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作业题)
第三章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之一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三、幼儿的情绪调控
情绪调控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监控、评价和改变。
通常,将个体情绪调控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适应性调控。第二类:功能性调控。第三类:特征性调控。
第三,具体情境的作用。儿童情绪的调控,不仅是儿童个人的单独行为,更重要的是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同伴的影响
在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通过协调、争执、妥协、服从等活动,逐步学会通过适当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教师的影响
幼儿教师不仅是幼保育和教养的管理者,还是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管理者。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叫是可用认知策略、行为策略和情策略来帮助幼儿提高情感的能力。
(一)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和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4.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
第一种是建构性策略
第二种是回避性策略
第三种是破坏策略
情绪掩蔽受两种因素的驱动:
第一种是规则驱动的掩蔽
第二种是情境驱动的掩蔽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一)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二)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情绪和情感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什么是焦虑?焦虑只是一种朦胧的,游移的,不确定的心神不定。
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幼儿对陌生人的警觉反应。
第三, 情绪策略 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暖、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围,及时光柱幼儿的情绪变化并进行情感上的安慰、支持或教育。 成人不但要让幼儿在满足生理需要时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而且更应该注意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社会性需要。
幼儿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1-11章)??????——适用于姚梅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一、填空题: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 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3、观察法的基本形式有??????? 、??????? 、??????? 、??????? 。
4、幼儿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 ??????????、????????????? 、???????????? 、?????????????? 、????????????? 等几种。
二、名词解释:1、? 教育?2、? 幼儿教育3、? 观察法?三、问答题:1、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3、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4、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一、填空题: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 和???????????? 。
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 ;一是???????????? 。
3、幼儿个性的差异主要通过????????????? 、????????????? 、????????????? 等方面体现出来。
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 等方面。
5、在幼儿思维个体发展过程中,??????????? 、??????????? 、??????????? 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思维。
6、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发展是按照??????????? 和??????????? 法则来进行的。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辅导: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一、幼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一)原始的情绪反应1.本能的情绪反应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儿童出生后就有情绪。
初生的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倾向认为,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不学就会的,天生的。
儿童先天就有情绪反应。
这种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2.原始情绪的种类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
华生还详细描述了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
当婴儿安静地躺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
例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准其活动,婴儿会发怒,他会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
例如,抚摸孩子的皮肤,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展开手指、脚趾。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是笼统的,还没有分化。
有些人认为新生儿的原始情绪只能区分为愉快和不愉快,所谓愉快,仅是“不是不愉快”的表现而已。
(二)情绪的分化婴儿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情绪的逐渐分化,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的: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情绪。
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理论。
他认为: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l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
2.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泛化阶段(0—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
第三章第三节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一、填空题1.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与——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相联系,——成为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2.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
3.在三岁前,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中,——是否得到满足是主要动因,3-4岁幼儿处于过渡阶段,在——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幼儿情绪产生的社会性动因不仅包括——而且还包括——。
5.婴儿表情的社会化,集中表现在对——,尤其是对——表情的呼应上。
6.二岁孩子能正确辨别面部表情,并能谈论与——有关的话题,4-5岁的幼儿能正确的判断产生各种基本情绪的——。
7.幼儿对表情的识别和对情绪的理解,受到——的制约。
8.——是幼儿学会运用表情的主要途径,儿童的——也是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
9.——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幼儿会——,即出现幽默感的萌芽。
10.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11.婴儿看到别的孩子哭或笑,自己也会跟着哭或笑,这就是所谓的“”也称——。
12.移情有助于儿童形成——,是婴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也是——活动产出和发展的基础。
