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

合集下载

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思路研究

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思路研究

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思路研究摘要:文章以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为前提,运用产出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得出重庆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要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

关键词:重庆市;产业结构;二元经济;优化思路一、重庆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实证分析(一)产值结构分析从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来看,产业结构布局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变化。

如表1所示。

首先,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基本上没有现代服务业,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体,比重高达70.1%。

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明显被第二产业取代。

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37.8个百分点,比重仍高于第三产业,形成了“二、一、三”的产业结构,且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后的2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更加明显,第三产业突飞猛进,比重逐渐超过第一产业,截止1999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7.2:42:40.8。

重庆市直辖之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2007年有所回升,2009年又一次回落创历史最低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7年第二产业比重过半达50.7%,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仍居后于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

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3:52.8:37.9,基本上形成了“二三一”的局面。

(二)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评价产业结构整体效益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该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该产业的劳动力的比重。

比较劳动生产率愈高,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愈高,经济效益愈好。

重庆市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如表3所示。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重庆市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内地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本研究报告主要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对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优势产业进行分析和评价。

1. 产业结构:重庆市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均衡,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和金融业等。

2. 优势产业:重庆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包括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重庆市拥有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强的汽车制造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产业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势,现代服务业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长势头。

3. 发展趋势:未来,重庆市的产业发展将继续发展向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重庆市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4. 政策支持:为促进重庆市产业发展,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与
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总之,重庆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具备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中心的潜力。

未来,重庆市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产业的扶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引言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内陆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重庆市的经济结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 经济结构现状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制造业是重庆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等行业发展较为迅速。

服务业方面,金融、旅游、物流等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建筑业在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存在的问题尽管重庆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2.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重庆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制造业。

虽然制造业是重庆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需要,重庆市需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

2.2 人力资源短缺重庆市在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短缺问题。

虽然重庆市在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人才储备仍然不足,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发展潜力。

2.3 发展不平衡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

重庆市主城区与渝东、渝西、渝南等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大,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不一,导致城市整体发展不够协调。

2.4 环境问题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工业污染、车辆尾气排放等问题成为了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重庆市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3. 思考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重庆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重庆市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重庆市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重庆发展。

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3.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市需要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整个城市的均衡发展。

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摘要: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等经济指标,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在对重庆产业结构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产业结构的优化思路。

关键词:重庆;产业结构;现状;优化思路一、概述重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全市幅员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35.32万,地处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处,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

优越的地理环境使重庆不仅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而且也是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空交通枢纽地。

直辖十二年以来,重庆经济水平得到迅猛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350.10亿元增长到十年后2008年的5096.66亿元,翻了3.7倍之多;2008年人均GDP达到了18025元,是1997年的3.8倍;1997年全市财政收入为118.05亿元,经过十二年的努力,2008年全市财政收入已达1290.18亿元,是1997年的10.9倍,保持了年均24.28%的高速增长;从1997年到2008年,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5.87%、14.66%和13.61%,产业构成由1997年的22.6:39.7:37.7转变为2008年的11.3:47.7:41.0。

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庆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与另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而良好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找出发展中产业结构的不足,并使之合理化、高度化,是重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二、重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重庆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由1997年的57.6:18.3:24.1调整为2008年的45.4:20.6:34.0,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持续稳定增加。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重庆存在显著的高于全国水平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结构严重影响了重庆经济发展,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发展过程呈二元性,行政体制调整、工业扩张能力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加剧了二元性。

加快二元经济的转换,应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标签:重庆经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1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及二元特征从历史上看,解放前重庆市的工业就有了一定的发展,解放后一方面在“三线”建设时期,由于行政因素移植了大批工业,奠定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国家工业基地的基础,机械、化工、冶金、食品和纺织工业实力较强,交通机械、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常规兵器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重庆市地缘辽阔,广大的丘陵山区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经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重庆直辖后,传统农业经济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典型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并存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特征日显突出。

1.1 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且发展滞后(1)在产值结构方面,重庆市传统农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大,且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8年重庆市农业产值比重为36.8%,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1995年重庆市农业产值比重为25.9%,仍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在这将近20年的时间里,重庆市农业产值比重下降较慢,始终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其相对规模应缩小、产值比重应下降。

