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说课稿

说教材:

我上的这节课是苏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例1提供了两个稍复杂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其面积是否相等。教材引导学生将它们转化成长方形再作比较,从而初步体验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化繁为简的作用。教材又引导学生回忆运用转化策略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从而将以往运用的一些数学方法上升到策略的高度,以增强策略意识。“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3题分别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加以解决,从而深化策略的认识,提高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说教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说学法: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同伴互助法: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不同的发展。

说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说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说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说教学流程:

一、交流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确定转化策略

1.课件出示两个图形,先让学生猜一猜,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然后再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由于两个图形不能直接计算出面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比较。(这里本来是要让学生去操作一下的,就是先把方格线补画完整,然后再去数格子,从而分别计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但出于时间关系,就没有这样做,我觉得就算没有亲自去数,学生也会知道这种方法不简便)

当然,也会学生提出“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以后再计算”的方法。这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然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从而让学生清楚转化的依据。说完以后借机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1.接下来,就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怎么样把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思考好了以后再他们在小组里交流,并结合手里的题单说一说转化的方法,这样尽量避免学生不动脑筋的现象出现。

2.交流、汇报。

这里我设计的是让学生上讲台来说,我用多媒体配合演示,说得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给与补充,这样让学生更加清楚转化的过程。

学生汇报完了以后追问:在2副图变化的过程中,它们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明白转化后的两个长方形分别和原来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这样一来,学生不通过计算,就能直接看出原来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3.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学生的回答,让他们明白,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来解决。板书:化繁为简。

三、回顾旧知,进一步感受“转化”的价值

1.教师提问:其实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呢?

2.指名回答,生可能会说:1.推导三角形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2.推导梯形时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3.推导圆面积时,把圆面积转化成长方形。4.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5.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等等。6.推导圆柱的体积时,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在这里,学生有说不完整的,教师或者学生补充一下,然后有选择性利用课件演示。

学生说完以后教师提问: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把新的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板书:化未知为已知。

3.小结:转化是一种常用的,也是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问:今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出:看看这个问题和旧知识的联系,然后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或者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提供了有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材料。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经验的关联程度越深,就越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已有的认识经验的激活程度越高,越容易实现新知识的个性化学习。

四、解决问题,运用“转化”

1.教学“试一试”,体验“数与代数领域”的转化。

出示题目,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充分观察这道算式。然后提问:你会怎样计算这道题目?

学生通常情况下都会通分以后再计算。在学生说这种方法以后马上让学生计算,目的是和后面转化以后的算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学生算完以后,教师再出示“试一试”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更简单的方法,再一次体会转化策略的优越性。然后再次基础上拓展一下。

最后教师说明: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有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2.课件出示练一练1(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单?

(2)同桌交流各自的思考方法。

(3)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检查作业情况。

(4)全班交流,指名口答时。教师课件演示线段的移动。强调把第二幅图转化成长方形后,周长不变。

3.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第二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样转化的?

(2)全班交流课件演示转化方法。(允许有不同的思路)

4.课件出示课本74页第3题,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学生独立读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1米指的是哪段距离?

(2)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差。

(3)全班交流,课件演示转化过程。

这一环节的设计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有序地组织练习,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通过提问、交流,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实现,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的功能也在此环节中得以充分发挥,数字转化为图形或曲线转化为直线,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头、脑、眼、口、手并用,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五、课堂总结,深化“转化”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转化可以化繁为简,化新为旧,在我们解决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一般可以想办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已经学过的问题,(完成板书),把未知的转化问已知的。“转化”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换个角度想问题;生活中,也常常需要换个角度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