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指导,注重让学生在多种认知活动中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建立生命观念;2、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掌握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3、探究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了解物质的合成与分解;4、初步了解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认识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交替;5、探究彩虹的形成原理,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生命观念的建立;2、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3、了解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交替。
教学难点:1、物质的合成与分解;2、彩虹的形成原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等进行教学;2、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六、教学资源1、教材、教师用书、教案等文字性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实物性教学资源;3、网络资源、科普网站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七、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1、建议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理后
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教学过程附板书:获取管理照片一、获取照片二、管理照片第一单元活动2 美化数码照片教学过程附板书:第一课时:活动2 美化数码照片简单处理照片第二课时:活动2 美化数码照片增强照片特效第一单元活动3 制作电子相册教学过程附板书:第1课时制作电子相册一、规划设计相册二、导入相册内容第2课时制作电子相册三、设置交互菜单四、完善生成相册第二单元活动1 初识家庭新成员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附板书:活动1 初识家庭新成员一、导入图片素材二、制作奔跑动画第二单元活动2 快快乐乐去上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附板书:活动2 快快乐乐去上学一、制作我的学校动画二、制作宠物狗送我上学动画三、制作云彩飘动动画第二单元活动3 轻轻松松去郊游教学过程附板书:活动3 轻轻松松去郊游一、制作蝴蝶飞舞动画二、制作宠物狗追逐动画第二单元活动4 愉快生活大展示教学设计附板书:活动4 愉快生活大展示一、制作展示封面二、添加控制代码第三单元活动1 采集影片素材教学过程附板书:活动1 采集影片素材一、规划设计家庭影片二、采集影片素材第三单元活动2 编辑家庭电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附板书:活动2 编辑家庭电影一、制作片头画面二、插入影片素材三、制作片尾背景第三单元活动3 增加影片效果教学过程附板书:活动3增加影片效果一、设置转场效果二、插入背景音乐第三单元活动4 完善电影作品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附板书:活动4完善电影作品一、添加影片字幕二、输出家庭电影第四单元活动1 幸福之家初规划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春天的秘密1.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观察并描述春天的自然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春天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小组分享。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春天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水的奇妙2.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进行水的实验,如加热、冷却、过滤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和交流。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水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原因。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情况,评估学生对水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天空中的朋友3.1 教学目标了解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
观察并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天空中的常见天气现象,如晴朗、多云、降雨等。
引导学生观察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描述云彩的形状和变化。
学生进行云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情况,评估学生对天空中的天气现象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植物的生长4.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茎的生长等。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学生进行植物观察记录,并进行小组分享。
4.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出版社(安徽)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全册教学设计
科学出版社(安徽)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爱运动齐宣传活动1 海报背景巧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八年级上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一个运动会宣传海报的完整实例,进一步学习photoshop软件的设计功能,体验制作一件图像作品。
本活动,作为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重在规划设计和分析海报组成,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运动会海报并完成海报背景的制作。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图形图像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是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海报设计还是第一次,学生缺乏相应的分析问题、整体规划和设计创作的能力。
因此学生可通过在网上搜索海报样本进行模仿创作。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报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掌握photoshop调整图片大小和图层透明度的方法。
(3)掌握滤镜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仿、规划设计,掌握海报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
(2)体验图像作品背景的一般制作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海报的分析与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规划设计海报的简图;为海报设计背景并添加装饰效果。
2、教学难点滤镜装饰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播放一段08年奥运会海报视频,激起学生兴趣。
你们觉得这个海报怎么样?我们自己就可以设计一个海报。
2、新课教学(1)规划分析海报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报,它又叫做“招贴”或“宣传画”,平时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碰到,比如去年过年星爷的电影《美人鱼》,也提供了精美的海报,请大家观察海报,包括哪些内容?生:图片和文字。
师总结:让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搜索海报样本,仿照样本自己设计一个海报。
(2)制作海报背景任务1:新建一份名为“运动会海报背景”的文件,大小自定。
生:自主学习操作。
师提醒:“文件”——“新建”。
巡视指导,不会的同学向会的同学请教。
(3)填充图片任务2:学生参照教材,自主学习,完成图片设置的学习。
