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和反应
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长跑是一项对体能和耐力要求极高的运动,对于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来说,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这不仅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运动中的挑战,还能预防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以下是在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极点现象:在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身体的氧气供应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导致身体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等不适应感,称为极点。
极点是长跑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运动员应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强度,逐渐克服极点,进入稳定状态。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造成肌肉僵硬、疼痛。
长跑过程中,由于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者因为出汗过多、电解质失衡等原因,容易引起肌肉痉挛。
运动员在长跑前应充分热身,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机体在过度负荷下产生的功能紊乱和适应不全。
过度训练会使运动员感到疲劳、睡眠质量下降、食欲减退等。
为了防止过度训练,运动员应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及合理的营养摄入。
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功能和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
在长跑过程中,心率会逐渐上升,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运动员可以通过监测心率来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运动过度或不足。
呼吸:长跑过程中,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
的需求。
运动员应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如深呼吸、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等,以减少疲劳感并提高运动表现。
总的来说,了解这些生理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进行长跑训练和比赛。
运动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运动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参加运动健身的人群越来越多,每周进行2-3次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其实严格的来讲,并不仅仅是在运动过程中。
而是从正式比赛或训练前,运动中,运动后整个过程,身体机能都会产生一些有规律的变化。
从专业视角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状态、恢复状态。
我们今天就按五个阶段,系统了解学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在平时的运动健身中,也心里有底,不会对一些机能变化感到很奇怪或者无所知。
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2、进入工作状态3、稳定状态4、疲劳状态5、恢复状态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参加正式比赛或运动训练前,人体一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
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以预先调动人体相应器官、系统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举个栗子,这几年马拉松,越野跑比较盛行,大家报了马拉松后,有的是人生第一个马拉松,有的想跑出更好的状态和成绩,一想起马上要跑马了,身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兴奋,身体机能会提前几天甚至提前几小时发生变化。
身体生理产生的变化主要有神经系统、有氧系统、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
变化的主要体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提高内脏器官功能增强体温上升代谢活动增强例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血量增加,呼吸加快,血糖和体温升高等等。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都还没开始比赛或者训练,人体机能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答案是:条件反射。
良好的赛前状态对运动表现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常见的赛前状态:1)过度紧张中枢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食欲不振、睡眠差,呼吸急促,寝食不安。
2)赛前冷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低,会出现情绪低落、全身无力、对比赛或训练没动力没激情、不愿参赛或者训练。
3)适宜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刚刚好,不少也不多。
植物神经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一些优秀的的运动员会出现这种状态。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比赛或训练过程中,比赛场地、器材、观众、广播声和 对手的表现等信息不断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中的 肌肉活动时的生理变化相结合。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 件刺激,只要这些信息或刺激出现,赛前的生理变化就表现 出来,因而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所以其生理机制属自然条 件反射。
不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中医药手段
❖物理手段: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 ❖心理手段
返回
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机制
