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合肥三模文综历史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扫描版)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ed58a151e79b89680226d1.png)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C D B D A B A B C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A C A D B A C B C A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 B C B D A A A D D C 题号 34 35答案 C B第Ⅱ卷 非选择题36.(22分)(1)巴新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3分)H地区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凉爽。
(3分)(2)莱城港通过公路与中部高地地区相通,港口的腹地范围大,人口多,经济活动规模大,物资的进出口量大;莱城港地处港湾地区面积大,风浪小;港口水深,便于大型船舶的停靠;港区陆域较平坦,便于筑港。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3)地质地形复杂,公路、铁路等陆地交通线修筑难度大,费用高,很多主要城市间缺少公路线连接;巴新地形多山地,主要城市之间公路运输时间长,航空运输速度快;船舶航行速度慢,各岛屿上的主要城市之间交通出行常依赖航空运输。
(每点3分,任答两点得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赞成完善国内路网;莫尔兹比港和莱城是巴新最大的两个城市,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修建公路方便两城市间的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和航空运输相比,可降低两地之间的交通运输成本,和水路运输相比,可节约运输时间);公路沿线地区可凭借便利的交通发展经济。
(4分)不赞成巴新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缺少修建公路的资金;公路沿线山地、河流多,火山、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大;沿线地区属于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丰富,公路建设会破坏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土地属土著部族私有,征用土地难度大。
(4分)文科综合试题答案第1 页(共4页)37.(24分)(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消融快,(3分)融雪速度超过流域内冰川积雪积累速度,冰川积雪面积缩小。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b8ad13c850ad02de804177.png)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第I 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商周时期国君遇到重大问题时需征求“国人”意见,“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而且召公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舆论,可见商周时期依然有原始民主色彩,选项B 不正确;商周时期尚未建立君主专制,选项A 排除;选项C 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阶级矛盾,排除D 。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舆论是一种政权监督方式,把握住商周时期国君与国人的关系,即可解答本题。
误导项是A ,需要对早期政治制度特征熟练掌握。
2.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
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 A.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 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对秦朝灭亡的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多种观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研究视角不同,比如秦亡于暴政是从阶级史观角度得出结论,而秦朝抑制多元文化发扎导致灭亡是从文化史观出发,因此选项C正确;A选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2019安徽合肥高考历史三模】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
![【2019安徽合肥高考历史三模】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2c17114b73f242336c5f8f.png)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
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 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3.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
《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 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
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A. 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B. 传统孝道受到重视C. 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D. 统治政策开明开放4.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
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
这反映了()A. 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B. 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C. 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D. 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5.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
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
这一现象的出现()A. 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 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 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 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6.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
安徽省A10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安徽省A10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814aab3d4d8d15abe234e4c.png)
安徽省A10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悬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家的创始人墨翟熟悉多种手工技巧,精通器械制造,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记载,墨子砍削竹木做成飞鸢使之飞高空,几日不落,还说他曾经顷刻之间削三寸之木制成一个能载六百斤重的轴承。
这说明A. 研究历史需结合特定的环境B. 应审视史料信息的真实性C. 史书不能客观再现历史真相D. 时代愈近历史评价愈客观【答案】B【解析】【详解】在人们心目中,墨子具有高超的手工技巧,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人造木鸢居然能飞几天,这未免过于今张,缺乏科学依据,因此这一记载的可信性大打折扣,故B项正确。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3644fe9ec3d5bbfd0a7469.png)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5.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
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26.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
《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
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27.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
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
这反映了A.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B.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C.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D.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28.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
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
这一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29.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fbed15b4daa58da1114a17.png)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这种变化体现了A. 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________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________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2. 《唐律疏议》规定:来自同一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依该国法律处理;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则依据唐律处理。
这表明《唐律疏议》A. 坚持传统夷夏观念________B. 维护了国家司法主权C. 阻碍中西文化交流________D. 奠定了封建国家立法原则3. 宋孝宗是个围棋爱好者,为此内廷中供养着一名叫做赵鄂的围棋国手。
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
”由此反映出A. 宋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________B. 朝政混乱大权旁落C. 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________D. 外廷权力急剧膨胀4.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问“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
”由此可见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________B. 农村集镇发展迅速C. 农耕文明渐趋衰落________D.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5.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其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其分析的框架B. 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与侵略是其分析的原因C. 中国传统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是其分析的内容D. 现代化被延误导致历史发展停滞是其分析的结论6. 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 shop),特零克帝(drink tea)有鸿孺。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历史三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e85b2e750e2524de5187edd.png)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选择题(★) 1 .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如图文物图片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的是A.B.C.D.(★★) 2 . 贾谊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下列举措符合材料的是A.实行分封制B.颁布推恩令C.实行郡县制D.建立行省制度(★★) 3 .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下列成语与所反映史实对应错误的是A.立木取信——商鞅变法B.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C.焚书坑儒——科举制发展D.人木三分——王羲之书法(★★) 4 . 下列图片所反映主题是A.孝文帝改革B.北方人口南迁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交融(★★)5 . “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土考试为止。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科举制诞生于唐太宗时期B.科举制选拔主要看门第出生C.科举制在中国存在约1300多年D.“八股取士”阻碍了社会进步(★) 6 . 《元史桑哥传》记载:1264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奏请用唐朝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