安徽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安徽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第一课:学会读书教学目标:1、记住课文内容,重新认识存有计划读书的重要性和自学一些科学的读书方法。
2、融合课文了解的“念什么书”和“读书的方法”两部分内容领悟读书方法。
3、初步学会学习一些科学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晓得读书的重要性,晓得少年儿童音同什么书。
第1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呢?2、课外书种类多样,我们必须怎样提升读书效率,获得读书的最佳效果呢?3、板书:学会读书4、念了课题你想要晓得什么?(板书:念哪些书才算可以读书?读书方法存有哪些?)二、自学课文1、2、过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学习。
出具自学建议:①民主自由共同组成自学小组,选自学小组长非政府自学。
②化解明确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自学,教师指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1、交流讨论学习收获并相机指导。
相机板书:念哪些书----适应环境自己的、能够启迪智慧、能够开拓视野、加深学识。
让学生举例子说说哪些书适合自己。
2、师:我们身边存有很多书籍,些同学很快乐读书,但有些学生总是今天念这本明天度那本,结果那本都文长。
还有些学生指出世家多的就是今天不念明天再念。
结果什么也没有读作。
(1)出示:《明日歌》你能读懂《明日歌》的意思吗?(有人考证这首诗应是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次子文嘉所作。
大意是:过了明日,还有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总是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2)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鼓励督促人们抓紧时间读书的古诗或者是名言警句?《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使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总结、布置作业我们晓得古人都晓得读书,做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跟必须读书。
我们晓得了读书的重要性,课下赶快念些能够对自己有益的书吧,别忘了记下你的读书方法,下节课我们去交流。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变化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常见材料的认识材料的分类与用途环保材料的意义3. 第3章:力的世界力的概念与作用力的测量与表示力的运用4. 第4章:空气与水空气的存在与作用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认识自然界的美。
2. 学会区分常见材料,培养环保意识。
3. 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测量与表示,学会用力。
4. 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与表示,空气与水的利用。
2. 教学重点: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常见材料的认识,力的概念,空气与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尺子、气球、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了解春天的特征。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的画。
2. 我们周围的材料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材料。
例题讲解:讲解材料的分类与用途。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不同材料的用途。
3. 力的世界实践情景引入:演示力的作用,如拉弹簧测力计、推物体等。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测量与表示。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了解力的作用。
4. 空气与水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2. 常见材料的认识3. 力的概念与测量4. 空气与水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春天你身边的动植物变化。
列举5种常见材料及其用途。
解释力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说说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2. 答案:春天的动植物变化:如树叶变绿、花儿开放、小鸟筑巢等。
安徽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
精品文档安徽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备课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第一单元玩转家庭照片活动1拍摄调整照片教学内容: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本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导入照片到计算机中;第二个部分是初步调整照片。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得到更多精美的照片。
教学目标:1、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功能。
2、会将照片导入到电脑中,并且进行简单的调整、修饰。
3、感受动手拍摄精彩瞬间的乐趣,在拍摄和修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导入照片到电脑中教学难点:调整修饰图片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机房,电子教室软件,教材,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拍摄过照片吗?都是用什么工具进行拍摄的呢?【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且拍摄以后用美图秀秀工具进行美化。
二、新知探求【教师讲授】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次经历的缩影,一个精彩的瞬间的定格。
一张精彩照片的获取都要经历“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导入”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智慧和艺术。
【学生自主探究】参考课本第2—4页.【教师讲授、演示】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一个数码相机。
当我们要拍摄照片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课本第2—4也的提示操作。
拍摄好照片以后,我们可以浏览。
不好的可以删除。
【创新】老师给同学们拍摄照片,同学们自己也可以拍摄照片。
体验拍摄的过程。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把数码相机的照片导入到电脑里。
【学生】学生根据课本的提示和老师的演示,观看导入图片的过程。
有相机和手机的同学可以自己拍照并导入到电脑中。
【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提供已经准备好的图片供学生修改使用。
【学生】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参考课本第6——10页的内容,完成图片的美化和修改。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巡视辅导有问题的学生。
(完整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安全教育第一课课题:《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各部分内容简析本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是对前两章以及第三章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前面内容,认识到自然灾害种类、分布、危害影响,以及人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一些自然灾害监测和人类防御灾害所做的准备,这一节就是让学生了解遭遇某些自然灾害时怎么做的问题,模拟实践非常重要。
课本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从三个方面来讲授,灾前准备——防震准备(以家庭或者个人为单位);准备是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物质基础,是本节的重点;灾中应急——避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灾后救助——震后自救与互救(具体方法和实施非常重要)。
震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包括物质准备和思想、技能准备)和震后救助的具体方法是本节的难点。