人体的随意运动或反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 整合下完成的,从感受器将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 冲动的传导、突触传递、中枢间功能活动的协调和肌肉收缩 都需要时间,动作越复杂,பைடு நூலகம்入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肌肉活动必须依赖内脏器官的协调活动和与之相配合才 能获得能源物质、氧和消除代谢产物,而内脏器官的生理惰 性比运动器官大,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不仅传导速度慢; 而且传导途径中突触联系较多。内脏器官的活动是由神经一 体液共同调节的,首先由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激素随血液循环到达所支配的器官,改变其功能状态,这一 系列的生理活动,比神经调节惰性大的多。
返回
(二)准备活 动
定义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 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的进行的身 体练习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为正 式练习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最适宜程度做好准备。
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 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扩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 的氧供应。
时间在10—30min为宜
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时的间 隔一般不超过15min,在一般教学课 中以2—3min为宜。
运动生理学_14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二)运动性疲劳特点: 1.无氧代谢的运动 ⑴.极量运动 中枢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下降及 磷酸原耗竭,是其疲劳原因; ⑵.近极量运动 除与极量运动相同外,还与肌肉和 血液中LA堆积有关; ⑶.亚极量运动 主要是由于肌肉和血液中LA堆积, 此外有氧系统供能受限制有关。 2.有氧代谢的运动 ⑴.极量和近极量运动 主要是氧运输系统受限,使 肌肉供氧不足,此外LA↗有关; ⑵.亚极量运动 肌肉中Gn和肝Gn消耗; ⑶.中等强度运动 血糖↘→脑ATP↘,保护抑制,此 外散热↗,肌肉血流↘使肌肉供氧不足;
(三)“极点”与“第二次呼 吸” 1. “极点”及产生机理
概念:在一定强度和一定待续时间的运动练习开始一 定时间内,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 晕、肌肉权痛无 力,甚至想停止运动的主、客观 变化。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机理: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 ①.运动开始时供氧不足,缺氧→LA↗; ②.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稳态 呼吸、循环失调 破坏→ 中枢协调性下降 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概述
(一)广义疲劳 疲劳: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 一特定水平上的现象。 有: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等 (二)运动性疲劳及分类 1.运动性疲劳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 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第5届 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 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 程。
(二)赛前状态的调整
①.准备状态型 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 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有利于发挥 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初三体育:运动的身体反应
初三体育:运动的身体反应
引言
初中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其中一个重点是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反应。
通过运动,身体能够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适应性调整。
本文将介绍初三学生在运动中的身体反应。
身体反应
1. 心肺系统
- 心率上升:运动会增加心率,使心脏更快地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 呼吸加深加快:运动时,呼吸将变得更加深呼吸和快速,以满足增加的氧气需求。
- 增强心肺功能:通过长期的运动锻炼,初三学生的心肺功能将逐渐提高。
2. 肌肉系统
- 肌肉收缩:运动可以引起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 增加肌肉质量:通过运动,初三学生可以逐渐增加肌肉质量,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3. 骨骼系统
- 增加骨密度:运动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增强骨骼稳定性:通过运动,初三学生可以提高骨骼的稳定
性和强度。
4. 消化系统
- 促进新陈代谢: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 促进食欲: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加食欲,有助于身体摄取足够
的营养物质。
5. 神经系统
- 提高集中力和注意力:运动可以提高初三学生的集中力和注
意力水平,有助于增强研究效果。
- 放松和减压: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初三学生缓解研究和压力
带来的紧张感。
结论
初三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获得许多积极的身体反应。
心肺系统变得更加强健,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加,骨骼稳定性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增强,神经系统得到调整和放松。
因此,体育课程对初三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二轮复习微专题之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调节
H2O + CO2 由肺排出
专业运动员剧烈运动过程中血液中的乳酸含量比普通人低,是因为专业 运动员的呼吸肌和心肌发达,肺活量和心输出量均较大,能较好满足剧 烈运动时骨骼肌对氧气的需要,无氧呼吸强度相对较弱。
(4)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
要点总结
(1)反射弧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 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在反射活动中,因为反射弧中突触的存在,兴奋是单向传递的。 (3)神经纤维兴奋处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未兴奋时细胞 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二轮复习超微专题——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调节
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调节