1997年,重庆直辖后,农业产值比重才较快与全国水平接近,2001年时只高出全国1.47个百分点,但自身比重仍高达15.23%,2004年占GDP的比重为16.2%。

(2)从就业结构来看,农业就业劳动力转移缓慢、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8年重庆市就业人员在农业部门的占77.1%,比全国高6.6个百分点,1997年占57.2%,比全国高7.3个百分点,2000年占53.4%,仍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

重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重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在 的 问题
( ) 柱土家族 自治县 概况 一 石
石柱 土家族 自治 县位 于 长 江南 岸 , 处东 经 地 17 5 ~18 3 北 纬 2 。 9 ~ 3 。 2 之 间。 0 。9 0 。4 , 9 3 O 3
种推荐制和科技种 田扶持政策等到鼓励农民采用 新技术、 新品种的各种办法。但推进 的速度不如
是由于我 国管理体制上 的缺陷和价格 的扭 曲, 资 源导向结构的区域经济效益低 。例如, 石柱黄连
历来 为我 国内销 和出 口大宗药 材 。石柱是 著名 的 “ 连之 乡 ”享 誉 中外 。但 没 有形 成 地 区级 的制 黄 , 药厂 。
性, 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 想种多少就种多少 , 而且许多农民发展的项 目 大部分是缺乏竞争力的 传统种养业。在种植业上 , 主要 以水稻、 小麦、 玉 米等大宗农作物为 主; 养殖上, 在 以发 展 生 猪 为 主, 而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作物如中药材、 辣
睫。石柱土家族 自治县应立足于其资源优势 , 以绿色生态 为基 础 , 积极推进农业 产化经营。并 且依 托特色资 源, 发展特色工业 , 培养特色品牌 , 构造特色经济。同时 , 努力 营造大环境 , 拓展大市场 , 发展大旅 游 , 把石柱建 设 成为三峡库 区融休 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大县。 关 键 词: 县域经济 ; 产业结构调整; 石柱土家族 自治县
才 是解决 之道 。本 文 以重 庆市石柱 土家族 自治县 为例 来分析 民族 地 区 的产业 结 构调 整 , 望 为西 希 部 开发建 言献策 。


石柱 土家族 自治县概 况及 其产 业 结构存
新理 解不够 , 观念保守 , 比较认可传统 的生产经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一、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重庆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揭示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通过对重庆各行业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重庆产业现状分析2.1 大型工业产业重庆市的大型工业产业是经济支柱之一,主要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钢铁、化工等行业。

在汽车制造方面,重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机械制造业方面,重庆在铁路机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钢铁和化工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2 服务业重庆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金融、旅游和物流业。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的进驻,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旅游业方面,重庆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山水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物流业在重庆也得到了快速增长,重庆内陆港口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2.3 其他行业重庆市还有许多其他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如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农业等。

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这些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相关的影视、动漫、游戏产业也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现代农业方面,重庆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重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重庆市的产业发展有以下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为重庆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和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具有较高的工业基础,为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各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2 挑战重庆市的产业发展面临以下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高端创新人才;•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需要加大环保投入。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合川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作为重庆市的重要城市之一,合川的产业结构一直是该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合川的产业结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中,合川的产业主要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如钢铁、机械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合川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当前形势下,了解合川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对策至关重要。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才能实现合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

【背景介绍】这一部分将对合川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为接下来的探讨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参考依据。

1.2 问题提出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合川的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的压力。

急需通过升级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高产业竞争力,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急需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合川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合川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其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问题。

合川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汽车、化工、钢铁等行业占据了较大比重。

这些传统产业在面临市场竞争、环保压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合川新兴产业发展不够成熟,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市场发展空间相对较小。

服务业比重不足,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发展不均衡,无法有效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合川产业结构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产业的高能耗、高排放特点突出,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也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重庆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重庆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沿江重要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的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重庆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重庆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重庆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重庆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重庆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那个时期,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基地,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庆开始实行“扩大开放、内外联动”的经济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投资。

这一时期,重庆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服务业开始兴起,并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重庆市政府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和“两江新区”建设,重庆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重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传统的重工业逐步减少,但依然保持一定规模。

二、重庆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集聚效应和城市规模经济效应的释放,吸引了大量服务业和现代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2.政府政策的支持:重庆市政府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优惠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对服务业和高科技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也是重庆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重庆产业结构的现状目前,重庆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点。

