴起,代表人物和作品。
4.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
5.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6. 冷战时期:冷战的背景、主要事件和结束。
历史学习方法:1. 时间线索: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
2. 人物评价: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理解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 事件分析: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 史料运用:学会利用史料,培养批判性思维。
结束语:通过对济南市中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事件都是前一个事件的结果,也是下一个事件的起因。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来理解今天,预测未来。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知识点,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原因:①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②农奴暴动频繁。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①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②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影响(评价):①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但这次改革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材料:“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说的)。
二、日本明治维新背景:(了解)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②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改革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1861年改革)。
三、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了解)相同点:①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由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使两国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2024年部编历史中考复习框架(含详细步骤)
2024年部编历史中考复习框架(含详细步骤)2024年部编历史中考复习框架(含详细步骤)一、复习目标与要求1.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重要历史事件。
2.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增强历史意识,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复习内容与重点1. 中国古代史: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事件和人物。
3. 世界历史: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复习步骤与方法第一步:梳理历史线索1. 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
2. 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二步:重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学习1. 对重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学习,包括事件背景、过程、影响等。
2. 对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学习,包括人物生平、主要事迹、历史评价等。
第三步:历史知识的巩固与运用1. 采用多样化学习方法,如阅读教材、观看历史纪录片、参加历史讲座等,巩固历史知识。
2. 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第四步:模拟测试与反思1. 定期进行历史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2. 分析测试中的错误,查漏补缺,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四、复习时间安排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2. 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复习进度,保证复习效果。
五、注意事项1. 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敏感度。
2. 关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3.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面对复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以上复习框架和步骤,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2024年的历史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中考历史线索
1、三大条约(南、马、辛)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诞生、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4、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5、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6、张謇、《申报》、詹天佑、侯德榜、魏源《海国图志》、严复《天演论》、京师大学堂、1、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公私合营、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外交成就梅开三度APEC、两弹一星、863计划、1、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四大文明古国及成就、雅典城邦的繁荣、罗马共和国的兴亡、2、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查理马特改革、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阿拉伯数字、《马可波罗行纪》、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三大宗教、《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巴黎圣母院(哥特式)、麦加大清真寺、3、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三大文件(权、独、人)、三次工业革命、三角贸易、“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宪章运动、马克诞生、巴黎公社、美国(独立、南北)、农奴制改革、一战、二战、法国启蒙思想家、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贝多芬、托尔斯泰、梵高4、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凡华体系、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德意日)、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联合国家宣言》、美国经济的发展、日本西欧的发展、苏联解体与改革、匈牙利改革、东欧剧变、亚非拉的奋起、动荡的中东地区、令战中的对峙、冷战政策、美苏争霸、世界政治格局、科索沃战争、世界经济格局5、《美国的悲剧》《约翰克里斯多夫》《等待戈多》《格尔尼卡》《记忆的永恒》6、爵士乐好莱坞。
中学历史知识点复习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新冠疫情对这几个地区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出题人可能以地区或地点切入,考察 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中国现代史上的 建设历程。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全球抗疫,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习近平指出: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 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
【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1.国共合作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 3.欧洲的联合 4.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的方式
(1)依据材料,写出一个“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分)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材料中“‘师夷长技’的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掀 起这场运动的“部分开明官员”属于哪一派别?(2分)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3)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 识之士都进了探索,请你再写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制度
重点+热点=考点
长效热点主要有侵略与反抗、中共的探索、重要 的历史人物、思想解放运动、革命与改革、民主法治 建设、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国际会议、 国别史(美、俄、日)、科技革命等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5周年,可以考察中国的抗日战争的 相关史实,也可以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相关史实,包括经济大危机、罗斯 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相关史实、 二战的史实、二战后的世界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
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材料二:1900年,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
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由英国、法 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联军,侵入了 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材料三:习近平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 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 第一位,……
中考历史专题 民主与法制