材料说明A.宣政院设置于唐朝B.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C.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D.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7 . 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吋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
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C.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D.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 8 . 如图是20世纪早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新文化运动B.袁世觊复辟帝制C.二月革命D.武昌起义(★★)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69582aba1aa8114431d9e6.png)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1.1.同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候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这一做法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民族交融C. 强化了人伦秩序D. 发展了小农经济【答案】B【解析】“尊重当地原有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有利于民族之间关系发展,B 正确;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人伦秩序和小农经济均不符合材料主旨,C和D错误。
2.2.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
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A.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B.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D. 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A【解析】材料表格显示对于“海昏侯”的爵号有不同的解释,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A正确;历史叙述可以反映历史事实,B错误;历史事件不因为年代久远就无法考证,C错误;历史的解释不一定能确认历史事实。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4d2910bd64783e08122b2d.png)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 .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 .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 .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
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 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3.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
《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 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
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A. 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B. 传统孝道受到重视C. 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D. 统治政策开明开放4.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
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
这反映了()A. 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B. 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C. 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D. 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5.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
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
这一现象的出现()A. 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 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 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 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6.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wrod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wrod](https://img.taocdn.com/s3/m/7644bb2819e8b8f67d1cb980.png)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j0分钟满分:300分)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 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25.读汉代中等生活水平白耕农年收支表,据此可知、A赋税负担沉重人不敷出B纺织业成为主要创收活动之一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D重农抑商是当时主要经济政策26.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
这表明宋代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n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27.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
这·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28. 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
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
”这可以反映当时.A.官方限制民间办厂B殷本结构较为单一C.社会资金的资本化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29. 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
”他的认识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道路30.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及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3f638581b6bd97f19ea6f.png)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j0分钟满分:300分)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 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25.读汉代中等生活水平白耕农年收支表,据此可知A赋税负担沉重人不敷出B纺织业成为主要创收活动之一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D重农抑商是当时主要经济政策26.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
这表明宋代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n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27.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
这·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28. 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
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
”这可以反映当时A.官方限制民间办厂B殷本结构较为单一C.社会资金的资本化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29. 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
”他的认识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道路30.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f42323a8114431b80dd837.png)
2019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4分)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
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3.(4分)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
《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
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4.(4分)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
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
这反映了()A.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B.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C.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D.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5.(4分)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
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
2019届高三历史3月一模试卷带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3月一模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8609451eb91a37f1115ce8.png)
2019届高三历史3月一模试卷带答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世界各地的垂直农业各具特色。
新加坡的“天空绿蔬”工厂(图1),占地较小,各种蔬菜垂直排设在A字型框架上“轮转生长”,让人们实现城市菜园的梦想。
英国北约克郡的垂直农场(图2),采用水耕栽培和LED照明系统,可全年为本地市场提供新鲜蔬菜。
据此完成1~3题。
24.《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
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25.表2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
这表明当时A.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B.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D.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26.《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高质量检测文综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高质量检测文综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891754b0717fd5370cdc69.png)
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 50分钟总分为:3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 40分〕如下各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栏目o(35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1 40分)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
据此完成1-3题。
l.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A.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2.推测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A.2月至6月 B.4月至8月C.7月至1 1月 D.11月至次年3月3.当美洲王蝶到达加拿大东南部时,当地A.房屋影子全年最长 B.昼长短于米却肯州C.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D.日出晚于米却肯州作物生育期指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如如下图为2000 - 2009年我国局部地区冬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等值线图,完成4 -6题。
