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特殊音乐题材,在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及演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音乐美主要是通过其语言本身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和押韵来实现的。
本文挑选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作为分析对象。
以古诗词的吟诵特征为立足点,结合字词的平仄韵律与声乐演唱技巧,探索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吟诵特征对其演唱方式和意境表达的影响。
一、诗词背景《国风?周南?关雎》又名《诗经?周南?关雎》、《周南?关雎》,创作于周代。
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国风”的第一篇。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位置。
《论语》多次提及《诗经》,但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见其特殊地位。
《关雎》是一首歌颂爱情的抒情歌,久传民间;显示了当时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方式。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兴”。
诗词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叠韵(窈窕)、双声(参差)、既叠韵又双声(辗转)等形容词的运用和不入韵的“之”――虚字脚,而以虚字脚前一字为韵,韵脚参差变化;配合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全诗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诗词形象十分生动活泼,颇有画面感。
二、《关雎》的音乐风格《关雎》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谱曲所作。
赵季平,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赵季平的音乐创作以弘扬民族风格创作最为突出。
他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和创作才华,被称为“最具有东方色彩和中国民族特色的作曲家”。
赵季平在《关雎》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很好地展现了他的音乐理念和风格取向――将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既古典也现代、既热烈又婉约,是现代歌曲创作技法和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
《关雎》曲调婉转、清丽优美、情意绵绵、似诉似吟;运用的是典型的羽调式风格,以再现的三部曲式与诗词章句相契合。
诗词各章之间流畅衔接,情感表达恰到好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雎,古诗词,审美观]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
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一、《关雎》文本美学观《关雎》乃《诗经》的开篇之作,从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来看,可谓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篇的一个国粹典范,是孔子儒家推崇的诗教主张。
先秦时期的情歌《关雎》,处在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历史时期,构建了以宗法血源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侵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
如儒家学说以和为美,把主体的道德作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自然性。
这种观念体现在爱情审美价值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伦理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理想爱情观的审美价值取向,即不偏不倚,勿过不及的审美观。
和谐的美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
和谐的爱情,是幸福、美好的最高境界,当然这种和谐既是两情相悦、互相爱慕的双向自由选择,又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要求。
《关雎》所反映的爱情之美正是自我克制、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是和谐爱情的典范。
诗中的君子谦和有礼,文质彬彬,才思敏捷,温润如玉。
据王国维讲:金奏之乐,天子诸侯用钟鼓;士大夫鼓而已。
君子追求淑女的方式比较特别,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粗俗的行为,举止高雅,以琴瑟、钟鼓来陶醉对方的心灵、以音乐的形式来倾诉高尚的爱情。
由此看来,君子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才子,温文尔雅、知书达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可谓乐而不淫,而淑女也算得上佳人,君子和淑女的爱情可以说是中国爱情文学史上才子佳人的模式源头,代表了传统中国式的爱情理想。
其次,君子充满激情而又理智,爱得深入而又有节制。
诗中没有泼墨重彩地描述君子对淑女的热烈追求过程,而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君子追求不到淑女后的两个典型行为上:一是想念,想念的程度很深寤寐思服,即日思夜想;想念的时间长,悠哉悠哉二是痛苦,君子因饱受思念痛苦的折磨,辗转反侧,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关雎》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首琴曲,它源于《诗经》,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瑰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关雎》重新演绎为艺术歌曲,使得这首传统的古乐作品得以持续传承和发展。
《关雎》的原词来自《诗经·邶风·关雎》。
它描写的是周代的一个富贵贵族与妻子施于温柔甜蜜的爱情故事。
《关雎》一曲意境深远、诗意优美,反映了周代的爱情观和人生哲理。
在音乐形式上,《关雎》是一首有意境的琴曲,其曲式简洁,以五声古琴为演奏工具,旋律袅袅婉转,十分凄婉感人。
而后来《关雎》重新演绎为艺术歌曲,创造了全新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以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作为歌曲的歌词,同时结合现代音乐的艺术形式。
比如,《关雎》的艺术歌曲版本中多使用中西合拍的器乐演奏,如吉他、钢琴等,使得该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
同时,改变琴曲的表演模式,加入了主唱和和声的表演形式,使演唱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演唱技巧上,艺术家们注重发挥曲目的情感内涵和意象,用音乐语言传递出《关雎》所赋予的悲凉苍凉之感,通过声音情感的积淀,唤起观众们的共感和共鸣。
例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在演唱《关雎》时,刻意调整声音的重心,呈现出柔美而坚定的情感,将古老的琴曲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而李玟则在演唱中将音乐结构化,使曲目更佳动听和富有情感张力。
