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自考复习过程
高教自考《管理学原理》自学指南
高教自考《管理学原理》自学指南简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从事工作的人员通过考试获得同等学历的一种途径。
其功在于既省去了考生进入高校深造的时间与金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而其中又以《管理学原理》为代表来说,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懂得管理学的相关知识。
本文主要是为了广大自考考生,尤其是准备考试《管理学原理》的考生们提供一些自学指南。
通过整理自学重点以及考试重难点的情况,帮助考生更快更有效的进行备考。
适应对象高教自考《管理学原理》的考生,希望能在备考过程中快速了解课程重难点,并掌握得当方法的考生。
学习目标1.理解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企业的分类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管理职能3.理解领导与领跑管理风格的特点4.了解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5.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自学方法1. 学习教材高教自考《管理学原理》的教材通常是《管理学原理》(选修)、《管理学原理》(课程)两本书。
建议考生在开始自学前,仔细阅读两本教材的导言与目录,了解自己需要掌握的考试内容重难点,并依据出题情况考虑哪些内容更需要重点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跟进教材的更新,同时考虑结合学习笔记进行学习。
在每周学习计划中着重将时间放在考试重点上,重点区别于常规内容,并安排适当时间复习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
2. 听讲座/网络课程/视频在自学过程中,可以考虑听一些华丽的网络备考课程、看一些在线视频学习管理学,这样比单纯的阅读文章效果更佳,因为有声音和画面的陪伴,可以增加记忆的深度与长期性。
务实型考生也可以自行寻找一些文献资料,详细地研读一些相关知识。
3. 练习习题对于这种考试类课程来说,只有获得足够的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而作为自考的为主的候选人,考生们需要不断的练习习题,以检验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并针对性的巩固需要提高的巨难点。
考试重点1. 企业管理概述① 企业及其属性;② 企业的分类;③ 企业的周边营销环境;④ 企业组织结构;⑤ 企业的目标。
高教自考《管理学原理》自学指南
高教自考《管理学原理》自学指南高教自考《管理学原理》自学指南《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由于课程内容的浩繁,及其有关理论的抽象性,对于自考学生来说,该课程的学习有相当大的难度。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是广大自学考生十分关心的问题。
下面把在该课程自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一、了解课程的结构与特点自学考试采用的教材是杨文士、李晓光编著的《管理学原理》,在自学中应首先弄清楚教材的结构体系、各章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对该课程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该教材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为基本框架,共分六篇十八章。
第一篇是管理学原理的导论,共分三章,主要介绍管理的含义、性质与基本特征,管理学的特点,对象与内容,以及管理学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
第二篇是计划工作,共分四章,主要介绍计划工作含义、意义及步骤,计划工作的原理及目标管理,预测的步骤与方法,决策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篇是组织工作,共分两章,主要介绍组织工作的含义及步骤,组织工作的原理,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结构的设计(划分层次、划分部门、职权划分)和运行(集权与分权、个人负责制与委员会制等)。
第四篇是人员配备工作,共分两章,主要介绍人员配备和含义、人员配备应遵循的原理,主管人员的选聘、培训、考评的方式、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
第五篇是指导与领导工作,共分四章,主要介绍指导与领导工作应遵循的原理,做好指导与领导工作的要求,沟通的渠道和方法,沟通联络的原则与要求,以及有关的激励理论和领导理论。
第六篇是控制工作,共分三章,主要介绍控制工作的含义和过程,控制工作的程序和应遵循的原理,以及控制工作的术和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要学好这门课程,自考生应掌握该课程的以下特点: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管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管理学内容的综合性。
面对当代异常复杂的管理活动,作为管理者仅掌握单一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足够的。
2020年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知识要点
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主要管理理论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社会技术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
代表作
①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 ②企业内部包括各子系统; ③从系统的观点考察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 认识企业系统在更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使管理的各个职能围绕企业系统的总目标 而发挥作用。
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
经营是指导或者引导组织趋向于一个既定目标 管理仅仅是经营的一项活动
管理的五要素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明确的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职业的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霍桑试验结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社会 和心理方面构成的动力对劳动生产力有极大影响。
二、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这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即如 何看待职场中员工的人性。
三、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它以动机激励和人性理论为基础,强调对人 的激励和对人性的看法最终是要通过一定的领导方式来体现的。
四、关于组织与冲突理论,个体行为是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行为又对 个体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影响组织成长与发展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合集
组织环境的分类
外部环境
指存在于组织周边、影响组织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 的组合
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具体环境。
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影响条件、因素的总和 组织资源、企业文化等
组织环境的特点
客观性 复杂性 关联性 不确定性 层次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复习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复习(一)预算控制1.预算: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例如在财务预算和投资预算中)或非财务数字(例如在生产预算中)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简言之,预算是计划的数量表现。
2.预算的种类:预算有许多类型。
(1)按照预算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运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①运营预算:是指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
②投资预算: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等,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
③财务预算:是指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2)从财务角度,预算可分为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
①收人预算:由于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因此,收人预算的主要内容也是销售预算。
②支出预算: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要利用和消耗一定的资源,因此,也就需要编制能够保证经营活动得以进行的各种支出预算。
③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3)根据预算编制的基础,预算可分为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
①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领,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的优点有:有利于动员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提高员工的“投入——产出”意识: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能使有限的资金流向富有成效的项目;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更好地起到控制作用,预算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零基预算的缺点有:零基预算法编制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有主观影响,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
②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的业务量水平和成本费用消耗水平为基础编制的预算,又称调整预算。