第二部分内容同第一部分模式一样,是洪水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第三部分为阅读部分,介绍了龙卷风、台风、滑坡泥石流等几种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二)课标要求1.以一二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与应急措施。
2.结合实际,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
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内容、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2)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水应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点。
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2)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3.情感目标(1)提高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
(2)居安思危,在特定时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重点难点1.灾害前的准备工作和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与互救工作2.震前的具体准备工作和震后救助的具体方法3.认识并掌握地震和洪水灾害中的逃生常识(五)课时安排:2课时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灾害的理性认识已有一定程度,而感性认识还不足,这是一个困难;最近一段时间,世界上高等级地震多发,利用这一事实和学校近期刚举行的“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这一具体情况,克服学生感性认识不足这一困难。
安徽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课型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课型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课型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课型
课时
课型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课型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课型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课型
单元
总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课后回忆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第1节:春天的变化第2节:春天的植物第3节:春天的动物2. 第2章: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节:认识物体第2节:物体的分类第3节:物体的运动3. 第3章:我们身边的生物第1节:认识植物第2节:认识动物第3节:保护生物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
3. 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培养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和运动,生物的认识和保护。
2. 教学重点: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物体的特征和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分类卡片、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言(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春天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物体分类和运动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物体分类和运动,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和动物2. 物体的特征、分类和运动3. 生物的认识和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描述它们的特点。
对家中物品进行分类,说明分类依据。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学生根据物品的形状、用途等特征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更多生物。
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探究物体运动规律。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保护生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与答案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物体的分类和运动:此部分内容涉及学生对物体特征的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学难点。
(完整word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
主题一:我是关爱小使者《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教学内容:一、实施步骤1.老师先向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
调查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激发学生关注老人的情感。
2.分组。
学生自愿组合,老师协助调整。
5-6人为一组,分成6组,任命或推举一人为组长,由组长与组员协商分工:联系社区者,访问老人时提问者,速记者,制表者,填表者,写总结者。
3.确定调查对象、范围:每组就近联系社区,确定访问对象,一般定为5-6位老人。
请社区负责人推荐不同层次的老人。
4.调查内容:制成表格式样,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列表内容和形式。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姓名,性别,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伴侣,医疗保健情况(公费,私费),子女情况;(2)日常生活情况:每日生活程序,主要活动;(3)精神方面:有何种爱好,特长,参加什么文化活动;(4)愿望:最希望什么。
鼓励学生探询老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深层次的问题,自行设计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访谈。
5.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
6.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并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二、有关资料(一)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1)孔融让梨(2)张良拾履(3)父慈子孝(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6)《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走到何处都带着父母.(8)自己观察感受到的孝敬老人的事。
总结敬老的理由:(1)老人用一生奉献给社会和家庭,他们是功臣(2)老人节俭,付出多,索取少。
(3)老人牵挂儿女,对儿女有无私的爱(4)老人有智慧,有经验(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共计五十条,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安徽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主)、谈话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塑料制品无处不在当今,世界的四大基础材料是:钢铁、木材、水泥、塑料。塑料以其优良性能后来居上,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如:蔬菜大棚、建筑管材、餐具整理箱、啤酒箱、汽车内设施、文具、饮水机、篮子、油桶、一次性针管、玩具等。据1996年统计,世界塑料年产量已达到1.2亿吨。我国2000年塑料生产达到750万吨,塑料工业的发展,为社会和人类生活作出了杰出贡献。
2、制作:
(1)把竹片弯成小弓。
(2)在小弓两端之间嵌入金属丝并在两端接上电阻丝和导线
(3)用硬纸卷成一个电池夹,把两节1号电池装入电池加内,
(4)将导线与电池组合好,通电。
(5)如果想更安全和使用方便,你可以在电路上接一个开关。
2、你知道电热锯为什么能把泡沫塑料锯得如此平整吗?
3、举例说一说,你的电热锯还有什么用途?