根据数据统计,在重庆的工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占比较小,第二产业占比较大,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重庆的重工业仍然占据一定的比重,但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已经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

服务业方面,随着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和消费升级的推动,餐饮、金融、旅游等行业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重庆直辖后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

重庆直辖后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
从 19 年 2 . 96 0 %下降至 20 年的 l. 4 04 7 %; 三产 6 第 业 的 G P比重 和就业 比重均保持_ 升趋势 ,G P D 卜 D
年均增速达 9 %,高出全国O 个百分点。 . 8 _ 6
比重是先升后 降 ,19 年 为 3. 96 4 %,20 年达 到 O 02
e re s 十 =a e o M

e 值越大 ,产业结构调整变化 的速率

年 G P D 增 人 , 大 业GP 重% 三 产业 业比 ( D G P 均CP i 产 D 比 ( 大 就 重% D ) 份 ( 亿元 ) % (元 A 速() 万 ) I S A I S

依 据美 国经济学 家霍 利斯 ・ 纳 里 ( 钱 H- C ee ) hnr 观点 ,重庆产业结构 已进入工业化 中期 y
重庆产业结构的整体状况
阶段 : 农业 比重持续下降,重工业增长迅速,第三 产业发展较快 。 从直辖八年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 ( 见表一 )
看 ,重庆市第一产业 的 G P比重 和就业 比重都持 D
效益与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的规范性分析 ,更值得 学习和借鉴 。本文拟以现代产业结构理论为 基础 ,
运用实证性研究方法,对直辖 以来重庆的产业结构
刺激致使第三产业快于第二产业发展。
( ) 二 开始出现工业化中期特点
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以求从产业经济运行系统内的 数量关系中发现问题 ,寻求发展对策。
I9 I7 9 I. 9 6 】97 1 2 3 4 2 . 4 . 3 . 5 . 2 . 2 . 91 42 18 4O 95 04 01
也就越大。 现令 t 19 年末 的值 ,tl 2 0 为 96 + 为 0 4年末 的 值 ,根据相关统计 数据 ,可计 算 19  ̄ 0 4 9 7 2 0 年期 间重庆及全 国的 M o 结构 变动值 ,计算结果 见 or e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一、重庆区位条件简介重庆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渝东、渝东南临湖北和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渝北连四川,渝东北与陕西和湖北相连。

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02.9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

重庆位于中国内地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嘉陵江、乌江等都在重庆汇入长江。

1997年第八届中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

截止至2012年,重庆已发现矿产6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4种,涵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散元素、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等矿种。

现实优势矿产有天然气、锶矿、煤、铝土矿、锰矿、毒重石、粉石英、石膏、水泥用灰岩、盐矿、地热等。

二、重庆市产业结构分析(一)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三次产业分类根据克拉克的学说,把产业分成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

重庆直辖十年以来的GDP、产业产值及构成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1997年时,三种产业中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最高,但总体来说三种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相差不大;1998年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最高,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仍然最低;2006年仍然是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最高,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低。

由1997年到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的上升速度整体来说快于第二产业。

从就业结构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所有劳动力的比例不断降低,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不断上升,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第三产业所吸收。

对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业的选择构想

对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业的选择构想

产; 工业 化后期 阶段 , 产 比重下 降 的 比重看 , 庆 目前仍处 于工业化 中 衡状态 ,从 2 0 年重 庆人均 G P来 一 重 02 D 到 1%左右 , 0 二产 比重上升到最 高水 期 过 渡 阶段 平, 此后 二产 比重转 为相对稳定或 有 结构 比例如下 :
增 长 , 业 化 已 进 人 中 期 阶 段 , 第 年起 ,重 庆市 二产 比重开 始高 于 一 于 5 %, 明 , 庆 目前仍 处 于工业 工 但 0 说 重
二产业 在产业 结 构方 面也 存在 着诸 产 , 三产也有 明显上升 。到 2 0 0 2年 多不合理。 按照 国家 “ 东部领先 、 中部