增量预算的优点有: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少,容易实现协调预算。
增量预算的缺点有:鼓励将预算全部用光以便下一年可以保持相同的预算,因而,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定义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两重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宽心丸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增,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问答1管理基本特征?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掌握管理两重性意义?答: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特点?答: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4管理学内容?答: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5学习管理学意义及方法?答:意义: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疲惫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什么是系统及系统特点?答;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定义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宽心丸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问答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箅“第一流的工作”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自学考试00054管理学原理知识归类资料全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人体群体活动的历史就是管理活动的历史。
第一节管理概述管理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活动: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作业活动为使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管理活动。
管理必要性: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管理概念:泰勒,‘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彼得·德鲁克,‘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斯蒂芬·罗宾斯,‘通过其他人或者与其他人一起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将事情完成的过程’。
徐,‘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芮明杰,‘管理师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周三多,‘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孔茨,‘管理工作是一切有组织的协作所不可缺少的’管理含义: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管理特性: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管理活动的围更广;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详细章节讲义
/难点决策难点、重点计划难点、重点组织重点领导难点激励难点、重点沟通控制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1.基础篇【1-4章】2.计划篇【5-6章】3.组织篇【7-9章】4.领导篇【10-12章】5.控制篇【13章】1. 2. 3.1. 2. 3. 4. 5.……第一节管理概述第二节管理者第三节管理学本章重难点分析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欲望资源矛盾协调*生产****管理(一)管理的产生1.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人类活动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二)管理的必要性※1.2.3.二、管理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三、管理的特性(征)(一)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二)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三)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四、管理的职能△1916共识的观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组织目标职能内容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领导(Leading)、控制(Controlling)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实现组织目标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效性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
•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果: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有效的管理效率:投入产出比效果:目标达成度怎样做……方式方法做什么……价值取向以比较经济的方法做有助于目标实现的事有效的管理:做好对的事结果:效果目标低浪费高成就资源利用目标实现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谢谢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1.(1(2(3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人员1.要有目标;2.要将别人组织起来;3.要激励他们;4.要检查评估工作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1(2营销专业管理者二、管理者的角色Role二、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1939•••1973;•1983;•1995;••1998•管理者的三类角色10 10☞☞☞☞☞☞☞☞☞☞正式权力和地位三、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 自考大纲 学习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和管理学考核知识点(一)管理及其基本特征(二)管理的性质(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四)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考核要求(一)管理及其本特征1、识记:(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基本特征。
(3)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
2、领会:(1)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
(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3、应用:分析本组织(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二)管理的性质1、识记:管理二重性的含义。
2、领会:掌握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识记:什么是管理学。
2、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管理学的特点。
3、应用:结合本组织(企业)情况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四)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识记:(1)系统的含义。
(2)系统的特征。
(3)系统观点。
2、领会:如何运用一般方法学习研究管理学。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考核知识点(一)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二)古典管理理论(三)行为科学理论及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考核要求(一)管理学形成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1、识记:(1)威尼斯兵工厂实践的管理要点。
(2)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四原则。
2、领会:(1)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管理学形成前的有关管理问题的研究。
(3)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
(二)古典管理理论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2)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要点。
(3)马克斯·弗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特点。
(4)古典理论的系统化。
(三)行为科学理论及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领会:(1)霍桑试验的结论。
(2)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
(3)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展望考核知识点(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二)管理与外部环境(三)管理学展望考核要求.(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识记: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
2、领会: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特点。
