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
宏观经济学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一、宏观经济循环总图式:E(AD)——P×Q——Y(AS)——E(AD)这是模拟现实宏观经济运转的一个基本模型。
式中,AD为总需求,以买者购买商品时的货币总支出E来衡量,合并记为E(AD)。
AS为产品的总供给,以生产者的产品销售总收入Y来衡量,合并记为Y(AS)。
P为产品的价格,Q为产品销售量。
这一图式表示的是一个循环过程。
总支出E(即总需求AD)使生产和出卖产品成为必要,产品的出卖(P×Q)形成总收入Y(AS),总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经过货币资金的安排和配置过程后,形成了总支出E(AD),总支出又作用于生产和价格(PQ),如此循环不已。
二、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显然,逻辑应从P×Q开始。
这是因为,第一,P乘以Q的结果是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财富总值;第二,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在P×Q中,Q与前者(就业)密切相关,而P本身就是物价水平。
然而,P与Q或GDP又是如何决定的呢?P与Q是市场经济中的P与Q。
P与Q是市场概念,它们是由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在萨缪尔森著名的教科书《经济学》中,他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画到一个图中,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作为其后果的现实经济现象——产出、就业、价格水平等,这在逻辑上无疑是正确的。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一些经济学家注重对需求方面的因素的研究,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注重对供给方面的因素的研究。
实际上,按木桶理论的逻辑,需求和供给是同一木桶上的两块木板,它们对P×Q的影响,完全遵守“短边规则”,即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了木桶的盛水量。
加长短板,消除此短边制约,木桶的盛水量即可增加。
现在我们分别就供求两方面来进行因素分析。
三、需求方面先看E(AD)对P×Q的影响。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它是由该社会所拥有的资源——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技术条件,企业和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组织生产的能力等因素——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模型是一种抽象模型,用于研究宏观经济现象。
这种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机制,以及政府政策对家庭、商业和国家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模型是基于一系列假设,结合数学方法,以及实际的宏观经济状况,建立起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础。
它通常由几个基本的方程式组成,描述了宏观经济特征的变化,拥有相应的变量,以及其他的参数。
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参数和变量组合可以分为几个类别。
首先,宏观经济学模型会采用一系列描述宏观经济特征变化的参数和变量,包括通货膨胀率、失业率、GDP和其他经济指标,可以掌握整体经济的健康状况。
其次,宏观经济学模型会研究受政府政策影响的宏观经济变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此外,宏观经济学模型也研究经济外部性,即市场上出现问题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宏观经济学模型通过分析市场失灵、买卖双方利益不平衡等问题,来研究在发生经济外部性时所依据的原则,以及外部性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最后,宏观经济学模型会采用一系列参数和变量,来研究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现实经济的发展方向。
这些方程式分析宏观经济工作过程中的联系,比如消费者、政府和企业等,它们之间的反应机制和关系,以及各种组合的不同效果。
这有助于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让经济更加蓬勃发展。
总之,宏观经济学模型是一种全面而有力的经济理论,它由参数和变量组成,用以描述宏观经济状况,反映经济特征及其之间的联系和外部性,以及政府政策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
因此,宏观经济学模型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机制,制。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ADAS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ADAS模型第五章 ADAS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ADAS模型是用来分析经济活动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化的一种工具。
ADAS模型是由三个基本方程组成的:总供给方程:AS = f(Y, Z)总需求方程:AD = f(P, Y)平衡方程:Y = AS(P) = AD(P)其中,AS代表总供给,AD代表总需求,Y代表总产出,P代表物价水平,Z代表影响总供给的其他因素。
我们要理解每个方程的含义。
总供给方程表示经济的总供给量是由产出和物价水平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
总需求方程表示经济的总需求量是由物价水平和产出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
平衡方程则表示在给定的物价水平下,经济的总产出等于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的平衡。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ADAS模型的应用。
ADAS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的短期波动。
在短期内,物价水平、产出和就业量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产出可能会下降,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和结果。
ADAS模型还可以用来预测经济趋势。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物价水平和产出趋势。
这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
ADAS模型还可以用来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
例如,如果政府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量。
在这种情况下,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这种政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通过理解ADAS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效果。
西方经济学中,ADAS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它代表着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是经济学中用于分析经济周期和政策效应的重要工具。
ADAS模型是由三部分组成: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与长期均衡。
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短期与长期均衡则是通过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手写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手写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等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和概念。
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包括周期的起伏、周期的原因、周期的周期性变化等。
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控制的有效性。
失业问题:宏观经济学关注失业率的变化和原因,以及政府应对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
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货币与金融: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货币供应、利率、银行体系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国际贸易与汇率: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研究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和调控经济周期。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政策调控的学科,涵盖了更广阔的国民经济范畴,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你有所帮助。