总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乐作品之一,《关雎》在演唱和创新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和气质韵味。
我们相信,在中国古典音乐的挖掘和创新过程中,《关雎》一定会继续发挥它不竭的魅力,使传统音乐持续传承和发展。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关雎》是一首具有文化历史背景的盛唐古诗词,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传承与演变,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瑰宝。
《关雎》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音乐表演。
在现代的音乐领域中,很多作曲家和歌手都创作了《关雎》的音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雎》中的诗句描绘了一场悲剧爱情故事,对于演唱者来说,如何将这场悲剧的情感主旨完美诠释,并使听众得到心灵的震撼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考验。
在演唱《关雎》时,歌手们往往选用慢调音乐,以便更好地表现出这首古诗词的情感内涵。
同时,通过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在每一个小节中突显悲伤、压抑的情绪,进而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
比如章子怡所演唱的《关雎》,她借助自己深沉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唱腔,完美展现了这首古诗词中隐藏的苦痛和酸楚。
在演唱时,她把握节奏和情感的度,通过音乐表达出了“长夜依尽天欲明”的孤寂、“思君令人老”的惆怅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
字字句句,无不流露出心中的悔恨与思念。
此外,王菲的《关雎》也是一首备受欢迎的音乐作品。
在歌曲中,王菲不仅通过极具感染力的嗓音表现了唐代女子的意境和忧伤,同时也运用声音和音乐的各种技巧,强调了每一句歌词的特殊感情,表现出唐代诗人的深情和哀伤。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歌手如杨宗纬、华晨宇、张靓颖等人都曾演唱过《关雎》,每个版本都有不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
但无论是哪个版本,都可以听出他们对于这首古诗词的敬重,并从中得到了灵感与创作的动力。
总之,《关雎》是一首具有文化内涵的优美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宝库之一。
演唱这首歌曲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但无论是哪种表演方式,都需要演唱者深刻地理解和诠释这首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内含,并尽最大的努力将其完美表达。
通过精湛的演唱技巧和这首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可以引起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人们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感悟一份永不凋零的文化智慧。
关雎古代唱法
关雎古代唱法
《关雎》是《诗经》中的名篇,其内容主要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
在古代,唱法并没有现代音乐中的复杂技巧,但是它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方式。
首先,古代的唱法注重歌词的咬字和音调的准确性。
由于古代的汉字是单音节的,所以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含义。
演唱者需要准确地咬字,使每个字都清晰地传达出其意义和情感。
同时,音调也非常重要,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古代的唱法注重气息的控制和运用。
由于古代的音乐节奏比较缓慢,所以演唱者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气息,使声音更加平稳和流畅。
同时,气息的运用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气息的强弱和快慢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古代的唱法注重旋律和节奏的表现。
虽然古代的音乐没有现代音乐中的复杂节奏和和声,但是旋律和节奏的表现仍然非常重要。
通过旋律的变化和节奏的强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总之,古代的唱法注重咬字、气息、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这些手段来传达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在现代音乐中,虽然技巧更加复杂,但是这些基本的元素仍然是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古曲《关雎》韵味及情感处理
浅析古曲《关雎》韵味及情感处理古曲《关雎》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支珍品,其韵味深远,情感深沉,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典范之一。
在古代文学中,此曲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深情的情感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从韵味和情感的角度来简要分析古曲《关雎》的内涵。
首先来谈谈古曲《关雎》的韵味。
古曲《关雎》的曲调优美,旋律清晰流畅,起伏跌宕,极富变化。
曲中运用了很多传统民族乐器,如琵琶、筝、笛子等,这些乐器的声音悠扬深沉,使得整个曲子显得更加传神。
古曲《关雎》的音乐结构富有变化,曲调起伏跌宕,旋律丰富多彩,这样的韵味展现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古曲《关雎》在情感处理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关雎》是一首表达对故土思念的曲子,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曲中描述了关雎鸟不再鸣叫,芳草不再青翠,使得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个曲子旋律悠扬,音韵清丽,极富抒情色彩,使得这种思乡之情通过音乐得到了最完美的表达。
古曲《关雎》还表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家乡的深沉眷恋之情,使得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这种思乡之情,也能够体会到古代人们对家乡的深切眷恋。
《关雎》是一首富有古代韵味和情感的古曲,通过其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深情的情感处理表示了古代人们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展现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古曲《关雎》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她的独特魅力在于她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这种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通过音乐得到了最完美的表达,使得这首曲子成为中国音乐中的珍贵文化遗产。