2、我国保护环境的法律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二、保护家园,我们在行动
1、一位小学生的话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THANKS !!!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与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与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瞧大小、颜色、形状闻气味两两对比观察法摸表面粗糙程度掂轻重【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您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不?那我来说您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她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就是什么不?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瞧、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与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育科学业出版社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的变化春季动植物的特点2. 我和影子做游戏影子的形成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3. 水的奥秘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性质和用途4.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观察春天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影子、水的三态变化和磁铁的基本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过程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原理2. 教学重点:春季动植物特点及其生长变化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变化的图片影子形成的实验器材(光源、物体等)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器材磁铁、铁钉等物品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影子游戏道具实验操作工具(如滴管、试管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春天来了,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讨论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植物生长的变化、春季动植物特点。
进行影子形成的实验,讲解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
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讲解相关原理。
展示磁铁吸引和排斥现象,讲解磁铁的原理和应用。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学生进行影子游戏,观察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
学生动手操作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填写观察表。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变化春季动植物特点2. 我和影子做游戏:影子形成原理影子与光源、物体的关系3. 水的奥秘: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性质和用途4. 磁铁的力量: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分析其原因。
绘制水的三态变化图,并简要描述变化过程。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磁铁,生活会有哪些不便?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全册)
五年级科学教案下册(全册)第一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特征。
2. 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
2. 实验法:进行物质变化的实验,如溶解、燃烧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物质变化的特征。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定义、特征。
3. 实验:进行物质变化的实验,如溶解、燃烧等。
4. 讨论:分组讨论物质变化的特征,总结规律。
5.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力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作用和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力的作用:摩擦力、重力、弹力等。
3.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作用和作用效果。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力的作用现象。
2. 实验法:进行力的作用实验,如摩擦力、重力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力的作用现象。
2.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和作用效果。
3. 实验:进行力的作用实验,如摩擦力、重力等。
4. 讨论: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总结规律。
5.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简单机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理后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整理后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尹延山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
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活动任活动分析活动内容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
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算机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
活动分2个阶段进行: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重点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生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看图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点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学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
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
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管理照片。
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过程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务与目标目标与方法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材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科学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研版教材。
2. 教具: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有关本课主题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二、呈现与讲解(15分钟)1. 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方式呈现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
2.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讲解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现象。
三、实践与探究(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与归纳(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2. 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关规律和结论。
五、拓展与延伸(10分钟)1. 提供一些与本课相关的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资源进行相关实践或研究。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或自主研究一些相关问题。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分享观点。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概念,通过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0年最新)