A.不同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C.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肌细胞积累大量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
要点总结
(1)人体运动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ATP,ATP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细胞呼 吸,人体内磷酸肌酸可以暂时贮存能量,在短时间内转化生成ATP 和肌 酸,弥补人体内ATP 的不足。
人体运动过程中的血糖调节
例2 图为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B.4 h时,流出肝脏的血液与流入之前的相比,血糖含量升高 C.随着曲线b的上升,,血糖浓度不断升高 D.若在平静状态下,进餐后4h内,胰岛素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b表示
ADP+磷酸肌酸(C~P)酶⇌ ATP+肌酸(C)
等张运动产生的生理反应
等张运动产生的生理反应
运动产生的生理反应包括:
1.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和增加心脏收缩力,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
此外,运动还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2. 呼吸系统的变化:运动会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提供更多的氧气供应给肺部,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3. 代谢的变化:运动可以提高能量消耗,增加基础代谢率,并促进脂肪燃烧。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肌肉的代谢活性,帮助维持身体组织的正常功能。
4. 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变化:运动可以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发展,提高力量和耐力。
另外,运动还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5. 神经系统的变化:运动可以增加脑血供,提高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此外,运动还可以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和重组,有助于学习和记忆的形成。
6. 免疫系统的变化: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并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总的来说,运动可以促进整体健康和身体功能的提高,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和反应
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和反应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生理变化,认识这些生理变化的机制将使运动者更好地适应这些生理反应,从而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
一、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一)能量供应方式人体运动时的直接能源是肌肉中的一种特殊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它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与磷酸(Pi),同时释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
但是人体中的ATP 含量甚微,只能供极短时间消耗,因此肌肉要持续运动就需要及时补充ATP。
体内ATP的恢复是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物质通过各种代谢途径来实现,补充的途径有磷酸肌酸(CP)分解、糖的无氧酵解及糖与脂肪的有氧代谢,生理学上称之为运动时的3个供能系统。
1、无氧代谢供能人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氧供应满足不了人体对氧的需求,肌肉即利用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无氧分解释放能量,由于CP的分解能迅速将有量转移给ADP生成ATP且不需要氧,也不产生乳酸,因此也称这个磷酸原系统为非乳酸能系统。
但这个供能系统持续供级时间很短,全身肌肉中ATP—CP供能系统仅维持8~10s 左右的能量供应。
另一个无氧供能系统是动用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由于在酵解中产生乳酸积累,故也把这个供能系统称为乳酸能供能系统.人体肌肉快速运动持续较长时间后(10s以上),磷酸原供有系统已不能及时提供能量供ATP的合成,这时就动用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
人体乳酸能供能系统的最长供能持续时间约为33s左右。
100m跑无氧代谢占98%以上,200m跑无氧代谢占90%~95%,有氧代谢仅占5%~10%,因此,短距离跑的项目应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为主.无氧代谢练习中,发展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最好采用每次10s以内的全速跑重复训练,中间间歇休息30s以上,如果间歇时间短于30s会使磷酸的供能系统恢复不足而产生乳酸积累。
发展乳酸能供能系统的能力最适宜的手段是全速(或接近全速)跑30~60s,间歇休息2~3min,以使血乳酸达到最高水平,来提高人体对高血乳酸的耐受力。
体育课中常见生理反应及解决方法.
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 生理运动反应” ,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 肌肉酸痛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 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 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
(一原因和症状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
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
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
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亲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1, 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
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
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 2分钟,然后休息 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
(3按摩。
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4口服维生素 C 。