古曲《关雎》的韵味和情感处理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凭借其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深情的情感处理表达了古代人们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之情。
在今天的中国,古曲《关雎》依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她的传承与发展使得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得以被更多人所了解,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
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关雎》文本美学观《关雎》乃《诗经》的开篇之作,从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来看,可谓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篇的一个国粹典范,是孔子儒家推崇的诗教主张。
先秦时期的情歌《关雎》,处在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历史时期,构建了以宗法血源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侵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
如儒家学说以“和”为美,把主体的道德作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自然性。
这种观念体现在爱情审美价值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伦理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理想爱情观的审美价值取向,即“不偏不倚,勿过不及”的审美观。
和谐的美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
和谐的爱情,是幸福、美好的最高境界,当然这种和谐既是两情相悦、互相爱慕的双向自由选择,又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要求。
《关雎》所反映的爱情之美正是自我克制、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是和谐爱情的典范。
诗中的“君子”谦和有礼,文质彬彬,才思敏捷,温润如玉。
据王国维讲:“金奏之乐,天子诸侯用钟鼓;士大夫鼓而已”。
“君子”追求“淑女”的方式比较特别,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粗俗的行为,举止高雅,以“琴瑟、钟鼓”来陶醉对方的心灵、以音乐的形式来倾诉高尚的爱情。
由此看来,“君子”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才子,温文尔雅、知书达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可谓“乐而不淫”,而“淑女”也算得上佳人,“君子”和“淑女”的爱情可以说是中国爱情文学史上“才子佳人”的模式源头,代表了传统中国式的爱情理想。
其次,“君子”充满激情而又理智,爱得深入而又有节制。
诗中没有泼墨重彩地描述“君子”对“淑女”的热烈追求过程,而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君子”追求不到“淑女”后的两个典型行为上:一是想念,想念的程度很深“寤寐思服”,即日思夜想;想念的时间长,“悠哉悠哉”;二是痛苦,“君子”因饱受思念痛苦的折磨,“辗转反侧”,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演唱《关雎》要注重对歌词的理解和品味。
《关雎》的歌词出自《诗经》中的《周南·关雎》篇,描绘了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离别之痛。
演唱者要通过良好的阅读理解、文化底蕴和情感理解,准确把握歌词的内涵,理解其中的哀愁和眷恋之情。
只有在深入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演绎歌曲的情感,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美。
演唱《关雎》需要注意音乐的表现。
《关雎》的曲调婉转悠扬,带有一种哀怨的情感,表现了离别之痛和深深的相思之意。
演唱者要通过流畅的音调、清晰的发音和准确的节奏,表达出曲调中的情感变化,让听众感受到其中的惆怅和凄美。
演唱者还可以通过音乐表现技巧的运用,如借助音乐装饰音、颤音等,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和诗意。
演唱《关雎》要注重和声的处理。
和声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丰富歌曲的层次和情感表达。
在演唱《关雎》时,可以适当添加和声部分,增加音乐的韵味和美感。
通过和声的运用,可以使歌曲更加丰满,增强听众的音乐享受。
在一些高潮部分可以适量加入合唱或者和音,让歌曲更加庄重和壮丽。
演唱《关雎》要注意情感的把握和细腻表达。
《关雎》描写了一个深爱而又别离的情感,演唱者要通过语调的变化、力度的控制和吐字的准确,寄托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纠结和思念之情。
要注重情感的过渡和表现,使每一个音符和每一个音节都能传达出最真挚的感受,让听众心生共鸣。
演唱《关雎》是一项需要专业技巧和艺术理解的任务。
演唱者要注重对歌词的理解和品味,通过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准确把握歌曲的内涵。
要注重音乐的表现和和声的处理,通过流畅的音调、清晰的发音和准确的节奏,以及适当的和声,表达出曲调中的情感变化。
演唱者要注意情感的把握和细腻表达,通过语调的变化、力度的控制和吐字的准确,将心中的情感传达给听众。
只有通过精心的演唱和细腻的表达,才能更好地展现《关雎》的艺术魅力,赢得观众的赞赏和喜爱。
关雎的语言特色
关雎的语言特色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
为这是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1. 语言优美:全诗语言优美,运用了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2. 运用“兴”的手法: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为中国诗歌树立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艺术法则。
3. 引起遐想: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这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方法,可以引起读者的遐想,把人带到一片平旷辽远的境地之中。
4. 情感丰富: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全诗情文并茂,情真意切,展现了男女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故事。
因此,《周南·关雎》具有生动的语言特色,艺术表现力极强,成为中华文
化中的经典之作。
浅析古曲《关雎》韵味及情感处理
浅析古曲《关雎》韵味及情感处理1. 引言1.1 古曲《关雎》的背景介绍古曲《关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诗经》中的《关雎》篇。