(教育科学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古代衡器,看看这个仪器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介绍古代衡器的制作原理。
两边一样重,平衡。
哪边重,哪边就下垂。
3.古代衡器已经很难找到了,看看这个简易天平能不能代替古代衡器,称出谁轻谁重?4.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来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重。
5.思考:利用回形针,怎样的称量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的知道五个物体的轻重。
6.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7.交流汇报,五种物体的轻重达成共识。
五、研讨1.展示一位学生的记录表,看看我们的三次排序都一样吗?2.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
六、拓展1.出示两个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一样重吗?2.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不同,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4 课时)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9 课时)注意一定要轻,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三、研讨11.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2.用棉线轻轻触碰小蜗牛,小蜗牛有什么反应?四、探索:观察蜗牛的爬行1.蜗牛技能大比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种材料,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看一看蜗牛有没有能在这些物体上爬行的技能。
小组内先每人选择一样材料进行观察,然后可以组内相互交换观察。
2.分发材料,学生观察。
五、研讨21.蜗牛在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上都能爬行吗?2.在爬行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3.蜗牛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呢?4.除以上这些以外,大家观察时还有什么其他发现呢?六、课外延伸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呢?2.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蛞蝓、蛤蜊、螺……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3.提问:我们课后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小蜗牛呢?我们从哪里找来的蜗牛就要放回到哪里去。
【板书设计】观察一种动物(蜗牛)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12 课时)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13 课时)D.引导学生关注所画的一些共同部位。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了解物体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正确识别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基本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形状卡片等。
学具:每人一套形状卡片、观察记录表、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试着给它们分类。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物体的基本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讲解它们的特征。
3. 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形状卡片,尝试用彩笔沿轮廓线描绘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识别它们的形状,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7.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或身边的物体,尝试用科学方法对它们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体的形状1. 圆形2. 正方形3. 长方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画出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注明它们的名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科学方法对它们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知识讲解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物体的基本形状,有利于学生掌握。
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堂练习环节,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活动1 获取管理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尹延山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家庭相册我来做活动主题活动 1 获取管理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数码相机和数码照片应该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对这些应用的接触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可能比较熟悉,有些则非常陌生。
对于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学生来说,在进行本次活动的时候,难度不是很大,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但对于根本没有接触过数码产品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条件的则可以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活动任务与目标活动分析活动内容本节课是本书第一单元活动1的内容。
主要使用数据连接线将计算机与数码相机连接在一起,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管理。
活动分2个阶段进行:⑴获取照片: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连接,并将其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浏览。
⑵管理照片:利用专门的看图软件,浏览照片,简单管理照片。
重点本活动重点有:一是将数码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让学生了解数码相机的照片传输方法;二是掌握照片的简单管理,即看图软件的使用、照片的分类等。
难点照片的分类管理。
教学目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
⑵能将数码相机中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⑶会用看图软件浏览照片。
⑷会用看图软件分类管理照片。
⑸能对计算机中的图片进行批量处理。
标过程与方法⑴体验数码照片的传输及整理过程。
⑵掌握利用看图软件分类批量处理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⑵通过照片的分类和批量处理,培养分类及高效管理信息的习惯。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用演示文稿和课本中的示范案例来让学生研究信息的含义、特征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激发他们参与收集信息、了解信息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局域网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软件环境:教师机具备电子教室的演示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看图软件ACDSee Pro。
资源课件、案例库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设情境类型真实情境、虚拟情境。
情境设计⑴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渴望和向往。
⑵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有条件的学生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2、为从未使用过数码产品的学生提供条件,让他们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1、预习课本。
2、熟悉数码相机的使用。
1、培养学生熟悉信息工具的使用,为新课做好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对信息工3、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4、课前运行电子相册软件,保证顺利上课。
具使用的基础。