t庆市产业发晨现状
1 .从 产业 增加 值 看 , 重庆 已进
人 工业 化 中期
庆统 计年鉴 ) 折合 为 75 敷据来京 = 根据 舶0 6 B年 重 庆 击 统 计年 鉴 计 算 综 合上述 三个方 面的判断 , 庆 重 产业在整个经 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根 据库 兹涅 茨理 论 ,工业 化 初 美元 ( 美元 = .7元人 民币 ) 因此 1 82 ,
崛 起 、 部 开 发 、 北 振 兴 ” 的 发 展 西 东
战略 , 为正在构建长 江上游经济 巾 作 心的重 庆 , 发展好坏 对西部大开 发 其
的成败起到至关重 要的作用 , 而重 庆
年份 总计 一产 二产 三产
I 9 95 I9 96 I 9 97 l 9 98 I9 99 2 0 0 0 2 l 0 0 2 O O2 1 0 5 . 1 . 2 . 96 2 0 S 22 1 0 5 . 2 . 2 . 95 0 04 02 1 0 5 . 2 . 2 . 92 0 OO OS 1 0 5 . I . 2 . S5 5 0 S 3O 1 0 5 . 1 . 2 . S I 7 0 6 52 I O 5 . I . 2 . 6 1 3 O 6 75 I 0 5 . I . 2 . 45 S O 6 S7 I O 5 . I . 3 . 3 1 S O 6 0I

重庆市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本文首先论证了重庆市出现的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并对产生虚高度化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变重庆市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策略长期以来,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产业结构迅速高度化。

事实上,这种产业结构高度是一种“虚高度”,即名义高度化较快,实际高度化不足,它主要是通过高积累、高投入而实现的,这种“虚高度”并不能真正成为城市化的持久动力。

重庆自直辖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直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8年的1429.26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250.56亿元,年均增幅达9.23%以上。

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改善,不断优化,但存在虚高度化的问题。

重庆市产业结构虚高度化表征1998年到2003年期间,全国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同期重庆市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3.5个百分点,重庆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幅度超过了同期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幅度(上海上升0.6个百分点)。

重庆市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期,第一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全国及上海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高0.4个百分点和1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比全国及上海低8.8个百分点和6.7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特别是第三产业在全市经济的比重变化超过了全国以及上海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根据三次产业演变规律,重庆市整个产业结构偏离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过快,较早地出现了工业化高级阶段的特征,出现虚高级化问题。

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仍保持逐步下降态势,并且比重已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呈小幅度上升态势,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比重与第二产业持平,但同期重庆市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低9.1个百分点,重庆市总体上看仍落后于全国工业化进程(全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经济发展

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经济发展

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经济发展
一、第三产业核心优势
1、重庆市服务业拥有优势
重庆市服务业拥有优势,营业额占GDP比重最大,其占比高达42.9%。

此外,其服务业发展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集聚主导了各领域发展,比如,重庆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在新文创、游戏、会展等新兴产业方面也
有重要作用;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各项技术服务业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重庆市物流业发展迅速,是重庆市交通运输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重庆市科技创新发展突出
重庆市经济发展平稳健康,其科技创新发展突出。

重庆市各项创新活
动积极展开,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高。

根据重庆
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规模达到8.78亿元,
其中新产品开发费投入5.91亿元,专利申请量全国第六,其中发明专利
排名第五
三、未来发展趋势。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合川市位于重庆市中部,是一座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合川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些新变化。

本文将从合川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和调整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合川市的主要产业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重工业方面,合川市有许多大型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

轻工业方面,主要有纺织、食品、建材等行业。

农业方面,由于市区日益扩大,农田面积减少,但农业仍然是合川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服务业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合川市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包括金融、房地产、旅游等。

合川市的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

重工业占比过高。

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禀赋,合川市一直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但这也导致了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合川市有一些轻工业企业和农田面积,但发展不够充分,存在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等问题。

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虽然服务业在合川市的经济中占据一定比重,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合川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推进工业升级。

合川市应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装备更新等方式提高工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发展现代农业。

合川市应加强农业的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可以推广适宜的农业技术和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服务业发展。

合川市可以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和引导,培育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可以鼓励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旅游等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附加值。

加强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摘要】合川作为重要的产业基地,其产业结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合川的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调整对策,包括振兴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

通过对现状的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合川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合川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合川,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振兴,培育,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合川是重庆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合川的产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特色产业相对薄弱,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合川的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和转型的压力。