据《诗经》记载,《关雎》是一首描述美好爱情故事的歌谣,歌颂了关东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古曲《关雎》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大约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分封制国家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爱情、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追求和思考也日益增加。
古曲《关雎》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在传承历史上,古曲《关雎》经历了多次改编和演绎,不仅在古代得到广泛传唱,也在后世广为流传。
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古曲《关雎》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珍贵遗产,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
通过对古曲《关雎》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首古代经典音乐作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感受其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意义。
【字数:243】1.2 古曲《关雎》的传承历史古曲《关雎》的传承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据史书记载,关雎是乐府音乐中的一首代表作品,流传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历史上,《关雎》曾多次被改编传唱,成为古代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
在唐宋两代,《关雎》曾被收入《乐府诗集》等古代文献中,为后人了解古代音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雎》的传承并没有中断,每每有新的音乐家重新演绎,《关雎》都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说中,关雎是一种鸟的名字,古人因听到关雎鸣声而有所感悟,创作了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人,情感真挚动人,代表了古代音乐的高峰之作。
其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深受人们喜爱。
至今,《关雎》仍然被广泛传唱,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
2. 正文2.1 古曲《关雎》的音乐特点分析古曲《关雎》是一首具有独特韵味的古典乐曲,其音乐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古曲《关雎》的曲调优美动人,旋律优美动人,充满古代韵味。
曲调变化丰富多样,既有婉转悠扬的部分,也有激昂激越的部分,音乐表现力极强。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关雎》是一首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起源于诗经,由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孔子所编撰。
长期以来,《关雎》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的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厚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而闻名。
演唱者在演唱《关雎》时,应该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以及作曲背后的伟大意图。
在表达时,演唱者需要通过歌词的情感和音乐的旋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需要结合自己的情感与歌曲的情感,用声音来传达出来,那样的效果才会更好。
我们来看一下《关雎》的歌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关雎】这首诗歌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即在河的小岛上,有着一对窈窕的淑女,她们身姿柔美而温柔,吸引了君子的注目,而它们之间错落有秩的水草,也増添了一份神秘和曼妙。
这种双关的表达方法使得《关雎》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美好的爱情之美。
在演唱《关雎》时,演唱者需要深刻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关注的是诗中的美景。
河水、水草与美丽的女子交错的画面,给人以一种愉悦、轻松的感觉。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运用柔美、流畅的嗓音来表达这种愉悦与轻松。
关注的是诗中的爱情。
诗中所描绘的是一种美好的爱情景象,这是一种纯美与柔美并存的爱情,而演唱者需要运用自己的情感与声音,来表达这种纯美与柔美的爱情,通过声音的抒发,传递出自己内心的感动与情感。
关于《关雎》的旋律,它是一首韵律优美、悠扬动人的音乐作品。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充分展现旋律所包含的节奏感和情感,使得旋律与歌词更好地融为一体。
通过完美的节奏感和动人的旋律,演唱者能够更好地传递出《关雎》所蕴含的情感。
演唱《关雎》时,演唱者需要注重表达姿势和情感的交融。
演唱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情来表达已经理解和感受到的关雎的美丽,以及诗中所表达的爱情之美。
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可以利用一些手势和面部表情来突出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与美景,使得整个演唱更贴近人们的情感,更容易引起听众共鸣。
《关雎》赏析
《关雎》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诗,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以下是其大致的赏析:
1.诗歌的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和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联想美。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关关”
形容雎鸠的相和鸣叫,“窈窕”形容女子心灵美,“淑女”是指善良的女子,“好逑”是好对象的意思,这些词语都增添了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之美。
2.诗歌的艺术手法巧妙,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以雎鸟相向和鸣,让君
子兴起了陪伴淑女的联想,又以采集荇菜兴起了主人公对淑女思念和追求。
这种手法不仅引出了主角,还形象地描绘了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
3.诗歌的情感真挚,写了君子对淑女的思念和追求,淑女的心灵美和形态美
让君子辗转反侧。
诗歌没有过多的粉饰和矫揉,情感表达真挚而细腻,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里,“求之不得”表达了君子的苦恼,“寤寐思服”则展现了他对淑女的痴情和思念之苦,而“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形象地描绘了君子夜不能寐、思念殷切的状态。
总的来说,《关雎》以其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手法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赏析-2019年文档