维生素 C 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 预防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 (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 (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 (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运动性生理反应概念
运动性生理反应概念
运动性生理反应是指人体在运动时出现的特征性反应。
运动对身体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些通用的反应。
最常见的反应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心脏适应性反应、呼吸适应性反应和新陈代谢适应性反应。
心脏适应性反应包括心率和心脏输出功率的改变,因为身体做动作时,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血液,心脏要适应这样的变化,提高血液和氧气的输出量。
心率的速率会增加,以不断提供身体所需的氧气和血液。
呼吸适应性反应是指身体运动时呼吸的变化,身体在运动时,氧合所需的氧气的量会增加,身体会增加呼吸的频率来补充氧气,显著改变呼吸率。
新陈代谢适应性反应指身体运动会促进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身体使用能量和促进器官代谢活动的过程。
有效运动可以促进肝脏、肾脏和其他器官的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运动性生理反应的出现表明身体正处于运动状态,其反应的程度,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
正确地运动可以使身体充分活动,同时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对身体获得健康和锻炼身体效果都非常有利。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1.5 运动性腹痛
运 动 中 常 见 的 生 理 反 应 及 其 处 理
11
2.征象 运动性腹痛部位不固定,一 般食后运动疼痛常发生在上腹部 或中部,胃痉挛的疼痛部位在上 腹部,肠痉挛、肠结核引起疼痛 的部位在腹腔中部;肝脾膜张力 性疼痛,常在左右两侧上腹部。
理
2.征象
8
肌肉痉挛时,局部肌肉产生剧烈性收缩,并变得坚硬和隆起,疼痛难忍,且一
时不易缓解。
1.4 肌肉痉挛
运
3.处理
动
立即对痉挛部位的肌肉进行牵引,
中 常 见
如腓肠肌痉挛,应伸直膝关节,并做 足部的背伸动作;若屈拇、屈趾肌痉
的 挛,则用力将足趾背伸。但牵引时切
生 理
忌施力过猛,最好有同伴协助。
反
大学体育与健康
1.1 过度疲劳
运 动 中 常 见 的 生 理 反 应 及 其 处 理
2
1.原因 片面追求运动成 绩和锻炼效果,违反 运动的安全性和循序 渐进的原则,持续进 行大负荷的体育锻炼; 伤病后身体未完全康 复就投入常规锻炼, 缺乏全面的身体素质 和心理训练。
2.征象 一般表现为食欲 减退,睡眠障碍,精 神不振,有时头痛、 头晕、记忆力减退及 心情烦躁不安,客观 检查虽无明显异常, 但影响到平时的学习 和生活。
的 生
(2)锻炼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炼
理
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
反
荷过重。
应
及 其
(3)准备活动中,应注意对在即将进行的锻炼中负荷重的肌肉活动得更充分一些,
处
这对损伤有预防作用。
理
(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其处理
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生理运动反应”,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肌肉酸痛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
(一)原因和症状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
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
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
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等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1,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
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
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
(3)按摩。
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4)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预防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和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从正式比赛前或者训练前或者运动前就已经发生,并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
按其发生的顺序大致可以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五个阶段的机能变化。
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前或运动前,某些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这时的机能状态为赛前状态。
赛前状态可出现在运动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
1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强,表现为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并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泌汗增多和尿频等现象。
赛前状态产生的生理机制可以用自然条件反射机理来加以解释。
2 、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整(1)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①良好的赛前状态有利于缩短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并能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的和提高运动成绩。
如通过适应场地、倒时差、模拟比赛,促使兴奋性适度提高。
②不良的赛前状态将妨碍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
出现赛热症型和赛冷淡型,前者过度兴奋,常有寝食不安无所适从、四肢无力、全身颤抖等反应;后者表现为兴奋性过低,对比赛淡漠、无兴趣、浑身无力。
(2)赛前状态的调整努力使赛前反应调整至最适宜状态。
不断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经常参加比赛,积累经验;通过适当形式的准备活动调节赛前状态,针对赛热症者可采取强度小、轻松缓和以及转移注意力的准备活动,对赛冷淡者可采取强度大并与比赛内容接近的练习。
(二)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 调整赛前状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