13.小班幼儿的道德主要指向——往往由——而引起的。
14.中班幼儿告状。
由——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15.情绪调控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和——。
16.——的发展,是幼儿情绪发展的核心,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高级阶段。
17.在幼儿园里——策略采用最为常见,在年龄稍大的幼儿中,——开始出现,标志着幼儿社会化的进步——意为着情绪调控失败。
18.人们采用某种策略,使外部的情绪表现与内心情绪体验并不一致,这就叫——,它受到两种因素驱动,一种是——的掩蔽,一种是——驱动的掩蔽。
19.——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幼儿的同伴交往也是理解情绪表达规则的学校。
20.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和——的实施者,也是情绪情感的管理者。
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2
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方法
1. 父母情绪表达的方式和特点,为幼儿的情 绪表达提供了最初的范型; 2. 幼儿的同伴交往,是理解情绪表达规则的 学校; 3. 国度文化对于幼儿的情绪掩蔽也有着一定 的影响。
二、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一)父母的影响 (二)同伴的影响 (三)教师的影响
(一)父母的影响因素
情绪调控的手段
1. 建构性策略:利用建设性建议改变紧张的关系与 环境;
• 一次中班学生正准备户外活动,忽然下起了雨, 不能出去 玩了。教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对孩子们说,“你们好像很失 望。”孩子们说,“是的。”教师说,“下雨了,我们不能去玩. 等雨停了我们再去,好么?”孩子们说,“行!”孩子们遇到挫 折时,总喜欢找些借口表示不满,而今天由于有了老师的引 导就化解了幼儿不快的情绪。
案例三
• 朋朋小朋友生气的向老师告状:妞妞打我了.老师 一了解,原来是妞妞拿着注射器到娃娃家给告状的 幼儿‘打了一针’.老师马上对这件事做出了积极 的反应:“哦,妞妞医生今天上门服务,来为娃娃家的 娃娃打预防针来了.”听老师这麽一说,朋朋消了气, 又和小朋友在娃娃家高兴的做游戏了.当幼儿遇到 不愉快的事情时,教师应善于引导他们发现事情中 隐含的积极因素,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 绪.引导幼儿积极乐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善于发现 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能用积极的方式 评价他人,看待他们所做的事情.(积极行为策略)
• 幼儿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幼 儿情绪的易激动性(易于爆发激情)、易感性 (情绪易于为周围事物所左右)和易表现性(内 心体验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 • 情绪调控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不 一定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发展更多是教育培养、 教育环境影响的结果。 • 情绪调控同知识系统与认知能力一样,是种必须 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而它的学习又 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 验、理解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情感 经验的积累。所以,从教育途径上,应更多地考 虑周围情境的氛围以及整个教育方式的自然性。
(完整版)学前儿童言语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练习题
(完整版)学前儿童言语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练习题1、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A 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B 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C 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D 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2、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句的时间一般是()A 0.5岁—1岁B 1岁—1.5岁C 1.5岁—2岁D 2岁—3岁3、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是()A 3岁—4岁B 4岁—5岁C 5岁—6岁D 6岁—7岁4、布里奇斯认为3个月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A 快乐和愤怒B 快乐和厌恶C 快乐和恐惧D 快乐和痛苦5、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会慢慢自己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A 转移法B 自我说服法C 反思法D 冷却法6、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A 2种B 3 种C 4种D 5种7、幼儿看到故事书种的“坏人”,常会把他抠掉,这说明了幼儿情绪的()A 丰富化B 深刻化C 稳定性D 冲动性8、儿童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是()A 0个月—6个月B 6个月—12个月C 1岁—1.5岁D 1.5岁—2岁9、有经验的老师和妈妈对孩子不良情绪的表现,不是简单的批评和训斥,而是让孩子自己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这种教育孩子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是()A 想象法B 自我说服法C 反思法D 冷却法10、原始情绪的种类有()A 怕、怒、爱B 恐惧、惊奇、喜悦C 怕、乐、爱D 痛苦、愉快、厌恶11、1岁半---2岁半的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A 电报句B 单词句C 多词句D 复合句12、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口语的发展B 书面语的发展C 阅读的发展D 书写的发展13、婴儿睡眠中自然出现的笑,应属于()A 诱发性的笑B 自发性的笑C 无差别的笑D 有差别的笑14、儿童出现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年龄是在()A 1岁左右B 2岁左右C 3岁左右D 4岁左右15、在幼小儿童身上,喜与怒、哀与乐等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30*3分)1.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2.(2013年上)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3.(2018年上)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A.羞愧B.伤心C.害怕D.生气4.婴儿出生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
这种微笑称为()。
A.生理性微笑B.自然微笑C.社会性微笑D.本能微笑5.(2016年下)婴幼儿的“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A.3~6个月B.6~12个月C.1~2岁D.2~3岁6.(2013年上)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控幼儿激动的情绪()。
A.安抚B.转移注意C.冷处理D.斥责7.下列现象属于情绪的是()。
A.看到美味佳肴会让人产生愉快的体验B.解答出一道难题感到满足C.撒谎后心里感到不安D.游历美好山川时让人心生美感8.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情感B.情绪C.心境D.应激9.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三种,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情绪状态划分的是()。
A.心境B.应激C.愤怒D.激情10.( )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持续的时间较长。
A.心境B.激情C.应激D.道德感11.“暴跳如雷、浑身战栗”说的是()。
A.心情B.激情C.应激D.心境12.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激情B.理智感C.应激D.心境13.下列不属于人类基本情感种类的是()。
A.道德感B.归属感C.美感D.理智感14.儿童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受到乘客的赞扬而产生的情感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集体主义感15.明明每天都有好多问题要问,有时还乱拆卸物品,妈妈很是烦恼,称他为“问题大王”和“破坏分子”其实,明明的行为是儿童好奇心、探究欲的正常表现,是其()发展的体现,成人应科学评价、正面引导和积极对待。
心理学试题 情感部分论述题大全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论述题及答题要点1、某某三岁了,今年该上幼儿园了,三天后就学会跟老师说“再见”,一个周以后才学会跟老师说“早上好”。