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赏析一、作曲家赵季平简介赵季平,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在音乐创作方面,无论是民族管弦乐、交响乐、影视音乐、还是合唱、戏曲音乐、歌舞剧音乐,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涉及。
赵季平被称为“最具有东方色彩和中国民族特色的作曲家”。
他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功底和创作才华是人类的珍贵财富。
他创作的歌曲《关雎》具有中国传统民族五声调式的艺术特点。
曲调婉转,跌宕起伏,感情热烈,似诉似吟。
多段间奏的运用使歌词间的衔接完美极致,恰到好处,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二、艺术歌曲《关雎》的作品演唱分析艺术歌曲《关雎》F大调演奏,在曲式结构上采用了三段体(A+B+A)形式来创作,结构工整。
前后部分完全重复,中间展开歌曲的高潮部分。
歌曲的过门部分、引子独具艺术特色,采用五声音阶,一高一低的两句,似乎在倾诉表达内心的激动,每句最后使用的装饰音突出了古代音乐的特点。
一个小的转折后旋律采用两个八度来形容内心的起伏和不平静,之后旋律开始平稳过渡,由高到低来缓和,完全进入一种安宁静谧的意境,用两个小节的装饰音来延续,之后采用颤音进入到歌曲的A部。
A部有两句来完成,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节奏上比较平稳,旋律也没有太大的起伏,作者意图似乎是要说出来,用来引出下句的主题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两个名词后面分别紧跟着两个八分休止符,突出强调这两种气质的女子是年轻男子爱慕追求的对象;后句中“君子好逑”的“好”(hao 四声)字用由低及高的八度来加强渲染男子追求的迫切心情。
“逑”字是整首歌曲的中心,整首诗歌都在表达年轻男子对美貌女子的追求心情过程,从深切的思念爱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小间奏过后,“层次荇菜,左右流之”是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河边上生长之物来睹物思情。
旋律节奏较上句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但在演唱上要求歌者感情更充沛,表现力更丰富。
歌曲B段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来突出结构无论在节奏、旋律、织体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来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之情。
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
古诗词歌曲《关雎》宋祖英版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传统诗词、现代音乐之美和表演艺术美学的紧密融合,使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并且具有现代性的美学精神,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经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赵季平配曲之后,诞生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
本文从古诗词歌曲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宋祖英演唱版《关雎》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
关键词:《关雎》;艺术特征;演唱分析一、古诗词歌曲概述(一)古诗词歌曲的概念界定我国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诗词歌曲堪称为经典,不仅是因为他给听众带来了一种古典音乐美,还有就是古诗词歌曲将古诗词的美和传统音乐的美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
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古诗词为创作主体,另一种是在古诗词的基础上,加入了音乐的元素,这样创造出来的歌曲更加新颖,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典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在历史是早就存在过的。
古典诗词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格律,具有可吟可唱的特性,再结合其词语中的优美意境,更是与中国的传统音乐融合得恰到好处。
这是古典诗词歌曲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
回顾历史,古诗词歌曲由于带有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特点,因此其欣赏者多是身份高贵之人,因此其受众面比较有限,这也为古诗词音乐蒙上了一层超然洒脱的面纱。
(二)古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按照诗与乐、吟与唱的关系,古代诗词歌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一体阶段、分离阶段以及相融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一体阶段。
这里的一体指的是以“诗乐舞”形式展现出来的古诗词歌曲。
《诗经》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是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所代表的是不同阶级人们的生活情况,《风》主要针对的是民歌,《雅》的内容大多数是上层阶级宴会时演奏的歌曲,但是也有一少部分民歌。
《颂》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统治阶级来写的。
虽然三个部分所针对的阶级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歌曲都朗朗上口,节奏欢快,很容易被演唱出来,而且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具有传承历史的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关雎》是一首古老的中华民族音乐作品,年代久远,源远流长,曾经被称为“乐府之始”,被誉为“华夏民族文化瑰宝”。
自古以来一直广泛流传,被中国古代各个王朝所推崇,并广泛地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传唱和传承。
近年来,《关雎》这首乐曲被许多音乐人和歌唱家重新深入挖掘和演绎,诠释出了不同的音乐感悟和人生态度。
下面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经典版本进行分析和评述,希望能够更好地展示《关雎》这首华夏传统艺术之美。
首先,《关雎》这首古典名曲,在音乐语言上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文化特征。
其音乐语言给人们展示了那个古时代的音乐风貌,曲调曲式丰富多样、韵律优美流畅、音符节奏匀称平衡,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感的古乐佳品。
而这首歌还具备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作为“乐府之始”的代表作,它所体现的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精髓和历史传承。
在演唱《关雎》这首艺术歌曲时,歌唱家不仅需要理解其音乐语言的内涵,还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化、音乐风貌和审美情趣有深入的了解和领悟。