宏观经济学3货币需求、供给与LM模型
2、流动性陷阱
3)流动偏好,是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由于货 币是流动性和灵活性最大的资产,随时可作交 易之用、预防不测之需和投机。 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 会去购买有价证券,而是要留在手里。所以流 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此时,增加货币供给, 不会促使利率下降。
3、货币的需求函数
货币总需求(实际货币量)
L2 = L2(r)= -hr 证券价格随利率变化而变化,利率越高,证券价 格越低,利率越低价格越高。 因此,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为:
L=L1+L2=ky-hr
2、流动性陷阱
1)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利率极高,货币 需求为0,因为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上升, 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再下降,因而将所有的货币全 部换成有价证券。 2)反之,利率极低,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 低,或者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可能 跌落,因而会将所有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 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以免有价证 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四、LM曲线
1、LM曲线及其推导 2、LM曲线的移动 3、LM曲线的区域
1、LM曲线及其推导
LM曲线指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使,收入(y)和 利率(r)之间的关系
1)L = m ,L = ky – hr 2)m= ky – hr 一般为 m= ky – hr 3)LM曲线表达式为 y hr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m
rd
1 rc rc
re(rc现金漏损率,re超额准备金率)
三、货币供求均衡的形成
利率较低,r2, 货币 需求超过货币供给, 人们感到持有的货币 太少,就会出卖有价 证券,证券价格下 降,利率上扬;一直 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 为止。
宏观经济学 三重均衡模型
货币数量增加导致实际现金余额增加,导致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的市场价格提 高导致利息率降低,导致投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提高。
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 区别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利息 率和投资的变动完成的,而剑桥效应则直接把货币供应量与总需求联系起来。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是由剑桥方程式 MS=kPQ决定的,而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 线则是由IS一LM模型决定的。
第六章 扩展的凯恩斯模型一三重 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上一章我们研究 IS一LM模型时假定价格总水平不变,从而可以采用完全没有弹性 的总需求曲线和完全有弹性的总供给曲线。如果价格水平不是给定的,而是一个 变量,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会发生变化。考虑到价格变动对 国民收入的影响,也就是考虑到要素市场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因此本章将加入
0
AD2 AD1
Qf
Q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 Ld =L (W/P);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MC=W/MPL=P,两边同时乘以 MPL和同时除以P:W/P=MPL:既然实际工 资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投入,而劳动的投入(根据生产函数)又决定着总 供给,所以总供给函数可以写为:AS= f (W/P),如果劳动投入一旦确定在 充分就业水平上,名义工资 W和价格都有完全的灵活性,则总供给曲线是 一条位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上的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
P4
增函数(供给)。
(c)为名义工资曲线。
W'
P3
C B
假定名义工资为一不变的常量 W ,随 着价格水平从 P1 上升到 P2和 P3,在名义 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从 (W/P) 1
W
W/P
P2
P1
(W/P)1 (W/P)2 (W/P)3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其基本内容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经济总量的变化,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等指标。
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稳定性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
宏观经济学研究就业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就业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它指的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宏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以维护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规则和调整方式,以保持货币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指的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研究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和调整方式,以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
国际贸易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领域。
国际贸易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涉及到汇率、关税、贸易壁垒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的影响、政策和规则,以促进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
除了以上内容,宏观经济学还研究经济周期、经济结构、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经济模型和实证研究等,旨在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涉及到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旨在揭示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为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
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产生与发展产生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
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
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发展“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
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提示: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收入——支出(Y—E)模型、汉森—希克斯(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答:(1)Y—E模型:①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
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Y=C+I,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②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
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③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若用E表示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 = Y,也可以表示为:I= S(2)IS-LM模型:①IS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LM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决定的模型。