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研究和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并将其运用于运动实践,不仅对于探讨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以及防止运动损伤等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赛前状态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special physical state before competition)。
赛前状态可发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甚至在想象比赛时,也会出现赛前状态。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大多数器官、系统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以及物质代谢加强等等。
例如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通气量增大,摄氧量提高;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尿频以及血糖浓度升高等。
研究表明,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比赛规模越大越关键,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而且越临近比赛,赛前反应越明显。
例如,赛前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图14—1、2所示。
图14—1赛前脉搏图14—2 赛前动脉血压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比赛或训练的场地、音乐声、广播声、观众、对手的表现、运动器材等信息经常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
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所以在比赛或训练前,只要接触到这些刺激,就可产生与训练或比赛时相类似的生理反应。
由此可见,赛前状态是上述刺激与肌肉活动多次结合后,在大脑皮质中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缘故。
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因此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自然条件反射。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二、准备活动
(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作用: a.可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
肉力量; b.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释放更多的氧,增加肌肉的氧供
应; c. 增加体内酶的活性,物质代谢水平提高,保证在运动中
有较充足的能量供应; d.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e. 肌肉的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增加,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三)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观点: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 压改变。
依据:有人研究,当人体失水占体重5%时, 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30%。哈佛大学疲 劳研究所发现,高湿作业工人因泌汗过多,达 到不能劳动的严重疲劳时,给予饮水仍不能缓 解,但饮用含0.04%-0.14%的氯化钠水溶液 可使疲劳有所缓解。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四) “保护性抑制学说”
观点: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依据:贝柯夫研究发现,狗拉载重小车行走30
~60分钟产生疲劳时,一些条件反射量显著减 少,不巩固的条件反射完全消失。1971年雅科 甫列夫发现,小鼠在进行长时间工作(10小时游 泳)引起严重疲劳时,大脑皮质中r-氨基丁酸水 平明显增加,该物质是中枢抑制递质。
通常是第二种类型的继发反应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措施
(1)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 (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 (3)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如果运动员 兴奋性过低,可做些强度大的练习,如果运动员兴 奋性过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安排一些轻松 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和活动。
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场地条件好、 气候温暖适宜以及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均 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类运动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学科。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从心血管系统到呼吸系统再到肌肉系统都会参与其中。
了解这些生理变化对于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以及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变化在进行运动时,心血管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以满足增加的氧气需求。
心脏开始加快跳动,推动更多的血液流入肌肉和其他需要氧气的组织。
血管也会扩张,以增加血液流动的速度,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运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达各部位。
呼吸系统的生理变化运动会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这样可以更多地吸入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肺部的扩张和收缩也会更加频繁,以增加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氧气的吸收速度。
肌肉系统的生理变化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会消耗能量并产生乳酸等废物。
为了维持运动状态,肌肉需要不断地进行糖原和脂肪的氧化,以供应能量。
肌肉的适应性也会随着运动的持续改变,比如增加肌纤维数量和肌肉纤维类型的转变。
疲劳的生理机制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疲劳的产生。
疲劳的生理机制包括中枢疲劳和周围性疲劳。
中枢疲劳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周围性疲劳则是指肌肉和其他组织的疲劳。
了解疲劳的产生机制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对身体造成损害。