其次,各个版本的演唱者,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去唱出《关雎》这首伟大的艺术之作,让人耳目一新,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情感和文化传承。
比如,富有爆发力和张力的刘若英版本,具有很强的新时代气息和风格特征,她的演唱展现出了一种宛如大自然的充盈力量和文化内涵,并融合了当代女性的独立自主精神。
而梁静茹的演唱则更加注重氛围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她的嗓音充满了慵懒的委婉,让人感受到一种怀旧的情感和文化古韵。
而周深的演唱则揭示出了一种古典的气质和意境,他的嗓音充满了绵长而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雅俗共赏的魅力和艺术之美。
总之,无论是刘若英、梁静茹还是周深等歌唱家,都在各自的音乐领域里,将《关雎》这首古典名曲演绎得非常出色,将音乐语言和文化内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他们在自己的音乐表达中,传递了自己对属于华夏民族的音乐艺术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让人们沉浸在音乐之海中,陶冶了精神,增长了智慧。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音韵特色及意境塑造探微
12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4/ 0147节至尾声)节奏轻快,娓娓道来,该曲节奏自由舒缓,每句结尾均节奏缓慢,长音抒情,且同文字融合,仿佛是对这段美好爱情的温馨回忆,将思绪又带回了河边初见的美好。
该曲旋律优美自由,音调高低错落有致,若倾诉者心中泛起的涟漪,形象地刻画了窈窕淑女娇羞的状态和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着急,展现了男子坚持不懈最终抱得美人归的爱情故事,使昔日淳朴人文情怀得到充分展现。
歌曲呈现出了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创作特色,展现了古诗词的美感及真实感。
(二)直抒胸臆的歌曲内涵《关雎》的意境不同于《长相知》,《长相知》的叙述视角为女子,表达的是女子对男子的思恋爱慕之意,含蓄而委婉。
而《关雎》的叙述则为第三者视角或男子角度,用词优美,但直抒胸臆,表达较为直白。
由“关关雎鸠”至“寤寐求之”中,“雎鸠”为鸟,雄鸟为雎,雌鸟为鸠;“关关”为拟声词。
意为雌雄鸟呼应相鸣。
而“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求为动词,表达了想追求到该女子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歌情绪一致,排仗工整。
而后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表达了作者为追求不到梦中之人而忧心忡忡辗转难眠的状态。
“琴瑟友人”中的友为使动词,表达了叙述者渴望与此女子成为其琴瑟般的朋友;而“钟鼓乐之”则是演奏钟鼓以使该女子开心。
由此《关雎》通篇歌词来看,叙述者的情感内涵较为直接和明显,将其向往此“窈窕淑女”以及与她有关的种种美好幻想和向往进行了充分展现,诗歌情绪统一,文字优美华丽,且遐想无限。
二、《关雎》的音韵特色(一)音与声的和谐统一在音韵学中,句尾押韵为声韵,声调及韵律的和谐为音韵,但音韵主要是以声调及韵母的变化来实现。
在声乐中,韵就是声调,而在诗词中,韵指的是押韵[1]。
而对于《关雎》这一古典诗歌来说,对演唱者的要求则较高,也就是说,其声韵及音韵都不太好把握。
但从《关雎》创作的整体风格来看,其现代旋律感较强,若要展现出古人的创作韵味,则必须以古曲吟唱的方式来演绎,也需要演唱者具有通透甜美的音色及歌唱时的戏剧张力方能很好地演唱此曲。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艺术歌曲《关雎》是中国古代的一首诗歌,被许多音乐家翻译并创作了不同的版本。
它不仅在中国古典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成为现代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关雎》的演唱分析进行探讨,探讨不同版本的演唱方式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我们可以从古典音乐的角度来分析《关雎》的演唱。
在传统古典音乐中,演唱《关雎》的曲调通常较为悠扬舒缓,歌词的表达力和情感表达成为了音乐的重要一部分。
著名音乐家施肩吾曾经创作过一首《关雎》,他的演唱方式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来传达诗歌所表达的哀怨和伤感。
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姚玉斌在他的《古琴印象之《关雎》》中也将《关雎》演绎得深情缱绻,悲怆动人。
这种演唱方式通过音乐来传递歌词所表达的感情,带给听众深沉的情感体验。
现代音乐也将《关雎》进行了创新,加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和个人情感。
著名歌手梁静茹在她的专辑《梦醒了》中翻唱了《关雎》,将传统的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风格相结合,用她独特的声音和表达方式演绎了这首古典诗歌。
梁静茹的演唱方式更加注重声音的表达和个人情感的融入,她在演唱中加入了更多的变化和情感的跌宕起伏,使得歌曲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与情感需求。
除了以上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还有许多其他的音乐家和歌手对《关雎》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和演唱。
他们或是强调情感的表达,或是突出曲调的美感,抑或是加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和变化。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反映了不同音乐家对于《关雎》的情感理解和音乐创作能力,使得这首古典诗歌在不同音乐风格中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传播。
在对《关雎》的演唱分析中,我们还可以深入探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关雎》是中国古代《诗经》中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春秋时期关陵群妇哀歌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于战争的哀悼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歌抒发了妇女们在战争中失去丈夫和父兄的悲伤与无助,以及对于和平和家园的渴望。
在演唱《关雎》时,歌手除了要注重音乐的表达之外,还应该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准确地传达出来。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
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关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引言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经典的诗词融入到歌曲中,通过音乐的表达形式传达出对诗意的诠释。
《关雎》作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宋玉的作品,被众多音乐人及歌手演绎为艺术歌曲,深受人们喜爱。
针对这一诗文音乐结合的形式,有必要对《关雎》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曲调特点、演唱技巧、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挖掘其艺术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关雎》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探讨,为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提供研究参考。