“文化大革命” 国家的法制建设举步维艰,甚至一度陷入瘫痪,给国家和人民带 期间 来了严重灾难,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民主 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现状,邓小平提出 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 题上首先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 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以宪法为核心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4)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 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首页 目录 尾页
·人教版
热点解读 开放性设问
线索梳理 专题突破
2.现代民主 (1) 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的目 的是为争取和平民主,戳穿蒋介石假 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经过共产党的 努力,签订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 (2)1954 年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反映人民利 益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确
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 特点:英国:通过妥协和改革的方式;缓和的渐进 和制度创新;代议制民主日趋完善。法国:以革命 方式为主;历程曲折艰难,政权更替频繁,共和制 和帝制反复较量。说明:民主制的确立都尊重了本 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适合国情;资本主义 民主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英国 ③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 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 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④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 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⑤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 步限制王权 ⑥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 国确立 ⑦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 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专题线索梳理】
•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经济的发展 状况、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及 其影响等基本内容。
1.古代的农业经济
• 农业的发展,一般表现在农具改进与农作 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 步、 • 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 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发展的 原因主要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 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等。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缓慢发 展
• 资本主义的萌芽 (1)原因(条件):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 迅速发展。 (2)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出现。 (3)实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 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 雇佣的关系。 (4)缓慢发展:清朝,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部 门增多了,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 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 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5.古代对外贸易兴盛
• 秦汉时期我国同朝鲜、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汉 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辟了中西贸易的 新纪元,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 欧洲。唐朝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都得到发展,唐朝和亚 洲各国都有直接贸易往来,同朝鲜、日本、印度等国海 上贸易相当频繁,中西贸易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绸、瓷 器、纸张等远销中亚、非洲和欧洲国家。宋元时期海外 贸易兴盛,贸易范围扩大。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 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最远到达非洲 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 侵,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到清朝时期,只开放广州 一地同外国通商,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 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专题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知识线索线索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民族融合线索二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及统一问题二、专题演练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赤壁之战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清设驻藏大臣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4.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个的联系与交往5.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6.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7.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②清朝册封达赖、班禅③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⑤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⑥土尔雇特部回归祖国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⑦C.③④⑤⑧⑦ D.②③④⑥⑦8.右表表明我国古代就对____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历史年代线索
中国历史年代线索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原始农业 出现
距今约
距今约70— 距今约
170万年 20万年
3万年
距今约 1万年
中国历史脉络 01 (年代特点:“距今约”)
河姆渡 人
半坡人
炎帝、黄帝 尧、舜、禹
距今约 7000年
距今约 6000年
距今约 四五千年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公元前 2070年
பைடு நூலகம்
229年
266年
317年
南朝:420年 北朝:439年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辽(契丹)
581年
618年
907年
中国历史脉络04
北宋
西夏
金
10世纪初 南宋
960年
11世纪 前期
1115年
1127年
蒙古
元朝
明朝
后金
1206年 1271年
1368年
中国历史脉络05
清国
清朝
中华民国
1636年 1644年
1912
1616年
中华人民 共和国 1949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中国历史脉络02 (年代特点:“公元前”)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475年
公元前 221年
公元前 202年
新朝
东汉
曹魏
蜀汉
9年
25年
220年
221年
中国历史脉络03 (年代特点:“公元”)
孙吴
西晋
中考历史线索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线索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代的人民以“夏”为国名。
夏朝建立在黄河流域,传说中的夏代共有17位君王,末代君主太康被封号于商丘,为商朝的开端。
商朝建立后也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商代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位于统治阶层的核心地位。
商末期,国家衰弱,导致周朝的建立。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周成王统一了全国,开始了东周时期。
东周时期以封建制形式巩固中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盛行,国家政权由重耕地面丰富的东部地区逐渐向生产力落后的西部地区推进。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这段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较大的动荡与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通常指的是战国前期的春秋时期。
当时,诸侯争霸,国家割据,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特点是割据成各诸侯,战国七雄相争,分裂而存。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废序,奠定了统一国家的基础。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秦汉时期特别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秦国入侵,统一中国,战国终结。
秦朝建立后,从而实现了统一的中国,为中国的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世界古代史1. 埃及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之一。
它包括了一个长期的时间跨度和广泛的面积。
古埃及文明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流域。
这个地理特征,赋予了埃及独特的环境,孕育了独立而有特色的文化。
古埃及有许多令人瞩目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比如金字塔、斑尼龙柱等。
2. 希腊古代文明希腊古代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许多重要的遗产。