(二)管理与外部环境领会:(1)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完整word版)自学考试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定义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两重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宽心丸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增,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问答1管理基本特征?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掌握管理两重性意义?答: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特点?答: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4管理学内容?答: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5学习管理学意义及方法?答:意义: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疲惫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什么是系统及系统特点?答;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定义1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宽心丸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问答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箅“第一流的工作”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管理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整理版本]
管理学原理大纲1、识记:就是只需要掌握知识点的名字就可以了,一般只会出选择题或者填写题;2、领会:领会的层次更深,要能进行一些阐述,一般可能出简答题;3、运用:就是最高层次,一般出题比较活,像论述题之类的。
其实自考出题时老师并没有严格遵循这样的原则,识记的内容一样可能出简答或者论述题,而很多要求运用的知识点,考试的时候根本不会考。
其实自考的重点很好把握,你把过去几次的真题找来做做,自考的范围一般就是那上面的,考点的重复率很高,很多题都是换一种说法重新考,甚至有的题几乎一模一样。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识记P4):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领会P5):(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3、管理的任务(领会p6):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P7(领会)5、管理的两重性(识记p8):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须的;所谓目标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6、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领会):p9(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7、管理学(识记p11):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8、管理学的特点(领会p11):(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9、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领会):p13(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管理学原理(00054)自考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三、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人员配备4.领导5.控制五、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六、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七、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八、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九、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十、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十一、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十二、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十三、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各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科学管理理论与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X理论与Y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控制工作应遵循的原理,等等。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4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
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其责任是: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③管理工作和工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权力的大小、关注问题的类型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
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5-7管理活动的两个条件: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5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
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7-8第二节管理的性质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完整word版)自考本科《管理学原理》-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章【识记】管理的概念: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4。
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识记】管理的特征:1、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用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是为了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手段。
(理解)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有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不仅贯穿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前的调研,作业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
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责任,作业活动一般是作业者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而在管理活动中,不仅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识记】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领会】: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1、管理产生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活动可以分为二个方面:1、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称为作业活动。
2、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称为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自学考试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定义1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两重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宽心丸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增,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问答1管理基本特征?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掌握管理两重性意义?答: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特点?答: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4管理学内容?答: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5学习管理学意义及方法?答:意义: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疲惫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方法: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什么是系统及系统特点?答;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定义1 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宽心丸长期稳定的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问答1科学管理理论要点?①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箅“第一流的工作”③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20XX年自考《管理学原理》八种通关学习方法-自学考试.doc
冲刺必看:2019年4月自考冲刺备考小专题一、系统分析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对象的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二、图表列示法即把有关的基本概念、线索或问题等,按其内外部的相应关系和联系,将之概括转换为相应的图表,使之能直观化、形象化和系列化,让我们一目了然地进行学习和理解的方法。