1.2 研究意义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关雎》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提升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绎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研究《关雎》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拓展现代音乐表演的创新路径,丰富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对《关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力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音乐创作的文化脉络和审美趣味,拓展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对《关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艺术价值,对于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关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历史背景《关雎》是中国古代的一首著名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五绝之首。
该诗的作者是中国先秦诗人宋玉,他生活在约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3年左右。
宋玉是楚国的人,楚国位于今天湖北省一带。
他在当时被誉为楚国第一诗人,是楚辞的代表人物之一。
《关雎》是宋玉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当时楚国一位美丽少女的悲哀遭遇。
据传说,这位少女是楚国国君的庶女,被国君所宠爱,却因为国事纷乱而被迫远嫁他国,最终离别情郎,心碎而亡。
《关雎》通过描绘这位少女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乱和人命悲剧的忧虑和感叹,具有深刻的思想含义。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艺术歌曲《关雎》是一首古代诗词改编的现代音乐作品,其歌词选自《诗经·关雎》,曲调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是一首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艺术作品。
在《关雎》的演唱中,歌手需要准确把握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分析《关雎》的演唱特点、情感表达和表现手法,探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来分析《关雎》的演唱特点。
这首歌的曲调是以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为基础,同时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使整体音乐风格既古典又现代。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需要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将歌词与音乐完美结合,使歌曲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独特的音乐韵味。
歌手还需要注意语言发音和情感表达,使歌曲在演唱中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让我们来分析《关雎》的情感表达。
这首歌选自《诗经·关雎》,歌词中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感,表现了古代诗人对爱情的思念和感怀。
在演唱中,歌手需要通过发声技巧和情感表达,准确传达歌词所蕴含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歌曲中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歌手还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使演唱更具个性和魅力,从而赢得听众的共鸣和喜爱。
让我们来分析《关雎》的表现手法。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应该根据歌词的情感变化,灵活运用发声技巧和表现手法,使歌曲的情感层次丰富多变。
在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和音乐的节奏变化,可以通过歌手的音色和情感表达来准确传达出来。
歌手还可以通过歌曲中的细节表现和情感渲染,使整体演唱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从而带动听众情感,并产生共鸣。
《关雎》是一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音乐元素的艺术歌曲,其演唱需要歌手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对曲调、情感和表现手法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关雎》这首艺术歌曲的演唱要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验这首美妙的音乐作品。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分析
《关雎》是一首中国古代的艺术歌曲,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受到许多音乐家和歌手的喜爱和演唱。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逝去的爱情的思念和追忆之情。
歌曲的旋律充满了古代音乐的韵味。
它采用了传统的五声音阶,曲调悠扬而婉转,充满了古典美。
整个曲调流畅优美,旋律起伏有致,让人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古代氛围。
歌曲中还运用了许多传统乐器的演奏,如古箏、琵琶等,为整个歌曲增添了独特的音乐色彩。
歌曲的演唱方式极具技巧和表现力。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声音和情感,以此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他们通过运用适当的颤音、滑音和呼吸技巧,质朴而真挚地演唱出了歌曲中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他们通过音色的变换和调音的把握,创造出了歌曲的独特韵味,并将歌曲中的诗意情感完美地传达给听众。
歌曲的歌词也是其演唱的重要一环。
《关雎》的歌词描述了一个对逝去的爱情的忠诚和怀念之情。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准确的发音和感情的投入,将词意清晰地传达给听众,使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歌词中使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词句,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些词句使整个歌曲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性。