运动生理学的应用运动生理学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表现,还可以帮助一般人群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通过了解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表现,从而更有效地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指导着我们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训练和运动,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表现。
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深化对运动生理学的认识,为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和反应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生理变化,认识这些生理变化的机制将使运动者更好地适应这些生理反应,从而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
一、人体运动时常见的生理变化(一)能量供应方式人体运动时的直接能源是肌肉中的一种特殊高能磷酸化合物一一三磷酸腺苷(ATP),它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与磷酸(Pi),同时释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
但是人体中的ATP 含量甚微,只能供极短时间消耗,因此肌肉要持续运动就需要及时补充ATP。
体内ATP的恢复是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物质通过各种代谢途径来实现,补充的途径有磷酸肌酸(CP)分解、糖的无氧酵解及糖与脂肪的有氧代谢,生理学上称之为运动时的3个供能系统。
1、无氧代谢供能人体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氧供应满足不了人体对氧的需求,肌肉即利用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无氧分解释放能量,由于CP的分解能迅速将有量转移给ADP生成ATP且不需要氧,也不产生乳酸,因此也称这个磷酸原系统为非乳酸能系统。
但这个供能系统持续供级时间很短,全身肌肉中ATP-CP供能系统仅维持8〜10s左右的能量供应。
另一个无氧供能系统是动用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由于在酵解中产生乳酸积累,故也把这个供能系统称为乳酸能供能系统。
人体肌肉快速运动持续较长时间后(10s以上),磷酸原供有系统已不能及时提供能量供ATP的合成,这时就动用肌糖元进行无氧酵解供能。
人体乳酸能供能系统的最长供能持续时间约为33s左右。
100m跑无氧代谢占98%以上,200m跑无氧代谢占90%- 95%有氧代谢仅占5%〜10%,因此,短距离跑的项目应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为主。
无氧代谢练习中,发展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最好采用每次10s以内的全速跑重复训练,中间间歇休息30s以上,如果间歇时间短于30s会使磷酸的供能系统恢复不足而产生乳酸积累。
发展乳酸能供能系统的能力最适宜的手段是全速(或接近全速)跑30〜60s,间歇休息2〜3min,以使血乳酸达到最高水平,来提高人体对高血乳酸的耐受力。
人体安静时血乳酸浓度为4mmol/L,当运动强度加大使血乳酸上升至7.5mmol/L 时是糖酵解参与供能的一个标志,故称为无氧代谢阈。
运动强度越大,血乳酸值越高,糖酵解供应能量的比值就越大。
2、有氧代谢供能有氧代谢是指糖类、脂肪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ATP 再合成的过程。
长时间、长距离的运动项目主要是有氧代谢供能, 5000m跑有氧代谢占80% 10 000m跑有氧代谢占90%很多球类项目也需要的有氧代谢能力。
这个系统的能力主要和人体心肺功能有关,是耐力素质的基础。
可采用较长时间的中等强度的匀速跑或较长距离的中速间歇训练来提高有氧供能系统的功能。
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都是多种供能系统参与供能,由于不同运动项目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同,各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
短距离、大强度项目是磷酸原系统及乳酸系统供能即无氧供能。
长时间、中低强度项目则主要提高有氧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中等距离、较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对供能系统均有较高要求。
糖类和脂肪是运动中合成ATP的主要能量来源,糖能进行无氧酵解和有氧代谢,而脂肪不能无氧酵解,只能进行有氧代谢,在马拉松跑等超长距离项目中,在运动的后期用来合成ATP的能量大约有80%来自脂肪氧化。
所以,为了消耗体内多余脂肪,需采用强度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
(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 、“极点” 在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开始后不久,人体所产生的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动作迟缓、协调怀下降、精神低落、运动欲望骤减,甚至伴有恶心的生理现象被称为“极点”。
产生“极点” 的原因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大于运动器官,内脏器官的功能一时跟不上运动器官的要求,不能及时把氧送到骨骼肌,也不能及时带走肌肉运动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乳酸等代谢产物,使这些代谢产物大量堆积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失调和活动功能的降低,导致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使运动中枢产生抵制。
“极点”出现的时间与人的运动水平、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有直接关系,运动水平较高、运动强度较小、运动前做适当的准备活动,“极点”出现得较晚,生理反应也较小。
运动中的“极点”现象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运动者应以顽强的毅力坚持运动,就会度过此阶段进入“第二次呼吸”。
2、“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应坚持运动。
由于“极点”出现,运动速度有所下降,运动器官对氧的需要量暂时减少,而持续的运动会使人体的植物性神经机能逐步得到提高,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逐步赶上运动器官的活动需要。
当内脏器官的供氧能力又开始加强,体内戴盆望天积的乳酸得到氧化,血液中的化学刺激得到缓解,体热放散作用也开始顺利进行,激素分泌旺盛,因此,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会达到新的平衡就出现了所谓的“第二次呼吸”。
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而加深,动作轻快,一切不舒适的感觉消失。
“第二次呼吸”机能状态出现也和人的训练水平、运动能力及准备活动有关,训练水平高、运动能力高、准备活动充分,“第二次呼吸”出现的就早。
“第二次呼吸”状态的出现标志着人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开始进入一种稳定状态。