三、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由于管理学原理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以在学习时,就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探索它们之间的“同中之异”或“异中之同”。
四、关键词法与主题词法关键词法即抓住内容或概念中最关键的词句而达到对之进行整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
这种方法突出了内容或概念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排除了修饰性或解释性的那些可多可少的词句。
五、逻辑推理法即根据问题或概念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地推理出问题或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完整内容的方法。
六、一目十行法即在对《管理学原理》有关问题或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不是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去阅览,而是一目十行,一段、甚至一页地进行扫视。
七、联系实际法学习《管理学原理》的最终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由于管理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又要服务于实践。
八、案例讨论法案例来自书本,来自实践,来自大家平常的生活。
大家要善于收集并自己动手整理一些企业管理中发生的现象、存在的问题,然后自己思考,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归纳总结常考内容,针对性做题巩固提分·根据学员做题大数据统计,集中讲解突破高频、易错、易混题·高效扫灭得分雷区、拿准采分点④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考前核心考点集训课:课程作用:名师点拨2课时,必看必会必背·圈划考题范围,预测考点·名师点拨,2课时科学提分·赠送考前集训宝典(配套专属资料,禁止传播)快,每科2轮8次课(第1轮精讲8次课,第2轮层层总结共8次课);准,AI大数据考点预测;狠,考点、考题一步到位!①必学考点精讲课。
自考《 管理学原理》复习
2015年10月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教材购买: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一、什么是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起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目标的过程。
着名学者对管理的定义有:1、赫伯特·A·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
2、小詹姆斯·H·唐纳德利的“由一个或更多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行动。
”3、弗里门特·E·卡斯特的“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4、托尼·布洛格特的“管理就是筹划、组织和控制一个或一组人的工作。
”5、丹尼尔·A·雷恩德“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以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6、R·M·霍德盖茨的“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7、斯蒂芬·P洛宾斯的“管理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8、恰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的“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9、张尚仁的“管理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控制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活动。
”10、戴金珊的“管理是管理者为使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合符已定的目标的而采用相应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或管理活动存在的必要条件:两个人以上的活动和一致的目标。
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答:管理是一门科学在于它本身具备系统的知识,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能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对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反复地对这些本质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00054)“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管理职能。
其先修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将为“管理学原理”提供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学好本课程,会对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与认识,将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如财务管理学、战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课程重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管理、管理者、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的内容、方法及原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产生、概念、特征、职能、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等基本内容;掌握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区别;理解管理学的概念、特点及学习管理学的方法等内容。
二、考核内容第一节管理概述管理活动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
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二)管理的概念(三)管理的特性(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第二节管理者管理者作为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在组织中承担不同角色,需要具备不同的技能。
(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二)管理者的角色(三)管理者的技能(四)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第三节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管理学的概念(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的学习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管理概述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特征;(3)管理的职能。
领会:(1)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者识记:(1)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管理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技能。
领会:(1)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2)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三)管理学识记:管理学的概念。
领会:管理学的特点。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描述管理及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了解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掌握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熟悉管理理论的前沿动态及当代管理活动的特点。
二、考核内容第一节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指19世纪末管理理论产生之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分为两大阶段,即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二)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三个学派。
(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三)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第三节行为科学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在这项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早期的行为科学一一人际关系学说。
(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必然(二)梅奥的“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的形成(三)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生产活动更呈现出大生产的特点,使企业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
许多学者和管理专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现代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相继出现许多管理理论和新学派,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现代管理理论概述(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各学派第五节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变化也触及管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预示有关管理理论体系也将进行一场革命。
在这一时期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就是企业再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