传统产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环保压力大等问题,新兴产业发展受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合川需要采取有效的调整对策,振兴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推动产业结构向更加现代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本文将对合川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以期为合川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合川作为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其产业结构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合川的产业结构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合川传统产业占比过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强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川产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难题,亟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如何有效调整合川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是当前合川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合川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对策,对于带动合川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探讨如何振兴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的对策,为合川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和建议。

211162621_重庆市大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211162621_重庆市大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及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1]:“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于2019年9月制定了《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目的就在于筑牢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基石,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资源丰富,土地富含锌、硒、锶,有着长期的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在20世纪,大足区农业产业发展良好,农业“三绝”(水厢小麦、双千田、再生稻)曾一度成为周边区县学习的榜样。

但近年来,大足农业发展已渐渐滞后,农业产业发展成为了大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短板。

全面推进大足区乡村振兴,其工作重点在于推进大足区农业产业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按照区委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要求,我们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

本文在获取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大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旨在积极寻求大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破解路径。

1现状大足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紧扣全区“一园三片七链”产业布局[即加快大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大安现代农业园区(铁山、高升、三驱)、美丽乡村宜居示范园(拾万、石马、金山)、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园(棠香、宝顶、龙岗)三大功能板块]。

通过科技推广、样板示范、项目实施、全面动员,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1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1)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在种植品种上,由传统的粮油水果向品种引进上变化,种植品种逐渐丰富多样化;在种植方式上,由传统的人工种植向机械种植转变,依靠现代化工具利用滴灌、大棚技术丰富种植方式。

2)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调减大田作物,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新发展芳香产业、耐贮存的水果、烘干花椒等,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3)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集约化发展。

重庆市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及对策
良种 工 程 。 快农 业综 合开 发 示 范 园 区 、 加 科 技 产 业 示 范 园 区 、畜 牧 科 技 城 和 一 批 农 业 产 业 化 示 范 园 区 建 设 。 坚 持 以农 业 产 业 化
重庆 市产 业结构虚高度 化表征
19 9 8年 到 2 0 年 期 间 ,全 国 第 二 产 03
业 比重提高了29 个百分点 , 第三产业比重
提高 了11 .个百分点。 同期重 庆市第二产业
比重提高 了24 .个百分点 , 而第三产业 比重 上升 了35 ,个百分点 , 重庆市第三产业 比重
发挥 人 才支 撑保 障 作用 ,强化 人 才资 源 是第 一 资源 的观 念 ,大 力 实施 人 才强市 战略 。 加强 环境 建设 , 继续 抓好基 础设施
入手 , 加快构建优势农产品 区域化布局 、 专
业化生产 、 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 创 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基本形成公司 +基 地+ 户, 农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组织体系 , 构建较为完善 的农业技术服务体 系。进一 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 的贡献率 ,着 力实施粮油 、畜禽 、经济作物 、水产 四大
发 方 ,三 业 加 在 内 产 晕 向 第 产 增 值 国 生 企 科 开 能不 。过 几 业 技 发 力强 经 近 年
这种产业 结构高度是 一种 ‘ 高 ‘ 虚 度” ,即名义高度化较快 ,实际高度化 不 足 ,它主要是通过高积 累、高投入而实现 的,这种 “ 虚高 度”并不能真正成 为城市
变 化情 况