问:(1)其重要原因是什么?(2)情绪和情感还有那些作用。
答:(1)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2)a、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c、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2、某某小朋友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爸爸妈妈经常关心、尊重该幼儿,鼓励她自己动手,主动和其他小朋友玩。
她在幼儿园里活泼开朗、自信。
敢于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能主动回答问题。
某某儿童是个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在幼儿园里孤僻、胆怯。
问:(1)以上现象说明什么对性格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什么作用?)(2)除此之外情绪情感还有哪些作用。
答:(1)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2)a、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b、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c、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聂玲是个喜欢小动物的孩子,经常去接近小动物,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很多关于小动物的知识。
能说出许多小动物的突出特点,喜欢吃的食物,爱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叫声。
问:(1)以上材料体现了情绪情感的什么作用?(2)情绪情感还有哪些作用?答:(1)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2)a、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b、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c、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4、琪琪三岁了,今年刚入幼儿园,有一天入园以后,幼儿园老师给妈妈打电话说:“小琪琪发烧,肚子疼。
”妈妈说:“早上还好好的。
”请问:(1)这是什么现象?(2)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怎么办?答:(1)分离焦虑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
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常常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
(2)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主动关心处于分离焦虑中的幼儿,用游戏和集体活动将他们从分离焦虑中吸引出来。
5、幼儿园小朋友某某,入园半小时以后,表现出无助的样子,表情迟钝,不理睬别人。
心理学试题(情感部分带答案).doc
幼儿心理学试题(情绪情感部分)100分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1、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B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情感比情绪发生早B.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C.情感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D.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3、下列属于体势表情的是(A )A.趾高气扬B.咬牙切齿C.眉开眼笑D.目瞪口呆4、( D )左右,婴儿出现有分辨的微笑,是婴儿只对亲近的人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A.1个月B.2个月C.3岁D.4个月5、幼儿在玩智力游戏时,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否则就会不高兴,这表现了幼儿的( C )A.实践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6、“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一种与(C )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A.思维B.注意C.记忆D.感觉7、幼儿对表情的识别和情绪的理解,受到( A )的制约。
A.认知水平B.气质C.性格D.个性特点8、幼儿学会运用表情的主要途径是( D )A.语言学习B.游戏C.操作练习D.观察学习9、两三岁的幼儿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会产生怕蛇、怕黑等情绪,这些是和( C )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10、受到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或焦虑属于与( A )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A.自我意识B.记忆C.想象D.思维11、幼儿从成人的表扬或批评中得到相应的情感,成人责备他就不高兴,这是儿童的( A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实践感12、人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B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实践感13、幼儿情绪发展的核心是( D )A.情绪稳定B.情绪外显C.情绪内因D.情绪调控14、为了调控一种情绪,就需要激发和调动另一个活动,而且情绪调控不可避免地涉及生理的、认知的、行为的诸方面。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答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答案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幼儿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学科。
它关注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和教育需求,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针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给予解答,以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幼儿心理发展1. 幼儿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幼儿期主要特点包括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快速进展,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意识的形成等。
此外,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方式也呈现出特殊的特点,如以感官为主导、无法进行逻辑思维等。
2. 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情绪管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态度,有效处理情绪冲突,并逐渐掌握自我调节的能力。
这对于幼儿的学习、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
第二章:认知发展1. 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哪些阶段?答: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幼儿在感知运动阶段通过感觉和运动探索世界,逐渐建立起感知和运动之间的联系。
在后续阶段中,幼儿逐渐具备了思维的能力和操作符号的能力,形成了一系列认知策略。
2. 幼儿认知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什么?答:在幼儿的认知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包括目标导向行为、符号使用和概念形成等。
目标导向行为指幼儿能够从一般的情境中提取出规律并应用于其他情境中。
符号使用是指幼儿能够通过符号(如语言、手势)进行交流和思维活动。
概念形成是指幼儿逐渐能够将事物分类和归纳。
第三章:情感与社会发展1. 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性是什么?答:幼儿社会化是培养幼儿社交技能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学会了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社会行为规范,并逐渐建立了自我身份和社会角色认同。
良好的社会化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培养。
2. 幼儿的友谊和同伴关系对其发展有何影响?答:幼儿的友谊和同伴关系对其社会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前心理学幼儿情绪的发展章节测评试题
《学前心理学》幼儿情绪的发展章节测评试题你的姓名:[填空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婴幼儿的行为由最初的生理需求,发展为社会需求。