④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了;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即:GNP=GDP+NFP2。
国内生产净值NNP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公式为NNP=GNP-D3.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4。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6。
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量值/实际变量值7.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A支出法GDP=C+I+G+NX(其中NX表示净出口)B。
收入法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C。
增值法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8。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或S=I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作用I+G=S+T即I=S+T-G.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G 时,差额为预算赤字。
3)四部门的循环流量模型:对外贸易的作用.公式为Y=C+I+G+(X—M)其中X为出口,M为国外要素收入总和.9.实际支出=意愿支出+非意愿支出10。
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11。
企业的意愿投资=实际投资—非意愿投资=I–非计划存货投资12.消费函数为C=a+bYd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bYd为引致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
13。
平均消费倾向(0〈APC<1)APC=边际消费倾向(0〈MPC<1)MPC=ΔC/ΔYd14。
平均储蓄倾向APS=S/Yd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d=1—b储蓄函数:S=Yd—C=—a+(1—b)Yd15。
p42APC+APS=S/Yd+C/Yd=1MPS+MPC=ΔC/ΔYd+ΔS/ΔYd=116。
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
b、储蓄变动,即消费支出变动: 若储蓄增加,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c、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
㈡
LM曲线 1、LM曲线的含义: 用来描述实现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即货币市场
均衡时,均衡利息率与国民收入的一一对应关系的
曲线。
2、均衡模型:
L=m
L=L1(y)+L2(r)=k y – h r m=M/P =m1+ m2
• 均衡利率:
m+hr y = —————— k LM曲线的特征:dy/dr>0 货币市场均衡下,随着利息率的上升国民收入将
不断增加,即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经济解释:r ↑ r↓
L2 ↓ L2 ↑
L 1↑ L 1↓
ye↑ ye ↓
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0 或与横轴平行在此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 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正的区 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有效。 古典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无穷大的区域。在 此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另外, 在此区域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由于古典学派认 为,人们只有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 所以被称作古典区域。
总供给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经济社会的 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 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 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 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 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 求的产品数量。
该模型也叫做萧条模型, 其主要特征是供给曲 线呈水平形状,其斜 率为0。
经济学模型 汇总
经济学模型汇总经济学模型汇总经济学模型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工具,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抽象和简化表达。
它通过建立假设、定义变量、分析关系等方法,来揭示经济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经济学模型进行汇总和概述。
一、供求模型供求模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之一。
它通过分析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来解释价格的形成和调节机制。
供求模型假设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是充分竞争的,供给和需求是独立的,价格在供求关系的调节下达到均衡。
供求模型的基本原理是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会导致价格下降,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
二、投资-储蓄模型投资-储蓄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模型。
它将经济体分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两个部分,消费者通过消费决策来决定储蓄,生产者通过投资来增加资本存量。
投资-储蓄模型认为投资和储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投资率和储蓄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三、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模型是研究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的模型。
它分析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货币供给模型假设货币供给是由央行决定的,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在供求关系的调节下达到均衡。
货币供给模型的基本原理是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货币市场上的利率下降,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利率上升。
四、产出-失业模型产出-失业模型是研究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政策的模型。
它分析产出和失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产出-失业模型假设经济体存在失业率的自然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税收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来实现产出和失业的稳定。
产出-失业模型的基本原理是产出增加会导致失业率下降,产出减少会导致失业率上升。
五、消费-储蓄-投资模型消费-储蓄-投资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模型。
它通过分析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机制。
消费-储蓄-投资模型认为消费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储蓄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收入分配会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决策。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考试必备)
短期经济波动
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 乘数效应:适用于改变GDP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乘数效应:适用于改变 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不存在政府时: 乘数效应是1/( ) 不存在政府时: C=cY+b,乘数效应是 (1-c), 乘数效应是 挤出效应.投资加速数 挤出效应 投资加速数
(a) 货币市场 货币供给 利率 物价 水平 200亿美元 4. . . . 又部分抵 消了总需求最初 的增加。 (b) 总需求的移动
短期经济波动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2. . . . 以及货币供给增 长使总需求移动.
..