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人体只有在不断地克服“极点”的基础上,逐渐适应并增加运动负荷,身体的机能水平才能得到发展,运动有力和运动成绩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三)超量恢复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强,不间断的代谢可以补充运动时能源的消耗,在运动中及运动停止停止后能量物质都在不断的进行补充和恢复,只不过运动中的能量消耗大于补充,运动后的体内能量消耗慢而小于补充。
能量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运动中恢复过程就开始了,但由于此时的恢复跟不上消耗量,因此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第二阶段是运动结束后,此时人体能量消耗减少而补充不断加大,直到体内的能量物质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第三阶段就是超量恢复阶段,能量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超过原来的能量储备水平,比运动前的能量物质的储备量还要多,称之为“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现象并不是在恢复期始终存在,而是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有水平(图3-1 )。
超量恢复图运动强度的大小对能量消耗有直接影响,同时对超量恢复出现的强弱也有直接影响,运动强度大超量恢复明显,相反超量恢复就弱或根本不出现。
超量恢复学说是运动训练学中大运动负荷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之一。
认识和掌握这种运动效应产生的生理机制,在训练中安排好运动负荷,把握住超量恢复时机对于加大运动负荷、达到最好训练效果及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四)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1、准备活动在运动或比赛前所做的各种身体练习称为准备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有目的的适量的身体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各器官系统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为正式练习或比赛做好机能上的准备。
准备活动能够缓解运动者对比赛的过分关注,能够调整不良的紧张或抑制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达到适宜水平;准备活动能使体温升高,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内脏植物性神经逐渐兴奋起来,从而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加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准备活动能降低肌肉及韧带的粘滞法加快肌肉收缩与放松的速度,增加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高质量的准备活动可使各器官功能相互适应和协调,充分发挥机体各器官系统在运动时的最大机能水平,对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和防止运动损伤有积极的生理意义。
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走、跑、跳、徒手操和游戏。
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运动项目相类似的活动内容,可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徒手或利用轻器械进行练习。
一般性锻炼的准备活动需要5〜8mi n,运动员的专项准备活动可达半小时。
准备活动的强度尖由小到大,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有时运动员的肌肉温度可升高至39C,心率可达100—120次/min。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与正式比赛或练习开始时间的间隔一般为2~3min为宜,最长不超过15min,期间应注意保暖。
总之,准备活动的内容、时间、强度及与正式比赛或练习的间隔时间要根据运动者的年龄、训练水平、运动项目及季节气候等多种客观情况进行调整后再确定。
2、整理活动在剧烈运动结束后做一些放松性练习,可以使人体由紧张激烈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安静放松状态,使肌体得到更快的恢复。
此时,剧烈运动虽然停止,但体内在运动时欠下了氧债,堆积了导致疲劳的代谢产物,这就需要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活动水平,来偿还氧债和清除代谢产物。
另外,通过一些整理活动可使各部肌肉有节奏地放松和收缩,使肌肉中的血流通畅,可以加速体内血乳酸的清除,消除疲劳,促进人体机能的恢复。
如果在剧烈运动结束后马上停下,肌肉对静脉的挤压作用消失,会使大量血液因重力的作用滞留在下肢,造成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出相应减少而导致血压下降,就会造成暂时性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及呕吐等现象,甚至出现“重力性休克”。
做整理活动时,运动负荷不宜过大,要尽可能使参与活动的肌肉得到伸展和拉长,可做2~3 次的1min 伸展练习和牵拉活动,以减轻肌肉的酸痛和僵硬;做深呼吸可加大肺的通气量,提高气体交换率,对神经系统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二、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人体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工作能力和某些器官系统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规律性的变化。
这些变化从赛前就开始,直到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
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状态和恢复状态。
了解和掌握这些状态的规律性变化可使运动者发挥自身的机能水平,提高运动成绩,增强身体素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赛前状态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和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叫赛有状态。
赛前状态发生的时间和强度与运动者参加比赛的性质、运动者自身的机能状态有关。
如果运动者参加的比赛活动较重大,训练水平较低、比赛经验较少、心理活动激烈、情绪紧张,赛前状态发生时间就早,可能在数天前或数小时前就产生了,而且距离比赛时间越近表现就越明显、强烈。
赛前状态的生理表现是:脉搏加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和肺通气量增加。
适度的赛前状态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使进入工作状态时间适当缩短,从而有效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过度的赛前状态表现出过度紧张,常常有寝食不安、四肢乏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不良反应,造成运动者的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
赛前状态的产生是由于有关比赛或训练的舆论信息、场地器材、观众、广播及对手的表现等的刺激经常作用于运动者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