这体现了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A.社会化(正确答案)B.丰富化.仁自我调节化D.深刻化2.幼儿的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单选题]*A.笑B.爱(正确答案)C.哭D.恐惧3.下列哪-项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单选题]*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归属感(正确答案)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情感体验。
[单选题]*A.美感B.道德感.(正确答案)C.理智感D.热爱感5.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
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单选题]*A.道德感的发展(正确答案)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6.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A.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时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B.婴儿期的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正确答案)7.幼儿看到图画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
这种心理现象是( )。
[单选题]*A.理智感8.道德感(正确答案)C.美感D后尊感8.婴儿最初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2岁左右已经有愉悦、厌恶、愤怒等情绪。
这说明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是( )。
[单选题]*A.从简单到复杂(正确答案)B.从具体到抽象C.从被动到主动D.从零乱到成体系9.小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单选题]*A.道德感B.理智感(正确答案)C.美感D.效能感10.“积极的心态像大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 这是指情绪的( )状态。
[单选题]*八.心境(正确答案)B.激情C.美感D.应激11.小明读完《草原》这篇文章后,心中不禁产生了对草原的美好向住,这属于( ) [单选题]*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正确答案)D.效能感12.婴儿最初的笑是( )。
山东省学前教育春季高考幼儿心理学习题集—王振宇版(部分)——练习题答案创新
2015-11-2,百度文库,做题,自己做,习题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2.心理过程: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接受环境的刺激,在大脑中产生一个反映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心理过程。
3.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
4.情感过程: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5.意志过程:人在活动过程中为实现目标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二、填空1.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最普遍、最熟悉、最真切的现象,但也是最复杂、最深奥、最难以捉摸的现象。
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4.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5心理学将人的心理过程划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类。
6.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属于认知的过程。
7.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是情感过程。
8. 意志过程是人在活动中为实现目标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9.个体的遗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心理活动特点等相互作用,最终整合成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心理学称为个性。
三、选择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B.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C.认知和个性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2.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四、判断1.心理学是了解你在想什么的科学。
(N )2.人人都有心理,因此,人人都是心理学家。
(N )3.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N )4.心理学是从华生开始独立的。
(N )5.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N )6.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Y )7.在认知活动中情感具有调控作用。
2019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习题: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2019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习题: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保教知识》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第三章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单项选择题1.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 )。
A.情绪情感B.动机C.记忆D.性格2.情绪是由独特的( )、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A.客观体验B.主观体验C.情感体验D.态度体验3.( )具有不稳定性,往往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
它有较为明显的外部表现,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咬牙切齿。
A.感情B.情绪C.情感D.个性4.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即( )、悲哀、愤怒和恐惧。
A.失望B.激动C.喜爱D.快乐5.根据情绪的发生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情绪基本形式的是( )。
A.心境B.激情C.愤怒D.应激参考答案1.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了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是以某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2.B【参考解析】情绪和情感都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3.B【参考解析】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和外显性,往往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一旦情境改变,情绪就会很快消失。
同时,情绪有较为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内隐性,即情感不为情境所左右,稳定而持久。
4.D【参考解析】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
5.C【参考解析】根据情绪的发生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形式。
第三单元-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丰富化
1.情绪情感越Leabharlann 越分化,种类不断增加 情绪情感越来越分化, 情绪情感越来越分化
– 新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舒服和不舒服两种情绪 – 逐渐产生高兴、生气、悲伤、喜欢、羡慕…… 逐渐产生高兴、生气、悲伤、喜欢、羡慕 – 幼儿阶段不断产生嫉妒、自豪、友谊、羞愧、责任感 幼儿阶段不断产生嫉妒、自豪、友谊、羞愧、 等
一、丰富化
1.情绪情感越来越分化,种类不断增加 情绪情感越来越分化, 情绪情感越来越分化
– 新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舒服和不舒服两种情绪 – 逐渐产生高兴、生气、悲伤、喜欢、羡慕…… 逐渐产生高兴、生气、悲伤、喜欢、羡慕 – 幼儿阶段不断产生嫉妒、自豪、友谊、羞愧、责任感 幼儿阶段不断产生嫉妒、自豪、友谊、羞愧、 等
爱与感谢
三、稳定化
• 【思考与讨论 下面两个案例反映出幼儿 思考与讨论】下面两个案例反映出幼儿 思考与讨论 什么样的情绪情感特点? 什么样的情绪情感特点?