维普资讯
改 变 重 庆 市 产 业 结 构 虚 高 度 化 的 对 策 建 议
( ) 整 农 业 结 构 , 建 完善 的 农 业 一 调 构

重庆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重庆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要 : 先 对 重 庆 市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水 平 和 态 势 进 行 评 价 , 而 指 出 其 中存 在 的 突 出 矛 盾 和 问题 及 其 症 结 所 在 , 首 进 最
后 提 出 关 于 重 庆 市 未 来 发 展 中惠 民生 , 结 构 , 变发 展 方 式 的 发 展 思 路 和 政 策 建 议 。 调 转
建 设 部 编 制 的《 国 城 镇 体 系 规 划 》 , 庆 与 北 京 、 津 、 全 中 重 天 上 海 、 州 一 起 , 确 定 为 国 家 五 大 中 心 城 市 。这 是 继 国 务 广 被 院 3号 文 件 后 , 一 将 重 庆 发 展 提 升 到 国 家 战 略 的 重 要 规 又 划 。重 庆 市 必须 顺 应 历 史 发 展 趋 势 , 紧抓 住 机 遇 , 照 科 紧 按 学 发 展 观 的要 求 , 足 市 情 、 挥 优 势 , 一 步 有 效 应 对 国 立 发 进 际 金 融 危 机 冲击 , 固经 济 回升 基 础 , 力 解 决 经 济 社 会 发 巩 着 展 过 程 中 的 突 出 矛 盾 和 问 题 。 同 时 , 于 经 济 运 行 中 出现 对 的 新 情 况 和 新 问题 , 给 予 高 度 关 注 并 采 取 措 施 积 极 应 对 , 要 确保经济社会“ 续 、 定 、 调” 展 。 持 稳 协 发
20 年 全 .5 增 . 展 的 重 要 战 略 机 遇 期 , 是 重 庆 市 实 现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现 ,09 , 社 会货 运 量 68 亿 吨 , 长 76 。 也 消 费 市 场 持 续 兴 旺 ,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力 量 “ 是 十 和 建 设 长 江 上 游 经 济 中 心 的 重 要 历 史 阶 段 。最 近 , 城 乡 在 五” 以来 , 市 持 续 加 大 对 社 保 、 保 、 业 保 险 和 个 人 养 我 医 失 老 金 等 社会 安 全 网 建 设 的 投 资 , 上 一 系 列 刺 激 消 费 的 政 加 策 , 消 费 特 别 是 农 村 市 场 带 来 了强 劲 的 活 力 , 会 消 费 品 给 社 零 售 总 额 平 稳 增 长 ,0 9年 , 管 受 到 金 融 危 机 的影 响 , 20 尽 全 市 消 费 品市 场 仍 然 呈 现 出 快 速 发 展 的 态 势 , 年 实 现 社 会 全 消 费 品零 售 总 额 2 7 . 1 元 , 长 2 . 。 490 亿 增 19 固定 资 产 投 资 平 稳 较 快 增 长 。 2 0 — 2 0 06 0 9年 , 社 会 全 固定资产投 资累计 完成 196 2 4 7 . 8亿 元 , 均 增 长 2 . , 年 76 投 资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拉 动 作 用 显 著 。 20 0 9年 , 市 完 成 固定 全 资 产 投 资 总 额 5 1 . 8亿 元 , 长 3 . 。其 中 完 成 工 业 3 76 增 15 2 重 庆经济 运行态 势与 环境 分析 投 资 1 9 . 7亿 元 , 长 3 . , 成 房 地 产 投 资 1 3 . 1 7 30 增 O2 完 2 8 9 2 1 经 济 运 行 基 本 态 势 平 稳 . 亿 元 , 长 2 。两 项 投 资 之 和 占 了 总 额 的 5 , 力 推 动 增 5 7 有 经济快速成长 , 区域综 合经 济实 力显 著增强 。近 1 O年 来 , 庆 经 济快 速 成 长 , 其 “ 一 五 ” 来 , 济 增 长 进 人 了工 业 和 房 地 产 业 的 发 展 。 重 尤 十 以 经 2 2 结 构 调 整 任 务 艰 巨 . 加 速 期 , 市 生 产 总 值 年 均 增 长 1 . ,0 9年 达 到 6 2 . 全 42 20 58 在 高 强 度 投 资拉 动 下 , 着 2 0 随 0 9年 重 庆 经 济 回升 态 势 7 亿元 , 2 比上 年增 长 1 . ( 1 。 4 9 图 ) 的确 立 , 决 经 济 发 展 中 的结 构 性 问 题 , 解 以及 经 济 发 展 与 社 : I . 会 建 设 的 协 调 问 题 必 将 成 为 “ 二 五 ” 展 的 主 题 十 发 : l 一 / . —~ 、 / . / , —’ 产 业 结 构 。1 9 — 2 0 9 9 0 9年 间 , 市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发 生 全 r、 . 了显 著 变 化 ( 2 。 总 地 来 说 , 一 产 业 所 占 比 重 最 小 , 图 ) 第 呈 1 / .. \ 逐 年 下 降趋 势 , 二 产 业 所 占 比 重 最 大 , 处 于 较 快 提 升 当 第 且 9 9 2 00n o 00 0 4 2 0 022 Ⅵ o 0 o0 72o 2o ∞ 0 中 , 三 产 业 比重 基 本 稳 定 , 年 有 增 长 乏 力 迹 象 。第 二 产 第 近 业对经济增 长起着主要 的推动作 用 , 第三 产业次 之 , 产业 结 构 呈 现 出“ 、 、 ” 二 三 一 的结 构 形 式 。 图 1 重庆 市 地 区生 产 总 值 及 分 产 业 增 长 指 数 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关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院(系)法政与经贸学院专业班级国商专2008-01学生姓名滕杨学号2008631616指导教师胡琳祝职称讲师评阅教师职称2011年6月15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年月日摘要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比例关系。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重镇,重庆市面临特殊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即将加入WTO,西部大开发战略层层推进,重庆市必须在已有的对外开放的水平上,进一步扩大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发挥现有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进行“有进有退”的结构调整。