长期总供给 LRAS1980 LRAS1990 LRAS2000
物价 水平
1. 在长期中, 技术进步使长 期总供给移动… P2000 4. . . . 及持续的 . 通货膨胀。 P1990 总供给, AD2000 P1980 AD1990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数量论、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税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数量论、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费雪效应、 • 数量方程式:MV=PY 数量方程式: • 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不当、税收扭曲 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不当、 混乱与不便、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混乱与不便、
0
产量
3. . . . 这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的 物品和劳务需求量。
短期经济波动
长期与短期的分析方法 自然产量率——利率调整使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 利率调整使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产 自然产量率 利率调整使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 产 利率既定, 量、利率既定,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物价水平既定——利率调整使货币市场均衡 利率调整使货币市场均衡——利率影 物价水平既定 利率调整使货币市场均衡 利率影 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模型宏观部分:SNA模型,凯恩斯国民收入,IS-LM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经济周期模型,索洛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模型,IS越平坦说明利率的轻微变动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巨大增加而投资是影响收入的关键而利率是影响投资的原因利率与投资成反比利率小投资就会增加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投资利率系数当投资利率系数大时率的极小变动带来投资的巨大变动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巨大增加也就使IS曲线越平坦LM越陡峭说明利率巨大变动只会带来收入的轻微增加这与货币需求有关因为货币供给是固定的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有关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有关两者相加为货币供给因为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有关且是反方向变动两者比值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当这个系数h很小时利率不论变化多大都很轻微的影响消费货币需求和消费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正相关也就是利率变化对消费货币需求影响很小进而对收入影响很小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I--投资,S--储蓄均衡产出投资储蓄恒等I=S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0 IS-LM-BP模型:在资本完全流动下,固定汇率时,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移动,经济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国际收支赤字,因而有货币贬值的压力。
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干预,售出外币,并收进本国货币。
本国货币供给因而减少了。
结果是,LM曲线移回左上方。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经济恢复初始均衡为止。
当货币政策基本上不可行时,与此相反的是财政扩张却极为有效。
在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财政扩张使IS曲线移向右上方,导致利率和产出水平的增加。
利率提高会引起资本流入,将使汇率升值。
为了维持汇率不变,中央银行不得不扩大货币供给,于是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到足以使利率恢复到其原先的水平,均衡也重新恢复了。
宏观经济基本理论
务
+政府津贴 +转移支付
5、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均衡国民收入(Y): 指的是AD(总需求)=AS(总供给)所对应的Y。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总体的居民户
储蓄S
购买产品劳务
购买生产要素提供产品和劳务
C
C
总体的厂商
金融机构
投资I
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 税,虽然不是由企业直接负担的,但是由企 业交上去。
资本折旧:
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 GDP。
因此,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租 金+利润(+企业主收入)+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折旧。
收入法和支出法所求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说 是相等的,实际中常有误差,需要加上一个统计误 差。
劳 务 :旅 游 、 医 疗 、等 听 音 乐
固 定 资 产 :厂投商资、* 设
私 人 国 内 I总 存投 货资 投 :年资 底 存 年货 初 存
居 民 住 : 房 *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G):
政府购买支出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 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 GDP。原因是政府给公务员、教师发工资时,这些 人为社会提供了服务,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 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 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即不是市 场活动,而且接受转移支付的人没有提供服务,没 有创造价值。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 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可以看出,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 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线。这表明,无论价格水平 如何变动,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长期(古典)总供给曲线:
• 长期总供给曲线被看作与古典总供给曲线 相同。由于生产函数的相对稳定,在长期 中,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水 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因此,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位 于经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 般情况、凯恩斯情况和古典情况。
•
一般模型
该模型的主要特征是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斜率为正值,这种类 型适应于一般的经济状况。它表明,无论是供给方面的力量还是需求 方面的力量,都会通过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移动来改变总产量水平 和一般价格水平。
凯恩斯模型
总供给
•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经济社会的 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 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 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 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 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 求的产品数量。