4.图示区域冬小麦生育期最长的地区可能位于A.北部 B.北部 C.东部 D.中部5.导致冬小麦播种期早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 B.纬度较低 C.光照充足 D.降水较多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冬小麦A.灌溉需水减少 B.生育期延长C.种植围北扩 D.播种期提前中国援建印度尼西亚的泗水一马都拉大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大桥连接爪哇岛和马都拉岛。
如如下图为爪哇岛和马都拉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500m〕,完成7-9题。
7.从成因上看,M山属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C.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D.断层形成的断块山8.N地1月降水327mm,7月降水22mm,造成1月和7月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1月N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②1月N地受赤道低压北移影响③7月N地受枯燥的东北风影响④7月N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可能遇到A.冷锋过境,风雪交加 B.副高控制,晴热少雨C.台风来袭,狂风暴雨 D.对流强盛,电闪雷鸣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历史24.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
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5.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
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26.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
《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
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27.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
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
这反映了A.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B.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C.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D.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28.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
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
这一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29.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
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
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
”梁启超的这一认识A.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B.缘于戊戌变法的失败C.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绝望D.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30.下图是1945年8月一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31.毛泽东在提到某一条约时说:“(它)巩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一方面使我们能够放手地和较快地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又正在推动着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民主反对战争和压迫的伟大斗争。
”该条约是A.《日内瓦公约》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C.《朝鲜战争协定》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2.希腊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
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成为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B.崇尚武力并热衷殖民扩张C.重视城邦的集体荣誉D.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33.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奢侈的定义、奢侈浪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浪费与经济发展、奢侈浪费与健康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
通过这次讨论,奢侈的含义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
据此可知,这场大讨论A.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B.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C.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D.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34.《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联邦成员仍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
帝国军队也是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和符滕堡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
此外,各邦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等权利。
这一现象A.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B.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C.植根于长期分裂的历史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35.19世纪末,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化、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该作品A.揭露沙皇俄国深刻的社会矛盾B.批判了因循守旧的僵化思想C.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畏惧D.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典型代表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我国古代基层社会在秦汉时期已形成“官、绅、民”三种力量格局。
传统中国社会的乡绅是国家权力体系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是乡村社会的建设者,自觉塑造乡村风俗和承担维持社会治安的责任。
一方面,“家国同构”式的、“国家渗透社会”的古代社会形态形成了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两种力量,即官僚制与乡土秩序。
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力。
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力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
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
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
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材料二英国乡绅的产生得益于为加强王权、巩固中央集权进行的封建制改革。
国王启用乡绅治理地方的目的是强化王权,乡绅与国王、大贵族之间均存在依附关系,但在执行王室政策、法令的同时,自身利益与地方利益使得乡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形成“乡绅自治”。
这是英国传统地方自治的体现,也是近现代英国地方自治的基础。
乡绅对地方治理的影响主要通过担任治安法官来实现,治安、刑事司法、税收等体制都因治安法官权力的逐渐增大而被纳入其中。
由于乡绅是治安法官的主体,担任治安法官成为乡绅发挥地方影响最佳途径,而治安委员会更是乡绅群体议事、处理地方事务的自治机构。
长期以来,乡绅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下院是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维护自身与地方利益的主要阵地。
经过英国19世纪的宪政改革,乡绅在政治上的影响逐渐衰落,但并非被彻底“消灭”,更多的乡绅在英国工商业资本主义发展中转变身份。
——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绅之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乡绅政治的演变趋势。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英两国乡绅之治的共同作用。
(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以下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部分关键词:——据长街《从“关键词”看改革开放40年》等整理从材料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确定一个主题,并就该主题展开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关键词和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立即着手经济法制建设。
他深知,想要快速顺利有效地进行经济法制建设,仅靠自己和农商部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上获得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下取得广大工商界的参与和拥护。
对于国务院,张謇尽量利用机会宣示和解释自己制定经济法规的设想和方案,以争取获得支持和同情。
对于作为法律审核机构的参议院、众议院和法制局,张謇设法沟通,除了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已表示希望两院给予支持外,还在某些重要法规交付审议时,希望参政院和法制局视情况而简化审核程序,尽速审议通过。
对于工商界,张謇尽量兼顾工商业习惯,吸收他们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如不能吸收则给予解释说服。
张謇在制定经济法规时较多地注意到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如《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就是根据清末资政院在全国各商会讨论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上拟订的。
《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经农商部邀请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后而制定。
其他经济法规的制定,也比较广泛地征求了工商界的意见。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经济法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作用。
(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蓬勃兴起。
在反战运动的最初阶段,学生的态度和手段还是比较温和的。
1966年,约翰逊政府下令征召青年学生入伍参战,反征兵运动成为了校园斗争的主题,由于学生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反战运动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许多大学成立了反征兵组织,公开抵制政府的征兵政策。
1968年,学生反战运动达到全盛期,美国青年学生在运动中由激进的抗议走向激烈的反抗,多所大学校园内发生了爆炸和纵火事件。
与此同时,在反战运动中常常伴随着其它运动形式和目标;学生反战组织一度与争取实现黑人权利的激进的“黑豹党”组织合作;在反战运动中,妇女解放运动也得到发展,女学生在反战示威中逐渐认识到争取自身权利的重要性;反战运动也被涂上了反主流文化的色彩,“黑色幽默”代表人物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嬉笑怒骂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反战道理,在反战青年中广为流传。
——摘编自朱光兆、张素青《试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青年学生反战运动的影响。
(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宋朝时期,读书人认为史书“于科举非所急”,多不愿去读。
传统的纪传体史书叙事以人物为主,同一事件分别记在数传或志文之中,前后重复,头绪繁杂,时间概念也不明确。
同时,纪传体叙事既举大端,又备细事,卷快繁重。
当时号称“博览者”也只是读读《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些史学名著,至于三国至隋以及五代历史,大家都是“懵然莫识”。
封建君主日理万机,要他观古知今、以史为鉴,绝非易事。
司马光(1019-1086年)学识渊博,研究遍及经学、小学、诸子学,而尤以史学见称于世。
他用20余年的时间与刘恕、刘效、范祖禹等人完成了《资治通鉴》这部不朽史学名著,标志着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编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奠定了司马光在史学领域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成书之日就受到宋神宗的好评,此后一直倍受历代帝王和学者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