除了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方面的成就以外,希腊古代文明对政治制度的重大发展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演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九)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九)专题九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知识线索线索一两次世界大战线索二国际格局的演变二、专题演练1.如果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学习主题,以下属于这一主题的内容是①巴黎和会②杜鲁门主义③《北大西洋公约》④科索沃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随着苏联解体、两极解体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B.经济发展不平衡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D.地区冲突激烈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式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世界大战的硝烟因时间推移而消逝,却带给人类永久的反思。
下列关联不正确的是A.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B.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D.1945年德国法西斯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下面三幅地图,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①②③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7.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
”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的是①1799——1814年的法国②1933——1945年的德国③1933——1945年的美国④1936——1945年的日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①都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②都由大国所控制③都是在大战后形成的④都因大战而解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结构。
中考历史 中考专题探究 知识专题五 中国的民主与法治
(3)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使中国人民接 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近代时期 (4)中共七大: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制定了中 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主张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 件
角度三:认识类 3.近现代法治建设是不断发展的,你从中能得到哪些认识? (1)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完善。 (2)法律制度建设要依据各国具体的国情,不能盲目照搬他国模式。 (3)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 (4)不同国家的法制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5)我国应该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合法的权益。
原因:没有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民 主建设;仅仅依靠“政策治国”。策略:依法治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人民民 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等。
角度四:做法类 4.新时期我国应该如何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1)完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 渠道。 (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障人民权利。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法制教育。
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机处有官无吏,全部工作由军机大臣主持,军机章京办理, 职官简练,“办事较为密速”,效率高。军机大臣由皇帝在满汉大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 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4)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 平反一批冤假错案 现代时期 (5)2014 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依法治国 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义 法治国家
初中历史中考线索大全
红卫兵、大串联、上山下乡
对外开放:开放“特区
”
中外对比
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3世纪8世纪10世纪 14世纪
公元前771-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220年―――――――――――――――589年―――――― 960年――――――1276――1368―――――――1636年
世界史
学好历史需要掌握哪些历史事实:
概况: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识记)
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分析)
评价:意义、地位和影响(理解)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更加对立、突出
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1871年
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中国史(1)
共产党真和平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47年夏1948.9-1949.1 1949.4 1949.10.1 1951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转入战略进攻1953-1956
1952年
195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失误 1966-1976 1978年
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918年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用化简法和串联法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
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四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可化简为“钱”;②要求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可化简为“禁”;③允许外国驻兵于中国铁路沿线,可化简为“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可化简为“馆”。这四项内容可化简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丑”。
2022中考历史专项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线索
2022中考历史专项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线索(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奇(二)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1、夏朝(形成时期)2、商朝(进展时期)3、西周(兴盛时期)4、春秋(瓦解时期):“春秋五霸”,春秋战国合称为东周。
(三)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1、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改革,促进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封建经济的迅速进展,为国家统一制造了条件。
2、秦汉时期(前221——220年)特点:封建社会初步进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秦汉历史告诉我们:统一既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又是经济进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前提;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有利于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②特点: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分裂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展,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北方的民族融合和江南的开发为国家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4、隋唐时期(581年——907年)特点:封建社会的进展繁荣时期A、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固。
先后显现开皇之治(隋文帝)、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局面。
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选拔人才进展文化。
B、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C、民族和对外关系:边疆各族进展较快,民族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唐朝时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与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D、文化上:兼收并蓄、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阻碍。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①朝代:五代:后梁唐晋汉周。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南唐南平前后蜀,还有吴越毋疏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中考历史导引一、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专题一:侵略与抗争。
(1)侵华战争(结果《条约》+影响)(2)抗争:林则徐;洪秀全;邓世昌;义和团。
专题二:近代化探索。
洋务运动(生产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1)开端:五四运动(1919)。
(2)中共诞生:中共一大(1921)(3)国共关系:①合作(1924-1927):黄埔军校;北伐战争②对峙(1927-1937)a探索革命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b.长征(1934-1936):遵义会议③合作(1937-1945):抗日战争。
④对峙(1946-1949):解放战争。
中国现代史【1949-】专题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1)成立:第一届政协—>开国大典。
(2)巩固:①土地改革(1950-1952)②抗美援朝(1950-1953)专题二:社会主义探索(1953-1978)(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1953-1956)。