⑴ 二部门经济 1-b IS曲线的斜率= -——— d
其中: ① d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 度,d越大,则IS曲线越平缓; ② b越大,则IS曲线越平缓。
⑵ 三部门经济
1-b (1 - t) IS曲线的斜率= -—————— d
其中: 若d和b一定时,税率越小,IS曲线越 平缓。
4、IS曲线的移动 a、投资需求变动:若投资增加, 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该模型也叫做萧条模型, 其主要特征是供给曲 线呈水平形状,其斜 率为0。
• 古典模型可以看作相 对稳定的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或者充 分就业时的总需求-总 供给模型。 • 该模型的主要特征是 总供给曲线呈垂直形 状,其斜率值为1。
谢谢观看
AD-AS模型
•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 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 总需求由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 出口组成 • 即 AD=C+I+G+(X—M) • 而总需求函数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时的一般价格水平P与国民收入 Y之间的依存关系 • 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 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 总需求曲线。
IS和LM曲线:
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决定了均衡的利率,即在产品市场上有 I=S,在货币市场上有L=M。
• 当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正好是均衡的利 率与国民收入水平时,两个市场同时实现 了均衡。但如果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不 是这一交点时,两个市场就无法同时达到 均衡。换句话说,就是除了IS 曲线和LM曲 线的交点所表示的组合外,所有不在这个 交点上的组合都是失衡点。
• • • •
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加以说明 IS曲线方程:S(Y)=I(r) LM曲线方程:M0/P=L(Y)+L(r) 在上面两个方程中,如果把Y和r当做未知 数,而把其他变量,特别是P当做参数来对 这两个方程联立求解,所得出表示了不同 价格P与不同的总需求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 的解析式,即总需求函数
• 总供给曲线是由生产函数(技术水平、劳 动生产率)和劳动市场的就业量共同决定 的。下面是几个因素变动导致曲线的变动。 • 生产函数变动导致的总供给曲线变动。 • 劳动需求变动导致的总供给曲线变动。 • 劳动供给变动导致的总供给曲线变动。
总供给去总需求的关系: •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表明的是总供给和总价 格水平(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储蓄变动,即消费支出变动: 若储蓄增加,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c、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
㈡
LM曲线 1、LM曲线的含义: 用来描述实现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即货币市场
均衡时,均衡利息率与国民收入的一一对应关系的
曲线。
2、均衡模型:
L=m
L=L1(y)+L2(r)=k y – h r m=M/P =m1+ m2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既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 与国民收入的不同变动情况,可以用图6-2来说明这一点。
•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价格水平变 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变动越小;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 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变动越大。 •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 •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 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 第四、乘数。
由此可以看出,均衡的 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 求水平所决定,总需求 中任何一部分增加或减 少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或减少
IS —LM模型
• 分析在同时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 的情况下,实现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 • 实际上就是放宽关于利息率的假定 • 以下为分二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分析IS曲 线
(一)IS曲线的分析:
AE —NI 模型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指在 价格水平既定、利息率既定和投 资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分析总需 求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模型。
简单国民经济假设:总需求由消费需 求和投资需求组成
AE-NI模型就是研究在价格水平 既定、利息率既定和投资水平 既定的条件下,分析总需求决 定国民收入水平的模型
纵坐标为总需求(AD) 横坐标为国民收入(Y)
• (1)投资函数:
i = e-dr
⑵ 均衡模型(二部门)
i ( r ) = s ( y ) ---均衡条件
s = -a + (1-b)y
i = e-dr
• 均衡国民收入:
a+e-dr y = —————— 1-b
IS曲线的特征:dy/dr<0
随着利息率的下降国民收入将不断增加,即IS曲 线向右下方倾斜。
• 当经济运行中出现各种失衡时,市场经济 本身的力量将使失衡向均衡状况调整,IS不 均衡会导致国民收入变动:投资大于储蓄 (I>s)会导致国民收入上升,投资小于储 蓄(I<s会导致国民收入下降。LM不均衡 会导致利率变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L>M)会导致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小于 货币供给(L〈M〉,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 调整最终都会趋向均衡利率和均衡国民收 入,即一直至IS=LM为止。因此,IS=LM就 是一般宏观均衡理论的均衡条件。
• 均衡利率:
m+hr y = —————— k LM曲线的特征:dy/dr>0 货币市场均衡下,随着利息率的上升国民收入将
不断增加,即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经济解释:r ↑ r↓
L2 ↓ L2 ↑
L 1↑ L 1↓
ye↑ ye ↓
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0 或与横轴平行在此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 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正的区 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有效。 古典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无穷大的区域。在 此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另外, 在此区域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由于古典学派认 为,人们只有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 所以被称作古典区域。
C=f(Y) I=I0 AD=C+I 为一条随国民收入Y变化 而引起AD变化的直线
横轴代表国民收入, 纵轴代表总需求, 45°线表示总需求等 于总供给,经济处于 均衡状态。当总需求 曲线AD0与45°线交 于E点,决定了均衡 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
当消费需求增加或投 资需求增加,导致总 需求增加,总需求曲 线向上平移,即从AD0 移动到AD1,均衡国民 收入增加;当消费需 求减少或投资需求减 少,导致总需求减少, 总需求曲线向下平移, 即从AD0移动到AD2, 均衡国民收入减少