艺术歌曲《关雎》的演唱通过旋律、表现和歌词等方面的运用,将歌曲中独特的情感和韵味完美地传达给听众。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也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首歌曲一直以来都备受音乐家和歌手的推崇和演唱,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经典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吟诵特征
“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特殊音乐题材,在我国专业声乐教育及演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音乐美主要是通过其语言本身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和押韵来实现的。
本文挑选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作为分析对象。
以古诗词的吟诵特征为立足点,结合字词的平仄韵律与声乐演唱技巧,探索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吟诵特征对其演唱方式和意境表达的影响。
一、诗词背景
《国风周南关雎》又名《诗经周南关雎》、《周南关雎》,创作于周代。
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国风”的第一篇。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位置。
《论语》多次提及《诗经》,但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可见其特殊地位。
《关雎》是一首歌颂爱情的抒情歌,久传民间;显示了当时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方式。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的“兴”。
诗词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叠韵(窈窕)、双声(参差)、既叠韵又双声(辗转)等形容词的运用和不入韵的“之”――虚字脚,而以虚字脚前一字为韵,韵脚参差变化;配合对后世七律、七绝影响最
大的首句韵式,使得本篇堪称中国古代韵律诗的开山之作。
全诗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诗词形象十分生动活泼,颇有画面感。
二、《关雎》的音乐风格
《关雎》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谱曲所作。
赵季平,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赵季平的音乐创作以弘扬民族风格创作最为突出。
他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和创作才华,被称为“最具有东方色彩和中国民族特色的作曲家”。
赵季平在《关雎》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很好地展现了他的音乐理念和风格取向――将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
体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既古典也现代、既热烈又婉约,是现代歌曲创作技法和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
《关雎》曲调婉转、清丽优美、情意绵绵、似诉似吟;运用的是典型的羽调式风格,以再现的三部曲式与诗词章句相契合。
诗词各章之间流畅衔接,情感表达恰到好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歌曲《关雎》中诗词吟诵特征的体现
艺术歌曲《关雎》在音乐创作上多离不开诗词本体,离不开诗词吟诵的习惯。
全曲的旋律,几乎是一字一音,旋律古朴自然、感情真挚;从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旋律与语音声调就结合得十分密切。
歌曲中段,诗词的韵脚,如“流”、“友”、“d”、“乐”虽参差变化,但都为双音、时值为一拍,旋律走向由低往高,较为着重地突出了韵脚。
旋律创作的方式与诗词用韵十分吻合,可谓自然流畅,古韵流转。
在诗词情境上,情感在各章之间流转变化,旋律随诗词情境或悲或喜、高低起伏;钢琴伴奏在不同情感下的创作也有所不同。
第一乐部娓娓道来,略有所思;不急不缓,静谧而优美,第二乐部求而不得,心怀惆怅;旋律刻画了纷乱如麻的思绪,第三乐部求而得之,欣喜若狂;伴奏速度比之第一乐部要快一倍,不停推动着旋律的流动,很好地渲染了情感,烘托了诗词情境。
全曲音乐缠绵悱恻、情感丰富、一唱三叹。
四、吟诵特征在《关雎》演唱中的具体运用
《关雎》的音乐风格与诗词的吟诵特点联系密切;因而,在演唱时,也要注意诗词的吟诵特点。
以诗词的吟诵风格为立足点,细致体会诗词音韵格律和情感意境,严格地以字行腔,似吟似唱地演唱作品。
演唱作品用的气息要求很宽,似吟诵诗词一般“一唱三叹”,气息要很讲究。
第二点是语言,咬字有一些部分有吟唱的感觉,吟唱就是对吐字、行腔处理要十分规范和细腻,需要很强的功底。
1.初步确定节奏点的字,在吟诵时要略拖长时值,在演唱时也须注意诗词的节奏点。
如歌曲首句“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均为八分音符,在考虑诗词的吟诵性和古典韵味,在演唱时,在节奏点的平声字上可以做适当拖长的变化。
(适当,是只符合诗词吟诵习惯的节奏和时值)
2.诗词吟唱时,依字行腔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影响巨大。
古典诗词语言精炼优美,要求字正腔A、吐字清晰,这是完整表达诗词意境的基础和前提,万不可马虎处理。
《关雎》又是结合语音声调创作的古诗词艺术作品,在吐字行腔上就要更加注重字音的音高走向。
不同音高的字组合成一段高低起伏的旋律,即吟诵的腔调。
要演唱好作品,就要严格把握好诗词吟诵的腔调。
在演唱作品时,如“窕”、“逑”、“流”、“得”按字音走向,在演唱时加短促的前倚音(类比于第二声调“56”)做润腔处理,能使诗词字义更清晰明确,且富有古典诗词吟诵的韵味。
3.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
而且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
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诗词的节奏性,作品的音乐旋律也与之契合,在韵脚处多以拉长了旋律音值。
因而,在演唱作品时,如“采”、“友”、“d”、“乐”这些字本就属于情绪激动且饱满的第二乐部,在情感推动下,更要注意突出韵脚,注意放宽韵母声线,做渐强处理,这样才能使歌曲旋律跌宕起伏,饱含情意。
诗词中虚字脚“之”字是《诗经》区别于其他诗词体裁的重要特点之一,“之”字演唱处理也理应有所不同。
需要融入戏曲的韵味以及戏曲的行腔艺术。
五、结语
演唱这首作品,不能单纯局限于技术上的处理,甚至也不能单纯只看到音乐风格处理和情感表达。
演唱时要结合诗词最为突出的吟诵特征,对诗词音韵和情感进行具象化处理。
正如赵季平先生所说:“并不是一两件民族乐器就是民族风格,民族风格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来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
他曾提出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时,将传统戏曲行腔归韵融入进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
古诗词艺术歌曲有别于其他歌曲形式,它融合了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语言、文学、音乐、戏曲等等。
演唱者们在演唱《关雎》这首作品时,要能将美声、戏曲和民族的唱法糅在一起,把诗经古老的内涵和新时期的创作融为一体,带给人们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全新体验。
作者简介:彭芳,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师从贺吉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