(2)工业化起步:一五计划(1953-1957)(3)挫折与失误(1958-197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专题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2)改革:①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城市改革。
(3)开放:经济特区(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邓小平理论:①12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13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③14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15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归纳:(1)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袁隆平(指1964第一颗原子弹;战略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2)外交成就:①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②70年代(197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中日建交;1972尼克松访华,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9中美正式建交)2001年(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世贸组织)(3)民主法制: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一部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②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③1986年:《民主通则》《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世界历史: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专题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发现人的时代”——文艺复兴(《神曲》;达芬奇)(2)“发现世界的时代”——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专题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权利法案》的内容及意义。
2.革命的历史影响(二)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1.《独立宣言》的内容及意义2.华盛顿及评价3.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三)法国大革命(1789-1794)1.《人权宣言》的内容2.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拿破仑的内外措施及评价。
专题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俄国1861年改革。
1.内容2.性质和作用(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1.内容 2.性质和作用专题四: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和巩固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罗斯福新政:①中心措施:调整工业。
《国家工业复兴法》②实质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③影响:恢复了经济,摆脱了危机,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二、国际关系及政治格局(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原因:(1)根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3)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一把手枪挑起了世界战争2..典型战役:凡尔登战役。
3.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39)1.巴黎和会(1919)——《凡尔赛和约》内容——(与五四运动联系)2.华盛顿会议(1921)——《九国公约》内容——对中国的影响(三)二战(1939-145)1.根源:1929-1933经济大危机造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典型事件:(1)爆发:1939.9.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①苏联参战(莫斯科战役)②美国参战(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3)联合:①1942华盛顿会议—《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②1944.6.6 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战后对德国军事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4)转折: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5)结束:①欧洲:1945.5.8德国投降②亚洲:1945.9.2日本正式投降。
3.性质: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四)两极格局。
1.冷战政策。
①开始:1947杜鲁门主义②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结束:1991苏联解体。
2.两极对峙:①北约-华约建立,两极格局形成②美苏争霸(20世纪50-8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③结束:1991苏联解体。
(五)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威胁和平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归纳:英、美、法;俄、日本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与中国关系本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及影响与中国关系英国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工业革命美国①独立战争—>②南北战争—>③罗斯福新政法国法国大革命俄国①俄国1861年改革—>②十月革命—>③新经济政策—>④斯大林模式日本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维新三、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时间主要发明影响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①珍妮机②改良蒸汽机③轮船④火车机车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①碳丝灯泡②内燃机③汽车④飞机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①电子计算机②原子能③航天④生物工程信息化时代**(一).边疆管理:1.新疆(西汉时,设___________,新疆正式隶属中央政府;清朝前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机构_________)2.西藏(唐朝时,称吐蕃,_________入吐蕃;元朝时实行______制度,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清朝,册封_____________;设置_____________加强管理。
)3.台湾(①明末清初,_________从________(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__;②__战争,中国战败,《》割台湾岛给日本,________年,抗战胜利收回。
③台湾问题由来________________; 对台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九二共识:_______________;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______________)4新中国成立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二)邓小平及邓小平理论邓小平:(1)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邓小平,1947年,______________,揭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领导_战役,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中原地区。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邓小平。
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______年,_______________会议。
中共_____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______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7年中共____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在处理港、澳、台问题上,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设想,_________的回归,是成功实践。
对台基本方针___________.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__________.两岸达成的共识(九二共识)_______________(4)邓小平的地位。
是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设计师。
(三)线索接龙:中国历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十年内战—>l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探索—>改革开放。
世界历史:资本主义曙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二战—>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典型题练习:1.(9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1)(2分)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开创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分)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探究二经济篇(3)(1分)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_____(4)(2分)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我国古代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探究三文化篇(5)(2分)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6)(1分)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一个繁荣局面。
问题:“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是谁?(1分)材料中的繁荣局面指什么?(1分)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材料二所说现象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1分)它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1分)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开始了一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