本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同时结合重庆本身经济状况,对重庆产业结构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当下重庆产业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现状,找准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再针对发现的问题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发展重点和措施、产业的地区布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结构优化第三产业ABSTRACTIndustry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links between the industry and the ratio between the number of, mainly referring to the first, second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the number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As the only municipality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largest industrial city of southwest China, Chongqing face speci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imminent accession to the WTO, promoting layers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ongqing to open in the existing level, to further exp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everaging existing and potent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 "advance and retreat"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a background of economic conditions in Chongqing itself, on the statu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ongqing, Chongq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at present some problems,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identify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Chongqing, and then used for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hongqing'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leading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nd initiatives, industry, regional distribu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responses.Keyword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 structural adjustment ; structural improvement ; tertiary indust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Ⅱ)一绪论 (1)二产业结构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2)(一)产业结构的内涵 (2)(二)产业结构的特征分析 (2)1. 产业结构演变呈现非均衡性 (2)2. 产业结构演进随时间推移而趋于良性循环 (2)3. 产业结构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变 (2)三重庆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3)(一)重庆市产业结构的现实格局 (3)(二)重庆市经济增长的SSM分析 (3)(三)重庆市第三产业的质量不高 (3)(四)重庆市产业结构梯度层次变化明显 (3)(五)过剩和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4)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5)(一)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 (5)1. 利用重庆产业密度 (5)2. 利用重庆的重点发展区域 (5)(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 (5)1. 农业结构分析 (5)2. 工业结构分析 (5)3. 第三产业分析 (6)五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7)(一)调整产品的主导形势 (7)(二)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 (7)(三)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8)(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收入弹性 (8)六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绪论重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全市幅员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59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7729000(万元),地处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处,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

优越的地理环境使重庆不仅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而且也是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空交通枢纽地。

直辖十四年以来,重庆经济水平得到迅猛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350.1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5096.66亿元,翻了3.7倍之多;2009年人均GDP达到了18025元,是1997年的3.8倍;1997年全市财政收入为118.05亿元,经过十四年的努力,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已达1290.18亿元,是1997年的10.9倍,保持了年均24.28%的高速增长;从1997年到2008年,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5.87%、14.66%和13.61%,产业构成由1997年的22.6:39.7:37.7转变为2009年的11.3:47.7:41.0。

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庆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与另三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而良好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找出发展中产业结构的不足,并使之合理化、高度化,是重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二产业结构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一)产业结构的内涵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

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二)产业结构的特征分析1.产业结构演变呈现非均衡性所谓非均衡性是指在一定的总体收入水平上,三次产业的比重呈非均衡状况,即有的产业比重过大,有的产业比重过小。

如果分别从三次产业内部观察,这种非均衡性则更为明显。

2.产业结构演进随时间推移而趋于良性循环这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的偏差不断被矫正。

这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的偏差不断被矫正。

1949年,我国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8.5%,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3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扭转产业结构严重重型化的倾向,注重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也逐渐协调稳定起来。

在农业内部结构方面,以“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3.产业结构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纵观产业结构演变史,可以发现产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正逐步地由技术水平低的传统技术产业向现代技术产业以至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由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演进;从主导产业先由消费资料部门向生产资料部门再向消费资料部门和服务部门转换;从与国际市场联系较少向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建立完善的内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