(一)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二)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识记: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识记: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
领会:(1)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2)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应用: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三)行为科学的兴起领会:(1)霍桑试验的结论;(2)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四)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领会: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环境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与组织的关系,区分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熟悉组织环境分析的各种方法。
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基本内容,掌握组织文化的功能及塑造过程。
二、考核内容第一节组织环境概述世间万物,无不有其环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把与组织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
它们具有一些特点,共同对组织产生影响。
(一)组织环境的概念(二)组织环境的分类(三)组织环境的特点(四)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组织环境分析组织环境分析是指通过对组织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充分认识和评价,以便发现机会和威胁,确定组织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战略管理过程提供指导的一系列活动。
(一)一般环境分析(二)具体环境分析(三)内部环境分析(四)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第三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二)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三)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四)组织文化的功能(五)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组织环境概述识记:(1)组织环境的概念;(2)组织环境的分类;(3)组织环境的特点。
领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二)组织环境分析应用:(1)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2)具体环境分析;(3)内部环境分析;(4)SWOT分析法。
(三)组织文化识记:(1)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2)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
领会: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应用:(1)组织文化的功能;(2)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道德的概念,以及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六个阶段,掌握管理道德的概念、特征及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理解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及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掌握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明确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理解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二、考核内容第一节管理道德概述道德一般可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类,管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
(一)管理道德的概念(二)管理道德的特征(三)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四)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第二节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一)社会责任的含义(二)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三)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四)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管理道德概述识记:管理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领会:(1)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2)培育管理者道德的途径。
(二)社会责任识记:(1)社会责任的含义;(2)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领会: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应用: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决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概述决策的定义以及决策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分不同类型的决策;掌握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案优选的标准,理解决策的影响因素;熟悉决策过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并能够应用各种决策的方法。
二、考核内容第一节决策概述决策渗透于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决策有不同分类,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决策,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管理活动的成败。
(一)决策的概念(二)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三)决策的类型第二节决策的原则、标准与影响因素决策受许多因素影响,科学决策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方案优选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一)决策的原则(二)决策的标准(三)决策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决策的程序与方法决策虽然不一定按固定的程序实施,但不按程序决策,常常是决策失败的重要原因。
同时,掌握正确的方法也是正确决策的要求。
(一)决策程序(二)决策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决策概述识记:(1)决策的概念;(2)决策的类型。
领会: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二)决策的原则、标准与影响因素识记:(1)决策的原则;(2)决策的标准。
领会:决策的影响因素。
(三)决策的程序与方法领会:决策的程序。
应用:运用所学决策方法进行决策。
第六章计划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计划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理解计划的作用、工作原理及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了解计划制定的程序,熟悉计划的方法与技术并能熟练应用这些方法。
二、考核内容第一节计划概述管理活动始于计划,计划与其他职能有密切的联系,是其他职能的基础。
(一)计划的含义与特点(二)计划的作用(三)计划的类型(四)计划制定的程序(五)计划工作的原理第二节战略计划战略计划在整个组织的计划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战略计划的重要性(二)战略计划过程第三节计划的方法与技术(一)目标管理(二)滚动计划法(三)甘特图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计划概述识记:(1)计划的概念与特点;(2)计划的“5WIH”;(3)计划的分类。
领会:计划的作用。
应用:(1)联系实际分析计划制定的程序;(2)计划工作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战略计划识记:愿景与使命。
领会:(1)战略计划的重要性;(2)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3)企业的基本战略。
(三)计划的方法与技术识记:(1)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2)滚动计划法及其特点、优点;(3)甘特图及特点。
领会: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应用:联系实际分析目标管理方法的应用。
第七章组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的含义、分类、特点与职权等基本概念;理解部门设计、层级设计及职权设计的方法;掌握集权、分权、授权的内容,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二、考核内容第一节组织概述组织与群体不同,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分工协作及建立权力与责任制度而构成的结构,它有不同的分类。
(一)组织及其特征(二)组织分类(三)组织的作用(四)组织的目标第二节组织设计组织设计就是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的筹划和考虑。
(一)组织设计的含义(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原则(三)组织设计的部门化(四)组织设计的层级化(五)组织设计的职权化第三节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结构有下面几种典型的类型:(一)直线制(二)直线职能制(三)事业部制(四)矩阵制(五)委员会制(六)团队结构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组织概述识记:(1)组织的概念与特征;(2)组织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