情境导入1、语言导入:许多同学家有值得珍藏的照片,把这些照片装入相册,在闲暇时欣赏一番,一定很有意思!如果把这些照片制作成电子相册,不仅图、文、声并茂,而且便于保存与欣赏。
[演示]播放电子相册视频文件制作电子相册,首先要用数码相机拍摄,再把照片存放到电脑中,大家知道,照片是如何保存到电脑中的吗?2、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数码相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与便捷:用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拍摄照片,不满意的照片可以随时删除,不会担心浪费了胶卷。
还可以直接将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
[演示]最新流行的数码相机信息欣赏听讲思考欣赏通过对电子相册作品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电子相册制作的渴望和向往。
了解数码相机的特点及功能。
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示范操作1、连接数码相机与计算机。
[演示]USB数据线的使用2、将相机中的照片传输复制到计算机中。
3、启动ACDSee软件,浏览照片。
P5知识库:照片分辨率和像素知识,存储卡的种类。
[演示]Press Here 浏览数码照片听讲了解回答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操作指导提供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连接的实物展示,照片素材,提示看图软件的使用。
练习看图软件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了解连接方法示范照片传输到计算机中,不进行整理就会很杂乱,数量多的话就不好查找。
如何利用听讲了解难点:注意强调分类管理的重要性操作图像管理软件进行简单而有效地管理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演示主题]获取管理照片1、[演示]利用ACDSee建立分类文件夹。
强调:文件夹分类的规则。
2、[演示]分类移动文件3、[演示]在ACDSee中进行批量重命名操作。
拓展:其他批量命令的使用。
回答明确学习内容和活动任务明确文件分类管理的意义、作用渗透德育教育之处。
自我探究1、提供照片素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照片进行分类管理。
如:日期、活动主题、地点等。
2、提供制作电子相册的照片素材标准,如:大小、格式、名称等,要求按照标准进行照片的批量处理。
1、按要求建立的分类文件夹管理照片。
2、按照老师的标准,批量处理电子相册照片。
根据教师的示范操作的方法,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分类管理照片的习惯。
总结提升1、指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挑选为电子相册准备的照片素材。
3、指导学生回顾本活动的内容,填写“活动评价”表。
1、回顾本课内容,回答问题。
2、明确素材标准,挑选素材。
3、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交流1、组织学生展示和评价各自确定的分类目录。
2、进行学生互评,教师适当点评。
1、利用发言的形式,阐述各自的分类理由。
2、评价各自照片处理结果。
掌握知识、形成标准。
回学生对照片的管理很感兴趣,不少学生自带了MP3之类的存储设备,暂存了顾反思许多家庭或个人的照片,并能按照教学步骤对此进行整理、分类管理。
出现需要处理的事情:1、一部分学生在分类保存自己的照片时,往往忽视文件夹分类规则;2、学生保存的照片如何保护不被后来上机的学生误操作或删除;3、少数学生的存储设备带有病毒(经查为“文件夹病毒”),学生机如何查找与处理;4、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知识(肖像权)或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实际教学间的矛盾应如何处理。
附板书:获取管理照片一、获取照片二、管理照片第一单元活动2 美化数码照片设计摘要设计者尹延山所选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学段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活动主题活动2美化数码照片课时安排2课时学情分析本活动涉及到一个新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均可视为零起点。
要想完成活动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详细介绍软件的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当然,在这一部分学生的起点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较好把握。
教学活动活动分析活动内容本活动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修复、美化,通过对照片的处理,形成对照片的审美判断,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数码照片的具体情况,进行简单处理和修饰。
为此,本活动分2个阶段完成:1、简单处理照片:对照片进行旋转、裁剪等简单处理,并对问任务与目标题照片进行曝光和色调调整。
2、增强照片特效:根据实际效果,对照片进行去红眼、去噪、锐化等特性处理。
重点熟悉Photoshop中工具的使用。
难点将照片修复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合适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熟悉Photoshop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的使用。
⑵利用Photoshop的调整工具简单处理照片。
⑶利用Photoshop的修复工具修复照片,使照片更美观。
⑷理解并合理使用Photoshop中的滤镜。
过程与方法⑴掌握照片处理的基本方法。
⑵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⑶进一步加工美化照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欣赏修复完成的照片,提高合理利用软件能力和审美意识,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⑵培养学生利用合适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组织自主学习随机进入,引导学生在集体合作基础上进行个人探究。
协作学习以问题(任务)驱动方式,在完成本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诤友”方式互评的学习任务。
活动设计说明要选择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而不是其他软件来完成活动。
课前准备教学环境Photoshop软件资源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学生需要服务的。
情境创情境类型情境以实物对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设设计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有条件的学生将数码相机或数码照片带来。
2、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将学习素材分发到学生机中供学生调用。
1、预习课本2、自带数码产品激发兴趣情境导入【导入】数码照片与传统照片一样,我们在拍摄时肯定存在失误的问题,并不都是尽如人意,如曝光不足、照片歪斜、出现杂乱场面等,影响了观感。
【提问】我们如何将不满意的照片调整得更完美?【提示】利用专门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此进行修饰处理。
【实物展示】(展示几幅对比照片)(展示课件)听讲思考观看以实物对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新知探究(一)【导入】如果我们对照片效果要求不是太高,可以对照片进行简单处理比如进行旋转、裁剪、调节对比度、亮度和曝光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单处理照片。
(展示课件)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请大家看P17“知识库”中Photoshop工具箱,了解各工具功能。
(重点内容,不了解工具的使用会导致后面操作上的麻烦)【示范操作】(展示课件)Click Here(强调工具的使用方法,至于达到何种效果,阅读“知识库”观看示范操作领会课本知识内容,为下一步拓展所学做准备。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己体会)【巡视指导】(对操作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对能较好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鼓励,并要求他们给予其他同学以指导,共同进步)动手操作【任务】鼓励学有能力的学生,激励他们进行自我创新操作,完成“创新园”内容。
根据课本“加工坊”进行操作1.旋转裁切照片2.调节照片色彩3.滤镜调整照片学以致用小结1、你觉得有哪些难点需要帮助解决?2、你觉得对照片进行哪些操作?自行小结回顾反思新知探究(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处理照片技术,如果数码照片的拍摄问题较明显如红眼、数码噪声、模糊等直接影响照片效果,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怎样的操作处理呢?(增强特效处理解决)【提示】先了解“剖析室”和P24“知识库”。
(可以调整一下班级学生上机座次,成立帮扶小组)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增强照片特效。
(课件主题)【示范操作】(课件展示)Click Here(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分标题顺序进行操作,不能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心理)(强调工具使用的细节问题以及合理利用,防止学生滥用工具而浪费课堂时间)【巡视指导】(用鼓励、激励的语言,耐心指导)【提示】合理地利用滤镜会创造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