– 【例1】当妈妈离开时,3岁的幼儿佳佳哭着要 】当妈妈离开时, 岁的幼儿佳佳哭着要 妈妈,这时,阿姨给佳佳一颗巧克力糖果, 妈妈,这时,阿姨给佳佳一颗巧克力糖果,她 马上不哭了,拿着糖果高兴地吃起来。 马上不哭了,拿着糖果高兴地吃起来。
【案例分析】
• 请结合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分析下面这个案例反 请结合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 映了幼儿什么样的情绪发展特点? 映了幼儿什么样的情绪发展特点?说说老师应如何 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 中班的伟伟吃饭时不乖,老师要他周围的小朋友 中班的伟伟吃饭时不乖, 都不要跟他玩,结果小朋友们真的不再理他, 都不要跟他玩,结果小朋友们真的不再理他,不 论伟伟怎么讨好都不行,伟伟很生气, 论伟伟怎么讨好都不行,伟伟很生气,他趁大家 睡午觉时把小朋友的鞋从窗户扔了出去。 睡午觉时把小朋友的鞋从窗户扔了出去。
学前儿童情绪和意志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一、选择题1.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关的是()A.生理需要B.社会性需要C.社会性适应D.脑成熟2.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的年龄大约是( )A.2岁以后B.3岁以后C.4岁以后D.5岁以后3.儿童情绪的社会化与儿童的社会性需要与以下哪个方面有关()A.社会性交往B.社会性动因C.社会性认知D.社会性适应4.“破涕为笑”在幼儿身上很常见,体现了幼儿情绪()特点A.情绪体验深刻B.情绪不稳定、具有情境性C.情绪易受感染D.情绪内容丰富5.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是()。
A.脑的成熟B.肌肉运动C.生理需要D.社会需要6.儿童情绪的动因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是()。
A.1~2岁B.2~3岁C.3~4岁D.4~5岁7.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是因为()。
A.幼儿独处时感到恐惧B.幼儿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C.幼儿害怕成人不要他D.幼儿离不开成人8.近1岁的婴儿如对他做笑脸,他会笑。
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他会马上哭起来,这是因为()。
A.他已经产生了社会性需要B.他的哭和笑已带有社会意义C.他已能模仿成人的表情D.他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9.幼儿看到故事书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造成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A.幼儿的情绪是完全表露于外的B.幼儿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C.幼儿的情绪已趋稳定D.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10.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11.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12.儿童情绪的内隐性出现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情绪体验的分类是()【多选】
A.积极
B.愉快
C.消极
D.悲伤
2.人类的表情主要有()【多选】
A.面部表情
B.体势表情
C.动作表情
D.言语表情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多选】A.社会化 B.丰富化和深刻化 C.情景化 D.自我调节化
4.幼儿的高级情感包括( ) 【多选】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5.新生儿有三种基本情绪,它们是()
A.怕怒爱
B.痛苦厌恶微笑
C.怕怒喜
D.痛苦悲伤兴趣
6. 幼儿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A.哭恐惧
B.哭焦虑
C.焦虑恐惧
D.焦虑害怕
7. 婴儿产生陌生人焦虑的时间是()
A.6、7个月后
B.4个月后
C.一岁左右
D.10个月后
8. 婴儿出现分辨的微笑的时间是()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9.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除了回避策略和破坏策略,还包括()
A.建构性策略
B.求助策略
C.行为策略
D.破坏策略
二、判断题:
10.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
11.情绪直接驱动儿童、促使儿童去做出某种行为,或抑制某种行为。
()
12.幼儿情绪情感的深刻化首先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
()13.家庭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
()
14.情绪比情感发生得晚。
()
15.情感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绪比较内隐。
()
16. 幼儿的情绪诱因开始以生理性为主,逐渐转化为以社会性为主。
( )
17 . 幼儿的分离焦虑与依恋有关。
( )
18. 幼儿运用表情的能力比理解情绪的能力强。
()
三、概念解释
19.情绪(情感)
20.表情
21.情绪动因
22.情绪调控
23.情绪掩蔽
四、问答题
1. 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2.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3.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